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用书和网站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代码:261200112 261200312课程名称:写作Ⅰ—ⅡWritingⅠ—Ⅱ总学时:66(32+34)周学时:2、2学分: 4 开课学期:1、2修读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写作,基本理论包括文章写作的几个最重要的环节:采集材料、确立主题、构思文章、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写作技法及文章修改等。
文体写作包括新闻文体、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理论性文体、应用文体等。
在讲授写作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使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①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②王泽龙,《中国写作学探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③黄建成,《写作学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④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代码:261200213课程名称:中国文学作品选讲Ⅰ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Ⅰ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 开课学期:1修读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文学素养。
本课程从浩瀚如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精选出脍炙人口的佳作,对其高妙的艺术表达、优美的诗情以及深邃的意蕴,进行理论解析和诗性品赏,以助学生提高学识和素养。
这是当前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
基本内容:广播电视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广播电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对当代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作用与功效。
广播电视业又是现代社会一个主要的新闻职业,其知识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以广播电视媒介本体性质和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及现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主线,综合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广播电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当代广播电视的实际应用、媒介生态、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功效、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发展前景等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及理论研究中有所帮助。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适当穿插一些课堂讨论。
利用两个课时,进行电视纪录片观摩教学,利用四个课时,进行广播电视台的观摩教学和社会调查。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重点:其实电视早就是多媒体技术。
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有很多,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体育与娱乐、新闻与思想、经济与广告。
所有听觉与视觉能感知的东西都能传播。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既存在着它的技术基础,又存在着制作传输过程,还涉及传播效果的研究。
这就使广播电视研究的范围伸展到无穷的领域。
广播电视的编采业务。
广播电视新闻及节目的采访制作、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业务、与电视发展相关的技术,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因特网、数字化电视等、广播电视的法制化管理、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等,这就是要学习的重点。
本课程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缺乏广播电视的实际从业经验,因此,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应多从具体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去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必要时,从广播电视观摩教学中去弥补这种不足。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依靠理论讲述,辅助以广播电视采编实践课程及广播电视机构参观与观摩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教学设备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太多的实践教学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教案
《广播电视节目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广播电视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广播电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对当代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作用与功效。
广播电视业又是现代社会一个主要的新闻职业,其知识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以广播电视媒介本体性质和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及现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主线,综合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广播电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当代广播电视的实际应用、媒介生态、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功效、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发展前景等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及理论研究中有所帮助。
二、课程要求与目标本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有关电视新闻采访的专业知识。
内容涉及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原理、方式方法等,包括熟练掌握镜头前访问、突击采访、现场报道、人物专访、记者招待会采访、电视深度报道等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电视新闻记者,除了要有报刊文字记者的素养外,还要懂得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和特性,且能掌握现代电子摄录设备摄录新闻事实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将多种传播符号采集、有机组合起来,以便将来能胜任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工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电视是多媒体技术,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有很多,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体育与娱乐、新闻与思想、经济与广告。
所有听觉与视觉能感知的东西都能传播。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既存在着它的技术基础,又存在着制作传输过程,还涉及传播效果的研究。
这就使广播电视研究的范围伸展到无穷的领域。
广播电视的编采业务。
广播电视新闻及节目的采访制作、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业务、与电视发展相关的技术,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因特网、数字化电视等、广播电视的法制化管理、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等,这就是要学习的重点。
本课程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缺乏广播电视的实际从业经验,因此,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应多从具体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去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2024版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教案
广播电视新闻学定义及重要性广播电视新闻学定义研究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播出等多个环节。
重要性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新闻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01课程目标02要求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和素养。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制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类型与特点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03确定采访的主题、目的以及合适的采访对象,确保采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明确采访目的和对象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经历、观点等,为采访做好充分准备。
背景资料收集根据采访目的和对象,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包括问题设计、时间安排等。
制定采访计划采访准备工作使用开放式问题,引导采访对象自由表达观点和想法。
开放式提问在需要明确回答或限制回答范围时,使用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提问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适时进行追问和引导,深入挖掘信息。
追问与引导提问时保持中立,避免带有偏见或误导性的问题。
避免偏见和误导提问技巧与策略01有效倾听保持专注,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不打断或插话。
02观察非言语信息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等非言语信息,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03反馈与互动适时给予采访对象反馈,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氛围。
广播电视新闻学说课
通过讲评和游戏竞猜 培养学生的口头与文 字表达能力,社会调 查和活动组织能力, 媒体节目赏析和评论 能力。
知识目标 理论讲授
联想
能力目标
视频观摩 动手操作
情感目标
讲评 沟通 游戏竞猜
说课内容
1
课程设置
2 课程教学目标
内
容
3 课程内容设计
4 课程教学设计
5 教教学学效效果果及改革
主编:吴信训
课程教学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学 》
说课教师:董秀娟
说课内容
1
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 课程衔接
2 课程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内
容
3 课程内容设计
4 课程教学设计
5 教学教效学效果果及改革
(一)、课程定位
专业基础课、 必修課
课时:72课时
广播电视 新闻学
开设学期 第四学期
考核方式 考试
(二)、前后续课程
新闻评论
理论、历 史新闻学
课程教学目标 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 政策与法规;了解中国广播电视 新闻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外 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动态。
通过视频观摩、动手操作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单 位,同时也能在其他新闻 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写、 摄录、编导、等工作的专 门人才。
成绩评价:
总成績
平時成绩 期末考试
20%
80%
出席率 5%
授课时的 参与程度
5%
平时分 (小测试)
5%
出席率 5%
说课内容
1
课程设置
2 课程教学目标
内
容
3 课程内容设计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v 为大众服务:倾力将各领域最优秀的知识、行为和 成就送到千家万户。保持高尚的道德风尚——避免 庸俗和危害——是至高无上的。
PPT文档演模板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v 二、传播技术与市场需求
v 市场有哪些需求
v 技术(设备)—— 硬件 v 传播内容 —— 软件
PPT文档演模板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v 社会需求是广播电视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广播 电视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v 麦克卢汉“地球村”观点的提出 v 译为世界村(global village),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 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v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 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 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PPT文档演模板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v 中国湖南卫视是湖南省最权威的电视机构,1997年1月1日, 湖南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正式通过亚洲2号卫星传送,频道呼 号“湖南卫视”,频道台标于2010年1月荣获“中国驰名商 标”。湖南卫视是目前中国国内比较有实力的几个地方电视 台之一。湖南卫视收视率连续几年居中国省级卫视第一、全 国总收视第二的成绩(第一为CCTV-1),被誉为造星专家, 圆了无数人的电视梦。
PPT文档演模板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节
v 报纸迎合了政治和经济信息的需要 v 照相作为社区、家庭与个人生活所需 v 电影与摄影满足了好奇心并提供娱乐 v 电报和电话主要满足商务情报的需求和传递
个人信息 v 广播对上述传播形式的用途有所兼顾。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什么课程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什么课程有哪些2023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有哪些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类课程各高校应当根据各专业教学目标和任务,开设新闻传播学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类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师资情况,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和任务,应开设8—10门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方面的核心知识点。
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有: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电视画面编辑、广播电视评论、融合新闻学、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类型与策划、电视摄像等。
广播电视学专业女生学好吗广播电视学专业女生学比较好。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策划、创意、创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
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就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主要的就业方向为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电台、电视台记者、摄像等。
不过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也会在报社,或者网站上班。
1、财经类专业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类学科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各类学科中脱颖而出。
每年报考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成千上万。
财经领域包括六大专业,即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财政学。
2、工商管理专业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削减商业成本,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工商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读书目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阅读书目一、专业类1.《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3.《百年中国新闻人》李彬、涂鸣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4.《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美]彼得"兰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5.《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6.《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7.《名记者清华演讲录》方芳、乔申颖遍,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8..《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加莱亚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德]茨威格,三联书店,1986.10.《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11..《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美]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1986.1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13.《混沌:开创新科学》[美]格雷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巴黎烧了吗?》[美]克林斯、[法]拉皮埃尔,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2002.15.《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16.《关于电视》[法]布尔迪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7.《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19.《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组织传播》[美]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21.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英]威廉斯,三联书店,2005.22.《人类传播理论》[美]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4.《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2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27.《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28.《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9.《娱乐至死》[美] 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富媒体穷民主》[美] 麦克切斯尼,新华出版社,2004.二、通识类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2.《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6.《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7.《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8.《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9. 《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 《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 《希腊神话精选》文昊著,新疆美术出版社,201214. 《西方人文历史名著导读》杨杰, 牛建伟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 《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曹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6.《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作家作品选:中短篇小说.上下册》信德、仲南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17. 《最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选读》(上、中、下)刘哲,刘江荣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18. 《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19.《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20.《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21.《世界经典短篇小说(套装上下卷)》冯季庆、盛宁,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4.《西方文明简史》(美)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施展,韩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中国史纲》,张荫麟,中华书局,20092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427.《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8.《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黄仁宇出版社,200629.《维新旧梦路:戊戌千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朱维铮、龙应台,三联书店,200030.《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31.《中国的现代化》[美]罗兹曼,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2.《义和团战争的起源》相蓝欣,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33.《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蒋梦麟,东方出版社,200634.《现代稀见史料书系》王明,东方出版社,200435.《乡土中国》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6.《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37.《中国政治》[美]汤森,三联出版社,199738.《北大文学讲堂》温儒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9.《西方哲学史》[英]罗素,商务印书馆40.《理想的冲突》[美]宾克莱,商务印书馆,199441.《西方政治思想史》[美]麦克里兰,海南出版社,200342.《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43.《光荣与梦想》[美]曼彻斯特,海南出版社,200644.《经济学原理》[美]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5.《以自由看待发展》[印度]阿马蒂亚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6.《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美]巴尔赞,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47.《文明与野蛮》[美]路威,三联书店,200548.《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徐葆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9.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美]多尔蒂,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50.《白银资本》[德]弗兰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广播电视新闻学阅读书目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带“△”号者为重点推荐阅读书目)(一)新闻工具书1、《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世界新闻出版大典》,新华社国际部编纂,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3、《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冯健总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4、《外国著名报纸概略》王泰玄著,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二)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5、《新闻法规政策须知》,中宣部新闻局等编,学习出版社1994年版△6、《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魏永征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7、《新闻职业道德教程》,陈桂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8、《新闻道德评价》,[美]罗恩·史密斯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9、《报纸的良知》,[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10、《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11、《论表达自由》,甄树青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三)新闻史12、《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附有校正200条)△13、《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4、《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方汉奇、陈业劭编著,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15、《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16、《中国电视史》,郭镇之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17、《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孙玉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18、《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9、《世界新闻史》,李瞻著,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版20、《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张隆栋、傅显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1、《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著,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22、《当代世界新闻事业》,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唐·休伊特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四)新闻及传播理论24、《论自由》,[英]约翰·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25、《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26、《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1985。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新闻判断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包括:1.理解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律;2.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技巧和制作流程;3.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和影响程度;4.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新闻判断能力;5.能够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撰写、编辑和制作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二、教学内容1.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概述–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研究范畴和方法2.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原则和规范–广播电视新闻的新闻价值和新闻素材的挖掘–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和文字表达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搭配技巧3.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广播电视新闻的预选题和策划–广播电视新闻的调查采访和素材整理–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和制作处理–广播电视新闻的播出管理和后续评价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和特点–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特点和影响程度–广播电视新闻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5.广播电视新闻学案例分析–国内外广播电视新闻案例的分析和评价–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广播电视新闻的行业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讲解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2.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采访和制作小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进行课堂展示和评价。
3.讨论教学:组织学生讨论课上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新发展和趋势。
四、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涵盖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以选择题、简答题和大题形式进行。
2.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听课态度、课堂发言和课堂作业。
3.课程论文:根据指定的题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课程论文,展示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参考书目1.《广电新闻学大辞典》,高晋红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教案
提前了解被采访者背景,明确采访目的和主题,制定 详细采访计划。
新闻写作原则与规范
01
真实性原则
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准确,避免虚 假和误导性信息。
简洁明了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新闻事件,避免 冗余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03
02
客观性原则
保持中立立场,客观陈述事实,不 加入个人情感和偏见。
规范用语
使用规范的新闻用语和标点符号,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03 拓展视野,关注多元化发展,学习跨学科知识和 技能,提高综合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关键知识点回顾
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
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性等核 心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
掌握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流程和技巧,包 括音频、视频编辑等。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学习如何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的技巧和 规范。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与播音
学习如何进行新闻评论和播音,培养专业素 养和表达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
节目类型及特点分析
消息类新闻节目
迅速、准确地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传递最新信息。
专题类新闻节目
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提供背景、解释和评论。
访谈类新闻节目
邀请新闻人物或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评论类新闻节目
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表达观点和制作,形成 完整的新闻报道。
播出安排
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合理安排播出 时间和频道。
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一
《新闻联播》中的重大事件报道,分析 其选题、采访、制作和播出等方面的特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第1课新闻学(新闻学、新闻)
第2课新闻采访(电视采访)
第3课新闻写作(新闻体裁)
第4课新闻编辑
第5课新闻摄影
第6课新闻评论
第7课新闻心理学
第8课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第9课传播学(大众传播)
第10课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介与社会)
第11课党报党刊
第12课西方新闻媒介
第13课广播电视学
第14课播音与主持(节目主持人)
第15课电视摄像
第16课影视艺术
第17课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
第18课电视专题报道
第19课非线性编辑
第20课传播体制与新闻自由
第21课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22课中外新闻事业史
第23课中西新闻比较
第24课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中国(中国媒体的话语权)第25课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等)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
新闻学概论
中国新闻事业史
外国新闻事业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新闻摄像
新闻摄影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新闻评论
新闻编辑学
新闻心理学
新闻道德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学媒介与社会
传播学概论
大众传播学
传播与媒体
中国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
影视美学
非线性编辑
节目制作与编导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编辑
电视专题报道等。
广播电视新闻资料
二、广播电视的类型和制式
(一)广播电视的类型 1、国营制度型 2、商业制度型 3、公共型
2、地面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有两种接收方式: 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
“移动接收”又叫“移动电视”。2002年上海开始启动移 动电视运营以来,以广告经营为盈利模式的移动电视在全 国遍地开花,各地广电机构纷纷开展移动电视业务。
固定接收方式因为牵扯面广、影响大,国家的政策规划是 以无偿提供义务性的公益服务为主,因此虽然在湖南株洲、 上海崇明、河南安阳等地出现了一些技术和运营试验,符 合国标的芯片、终端等设备也已经生产出来,但总体来看 仍属于技术试验阶段。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一般来说,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以下功能:
• • • • 环境监视的功能 社会整合的功能 文化传承的功能 娱乐的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为: 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3、舆论监督 4、交流信息,服务社会 5、传授知识,丰富生活 6、娱乐功能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广电也开始了CMMB业务规划。 在目前规划的 CMMB业务体系中,包括基本视频服务和付费增值业务。 基本视频服务预计可以收看到二十多套电视频道,用户只 需支付较少费用就可以使用; 多媒体业务则包括紧急广播、电子节目指南,以及政务、 新闻、天气、股市行情、交通路况、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 可进行个性化定制。 目前CMMB在北京地面覆盖网络试验阶段可以接收到7套节 目,
3、卫星数字电视
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选读书目(精简版)
广播电视学相关选读书目新闻学专业学生应当博学,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新闻、传播、社会学、心理学等均应广泛涉猎。
一、传播理论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1 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1 3.【美】大卫•E•莫里森著,柯惠新、王宁译,《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德发展》,新华出版社,2004.104.【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5.【英】布赖恩•麦克奈尔编,殷琪译,《政治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5.86.【美】罗伯特•W•麦克切尼斯著,谢岳译,《富媒体穷民主》,新华出版社,2004.17.【英】达雅•屠苏著,董关鹏主译,《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新华出版社,2004.108.【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著,李岚等译,《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新华出版社,2005.19.【美】迈克尔•E•罗洛夫著,王江龙译,《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610.【英】丹尼斯•麦奎恩、【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 11.【日】桂敬一主编,刘雪雁译,《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新华出版社,2000.112.【英】尼尔•T•加文著,陈国雄等译,《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013.【美】保罗•M•莱斯特,霍文利等译,《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714.【中】李斌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15.【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716.【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717.【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118.【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等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19.【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020.【美】塞伦·麦克莱著,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121.【荷兰】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2.【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23.【美】施拉姆、波特著,《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中文版)24.【美】李普曼著,《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中文版)25.【加】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中文版)26.【美】戴扬、卡茨著,《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中文版)27.【荷】凡迪克著,《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中文版)28.陈学明、吴松、远东编,《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29.【法】阿芒.马特拉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中文版)30.蔡帼芬、徐琴媛主编,《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1.【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中文版)32.【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张国良编,《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学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3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6.【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33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38.【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39.(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二、新闻理论(一)新闻实务1.【美】沃尔特•福克斯著,李彬译,《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新华出版社,1999.12.【美】卡罗尔•里奇著,钟新主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3.【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著,姚清江、刘肇熙译,《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新华出版社,2004.10 4.赵曙光著,《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15.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16.【美】威廉·E·布隆代尔著,徐扬译,《“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17.李彬,《媒介二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二)中外国新闻学经典著作1.【英】约翰.密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2.【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3.【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美】施拉姆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5.【法】瓦耶纳著,《当代新闻学》,新华出版社,1986(中文版)6.【苏】普罗霍洛夫著,《新闻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7(中文版)7.【日】和田洋一主编,《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中文版)8.【美】约翰•H•麦克马那斯著,张磊译,《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新华出版社,2004.109.【美】威廉•哈森著,张苏、苏丹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新华出版社,2000.110.【英】埃尔德里奇主编,张威、邓天颖译,《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利》,新华出版社,2004.111.【英】泰玛·利贝斯、埃利胡·卡茨著,刘自雄译,《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华厦出版社,2003.8 12.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版,2002再版13.刘勇,《媒体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4.杨保军,《新闻事实论》,新华出版社,200115.【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新华出版社,200116.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17.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19.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21.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杨保军著,《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等著,《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4.【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1999.2(三)新闻史论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92.陈力丹著,《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美】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6.【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探索视听技术的深层时间》,商务印书馆,2002三、电视理论1.【美】隆•莱博著,葛忠明译,《思考电视》,中华书局,2005.12.【英】麦克奎恩著,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8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54.【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等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著,刘海龙译,《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新华出版社,2004.16.【英】戴维•莫利著,史安斌主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17.考林•霍斯金通、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著,刘丰海、张慧宇译,《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新华出版社,2004.1 8.【美】詹姆斯•沃克、道格拉斯•弗格森著,陆地、赵丽颖译,《美国广播电视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9.【美】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0.【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1.【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812.马庆平主编,《中外广播电视法规比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13.【英】安德鲁•博伊德著,张莉莉译,《广播电视新闻教程》,新华出版社,2000.114.石长顺著,《电视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015.石长顺、张建红著,《公共电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16.时统宇著,《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917.汪文斌、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Ⅰ》,华艺出版社,2001.1118.汪文斌、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Ⅱ》,华艺出版社,2001.1119.汪文斌、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Ⅲ》,华艺出版社,2001.1120.胡平、黄新民等著,《卫星电视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21.张学智著,《日本电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22.赵淑萍编译,《新闻权威与个人魅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成功之路》,华文出版社,1995.523.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24.朱羽君、雷蔚真著,《电视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25.雷跃捷、张彩主编,《电视新闻频道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826.张海潮著,《眼球为王:中国电视德数字化、产业化生存》,华夏出版社,2005.527.闵大洪著,《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2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9.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港台译本叫《当代电视批评理论》冯建三译更易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0.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2.胡智锋自选集《电视的观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3.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434.【美】詹姆斯·G韦伯斯特等著,王兰柱等译,《视听率分析: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2004.9 35.广电蓝皮书《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36.王利芬著《对话美国电视》,中信出版社,2006.537.韩青·郑蔚著《电视服务节目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638.南野著《电视:影像的重述世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239.郑世明著《权力的影像:权力视野中的中国电视媒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0.凌燕著《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1.【美】约翰·菲斯克著,祁阿红等译《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842.【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43.【美】艾英戈、金德,《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新华出版社,200444.【美】古德温,《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5.【美】Bob Edwards,《爱德华·R·默罗和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诞生》,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46.【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7.【美】詹姆斯·沃克、道格拉斯·弗格森,《美国广播电视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8.叶子著,《电视新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四、电视实务1.【美】赫伯特•霍华德、迈克尔•基夫曼、巴巴拉•穆尔著,戴增义译,《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新华出版社,2000.12.【英】艾弗•约克著,叶周译,《电视新闻使用技巧》,新华出版社,2000.13.【英】罗伯特•勒蒂尔著,吴南樱译,《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84.【美】苏珊•泰勒•伊斯曼、道格拉斯•A•弗格森、罗伯特•A•克雷恩,《媒介COO: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实务》,华夏出版社,2004.10 5.【美】唐•休伊特著,马诗远译,《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德50年历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6.明安香总主编,《海外传媒在中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37.杨伟光主编,《电视新闻分类与届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78.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研讨论文集锦》,东方出版社,1996.19.高晓虹、任金州著,《电视摄影预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10.钟大年著,《记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411.任远、彭国立编著,《世界记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512.张雅欣著,《中外记录片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3.Richard M • Barsam著,王亚维译,《记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线公司,199614.高鑫著,《电视专题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515.任远著,《电视编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6.徐舫州著,《电视解说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7.赵淑萍著,《电视节目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18.詹姆斯•G•韦伯斯特、帕特西亚•F法伦、劳伦斯•W•里奇著,王兰桂等译,《视听率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919.李岚著,《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华夏出版社,2004.820.石长顺著,《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1.石长顺著,《电视栏目解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22.石长顺著,《电视新闻报道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23.石长顺著,《电视编辑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124.石长顺著,《电视文本解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
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实务、技术必读书目大全)
同学们,经我整理和查阅,大致为大家列了一些必读书目和需要掌握的软件,大家可以有选择的去阅读(蓝色字体的的代表重点推荐)。
新闻理论方面(基础类的,新闻理论的东西,现在即使很新的书,很多也是参考的这些书):1、《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3、《新闻学新论》,孙旭培,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4、《新闻原理的思考》,梁衡,人民出版社,19965、《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6、《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7、《新闻通讯选评》汤世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8、《世界名记者》黄罗怡等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9、《外国新闻通讯选评》黎信等编著长征出版社,198510、《西行漫记》[美]斯诺著三联书店,197911、《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杰克•海敦著新华出版社,198612、《新闻界人物》(1~10集)合编新华出版社13、《普利策传》[美]斯旺伯格新华出版社,198614、《好新闻的后面——编辑耕耘录》郑兴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5、《主体与喉舌》童兵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新闻与正义一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集》展江等编译海南出版社,199817、《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8、《新闻侵权与诉讼》孙旭培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19、《基础舆论学》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0、《新闻写作教程》[美]密苏里新闻学院新华出版社,198621、《权力的媒介》赫伯特•阿特休尔著华夏出版社,198922、《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23、《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4、《麦克鲁汉精粹》[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5、《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等著华夏出版社,198926、《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著华夏出版社,199127、《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庠,东方出版社,199429、《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胡钰,新华出版社,200030、《电视与社会》,[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前言
本文是基于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课程需求,对于课程设计进行学科教学探讨。
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教学提供参考。
课程目标
1.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熟练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撰稿、编辑和播出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3.理解新闻的特点和新闻的评价标准。
4.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规范,了解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法律知识。
5.理解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媒体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
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1.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2.新闻的形式分类及风格。
3.新闻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原则。
4.新闻的传播和反馈机制。
第二部分: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与撰写
1.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原则及方法。
2.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3.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和撰写技巧。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目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饶立华、杨钢元、钟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12 月版;
《电子新闻媒介——广播与电视》刘志筠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5月版;
《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周小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 月版;
《广播电视概论》周勇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8 月版;
《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 月版;
《广播电视学导论》欧阳宏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年7 月版;
《中国应用电视学》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6月版;
《实用电视新闻理论》庞啸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年版;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 月版;
《理论电视新闻学》黄匡宇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年11月版;
《电视新闻学》叶子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年4月版;
《电视传播学》石长顺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中国电视论纲》杨伟光主编,北京出版社1998 年8 月版;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7 月版;
《世界电视节目荟萃》唐世鼎、黎斌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8 月版;
《视觉语言》乔治·凯布斯著,Language of vision 出版社2000 年版;
《视觉思维》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保罗·M ·莱斯特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年7 月版。
期刊杂志: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广院)主办;
《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主办;
《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
《西部广播电视》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管,四川等西部七省市广播电视局主办。
《北京广播电视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协会主办;
《广播电视研究》上海广播电视协会主办;
可关注节目:
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新闻调查、共同关注、第一时间、朝闻天下、新闻1+1 、走进科学、讲述……
北京台:北京您早、今日话题、第七日……
凤凰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大视野、冷暖人生、社会能见度、一虎一席谈、文涛拍案……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早报早读、新闻与报纸摘要……
北京新闻广播:新闻大视野、新闻2008 、……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新闻……
相关网站链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现代传播:/
中华传媒学术网: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新华传媒:/newmedia/index.htm
新闻记者: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密苏里新闻学院:
《中国记者》:http://203.192.6.68/index.html
《新闻战线》:/gb/xw/x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