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合集下载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

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

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

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

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

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广东省两市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两市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新桥中学、肇庆实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命题人:黄文君审核人:刘坚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的有关项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2B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卷以及选择题答题卡。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1.《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2.我国古代在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这一现象始于()A.明朝中叶以后B.清朝中叶以后C.北宋中叶以后D.元朝中叶以后3.以下符合明清时期商业特点的是()A.实行“工商食官”制度B. 形成了区域性商帮C.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D. 广泛流通纸币4.考古工作者从一艘打捞的沉船中整理出青铜器、开元通宝、珐琅瓷瓶和青花瓷碎片等文物,由此判断该沉船最有可能是( )A商朝B唐朝C宋朝D清朝5.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6.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的舞者。

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

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C.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临。

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d版含答案

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d版含答案

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d版含答案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 )A、耧车B、水排C、高转筒车D、曲辕犁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的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的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了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制的形成3、作为“xx年全国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

图1到图4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图1 铁兵器B、图2 陶罐C、图3 青花瓷D、图4 铜壶4、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5、晚唐诗人姚合在《庄居野行》中写道:“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商业活动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柜坊和飞钱出现C、可以使用纸币交易D、商帮出现6、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②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③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④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③7、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7年重庆高2019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共7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A. 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B. 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 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 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藉田”和“亲蚕”两种仪式,反映了在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之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A项正确。

题干提到历代延续周朝的仪式,不在于强调周代制度被继承或制度变迁缓慢,而是农桑传统在延续,排除BD。

题干没有涉及商业,因此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器牛耕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原始自然崇拜【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故答案为B项。

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战国时期国家尚未实行统一,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适中,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

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

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三十左右。

二试卷分析(抽两个考场缺考11人共75份样卷)题型与得分情况得分情况失分原因较低2、4、7、19、24、28题,其中第7基础知识不够扎实;19题出错的达到33人, 24小题共50做错明显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的过程共有5个时间,由于记忆混乱所造成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1题第二问,题中有明显的时间提示1912年,就是让同学们答出短暂春天的原因而已。

好多同学不能正确分析概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审题不准,不能和书中的知识点联系。

只是不能迁移。

此题最高得分8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第32题第二问,是由于学生,知识体系混乱,关键词不突出,在答题过程中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三突出问题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材料理解偏差,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3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四整改措施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

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

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2加强课后的复习,向学生提出复习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

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3针对学生归纳概括运用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在复习时注重基础史实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当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要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与答题,引导学生找到材料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和突破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然后加以练习题的训练。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韩、魏塞秦之冲冲:交通要道B.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收:收买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摈:抛弃D.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隙:矛盾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开国何茫然B.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剑阁峥嵘而崔嵬C.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作《师说》以贻之D.常为之深思远虑寡人之于国也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B.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狼虎之秦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4.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总结了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苏辙认为六国破灭,主要原因是“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
C. 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D。 缓解国际关系
下图中图一表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图二是该区域甲城市规划略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一中所示城市( )
A。 图示区域城市等级共有5级B。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 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11.对甲城市进行规划,最合理的选择是( )
A. 乙甲丙丁B。 丁丙乙甲C. 乙丙甲丁D. 丁甲丙乙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B。 若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甲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 乙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D. 若丙山图中虚线为雪线,则其北坡为迎风坡
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6—7题。
2016~2017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文科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中国诗词大会》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体现纬度地带性的是( )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3.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24.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 )
A.拦截降水径流 B.降低水分蒸发 C。防止大风掀膜 D.增强昼夜温差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5—26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广东省珠海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广东省珠海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2016~2017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文科历史一、选择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2.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3.黄仁宇指出:“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

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

”这说明内阁()A.是专为制约相权而设定的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的决策C.拥有制约皇帝的法定权力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B.容易埋没人才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 D.选官任人唯亲5. 胡适曾说:“《春秋》那部书,只可当做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做一部模范的史书看。

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做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

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

”胡适认为《春秋》()A.记述的历史不可信 B.编写体例不合规范C. 其目的背离修史原则D.选材记事范围狭窄6.“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

2017-2018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珠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审题人:注意事项:.1.把选择题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主观在答题卡上书写时要字迹工整,写在相应位子。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5分,共30题75分)1. 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公九卿制D. 郡县制【答案】A【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由于诸侯拥有世袭特权,久而久之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这是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A项。

宗法制不会造成“分散性、松散性”,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CD项。

点睛: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到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

上述现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 诸侯地位日益平等B. 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C. 皇帝制度已经形成D. 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分封制促使周王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材料体现的是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增强,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排除B;皇帝制度产生于秦朝时期,排除C;材料中“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体现出宗法分封制的崩溃,D与题意相符。

[推荐学习]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推荐学习]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 均有无而通万物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均有无而通万物,反应的是商业的发展。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反应的是纺织业的发展;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A. 翻车B. 高转筒车C. 水排D. 立井水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农业的理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水排不是古代灌溉工具。

所以选C。

3.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形态不包括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田庄手工业D. 公私合营手工业【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形态是指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田庄手工业,但并不包括公私合营手工业,因为公私合营手工业属于建国后三大改造时出现的,所以只有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4.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B. 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C. 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D. 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答案】B【解析】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商周时期手工艺品主要是青铜器,唐宋时期手工艺品主要是瓷器,而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得到发展,棉布广泛使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B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广东省珠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

广东省珠海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理

2016~2017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理科历史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传位于皇四子2.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元政府决定实行()A. 郡国并行制度B. 行省制度C. 内阁六部制度D. 分封制3.中国古代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一般来说,古代手工业质量最好的产品应该出自()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5.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君轻民贵”C.“大一统” D.“人道有为”7、继孔子和孟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B.程颐C.陆九渊 D.朱熹8、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

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儒林外史》9、1898年一外地人到江苏苏州游玩,发现当地一家新开设的英国轮船制造局,感到很惊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南京条约》签订B.《北京条约》签订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10.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11、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条陈中的“政治问题”指()A.新文化运动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1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各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虽然各阶级的利益和意见仍有不同之处,但是在共同要求上、在主要政策上是能够求得一致的,筹委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草案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证明。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理科历史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1.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A. 参加日内瓦会议B. 出席万隆会议C. 中美关系正常化D. 创立某某合作组织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句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的是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C.多边外交 D.不结盟3.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

这一时期中美的“求同”主要体现在A.淡化意识形态之间分歧B.遏制苏联在亚太地区扩XC.谋求和平解决某某问题D.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多极化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这一言论有利于A.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C.美国加强对亚洲的控制D.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5.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6.“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X围内发起进攻。

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

”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7.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反映了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8.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9.二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广东省广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共8页。

答案全部做到答题卷上,答题卷勿折叠。

注意事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2.“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3.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4.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

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5.英语Democracy(民主)、Politics(政治)、Freedom(自由)、Law(法律)、Republic(共和国)这些专有名词都诞生于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

广东省深圳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出现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2、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这一记载反映了()A、棉种植的扩展B、棉布的普及C、棉纺业成为新兴部门D、棉纺技术的提高3、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A、北宋造纸业发达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D、商业的高度发展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5、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亚当·斯密婉转地批评了中国当时什么现象( )A、闭关锁国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朝贡贸易6、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7、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

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为7000吨至10000吨。

“丝—银”对流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中国废除闭关锁国政策D、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8、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文科历史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罗兹墨菲在《东亚史》中说,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没有变动”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以下符合“现代”特征的是A.设通判监督知州 B.坊市界限的打破C.工场手工业萌芽 D.白银被交子取代2.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当15~16世纪西、葡两国绕过好望角进行殖民浸略和瓜分时,英国将注意力集中在北路,企图从北方打开东方殖民贸易的大门。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英国是新航路的开辟国B. 英国综合实力相对较弱C. 东方已被西、葡两国瓜分D. 西葡两国共同对抗中国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A. ①③④B. 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②③④5.“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

”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爱迪生发明电灯 D.富尔顿制造汽船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中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商品经济B. 自然经济C. “匠户”制度D. “海禁政策”7.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懦略在《西方问答》一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爽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日: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殖民扩张 B.价格革命C.黑奴贸易 D.商业革命8.《后汉书·任延》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

这表明A. 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B. 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C. 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D. 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9.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人工业文明时代10.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

”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11.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尤获。

”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12.《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最后,进—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13.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 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B. 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C. 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D. 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14.“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

”有以上宗旨体现的现代国际政治组织应该是A. 华约B. 欧共体C. 不结盟运动D. 上海合作组织15.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这样评论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 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 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 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 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16.1967年7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己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致成为使美国感到相当不舒服的竞争对手。

”材料反映了A.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B.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C. 欧洲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D. 法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17.新中国在建国初的外交政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是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一边倒”C. “另起炉灶”D.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8.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蔓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B. 他能够坐火车上班C. 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D. 有时他到伦敦乘坐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19.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

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A.规模迅速扩大 B.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C.内部竞争激烈 D.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0.明代《松窗梦语》中记载:“夫贾人趋厚利者,不西入川,则南走粤,以珠玑金碧材木之利,或当五,或当十,或至蓰(蓰:五倍)无算也。

”这反映了A. 民间贸易发达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 经济重心南移D. 区域经济差异明显21.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 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 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 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 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22.1971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

这说明:A. 西方世界三足鼎立B. 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C. 两极格局宣告结束D. 中国结束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23.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

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

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

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

这一情形反映出A. 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 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 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 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4.1870年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的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

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而英国为14%。

这反映了A.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B.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C.英国已失去殖民帝国地位D.德国与英法的矛盾面临激化25.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26.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脾、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以及有一定手艺的自由身份的工匠。

可见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A. 不计劳动力成本B. 效率极其低下C. 产品与市场无关D. 工艺水平不高27.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B.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C. 地权流转开始合法化D. 重农抑商政策的动摇28.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自给自足C. 连续性D. 脆弱性29.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

他们的认识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B.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D.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30.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

材料说明美国电影A.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B.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C.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D.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

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材料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