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培训教育 学第三讲-PPT文档资料
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第三章)PPT课件
网址: 西祠讨论版:
三、个体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 (2)阶段性:年龄特征 (3)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
网址: 西祠讨论版: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 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网址: 西祠讨论版: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 2、外铄论: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
一打儿童……”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体的内在因素(遗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 切外部因素。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 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
网址: 西祠讨论版: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定向与规范:社会性规范通过教育目的、课程、 教学等传递
强化与加速:学生学习的间接性、简约性、快 捷性;最近发展区
即时与延时: 共性与个性: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发展个性
网址: 西祠讨论版: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管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 括活动主体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 、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因素 。从活动水平的角度来看,由生理、心理与社会三种不同 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每一个层次的活动对身心发展都 具有特殊和整体性的影响。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讲座PPT课件
• 三、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
• 1.主导动机:人的行为复杂,其表现之 一,便是某一行为可能是由多种动机所驱使 的。推动行为的各种动机所起的作用是各不 相同的,有的表现强烈而稳定,起主导作用。 在行为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作用最大,支 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 2.从属动机: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处 于辅助从属的地位,起的作用偏弱,称从属 动机。
第4页/共32页
3. 动机种类
• 一、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分 • 1.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由个体的生理需
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 • 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
生存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 母性、性欲、排泄、疼痛等,都是保证有机体生 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生理性动机。 • 2.社会性动机:人类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 化需要为基础。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社会化, 接受其所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为得到社会的认同, 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 社会性动机,如工作、交往、成就、成长动机等。
• 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
•
1.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
种本能行为。遗传的基本交往倾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交往
行为的学习有多种方式,条件反射和奖赏等都有可能
加强交往倾向。
第9页/共32页
•
交往动机产生原因:人是社会的动物,
交往是人类社会生存的一项重要活动。
• 3.归属:人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 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获得 支持与依赖,具有安全感。
第10页/共32页
人们为什么倾向于跟人在一起?
• 两种观点: • 1.人们是为排除自己的恐惧才选择了与别人交往的行为。 • 2.人们之所以喜欢交往,是因为人们想通过与别人的比较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中学教育学课件
中学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中学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 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 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如语言表达、课堂管理、时间控制等。 同时,教师应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流和理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未来中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中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 化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 性。
未来中学教育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 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推动中学教育 学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认知、情感、品德和身体发展方面发挥关键 作用。
教育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面 发展。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01
教育学理论基础
02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规律和方 法。
03
中学教育学涉及课程设计、教学策略、评 估标准等方面。
04
教育学原理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帮助教 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中学教育评价与改革
教育评价
中学教育评价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方 式应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评价结果应反馈给教师和学 生,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自我完善。
教学改革
中学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教 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同时,学校 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中学教育学PPT课件0556页PPT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例题·选择题】[2009年真题] 学生( )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胸襟见地 【答案】B 知、情、意、行是构成德育的四个基本 因素,四者的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 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 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有计划并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的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 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 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 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例题·填空题】[2009年真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 间的矛盾。 【答案】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 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中学教师资格证ppt课件
教育发展的过程
古代教育
中国:庠(养-德育)、校(教-智育)、序(射-体育)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私学
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印度:婆罗门教《吠陀》 佛教
——寺院学府
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希腊罗马: 学习文法——拉丁文和修辞
雅典教育——文化修养;身心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军事训练
教育发展的过程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14c以后) 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 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 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
教育与现实生活
教育发展的过程
近代教育(16c以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现代大工业——受教育人群 国家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教育世俗化——教育功利化,远离宗教 以法治教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纵向(教育即生长)
横向(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在做中学:教法与教材统一、目的与活动统一 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要素:智慧 探究 儿童中心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Fra bibliotek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苏联教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育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一致性 教育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学校教育制度
1.形式上的发展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注重衔接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模糊 教育互通与国际交流
教育发展的过程
古代教育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14c以后) 近代教育(16c以后) 现代教育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ppt课件
重知识
重教法
重教师
重能力 重学生
重发展
重学法
重过程
重创新
重结果 重继承
热身活动
教学设计
选择一个课题,自己尝试着 写出教案的基本框架。(5分钟)
课的类型与结构
教学设计
n 课的类型: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因教学目标、内
容或方式方法的不同而形成课的类型的差异。我们可以用方 法为依据把课划分为讲授课、观察课、讨论课、实验课等。
教案的分类
条目式 表格式 卡片式
教学设计
一、授课题目: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具、学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表格式(1)
教学设计
课题: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型: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 思感动——找感动——品感动——说感动——推感动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层 次 对象问题
特点
举例
原理性 技术性 操作性
1.师生的关系 和地位;2.学 生与内容的关 系;3.教学价
值取向。
1.师生与不同 性质内容的相 互关系;2.媒 介问题;3.教 学价值取向。
1.教学过程与 学习过程的相 互关系;2.内 容与手段的时 间结构问题。
1.抽象性;2.适用 1.启发式;2.发现式;3. 于各种内容和各种 案例教学法,等。 形式;3.无固定程 序;4.原理性:指
导作用。
1.抽象与具体相统 1.讲授法;2.谈话法;3. 一;2.适用于相同 演示法;4.参观法;5. 性质内容;3.有一 实验法;6.练习法;7. 般性程序;4.技术 讨论法;8.读书指导法; 性:中介作用。 9.实习作业法等。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意识地、自觉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具体表现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过程中实现的,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受到社会的制约,因此,个体的身心发展既是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又受到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因此,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战略举措;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全体性;二是全面性;三是主体性;四是基础性;五是发展性。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培训(中学部分)PPT课件
7
(三)仪表仪态
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教态自然,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
8
◆ 教师的仪表仪态
1主题说明本课名称2教学目的也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3课型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6教学难点说明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7教学过程说明教学中的五个步骤8作业处理说明书面或口头作业处置9板书设计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10教具运用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学目的目标所谓教学目标是指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2
教师的语言应少一点如雷贯耳、面目可憎,多一 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 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语言 慌张、啰嗦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语言精炼; 少一点南腔北调的方言,多一点标准规范的普通 话。
◆ 师生的沟通
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一条舌头和两只耳朵,为 的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10
(四)言语表达(沟通)
1. 语言清晰,语速适宜,表达准确 口齿清楚,讲话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洪 亮,语速适宜。 讲话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表达完整,有 感染力。 2.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别人 的意见,并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和蔼。 ▼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