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必须不断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意味着不仅要依靠传统的制造业和出口模式,更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一、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要注重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培育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加强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人力资本培养和创新人才引进人才是新动能的核心。
我们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搭建良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同时,优化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以市场为主导,有效配置资源。
同时,积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
我们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向新兴领域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六、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推广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资源要素的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新一轮政策窗口期亿达中国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
58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新一轮政策窗口期亿达中国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All Rights Reserved.魅力中国早在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经过十年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十三五”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布局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30个省域提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产业;29个省域提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28个省域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6个省域提出发展能源新技术产业;有16个省域将数字创意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发展产业。
作为商务园区运营专家,亿达中国多年来始终立足产业前沿,聚焦软件与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大健康、科技金融、数字文创、节能环保八大产业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面走在了前列,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贡献了“亿达力量”。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保持了强劲势头。
其中,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特别是在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上半年,该产业依旧保持2.9%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三五”末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5%以上。
截至目前,亿达中国已开发和运营了以大连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北京中关村壹号、郑州亿达科技新城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园区;以成都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长沙亿达智造小镇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以武汉软件新城、长沙亿达中建智慧科技中心为代表的生命健康园区;以深圳海科兴战略新兴产业园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园区;以上海亿达北虹桥创业城、长沙梅溪湖创新中心为代表的数字文创园区等聚焦新兴产业的园区。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一)现状与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一批企业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高铁、通信、航天装备、核电设备等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一批产值规模千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
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
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先进技术、战略地位和前瞻性的产业,具有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科技水平等综合效益的特点。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其次,科技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经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激励,鼓励他们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要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和合作基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再次,人才培养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鼓励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资金支持和科研经费,提供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要加强职业教育和产学研结合,培养一批专业化、复合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同时,要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使他们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和运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积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总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只有通过系统化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培育新动能实施方案
培育新动能实施方案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培育新动能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推动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二、优化产业结构。
要培育新动能,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变。
同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引导企业加大对新动能的投入。
三、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新动能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
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推动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展。
政府在培育新动能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为新动能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要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新动能的培育,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推动新动能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
新动能的培育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此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技术和资金进入我国,推动新动能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国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新动能的快速崛起。
六、加强监督和评估。
在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项政策和措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新动能发展的跟踪和评估,确保新动能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培育新动能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力,才能推动新动能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产业的竞争逐渐趋于饱和,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对接的特点,在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使得传统制造业得以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发展出一批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了经济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带来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促进了供应链优化和消费升级。
同时,新兴产业还通过创新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形成了一整个创新生态系统。
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就业和扩大内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点。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居民的购买力,激发了内需,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例如,共享经济的兴起为许多人提供了兼职和创业的机会,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兴产业的崛起使得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国家的技术、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出口机会,增加了国际收支的稳定性。
例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突破口。
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兴产业通常与绿色、低碳、环保相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研讨会发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壮大转型新动能
科技研讨会发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转型新动能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科技研讨会上发表我的演讲。
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转型新动能”。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转型新动能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见证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它们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带来了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然而,要想培育壮大转型新动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这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经费投入等多个方面。
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基金、设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监管,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与法规出台的同步进行,以推动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力的结合,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研机构则应当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面对科技发展新趋势,加强前瞻性科研和基础性研究,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同时,产业界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应当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并且尽快引进领军技术和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避免过分依赖外部技术的情况出现。
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应用。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
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而体制机制的改革则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该领域的迅猛增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一、政策支持是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我国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例如,《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财政、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鼓励创新创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二、人才支撑是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学术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
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科技创新是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科技投入,推进了自主创新,提高了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政府还大力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支持机制,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言随着国家对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重视,各类新兴产业飞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有效推进产业发展战略、抓住时代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及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地位、具备创新先进性和较快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方面拥有先发优势的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种类也不断增加,涵盖了科技、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其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产学研结合等原则,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环境保护。
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风险投资,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和运营。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高速度和颠覆式变化的特点。
在此趋势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生产和消费国。
同时,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
预计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00亿,到2030年达到1.8万亿。
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聚焦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向着高精尖、应用广泛的方向快速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领域也将成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其中,新能源领域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能等清洁能源为主,未来将成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并成为经济和环保领域的重要方向。
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思的问题。 姚坚还表示 ,中国对稀土的管制是符合矿产资源法和 对
外 贸易 法的 有 关 规 定 ,同 时 也符 合 国际 上 的 有 关 规 定 中国 之 所 以在 对 稀 土 的开 采 和 出 口方 面采 取 限制 .主 要 是 出于 保 护环 境 、实现 可 持续 发 展 的需 要 。早 期 稀 土的 出口没有规 范 .
金 融政 策 支 持体 系 , 引导和 鼓 励 社 会 资金 投 入 。
息技术 、生物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商务部 : 不会把稀土出口作为封锁手段
商 务 部 新 闻 发言 人 姚 坚 1 月 0 1 日表 示 , 中国对 稀 土 的 开 采 、 5 生 产 、 出 口采 取 限 制 措施 符 合 国
姚坚表示.中国稀土的储 量占全球 的3 % .但 贸易额却 O
占 9 % , 中国 稀 土 的储 量低 于加 工生 产 量 ,这说 明有 很 多国 O 家在 储 备 稀 土 ,这 是 一 味指 责 中国 的那 些 稀 土 进 I国应 当反 Z I
稀 土 监管 主要 是 出于环 保 考虑 ,是 不 得已而 为之” 。
严重依赖中国稀土出口的国家产生担忧,并呼吁中国加大稀土
出口
段 会在这~方面加强 国际合作 .对于中国稀土的生产和冶
炼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 中国要 提 升技 术 水平 加 强 和 别 国技 术 领域 的 合 作 ” 。
此 前 , 商务 部 部长 陈 德 铭 等 主 管 官员都 相继 表 示 ,加 强
由于技 术 水平 低 ,不 规范 开 采导 致了大 量 环境 问 题的 出现 . 中
稀 土出 口作 为封 锁 的手 段 。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县域纷纷深入挖掘本地的产业资源,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就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前沿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市场空间大、产业辐射广等特点,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具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技术含量高,具有较高的科研投入和创新能力;二是市场空间大,有望成为未来产业的新增长点;三是产业辐射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四是具有战略性地位,对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现状当前,各地县域在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也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本地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以某县为例,该县政府在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重要任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加强对产业的政策支持。
该县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速产业升级,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越来越多的县域开始注重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
在一些资源型县域,也开始积极拓展新型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在县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需要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1.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创新。
培育新动能的发展特征
培育新动能的发展特征培育新动能的发展特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培育新动能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所谓新动能,即指新兴产业和新技术在经济中的发展和应用,驱动经济增长,并取代传统动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培育新动能是基于现有产业的升级和改造,通过创新和科技的推动,使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和转型。
培育新动能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元化发展。
培育新动能不再依赖于单一的产业或技术,而是注重多个领域的发展。
以人工智能为例,该领域的发展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机器人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吸纳了各类优秀人才和创新思维,促进了多个行业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通过多元化发展,新动能不仅能够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还能够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高度智能化。
培育新动能要求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运用新兴科技,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智能化还体现在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提升,通过智能决策系统和自动化流程,实现企业整体运作的高效和透明。
第三,以创新为核心。
培育新动能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科研投入方面,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并鼓励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在技术应用方面,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自主创新,推动技术的集成和优化,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第四,可持续发展。
培育新动能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在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同时,要推动绿色发展,鼓励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第五,全球合作。
培育新动能需要借助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新动能的发展步伐。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制定,提高新动能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
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这个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培育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政府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
新兴产业的培育不仅能够为国家经济增添新的增长点,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探索有效的培育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方法成为了当下各国竞相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新兴产业的定义。
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具备创新性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通常涉及先进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具备颠覆性和引领性的特点。
它们往往出现在原有产业体系中的不足或问题的基础上,借助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壮大。
那么,如何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呢?首先,政府应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措施来鼓励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
政府还可以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区或园区,提供专门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吸引人才和企业集聚,形成新兴产业生态系统。
其次,要着力培养新兴产业人才。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因此,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企业也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和创新活动,为新兴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此外,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落地。
同时,企业也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经营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新兴产业的培育还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改善创新环境。
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市场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准确把握发展机会。
同时,要减少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创新创业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方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方案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型发展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市第X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的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注重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按照“加快发展、提升质量、提高比重”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总体推进、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通用航空制造、轨道交通制造、节能照明灯饰7个领域的新兴产业为重点,聚X政策措施,突出要素保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攻坚目标。
通过总体攻坚,力争到X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到X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达到千亿级规模。
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制造4大新兴产业园区和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节能照明灯饰3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X省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攻坚任务(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X市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X区和市X区(X县),突出发展智能数控类装备和先进机器人。
智能数控类装备方面,着力突破高档数控装置、高性能功能部件瓶颈制约,重点发展高精密数控机床、组合机床、高精密电主轴、数控锻压设备、数控锅炉、精密铸造、自适应控制、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功能的金属冶炼成套装备,同时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装备关键功能部件,智能专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船舶控制系统等产品,推进传统装备制造向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转型。
培育新动能的三个发力点
86培育新动能的三个发力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乃大势所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加快发展新经济,以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新引擎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经济新动能正在逐渐改变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首先,新经济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生态系统。
一方面,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等为主体的新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跨界融合互动加速推进,以互联网、物联网、宽带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快速向装备制造、建筑家居、交通物流、商业金融、生物健康、节能环保、传统农业、消费电子、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广泛渗透,新经济思维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生产组织方式、要素配置方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推进各行业信息网络化、数据智能化、平台生态化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生态系统。
其次,新经济新动能正在改变经济运行机制。
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壮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崛起,分享经济、粉丝经济、个性经济等的快速发展,传统“生产什么、为谁生产、怎么生产、由谁生产”等基础性问题将被重新定义,将转向用户本位的运行新机制,从而推动产业构架重构,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助推经济驶入新的发展阶段。
再次,新经济新动能正在破解社会发展难题。
新经济新动能正在破解社会发展难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引领产业技术变革,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在必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传统产业在市场上面临着发展瓶颈,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可以有效激发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快速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的韧性和后劲,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政策保障,包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改革创新力度,形成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
新动能培育: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
新动能培育: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新产业和新业态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培育新动能,加强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动能的培育,以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
第二章:新动能的定义和分类新动能是指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它们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和高就业性的特点。
根据其领域的不同,新动能可以分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些新动能的崛起,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章: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性培育新动能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新动能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新动能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再次,新动能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速度。
最后,培育新动能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建立为了有效培育新动能,需要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新动能的支持力度,在财税优惠、科研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同时,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创业,强化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
另外,还需要建立开放的市场机制,促进新动能的市场化运作,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五章: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还应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培养创意和创新的能力,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
第六章:科技与经济的融合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1. 引言1.1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具有战略性意义并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而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新兴产业,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同的条件和优势,通过培育和发展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实现各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协调,推动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培育与发展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培育与发展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这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这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进而吸纳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增收。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向县域流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地方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培育与发展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降低经济发展的风险,提高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对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
2. 正文2.1 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是了解当前发展情况的重要步骤,它可以为后续制定培育和发展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是三块,第一个是讲三大支柱,第二是讲“四新”的思路,第三个讲五大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首先第一个是行业趋势加国家战略,加企业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企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
实际上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下一些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调研。
对国内几个城市的企业的隐形冠军进行了调研,发现了这些企业保持非常良好的势头,整个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这些企业每年都保持20%到30%的增长。
经过分析,主要就得益于这三个叠加。
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抓住了行业趋势;第二个就是抓住了国家战略;第三个就是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
那么什么是隐形冠军呢?实际上最早的是德国的西蒙教授提出来,他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企业,行业排名是国内甚至国际的前三名,而且专注于某一个行业。
但是不为大家所知,它的利润率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是保持高速增长。
全球27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里面,德国有将近一半,德国占了将近一半,实际上对德国整个经济的竞争力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包括它在人均出口和人均专利方面,是处于世界第一位的水平。
实际上我们根据这样的一个思路,得出这样的三大支柱。
(一)行业趋势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企业、这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个是国外的需求,第二个是国内的需求和升级。
过去改革开放之初的,更多的是衣食住行,刚开始衣食住行属于一些服装企业、纺织企业,它们得到快速发展。
然后随着升级以后,家电企业,包括随后的住房,随后的汽车行业,都比较快速增长。
包括现在我们讲的文化、娱乐、休闲,这样的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包括一些信息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一块。
第二块,中国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国外的需求,因为国外对我们这些产品的大量的进口需求,带动了沿海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大幅的增长。
所以就如雷军所讲,“猪站在风口上边也会飞起来”。
这就是讲抓住了行业的发展趋势。
也包括到2012年以后,工业速度第一次慢于GDP增长速度,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因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达到了饱和以后,更需要一些精神服务方面的需求。
这是大的趋势。
(二)国家战略第二个就是国家战略。
我们调研这几个城市的隐形冠军以后,发现这些企业从事的行业,比如涉及到汽车、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以及质量检测的科技服务业,都是国家过去大力支持的。
比如说加入WTO至今,国家提出来轿车正式进入家庭,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如说轨道交通的各项战略,比如说国家2006年科技创新大会,包括这几年对科技创新的大量投入等等。
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得重大的推动作用。
这个领域很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如说南京有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我们国家的整车方面水平还跟国外的一些新兴汽车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里面,我们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步。
在风力发电的有些零部件方面,还有轨道交通,南京一家企业做轨道交通门的,号称是“轨道交通第一门”。
实际就得益于当时个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战略,包括武汉有一家企业做新材料,做什么呢?做焊接材料,大桥、船舶上面做焊接材料,它的材料占到全球市场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销售收入不高,一个亿,但是利润非常高。
包括天津的一家检疫检测的机构,质量检测,它是依托于航天的一些基础。
包括天津一家做工业治理污水的企业,用了一些新材料。
这实际上与国家过去大的产业政策的有利推动是有关系的。
所以通过调研以后,我们对那种认为国家产业政策无效的观点是不认同的。
就是国外也有产业不成功的,有些专家提出来,国外怎么没有产业政策。
实际上国外也有很多产业政策,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
而且国外有些产业政策也是失败的,所以允许我们可能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但整体上主流中国产业政策实施,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我们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很多产业政策,包括"十三五"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真的值得大家认真去学习。
里面有大量的智慧,形成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出了这样的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一定要看。
如果说国家战略也是一种行业趋势,也是一种需求导向,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但是抓住国家战略还是对企业发展、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引领作用。
战略引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这是第二个支柱。
(三)企业创新能力第三个支柱,就是企业自身创新能力。
确实现在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确实进入这个阶段了。
过去一些企业朋友讲,在金融危机之前,企业是不需要技术创新,企业每年都保持非常好的业绩。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企业出现了亏损。
那么必须靠创新驱动。
2010年左右,有百分之七八十重要企业是没有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的。
但这几年不一样,金融危机以后大家加大了对创新能力的投入。
这些企业,有的是有自己科学家自己办,有的是跟学校、科研院校、高校进行了紧密的合作。
技术方面应该讲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引领的。
现在不靠创新,企业是难以立足,难以生存的。
这是一个,技术创新对企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管理创新。
我们参观了几家企业,南京的一家风力发电的零部件的,做齿轮机的,它实际上用了中组部一个搞管理的专家,所以它的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还有一个是“轨道交通第一门”这样的企业,日本的管理专家在企业发挥了很多作用。
包括天津的一家做新材料的,日本的管理经验在企业整个发展中是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战略新兴产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来看,这三大支柱是支撑一个企业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三大因素。
所以行业趋势加上国家战略加上企业创新能力,实际就是需求、政策与技术结合,是一个产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那么我们有的时候会想,企业有创新能力就可以,其他两个不需要,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问题。
比如说前两天山东一位领导说现在把上海的磁悬浮,尤其是高速磁悬浮的技术转移到青岛去。
但是当年引进磁悬浮技术的时候,这个技术是领先的,但是随着高铁的大规模推广建设以后,它有个替代。
比如高铁大概是两百公里或者以下,飞机大概是八百公里以上,那么高速磁悬浮技术带来的是一个机会。
但随着高铁技术的进步,它在四百公里,甚至几乎能做到四百公里以上,那跟飞机相比,中间每小时这飞行的速度来看,高速磁悬浮的机会是越来越少。
但在内容方面,高速磁悬浮技术,虽然技术很领先,机会不是很多。
目前来看,中低速磁悬浮会替代城市里面的轨道,在拐弯,包括爬坡,包括运载量方面。
中低速磁悬浮有优势。
所以有的时候技术光领先,但是没有需求,跟国家战略没有紧密结合起来,这个企业、这个产业很难得到比较快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三大支柱,这是第一个观点。
二、“四新”思路第二个就是用“四新”思路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动能培育。
通过研究,实际上比较早的提出“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
今天讲的“四新”实际上讲“四新”思路,第一个新理念,第二个是新要素,第三个新空间,第四个新政策。
(一)新理念什么叫新理念呢?实际上主要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效率、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起来,就是数量扩张。
没有数量,没有一定的量,不叫产业。
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质量高低的问题。
传统产业经营性创新多,没有颠覆性创新。
所以我们要求质量、效率提升,但新兴产业是一个数量扩张的问题。
所以质量高低问题,对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苛刻,一开始就强调质量,强调健康发展,只能是理论上的。
理论上可以说,应该是包容、宽容的,看主流,看局势,当然有一个基本的准入条件。
比如社会性管制方面,有质量安全等等方面的一些准入条件。
过去我们发展产业强调供给,现在强调需求导向,所以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能力的改革。
过去是大批量生产,现在产能过剩以后要强调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所以强调快速精准满足客户需求。
过去很重视大企业,现在整个产业升级以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分工,中小企业专注于自己的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成为单项冠军,这是整个产业发展升级的一个趋势。
另外一个就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新一轮工业革命以后,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
借助于互联网的一些工具,互联网+以后,它可以全球的配置资源,全球的组织生产,不一定要追求那么大的规模,甚至叫卫星跨国公司,一个人可能就是一个跨国公司,但是配置全球资源,对全球资源进行配置以后进行生产,满足客户的需求。
所以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应该是战略新兴产业,或者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是新理念。
(二)新要素第二个新理念OECD提出的新要素增长理论,就强调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新要素。
知识资本主要是三类,一个是信息软件和数据库,第二个就是专利、版权、设计、商标,第三个是品牌资产、人力资本,包括网络,包括技术诀窍,包括品牌,包括广告和市场等方面。
我们过去很硬资产、重资产、有形资产,这个企业做的好不好,这个产业发展大不大,只看有形资产,看硬资产。
但是现在资产是变软、变轻、变无形,进入了新的硬件时代。
美国发现原来软的很强,互联网很强,但是互联网现在进入了硬的领域,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硅谷等等进入了一些硬件领域。
德国是硬的比较强,软的比较弱,所以搞了个2014到2017年数字化议程,加上了工业4.0,原来是讲智能制造,后来发现智能制造还不够,要加上智能服务,是硬的加软的。
所以就软硬结合。
技术、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提高,但这些非物质要素,自身要素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目前我们知识资本的投资比重是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版权,像英国、美国、日本比我们高很多,包括品牌资产,包括企业特有的人力资本,我们跟发达国家都差距很大。
这些知识资本都是无形的东西,但是非常关键,在整个产业竞争力中是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新空间第三个就是新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一个在全国、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环节的问题,以实现共建共享。
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包括长江经济带,包括自贸区,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
"战略新兴产业将充分依托国内市场腹地和全球资源配置的广阔空间,加强国内中东西和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战略性新兴的共建共享。
所以摩拜单车最近开研讨会,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伦敦,开展全球的布局,分享经济的布局。
(四)新政策第四个的新政策。
对新兴产业、新生经济现象的出现,难免会出现排斥的现象。
有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还有一些垄断部门。
但有一些本身的问题,如分享经济存在的数据安全,新技术带来的人群的就业分化和收入分化。
还有可能会产生数据垄断,甚至一些市场垄断的问题,如互联网巨头会不会出现一些数据垄断的问题。
对政府而言,要及时调整政策,适应产业融合(包括生物技术、IT技术融合,包括一系列技术的传统产业跟新兴产业的融合,包括新兴产业之间的融合等等)、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快速反应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特征,要建立高水平的、操作性相对便捷、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和部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