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核事故应急预案(精选)

核事故应急预案(精选)

核事故应急预案(精选)核事故应急预案(精选)一、背景介绍核事故是指在核能利用和放射性物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及其他事故后果,对人、物、环境造成威胁的事件。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核事故,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环境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些核事故应急预案的精选内容。

二、预警与通知当核事故发生时,及时的预警与通知至关重要。

在事故初期,核设施经营单位应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并向有关部门发出事故警报。

同时,有关部门应及时通知附近相关单位和社区,提醒他们做好防护措施,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以减少事故对人民的损害。

三、人员撤离与疏散在核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地撤离和疏散人员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

预案中应明确各个阶段的撤离和疏散措施,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同时,预案还应建立有效的通信机制,确保人员能够及时得知撤离和疏散指令。

各级政府应提前划定撤离和疏散的安全区域,并为受影响人员提供相应的安置和救助。

四、辐射防护与医疗救援核事故会释放大量的辐射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预案中应包含详细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医疗救援方案。

辐射防护包括佩戴防护装备、封闭空间、合理分散等,以降低辐射暴露。

同时,预案还应明确医疗救援机构的职责和任务,提前做好人员收治和医疗资源调配准备。

五、环境监测与清理核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需要及时监测和清理。

预案中应明确监测手段和监测指标,并建立监测点位。

在核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迅速启动监测系统,对事故区域进行辐射、污染物等的监测,并及时通报监测结果,以便采取相应的清理措施,减少环境风险。

六、社会心理援助核事故对人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预案中应包含社会心理援助措施。

政府和有关机构应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同时,媒体也应承担起宣传责任,及时发布核事故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七、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核事故是跨国界的灾难,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核事故的挑战。

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核泄漏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核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核设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核废料处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核泄漏事故。

二、事故分级与响应1. 事故分级根据核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2.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分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1)特别重大核泄漏事故: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重大核泄漏事故: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3)较大核泄漏事故: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由市级人民政府或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4)一般核泄漏事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职责(1)国家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国核事故应急工作。

(2)省级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

(3)市级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4)县级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应急响应措施1. 抢险救援(1)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抢险,控制泄漏源。

(2)采取隔离、封闭、封堵等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扩散。

(3)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确保生命安全。

2. 环境监测与评估(1)开展现场环境监测,掌握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等信息。

(2)对受影响区域进行风险评估,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3.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舆论引导,稳定社会情绪。

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1 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迅速、有效、规范地开展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核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全省卫生部门开展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

卫生部门开展其他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参照本预案执行。

1.3 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急结合、常备不懈;资源整合、公众参与。

2 组织体系及其职责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组织体系 2.1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由省卫生厅主管厅长任组长,成员由厅办公室、规财处、应急办、食监处、医政处、疾控处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省核应急工作方针、计划与预案,承办省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交办的卫生应急工作;(2)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预案组织制(修)定省核事故和辐射 事故卫生应急领 导小组(办公室) 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专家咨询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卫生监督机 构、医疗机构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卫生监督机 构、医疗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卫生监督机 构、医疗机构市级核事故和辐射事故 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级核事故和辐射事故 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省核应急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应 相关部门 图例: 领导关系指导关系信息通报、工作协调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方)案;(3)组织、指挥或指导省内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4)向省核应急协调委员会提出卫生应急和公众保护的措施及建议;(5)建立完善相关人员、技术和物资等卫生应急保障机制并进行考核评价,保证有效运行和统一调度;(6)在卫生部统一部署下,协助开展外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核事件应急预案

核事件应急预案

一、前言核事件是指在核设施运行、储存、运输或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辐射事故等突发事件。

为有效应对核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核设施、核技术利用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包括但不限于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核废料处理设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核事件应急工作。

- 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核事件。

-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现场指挥部- 负责现场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 组织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物资供应等。

- 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提出应急响应建议。

3. 专业救援队伍- 负责核事件的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和放射性污染控制。

- 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4. 监测部门- 负责核辐射监测,及时掌握辐射水平。

- 向应急指挥部提供监测数据,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5. 信息发布部门- 负责核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 及时向公众通报核事件情况,稳定社会情绪。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阶段- 监测部门发现异常辐射水平或潜在核事件风险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研判。

2. 应急响应阶段- 现场指挥部组织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包括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物资供应等。

- 监测部门持续监测辐射水平,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 信息发布部门及时向公众通报核事件情况。

3. 应急恢复阶段- 核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清理和评估。

- 对受影响区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 建立核事件应急基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需求。

2. 物资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口罩、防护眼镜等。

3. 人力资源保障- 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核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4. 技术保障- 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应急装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核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

核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

核事故应急预案及措施核能是一种强大而复杂的能源形式,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尽管核事故的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为了有效应对核事故,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核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应急措施以及在现实情景中的应用。

核事故应急预案是指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核事故制定的行动计划。

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核辐射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并尽可能地恢复社会经济秩序。

以下是核事故应急预案的几个基本要素:1. 预警和监测系统:核事故发生时,预警和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辐射水平的变化,并向相关部门发送警报。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例如气象站、辐射监测站和核事故监测车辆来实现。

2. 紧急疏散计划:核事故应急预案中必须包含详细的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避难所的设立以及疏散时所需的交通和通信措施。

除了人员的疏散,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来疏散动物,并保护农作物和水源。

3. 辐射监测和环境保护:在核事故发生后,持续的辐射监测至关重要。

这可以通过设置监测站点,收集空气、土壤、水和食物等样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来实现。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例如清洗受污染的土地、净化受污染的水源等。

4. 医疗救援和紧急治疗:核事故暴露的人员需要紧急的医疗救助和辐射治疗。

核事故应急预案需要规定医疗机构的角色和职责,并制定应急医疗队伍的组织和行动计划。

此外,还需要建立紧急治疗和辐射监测设施,并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和设备。

在核事故应急预案中,还有一些针对特定场景和类型核事故的应急措施会被提及。

例如,对于不同规模的事故,可能会有不同的应急级别和相应的行动建议。

在处理核事故期间,可能还需要协调救援队伍、政府部门、媒体和其他组织的合作。

为了有效执行应急措施,还需要定期进行演习、培训和技术交流。

在现实情景中,核事故应急预案和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核辐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核辐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核辐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核辐射事故是一种不可预测的灾难,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核辐射事故,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核辐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的构建原则以及相关的应急响应措施。

一、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核辐射事故由于其巨大的破坏力,可以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中,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大范围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核辐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可以帮助应急机构迅速响应,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辐射污染对环境和生物的损害。

二、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原则(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必须基于科学的分析和理论,确保其中的指导措施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使各级应急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对。

(二)专业性和多学科的整合核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并整合包括核物理学、环境科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只有专业的团队才能制定出系统完备、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三)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核辐射事故涉及的影响范围广泛,无国界限制。

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

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应对核辐射事故。

三、核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一)及时报告和信息发布一旦核辐射事故发生,应急机构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公众有权获得事故的真实情况和应对措施,以便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

(二)人员疏散和安置核辐射事故后,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提供相应的安置措施,包括食品、饮水和住所等。

同时,要做好被疏散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三)环境防护和污染控制核辐射事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应急机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建立防护隔离区、处理放射性废物、修复污染土壤等,以减少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2011年修订)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2011年修订)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9.06•【字号】苏卫应急[2011]19号•【施行日期】2011.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苏卫应急〔2011〕19号)各市卫生局,省人民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卫生监督所:今年3月,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核恐慌”使世界各国对“核”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

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应对既是对我省卫生部门核应急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暴露了我们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为适应当前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准备水平和处置能力,我厅组织专家将《江苏省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苏卫应急〔2006〕43号)修订为《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江苏省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苏卫应急〔2006〕43号)同时废止。

二〇一一年九月六日江苏省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1 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迅速、有效、规范地开展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核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全省卫生部门开展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

卫生部门开展其他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参照本预案执行。

1.3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急结合、常备不懈;资源整合、公众参与。

核泄漏应急预案

核泄漏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核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和《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核设施分布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核设施发生核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工作。

三、事故分级根据核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一级事故:核泄漏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 二级事故:核泄漏事故导致一定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3. 三级事故:核泄漏事故导致少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4. 四级事故:核泄漏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释放,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轻微危害。

四、应急响应组织体系1. 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国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设立省级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设立市级、县级核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核泄漏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按照事故等级和响应程序进行应急响应。

2. 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发生单位应迅速向当地核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

4. 核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5. 核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六、应急响应措施1. 事故发生单位应迅速组织应急队伍,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2)隔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3)开展放射性物质监测,评估事故影响范围;(4)实施放射性物质去污、去污处理;(5)提供应急物资、设备、技术支持。

2. 核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工作;(2)发布事故信息,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3)组织专家开展事故调查和风险评估;(4)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去污、去污处理等工作;(5)指导事故发生单位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核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核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应对核设施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核泄漏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核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核设施及核活动场所发生的核泄漏事故。

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信息公开,透明公开;- 协同作战,责任到人。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组成: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 职责:负责核泄漏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专业救援队伍:- 组成:由环保、消防、公安、卫生、气象、交通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 职责:负责核泄漏事故的现场救援、监测、处理和应急处置。

3. 应急保障组:- 组成:由后勤、物资、交通等部门的人员组成。

- 职责: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运输、供应和保障。

4. 信息宣传组:- 组成:由宣传、媒体等部门的人员组成。

- 职责:负责核泄漏事故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

三、预警与报告1. 预警:- 核设施运行单位应建立健全核泄漏预警系统,对核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程序,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报告:- 核设施运行单位发现核泄漏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信息。

-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

四、应急处置1. 事故现场处置:- 确定泄漏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泄漏源。

- 设置警戒区域,疏散受影响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清理、修复和监测。

2. 人员救援:- 疏散受影响人员至安全区域,进行医学观察和救治。

- 组织专家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健康评估,提供心理疏导。

3. 环境监测:- 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辐射监测,评估事故影响范围。

-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4. 信息发布:- 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澄清谣言,稳定社会情绪。

(完善版)核辐射泄漏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完善版)核辐射泄漏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完善版)核辐射泄漏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核辐射泄漏事故,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核设施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核设施发生的核辐射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1.4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协同配合、保障有力- 预防为主、减少危害2. 组织指挥体系2.1 应急组织架构建立核辐射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由政府、核电企业、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军队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

2.2 应急指挥部职责- 组织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决定启动、调整和终止应急响应;- 协调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理进展。

2.3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3. 预警和信息报告3.1 预警信号根据事故风险程度,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预警、较重和特别严重。

3.2 信息报告发生核辐射泄漏事故时,事故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应急指挥部,并通报相关单位和周边地区。

4. 应急响应流程4.1 事故接报接到核辐射泄漏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2 应急响应启动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3 应急措施- 封闭事故现场,防止辐射扩散;- 疏散周边居民,确保人员安全;- 监测辐射剂量,评估事故影响;- 救援受辐射伤害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治;- 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4.4 应急结束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辐射水平降至安全范围内,应急指挥部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5. 后期处置5.1 事故调查与分析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核泄漏应急预案

核泄漏应急预案

核泄漏应急预案核泄漏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应急管理制度,旨在在核事故发生时有效应对和处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核泄漏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

一、核泄漏应急预案的重要性针对核泄漏事故,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

首先,核泄漏事故可能导致辐射泄漏,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泄漏情况。

其次,核泄漏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和社会不稳定,因此需要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处置措施,以稳定人心,降低社会影响。

最后,核泄漏应急预案还可以有效规范各级各部门的行动,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核泄漏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核泄漏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各方协调合作,高效应对。

二是事件评估和预警机制。

核泄漏事故往往突发,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事故评估标准和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出预警。

三是应急处置措施和技术支持。

应急预案中需要包括清晰的处置流程、物资准备、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保障应急工作的有效展开。

四是信息发布与社会稳定措施。

在核泄漏事故中,信息发布至关重要,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风险情况和防护措施,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三、核泄漏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核泄漏应急预案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一是事件报告和启动应急机制。

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启动应急机制,开始应急处置工作。

二是确认事故范围和级别。

应急机构需要迅速评估事故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处置措施。

三是组织应急人员和资源。

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部署至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四是实施应急处置计划。

根据预先制定的处置计划,有序展开应急措施,控制核泄漏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五是信息发布和社会稳定。

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情况和防护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减少社会恐慌。

核泄漏事件处置预案

核泄漏事件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核泄漏事件是指核设施、核材料或放射性物质在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此类事件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为有效应对核泄漏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核设施、核材料及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水平。

2. 明确核泄漏事件应急响应的组织机构、职责和程序。

3. 确保核泄漏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核设施、核材料及放射性物质在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核泄漏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核泄漏事件应急处置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核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编制、修订和发布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应急演练。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疏散、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工作。

4. 卫生防疫部门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对受核泄漏事件影响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救治和防疫工作。

5. 环保部门环保部门负责对核泄漏事件影响的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

6. 交通部门交通部门负责对核泄漏事件影响范围内的交通进行管制,确保应急物资运输畅通。

7. 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宣传部门负责对核泄漏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件报告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信息。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应急处置(1)疏散人员:根据核泄漏事件的影响范围,迅速组织受影响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环境监测:对泄漏现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泄漏物质种类、浓度等信息。

(3)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对泄漏物质进行控制、封堵、收集和处置,防止污染扩散。

核素外洒应急预案

核素外洒应急预案

一、背景核素外洒是指放射性核素在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核素泄漏、洒落或散布到环境中的现象。

核素外洒可能导致辐射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为有效应对核素外洒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核素外洒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1)总指挥: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

(2)副总指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环境保护、卫生、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2.应急工作小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核素外洒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

应急工作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

(2)监测评估组:负责辐射监测、环境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估。

(3)应急处置组:负责应急物资、人员调配和现场处置。

(4)信息发布组:负责事件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

三、应急响应程序1.发现核素外洒事件(1)单位或个人发现核素外洒事件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

2.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确保应急物资、人员及时到位。

(2)应急处置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①隔离污染区域,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②组织人员穿戴防护装备,进行现场清理。

③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④收集、封装污染物质,妥善处置。

3.监测评估(1)监测评估组负责对污染区域进行辐射监测、环境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估。

(2)根据监测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受污染区域进行封闭,限制人员出入。

②对受污染区域进行去污处理,降低辐射水平。

③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4.信息发布(1)信息发布组负责事件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

(2)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消除公众恐慌。

四、后期处置1.核素外洒事件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

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

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核泄漏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可能对人类的生命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编写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害和破坏。

该预案的范围应覆盖核设施的运营、维护、突发事件处理以及与核安全相关的各个环节。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编写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需要一个专业、高效的团队来完成。

团队成员应包括核能专家、工程师、安全专家、应急管理人员等。

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将为编写一个全面、可行的预案提供保障。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写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之前,必须先进行详尽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估潜在的风险来源、可能的事故情景和可能受到的影响,可以为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和资源调配计划提供依据。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制定应急响应流程是应急预案的核心部分。

这一流程应包括各种应对措施的详细步骤、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等。

在编写过程中,应考虑与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协调和合作。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核泄漏应急响应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如人员、设备、物资等。

编写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时,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明确资源的来源、分配和使用方式,以确保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置。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核泄漏应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沟通和协调非常重要。

在编写预案时,应明确沟通和协调机制,指定负责人员和通信渠道,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确保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七、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良好的培训和演练是预防核泄漏事故的关键。

在编写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时,应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包括定期组织培训、模拟演练和实地演习,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熟悉应对措施。

在编写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预案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应急情况中,预案应与当地的法律法规相一致,并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适度调整。

总结防范核泄漏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提前规划和准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

核电站泄漏应急预案

核电站泄漏应急预案

核电站泄漏应急预案核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设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但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应对核电站泄漏事故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电站泄漏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背景介绍核电站泄漏事故是指核电站内部或周围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现象,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需要对目标区域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人口分布等进行详细调查,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灾害后果,制定相应的疏散和救援方案。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1. 建立责任机构和指挥体系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明确责任分工和指挥链条。

核电站应设立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预案的起草、实施和评估。

同时,指定专门的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应急工作,确保应急措施的迅速有效执行。

2. 制定应急级别和报警机制根据泄漏事故的危险程度,核电站应划分应急级别,并建立相应的报警机制。

预案中需要明确不同级别下的应急措施和各部门的职责,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决策的准确执行。

3. 制定疏散和避难措施在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时,疏散和避难是减少人员伤害和避免放射性物质扩散的重要手段。

应急预案要明确疏散路线和疏散区域的选择,制定相应的指挥和通信流程,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事故区域。

4. 安全设备和救援措施核电站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防护服、防毒面具、辐射检测仪等。

预案中需要详细说明设备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要求,以及救援人员的选拔培训计划。

同时,需要与周边医疗机构和相关救援单位建立合作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有效救援。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1. 定期演练和培训核电站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组织和人员的应对能力。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应急通信、疏散撤离、设备操作等方面,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完善预案。

2. 紧急响应和信息发布当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时,应急指挥部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响应。

核辐射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核辐射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核辐射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核辐射泄漏事故是指核设施或核材料等发生意外泄漏,导致辐射物质大量释放的突发事件。

这类事故可能对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核辐射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应对措施。

一、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核辐射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快速响应:在事故发生后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辐射的蔓延和扩散。

2. 有效沟通:及时向公众、相关部门和媒体通报事故的情况,并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以确保公众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3. 分工合作:各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密切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

4. 科学决策: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扩散程度,依据科学的技术评估结果做出决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持续监测: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持续监测,及时掌握辐射水平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二、应急预案的具体应对措施1. 紧急疏散和避难: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疏散和避难计划,将人员转移到远离事故现场和辐射源的安全地区。

同时,利用大型避难所或防护措施,保护人员免受辐射的伤害。

2. 辐射监测和分析:建立辐射监测网络,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准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应对措施的调整。

3. 食品和水源监管:加强对事故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监管工作,确保公众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食品链中的辐射物质传播。

4. 医疗救治和紧急救援: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对受辐射暴露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5. 群众心理疏导:组织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对受影响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工作,维持社会稳定和群众的心理健康。

6. 环境清理和修复:事故发生后,要尽快启动环境清理和修复工作,减少辐射的长期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和评估1. 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核辐射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核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核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核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1. 总则核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核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相关规定,制定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核设施在运行、调试、维修、废弃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以及核原料、放射性废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

2. 应急组织架构2.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核泄漏事故应急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对核泄漏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应急指挥部设总指挥一名,副总指挥若干名,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2.2 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是应急指挥部的下属机构,负责具体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开展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小组分为事故调查组、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援组、信息发布组、善后处理组等。

3. 预警与监测3.1 预警核泄漏事故预警分为四级:一级预警(特别严重)、二级预警(严重)、三级预警(较重)和四级预警(一般)。

预警级别的划分依据事故等级、泄漏规模、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

3.2 监测监测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放射性监测网络,对核设施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事故发生后,监测部门应立即对泄漏源、泄漏途径、影响范围等进行调查和监测,为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4. 应急响应4.1 事故报告核设施单位应在发现核泄漏事故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时间、地点、等级、泄漏物质、影响范围等。

4.2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报告和监测数据,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小组应立即行动,开展事故处置工作。

4.3 事故处置现场处置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防止泄漏扩大。

医疗救援组应组织医护人员和设备,对受泄漏影响的人员进行救治。

信息发布组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事故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核辐射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核辐射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核辐射泄漏应急处置预案预案编号:XXXX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1.背景介绍核辐射泄漏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事故,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核辐射泄漏事故,确保公众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2.应急组织和指导职责2.1.核辐射泄漏应急指挥部核辐射泄漏应急指挥部是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急组织,负责协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需设立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发布应急通知和指令。

2.2.应急组织成员核辐射泄漏应急组织成员包括但不限于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国家能源局等。

各成员单位需制定自身的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人员。

3.应急预案3.1.事前预防措施- 建立核辐射泄漏监测系统,定期对核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 执行核设施巡查和维护计划,及时修复设施中的潜在故障和安全隐患。

-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效率。

3.2.事故监测与报告- 监测:核辐射泄漏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监测系统,对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获取准确的数据。

- 报告:监测结果应立即上报给核辐射泄漏应急指挥部,并按照预定流程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3.3.应急响应措施- 撤离和疏散: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发布撤离和疏散通知,引导公众迅速离开事故区域,避免接触辐射源。

- 隔离和封控:相关部门按照事故规模和辐射剂量确定隔离和封控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

- 救援和治疗: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入事故区域,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服务。

- 环境防护:采取控制污染、减少污染扩散等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免受进一步影响。

3.4.事后处置和恢复- 事后疏散:事故解决后,根据辐射水平和情况,逐步放宽撤离和封控措施,帮助公众顺利返回。

- 辐射清除和修复:组织专业团队对事故现场进行辐射清除和环境修复,确保恢复到安全水平。

- 事后评估和总结:对核辐射泄漏事故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4.公众教育和沟通- 公众教育:开展核辐射泄漏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科学素养。

核辐射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核辐射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

核辐射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核辐射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旨在在核辐射泄漏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展开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应急预案的范围包括核辐射泄漏的通知、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沟通和协调机制以及培训和演练计划等相关内容。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可行性,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应急预案编写团队。

该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具备辐射知识和危险物质处理经验。

同时,需要任命一位应急预案编写团队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团队的工作。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必须对潜在的辐射泄漏事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通过评估核电站的设备状况、操作规程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确定可能的风险点和辐射泄漏的影响范围。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应对策略。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级别的辐射泄漏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和步骤。

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故报告、人员疏散、辐射监测与防护、事故控制、医疗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步骤都需要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执行标准,以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运行。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应对核辐射泄漏事件需要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根据不同应急级别,制定相应的资源调配计划,明确资源需求和提供方,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建立资源库,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完好可用。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沟通和协调是应急响应的关键,特别是在多个部门或多个地区的辐射泄漏事件中。

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制定信息共享和传递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等。

同时,确保沟通和协调机制的畅通,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七、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为了确保员工具备应对核辐射泄漏事件的应急能力,应制定培训和演练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迅速、有效、科学、规范地做好应对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以下简称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准备水平和处臵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对我省造成的健康危害及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核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卫生部门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卫生应急准备和处臵工作。

1.4 工作任务指导公众采取正确的放射防护、防病措施;向公众提供医学心理咨询,防止或减轻日本核泄漏事故对公众的不良社会心理效应与后果;开展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污染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控制措施的建议;卫生应急准备和保障;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污染检测和去污处理;评估日本核泄漏事故对公众产生的健康危害及影响。

2 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省公众健康危害及影响分级根据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发展情况,将其对我省公众造成的健康危害及影响分为四级。

有严重影响(Ⅳ级):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漂移到我省,使我省境内食品和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达到导出干预水平,需要全面采取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控制措施;有影响(Ⅲ级):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少量放射性物质漂移到我省,使我省境内食品和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达到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导出限制,需要采取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控制措施;无明显影响(Ⅱ级):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极微量放射性物质漂移到我省,公众所受的照射可忽略不计。

无影响(Ⅰ级):我省空气中没有检测出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

3 卫生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3.1 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江苏省核应急预案》和《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规定,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省公众健康危害及影响达到有影响(Ⅲ级)时,省卫生厅立即成立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卫生应急办公室。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核应急工作政策方针和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组织制(修)定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预案;指导全省卫生部门做好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向省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启动卫生应急响应和保护公众的建议;承办省政府和卫生部交办的各项工作。

3.2 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专家咨询组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专家咨询组由省内放射医学、辐射防护、辐射检测、临床医学、卫生应急管理和核安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对做好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准备和处臵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分级及启动卫生应急响应等提出建议;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

3.3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污染水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各项控制措施的建议;协助指定医疗机构对归国受污染人员进行去污和医学处理,防止污染扩散;承办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交给的其它工作。

3.4 省卫生监督所受省卫生厅委托监督检查全省卫生部门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各项应对计划制定和措施落实情况;负责稳定性碘片的贮存、发放和指导服用。

3.5 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省级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负责受照人员的现场救治、医学处理、去污分类;负责实施中度及以下单纯放射病病人的临床治疗;参与核泄漏事故调查和公众健康效应评价,负责对过量受照人员进行医学处理和长期医学跟踪观察。

重度或放射性复合伤病员送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治疗。

3.6 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后援部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作为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后援部,参与日本核泄漏事故受照人员的现场救治、住院收治、去污分类和心理咨询等工作。

3.7 市、县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本地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辖区内应承担的卫生应急工作,指定医疗卫生应急处臵机构,完成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4 卫生应急准备4.1 信息沟通与协调联动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卫生厅建立健全与省核应急办、环保、公安、交通、农业、经信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以及军队和武警部队等的信息通报、工作会商、措施联动等协调机制。

4.2 技术准备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所需的仪器和设备条件,并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研究、建立和完善受照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和内照射剂量快速估算方法、快速诊断分类方法、医疗救治技术、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污染检测方法及相关技术条件。

4.3 物资储备(1)必备的医疗设备,包括现场检测和医疗救治设备等,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根据国家核辐射医疗救治一类基地配备标准进行配备;(2)医学应急药箱及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备足够数量并有效的放射损伤防治药物、放射性核素阻吸收和促排药物、污染防护服、带呼吸器的防护面具、带滤膜的防护口罩、防护靴、防护手套等;(3)辐射剂量检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计,X、γ射线巡测仪,中子检测仪和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等。

(4)其它应急设备及物资,包括食品和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污染检测设备和车辆、担架、救护车等。

(5)物资储备应定期维护和及时更新。

4.4 资金保障各级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申请建立卫生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储备、人才培养、培训演练,确保能够快速启动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

4.5 培训演练受卫生部委托,省卫生厅负责建设管理国家核辐射卫生应急队伍,有针对性、系统地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训练队伍的整体配合、装备应用、现场处臵、野外生存等技能,不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臵能力和国际救援能力,发挥国家级应急队伍在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臵中的先锋队、特种兵作用。

4.6 通信与交通准备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通信网络,确保卫生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报信息。

国家、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4.7 公众风险沟通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公众广泛开展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知识的风险沟通,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心理效应的防治。

风险沟通内容包括核辐射的一般知识,核泄漏事故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可能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公众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等。

4.8 国内外合作交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的国内外合作交流,加强卫生应急准备和处臵的信息及技术交流,合作开展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的准备水平和处臵能力。

5 卫生应急响应5.1 Ⅰ级响应:各级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进入戒备状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1)公众宣传和咨询:各级卫生部门通过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宣传教育,指导公众用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注意心理应激问题的防治;确保12320热线的畅通,邀请放射防护专家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2)公众防护: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心理效应防治;根据情况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

(3)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放射性污染监测: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做好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放射性污染监测,提出食品和生活饮用水能否食(饮)用的建议。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监测方案、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并承担南京监测点监测工作及全省放射性核素测量工作。

南通市、连云港市、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监测工作。

(4)归国受污染人员处理:接受可能和已经受到日本核泄漏事故放射性污染的归国人员进行去污处理和治疗,防止污染扩散。

5.2 Ⅱ级响应:在Ⅰ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大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根据舆情信息,有针对性对公众开展心理咨询。

各级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好应急人员、药品、器材、物资和仪器的各项准备工作,卫生应急队伍集结待命。

5.3 Ⅲ级响应: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相关市、县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开设辐射防护站和医疗救护站,将稳定性碘片分送到行政村。

采取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净化措施。

5.4 Ⅳ级响应:全面实施碘片发放和服用、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控制、应急医疗救护及咨询、卫生应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照射剂量控制等。

5.5 卫生应急响应终止5.5.1 终止条件日本核泄漏事故已经得到控制, 发生事故的核电站已经或即将恢复到安全状态;放射性物资释放已降至正常运行的规定排放限值之内;人员得到有效救治,采取的放射防护措施可以保证公众免受污染,事故可能引起的长期照射效应降至合理的最低水平。

5.5.2 终止程序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响应进行评估,提出终止卫生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 卫生应急工作评估6.1 过程评估鉴于日本核泄漏事故处臵工作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卫生部门要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的各个环节、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存在问题进行过程评估,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

6.2 总结评估卫生应急响应终止后,各级卫生部门针对卫生应急响应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评估,完善核辐射人才队伍和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核泄漏事故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报告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7 附则7.1 名词术语解释核泄漏事故: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7.2 责任与奖惩应对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卫生应急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3 预案制定与修订本预案由江苏省卫生厅制定并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