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静电现象
一、基础概念
1、静电:指电荷的静态状态,即没有电流流动的电荷状态。
2、电荷:指物体表面带电量的能量,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3、电气势:由正和负电荷分布所形成的电场力。
二、静电的表现
1、电荷分布和电场力:正电荷往往分布在金属表面,负电荷则分布在
绝缘体表面;电场力可以通过荷电丝、移动滚轮和受电子等实验证实。
2、电容和电流:静电可以藉由电容的形式储藏,电流则可以通过静电
的形式来释放,例如用电极连接电容就可以产生瞬时的电流。
3、电电压:电荷分布在接触壁体不同侧,会产生电压差。
三、静电的形成
1、布朗原理:电荷可以通过摩擦、分裂和放置来形成,即摩擦电、分
裂电和触电。
2、电聚焦原理:细小的电荷粒子分布于大的电荷块表面的边缘,形成
一聚焦的电荷,从而产生较大的电电压。
四、静电的控制
1、使用接触电阻抵制电容:通过接触电阻的使用以抵制电荷的流动,
来抑制静电的产生。
2、使用电离膜抑制电电压:用电离膜作为中间材料,以抑制两表面电荷间的电势差。
3、使用导电体接地:导电体通过接地来排空电荷,从而释放电能。
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一、力的三要素1.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
2.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来表示,1N是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1m/s²的力。
3.力的方向: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通常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如果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用合成力代替这些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分力,使物体做平衡运动。
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2.重力的计算:物体的重力大小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g的大小约为9.8m/s²。
四、弹力1.弹力的概念:物体在伸长或压缩后产生的恢复力。
2.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或缩短和弹力成正比。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两物体相互接触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2.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六、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力平衡,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七、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正比于它们的质量乘积,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重力和万有引力:地球引力是万有引力的特例。
八、力和功1.功的定义:力在物体上做功是指力对物体做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点积。
九、动能和动能定理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2.动能定理:一个物体的动能的增量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沿着位移方向做的功。
十、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等于动能加上势能。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合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才守恒。
十一、功率1.功率的定义:功率是做功的速率,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除以做功的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阶段,掌握这两个必修课程的知识点对于后续的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高一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特征的属性,比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 国际单位制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体系,常用的单位有米、千克、秒等。
2. 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
- 位移是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力平衡的情况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彼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彼此的两个物体上。
4. 动能和静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 静能是物体由于位置高低所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以及高度成正比。
5. 动量和冲量- 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量度,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 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时间的乘积,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6. 静电学- 静电学研究静电场和静电力的现象。
- 静电荷是指静止在物体上的电荷,有正负之分。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静电力是带电物体之间由于静电作用而产生的力。
7. 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
- 电路是由导体、电源和电器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的传输和电能的转换。
8. 电阻和电功率-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
- 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路中电能的转化率,单位是瓦特。
9. 磁学- 磁学研究磁场和磁力的现象。
- 磁场是磁力的存在场所,磁力是物体间由于磁场作用而产生的力。
10. 光学-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和电学三个模块,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的内容:一、力学部分1. 运动与力:讲述了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了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平衡力的概念,以及平衡力的应用于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案例。
4. 动力学:主要介绍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
5. 动量守恒定律:讨论了系统内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应用,以及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
二、热学部分1. 热现象与内能:介绍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以及物体的内能和热平衡的相关知识。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讲解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气体性质,如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3. 热传递与热机:主要涵盖了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热量传递的计算方法,以及热机效率和热力循环的原理。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介绍了电荷的性质和分布,以及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 电势与电势差:讲解了电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势差对电荷运动的影响。
3. 电流与电阻:主要包括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
4. 电功和电能:涉及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5. 磁场与电磁感应:介绍了磁场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以上是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打下物理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掌握这些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矢量,与路径无关。
- 路程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所经过的路程,与路径有关。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的比值,可以用“位移/时间”来表示。
-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用“位移的微元/时间的微元”来表示。
3. 加速度:-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可以用“速度变化/时间”来表示。
- 加速度的方向由速度变化的方向确定。
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位移-时间曲线是直线,斜率代表速度。
- 速度-时间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
2. 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位移公式:位移=速度×时间。
- 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 相关概念:- 相对速度: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速度差值。
- 相对运动: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应用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其速度将保持不变。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数学表达式为F=ma,F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a为物体的加速度,m为物体的质量。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4. 弹力和摩擦力:- 弹力是物体与弹簧或弹性体接触时所产生的力。
- 摩擦力是物体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第四章能量与功1. 功:-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是标量。
数学表达式为W=F·s·cosθ。
- 功的单位是焦耳(J)。
2. 功率:-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标量。
数学表达式为P=W/Δt。
-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 势能和动能:-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粒子的统一性质- 粒子的质量、电荷、能量、动量、角动量等基本概念- 粒子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²)2. 力学-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牛顿定律、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弹性力和胡克定律- 绳子和滑轮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3. 机械功与能量- 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 功和机械能的关系- 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 功率和机械功的关系-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 液体的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水压力和托马斯定律-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5. 物体的机械振动- 简谐振动的概念和特点- 简谐运动的描述(位移、周期、频率、角频率、振幅等)- 简谐振动的力学模型(弹簧振子、单摆)- 回复力和物体振幅、周期的关系- 机械波的传播和性质(波长、波速、频率、周期等)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1. 力学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F = ma- 牛顿第二定律:F = mΔv/Δt- 牛顿第三定律:F₁₂ = -F₂₁- 胡克定律:F = kΔx- 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2. 功、功率和能量公式- 机械功:W = Fs- 机械能:E = K + U- 功率:P = ΔW/Δt- 动能定理:ΔK = Wnet3. 压强和浮力公式- 压强:P = F/A- 托马斯定律:F₁/A₁ = F₂/A₂- 浮力:Fb = ρgV4. 简谐振动和波动公式- 简谐振动周期:T = 2π√(m/k) - 简谐振动频率:f = 1/T- 机械波速度:v = λf- 机械波长:λ = v/f- 机械波频率:f = v/λ。
高一物理必修1一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1一二章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必修1一二章主要讲述了运动的描述和质点、质点做直线运动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两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运动的概念与分类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和时间上的变化。
根据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根据物体在时间上的变化,可以将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1.2 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参照物和运动方向来表示。
常用的位置表示方法有坐标法和图像法。
1.3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
- 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差矢,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间内位移的比值,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
-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速度变化的比值,即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 瞬时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
第二章:质点2.1 质点的概念物体可看作质点的近似,质点可以用质点的质量来代表。
2.2 质点做直线运动对于质点做直线运动,可以使用长度、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2.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个时间段内质点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
2.4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是质点在某个时间段内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是质点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
2.5 直线运动的规律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保持不变;对于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不断变化。
2.6 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对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成正比;对于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复杂,一般需要通过微积分来求解。
以上是关于高一物理必修1一二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和必考题型梳理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二题型梳理题型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二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题型三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
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思维模板:(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
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
题型四天体运动类问题题型概述:天体运动类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思维模板: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对于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篇一位移与路程的关系: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
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
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线运动中,两点的位置坐标之差值就表示物体的位移。
2.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篇二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3.物理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篇三静电场、电场线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1)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2)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2.表达式:Ep=mgh3.重力做的功(WG):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得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运动的路径无关WG=mgh1-mgh2=Ep1-Ep2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正功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做参考平面。
高一物理必修1一2章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考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质点:为了研究方便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没有大小但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三: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tx 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一、x-t 图象(左图)①表示物体静止在距离原点x 2处的某点;②表示物体从原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从距离原点x 3的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④表示物体从距离原点x 1的位置开始向原点匀速运动,t 2后背离原点做匀速直线运动;⑤表示物体从距离原点x 4的位置开始向原点匀速运动,t 1后一直向前做远离原点的匀速直线运动. 图象斜率表示 运动物体的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总结在物理的学习中会有很多的知识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物理的知识点的总结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一、基本概念1、质点2、参考系3、坐标系4、时刻和时间间隔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1、x—t图象(即位移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v—t图象(速度图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2、纸带分析;(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3)、可计算出加速度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基本关系式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二、推论1、vt/2=v=(v0+v)/22、vx/2=3、△x=at2{xm-xn=(m-n)at2}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三、两种运动特例(1)、自由落体运动:v0=0a=gv=gth=1/2gt2v2=2gh(2)、竖直上抛运动;v0=0a=-g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相互作用一、三种常见的力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弹力(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2)、产生条件:(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3、摩擦力(1)、静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二、力的合成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求合力的方法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三、力的分解1、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3、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三、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4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2、两个概念:①、力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2、公式:F合=ma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③、瞬时性④、独立性⑤、相对性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1、内容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②瞬时对应③性质相同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3、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四、力学单位制1、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质量(m)时间(t)力学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2、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五、动力学的两类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vtx)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F合或某个分力)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2)分析流程图六、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1、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2、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七、超重和失重1、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2、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高中物理的必修二知识点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嘿,同学们!咱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那可真是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呀!先来说说运动的描述。
啥是质点呀?就好比你看一场足球比赛,你会去关注那个球,而不是球上的一个小点点,那个球就可以近似看成质点啦!速度和加速度呢,就像汽车的速度和踩油门时的那种推背感。
速度告诉你车跑得多快,加速度就是让车加速或减速的力量。
再讲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想象一下,你在直直的跑道上跑步,速度均匀变化,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啦!那几个公式,可一定要记牢哦,它们就像是你的秘密武器,能帮你解决好多问题呢!什么位移啦,时间啦,都能算得清清楚楚。
相互作用这一块也很重要哦!力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拉扯和推动。
摩擦力呢,有时候是阻碍你的小捣蛋,有时候又是帮你站稳的好帮手。
弹力就像是弹簧,压它它就反抗,拉它它也反抗。
牛顿运动定律,那可是物理世界的大法宝呀!物体为啥会动?为啥会停?牛顿都告诉你啦!第一定律就像个懒家伙,不推它它就不动;第二定律就像个大力士,力越大,它跑得越快;第三定律呢,就像你和朋友推手,你推他,他也推你。
曲线运动呢,就像跳舞时的旋转和跳跃。
平抛运动就像是把东西水平扔出去,然后它就会沿着一条漂亮的曲线落下。
圆周运动就更有趣啦,就像你转着圈儿玩,有向心力拉着你呢。
万有引力定律,那可是把天上地下都联系起来啦!地球为啥绕着太阳转?月亮为啥绕着地球转?都是因为万有引力呀!机械能守恒定律,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能量宝库。
能量在这里变来变去,但总量不变,多有意思呀!同学们,物理的世界是不是很奇妙呀?这些知识点就像是一个个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呢!别害怕困难,多想想生活中的例子,多做做题目,你就会发现物理其实并不难。
所以呀,好好学物理吧!让我们一起在物理的海洋里畅游,探索那些神奇的现象和规律,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的总结啦,加油哦,同学们!。
必修二物理高一知识点梳理
必修二物理高一知识点梳理在高一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修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新的概念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必修二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部分:力学和运动学在必修二物理中,力学和运动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物理学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而力则可以定义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新的知识点,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理解这一定律十分重要,因为它提供了我们分析物体运动的基本原则。
除了牛顿第一定律外,还需要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之间的关系。
而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二部分:电和磁在必修二物理中,我们还将学习关于电和磁的知识。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电荷、电流和电势等概念。
我们需要了解静电学和电流学的基本原理。
静电学是研究静止电荷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学习静电学,我们能够理解电荷的性质和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原理。
电流学是研究电荷的流动和电流的性质的学科。
在电流学中,我们将学习电流、电阻和电压等概念。
除了电学,我们还将接触到磁学的知识。
磁学是研究磁场和磁性物质的学科。
通过学习磁学,我们将了解磁力、磁场和电磁感应等重要的概念。
磁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动机、发电机和磁卡等。
第三部分: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非常有趣的一个分支,也是必修二物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光学,我们将了解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光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的原理。
在光的传播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光的速度、光的波长和光的频率等基本概念。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描述了光在与界面相交时的反射现象,例如镜子中的反射。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 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
高一物理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1 运动机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参考系的拔取是任意的2 时刻和时间2秒内指的是从起始时间开始算起2秒的时间,第2秒内指的是从第1秒到第2秒之间1秒的时间。
第2秒指的是第1秒末,第2秒初等同于第1秒末,第2秒末等同于第3秒初或者第3秒。
3 质点任何物体(在必然条件下)都可以被看成质点。
(a、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b、物体的线度相对于运动空间可以忽略不计。
)4 位移和路程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5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位移/时间。
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总路程/总时间如何判断物体加速还是减速a时纷歧定加速:正负号只暗示加速度的标的目的。
当a与><a时纷歧定减速,0v标的目的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a与v标的目的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加速度只与速度变化率(变化快慢)有关,跟其他都无直接关系6 图像s-t图像横轴暗示时间,纵轴暗示位移时,斜率暗示速度。
相交暗示相遇,位移相同;与横轴交叉,暗示标的目的改变;v-t 图像横轴暗示时间,纵轴暗示位移时,斜率暗示加速度,曲线和时间轴所围面积暗示位移(有正负)。
相交暗示速度相同;与横轴相交暗示速度反向;斜率暗示加速度;【二】7 匀变速直线运动1) 位移公式: 2021at t v s += 速度公式:at v v t +=0推论: as v v t 2202=-2) 纸带的分析(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数据以减小误差)(有些匀加速可以看成纸带模型) 平均速度公式:20t v v v += 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 2aT s =∆3) 追击相遇问题(列方程法;图像法;相对运动法):一个条件即速度满足临界条件;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二 彼此感化与力的平衡【一】1 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三要素:大小、标的目的、感化点2)力的性质:物质性,彼此性,矢量性3)力的图示及力的示意图4)两个效果:形变或运动状态变化2 重力1)G=mg2)竖直向下3)重心3 弹力1)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发生形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入党申请书总结】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g=9.8m/s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vt2=2gs
竖直上抛运动
1.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gt2/2
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2g
1.基本公式:s=v0t+at2/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论:1)v=vt/2
2)S2—S1=S3—S2=S4—S3=……=△S=aT2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2(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2—v02=2as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可用图象法解题。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 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