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资源资源3.1将进酒 .doc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且尝试概括作者的感情。教师在学生复述过程中不断的加以补充讲解,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逐渐理清思路,揣摩文意。
2.明确: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迩怼⒐鸥叩热宋 筇谱 谒 孕也⒌贾掳苷 夜 氖肥怠:秃芏嗍费Ъ乙谎 费粜薇嘧 肥榈哪康氖俏 饨ǖ弁跆峁┩持尉 楹屠 芳 洹R虼耍 思切鹗肥抵 猓 钩3R浴奥邸薄ⅰ靶颉钡男问椒⒈碜约旱募 狻1酒 闶恰读婀俅 非暗男蚵邸?
第一部分:2、3两自然段,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五、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强调:矢(shǐ)盛:shèng(盛衰之理);chéng(盛以锦囊)函(hán)
六,课文上的知识点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原意是匣子。
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同。
七、自读要点(学生讨论)。
①找出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葸在强调后者。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复习学案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复习学案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学案2 年月日班级座号姓名山水田园诗复习学案一、[重要知识、方法回顾](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主要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三)、常用意象常用意象如松竹、清风、明月、清泉、青山、菊花、炊烟、桑麻、白云、狗吠、鸡鸣等。

①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②清风:常喻品性的高洁;③明月:以喻诗人高洁的人格;④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士的高尚情操;⑤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⑥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⑦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⑧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孤高两个特点;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活,以此来描绘田园的平安宁静。

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四)、表达技巧1、写景: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二、[习题精练、巩固过关](学生全员必做)之一、《夜归鹿门歌》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 、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之二、《积雨辋川庄作》1、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 自主赏析(2份打包)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  自主赏析(2份打包)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自主赏析(2份打包) Word版含解析第32课自主赏析项脊轩志1.作家作品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

昆山(今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

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

《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其代表作。

2.背景解读归有光的远祖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

他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

由此可以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约五六年。

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志,名词,就是“记”的意思。

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1.字音识记①渗漉(shèn) ②修葺(qì) ③栏楯(shǔn)④偃仰(yǎn)⑤异爨(cuàn)⑥先妣(bǐ)⑦呱呱而泣(ɡū)⑧以手阖门(hé)⑨长号(háo)⑩扃牖(jiōnɡ)(yǒu)枇杷(pí)(pɑ)2.辨形组词①②③④3.通假字而母立于兹(通“尔”,你)4.一词多义(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顾)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动词,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 子布、元表各顾妻子(动词,顾念)(2)稍余稍为修葺(副词,稍微)稍出近之(副词,逐渐)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名词,公家供给的粮食) (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 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买)(4)去比去,以手阖门(动词,离开)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距离)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动词,除掉,去掉) (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返璞归真(动词,返回)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动词,回来)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动词,归顺)若水之归海(动词,归到一处)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动词,归还)5.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2)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3)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面)(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5)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6)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7)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6.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古义:一丈见方。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伶官传序》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伶官传序》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伶官传序》赏析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

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

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又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

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便能把这一点作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可供人们借鉴。

这篇文章的写作艺术主要有三点。

第一,选材与剪裁。

本文属于史论性质,而用的主要是归纳论证方法。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具体事例。

本文所用的主要事例是“晋王三矢”的故事,作者对此是下过一番选材和剪裁工夫的。

任何历史家撰写历史都会面临两项要求,即记事既要全面,又要可信,但二者往往发生矛盾。

为了全面最好能“有闻必录”,但所闻未必可信,所以又要遵守“无征不信”的原则。

“晋王三矢”的故事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影响的。

所以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对此作了记录,以弥补薛居正等人所编的《旧五代史》的缺陷。

现在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如果仍然不用这条材料,恐怕难免被人讥为疏陋;而如果加以引用,却又无法证明它确实可信。

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在《新五代史》的《庄宗本纪》中不用这条材料,表现了应有的谨严态度;同时却把这条材料写进《伶官传》的“序”中,并且加上“世言”二字,这就恰当地表明了这个材料的社会影响及其可信程度。

这一处理不但解决了求全与求信的矛盾,而且对《伶官传序》来说还是一种积极的选材。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2013/11/6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

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

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

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解题1.导入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解题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通假字“序”同“叙”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古今异义大块文章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罚依金谷酒数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1.结构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3(4份)-人教课标版1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3(4份)-人教课标版1
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昭宗乾宁元年进士。他生活在唐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王建称帝,韦庄被任命为丞相。他的诗词都很有名,著有《浣花集》。反映黄巢军攻入长安的叙事长诗《秦妇吟》描写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词人。
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首词中的游子,却是能回故乡,但由于故乡战乱的原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还乡须断肠”这一句正是突出了这个主旨。
小结:这首词描写了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和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
探究
状态
()
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对问题没什么兴趣,不愿积极思考
不愿思考研究,等待老师或同学告知
认真情况()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状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明确:江南春水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江南不仅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让人流连忘返啊!
第三、四两句写出江南的景色美。从总体着笔,澄澈明净的春水胜过长空一碧的天色;从局部着墨,水乡的春雨声韵和生活情趣,一句一图,历历在目。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第一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大全]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被选篇目诗歌之部第一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蜀相(杜甫)书愤(陆游)第二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第三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虞美人(李煜)第四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阿房宫赋(杜牧)第五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第六单元(6个课时)鉴赏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项脊轩志(归有光)散文之部高一备课组 2011-5-24第二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备篇目《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万州区桥亭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2013年4月10日集体备课地点:桥中高二年级办公室集体备课课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五单元中心发言人:曹文华单元分析与教学设计:发言人:曹文华一、单元整体分析: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

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

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

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借古论今,在秦与六国之间,恶秦而亲六国;对六国又是责之哀之,从而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

《伶官传序》回顾后唐庄宗从取得成功到迅速转为失败的过程,总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感慨良多,虽议论而同时有很强的抒情性。

《祭十二郎文》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慨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围绕画竹,结构全篇,阐发绘画理论与缅怀悼念文与可紧密结合在一起,情理兼用的特征更为明显。

至于推荐作品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

要提醒学生: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二)、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三、单元教学整体设想:(一)、反复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文章中的流动、起伏和回旋。

这是把握文章气脉的前提条件,是挖掘文章思想价值的基础。

朗读时,要“因声求气”,慢慢地将身心沉浸到作品中,从音节字句中感受文章的气韵。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复习学案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复习学案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学案1 年月日班级座号姓名羁旅行役诗复习学案一、[重要知识、方法回顾](一)、概念阐释: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

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

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天涯沦落的哀伤,对故土家园的思念,对亲朋故友的思念及温馨家庭的憧憬,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幽怨等等。

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二)、常见意象天涯、他乡、驿道、驿亭、故园、桑梓、寒山、烟、暝色、日暮高楼、远客、慈母、家书、双鲤、(客)船、马、杜鹃、鸿雁(归雁)、宿鸟、寒蝉、梧桐、秋叶(黄叶)、猿啼、沙鸥、浮萍、飞蓬、杨柳、凄风、苦雨、月亮、斜阳、高楼、危栏、晚钟、灯漏、孤灯、无眠、醉酒、寒砧、捣衣……例析: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寒蝉——悲凉。

猿猴——伤感。

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沙鸥——飘零;伤感。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

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景物特点(常用术语):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三)、羁旅诗常见节令:人日:正月初七日。

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上元(元宵):正月十五日。

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目录第1单元第1课《长恨歌》第1单元第2课《湘夫人》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其四)》第1单元第4课《蜀相》第1单元第5课《书愤》第2单元第1课《春江花月夜》第2单元第2课《夜归鹿门歌》第2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第2单元第4课《登岳阳楼》第2单元第5课《菩萨蛮》第3单元第1课《将进酒》第3单元第2课《阁夜》第3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第3单元第4课《虞美人》第3单元第5课《苏幕遮》第4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第4单元第2课《庖丁解牛》第4单元第3课《项羽之死》第4单元第4课《阿房宫赋》第5单元第1课《六国论》第5单元第2课《伶官传序》第5单元第3课《祭十二郎文》第5单元第4课《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第6单元第1课《种树郭橐驼传》第6单元第2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6单元第3课《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第6单元第4课《项脊轩志》长恨歌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2、诵读全文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

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

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

”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三、教师引导鉴赏实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吟诵感悟2、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

3、想象与联想4、品味意境、把握诗情明确:描绘了一幅秋夜寒江图:秋天的夜晚,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枫树与渔火映衬着独自愁眠的诗人;远处山寺传来的钟声让孤寂的诗人心烦意乱。

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羁旅之愁四、方法总结:吟诵感悟—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与联想—品味意境、把握诗情五、自主赏析合作发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相应题目。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秋风萧瑟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六、教师点评赏析情况七、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内容,特别留心鉴赏方法的实践性流程。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春江花月夜》。

第二、三课时《春江花月夜》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教师引导学生落实方法描述画面(想象)把握意境(概括特点)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1.诵读全诗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解读把握诗歌内容。

3.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

2.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

二、重点与难点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

2.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

三、教学方法
1.分析法:通过分析李白的情感变化,体会他的性格。

2.朗读法:通过朗读,巩固对李白情感变化的理解。

讨论法:通过讨论,加强对李白个性特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诗与酒总是如影随形,多少文人墨客都是在纵情豪饮的同时,才忘情吟唱出流传千古的佳句名篇。

谈到饮酒赋诗,那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

李白这个人爱酒如命,他不但自己贪杯,同时还喜欢劝朋友跟他一起开怀畅饮。

这有诗为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劝酒诗《将进酒》。

(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出示目标(多媒体出示)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了解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后,我们来看题目。

(三)解读题目
题目中的“将”为什么读作“qiāng”呢?(“将”在这里是“请”的意思。

)
明确:“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本文是李白与好友岑勋应邀到另一位好友元丹丘家作客时所写的劝酒诗。

(四)整体感知
既然是诗歌,那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注重反复诵读。

通过诵读,我们才能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我们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心声。

1.检查预习
课前已经给大家留了预习作业,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大声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找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谁能说一下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2.教师范读
这位同学预习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是他的朗读在语调和节奏的变化上稍有欠缺,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下这首诗,在我朗读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语调的高低和节奏的快慢变化。

3.自由朗读
我刚才的朗读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开音量,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这首诗,想象自己就是李白。

一会儿再找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

(自由朗读三分钟,教师个别指导)
我看同学们在下面读得都很好,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呢?(找两位同学来朗读)
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朗读的音调和节奏的掌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课下同学们可以互相切磋一下。

(五)鉴赏分析
通过同学们的课前预习,课上的范读和自由朗读,你读出了李白的哪些情感变化呢?
1.悲(同义词即可)
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而悲。

(板书:悲人生短暂)
朗读指导: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面对明镜悲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充分流露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叹,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语调和节奏应该是怎样的呢?(语调低沉,节奏比较缓慢。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用悲叹的语调朗读一下前四句。

(教师点评指导)
2.欢(同义词即可)
(1)既然人生短暂,那么李白主张朋友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在这里似乎是在告诉友人,我们就应该“今朝有酒今朝醉”,珍惜时间,及时行乐。

)(板书:欢及时行乐)
(2)此时的李白似乎有一些消极厌世了,大家认为李白是不是完全消沉下去了呢?(不是)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李白并不是完全消极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3)这两句诗显示出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但是我们要注意,“必”是“一定”的意思,当我们说“一定”时,既表示我们做某事的信心,又表示这件事还没有成功。

所以你从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还读出了什么?(李白虽然有才,却没得到重用。

) 背景补充:事实上,天宝元年,李白被召进皇宫供奉翰林,但是豪放不羁的他不愿意为沉迷酒色的唐玄宗歌功颂德,做任由他人摆布的文字工具,所以他被人排挤,被迫离开长安。

这首诗就是李白离开长安8年后所写的。

因此,当李白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丝怀才不遇的感伤,因为他原本也是一个想要建立一番功业的人。

朗读指导:这一部分主要是说李白劝友人高举酒杯,及时行乐,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节奏应该比较轻快,而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比较高亢激昂、信心十足。

请一位同学朗读“人生得意须尽欢”到“会须一饮三百杯”。

(教师点评指导)
3.愤(同义词即可)
(1)此时的李白酒兴正浓,只想与友人开怀畅饮,微醉的李白还要为朋友高歌一曲。

他唱的是什么内容?(“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
(2)“钟鼓馔玉”指什么?(富贵豪华的生活)
李白对荣华富贵的态度是什么呢?(蔑视)
什么样的人才能享受到富贵豪华的生活呢?(权贵)
(3)所以作者既不贪图荣华富贵,又不贪图权势。

他的好友杜甫就曾在诗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由此足可见李白对权贵强烈的蔑视之情,这种蔑视和愤怒源于他的怀才不遇。

(板书:愤怀才不遇) 讨论:那为何他之前还要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呢?(这正是李白性格当中的矛盾之处:他既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想有一番作为,但是仕途受挫又使他的内心极度蔑视权贵。

这种矛盾的性格来源于他的怀才不遇。

)
(4)在李白眼中,像他这样怀才不遇的人是否只有他一个呢?(不是,“古来圣贤皆寂寞”。

一个“皆”字,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古代圣贤都是会被冷落的,其实李白是想说,圣贤被冷落的直接原因就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不重视人才,所以在这里,再一次体现了李白对权贵的蔑视和愤怒。

)
(5)李白在这里列举了哪位古代圣贤?
(陈王曹植,他与李白一样都才华横溢,但也都怀才不遇。

李白以陈王曹植自况,怀才不遇、蔑视权贵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
朗读指导: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要注意个别词语的重读,例如“不足贵”“不愿
醒”“皆”“惟”。

请一位同学朗读“岑夫子”到“斗酒十千恣欢谑”。

(教师点评指导)
4.狂(同义词即可)
(1)陈王可以“斗酒十千恣欢谑”,再名贵的美酒都可以拿出来纵情欢乐,那么李白呢?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即便千金散尽,也还可以用五花宝马、千金狐裘这些名贵的东西去换取美酒,让大家一醉方休。

)
(2)结尾体现了李白的什么性格呢?(狂放不羁)(板书:狂蔑视权贵)
朗读指导:结尾部分正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充分体现了李白飘逸狂放的性格,所以我们要读出强大的气势,结尾“万古愁”要读出拖音。

请一位同学朗读“主人何为言少钱”到全诗结束。

(教师点评指导)
(六)小结
“莫道有酒终须醉,酒入愁肠愁更愁”,李白原本想借酒销愁,但是到最后仍然难销内心的万古愁绪。

李白虽有满腹才华,却怀才不遇,虽渴望功名,却不被权贵接受。

李白内心的矛盾注定他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因为当时的官场绝不欢迎像他这样狂放不羁、不受约束的文人。

这不是李白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古来圣贤皆寂寞”,毕竟像李白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太多太多了。

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找一名或两名同学总结)就让我们带着对李白情感变化的理解,放声齐读一遍这首诗。

(全体学生齐读)
通过我们的学习,同学们对李白情感的把握有了很大的提高,课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切磋一下。

(七)迁移练习
1.用朗读法比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本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异同。

(同:都表现了李白对权贵的强烈蔑视。

异:前者激愤中略见昂扬,表达更直白;后者激愤中略见低沉,表达更含蓄。

)
2.下面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将进酒》,与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①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②坟上土!
注:①鼍(tuó):鳄鱼的一种。

②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平生嗜酒。

(八)总结
李白做不成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但他却成了流芳千古的诗界狂人。

请记住那个蔑视权贵的李白,请记住那个狂放不羁的李白,请记住那个自信乐观的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