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企业策略性行为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组织理论》讲义第3章策略行为3.3动态价格竞争和合谋
《产业组织理论》讲义第3章策略行为 3.3 动态价格竞争和合谋聂辉华_《产业组织理论》讲义第3章策略行为 3.3 动态价格竞争和合谋到目前为止,我们研究的博弈都是一次性的,尽管包括“动态”。
但是现实中的企业通常是进行重复博弈,因此研究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前述结论——特别是伯川德均衡——是否成立,就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直观地看,寡头企业在进行价格竞争时,肯定会考虑合谋(collusion)。
这种合谋包括显性(如卡特尔/cartel),也包括隐性的或默契的(tacit)——如果法律严格阻止任何明显的串通行为的话。
Chamberlin就认为,垄断价格是最可能的结果。
IO研究的合谋主要是组织之间的合谋,而契约理论研究的合谋通常是组织内的合谋。
由于权力配置不同,因此治理合谋的手段也不相同。
治理组织内部合谋的手段,主要包括赎买、分权和官僚政策,而治理组织之间的合谋主要依赖反垄断法以及建立在重复博弈基础上的消费者信念,后者涉及不完美信号的公共均衡。
3.3.1 传统解释在动态博弈工具发明以前,早期的相关研究都是静态框架下进行的。
典型的是所谓的扭结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模型。
假定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均为c。
如果两个企mm业一开始实行垄断定价p,那么每个企业得到利润∏/2。
企业对其对手的反应有如下推mm测:如果对手价格在p以上,仍然收取p价格;如果它削价,那么也削价,直到价格为c。
m因为任何∏(p)/2≤∏/2,所以实行垄断定价构成一个均衡。
更一般地,我们可以找到一f个聚点价格(focal price)p,使得默契合谋成立。
但是上述静态模型有一些缺陷。
成功的合谋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时间滞后。
不是所有的秘密削价都可以被观察到,而且一旦面临大客户冲击,卡特尔瓦解的概率很高。
现实中,由于距离、折扣等方式可能给秘密削价带来便利。
这也许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转售价格维持以及代表性价格等方式来解决。
第5章 策略性行为
形成进入壁垒的捆绑,其中的购买品和搭卖品 应正相关或者是互补品,甚至二者独立,都能 遏制进入,但不能负相关。 负相关即为替代品时单独产品的进入厂商就可 以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要。 案例5-3: 微软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捆绑
2、捆绑获得竞争优势
移动电话网络捆绑的案例分析 当移动运营商对其网络用户呼叫同一网络的用户提供 很大的话费折扣、甚至免费时,捆绑就开始起作用。 假定存在四个移动运营商,每个占有25%的市场份额, 进入者没有市场份额。运营商对其他跨网运营商要收 取终端费,也就是说,如果运营商甲的用户呼叫运营 商乙的用户,那么乙要向甲收取终端费。 现在假定四个运营商对自己的网络用户相互呼叫不收 费,那么进入者将面临非常不利的竞争环境——进入 者用户的任何呼叫都需要支付终端费。而在位的四家 运营商可以为25%的用户提供免费呼叫。
进入
(-$10,-$10)
提高成本
进入厂商 不进入
($50,0)
在位厂商 进入
($40,$40)
不提高成本
进入厂商 不进入
($100,0)
图5.5 提高共同成本博弈
提高共同成本的方法
广告费用 如果在位者支出了$50的广告费用,进入者也必须做 这样的广告,否则市场份额将减少,得不到$40的寡 头利润。在位者有提前行动的优势,因此在进入之前 投入$50的广告费用,就可以提高共同成本,遏制进 入。 通过立法 如美国的垃圾处置(waste disposal)行业。美国最大的 垃圾处理厂商Waste Management联合了几个环境利益 集团,游说相关部门最终通过了该法案。法案通过以 后,Waste Management花费了几千万美元投资相应的 垃圾处理设备,而小厂商无力购买如此昂贵的设备, 被形成进入壁垒
产业经济学(刘玉国)第4章策略性行为 兼并、合作、串谋与研发
2021/7/13
——哈尔瑞顿(1985)
12
兼并
• 定义:减少竞争,将竞争对手吃掉并出现一个新的 企业。
• 兼并的原因(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节约交易费用、降低经营风险、顺利进入市 ) 场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
1、形成协同优势,如索尼兼并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2、扩大企业实力,提高与零售商谈判地位;
3、利用品牌和无形资产来扩大市场势力;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表示,成功并购凯诺斯将为中国化工未来
在澳大利亚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得以实现部分化工新材料产品链向上
游延伸,对完善中国化工产业链和国际化经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
化工还将利用凯诺斯公司的专业研究团队和设施与国内现有的科技力量合作
,促进企业吸收消化引进技术和再创新,并借鉴其在公司治理、生产管理、
2021/7/13
15
•而实际情况:兼并的动机主要是: 1、协同效应:提高效率-效益。 2、成本效应:降低固定费用和边际成本。 3、价格效应:企业数量减少,价格提高。 •兼并通常意味着价格的升高和成本的降低. •案例:戴姆勒-克莱斯乐兼并原因或效应 共享技术、增强财务能力和节约成本、采购、联 合生产、开发新产品、利用市场能力
2021/7/13
23
中国化工成功收购澳最大乙烯生产商凯诺斯公司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谭浩)记者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了解到,这家
公司3日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乙烯生产商凯诺斯控股有限公司100
%股权。这一成功并购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预计
其2006年销售收入也将达到800亿元。
厂商成本正相关
2021/7/13
9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
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
产业组织理论名词解释(知识要点)1.集中度比率:集中度比率是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 (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CR n =∑∑==all i i n i iX X 11 CR n 表示某行业中前n 家最大的企业的有关数值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
2.赫芬达尔指数(H 指数)实质上就是该行业内所有的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H=∑⎪⎭⎫ ⎝⎛=N i T X i 12 其中,N 表示企业数目,X i 表示企业的有关数值(销售值、增加值等),T 表示市场总规模。
T X i 则是某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
3.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化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之间可替代的不完全性。
具体的地说,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产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可以区分的特点。
4.最小有效规模(MES )最小生产与销售平均成本5.伯川德悖论即使市场只有两个企业,价格也会下降到边际成本水平,没有企业会存在利润,这与传统思维及实证有矛盾。
6.卡特尔所谓卡特尔是指那些限制产量、控制市场、增加行业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独立企业联盟。
卡特尔的目的就是追求产假卡特尔的企业利润最大化。
7.价格歧视即某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索要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消费者的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在其成本不同时索价相同。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即厂商以买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向买者销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因此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1)单位价格依赖于购买数量(而非顾客的身份),如水、电、电话服务等公用事业部门的定价问题;(2)有一些情况下,销售者对购买者偏好的多样性有所了解,但是不能观察到每一位特定顾客的特性。
此时,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包括价格和各种条款的销售合同,通过让购买者自我选择来进行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生产者可能观察到某些与消费者的偏好相关的信号(如年龄、职业、所在地等),并利用这些信号把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进行价格歧视,因此也被叫做市场分割(market segmentation )。
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 第4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行为篇)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2010-5-261目录一、限制性定价二、掠夺性定价三、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四、契约与厂商边界五、研发与创新 六、合作策略性行为限制性定价2010-5-2622010-5-2632、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1)静态限制性定价(2)动态限制性定价 (3)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1)静态限制性定价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 Postulate):Sylos-Labini, Polo, 1962. Oligopoly and Technical Progres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
因此,潜在厂商相信,它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它的产量与在位厂商现行产量之和,超过需求的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
2010-5-264静态限制性定价的结论在Bain等人的早期模型中,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实际上,从理性角度出发,潜在厂商在已知成本结构和需求函数的情况下,它完全可以作出是否进入的决策。
在位厂商在潜在厂商进入前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与其进入后的均衡结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010-5-265(2)动态限制性定价在位厂商面临选择:要么赚取短期的高利润,而逐渐失去其垄断地位;要么长期获取较低利润,而保持其固有地位。
就利润最大化厂商而言,它必须在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进行平衡,进而采取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的定价决策。
以下三个模型分别揭示了新厂商在不同进入或扩展速度下,在位厂商所采取的最优定价策略。
2010-5-2662010-5-267(之一)Kamien 和Schwarts (1971)主导厂商模型Kamien, M. I., and N. L. Schwartz,1971. Limit Pricing and Uncertain Entry. Econometrica,398: 441-454.一个理性的主导厂商并不会不惜代价地把所有竞争性从属厂商逐出行业。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供给者、需求者、供给和需求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T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有直接消耗,而且还有间接消耗;X1.X非效率:即内部低效率,它是反映市场绩效优劣的一个指标;Y1.有效竞争: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相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Z1.纵向兼并: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2.直接消耗系数: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3.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简答B1.博弈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2策略空间;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策略空间、盈利函数以及局中人的与博弈有关的特征等知识构成博弈的信息,从信息完备与否的角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两类;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C1.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效率3.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环境;2完善的基础设施;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4优美的生态环境;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6地方文化的亲和力;F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H1.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由于横向并购对竞争存在着潜在的负作用,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的管制重点;2.合作策略性行为有哪两大类简述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商业实践;合作策略性行为分为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加以分析;在没有涉及到信息的模型中,每个企业都知道与其他企业接触时会确定的协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欺骗行为并加以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就无需明确地合谋;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多种商业实践本质就是解决寡头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1.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L1.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Q1.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结构的分析;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3编制企业生产计划;4在企业生产计划调整上的应用;2.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3.企业如何将兼并与创新结合,既获得更新效应保持最大的创新动机,也维持最高的创新能力原有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对于自身在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还有另一层积极的含义:1如果新进入企业被原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吓倒,自动退出竞争,这时候原有企业选择威慑策略成功;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成本,但对原有企业来说,它可以遏制竞争对手的创新活动;2兼并与收购就是原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充分利用创新技术的最有效途径;R1.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理解: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度量: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 x,Q y<TCQ x ,0+TC0,Q y实例: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3.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S1.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2.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a.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b.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c.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d.反映共谋潜力3.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Z1.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成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 2.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横向并购;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三、案例分析题1.中国啤酒企业并购(1)什么是企业并购有几种类型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2)几种并购类型的区别是什么上述并购属于哪种并购类型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上述并购属于横向并购;(3)在几种并购类型中,哪一种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2.苏泊尔市场集中度纷争(1)市场集中度的含义,计算方法;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2)上述市场属于高集中度,还是中等或低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3)爱仕达等企业反对SEB绝对控股中国炊具行业老大苏泊尔,原因何在如果法国SEB集团成功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股权后,必然垄断中国相关产品市场;法国SEB公司会利用资金优势,将打破目前良性竞争格局,导致以价格战、广告战等为先导的恶性竞争;而这势必会导致诸多国内相关企业破产倒闭,行业内数十万员工失业;3.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1)什么是不对称管制不对称管制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调整不对称竞争,扶持弱小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管制手段;(2)根据案例,分析电信市场不对称的内容;不对称管制主要应用于基础产业从垄断向竞争转变时,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支配者的管制较其他企业严格;在电信业中,不对称管制通常主要表现在对新老企业的不对称管制上,对原有企业的管制有:分拆市场支配者、限制其业务范围;规定其市场主导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立经营或帐务独立;强制其与其他企业网络无条件或有条件互联互通;严格控制其资费水平和形式; 对新企业的管制有:新企业不承担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新企业在短期内不提供遍服务义务;新企业可采取灵活价格政策;(3)根据案例,分析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市场上的作用;对自然垄断产业内原有企业与新企业实行不对称管制是政府在进入管制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扶持新进企业,引入竞争;4.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特征: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因素:①自然条件;辽宁本就是重工业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增长很快;③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界定我国汽车工业的位势与升级途径,积极实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四、论述题1.试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马歇尔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后来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产业结构研究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1)主导产业政策;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政策;(2)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3)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4)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等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衰退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且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在国民经济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4.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5.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1)价格管制政策;价格管制是政府对垄断性产业管制的核心内容;(2)进入管制政策;刺激企业降低成本,几级开阵技术创新,使消费者能享受较低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3)联网管制政策;联网管制在电信产业中具有典型性,它是政府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4)质量管制政策;把企业的最高限价与质量水平挂钩;对低质量的服务进行经济制裁等;(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在被管制的垄断性产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是普遍存在的;6.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根据SCP分析范式,企业产品的价格P与其边际成本MC的关系以及经济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结构;因此,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从而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也就比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小,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难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绩效好;7.简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主要问题问题: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调整对策: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8.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NIO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一方面,NIO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另一方面,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9.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入者不知道原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类型,低成本原有企业试图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个低成本的企业,以区别于高成本的企业,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是无利可图的,而高成本的企业则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分离均衡;当然,一家高成本的原有企业为了扰乱进入企业对他的成本类型的估计,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段使进入者产生原有企业是低成本企业的幻觉;进入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成本的企业,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混同均衡;10.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路径;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11.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圣才出品】
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1.简述博弈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答: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个体互动决策问题的理论,其核心是研究互动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博弈的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结果和均衡。
(1)参与人。
参与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决策主体,他的目标是通过选择行动或策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水平。
博弈的参与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国家及国家集团。
(2)行动。
行动是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是参与人在进行决策时可供选择的方法、做法和经济活动中的变量。
参与人的行动可能是离散的,也可能是连续的。
参与人进行决策的先后顺序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行动顺序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博弈结果。
(3)信息。
信息是参与人拥有的有关博弈(或进行的决策)的知识或相关资料,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和信息。
(4)策略。
策略,也叫战略,指的是在给定信息集后,参与人所采取的行动规则,具体包括了时间、条件及方式。
因为信息集包含了某个参与人关于其他参与人之前行动的知识和情况,战略告诉该参与人如何对其他参与人的行动做出反应,因而战略又叫做参与人的“相机行动方案”。
(5)支付。
支付是指在一个指定的战略(或策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或者是期望效用水平。
它是博弈的参与人关注的中心,并且是所有参与人战略或行动的函数。
(6)结果。
结果是博弈的参与人做出决策后所要揭示的东西,是分析者感兴趣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如均衡战略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支付组合等。
(7)均衡。
均衡是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合或行动组合。
一个博弈中可能出现一个或多个均衡。
2.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
答:20世纪70年代,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借由新的研究方法得以发展,其研究焦点为策略性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两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重要挑战:(1)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并且认为企业不是被动地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对于市场的预期,从而更加有效地排挤或遏制竞争对手。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
亚当·斯密在19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论述了竞争机制
2、产业组织的萌芽始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 马歇尔于1890 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提出了含义广 泛的产业组织的概念 企业内的生产组织形式与“大森林的故事”
第三章 第一节
•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
因果关系
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经济绩效
SCP分析框架
第三章 第一节
• 为了获得理想的经济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经济绩效
产业组织政策 图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如何看待SCP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 第一节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2)哈佛学派的SCP框架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 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这三个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 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 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第三章 第一节
• 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 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第三章 第一节
•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 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复杂关系:结构和行为二者都是由需求条件和技术条件决 定的;结构是会影响行为的,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结构; 结构与行为的交互作用又决定着绩效;行为也会影响需求, 例如促销活动就会影响需求;绩效通过反馈会影响技术水 平和结构,技术进步推动现有技术“升级换代”,利润率 通过影响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吸引力的大小,对市场结构产 生着动态影响。 见图1
第五章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
– 价格卡特尔 – 价格领导 – 有意识的平行调整
2.价格协调行为
• 价格卡特尔
– 价格卡特尔是指企业之间以限制竞争、控制 市场、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在价格决定 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定价行 为。一般发生在寡头垄断市场。
– 价格卡特尔的直接目的:提价;不景气时稳定 价格;协调降价,以此获得较高的利润和排除 竞争者。
(2)两部收费 如出租车的起
步价;公园或
游乐园的门票
+ 两部收费的含义
费;电话的月 租费等
是指先向消费者收取一定数量的
固定费用,然后再按消费数量向消费者收取使用费。
两
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权而支
部 收
付的费用,与消费数量的多少无关
固定费用
费
的
按消费数量的多少向消费
使用费用
构
者收取的费用
成
(2)两部收费
3
定价实践
1.价格竞争行为
• 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
– 某企业为了把对手和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挤 出市场,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 略行为。
– 掠夺性定价的特征
• 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 • 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缩减
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 • 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都是市场上实力雄厚
• 全部消费者剩余转化成生产者剩余,厂商实现了最大利 润;
• 消费者剩余为零,因此价格歧视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不 公平的,但是对于保留价格高于Pm的消费者来说,虽然 消费者剩余被价格歧视抽走了,但价格还是在他们的支 付意愿范围内;而对于保留价格低于Pm的消费者来说, 现在能买到他们意愿支付的商品或服务,从而效应得到 满足,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者的福利也是增加的。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课件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概述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实践应用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政策影响 •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未来发展
01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 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特点
策略性行为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和风 险性,需要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 条件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策略性行为的重要性
01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策略性行为,企业可以获得 竞争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水平。
02
推动产业升级
03
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可以引导产 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产业持续健 康发展。
知识产权政策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管理,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对企业策略性行为产生影 响。
05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策略性行为
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从而在市 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策略性行为
企业采取的策略性行为包括合作研发、技术联盟等,以降 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禁止某些策略性行为, 如价格固定、串谋、市场分割等,来防止企 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反垄断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查和起诉 违反竞争法的企业,来维护市场秩 序和竞争环境。
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的政策影响
政府管制政策- 政府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管理和限 制的政策,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详细描述
企业可以通过纵向约束来控制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纵向约束可能 会引发反垄断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谨慎评估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章产业组织策略性行为
– 定价:最低的捆绑价格为1400 – 电影院A和B分别支付:1400 – 电影公司的收益:2800
四、两部收费
• 定义:要求消费者为购买一种产品先支付一固 定费用,然后消费者在为他们希望消费的每单 位产品支付一个额外费用。
– 一部分是规定收费,每个消费者无论消费多少都必 须支付的部分,用T表示,又称门票或注册费;第 二部分是单位产品使用价格,P表示。只能定唯一 的T和P。
• 部分小区居民很高兴!
– “便宜也有罪”:部分小区居民不高兴,理由是“车 库不能改变用途”、无证经营、扰乱小区环境、掠夺 性定价(等待门口的2家水果店关门后该车库水果店 乘机提价)等待!
– 最后,工商、业委会主任等强迫其关门!
掠夺性定价的案例——Mogul Steamship案例
• Mogul Steamship Company是一家船运公司,成立于1883 年,生意主要在澳大利亚。当澳大利亚市场生意萧条时,试 图在中国市场寻求发展。当时,船主委员会(A shipowner's conference)制定了中国市场的运费率, 1885年Mogul的加盟申请遭到了该委员会的拒绝。船主委员 会贯彻一项将非成员船只驱逐出市场的计划:
• 3.复合式多元化可以可能会减低企业风险。
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 1897—1904年:最主要特征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 即横向并购。在此间的全部并购中有78.3%的并购为 横向并购,12%的并购为纵向并购,其余9.7%的并 购为混合并购。最多并购的是金属、食品、石化产品、 化工、交通设备、金属制造产品、机械、煤碳等八个 行业.
• 莫迪里阿尼模型是在贝恩模型基础上的一个发展, 它揭示了现有企业在不存在绝对成本优势的情况下, 如何实行阻止进入定价的问题。
产业组织学总结 期末考试复习
产业组织学总结复习一、 概念背诵部分(必背)1、 产业组织:一个产业组成的方式与结构,主要表现为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产业组织分析: 市场结构,反映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各种关系的静态特征。
市场行为,反映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市场绩效,对整个产业的经济学评价。
3、 产业组织分析: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其他相关经济学理论,对一个产业的组织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
基本方法是SCP 分析范式。
4、 SCP 分析范式:基本条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政府政策。
5、 策略性行为: 基于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企业行为。
相互依赖:竞争者在决策时所必须考虑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竞争者之间在具体行为方面所产生的相互影响。
6、 产业集中度: a) 集中比率:CR n =∑X i n i=1/∑X i N i=1,最大的n 家企业产出和比总产出。
b) 基尼系数:G =S i /S ,面积比,直观形象,数量多时准确。
c) HHI 指数:HHI =∑(X i n i=1/X)2,对大企业市场份额变化敏感,不直观。
7、水平差异化与垂直差异化: 水平产品差异化:对于某些产品特征,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最优选择与特定消费者有关。
垂直产品差异化:价格相同的条件下,几乎所有消费者对某 些产品特性有着一致的偏好。
8、产品差异化程度:用需求交叉弹性表示。
9、进入壁垒: 施蒂格勒:由试图进入产业的企业而不是在位企业所承担的成本。
进入壁垒程度:BE =P eH −LAC LAC×100% ,P e H :在位企业的最高进入阻止价格。
10、静态进入壁垒成因: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化、绝对费用(×3图)、政府的进入规制、必要资本量、转换成本、网络效应。
11、三大寡头模型:古诺模型:q 1∗=q 2∗=a−c 3b(产量决策)伯特兰模型:p 1∗=p 2∗=c ,π1∗=π2∗=0(价格决策)斯塔克尔伯格模型:q 1∗=a−c2b,q 2∗=a−c 4b12、古诺-伯特兰悖论:a) 产品差异说b) 生产能力约束说13、产品差异化下的寡占模型:古诺均衡:q1∗=q2∗=a−cb1+b2伯特兰均衡:p1∗=p2∗=u+v1c2v1−v2豪特林模型结论:(最大产品差异化原理)均衡价格与单位交通费用之间呈正相关性。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
第一章导论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
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的。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哈佛学派 2. 新产业经济学(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重点代表人物:张伯伦、梅森、贝恩、谢林著作:《垄断竞争理论》、《经济集中和垄断问题》、《产业组织》、《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重点:产业集中、进入壁垒等与垄断相关的产业问题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理论框架:SCP分析范式 = S结构—C行为—P绩效⏹结构(structure):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包括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双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双方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
⏹行为(conduct):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作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
⏹绩效(performance):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厂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章微观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公式:边际收益函数:总收益函数:TR(y)=p(y)y边际收益函数:MR(y)=dTR(y)/dy边际收益: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后他的福利(利益)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单个消费者剩余就是某一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相加,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总额。
计算公式: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1、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就是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状态2、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的运用: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淡
(二)纵向差异
• 纵向差异(vertical differentiation)是指由于 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产品特征的变化使所有消 费者都受益或受损。其中最典型的特征是产品质 量,每一个消费者都希望购买的产品质量越高越 好。
•A
•a
•质量差
• 纵向差异示意图
•B •质量高
• 二、企业产品定位
• 模型 :两个企业进行价格竞争
(1)求出两个商店的需求函数
假定存在一个对于到商店1和2购买无差异的位于x的消 费者,该点满足:
• 由于消费者密度为1,且每个消费者购买1个单位产品,可 以得到两个商店的需求分别为:
• 这样,求解上式可以得到两个企业的需求函数:
• (2)两个商店的利润函数: • (3)两个商店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 信任品(credence goods)。即使消费之后对于质量等特征 也不了解的产品。
• 2、广告及其分类
广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和位置信息的一种形式 。
• 信息性广告(Informative Advertising):传递有关产品 的信息,如特征、价格和位置。
• 劝诱性广告(Persuasive Advertising):改变和影响消 费者的偏好。
二是分离均衡条件(Separating Equilibrium Condition),即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所付出的成本足够高 ,以至于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不愿意生产或无能力生产高 质量产品。
• 2、形式化表述
假设: (1)某种产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分别用 和
表示。 (2)消费者偏好高质量产品胜于低质量产品
(3)消费者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存在信息不 对称。
条件:
(1)
->
(2)
-≤
• (二)企业广告行为
1、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商品分类
• 搜寻品(search goods):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前就可以知
道其质量、价格、性能等特征的商品。
• 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 :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并使用后 才能确知其特征的商品。
• (4)最优价格解: (5)两个商店的利润为:
• 三、企业产品质量选择和广告行为
产品纵向定位,即到底是生产高档产品、还是低档产品或 者说生产高质量产品、还是低质量产品问题。
(一)企业产品质量选择
1、两个条件:
一是激励相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即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比生产低质量产品 利润大。
在存在产品横向差异的条件下,影响企业 产品定位的主要因素包括:
首先,市场需求特别是市场需求减去其它企业需 求以后的剩余需求。
其次,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固定成本。 第三,市场竞争程度。
分析产品差异条件下企业定位的两类模型:
张伯伦模型 霍特林模型
(一)张伯伦模型
1、假设条件:
(1)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相同,都喜欢多样化的差异产品 。
产业组织企业策略性行 为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引言:企业策略性行为与分类
• 策略性行为: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所采取的旨在 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总称。
• 类别:企业的策略性行为: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即竞争行为;合作策略性行为。
• 重点: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策略 性行为
• 具体内容:企业产品定位和广告、产量、定价 、兼并等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和企业策略合作即串 谋行为。
宝洁
2006
34900
宝洁
2007
42000
宝洁
2008
15890
红牛
2009
30500
纳爱斯
2010
20390
蒙牛
• 3、企业广告行为的目标:
•P
•MC •P1
•AC’
•P0
•AR’
•AC
•MR
•AR •MR’
•Q
•Q0
•Q1
• 4、企业广告行为分析
假设企业面临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 ,
第一节 企业产品定位和广告行为
• 一、产品分类
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可以将企业生产的差异产品分 为两大类:
(一)横向差异 横向差异(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是指由于消 费者的偏好各异,一些消费者从产品特征的变化中得益, 另一些消费者则可能受损。
•A
•甜 •
•a
横向差异示意图
(2)生产差异产品的企业众多,每个企业的产量和价格 对于市场上其它企业的产量和价格没有直接影响(对称性 )。
(3)不存在进出入壁垒,潜在进入者可以自由进出入市 场。
2、图形分析(略,?): 3、模型结论:
(1)消费者消费了多样化的产品; (2)企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 (二)霍特林模型
1、霍特林模型简介
• 1、霍特林模型的描述
•A •1/4
•3/4 •a •B
•E
•C
•F
• 霍特林模型的描述
• 2、霍特林模型的形式化表述
商店选址考虑的两方面效应:一是直接效应( Direct Effect),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位于A 的商店距离位于B的商店越近销售量越大。二是战 略效应(Strategic Effect),在先确定位置的 条件下,距离越近,企业价格竞争越激烈。
• 假设:
(1)一条长度为1的线性街道,消费者均匀分布于区间 [0,1],分布密度 1。消费者具有单位需求,或者消费1 个单位,或者消费0个单位。
(2)街道上有两个商店,商店1位于一端,即 。商 店2位于另一端,即 ,两个商店出售的产品完全相同, 每个商店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
(3)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单位交通成本为t,一个位于x 处的消费者若去商店1购买,花费的交通成本为tx;若去 商店2购买,花费的成本为t(1-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央视历年标王及中标
年份
1995
价 中标价(万元) 3079
标王
孔府宴酒
1996
6666
秦池酒
1997
32000
秦池酒
1998
21000
爱多VCD
1999
15900
步步高
2000
12600
步步高
2001
2211
娃哈哈
2002
2015
娃哈哈
2003
10889
熊猫
2004
31000
蒙牛
2005
38515
“位置”(address)表示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与 之相应的产品差异,又被称为位置模型( Address Model)。
狭义:“位置”是指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消费 者喜欢从最邻近自己的商店或超级市场购物,因 为距离自己越近,所付的交通成本越小,在消费 者看来,两个商店所售产品是有差异的。
广义:“位置”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偏好, 如图4-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