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合集下载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GDP主义的发展我们也有历史的教训。我国曾经花费20年的时间使彩电工业价值链的95%在本土生成,成为当时中国引进技术的典型。但是本世纪初短短几年,以液晶面板为主的平板显示器对CRT显像管技术的替代,对中国彩电工业带来了重大打击。到了2008年,中国彩电工业由于没有能力参与到这一全球性的产业技术替代过程,只能被动跟随,以至于彩电价值链80%再度转移到国外。这些事件反复发生,关键在于没有吸取教训,无序、缺乏战略指导和战略支撑的发展模式,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正在重演。
新兴产业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但是我们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进入了低附加值陷阱。一些产业中职工从事的工作和传统制造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在高技术产业链低端活动的成功,并不会带来在这些高技术产业高端活动,如设计、开发、品牌推广等的成功。事实上,在一些高技术企业里,我们仍然处于价值链的老位置上,这是被锁定在组装、加工制造低附加值环节,并继续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一是战略规划前瞻性布局不足和单传的GDP导向,导致对产业技术换代、产业前景判断失误;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市场机会前瞻性研究和部署严重缺失,研发不利。对前沿高新技术研究支持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担当新兴产业实质性技术支撑;三是缺乏产业化和产业链的宏观布局。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发展规划战略和政策协调衔接不利,导致了在市场、研发、金融、贸易整个产业链上位置的脱节,难以形成配合有序的高价值产业链。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有两点建议:
二是大力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摒弃企业垄断,在科技创新竞争中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大企业还是大企业,均应得到公平竞争。同时,市场竞争要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能够转化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科技和经济结合。
三是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最根本特性就是不确定性,即使最内行的专家也难以判断哪种技术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政府官员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采用行政手段主导确定和评价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项目,成功率会很低,并很可能把创新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微观的创新活动,而是要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从事创新性科研活动的空间,创造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改革现有的技术创新的奖励和评价体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2辽宁阜新,阜新市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123000;3辽宁阜新,阜新市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中心,123000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预测发展形势,以此探讨如何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业政策;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反映着时代的需要。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辟新赛道——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根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科技创新。

新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推动新产品与新服务的产生,深刻影响全世界的市场需求,开辟了新的产业竞争赛道。

随着新技术的导入,一批新型基础设施会迅速兴建起来,形成网络,引发整合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产业格局,调整国际产业链分工和价值分配体系。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抢占新兴市场的技术、产业综合性解决方案,是跳出原有技术范式和产业轨道,在新赛道布局“先手棋”的战略举措。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产业供给提出新需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产业供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分量正逐渐加重,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进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社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动力源问题、气候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新的产业供给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络、生物技术产业等。

发展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发展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关于发展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029-02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加快推进。

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是我国振兴国民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

本文简要阐述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了浅析探讨。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并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全球分工过度依赖加工制作环节和加工贸易、竞争战略过度依赖成本价格,且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环节管理等高端环节缺失。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普遍共识。

就国家层面来讲,确有必要推出大型产业扶持政策为经济转型勾勒蓝图。

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不同于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产业。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新能源。

新能源发展将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聚焦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产业。

2.节能环保。

我国当前发展环保产业有三大任务: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做大、做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大规模发展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个视角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个视角

性 ,在未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市场 、技术 、效率 等
增长潜力巨大 。第三个特征是 导向性 ,一方面它一定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 的建议》提 出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强调要培育
和发展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把我 国发展战略性
是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 的方 向,未来经济结构发展的 方向 ,另一方面就是体 现政府政策 、资金 、技术支持
新能源汽车。 其次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 表了科技进步 和产业发 展的方向。经济学永远关 注的是人类 自身生存和发展
理 论 视 角 :从 战 略 高 度 认 识 发 展 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 的重 大 意 义
首先 ,战略性新 兴产业 是产业升级 的最高形式 。 按 照经济学理论 ,产业 的升级一般来 说有三种形 式 , 第 一种 形式是 产业 内的升级 ,就 是增 加产 品技术 含 量 ,提高工艺水平 ,通过提高产 品竞争力来增强产业
的 导 向性 。 正是 从 战 略 的 高度 来 认 识 和 把 握 ,我 国 目
新兴产业 比喻成我们要做一篇气势宏大 、意义深远的
文章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关键词就应该 是战略性 、创
新性 和针 对性 。
前 已经确定了七大产业作 为我们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重点。这七大 产业 主要是指 的是节能环保 、新一代 信息技术 、生物 、高端装 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 料 、
新能源 、干细胞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日本 的新兴战
略产业放在低碳产业 ,医疗 、新能源方 面;英 国提出
绿色振兴计划 ,重点发展绿色和混合燃料 ;德 国重点 发展 电动 汽车 。这几 年 ,由于发展 中国家 的快 速发

有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有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02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必要性
适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新 兴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 引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 展是适应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
国际竞争压力
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 业,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以 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有机结合。通过与高校 、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创新成果。
绿色低碳引领未来
01 02
绿色低碳意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 要方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既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也能为企业带来 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领未来发展
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望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全 球科技和产业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03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挑战与机遇
挑战
技术研发的高风险与高成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 往往涉及高风险和高投入,需要面对技术不确定性、研发 周期长等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开放合作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国际 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拓展市场空间。
引进技术与人才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引 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作,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行业标准。提升我国在全 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具备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性、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奠定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以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为例,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拥有全球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这得益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此外,中国人工智能、新能源车、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已经占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拥有数量庞大的科技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发展壮大。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实力不断提升。

我国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数据驱动的新生态正快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等地成为全国前四大创新中心,通过大数据的产业链拓展,传统的工业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洪流涌动带来巨大的机遇。

(2)技术储备愈加紧密。

中国在高铁、输变电、核电等领域的技术储备日益紧密,这些领域均具有国际上的核心技术,然而新产业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更高。

可探索未来相互融合,使新产业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给也愈发多元化、优秀化,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于人才的政策支持与引进力度,已经成为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4)政策保驾护航。

我国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上也一直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及产业升级政策,用以提高企业创新性、研发效率、核心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在内外竞争中突显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准入 科技创新、资源环境、重大项目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其次,要完善市场运
门槛,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在内的完 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
剩问题。
善政策支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进 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再次,
2. 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科学 入,实现“以政府投资为主”向“以 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机
4. 要采取政策引导和培育对战略 特点,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求相对更
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 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高,因此要高度重视适应战略性新兴
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
要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 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首先,要
接。三要严格规划执行。进一步增强 导”作用,加快制定包括财税、采购、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战略性
地选好产业
社会投资为主”的有序衔接,逐步形 制。最后,要调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 成成熟的市场化盈利模式。具体而 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
把科学确立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为基础 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国 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构建
和前提。首先,要注重“战略性”和 内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并采取 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紧编制 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发达国家 造金融人才高地,引进国际一流的金
国家规划。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 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某 融人才。三是保险护航,发挥科技保
划的情况下,抓紧研究编制国家战 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 险的支持保障作用。鼓励保险公司根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 封锁政策,为此,我国需要加快加强 据科技企业保险需求,积极进行产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问题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问题思考

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 息技 术、生物 、高端
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 料、新能源汽车 等某 一主导产业为核心 , 在特定地 区中, 大 量 的相关企业及服务机构 ,按 照一定的经 济联 系聚集起来 ,形成资金 、人 员、技术
及信息 等资源相互交换 、融合 、补 充的类 似生物 有机体 系统的 区域性产业群 落。产 业集群可 以分散 创新风险 , 降低创业成本 , 企业之 间互补 ,并减少交易成本。
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 的深 度融 合 ,与传统
产业集群相 比较 , 其呈现如下阶段性特征
战 性 兴 业 群 略 新 产 集
建设问 考 题思
■ 刘红 霞 ( 开封 大学就业指 导 中心 河南 开封 45 0 7 0 4)
核心技术的独创性 。战略性新兴 产业
的竞争 , 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 。 因此 , 加 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 着眼于 突破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前沿 性、战
与发展面 临诸 多障碍 。因此 ,必须科学制 定集群产 品市场培 育发展规 划 ,营造 良好 的市场环境 ,激发潜在市 场需 求 ,增强产
业发展动力。
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 和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壮
大 ,提高产业创新 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优
化 调 整 ,促 进 三 次 产 业 协 调 发展 ,构 建 起
认 可 度 偏 低 ,与现 有 同 类 业 集 群 的 必 要 性
战略性新兴产 业是 以重大技术 突破 和 重大发展需 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 长远发展具有重 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
术密集 、 物质 资源 消耗 少、 成长潜力大 、 综
倪 。 因此 ,研究集群 内产业链专 业分 工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作 为 科博 会 的重 要 活 动于 2 0 1 3年 5月 2 1日在 北 京 召
1 . 全局性 。国家意志和战略的体现, 既要对当前经济
和社会 发展起 到重要 支撑作 用 ,更要 引领未来 经济和 社 会 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方 向 , 既要统筹 全局 , 也要 协调各 个 区域 的产业发展 。 2 . 创新性 。 掌握 关键核心技 术 , 提升技术 的创 新能力 , 在市场 竞争 中处于 主动 ,引领产 业结构 优化升级 和发 展
【 关键 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产业发展 ; 问题研 究 【 中 图分类 号】 F 2 6

【 文 献标 识 码】 B
包括 主导产业 、 支柱 产业 、 先导产 业记忆 关键领域 的基 础 产业 。2 0 1 0年 ,我 国中央政府工作 报告 中提 到的战略性

前 言
当前 世界 各主要发 达 国家 和经 济体在 国际金融 危机
信息 网络和高端制 造业 。
( 二1 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基本属 性
的决 定》 , 明确 提 出了我 国培 育和发 展战略性 新兴产 业 的 中长 期 目 标, 力争 通过创 新 的经 济增长 点 , 抢 占新一 轮 国 际经 济竞争 的制高点 。“ 中 国战 略性新兴 产业 发展论坛 ”
我 国战 略性新 兴产 业 发展 问题 研 究
张型双 , 郭 维
( 哈尔滨 商业大学 经 济学 院 ,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2 8 )
【 摘 要】 战略性新兴 产业 包括新能 源、 新材料 、 节能环保、 生物 医药、 信 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
全局性、 创新性 、 引领性 、 长远性 、 复杂性 、 动态性、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基本属性 。目前 , 我 国战略 性新 兴产 业发展存在着 规模 不大、 收 益偏低 , 自主创新 能力不强 , 科技 成果转化 率低等 问题 。我 国应借 鉴发达 国家的成功 经验 , 构建战略 性新兴 产业发展 的人 才支撑体 系 , 以市场机制 为纽带 , 充分挖 掘和利 用新 的比较优势 , 以促进 我 国战略性 新兴产 业的发展 。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与思考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与思考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与思考内容提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方向,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1857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进入电气化时代;1929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进入电子时代;二战后,世界相继进入计算机、空间技术和核能时代;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将迈入物联网和低碳经济时代。

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纷纷转向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的经济科技制高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目前,各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存在不小差异。

由于认识不统一,一些地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为本地区原本没有发展、但本地区具备发展条件属于填补产业空白的产业领域,一些地方甚至将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的地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同于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如提出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也属于战略性新兴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特征。

这种“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今后一段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支撑性、引领性作用。

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支撑或带动作用的产业。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性”特征。

新兴产业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应用而新出现的行业领域。

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不成熟或具有很大升级空间、产品未定型或服务模式不清晰、市场认知度比较低,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 国 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 发 展 背 景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特别是 近几年 . 我 国 经 济 的增 长 速 度 举 世 瞩 目 , 但
基本上都是 “ 高投入 、 高 消耗 、 低技术 、 低产出” 的传统发展模式 。 这种粗
放型 经济增长模 式 , 在 竞 争 日益 激 烈 、 科 技 高 速 发 达 的 当今 世 界 , 其 累 积矛盾变得愈发尖锐 和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加 强 科 技 自 主创 新 ,
已 成 为 当前 我 国经 济发 展 刻不 容缓 的 任 务 。党 中 央 、 国务院审时度势 ,
国现今的 以 G D P增 长 速 度 和 政府 财 政 收 入 状 况 考 察 干 部 工 作 能力 , 决 定 干 部职 位 升迁 的 政绩 评 价模 式 ,也 使 得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将 发 展 新 兴产
节 的 问题 , 不 同的高等院校 、 科 研 院所 、 地方政府 、 相 关 企 业 之 间 的 利 益 格局错综 复杂, 产业 成 果转 化 率较 低 。 一 方 面 , 我 国企 业 的核 心 技 术 依
然不 强, 尚未 形 成 创 新 驱 动 的 发展 模 式 , 且 利 用 外 部 能 力 进 行 知 识 整 合
的能力较弱 , 普遍 存在忽视 与其上下游 企业 、 高 等 院校 、 科 研 院 所 沟 通
制高点 。 面 对 着 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 国际 形 势 , 我 国必 须 把 加 强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作 为未 来 的重 大 发展 战 略 ,为 我 国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提供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主 创 新 市 场调 节 对 策 研 究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关键思考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富有战略意义、具有较高增长潜力且可以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

它们通常涉及前沿技术和新兴市场,对国家经济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1.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经济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3.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挑战1.技术创新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涉及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风险较高,需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2.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投入风险高,私人投资动力不足,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

3.人才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优化教育体系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和建议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加政府科技研发经费,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3.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制定税收优惠和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需求,鼓励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

4.优化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战略意义,具备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潜力,能够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与创新。

同时,加强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鼓励他们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创企业,推动其快速发展和壮大。

其次,我国应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

通过制定利好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形成合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给予减税或免税政策,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降低创新风险,提高企业投资的安全感。

此外,我国应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高层次人才。

同时,鼓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他们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研究和项目实施中。

通过人才的积极参与,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此外,我国应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

通过与国际先进科技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优势,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投资和金融合作,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业研究 fT eI u ti td h d sr l u y n aS
我 国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 中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研 究
丁 晓 燕 海 安 县 商 务局 江 苏 海 安 2 6 0 2 60
摘 要 : 兴 产 业 逐 渐 成 为 引领 未 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要 力量 , 展 战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也 成 为 世 界 主 要 国 家抢 占新 一 轮 新 发
其 次 , 发 投入 不 足 , 研 自主创 新能 力薄 弱 。战略性 新 兴 产
新兴 产业 逐渐成 为引领 未来 经济社 会发展 的重 要力量 , 发展 战 业是 知识 、技术 、资 金密集 型产业 , 其发展 高度 依赖 技术创新 略性 新 兴产 业也 成为 世界 主 要 国家抢 占新一 轮 经济 和科 技 发 和突 破 。而 我 国 目前在 支持 战略 性新 兴 产业 发展 方 面 的投 融 展 制高 点 的重大 战略 。为 了适 应这 一经济 发展趋 势 , 国必须 资政 策还 不 够完 善 , 方面 , 批处 于初 创期 、成 长期 的创新 我 一 大 把握 世界新 科技革 命和产 业革 命 的历 史机 遇 , 加快 发展 战略性 型企 业存 在 融资 困难 , 资金 瓶 颈制 约 明显 ;另一 方 面 , 在财 存
业结 构升 级 、加快经 济发展 方 式转变 ; 是有 利于构 建 国际竞 三
产 业 的持 续 发展依 赖 于其 产 业配 套能 力和 市 场推 广能 力 的不
断提升 。 当前 , 部分新 兴产 业发展 更多地 依托 政策导 向和 政府 扶 持 , 没 取得 支撑 产业 持 续发 展 的足够 市 场空 间 , 用市 场 还 运
破 、市场 主导 、引领 发展 ”的总 体要 求 , 把握 好市场 主导 与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探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以先进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基础,对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的产业。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建设三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

二、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对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起相关机构,负责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专利申请补贴和优化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产业链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依托完善的产业链。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合作,促使产业链内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推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五、发展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市场风险、技术壁垒、资金短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市场风险;加大研发投入,打破技术壁垒;加大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六、结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面对发展难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较 大 ,未 来 的 增 加 值 的 比 重 可 达 到
5% 。
业 二 者都 具 有 战 略 性 特 征 ,高 技 术 产 业 的新 兴 部 分 如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产 业 、生 物 医 药 等是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但 二 者 也 是 有 区 别 的 ,战 略 性
响 ,很 可 能 引发 新 一 轮 产 业 革 命 和
制 高 点 。效 益 效 率标 准 ,增 加 值 率
“ 长 的 陷 阱 ” 。 必 须 大 力 发 展 节 增 能 环 保 、新 能 源 、 信 息 网 络 、生 物 等 新 兴 产 业 ,有 效 化 解 资 源 、环 境 等 的 瓶 颈 约 束 ,努 力 实 现 生 产 力 的
国 、 欧 洲 、 日本 等 国 家 纷 纷 制 定
“ 发展 战略 ”, 力培 育 和发 展新 新 大 能 源 、生 物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术 等 新 兴 产 业 ,努 力 抢 占新 一 轮 经 济 繁 荣
期 制 高 点 。 种 种 迹 象 表 明 ,世 界 新
走 出一 条 不 同 于 传 统 工业 化 的现 代
业 ,加 快 新 技 术 改 造 提 升 传 统 产
业 。 当 前 ,世 界新 科 技 革 命 发展 为 我 国走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提 供 了难 得 的 机 遇 ,我 们 必 须 把 握 有 利 时 机 , 大 力 发 展 新 技 术 、新 材 料 、新 能 源 和 节 能 环 保 ,着 眼 未 来 ,加 快 培 育 继 汽 车 、住 房 等 现 有 支 柱 产 业 之 后
跨 越 发展 。
较 高 、资 源 与 能 源 禀 赋 协 调 ;产 业 集 中 度 较 高 ,配 套 协 作 的 企 业 组 织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分析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加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如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议题。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1 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强内生增长力的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各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

例如,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德国的生物科技产业等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互联网+等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3.1 建立全面高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投入和支持的产业,需要政策引导和优惠政策的支持。

因此,在政策方面,应该建立全面高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步发展。

3.2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的衔接,推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3 完善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近年,国家逐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又一新的国家重大战略。

2014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在此战略背景下,尤其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化发展的契机。

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对于中国产业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加快占领全球化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培育周期长,技术、市场、政策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这些问题与以营利为目的和资金安全为首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相违背,企业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入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在市场缺失的领域,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坚持市场建设方式,以融资为杠杆,利用政府组织优势,引导资本投向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

国开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起到主导作用。

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关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谭中明(2012)、袁天昂(2010)、胡海峰(2010)等人从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培育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顾海峰(2011)则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层面、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

王保忠(2015)认为在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等领域,应该以开发性金融形态为主导,以培育商业性金融为辅。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一、建立行业蓝图
1、深入挖掘和分析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挖掘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明确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科学合理的行业蓝图。

2、为了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展,要建立行业结构部署和布局优化,确定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我市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装备投资投产模式。

3、结合我市新兴产业的现实发展情况,确定需要重点发展和支持的产业,形成一定的发展方向。

4、做好新兴产业的专业分析,为我市规划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加强政策支持
1、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行政审批优惠政策,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投融资的需要。

2、加强人才培养,改善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完善完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行政审批、信息服务、知识管理、市场拉动等政策,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行政服务支持。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基本原则与重点领域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基本原则与重点领域
四、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税收激励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产业经济学
第十九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章主要内容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与选择依据
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基本原则与重点领域
3
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与选择依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定义和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
• 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 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 • 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节 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三、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 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 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 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第三节 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 新能源汽车产业
• 信息网络产业 • 高端制造产业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与选择依据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是国家意志准则,
•第二是市场需求准则, •第三是技术自主准则, •第四是产业关联准则, •第五是就业带动准则,
•第六是资源环境准则。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先进环保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生物农业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2010年05月24日15:03:47 来源:学习时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本调研组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深化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形成了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抢占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首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远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时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从财政、金融等多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热情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2个省市正着手或已经完成了新兴产业调研、规划,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已经拉开了帷幕。

其次,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占领世界产业制高点、由大国变为强国的最佳时期。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核心基础技术支撑;其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其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其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其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利用不充分;其六,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国家整体竞争力。

问题是客观的,我们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进技术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缺乏核心基础技术的积累。

其次,行政性分权造成的条块分割,削弱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攻关的能力。

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界定模糊,导致产业投资一哄而上。

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攸关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发展的产业。

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

一、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是统筹制定国家新兴产业战略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仅靠企业或者民间力量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承担这个重大责任的必须是国家与政府,从总体发展方向上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决定总的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要把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之中,做到“三个规划”互相衔接,构成动态的战略思想、整体的战略部署。

为实现战略规划,国家应成立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门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协调全国的科学、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协调中央企业分工协作,把项目落实,实现产业化;协调市场化运作发展,推进配套产业的同步进行。

二是从战略高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

大学、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注重知识原始积累,在关键技术上自主创新,避免受制于人。

要注重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并购国际企业是实现关键技术向我国转移的重要途径。

国家应当转变外汇储备的使用方向,加大对我国有实力企业的注资,推动并购,通过兼并、收购、买断等方法,形成集聚效应,使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有。

三是强化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引领作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发挥国家和政府实施干预“有形之手”作用,做好引导规范发展工作,确定技术路线和扶持政策。

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对已经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技术要求和市场规律,采取招投标的办法,确定国家扶持的行业和领域,实施市场配置。

四是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录和国家标准。

当前,国家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理清各新兴产业与本领域传统产业的关系,注意做好新兴产业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的衔接。

应尽快把已经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发展目录制定出来,以利于工作展开。

二、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一是加大国家资金支持力度。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技术研究,由国家科研基金统筹,提供资金保障;加大技术研究投入,扶持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的资金支持。

在国家科研经费方面,加强支持经费的整合,避免资金分散。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税收支撑,对列入重点产业目录的产业,实行差别税率政策。

为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可以按地属关系明确税收所得,产业产生的税收可以由地方政府分享。

对产业相关企业的出口实行退税政策,对企业研发经费实行税前列支。

建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对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把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简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处理程序,为知识产权所有人维护权益提供便利,在法律法规上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企业、个人的创新成果和经济利益,明确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利益分配,明确专利发明人的报酬和技术入股的规则,引导社会形成尊重他人知识成果、尊重他人的创造力的氛围。

三是加大市场推广支持力度。

发挥政府采购鼓励创新的功能,建议修订《政府采购法》突出政府采购的调控效益,着重体现政府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对于国家评估认可的科研成果,提供用地、贴息、税收、市场推广等相应的政策,支持其产业化,建立财政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

四是引导社会资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设立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上市融资。

对创业板变“审批制”为“登记制”,只要符合规定,就可以允许上市。

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实行差别利率政策,相关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低于其他企业的利率。

充分借助风投、贷款、上市等多种金融手段刺激产业发展。

三、以国家组织的重大项目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体制一是以项目为依托,促进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相结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解决目前产学研资源相互分割的问题,改变高校人才的研究工作为评职称服务,企业注重利润、不重技术的局面,变“三元结构”为产学研一体化。

通过国家组织的重大项目为依托,把产学研三个要素串起来。

把科研的重点放在高校院所,相关科技攻关部分的任务交给高校或研究机构等有这方面特长的单位来完成,把工程重心放在企业,实施项目拆解,由有实力的企业各自承担能够突破的项目。

以此形成集聚研究资源、制造资源,合理分工,加速发展,促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二是围绕重点方向开展大协作、大攻关。

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有利条件。

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建立国家级重大项目,借鉴“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高度集中,突破瓶颈,实现重大项目的突破发展。

引导党政干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挥业绩评价考核杠杆作用,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确定政绩考核方向和指标,既重当期效益考核,更重未来发展投入考核,避免短期行为;既要考核政绩观,又要考核科学发展观,引导党政干部更多地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优化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机制。

建设战略性领军人才队伍,把有眼光、有实力、能够领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集中起来,通过给予高薪、允许技术入股等方法引进人才。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重视技术专家和科学家,由领军人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产业发展路线。

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促进方方面面的人才向重点领域集中。

在高校设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鼓励优秀学生出国学习最前沿技术,为产业发展奠定后续发展基础。

四、选择有基础的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一是丰富和发展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成果,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方向。

在优先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各项资源分配上,把高速铁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支持的领域,加快发展步伐。

在已经确定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共性基础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等10个重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集中优秀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形成研发合力,加大对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应用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化列车系统,为高速列车大规模运用提供最先进的平台和手段。

把铁路“走出去”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内容,积极为铁路“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推进我国已经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达成的合作建设高铁的意向,发展我国已经与缅甸、波兰和中亚部分国家达成的合作发展铁路的共识,在实质项目上取得新成就。

二是实施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

对这一问题,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按照科学技术要求和市场规律,确定技术路线和扶持政策。

对此,建议把发展纯电动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

应以科研院所机构、大学为基础保障、以重要的整车厂制造厂为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协作攻关,分品种、分层次、分系列地在技术上实施突破。

发展电动汽车应当从发展城市纯电动公交汽车开始起步。

在小型乘用车上,应当采取以轻微度混合技术路线为主的策略,把混合动力作为向电动汽车发展的过渡方案。

在电动汽车推进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完善技术,等待电池、电动机控制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后加以普及,既做到不急不躁,又只争朝夕。

三是加大对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基础。

建议把集成电路列为信息产业重点支持的领域。

应注重集成电路制造业与设计业的同步发展,支持自主集成电路工艺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为自主研发的工艺设备提供试用的市场,为集成电路产业整体提升打下基础。

同时,加强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突破。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加快了追赶国际前沿的步伐,国内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正通过技术控股的方式不断缩小平板显示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对平板显示核心技术有掌控能力的国内企业,加大对其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液晶面板大生产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制造技术,实现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全面突破。

作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调研小组(课题组组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执笔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赵方宽课题组成员: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蒙启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董中原、中国工商银行纪委书记刘立宪、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指导老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