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哲学的角度看

合集下载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

【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道德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道德哲学篇一浅谈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道德是宗教的前提,是宗教赖以树立的合理性基础。

另一方面,以道德为基础、以增进道德为目的的宗教又是道德实践的必要前提,是道德的必然归宿,也是有助于道德完善的。

而且现实世界中的有形教会――这种历史性的信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手段也可以不断否定其自身,以便最终清除掉自身的一切经验性因素,向纯粹的宗教信仰迫近,形成道德的神圣性,扭转社会风气,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一、道德与宗教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的概念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同,有必要首先明确一下。

历来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有很多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话语背景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都是传统的道德概念。

康德的道德与此不同,是指纯粹实践理性,“它的根基是纯粹的自由意志”。

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是道德律,是真正能成为法则的道德律令。

纯粹实践理性的四条定理就县实践理性即道德的规定。

前两条是消极的,是说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都不能成为法则。

第三条“能够提出这样一条实践理性的法则,就是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成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他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考为这样一些不是按照质料,而是按照形式包含有意志的规定根据的原则”。

而这样一种形式主义道德观正是康德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导入宗教”的关键所在,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四条定理是自律的原则,“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

”“是说上面这样一条道德法则不是外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的自由意志自己立法所制定的”。

康德哲学中的“宗教”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以有形教会和《圣经》为外化的基督教等宗教,而是一种纯粹的理性信仰。

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的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唯心论思想,它似乎把形而上学、经验论和本体论综合起来,把知识的真实性作为认知的基础,着重在对自然的思考之上。

康德的认知论代表了实证主义、事实论和辩证思维的实用性思维取向。

康德认为认知和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才能让人理解宇宙;因此,他主张以经验和概念作为认知及实践准则,以此尽可能准确、完整地描述客观世界。

康德认为直觉是最基本的知识,但他拒绝认为直觉是对外界的精确描述。

他认为,直觉只能证明有事实存在,但不能证明它们的真实性。

因此,他需要运用抽象的概念来把不同的事实(经验)联系起来,并形成有关客观世界的假设。

此外,康德更进一步说明,要理解和把握真相,必须对所有的经验采取一种辩证的角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从不同方面去看待事物,以求真理。

康德认为,通过经验和比较,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精确的认知系统,这就是实证主义。

他认为,唯有通过事实来检验观点才能获得可靠的认知,而不是凭空臆想。

康德还指出,有几种不同的认知形式,比如直觉、假定、实践和技能。

他认为,这些经验是基于人的本能,而非凭空推断。

而技能则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从别人那里学习的,这也是认知过程中的一部分。

最后,康德着重提出,认识是一种完全独立于社会现象的活动,它建立在唯物观中对对象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

他认为,认识的真实性和实际意义取决于它们所涉及的事实,而不是这些事实的排列或诠释。

只有当人们通过调查事实去获得知识的时候,他们才能探索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总之,康德的认识论旨在描述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把实证主义、事实论和辩证思维的实用性思维取向融入其中。

它试图把形而上学、经验论和本体论综合起来,把知识的真实性作为认知的基础,然后把这种基础作为人们去理解客观世界的准则。

康德强调认知过程必须以实证主义、事实论和辩证思维为基础,而认知的真实性则取决于调查事实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正是基于此,康德的认知论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哲学思想。

康德的教育哲学

康德的教育哲学
.
康德的研究:
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 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 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主要成就有正 负数理论和星云学说,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深 有造诣;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 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
康德的著作:
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划时代的 杰作:
.
自由意志与善的意志的关系
自由必然意味着善么?自由就是有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
亚当和夏娃如果不摘苹果,就不会犯罪,但也没有自由意 志,他们是上帝决定的动物。追求自由的目的不在于善, 而是要把人从动物提升上来。赋予人以高贵性,把人当作 有尊严的生物。
有尊严,可善可恶。恶棍也可能是高贵的,因为他是有自 由意志的,自由意志坚持一贯,敢作敢当,他也可以保持 人格上的高贵,当然我们在道德上要谴责他。我们追求的 是这样的自由,并不是说有了自由一切都好了。恰好相反, 有了自由一个人通常首先做坏事。但只要有自由,他在做 坏事中就可能会慢慢做起好事来。他会发现真正要自由得 到满足的还是做好事。做坏事是一时的,接下来就是不自 由了。
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 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 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
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 德逝世。
.
康德的生活:
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 一个最规则的动词。”
道德律何以可能?
.
康德的答案
自由意志
每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 为什么自由是最终的根据?自由是不可认识的,
可认识的就不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不可决定。 如果能够为自由找到根据、原因,它就不是自 由了,它就被纳入机械因果性的链条中了。

罗素和康德的哲学思想比较

罗素和康德的哲学思想比较

罗素和康德的哲学思想比较在现代哲学史上,罗素和康德都是备受尊敬的哲学大师。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但他们都为哲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和分析这两位伟大哲学家的思想。

1. 观念和经验康德的哲学思想注重观念,他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基于经验和思考的。

他指出,我们观察到的世界是通过我们的思维过程过滤出来的,因此我们的经验必须与我们拥有的观点和想法一致。

这一思想成为他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相反,罗素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我们的想法和观点来理解这个世界,而是必须以经验为基础。

他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是“直觉”,他认为通过我们的直觉,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基本知识。

2. 知识和真理康德和罗素都对知识和真理的问题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康德提出了“先验知识”的概念,这是指一种被人类知识体系普遍接受的先天知识。

他认为,所有人都有一些固有的概念或思想,这些概念或思想是基于人们的感官经验而形成的,因此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

相比之下,罗素对真理的看法更加严格。

他认为,真理只能通过符合逻辑和事实的陈述来表达。

他的观点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

他强调逻辑和证据的重要性,并提出我们必须依靠我们的经验和观察来推断真理。

3. 自由意志和道德康德和罗素的哲学思想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道德和自由意志问题上。

康德强调自由意志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独立于外部自由意志的影响。

他的道德哲学也相当严肃,他认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

他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一种“普遍实践理论”,这是一种通过理智和直觉来判断道德决策的方法。

罗素则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想都是受外部因素和发展历史的限制。

他对道德问题持相对主义的立场,认为道德标准是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环境的。

他曾说过,最好的道德原则是“扰乱其他人最少”。

结论康德的哲学思想注重人的思想和经验,以自由意志为中心,这种哲学观点涵盖了伦理、政治和美学等各种领域。

从康德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中看“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

从康德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中看“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

从康德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中看“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康德是18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理论影响深远,其中尤以他对于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的思考备受关注。

在康德看来,德性和幸福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实现德性的行为并不一定会带来幸福,而追求幸福的行为也不一定符合德性。

这种二律背反的理论为人们对于道德和行为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的思考。

本文将结合康德的思想,探讨“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

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从根本上挑战了人们对于德性和幸福之间的关系的传统认知。

在传统的伦理学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德行与幸福是相辅相成的,遵循道德规范的人会得到幸福的回报,而道德败坏的人则会遭受不幸。

康德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德性和幸福是彼此独立的,甚至存在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

这种观点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德性与幸福的关系。

康德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理论实际上承认了行为的伦理性和道德性,主张以道德行为为准绳,但不否认世间实在存在着幸福,并且提到“德性与幸福之间至少可能会发生一种干涉现象”。

可见,康德在否定“德性和幸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一命题的也承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认为这种联系是由于上帝的存在所决定的。

这种观点为人们重新审视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而就实践理性而言,康德则着重强调了个体的良善意志。

他认为,人的行为应当基于良善的意志,而非以获取幸福为目标。

这种观点非常符合实践理性的要求,因为实践理性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应当有理性的基础,并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对于“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因为从德性和幸福的关系来看,康德认为德性本身并不依赖于幸福,而是应当为了德性而进行行为。

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幸福的获得而忽略了德性,这就引发了“至善”在实践理性中的有效性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欲望驱使的,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做出的行为往往不是完全出于理性考量。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

康德的自由思想康德(Immanuel Kant)是德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巨人之一。

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对自由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康德的哲学体系、自由的概念以及自由思想的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康德的自由思想。

一、康德的哲学体系康德的哲学体系以他所称之为“转向”的哲学思路为基础。

在他之前,哲学主要集中在客观世界的研究,而康德则以主体性为出发点,关注人类理性的能力和限度。

他认为人类的理性既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也具备道德判断的能力。

康德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一个核心概念。

他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自由是理性的体现。

在康德看来,自由是人类理性的一种伦理要求,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二、自由的概念康德对自由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他独特的理论。

他将自由分为两个层面:自然自由和道义自由。

自然自由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欲望和动机行动的能力。

康德认为,自然自由并不等同于道义上的自由,因为人们的欲望和动机可能是不理性的。

在自然自由中,人们受到各种欲望、动机和冲动的驱动,容易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

而道义自由则是指人们根据理性的原则和道德法则进行行动的能力。

康德认为,道义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只有当人们行动的动机是理性的、合乎道义的,才算是真正地自由。

在康德看来,道义自由是通过遵守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来实现的。

三、自由思想的意义康德的自由思想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思想,对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他认为,人们应当根据理性的原则来行动,而不是受到欲望和动机的驱使。

这种自由思想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够以理性的方式对待和解决问题。

康德的自由思想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主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个人尊严和自主权,即使受到外在限制,也应当根据道义自由来进行选择和行动。

这种思想对于法治社会的建构和人权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康德的自由思想也引发了对道德自由的思考。

解读康德的实践哲学

解读康德的实践哲学

解读康德的实践哲学
研究报告:解读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
本研究报告旨在解读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实践哲学强调人类行动的自由和道德责任。

本文将从康德的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其与理论哲学的关系、实践哲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康德的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
康德的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人类行动的自由和道德责任。

他认为人类具有自由的理性意识和道德能力,能够根据道德法则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

康德将道德原则归纳为“普遍性原则”和“人格尊重原则”,并主张人类行动应当遵循这些原则。

2. 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关系
康德的实践哲学与其理论哲学密切相关。

实践哲学强调人类的行动和实践,而理论哲学则关注知识和理性的探索。

康德认为,实践哲学是理论哲学的补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和道德责任。

3. 实践哲学的应用
康德的实践哲学在伦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伦理学中,康德的道德理论为伦理决策提供了基础,强调人类的道德责任和行为的普遍性。

在政治学中,康德的实践哲学为政治行为提供了指导,主张人类应当根据道德法则进行政治决策,并追求普遍的和平与公正。

结论:
康德的实践哲学强调人类行动的自由和道德责任,是他哲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相辅相成,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康德认为人类才
能真正实现自由和道德责任。

康德的实践哲学在伦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康德的实践哲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动的本质和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摘要】康德哲学作为现代哲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康德哲学推动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不断探索真理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康德的伦理道德启示着我们如何行为,引领着我们的道德选择。

他的审美理论也对现代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哲学领域,康德的思想也在指导我们探讨政治问题。

通过对康德哲学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康德哲学, 现代意义, 科学, 哲学, 伦理道德, 审美理论, 政治哲学, 社会问题, 反思, 影响, 重要意义1. 引言1.1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概述康德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分支,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现代意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尤其强调了理性的普遍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这为现代科学和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康德重新定义了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支撑。

康德的道德哲学也为人类伦理道德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强调了道德行为应当基于自由意志和普世性原则,这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审美领域,康德提出的审美理论则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为艺术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考角度。

在政治哲学领域,康德的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个体之间平等自由的重要性,并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康德的思想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思,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考路径。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康德的思想成为现代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为当代社会的文化建构和价值观塑造提供了深刻启示。

2. 正文2.1 推动现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力量康德哲学作为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康德哲学三原则

康德哲学三原则

康德的道德哲学三原则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

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

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

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

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

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

故而,人是自由的。

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

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

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

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

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

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

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

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

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

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

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

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

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

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崇高的解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崇高的解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崇高的解读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被公认为“现代哲学之父”。

康德对崇高有着独特的理解。

在《道德哲学》一书中,康德提出了“崇高”的概念。

对康德而言,崇高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普遍有效的、可以指导行为的观念。

康德认为,特定的行为只有当它符合一种崇高的准则时,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结果。

这个准则必须符合“自然的碰撞”的准则,即“行为只有当它符合道德准则时,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康德强调,崇高的观念必须超越个体的私心,不应仅限于个体的利益考虑。

这意味着,一个理智的人必须遵守一种道德准则,即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轻率地侵犯他人的权利。

康德认为,崇高是一种道德哲学
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抉择。

因此,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善行,必须以一种崇高的范式来思考。

康德强调,崇高的观念不仅局限于一定的原则上,而且也可以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考虑,从而实现伦理研究的真正价值。

康德认为,人们在做出有意义的抉择时,必须从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出发,看到行动所带来的长期影响,而不仅仅限于自己的短期利益。

可以总结说,康德认为崇高是一种道德哲学
可以促使人以一种崇高的视角思考,不仅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抉择,而且也可以实现伦理研究的真正价值。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个哲学观点与教育启示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个哲学观点与教育启示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个哲学观点与教育启⽰1、康德认为:“在认识中,不是⼼灵去符合事物,⽽是事物要符合⼼灵。

”这后来被⼼理学所认同,在丹尼斯·库恩《⼼理学导论》中被解释为知觉预期,这⼀章连同在⼀起的还有知觉习惯与知觉学习。

我们所遭遇的事物,如果在预期之中便觉得很正常,反之便是始料未及,偶然性就是这样发⽣的,它使⼈⽣更加丰富多彩⽽不是重复。

在津巴多与格⾥格的《⼼理学与⽣活》这本书中,更是以链式结构来予以说明:感觉通过布罗德本特过滤器进⼊知觉,再与预期或先验交汇于再认。

在教育中,⼈们往往⽤⾃⾝的预期去看待教学,⽽教学的深刻与优劣绝不是成年听课者或者评课者的感觉,⽽是处于课堂学习中学⽣的感觉。

有的东西成年⼈认为很好,但对于学⽣来说却是过眼烟云;有的东西成年⼈不屑⼀顾,⽽对于学⽣来说却可能终⽣难忘。

2、康德认为,⼈类在其经验之外具有⼀种与⽣俱来的天赋本领,⽤之来认识⾃⼰和外界事物。

⼼理学⼤师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便来源于此,⽽事实正是这样,⽐如:狗天⽣不爱吃鱼,⽽猫天⽣不能游泳,在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中,婴⼉要等六个⽉⼤时才能解锁。

他的先验论说的正是先于经验,知识可以由经验获得,但不⼀定都来源于经验。

教育的本质是“开启⼼智,激发潜能”,即⼈本⾝未能解锁的潜能在等待教育来激活,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两个激活——激活教材、激活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正是符合了康德的学说,那些智能不是从教育中获得的,⽽是从教育中激活的。

⽐如:海城教务处钟艳舫主任在年近五⼗时,从师学习⼯笔画,从⽽激活了原本潜伏的天赋,不仅每天乐此不疲⽽且连续获⼤奖,从此找到了⾃⼰⼈⽣的⽞机。

3、康德认为,在⼼灵之外,还有独⽴存在的物⾃体,它隐藏在现象之中⽽我们⽆法得知。

解析如下:我们感觉到的物体是经过⾃⼰⼤脑⽪层整合过的东西,已经不是物体的原相,⽽那个原相隐藏于现象之中,只有通过胡塞尔现象学的⽅法才能得到真相的⼀窥。

在教育中,家长们津津乐道的补课,正是抹杀内省时间的枷锁;课堂的⼤容量教学,在短时记忆的覆盖下磨灭了最宝贵的好奇⼼;流⽔线整齐划⼀的应试教育,造就着有学历⽆⽂化的乌合之众;在各种新名词翻新下的办学,掩盖着⾦钱利益的链条;各种励志的⼼灵鸡汤,使⼈们丢弃了对⼈⽣坎坷与波折的警觉。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汪光宇09724126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思想主张:人非工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不可知论者,他调和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矛盾,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不可知的物自体,人类的理性无法认识,人又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数学的代数和几何,人的认识能力由于物自体作用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知觉,然后知性运用范畴去整理这些杂乱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不被动消极的面对世界,而是运用知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也可以看出康德极大的调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怀疑主义者休谟对自然科学的摧毁他拯救了自然科学,也打破了大陆独断论的机械论。

但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物自体,当人类的理性企图去认识物自体是就会导致幻想和二律背反。

他在这里限制了人类的理性,为宗教留下了地盘!康德思想的简单评价一、何谓“启蒙”,何谓“成熟”?“自由”乃是“自己”。

一切出于“自己”,又回归于“自己”。

“启蒙”精神,乃是“理性”精神,“自己”精神,“自由”精神,乃是“摆脱”“外在”支配,“自己”当家作主的“自主”精神。

所谓“外在”,乃是“它者”,包括了“人-他人”和“事-客观世界”对“自己”的支配;“摆脱”一切羁绊,也是“自由”的基本意义。

所以康德谈论“启蒙”,强调的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力-理性之一种职能,来认知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他者-他人”的指导。

“启蒙”精神是“摆脱-不需要”“他者”指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这样,康德就把自己的“启蒙”观念和传统的“启蒙”口号——“敢于认知”联系起来。

康德与近现代宗教哲学的思考

康德与近现代宗教哲学的思考

康德与近现代宗教哲学的思考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近现代宗教哲学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康德对宗教问题的独特观点,并探讨其对近现代宗教哲学的影响。

一、康德的宗教哲学观点康德的宗教哲学观点可以概括为“道德宗教”的思想。

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在于人类对道德的追求和崇尚。

康德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而宗教则是理性在实践中的表现。

他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并认为只有通过道德行为,人类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宗教。

康德对于宗教的观点可以从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找到一些线索。

他认为宗教不仅是人类内心的信仰和哲学,更是对“自由意志”和“善”的追求。

康德主张人类应当通过道德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符合理性的要求,也符合宗教的原则。

二、康德对近现代宗教哲学的影响康德的宗教哲学观点对近现代宗教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提出的“道德宗教”观点对后来的宗教思想家产生了启示。

康德的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这对于近代宗教哲学家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他们开始深入研究宗教对人类道德行为的影响。

其次,康德对于宗教道德观念的强调也对社会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当基于自由意志和理性,而宗教则能够引导人们追求善良和道德。

这一观点对于近代社会伦理学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参考,他们通过借鉴康德的思想,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此外,康德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也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宗教和科学并不矛盾,而是互补的。

宗教提供了人类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的指引,而科学则揭示了自然界的真理。

康德的这一观点为后来的宗教哲学家和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考角度。

三、总结康德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其独到和深邃的见解,在近现代宗教哲学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的“道德宗教”观点强调了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对于近代宗教哲学家和社会伦理学家的思考与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康德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思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从康德哲学再看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从康德哲学再看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从康德哲学再看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音乐美学从简单的声音与乐句,到音乐之美的诠释一直是人类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西方文化中,几千年来人们对音乐美学的探讨源远流长。

其中,康德哲学在音乐美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从定义的角度来看,康德认为音乐美学之美,应该是一种“感性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音乐的内在结构,一种原则的美,而非单纯的外形的美。

因此,康德的音乐美学更加关注组成音乐的思考与形成如何,以及各种音乐形式的关系和配合特点。

其次,康德认为,优秀的乐曲应当能够鼓舞人们,触动人们的内心,启发人们的共鸣,而非仅仅是一道噪音,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而非仅仅带来简单的快乐。

因此,康德认为优秀的乐曲应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及话语价值,从而思索出对美学的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康德进一步认为乐曲可以被称作有“逻辑现象”,即在乐章中“思维要素和具体诉求之间产生共鸣与和谐,有意地营造出特定的思想美,这种被赋予美学价值的作品,则可以正当地称作美学乐章”。

因此,康德强调了乐曲中思维要素与具体诉求之间的和谐,以及乐章被赋予的美学价值,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这些都是康德哲学研究音乐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音乐美学,并且更好地探索出音乐真正的美感及其内涵。

为了深入理解音乐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康德哲学思想的内涵,去发掘其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潜在的音乐美学精神。

从康德的观点来看,音乐美学的总体原则就是去追求一种“感性愉悦”的美,而音乐的内在结构则应具有又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以便从新建构出一种富有寓意的乐章,以此来启发人们更深刻的思考,去打动人们心灵。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康德哲学看到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并且可以更好地把音乐美学与其他文化及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以此来广泛和深入地探索音乐美学。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引言】康德是18世纪德国启蒙哲学家,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哲学的第一篇真正的自我批判。

他认为人类思想自身是有限而不能反映自身的本质,而要通过自我批判来消除这种限制。

然而,对于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有不少人并不理解或不认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并举例说明其内涵,希望可以为读者解惑。

【正文】一、以经验为基础的自我限制康德认为,我们对于经验只能通过经验来了解,这就使得我们的认识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内。

因此,我们只能了解一部分真实的事物,而无法了解它们的全部本质。

这也就制约了我们对于自我本质的了解。

例如,人们往往将自我定义为诸如“我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我是一名医生”这样的表面特征,这些特征虽然能描述自己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完全反应自我本质。

二、自我意识的层次性康德提出了自我意识的层次性概念,即自我意识的不同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当前的层次受到之前层次的影响。

例如,我们现在对于自我有的认识是建立在之前的认识之上的。

这就使得我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建构性”,而不是所谓的“直觉式”。

例如,当我们记不起一个人的名字时,我们会去回想他的外貌、声音、言谈举止等等,这就是通过之前的认知经验去推导出他的名字。

同样的,我们每天的思维模式也在相互影响之中,我们在做判断时候的依据,大部分也是来自之前的经验事例。

三、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康德认为,自我的存在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我是怎样存在的。

我们无法使用直觉的方式去察觉自我,因此对于自我的存在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例如,当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时,我们其实并没有捕捉到自我存在的本质。

而且,这种概括也很容易随时间而变化,这就使我们的自我认识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四、自我和环境的互动康德认为,我们的自我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而是在和外部世界不停的互动之中不停地重构着。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自我认识不仅是固定的,而且是随时变化的。

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

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

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尊敬的读者们,下面我们一起探索康德的哲学理念,尤其是他对物自体和现象的理解。

我们将从一种专业且深入的角度,对这一重要主题进行解读,以便您能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

一、物自体与现象的基本概念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康德在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物自体和现象。

康德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即现象,是由我们的感官接收到的外部信息所构成的。

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形成了我们对外界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然而,康德认为,现象背后还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本质,即物自体。

物自体,就是那些超越现象世界,存在于我们感官之外的真实存在。

尽管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它,但它却是现象世界的根源和基础。

康德认为,物自体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它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基础和框架。

二、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的哲学意义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理论,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它提醒我们,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并非全部,而是现象的一部分。

这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了世界的本质和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自体和现象的影响无处不在。

只有通过理解和接纳这种现象与物自体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控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进而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三、总结与思考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世界的哲学框架。

它提醒我们,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并非全部真实,而是受到物自体的影响和制约。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索这种现象与物自体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康德的哲学理念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而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真实存在。

这启示我们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好奇心,要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以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下固有的认知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和他人的观点,以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康德哲学的角度看“亚当.斯密问题”前言在我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上了一门西方经济学的课,书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的,而“经济人”的本质特征是自利,“经济人”根据市场的状态和自身的利益做出判断,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这样的自由行动却能够无意识地增进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

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无法接受这样的逻辑,但当我学了康德的哲学之后,发现之前自己没有接受亚当·斯密的逻辑,正是缘于我对个体主义氛围下的自由、动机、人性等问题的不理解。

本文试图用康德的哲学思想来探讨亚当·斯密关于人性的斯密问题,并认为,康德对自由与必然的问题的解答可以为斯密问题的解答提供一条路径。

一、什么是斯密问题“斯密问题”并不是亚当·斯密本人提出来的,而是19世纪中叶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斯密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人是具有同情心的,人性是利他的;但在随后的一本更为著名的书《国富论》中斯密又提出了被后人称为“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性是利己的。

斯密在生前多次修改这两本书,但是并没有改变这两本书的基本观点。

那么,斯密究竟是主张人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呢?为什么他要提出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命题呢?斯密对人性的看法究竟有没有同一性?他是否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前后一致是一个哲学家的最大责任?”这个问题史称斯密问题。

斯密本人并没有提出“经济人”的假设,是后人根据他在《国富论》的思想为他总结的,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后人将其“经济人”的假设总结为三个基本特性:一、利己,经济利益是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二、理性,经济人会运用理性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判断,而使自己的行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三、公共利益,只要政府做好“守夜人”的天职,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不积极干预市场经济,那么,市场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又提出了“道德人”的理念,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天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

”他还说,同情心“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反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从这个意义上,同情心、利他就应该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了。

那么,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否意味着这样一个想法:利己而不利他的动机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变成利他的结果呢。

如果这样推断的话,那么这就与“道德人”的假设相矛盾了,因为“道德人”将的也是人性问题的动机层面,而不是讲结果层面,这样的一个想法是无法解释斯密问题的。

如果这样推断下去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的秩序中,诚信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善意的谎言”在市场经济中就具有合法性。

但果真如此吗?在斯密看来,诚信、节制、公正等道德问题是自由市场经济下非常重要的道德因素,他认为:“经济自由没有道德是不能很好地存在下去的,特别是在其鼎盛时期”,“如果贪婪肆意猖獗,人们还会支持自由市场制度吗? 如果客观的逻辑和合理性成为每一个不公正结果的庇护所的话, 人民还会支持自由市场制度吗?”,因此,本文认为,不能把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简单地看成是利己不利他的动机推出利他的结果,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动机问题做一番考察。

二、康德对自由问题的解答康德(1724-1804)和亚当·斯密(1723-1790)是同时代人,两人都是著名的道德哲学家,都有“古典”的美誉,前者被誉为“德国古典哲学之父”,后者则是“古典经济学之父”。

并且他们的思想都为马克思主义所继承,他们的思想有共通性。

另外,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还能看出斯密的思想与康德有更多的共同点: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康德一生也在探讨自由;政府的“守夜人”形象,也和康德批判哲学中的“消极”辩证法相似,强调划界的重要性;人性讨论中的“看不见的手”,也和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提出的“大自然的智慧”有共通之处。

本文认为,对于斯密问题中的人性动机问题,是与自由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斯密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给人一种清晰的论述以致后人产生了“斯密问题”,但是通过康德,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解决的,如果我们把斯密问题当成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看的话。

自由问题是康德哲学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意志自由”最后被康德定格为实践理性的三个公设之一。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问题,其中与人性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先验理念的第三个冲突,是关于人究竟有没有自由的问题,自然律的因果性是不是唯一的因果性的问题。

在康德看来,这个问题是理论理性所不能解决的,因为理论理性是必然的领域,“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是不合法的,而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实践理性去处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斯密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就是因为人们把它放到理论理性的权限之内,这样就成了一个二律背反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了。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为我们从理论理性过渡到实践理性提供了途径。

在康德看来,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作为现象界的一员,一种自然存在,人服从必然的自然规律,因而是不自由的;但人同时还是一种理性存在,他又可以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动,因而他是自由的,这种理性法则表现为“应该做什么”,这种道德法则作为定言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康德这种伦理学因而被冠以“形式主义”和“动机论”,也就是说,在这种道德法则下,谎言无论是不是“善意的谎言”,只要是谎言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当把这样一种道德观念应用到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就与斯密产生了共鸣。

既然自由表现为自己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提出了另一个命题:自由即自律。

意志的“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所依据的唯一原理,而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就是:“这样行动:你意志的准则始终能够同时用作普遍立法的原则。

”所以,自由与道德法则是一体的,道德法则就是理性为自己立法,自己守法,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的质的不同,就在于道德法则是“自律性”的,高于“他律性”的自然法则,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

我们看到,通过这样一条普遍性的公式,自律的个体能够使自己的意志变成普遍性的意志,个体的动机变成了集体性的动机,那么这就为我们在实践理性的领域解决斯密问题制造了契机。

既然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动机和形式决定一切,那么,接下来康德又提出第二条定言命令——质料公式:“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成是目的,永远不能仅仅看做是手段”。

康德通过“人是目的”这样的一个结论解决了人的自由问题,即一个纯粹理性的人虽然受制于现象界而不自由,但他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自律,通过自律个人的意志变成了集体的意志,人成为了自身的目的,实现了自身的尊贵地位,而不再成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他是自己意志的主人。

本文认为,将这样一种论断运用到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中是可取的。

斯密通过提出“道德人”的理念的目的,也是希望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真正的主体,而不是一种工具或手段,一个人积累财富的过程,不仅需要合法的手段,还需要道德的素质。

斯密并不期待市场是一个自由得毫无约束、充满尔虞我诈的场所,他仅仅反对的是政府过多的计划干预,因为人为的干预常常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违背市场固有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先天的,违背这种规律是非理性的。

但是,市场却需要道德来保障,这要求市场的参与者能够在自己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不侵犯其他参与者的自由,而这就与“自由即自律”殊途同归了。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才能最终统一起来,“经济人”被最终消融于“道德人”的理念之中。

本文认为,这才是斯密本人一生当中没有提出“经济人”理念而仅仅提出“道德人”理念的原因。

三、康德哲学如何为斯密问题提供一种解答方式上面已经零零散散的提出了用康德哲学解决斯密问题的一些途径,下面做一下总结。

斯密究竟是主张人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呢,如何把利己的动机和利他的动机统一起来,本文认为,首先,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一个二律背反问题,因为斯密的人性是在市场经济下的人性,而在斯密生活的那个年代,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从道德哲学中分离出来,所以这个问题应该由实践理性加以解决,斯密的人性是道德实践的人性。

其次,道德实践的人性其实是一个道德动机问题,道德动机问题又是一个道德意志的问题,这就走到了自由的问题,而康德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他在道德领域中是有自由意志的,但这种自由意味着自律,通过自律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变成普遍的意志,所有的理性的存在者如果都这么做,那么他们就将遵守自己的道德,但这是同一种道德,一种绝对主义的道德命令,因此,理性的社会就是一个道德的和谐社会。

把这样一种道德观念应用到自由市场经济领域,那么,纯粹理性的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不是社会共同财富增长的手段或工具,他本身就是目的,所以他以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中心,是利己的个体,他可以自由追寻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他的自由就意味着自律,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意味着同时约束自己去侵犯别人的经济利益,这不是出于法律的约束,而是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的约束,所以,他不仅不应该违反法律,还不能违背诚信的道德原则,不能有损害别人的经济利益的任何动机,遵循道德黄金律,即耶稣说的“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所以,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推移,利己的动机就变成了同情心,本文认为,西方人对同情心的定义更多的不是出于情感的可怜,而是出于一种理性的道德动机,所以,这种同情心就是利他的动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本文认为,利他的动机在斯密的道德哲学中不过是利己动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即使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斯密也说过:“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

斯密问题在理论理性领域中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在道德实践领域中却通过辩证法得到了解决。

四、本文的意义我有幸出生于汕头市这样一个经济特区,从出生开始就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一个小渔港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但是,欣喜之余也发现了家乡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很盲目的,以至于当市场开放之后,投机倒把、走私造假、丢掉诚信、损公肥私的现象屡屡发生,当地的有钱人一度都是些没有文化的暴发户,真正的实业家不多。

这正印证了一句汕头的俗语:“识字的抓不到螃蟹”,因为不识字的看不到海边写着“禁止捕捉螃蟹”的字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