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台阶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8 台阶导学案 新人教版1
8 台阶☆课文导读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
《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涎.水(xián)尴尬..(ɡān gà)凹凼.(dànɡ)黏.性(nián)镶嵌.(qiàn)蹿.上(cuān)倔强..(juéjiànɡ)门槛.(kǎn)庄稼茬.(chá)硌.(ɡè)二、词语释义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驯良、顺从。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象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三、语句解读1.“父亲坐在绿阴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小说用第一人称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
2.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四、作家作品李森祥(1956— ),衢州人,作家。
1986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
作品《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他是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五、背景探视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进步。
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
关心国事大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台阶》一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附答案]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导学案+新人教版
台阶【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习重点】1、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写法。
【学习难点】“台阶”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台阶在本文中是屋主人地位的象征,人都有获得社会地位的需要,所以造一幢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是文中父亲最大的心愿。
2.走近作者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剧本《天下粮仓》、《卧薪尝胆》等。
3.相关资料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自主学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凹.凼(ào)烦燥.(zào)B.尴尬..(ɡān ɡà)阴.凉(yīn)C.卵.石(luǎn)揩.一把(kǎi)D.砌.缝(qì)舀.米(yǎo)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解释加点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2)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3)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台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台阶》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神。
3、学习作者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方法。
品味细节描写。
重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难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预习导引:1.注音凹( )凼( ) 门槛( ) 涎( )水揩( ) 嘎( ) 尴尬( )( ) 烦躁( ) 筹( )划黏( ) 撬( ) 2.释义尴尬:问题导学: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现在大家对故事情节大都有所了解,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一下呢?2、再读课文,思考问题a.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b.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c.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师:“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望,与其说是对地位的渴望,还不如说是对尊重的渴望。
但他耗尽毕生精力铸就起了这凝聚着尊严和梦想的高台阶时,却猛然发现月已缺,花已谢,人已老……下面就让我们透过细腻的描写,进一步地走近父亲,感受父亲的形象。
典题训练:1、师:这篇文章平实的语言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动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和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来你最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小说就是通过造台阶的过程的描述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请以“父亲是一个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可以是概括叙述,也可以是文本中最让你感动的语言或最能表现父亲个性的细节)”为话题仿例填空当堂检测:①“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3、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4、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展现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一下。
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8《台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8、台阶内容简析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创意说明对《台阶》这篇小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下面三个问题来把握全文。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阶的新屋?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这个文眼,从而更好地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
同时适当地延伸到自己的父亲,同学的父亲,联系实际来加深对小说主人公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4、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5、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复述法。
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
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课文。
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活动时间1课时设景导入1 你最羡慕别人什么?为什么?(畅所欲言)2 你觉得虚荣心和上进心应当怎样区分?它们之间有没有多多少少的联系?(各抒己见)3 如果你是农民的孩子,你一定了解农民贫寒的生活和艰苦的劳动,知道他们勤俭的习惯和坚韧的个性,懂得他们忠实的情感和朴素的愿望。
8台阶导学案
8 台阶课型新课主备人刘华参与人八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组别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复述课文,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习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1、标出课文段序,自读课文2—3遍,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2、将语文书69页“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在文中找出作好记号,查字典解决读音和意思。
并将文中你还有疑问的词语写在下面。
3、阅读《学法大视野》上的相关资料,并完成【基础梳理】和【自学体验】题。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课文1、父亲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2、为了实现愿望,他做了哪些准备?3、当父亲的愿望实现之后,他怎么样了?4、复述课文(要求:用第三人称,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
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
复述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
)第二课时四、合作探究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家的台阶低”?(他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提示:从课文中去寻找相关信息来思考回答)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3、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综观全文,你觉得作者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父亲的相关情节来归纳)五、疑点探析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的笔墨?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体会文章材料安排上的特点)2、“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8台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8﹡台阶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1. 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
2. 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写法。
1.题目解读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台阶在本文中是屋主人地位的象征,人都有获得社会地位的需要,所以造一幢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是文中父亲最大的心愿。
2. 走近作者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剧本《天下粮仓》、《卧薪尝胆》等。
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凹凼.( ) g ān g à( ) xi āng qi àn ( ) 撬.开( ) 很倔.( ) 倔强..( ) 黏.性 ( ) 硌.了一硌 ( ) 涎.水( ) 揩.( ) 2.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神色、态度不自然 ——( ) 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 )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 ) 形容屈服顺从的样子 ——( )资料链接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重点难点3.读过课文后,你了解到哪些内容?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合作探究1.这篇小说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父亲”的性格特点,而“父亲”是中国农民的典型,所以说认识了“父亲”的特点,也就认识了中国农民的特性。
而要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细节描写是最好的入口,因此请你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读台阶造成前后父亲的表现,把握“父亲”形象。
(请在书本上圈画批注,并摘录你认为最典型的三处)知识链接: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第8课《台阶》导学案
《台阶》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3.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4.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导学点一:独学。
诵读——小步轻迈悟情感1、中速、深情地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词句。
生字词揩瘾掺挪四字词风吹雨淋低眉顺眼微不足道若有所思大庭广众叠词青幽幽黄几几轻飘飘痴痴的高高的拟声词嘎嘎的唿嗒唿嗒刷拉刷拉沙沙声描写父亲劳动的动词坐一坐躺一躺敲一敲按一按硌了一硌晃一晃2、读好父亲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儿子对父亲的深情。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读出儿子的心酸,读出儿子的无奈,读出儿子的痛惜——)导学点二、对学、组内讨论。
跳读——把握故事情节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造好后,父亲与过去比,有哪些变化?导学点三、独学,对学。
请你品读——分析父亲形象一、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仔细揣摩小说的精华段落,理解父亲的形象。
1、品读第5段“父亲的脚”2、品读第15段“父亲的眼光”3、品读第19段“父亲的汗珠”4、品读第21段“父亲的笑容”5、品读第28段“父亲的腰”6、品读第30段“父亲的头颅”通过品读感知:父亲是一个()二、请你倾诉——把握文章意蕴主旨意蕴:这篇小说通过塑造父亲这个形象,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反思与深化:1、请你探究——咀嚼苦难滋味父亲的付出值不值得?2、请你表达——吐露良知真情请以“父亲,您听我说”为题,向父亲倾诉心中的话语。
导学点四、群学、组内讨论研读——学习表现技巧试给本文再拟一个标题,体会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这样写好在哪里?四、全课收束——小步轻迈说故事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刻苦学习,拼搏奋进。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得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
初二语文导学案-8台阶导学案及答案
第 8 课 台 阶【学习目标】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尴尬、黏、门槛”等词语。
2.熟读课文,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归纳人物的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父亲形象的分析。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熟读课文,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凹凼( ) 烦躁( ) 门槛( ) 涎水( ) 揩( ) 嘎 ( ) 筹划( ) 黏性( ) 尴尬( ) 撬( )微不足道: 。
大庭广众: 。
2.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作者都写了哪些事件?(学法指导: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我们可以从文章的标题或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去思考。
)新知探究探究一.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
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法指导:可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和细节描写等角度去分析。
)探究二.本文的标题虽是台阶,那作者写的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台阶吗?全文所贯穿的作者情感是什么?(学法指导:作者对父亲建造台阶时辛劳付出的肯定及父亲造好后的不自在的理解等角度思考。
)事件:为什么要造?怎样造?造后如何?综合提升“台阶”上的父亲让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亲哪些方面让我们记忆深刻,他在我们心中又是个什么形象,用自己的话来作简要叙述,100字左右即可。
【当堂检测】本文写父亲,但却以“台阶”为题,试与《背影》相对比,分析作者这样做的深意何在?【学习反思】我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李森祥(1956~? ):浙江衢州人。
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
1975年入伍,曾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八年级上8.台阶导学案
《台阶》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了解作者。
2、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写出文章结构。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预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词句。
(找出有关生字词、四字词、叠词、拟声词、描写父亲劳动的动词等。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讲清如下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二、能力提升3、第一台阶读懂“父亲”读课文,合作讨论父亲的形象,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并讨论。
4、第二台阶读出作者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5、第三台阶读出问题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惑。
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
三、拓展延伸6、第四台阶读懂自己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为了得到别人认可而顽强与命运奋争的形象,既让人觉得崇高也让人倍感辛酸!同学们,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又该怎样来把握你的命运呢?上课流程1、结合课堂检测1做预习提纲1;2、读课文做预习提纲2;3、分析课文做预习提纲3、及课堂检测2;4、深入课文做预习提纲4、5;5、共同做拓展延伸6。
课堂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凹.( ) 凼.( ) 硌.( ) 涎.( )水揩.( ) 嘎.( )筹.( )划黏.( ) 撬.( )尴尬..( ) 过瘾.( ) 唿.( )嗒熬.( )住憋.( )住门槛.( )2、简答:语言品味: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语句,读一读,议一议。
例:“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3、我的收获(或我质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台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8.台阶一、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明白得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式。
(3)培育学生酷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
二、预习要点(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明白得作品的思想情感。
(2)明白得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3、达标练习⑴为以下加点字注音(还可补充你生疏的字)āo dàng gān gà fán zào qiàn zhe nián xÌng ( ) ( ) ( ) ( ) ( ) kuà gǔ mén kǎn kē yān huī xián shuĭ kāi ( ) ( ) ( ) ( ) ( )⑵说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亲明明该快乐,却露出些为难的笑。
为难:。
②尽管这些都很微乎其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微乎其微:。
③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⑶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
答:4、要点回忆(1)什么缘故“父亲总感觉咱们家的台阶低”?答:(2)父亲是如何建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的?答:五、问题展现(1)作者什么缘故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答:(2)什么缘故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这么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答:(3)新台阶砌好了,什么缘故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答:(4)父亲是一个如何的人,你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得出来?答:(5)明白得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如何的思想情感?答:②“偶然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假设有所失的样子。
”父亲回来时,什么缘故一副假设有所失的样子?如何明白得这种心态?答:6.方式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成,选一名同窗课上做总结汇报。
7.拓展交流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的地方。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8 《台阶》导学案.doc
8《台阶》导学案
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明确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父亲”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
3.了解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1.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父亲”,理解父亲。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一. 预读台阶读准字音
凹凼.()尴尬
..()涎.水()
嵌.着()粘.性()胯.骨()
撬.开()磕.()烟灰门槛.()
二. 踏上台阶认识父亲(把握情节)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把握故事情节
①父亲为什么要建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三. 凝望台阶感受父亲(分析人物)
1.文中第二自然段为何泼墨挥写父亲背青石板。
2.“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四. 攀登台阶理解父亲
1.学习了本文,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品读文中的父亲,你想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
五.回首台阶祝福父亲
六.本课小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导学案(人教版)
8《台阶》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4、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自读课文,注音或释词。
凹( ) 凼( ) 硌( ) 涎( )水揩( )嘎( ) 黏( ) 撬( ) 筹( )划过瘾( )尴尬( ) 唿( )嗒熬( )住憋( )住门槛( )微不足道:大庭广众:课堂探究1、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4、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谈谈“父亲”这一形象所代表的意义。
5、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或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又感情的朗读出来并赏析。
当堂检测一、读写训练请用第三人称复述最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求口齿清楚,内容连贯,并富于感情。
二、达标检测1、选择下面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凹凼(dàng)门槛(kǎn)涎水(yán)摔跤(jiāo)B.泥浆(jiāng)着落(zhuó)淌汗(tǎng)烟瘾(yǐn)C.旺盛(shèng)黏性(nián)尴尬(gān)胯骨(kuà)D.醒悟(xǐng)晌午(shǎng)嘎叽(gā)扁担(dan)2、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2)、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台阶》《台阶》教学反思对青一中宋红玉精心准备的《台阶》一课结束了,但内心的思潮却久久没有停止。
在《台阶》一课中,同学们被父亲要强,不甘人后,渴望尊重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所感染。
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让我们领略了一个老实厚道、谦卑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
对于文章的学习,我始终将学生的感悟品味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对于课堂环节,遵循“收放有度,活而不乱”的原则,适当的时候示范一下,必要的时候追问一下,关键的地方提升一下,这节课也不例外。
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把阅读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前导学,课上给同学们大概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大讨论,同时为了更好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我在课上适时地追问,以期问题的探讨能够更深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够更深刻。
第一板块“读台阶——走进父亲”完成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板块“品台阶——感受父亲”的教学。
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的交流比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生对细节描写理解的比较到位,应该说,这一板块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感悟父爱,说说你的父亲这一环节中学生们也出乎意料的谈了许多,(如: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爱给了我们生命,他用辛劳和奔波为我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他将所有的痛苦和烦恼留给自己,而让我们在他温暖的目光中长大。
我爱我的父亲……)还记得在对青一中本班授课时进行到这一环节时学生们早已声泪俱下,在31中上的这节课,虽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但也让他们受到了情感的冲击,是《台阶》打开了他们心灵的一扇窗,一扇从现在开始用心爱父亲,爱父母的情感之窗。
其实,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本人也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遗憾。
如在预习导引中学生积累字词这一环节的表现就不太理想,甚至教师的一个基本指令(向前一步走)学生也很木然,耗时5分多钟,这主要是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太少,缺乏沟通。
8台阶导学案
8 台阶【学习目标】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学习重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凹凼.( ) 烦躁.( ) 涎.水( ) 门槛.()啃.()黏.性()蹿.()撬.()磕.()揩.()茬.()筹.划()晌.午()大庭.广众()2、整体感知本文围绕“”记叙了父亲为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合作探究】1、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2、讨论下面问题,体会情感。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解?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7分)凹凼()挪()动尴尬()()砌()台阶门槛()涎()水揩()油撬()锁膝()盖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改正。
①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 ( ) 改为: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改为:③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改为:④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改为:3、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造句:②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台阶李森祥主备:李宏昌辅备:马大君张天佐季亚岚【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谊的语言。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详略安排。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习重难点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一、【自学与检测】导入: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含蓄的、坚忍的,如果我们不用心体会就会常常把它忽略。
父亲默默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是家庭的脊梁骨,经年累月的辛苦压弯了他的腰板……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者的步伐一起去感受父亲的“台阶”。
认真预习课文两遍,完成下列题目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凹凼()门槛()尴尬()戏谑()烟瘾()蹿上()瞬间()胯骨()硌 ( ) 涎( )水揩( ) 嘎 ( )黏( ) 撬( )2、解释下列词语。
微不足道:大庭广众:自言自语: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本文的“文眼”。
你如何理解本文的“文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有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找出并说说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与拓展】(一)课堂探究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8~l1题。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③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
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⑤父亲磨好了‚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⑦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8、“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从第⑥段中的加粗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之后12—18题。
黄土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
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
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他死于肺心病。
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
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
以后一直小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
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
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
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
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
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
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
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
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
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
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
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
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
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
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
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
哭也徒然,哀也无助。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
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12.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状况。
16.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开头说,结尾说,首尾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
18.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
请将文中的细节描写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演练与提升】19、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20、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清加以改正。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
② 巴蜀文化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成都人创作就是激发成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 通过开展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 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成都市民的素质。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