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多孔纤维膜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纺织工程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多孔纤维膜影响因素的研究一、前言部分文章综述了聚乳酸和聚吡咯的性质及其研究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左旋聚乳酸进行静电纺丝,在制备出的纳米纤维毡上,包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吡咯,从而得到可在体内安全降解的导电聚合物,尝试开拓一条导电聚合物在生物组织工程上的新道路。
1.1聚乳酸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能源紧缺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究、开发及应用的重视。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聚物,以玉米为原料,通过化学纤维纺丝加工可以得到PLA 纤维。
PLA 因其生态环保性,这种新型纤维材料已经得到了纺织界的高度关注。
PL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溶解性能和降解物无毒等特征[1]。
因此,在医疗、制药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被制成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外科植入材料、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人工血管、止血剂等材料。
聚乳酸可由单体乳酸环化二聚成丙交酯,再由丙交酯开环聚合而成。
也可由乳酸直接聚合得到。
至今,聚乳酸已经能够同普通高分子一样进行各种成型加工,其制备的各种薄膜、片材、纤维经过热成型、纺丝等二次加工后在纺织、包装、农业、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取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被称为最有前景的“绿色塑料”。
为了改善聚乳酸的性能,拓宽聚乳酸的应用,目前除了筛选合适的制备方法外,还通过复合材料性能互补的原理,将聚乳酸与另一种高聚物共混复合,以改善聚乳酸的性能。
1.2聚吡咯聚吡咯是芳杂环导电聚合物,可通过吡咯单体氧化聚合得到。
氧化剂通常为三氯化铁、过硫酸铵等。
聚吡咯(PPy) 是典型的导电高分子,具有导电率高、易于制备及掺杂、较高的稳定性、电化学可逆性强等特点。
它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导电聚吡咯在生物传感器、神经修复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而导电聚吡咯的另一重要用途是作为导电基质对细胞施加电刺激。
目前,模拟的生理电刺激已经证实对细胞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如神经细胞的定位和迁移,纤维原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等[2]。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BST-壳聚糖-银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BST-壳聚糖-银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BST-壳聚糖-银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人类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聚乳酸(PLA)、PBST(聚丁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壳聚糖(Chitosan)以及银等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生物医学、包装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BST/壳聚糖/银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现。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聚乳酸、PBST、壳聚糖、银盐以及其他助剂。
所有材料均需符合生物可降解及无毒无害的标准。
2. 制备工艺(1)将聚乳酸、PBST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热熔融法制备混合基体;(2)将壳聚糖与银盐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制备成壳聚糖/银溶液;(3)将壳聚糖/银溶液与混合基体进行共混,通过流延法制备复合膜;(4)对复合膜进行干燥、热处理等后处理。
3. 性能测试对制备的复合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透光性测试、吸水性测试、生物相容性测试及降解性能测试等。
三、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上述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BST/壳聚糖/银复合膜。
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且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缺陷。
2. 性能分析(1)力学性能:该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显示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2)透光性:复合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透光性,满足包装材料的要求。
(3)吸水性:复合膜的吸水性较低,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
(4)生物相容性:该复合膜对细胞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5)降解性能:该复合膜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实现快速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3. 影响因素讨论(1)材料配比:聚乳酸、PBST、壳聚糖及银的比例对复合膜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各组分的比例,可以优化复合膜的性能。
聚乳酸调研报告
聚乳酸调研报告一、引言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由可再生植物资源中提取的淀粉或糖类经发酵和聚合而成。
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可靠等特点,在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纺织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聚乳酸的发展现状、市场前景以及相关产业链进行调研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二、发展现状1. 产业链情况以淀粉或糖类为原料的聚乳酸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料生产商、聚乳酸生产商、下游制品生产商和终端应用领域等环节。
产业链上游,原料生产商需要从可再生植物资源中提取淀粉或糖类;中游,聚乳酸生产商通过发酵和聚合等工艺将原料转化为聚乳酸;下游,聚乳酸生产商将聚乳酸用于不同行业的制品生产;终端应用领域则是指聚乳酸制品在各种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2. 市场需求由于聚乳酸具备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市场对其需求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食品包装领域,对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得到了广泛关注。
聚乳酸制成的食品包装材料可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在纺织品、医疗器械等领域,聚乳酸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技术研发聚乳酸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目前,聚乳酸制备技术主要包括乳酸法、缩聚法和环氧乳酸法等。
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聚合条件、添加助剂等方法,提高了聚乳酸的性能和降解速度,进一步拓宽了聚乳酸的应用领域。
三、市场前景1. 地区分布全球聚乳酸市场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北美地区以及欧洲地区。
亚太地区因为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聚乳酸的需求量较大。
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聚乳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 市场规模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增加,聚乳酸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聚乳酸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其中,食品包装领域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成为聚乳酸市场的主要需求驱动因素。
3. 市场竞争目前,全球聚乳酸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NatureWorks、德国比尔森(BASF)、日本村田制作所(Mitsubishi Chemical)、台湾奇美实业(Chi Mei Corporation)等。
醋酸淀粉/聚乳酸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adA t oi n i e n ,ot hn n esyo eh o g , un zo ,16 0 C i ) n uo t eE g er gSuhC iaU i r t f cn l y G a ghu 50 4 ,hn m v n i v i T o a
AbtatT ebedo o (at - i) P A n ct a ds rh( S i ie n u stt d g e( S eepeae s c:h ln f l 1 i a d ( L )adae lt t c A )wt dfr t btue er D )w r rprd r p y cc c y e a h e s i e
醋 酸 淀 粉/ 乳 酸 的 制 备 及 性 能 的 影 响 研 究 聚
张水 洞 黄 汉雄 , , 颜斌玉 , 蒋 果
( 南 理工大 学机 械 与汽车工程 学 院 , 华 塑料 橡胶 装备 及智能 化研究 中心 , 广东 广州 504 ) 160
摘要 : 采用 自设计 的双 螺杆结构挤出制备聚乳酸( L / 酸淀粉 ( S 的全生物降解材料 , P A)醋 A) 考察材料 的 A S的
b o r tt g t n s r w e t d r r e e fc fc ne t n au fAS o h r p r e e b e d . cu ig d n mia y a c -oai n w ・c e xr e . h f t o tn d DS v e o n te p o e t so t ln s i ld n y a c l i u e o a l i f h n r e l gc rp ris me h n c l p o e t s a d mop o o y wee i v siae . e r s l h w c n e t A f c e h e sl h o o i a p o et , c a ia r p r e n r h lg r n e t td Th e u t s o o t n S af td t e tn i l e i g s e e
聚乳酸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特别是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降解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加工性和环保性,在包装、医疗、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综述聚乳酸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生物降解机制、影响因素、改性方法以及应用现状,以期为聚乳酸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聚乳酸的基本性质,包括其分子结构、合成方法以及主要性能。
接着,重点分析了聚乳酸的生物降解机制,包括酶解、微生物降解和动物体降解等过程,并探讨了影响聚乳酸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如结晶度、分子量、添加剂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的改性方法,包括共聚、共混、填充和表面改性等,以提高其生物降解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文总结了聚乳酸在包装、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聚乳酸生物降解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为推动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聚乳酸的生物降解机理聚乳酸(PLA)的生物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分泌特定的酶来降解PLA。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是微生物对PLA表面的附着和酶的产生,然后是酶对PLA的催化水解。
在降解过程中,微生物首先通过其细胞壁上的特定受体识别并附着在PLA表面。
随后,微生物开始分泌能够降解PLA的酶,这些酶主要包括聚乳酸解聚酶和酯酶。
聚乳酸解聚酶能够直接作用于PLA的酯键,将其水解为乳酸单体;而酯酶则能够水解PLA链末端的乳酸单体。
水解产生的乳酸单体可以被微生物进一步利用,通过三羧酸循环等途径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者用于微生物自身的生长和代谢。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降解PLA,还能够将降解产生的乳酸完全矿化为无害的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PLA的生物降解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PLA的分子量、结晶度、形态、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聚乳酸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例如, 通过共聚改性等方法,聚乳酸在高性能纤维和医用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外,聚乳酸在3D打印技术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个性化医疗和产品 定制提供了新的可能。
环境保护及其挑战聚乳酸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然 而,在聚乳酸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环境保护问题。首先,聚乳酸 的制备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在使用后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液,对环境 造成一定压力。其次,聚乳酸的降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污染性的降解产 物,如何有效控制这些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问题。
1、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聚乳酸的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2、深入探讨聚乳酸的改性技术,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3、在应用研究方面,应聚乳酸在生物医学、纺织、包装和建筑材料等领域的 新应用模式的探索和现有应用问题的优化。
总之,聚乳酸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其改性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聚酸将在未来 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研究PLA阻燃改性后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4)优化加工过程中的阻燃保护 措施。随着聚乳酸阻燃改性研究的深入,有望为拓宽PLA的应用领域提供重要 支持。
聚乳酸(PLA)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乳酸合成的生物降解材料,被广泛应 用于包装、医疗、纤维等领域。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聚乳酸 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将重点探讨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应用领域、环境保护问题以及研究进展。
聚乳酸纤维的应用领域与优势聚乳酸纤维具有许多优点,如环保可降解、良好 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使得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在服 装领域,聚乳酸纤维具有优异的透气性、吸湿性和保暖性,适合制作各种服装, 如运动服、户外服装和内衣等。其次,在建筑领域,聚乳酸纤维可以用于制作 建筑保温材料、装饰材料和土工布等。此外,在农业领域,聚乳酸纤维可用于 制作农用膜、包装材料和生物降解的农用无人机等。
pla聚乳酸研究报告
PLA聚乳酸研究报告1.引言PLA(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因其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PLA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塑料的材料,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PLA的综述,并探讨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PLA的应用和研究。
2. PLA聚乳酸的性质和特点PLA属于聚羟基酸类聚合物,由乳酸经聚合反应得到。
其主要性质和特点如下:•可降解性: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相容性: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可加工性:PLA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传统塑料加工工艺进行成型,加工性能优越。
•机械性能优异:PLA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和耐热性能,可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3. PLA聚乳酸的应用领域3.1 包装材料由于PLA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
PLA包装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PLA还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质和耐热性能,能满足不同包装需求。
3.2 生物医用材料由于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PLA可以制备成各种生物医用材料,如PLA纳米纤维膜、PLA显微球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方面,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3.3 3D打印材料PLA由于其良好的可加工性和机械性能,成为了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的材料之一。
PLA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出复杂的结构和器件,应用于建筑、工业制品等领域。
4. PLA聚乳酸的制备方法4.1 乳酸聚合法乳酸聚合法是目前制备PLA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乳酸的缩聚反应得到PLA。
乳酸聚合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制备过程简单。
4.2 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PLA的方法。
聚乳酸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乳酸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在人工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聚乳酸是近年来最受研究者们关注的一种。
它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强度高、可塑性加工成型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合成聚乳酸的原料可以通过发酵玉米等粮食作物获得,因此它的合成是一个低能耗的过程。
废弃的聚乳酸可以自行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且降解产物经光合作用后可再形成淀粉等物质,可以再次成为合成聚乳酸的原料,从而实现碳循环[3]。
因此,聚乳酸是一种完全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迄今为止,学者们对聚乳酸的合成、性质、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1聚乳酸的合成聚乳酸以微生物发酵产物-乳酸为单体进行化学合成的,由于乳酸是手性分子,所以有两种立体结构。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乳酸直接缩合;另一种是先将乳酸单体脱水环化合成丙交酯,然后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4]。
2.1.1直接缩合[4]直接合成法采用高效脱水剂和催化剂使乳酸低聚物分子间脱水缩合成聚乳酸,是直接合成过程,但是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很难保证反应正向进行,因此不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乳酸。
但是工艺简单,与开环聚合物相比具有成本优势。
因此目前仍然有大量围绕直接合成法生产工艺的研究工作,而研究重点集中在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和催化工艺的优化上。
目前通过直接聚合法已经可以制备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但与开环聚合相比,得到的聚乳酸分子量仍然偏低,而且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控制较难。
2.1.2丙交酯开环缩合[4]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是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一种聚乳酸合成方法。
这种聚合方法很容易实现,并且制得的聚乳酸分子量很大。
根据其所用的催化剂不同,有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三种形式。
(1)阳离子开环聚合只有在少数极强或是碳鎓离子供体时才能够引发,并且阳离子开环聚合多为本体聚合体系,反应温度高,引发剂用量大,因此这种聚合方法吸引力不高;(2)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引发剂主要为碱金属化合物。
聚乳酸(PLA)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聚乳酸(PLA)的合成及改性研究摘要介绍聚乳酸(PLA)的基本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范围。
综述了国内外PLA 的改性研究及目前有关PLA性能改进的方法。
概括了PLA在合成改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望了PLA的发展前景:不断改进、简化和缩短PLA的合成工艺;用新材料、新方法对PLA进行改性,开发出新用途、高性能的PLA材料是PLA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乳酸合成改性前言聚乳酸(PLA)是一种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基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较强的机械性能和易加工性。
聚乳酸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但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塑料工业开辟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资源。
此外,由于它的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由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烧伤覆盖物、骨折内固定材料、骨缺损修复材料等。
近几年来,有应用到纺织材料、包装材料、结构材料、电子材料、发泡材料等更广泛的领域的研究报道。
PLA 的应用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有关它的研究一直是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1、聚乳酸的研究背景聚乳酸(PLA)是由人工合成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
早在20 世纪初,法国人首先用缩聚的方法合成了PLA[1];在50 年代,美国Dupont 公司用间接的方法制备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PLA;60 年代初,美国Cyanamid 公司发现,用PLA 做成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可克服以往用多肽制备的缝合线所具有的过敏性;70 年代开始合成高分子量的具有旋光性的D 或L 型PLA,用于药物制剂和外科等方面的研究;80 年代以来,为克服PLA 单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来调节降解速度的局限,PLA 开始向降解塑料方面发展[2]。
作为石油基塑料的可替代品,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脆性大、力学强度较低,亲水性差,在自然条件下它降解速率较慢;因此近年来对PLA 的改性己成为研究的热点。
聚乳酸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
聚乳酸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1. 市场需求概况近年来,全球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聚乳酸因其天然来源、可降解性和环保特性而备受青睐。
特别是在包装、食品饮料、医疗卫生和3D打印等领域,对聚乳酸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全球聚乳酸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 独特优势分析在生物降解材料中,聚乳酸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可降解性、可再生性、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物理力学性能等。
相比于传统石油化学材料,聚乳酸更加环保,并且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同时,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聚乳酸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竞争力不断增强。
3. 生产工艺分析聚乳酸的生产主要通过乳酸发酵和聚合等工艺来实现。
传统的聚乳酸生产采用乳酸菌发酵获得乳酸,再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乳酸。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聚乳酸生产工艺,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微生物法、酶法等多种方法,其中以微生物法和酶法生产的聚乳酸质量较高,成本相对较低。
4. 生产成本分析聚乳酸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成本、生产工艺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管理费用等。
其中,原料成本是影响聚乳酸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占据了总成本的较大比重。
生产工艺成本和能源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设备和生产线建设。
劳动力成本和管理费用相对较低,但是也需要合理控制以降低总体成本。
5. 可行性研究结论经过综合分析,聚乳酸生产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独特优势,且生产工艺逐渐成熟,生产成本逐渐下降。
因此,聚乳酸生产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在未来,可以通过技术改进、生产线优化和市场开拓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聚乳酸产业的健康发展。
聚乳酸材料的合成原理
聚乳酸材料的合成原理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包装等。
它的合成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单体脱水聚合、高分子化学改性以及加工制备。
首先是单体脱水聚合。
聚乳酸的合成主要是通过乳酸单体的缩合反应实现的。
乳酸分子由一个酸基和一个醇基组成,可以通过快速脱水聚合反应将其缩合成聚乳酸。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添加过量的酸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乳酸分子之间的羟基与羧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酯键,同时伴随着水分子的生成。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当乳酸单体中的水分含量过高时,反应会向乳酸单体的方向进行,增加单体的含量。
反之,当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增加时,聚合反应会更倾向于生成较长的聚合物链。
其次是高分子化学改性。
由于聚乳酸作为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其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较差,所以需要通过化学改性来提高其综合性能。
一种常见的改性方式是通过共聚合反应引入其他单体,如乙二醇和己内酰胺等。
这样可以在聚乳酸链上引入不同结构的单体单元,改变材料的物理特性,如热稳定性、溶解度和透明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聚乳酸链上引入交联剂,提高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
最后是加工制备。
聚乳酸可以通过热塑性加工方法制备成不同形状的材料,例如挤出、注射模塑和压制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聚乳酸的熔点和熔融温度进行控制,并确保加工温度不会超过聚乳酸的分解温度。
由于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所以它的加工温度相对较低,使得加工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
总的来说,聚乳酸材料的合成原理主要是通过乳酸单体的脱水聚合反应来实现,然后通过化学改性和加工制备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这种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同时聚乳酸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材料。
聚乳酸微球制备的初步研究
文章编号:1003—2843(2006)1—0084—04聚乳酸微球制备的初步研究廖戎(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保护学院,成都610041)摘 要:聚乳酸P LA (polylactide )是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上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了聚乳酸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两者的配料比对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微球及微球粒经的影响.实验为进一步制备医用聚乳酸微球和类似的医用药剂做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聚乳酸微球;溶媒挥发法;微球粒径中图分类号:O631.4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5-10-28作者简介:廖戎(1956-),女,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教授.1 前言微球又称微球囊或者微囊,是利用天然的或者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直径1-500μm 的微小胶球,微球外面一般呈球状实体或呈平滑的球状膜壳形、葡萄串形及表面平滑或折叠的不规则的结构等各种形状,其外形取决于微球材料的性质和材料凝聚的方式.在中医药上,芳香类中药中所含的挥发油沸点低,易挥发,又不溶于水,使得这种药物的使用很不方便,如果药物制成微囊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包裹后即可防止其挥发,又利于携带,便于服用.除此以外,微囊包封的药物还可以做缓释控制剂、靶向给药剂以及控释制剂[1].J ie Fu 等人在这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探索证明了微球制剂可以在肌体内提供稳定的药物浓度.在医药上还有一些受温度和pH 值影响较大的药物,在动物体内会很快代谢掉甚至变性,这类药物的使用因此受到限制.若能以聚合包衣的方式把药物制作成用微球包裹的制剂,就可以让药物成功地进入体内或者避开胃酸的影响,从而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微囊包裹的药物释放的速度主要是与微球粒径的大小有关,体外释放实验证明,球径越小,药物释放速度越快;因此可通过选择适当的微球大小和基质材料达到所期望的药物释放过程[2].通过控制释放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减少毒副作用.天然高分子在生物相容和生物降解方面有着优良的性质,来源于自然界、产量丰富、价格便宜、稳定无毒、成膜性或成球性好是最常用的医用微球材料,但是其降解不均匀以及一些特定的自然属性也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近年来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由于无毒无刺激性,成膜性或成球性很好,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可控性强,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之中.例如,在药物缓释体系中,生物降解型聚酯是研究较多的材料,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及其共聚物[3].聚乳酸是一种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是以乳酸为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它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吸收,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成型.聚乳酸在生物体内经过酶分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研究的开展,近年来国内也制备出了一批医用聚乳酸微球,如利福平聚/乳酸微球[4]、伊维菌素聚乳酸微球[5]、明胶聚乳酸微球[3]等等.聚乳酸微球制备方法主要有乳化-溶媒挥发法、乳化-溶媒萃取法、溶剂-非溶剂法、溶媒扩散法、界面沉积法、熔融法、化学聚合法、喷雾干燥法、喷雾包衣法等[6].在实际研究中常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微球的粒径分布、微球的释药速度等要求,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本实验主要研究溶媒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微球,及影响制备聚乳酸微球粒径大小的因素.2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实验2.1 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84-1型磁力搅拌器ZET ASI ZER粒径测试仪;SHB-3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JA/603电子精密天平试剂:P LA聚乳酸(华阳医疗器械公司自制,纯度99.0%,99.9%);聚醚酚(分析纯,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实验室提供);P VA聚乙烯醇(分析纯,广东西陇化工厂);氯仿(分析纯,广东西陇化工厂);乙酸乙酯(分析纯,广东西陇化工厂);二氯甲烷(分析纯,广东西陇化工厂);2.2 聚乳酸微球制备[6-9]室温下,在150mL锥形瓶中将聚乳酸(P LA)溶解到一定量的二氯甲烷中,聚乙烯醇水溶液(P VA)作为表面活性剂,盖上胶塞,,成小球形成乳状液;在一定搅拌速度下,连续搅拌2-3小时,聚乳酸小球在此条件下达到最小化.然后换上带玻璃管的胶塞,,待其挥发完毕,用5μm 纤维素滤纸过滤收集,然后在40℃干燥,,用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在此制备微球的实验中,(P VA)的浓度及它们的配料比这3个重要因素,.我们将聚乳酸和聚醚酚分别溶于不同溶剂中作微球制备成球定性实验,,考察其成球的一些最基本的影响因素(见表1),由此选取微球制备实验的条件范围从表1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微球的形成的条件是相当苛刻的,要求高纯度、成球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而高纯度的聚乳酸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同时表面活性剂也是非常重要的,浓度太低不能满足要求,太低就无法形成稳定均一的乳液.由此我们初步选定实验条件:聚乙烯醇(P VA)浓度范围选择0.25%-2.0%,以2倍递增变化;聚乳酸(P LA)的浓度选择2.5%-10%,同样以2倍递增变化;P LA:P VA配比为1:1,1:2,1:3,分别做聚乳酸微球制备实验.表1 微球制备定性实验溶质及浓度溶剂表面活性剂及浓度溶液情况成球情况聚醚酚5%二氯甲烷P VA1%溶液呈黄色,瓶底有沉积,加热释出不能成球聚醚酚5%氯仿P VA1%溶液呈黄色,瓶底的沉积稍少,加热释出不能成球聚醚酚5%乙酸乙酯P VA1%不能溶解不能成球聚乳酸(99.9%)5%二氯甲烷P VA0%无色通明不能成乳状液,成球失败聚乳酸(99.9%)5%二氯甲烷P VA0.1%无色通明形成的乳状液不稳定,聚乳酸很快分相释出聚乳酸(99.9%)5%二氯甲烷P VA0.25%无色通明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烘干后呈白色粉状手感柔软,显微观察显示已经成球聚乳酸(99.0%)5%二氯甲烷P VA1%溶液浑浊,加热不能消除不能成球聚乳酸(99.0%)2%二氯甲烷P VA1%溶液轻微的浑浊,加热不能消除不能成球3 结果分析与讨论3.1 聚乳酸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按照前面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制备聚乳酸微球,考察聚乳酸浓度变化对微球颗粒直径的影响.表2 聚乳酸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P VA浓度1%,配比1:2P LA浓度(%)2.55.07.510微球粒径(μm)73.488.699.6112.3由表2可以看出,聚乳酸浓度大,表面活性剂的量少,分散难度大,表面活性剂的隔阻作用减少,部分聚乳酸突破隔阻而粘合在一起聚合成更大的微球,聚乳酸微球的粒径就相应的增大了.同时,颗粒大的微球比表面能小,微球内包封的P VA扩散的路径较长,因而有比较完美的球形表面.3.2 聚乙烯醇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按照前面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制备聚乳酸微球,考察聚乙烯醇浓度变化对微球颗粒直径的影响.表3 聚乙烯醇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P LA浓度5%,配比1:2P VA浓度(%)0.250.500.751.001.251.501.752.00粒径(μm)151.9127.3113.993.486.180.278.270.5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使水相表面能变小,有机相表面能与水相表面能差异更大,形成的微球直径趋向于变小.同时,隔阻作用明显,微球的平均直径由此随着P V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3.3 P LA:P VA配比对微球粒径的影响按照前面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制备聚乳酸微球,考察P LA:P VA配比不同对微球颗粒直径的影响.表4 P LA:P VA配比对微球粒径的影响P LA浓度5%,P VA浓度1%P LA:P VA1:11:21:3粒径(μm)104.494.790.5表4显示,随着表面活性剂比例的增加,水相物质的量大,隔阻的作用明显,分散度加大,微球的直径趋向于变小,但是比例太大也会使得分散不均匀,微球颗粒直径分布不均匀,影响微球颗粒的平均粒径.由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到,聚乳酸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料比对制备聚乳酸微球粒径的大小都有显著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浓度适中(1%),P LA:P VA配比为1:2,则聚乳酸浓度越大,制备的微球粒径越大.当聚乳酸浓度适中(5%),P LA:P VA配比为1:2,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制备的微球粒径变小.当聚乳酸浓度适中(5%),表面活性剂浓度适中(1%),随着表面活性剂比例增加,制备的微球粒径越小.显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聚乳酸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配料比等因素,来制备所需粒径大小的聚乳酸微球.本实验为进一步制备医用聚乳酸微球和类似的医用药剂做了有益的探索.参考文献:[1] F U J I E,JE NN I FER F I EGE L,ER I C KRAULAND,et al.Ne w poly meric carriers for contr olled drug delivery foll owinginhalati on or injec2ti on[J].B i omaterials,2002(23):4425-4433.[2] 武莉,朱振峰,杨菁,等.影响微球药物释放因素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3,7(3):135-137.[3] 刘海峰,常津,张爽男,等.明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22(2):178-182.[4] 李良,李国明,黎茂荣,等.利福平/聚乳酸微球的制备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02-107.[5] 王敏儒,陈杖榴,冯淇辉.伊维菌素聚乳酸微球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9,29(8):10-12.[6] 张万国.聚乳酸微球制备方法概况[J].上海医学院药学报,2000,11(1):17-20.[7] 俞显芳.含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7-22.[8] 杜兵,程详荣.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微球的性质及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25(5):238-241.[9] JACOB B,OLDHAM D,BLA I SE P ORTER,et al.I nfluence changes in experi m ental parameters on size P LG A M icr os pheres[R].De2part m ent of O rthopedic Research Mayo Clinic200First St S W Rochester,M innes ota,55904,2001.9.A p ilot study on polyl acti de m i crosphere prepara ti onL I AO Rong(College of Che m istry and I 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 Engineering,S outh west University f or Nati onalities,Chengdu610041,P.R.C.)Abstract:The P LA(polylactide)is a kind of poly mer which is innocuous and bi ol ogically deco mposable.Ithas good bi ol ogical capability and is widely app lied in medicati on.Thr ough experi m ents,we study the influ2 ence of the P LA,surfactant concentrati on and percentages of the t w o materials t o the P LA m icr os phere andits dia meter by using s olvent volatile diffusi on method.This ex p l orati on is hel pful f or further p reparati on ofP LA m icr os phere in medicine and other si m ilar medicines.Key words:P LA m icr os phere;s olvent volatile diffusi on method;dia meter of particle。
聚乳酸合成工艺研究
聚乳酸合成工艺研究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土壤降解性,因此在医药、食品包装、纺织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聚乳酸的合成工艺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聚乳酸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合成: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在高温下将乳酸分子进行缩聚反应,形成聚乳酸。
而生物合成则是利用乳酸菌通过发酵过程分泌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形成聚乳酸。
本文将重点研究聚乳酸的生物合成工艺。
聚乳酸的生物合成主要是通过乳酸菌的发酵过程完成的。
乳酸菌是一种产乳酸的细菌,可在不需要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分子产生乳酸。
乳酸的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为了提高乳酸的产量和有效利用废弃物,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艺研究。
在聚乳酸的生物合成工艺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菌种。
常用的乳酸菌有乳酸杆菌、银杏乳酸菌、酒精乳酸菌等。
不同的菌种会对发酵过程和产乳酸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菌种。
其次,为了提高乳酸的产量,需要优化发酵条件。
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发酵时间和培养基的配方等因素。
研究表明,在接近38度的温度下,pH值在6.0-7.0之间,发酵时间为24-48小时时,乳酸的产量最高。
此外,合理选择培养基的配方,添加有机废弃物和合适的营养物质,可进一步提高乳酸的产量。
最后,为了实现聚乳酸的生物合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聚合反应。
一种是通过聚合酶的作用,将乳酸分子聚合成聚乳酸。
另一种是将乳酸与聚乳酸种子结合,通过乳酸的缩聚作用形成更长的聚乳酸链。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聚乳酸的生物合成,但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和产物的纯度等因素。
除了以上工艺研究,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乳酸菌,提高乳酸的产量和纯度。
通过引入合适的基因,激活关键酶的表达和功能,可以提高乳酸的生成速率和产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代谢路径,调节菌种对废弃物和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效率。
聚乳酸(PLA)结晶过程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聚乳酸(PLA)结晶过程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刘广军【摘要】Poly lactic acid ( PLA) is a non-petroleum-based biodegradable environment-friendly material, with certain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s widely used in packaging, bio-pharmaceutical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other fields. PLA is a crystalline polymer, and it can crystallize in the process, which can be controlled in crystallization rate by structural conditions, molding conditions, and nucleating agents, to improve its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Since PLA has better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does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it is now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and has broad prospects in the future.%聚乳酸( Poly lactic acid,简称为PLA)是一种非石油基可生物降解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与物理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生物医药以及纺织工业等领域。
PLA是结晶性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结晶现象,可以通过控制结构条件、成型条件以及选择结晶成核剂,控制其结晶速率,改善PLA的宏观性能。
聚乳酸的合成研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聚乳酸的合成研究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1.1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近年来,由于大量不可自然分解聚合物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白色污染的出现,使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因此,寻找像PLA这样的可降解材料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可完全降解高分子材料,它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物L-乳酸为单体,用化学合成方法聚合而成的,是热塑性脂肪族树脂的一种。
1913年,法国人首先用乳酸(LA)经缩聚合成PLA,1932年,被誉为高分子化学之父的Carothers以及杜邦公司也采用直接缩聚的方法得到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LA,直到1966年,Kulkarni提出可先由LA合成丙交酯(lactdie),再进一步聚合得到PLA的制备方法。
PLA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加工性能良好,可利用通用的塑料加工设备进行挤出、注射、吹塑成形,也可与通用塑料淀粉及聚酯共混[2]。
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无毒、无刺激性,它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水、酸、碱等作用下能完全分解,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环保材料代替传统的聚合物材料,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同时,它在人体内的中间产物乳酸对人体无毒性,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广泛用作药物控释载体、医用手术缝合线及骨折内固定材料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聚乳酸的研究虽然是一个热点,但根据EI检索和中国期刊网检索出的数据表明,国际上1998年是聚乳酸研究的高潮,随后稍有回落。
但在国内,在1999年开始迅速上升,各种“中国期刊网”检索方式都表明,1999年聚乳酸类聚合物的收录篇数是1997年、1998年的数倍,而2001年的数字较2000年又有显著增长。
这种国外回落和国内增长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科研创新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由于聚乳酸的合成成本的高昂,制约了其应用研究。
聚乳酸合成工艺研究
聚乳酸合成工艺研究
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多聚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流变性能和阻燃性能,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中。
聚乳酸的性能取决于其分子大小,分子量大的聚乳酸具有更佳的冲击强度、抗疲劳性和抗热性等性能,因此它的合成工艺的改进显得十分重要。
聚乳酸的合成是利用双酸酐构筑聚乳酸分子的有机化学反应,它的合成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反应参数和反应时间来改变聚乳酸的性能。
最常用的合成单元有乳酸、乳酸乙酯、磷酸和乳糖等,其反应受到反应温度和pH值的影响。
对改变聚乳酸分子大小的常用方法有羧酸酯高分子化和冷延伸
聚合等两类方法,羧酸酯高分子化是将乳酸酯单体反应到一定的羧酸或醋酸体系中,以达到聚乳酸分子大小的改变,冷延伸聚合是将聚乳酸产物在溶剂中经过拉伸增长,以达到聚乳酸分子大小的改变。
采用合成工艺对聚乳酸的分子大小进行控制,有助于改善其物理性能。
研究表明,聚乳酸的分子大小对其弹性参数、耐热性、耐疲劳性、定型性等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合理控制聚乳酸的分子大小,能够提高聚乳酸的性能,有利于聚乳酸在食品、医药、电子和工业行业的广泛应用。
此外,研究聚乳酸的合成工艺中还应考虑一些因素,如合成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等,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对聚乳酸分子大小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定的反应平衡,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控制,以保证聚乳酸的质量和性能。
总之,聚乳酸合成工艺的研究对于提高聚乳酸的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聚乳酸产物的性能提高,而且还可以提高聚乳酸的生产率,从而进一步推动聚乳酸应用的发展。
此外,聚乳酸合成工艺的研究还可以为其它多聚物的合成工艺提供参考和指导。
熔融缩聚合成聚乳酸研究的开题报告
熔融缩聚合成聚乳酸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聚乳酸(PLA)是一种组成可再生生物塑料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工艺方法主要是基于聚合物分散溶解的方法,研究表明生成PLA的质量和储存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可以提高PLA的品质和产量,从而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熔融缩聚合成PLA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PLA 的工业制备提供可行的方案。
具体目标包括:1.建立适宜的实验体系,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PLA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揭示制备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制备机理。
3.通过对制备过程的优化,最终达到高质量、高产量的PLA生产。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熔融缩聚合成PLA的方法进行制备,通过对不同参数(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控制,得到不同形态结构和性能的PLA样品。
利用FTIR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
2.研究内容(1)PLA制备原理与机理分析:按照熔融缩聚合成PLA的方法,深入分析PLA 制备过程及其机理。
(2)实验体系设定:根据先前研究的基础,设置合适的实验体系,选取合适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参数。
(3)PLA样品制备:根据图像分析,制备出不同形态结构的PLA样品,并利用FTIR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
(4)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探讨影响PLA制备的因素及其机理。
四、研究意义与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探究熔融缩聚合成PLA的制备方法,深入了解制备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对PLA样品的表征,了解其性能表现等。
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1)建立适宜的实验体系,选定最佳反应参数、合适的催化剂和添加剂等,得到高质量稳定的PLA样品。
(2)分析PLA制备过程的物理化学机理,并探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为PLA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方案和制备路线。
聚乳酸的合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聚乳酸的合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佚名
【期刊名称】《新疆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本实验在使用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聚乳酸的基础上,考察了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真空度等条件对乳酸聚合反应的影响。
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 NMR)分析和表征聚乳酸的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聚乳酸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研究表明,摩尔比为1:1的氯化亚锡(SnCl2·2H2O)和对甲基苯磺酸(TSA)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效果最好,其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SnCl2·2H2O相对于乳酸预聚体的质量比为0.5%,真空度2000Pa,温度180℃,反应时间10h。
此时的聚乳酸的粘均分子量为6.17×104,且产率较高,色泽较浅。
【总页数】3页(P49-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PAO40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2.羧基丁腈橡胶合成过程中凝胶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3.316L不锈钢在聚乳酸合成过程中腐蚀规律研究
4.复合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5.甲维盐合成过程中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方 一 处 方 二 处 方 三 处 方 四
从溶出曲线上看 , 四个处 方溶 出度 基本 相似 , 由于硫 酸
普 拉睾酮钠对湿热 的相对稳 定 , 们采 用 湿法制 粒 的工艺 , 我
辅 料
滤 过 , 十 八 烷 基键 合 硅 胶 为 填 充 柱 ; 甲 醇 一 水 一 三 乙 醇 用 以 胺 (5 3 0: ) 4 l L 1 酸 溶 液 调 节 p 值 至 53 6 0: 5 4 并 mo ・ - 硫 H .
摇摆式颗粒机 、R Z S一 8 智 能 溶 出 试 验 仪 、 B一 1 智 G Z B
与 干 粉 直 接装 胶 囊 相 比 , 法 制 粒 工 艺 可 以 有 更 好 的颗 粒 均 湿 匀 度 和 颗 粒 流 动 性 , 生 产 中 可 操 作 性 更 强 。 因 此 , 方 三 在 处
被淘汰 。
3 结 论
硫酸普 拉睾酮钠
预胶 化 淀 粉 淀 粉
乳糖
5 0
/ 4 0
图 硫酸普拉睾酮钠胶囊不 同处方 溶出曲线
232 2 . . . 处方 分析 : 在溶 出度 相 当的前 提 下 , 方 中的十 二 处
烷 基 硫 酸钠 不 必 使 用 , 表 面 活 性 剂 对 人 体 粘 膜 有 明 显 的 刺 该
激 , 利 于生 产 者 的 劳 动保 护 。 处 方 一 舍 去 。 不 处 方 二 , 合剂 采 用 2 羟 丙 甲 纤 维 素 5 的水 溶 液 , 粘 O
能 崩 解 仪 、 酸 普 拉 睾 酮 钠 、 粉 、 丙 甲纤 维 素 、 硫 淀 羟 硬脂 酸镁 。
2 方 法
士O 1为 流动 相 ; 测 波 长 为 2 0 m。用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进 . 检 1n 硫 酸普 拉 睾 酮 、 料 一 粉 碎 过 筛 一 配 料 一 制 辅 行 测 定 , 算 每 粒 溶 出 百 分 比。 计
/ / / / / 06 .
Hale Waihona Puke / 1 5 / / / 06 .
3 1经 多 次 试 验 , 定 处 方 四 为 硫 酸 普 拉 睾 酮 钠 胶 囊 的 最 终 . 选 处 方 。该 处 方 组 方 简 单 , 用 辅 料 经 济 、 选 易得 , 艺 操 作 简 便 工
维普资讯
齐鲁 药事 ・Q l P am c ta 丛 壁 i hr ae i l u uc
1 仪 器 与材 料
! !o : , Q .
・ 61 ・ 9
5 1 、5 2 、 0 4 、0 n后 , 别 取 样 经 o 8 m 微 孔 滤膜 、0 1 、0 3 、 5 6 mi 分 .
21 艺流程 . 工
粒 一 干燥 一 整 粒 装 胶 囊 一 检 测 一 成 品 。 22试 验 方 法 . 处方依 据 。 22 1 格 依 据 : 照 国外 商 品 名 为 A lrd的 上 市 产 品 规 .. 规 参 sea 格 为 5 mg 临床 用 药 剂 量 , 制 剂 规 格 定 为 5 m 。 0 及 本 0 g 2 22制 备 工 艺 的选 择 : 据 中 国 药 典 所 描 述 的 硫 酸 普 拉 睾 .. 根 酮钠 在 水 中 略 溶 的溶 解 特 性 , 制 剂 工艺 上 采用 湿法 制 粒 的 在 工 艺 。其 特 点 为 辅 料 与 硫 酸普 拉 睾 酮 钠 可 以紧 密 结 合 , 用 服 后 , 囊 内容 物 可 随 着胶 囊 的破 裂 快 速 溶 出 释放 。 胶 2 2 3 方 设 计 依 据 ; 方 中 采 用 具 有 崩 解 或 分 散 作 用 的 辅 .. 处 处 料 为 胶 囊 内容 物 的稀 释 剂 , 羟 丙 甲 纤 维 素 为 粘 合 剂 制 粒 , 用 8 硬 脂 酸 镁 为 润 滑 剂 , 备 胶 囊 内容 物 , 填胶 囊 。 ‰ 制 装 23 方筛选 .处 根据 硫酸 普拉 睾酮 钠 的理 化性 质、 格 、 规 溶
在 试 验 中 , 材 松 散 、 塑 性 较 差 , 颗 粒 松 散 粉 末 较 多 。将 软 可 干 乙醇 改 为 水 , 材 易 吸 收 , 塑 性 良好 。 软 可
出度 结 果 以及 工 艺 的 可操 作 性 等 综 合 考 察 进 行 处 方 筛 选 。
2 3 1筛 选 各 处 方 组 成 : ..
2 5
5 0
/ /
2 5
5 0
5 0 /
/
5 0
/ 2 5
/
徽 晶 纤 维 索 2 羟 丙 甲纤 维 素 十二烷基硫酸钠 羧 甲基 淀 粉 钠 6 淀 粉浆 硬 脂 酸 镁
/ / 06 . 6 7 .5 2 6 /
1 0 1 5 / / / 06 .
易行 。
3 2以该 处 方 制 得 的 胶 囊 经 质 量 检 验 和 稳 定 性 考 察 。 本 品 . 在 光 照 条件 下 (0 0 40 L ) 置 1 d各 项 检 测 指 标 与 零 40~ 50 x 放 0 时 比 无 明 显 变 化 。 本 品 在 高 温 ( 0 、 0 ) 件 下 放 置 4 ℃ 6℃ 条 1 d 各 项 检 测 指 标 无 明 显 变 化 。 本 品 在 相 对 湿 度 9 . 0, 25 ( 和 Na 1 液 ) 件 下 放 置 1 d 各 项 检 测 指 标 无 明 显 变 饱 C溶 条 0, 化 。本 品加 速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考 察 指 标 与 零 时 间 基 本 一 各 致 , 合标准规定 。 符
2 3 2处 方 分 析 及 结 果 : ..
2 3 2 1溶 出 度 试 验 方 法 : 用《 国 药典  ̄0 0版 ( 部 ) .. . 采 中 20 二 附 录溶 出度 测 定 法 中第 一 法 ; 取 经 脱 气处 理 的水 9 0 为 溶 量 0 ml 出介 质 , 人 每 个 操 作 容 器 内 , 温 使 水 温 保 持 在 3 注 加 7士 0 5 调整 转 速 7 r ri_ , 6粒 胶 囊 分 别 投 人 转 篮 中 , ." C; 5 ・ n 。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