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2011年
湖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各章考点.doc
《会计基础》各章考试重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熟悉(二)会计的基本特征——掌握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1)货币计量单位——元(2)实物计量单位——件、吨、kg(3)劳动计量单位——小时、天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1)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包括哪七种?其中:①复式记账——是核心;②会计核算工作的三大环节——是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③会计核算的具体工作——是指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算账【成本计算】、报账【编制会计报表】。
(2)会计监督方法(3)会计分析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一)会计的核算职能1.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2.又称为反映职能3.会计核算的过程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构成。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1.对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2.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1.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2.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1.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2.即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3.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称为资金运动;4.经济活动包括(1)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2)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非经济业务5.非经济业务【有哪些?】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6.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7资金与资产的关系——了解(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1)款项——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哪些是其他货币资金?】(2)有价证券——股票、债券(3)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1)财物——是指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存货、固定资产;(2)不包括无形的专利、应收的款项。
2011会计从业证基础会计第一章基础会计 总论
第一章总论本章内容是会计基础的总体内容,要求大家掌握会计的概述,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从历年考试命题来看,主要对单个知识点进行考核,出在客观题型上,有主观题的考试省份也不会出主观题。
本章重点(1)会计的基本特征(2)会计的基本职能(3)资会计基本假设(4)会计基础第一节会计概述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典型考题】:1、(2010.贵州)会计核算()是指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
A、完整性B、连续性C、系统性D、及时性【答案】A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完整性是指对所有的会计对象都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能有遗漏;连续性是指对会计对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系统性是指应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能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可以揭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一、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典型考题】:(重庆.2010.判)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会计日常工作中还用到劳动计量和实物计量( )[答案]:√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2)复式记账,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核算经济业务对各会计要素的影响及其结果。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业务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凭证。
(4)登记账簿,就是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上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5)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归集各个经营时期发生的费用,从而计算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2011会计基础讲义第一章
《会计基础》培训教材(依据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2010年版《会计基础》编制)第一章总论本章知识点简介本章主要阐述了会计的含义、职能、对象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等相关内容。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在理解会计的含义、职能、对象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的内涵。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P.1)一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二是会计基本假设。
三是会计基础。
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概念及特征(教材P.1)(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
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必然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
人们一方面关心劳动成果的多少,另一方面也注重劳动耗费的高低。
因此,人们在不断革新生产技术的同时,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
会计就是这样产生于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中,并随着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会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会计”一词的命名起源于西周时代。
“会”字有会合和总计财货两种含义,人们从读音上把两种不同的含义区分开来,即读音为“hui”者指会合之“会”字;读音为“kuai”者,便指会计之“会”。
“计”字由十和言两个母体字组合而成。
“言,心声也”,表示数目计算之言,务必讲求真实、正确,不能有任何虚假伪诈;“十”字本身含有将东西南北各方零星分散之物汇合起来进行计算之意。
“言”和“十”组成“计”,便有将零星分散之财物进行正确计算的含义。
对此,清代学者焦循基于前人对“会计”概念的认识,在其所著《孟子正义》一书中对会计原始含义作了如下概括:“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意思是日常的零星计算和岁末的全年总合计算合起来,称作“会计”,概括了“会计”二字连用的基本含义。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行次 年初余额 期末余额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基础会计---总论
编制单位: 年 月 项 目 一、营业收入 1
会企01表 单位:元
利润表
会企02表
行数 本期金额 本年累计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 -” 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 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 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扩展: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 营业绩等的职能。
基础会计---总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基础会计---总论
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 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
归属期的一项原则。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 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 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的费用处理。 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年 月 日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年初余额 期末余额 (或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基础会计---总论
例5、碧水化工厂开出现金支票2万元,以备日常开支 使用。该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为: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额+现金增加额=负债+所有者权益 ==》2 300万元-2万元+2万元=2 300万元 ==》资产2 300万元=负债+所有者权益2 300万元 具体九类为:1资产内项目的一增一减;2负债内项目的 一增一减;3所有者权益内项目的一增一减;4负债项目 增加,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5负债项目减少,所有者 权益项目增加;6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增加;7资产 项目增加,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8资产项目减少,负 债项目减少;9资产项目减少,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
基础会计第一章总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基础会计第一章总论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1:请简要概述基础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请简要概述基础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答案解析:基础会计是一种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其目的是通过维护准确的账目记录,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基础会计是一种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其目的是通过维护准确的账目记录,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试题2:解释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
解释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
答案解析: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原理。
即: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原理反映了企业资源的来源和运用。
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原理。
即: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原理反映了企业资源的来源和运用。
试题3:列举并解释财务报表的三个主要类型。
列举并解释财务报表的三个主要类型。
答案解析:财务报表的三个主要类型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的三个主要类型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显示了企业特定时间点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 损益表显示了企业特定时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亏损情况。
- 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特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试题4:请解释会计的概念与原则的关系。
请解释会计的概念与原则的关系。
答案解析:会计的概念是指揭示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技巧,而会计的原则是制定和应用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准则。
会计原则为会计提供了一套规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的概念是指揭示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技巧,而会计的原则是制定和应用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准则。
会计原则为会计提供了一套规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题5:简要介绍会计信息用户的主要类型。
简要介绍会计信息用户的主要类型。
答案解析:会计信息用户主要分为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
会计信息用户主要分为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
会计基础第1章总论
目录
CONTENTS
• 会计概述 •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 会计记账基础 • 会计计量属性
01 会计概述
会计的定义与功能
• 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 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要素的标准。
应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
优点
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和财务状况,有利于企业进行
财务管理和决策。
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权责发生制需 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可
能存在误差和舞弊风险。
收付实现制
定义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 的时间作为确认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 准。
应用范围
价上涨时。
应用
在会计实务中,重置成本主要用 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特别是
在物价上涨时。
可变现净值
01
定义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将资产出售时预期能够收到的净额,即销售价格减
去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后的净额。
02
特点
可变现净值能够反映资产在短期内变现的价值,它基于资产的预期售价
和相关税费。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计量方式,特别是在市场不稳定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 范围,即会计为之服务
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持续经营
假设企业将持续、正常 地进行经营活动,不会
面临破产或清算。
会计分期
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 若干个期间,以便进行会 计分期和编制财务报表。
货币计量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1)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1)第一章总论1.财务报告的目标: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给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3.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4.会计信息质量八大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5.负债现时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另除现时义务外还有潜在义务之分。
6.会计要素五大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2)第二章存货1.存货概念: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原材料。
2.存货的初始计量: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3.存货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4.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不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5.委加收回后直接销售的货物计入委加货物成本,委加收回后继续加工的不计入委加货物成本。
6.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发生货物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7.消费税=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8.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分类计提、单项计提、总和计提9.存货期末计提原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
即A:存货实际成本价B:估计售价减去加工费、税费等后的余额。
两者的差价计入存货跌价准备。
10.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确凿证据、持有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1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有合同的以合同价为计量基础,没有合同的,以市场价为计量基础。
如合同标的物未生产出来,以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合同价作为计量基础。
12.计提存货跌价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存准备,转回时作相反分录。
13.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分录: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笔记(3)第三章固定资产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1.概念: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仅限于经营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基础》第一章_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 组织,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 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 一个会计主体。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 的计算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 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 的费用。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二)会计循环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 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 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__填__制_和__审__核__会__计_凭__证___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监督职能
= 控制职能
特点
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最新,最全)2011《会计基础》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最新,最详)2011《会计基础》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故A选项正确。
2.B[解析]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带来牡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对会计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现代数学、行为秤学等被引入会计,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传统的会计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3.A[解析]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从会计发展过程以及《会计法》的规定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4.A[解析]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5.A[解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3备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故本题选A。
二、多项选择题1.AB[解析]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从会计发展过程以厦《会计法》的规定来看,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2.ABCD[解析]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ABCD选项均为会计核算的对象。
3.ABC[解析]会计基在假设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4.ABCD[解析]贲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首先应当符合资产的定义。
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八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题中四个选项都正确。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C.劳动管理
D.实物和价值管理
例10、价值管理就是会计管理。( )
答案:例9、B; 例10、错误;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 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 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
三、会计目标与会计对象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
地或标准。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会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满足会
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 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 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 出经济决策。
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
关于会计职能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的共识。 但是随着生产里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 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现代会 计还具有利用各种预测数据、参与制定经济决策的决策职 能;利用责任会计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强化管理的事中控制 职能;通过对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变动情况进 行分析,从考核企业、单位的经营业绩的评价职能;等等。
一漫长的时期。(会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 考核收支的工作,无论在中国和外国,都是在 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其特点是:会计以实物和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以官厅会计为主, 会计核算采用单式记账。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习题参考答案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一、单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C)。
P5-7A、记账与算账B、预测和决策C、核算与监督D、记账、算账与报账2、新《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这是对( B)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P15-16A、会计分期B、会计主体C、货币计量D、持续经营3、我国的会计事项记录,在(B)时期己形成。
P1A、东周B、殷商C、西周D、伏羲4、我国古代"会计"一词产生于( C)。
P2A、东周B、殷商C、西周D、伏羲5、( C)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
P17-18A、会计主体假设B、会计分期假设C、持续经营假设D、货币计量6、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存在的会计假设是( C )。
P18-19A、会计主体假设B、货币计量假设C、会计分期假设D、人民币计量假设7、会计监督职能又称( C )。
P7A、反映职能B、审计职能C、控制职能D、稽核职能8、会计是以( B )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P2A、实物B、货币C、劳动D、人民币9、会计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B)。
P5A、监督职能B、反映(核算)职能C、分析职能D、控制职能10、会计分期是为了(B)。
p18A、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B、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C、提供综合会计信息确定计量基础D、财务物资按历史成本反映1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 C)所作的限定。
P15-16A、时间范围B、计算方法C、空间范围D、人民币计量12、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是(A)。
P18-19A、年度B、半年度C、季度D、月度13、下列属于特殊业务会计核算的是( C )。
P10A、长期投资的核算B、固定资产的核算C、债务重组和会计政策变更D、财务情况说明书14、下列属于经济事项的是( D)。
P11A、从外单位购入商品B、接受外单位提供的劳务C、销售自产产品D、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15、在会计核算内容中(C)的流动性最强。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例:
例
三、会计分期
A公司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企业会计准则》
年度 中期
半年度 季度 月度
例
㈣货币计量
例:银行存款50元,原材料100万元,固定 资产1 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800万元。
元
《企业会计准则》
注意:考试易出判断题。
注意两点:
例 准则
例
四项基本假设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
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 ,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 以及应交款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 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 的投入资本。
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现代企业明晰产权关系的重要标志。
资金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总结
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最高概 括,是会计对象的第一层次。
会计对象的第二层次是会计要素。 第三层次是会计科目。
单选题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 A )。 A.资金运动 B. 经济活动 C. 财产物资 D. 货币资金
2、下面关于会计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C )。
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各 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就是单位发生的交易 或事项。
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 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交换 ,如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等 。(公允价值计价)
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 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 旅费、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历 史成本或账面价值计价)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莫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第一章 总论
本章阐述了
会计概述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 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 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 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拥有一系列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 3、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债权人投入 供应过程 资金循环与周转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上缴国家税款 偿还债务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资金的退出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环节的是(D)
A、生产过程 B、销售过程 C、工艺过程 D、分配过程 2、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B) A .资金运动 B.经济活动 C .经济资源 D. 劳动成果
(4)收到A单位预付贷款25000元,款存入银行 (5)预付第二季度财产保险费1200元 ( 6) 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共 3200 元(一月份 1000 ,二月份 1050) (7)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30000元 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3月份的收入和费用
单选题
3 、()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将一个主体持续的 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 .持续经营 B .会计年度 C .会计分期 D.会计主体
4、持续经营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 .会计主体 计量 B .权责发生制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2011年会计基础知识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必然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
人们一方面关心劳动成果的多少,另一方面也注重劳动耗费的高低。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只是凭借头脑来记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所得与所费的会计。
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纷繁、复杂,大脑记忆已无法满足上述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得与所费的会计。
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以不同的形式保持了各自经营活动的记录,伏羲时期的结绳记事,古老的巴比伦人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有支付工资的黏土记录版,古埃及和古希腊城邦记账和实施会计记录的大量证据,这都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我国的会计事项记录,在殷商时期已形成,并得以在国家收纳贡赋中应用。
这些简单的计量和记录行为主要是为了计算劳动成果,为剩余产品分配服务。
随着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已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逐渐发展成为以货币单位来综合地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会计核算内容、方法等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会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复式簿记的出现。
中世纪意大利城市贸易的兴起,为复式簿记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在其《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当时流行于意大利的威尼斯簿记法,以此确立了复式簿记法的地位,并在全世界得以推广。
会计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传统的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单位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并定期以财务报表形式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除了反映和监督外,还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手段谋求经济效益。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会计基础》各章节重点目录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一、会计概述:1.会计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
2.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3.会计对象。
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二、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会计要素: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三、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2.会计科目的分类3.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1.会计等式(1)会计等式的含义(2)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收入费用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复式记账法3.借贷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4)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律(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4.会计分录5.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联系和区别(2)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求。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1.会计凭证的概念2.会计凭证的意义3.会计凭证的种类二、原始凭证1.原始凭证的概念2.原始凭证的分类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4.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5.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6.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三、记账凭证1.记账凭证的概念2.记账凭证的种类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4.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5.记账凭证的审核6.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1.会计账簿的概念2.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3.会计账簿的分类二、会计账簿的启用与记账规则1.会计账簿的记账规则三、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1.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2.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3.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四、对账1.账账核对的内容2.账实核对的内容五、错账更正方法1.划线更正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2.红字更正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3.补充登记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六、结账1.结账的基本程序2.各种账簿的结账方法七、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一、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1.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1.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四、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1.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设置2.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3. 科目汇总变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七章财产清查一、财产清查概述1.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2.财产清查的种类二、财产清查的方法1.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3.实物资产4.往来款项三、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1.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和方法2.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3.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4.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5.往来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2.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3.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4.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二、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格式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三、利润表1.利润表的概念、格式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四、现金流量表1.现金流量表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的信息2.现金流量表的分类3.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第九章会计档案1.会计档案的概念2.会计档案的内容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4.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5.会计档案的销毁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1.款项和有价证券具体包括哪些2.现金和银行存款3.交易性金融资产二、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1.购买原材料(1)计划成本法核算时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2)实际成本法核算时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2.发出原材料(1)计划成本法下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2)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3.库存商品4.固定资产(1)购入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2)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3)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1.应收和预付款项2.应付账款3.应付职工薪酬4.应交税费5.借款四、资本的增减1.接受投资2.实收资本的减少五、收入、成本和费用1.收入2.成本3.费用(1)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2)结转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3)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4)发生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5)发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6)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六、财务成果的计算1.利润的计算2.期末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的账务处理3.所得税费用4.利润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从业资格证培训《会计基础》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何玉英2011-3-21第一章总论本章内容共3节★★★第一节会计概述(概念、基本职能、对象和具体内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第三节会计基础第一节会计概述(概念、基本职能、对象和具体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理解)(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价值形式的管理);2.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例如:一辆夏利和一辆奔驰相比,哪个贵?奔驰,大多数人马上会说到。
但我说的夏利是10年新款新车,而奔驰是小孩儿玩具车。
如果我直接以金额表述相信就不存在问题了,夏利不超过10万,而奔驰在100万以上,也就是统一为货币计量了;但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例如:春兰空调公司10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3504500元,假如只以价值量体现,那被盗一两台根本不会轻易发现;假如既以价值量体现,同时又以数量记录,则很容易发现。
故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2)通常在经济活动中使用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
↓↓↓如,小时,工时公斤,米等元,万元等↓↓如:普通人与金融高管的每小时相比;1斤大米与黄金相比┄┄3、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4、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
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
例如:甲销售一批货物给乙。
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
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做代理记账,也得分别就甲乙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二)会计的基本特征(多选)理解:会计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说明会计的主要特点;(判断)通常使用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
货币计量单位是会计最主要的计量单位,会计所进行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形式的管理。
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各项经济业务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才能够汇总和记录,但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专门方法。
其中,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的核心。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三大环节,构成一个会计循环。
(具体方法――多选)以上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种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所以会计工作也称为会计管理工作,是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区分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唯一计量单位(判断)提示: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狭义的会计仅指财务会计。
【例题1•多选题】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 )。
A.劳动计量单位B.实物计量单位C.货币计量单位D.技术计量单位[答案]ABC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判断)(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可称作反映),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例如,公司新挖入一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
(2)计量——(记多少)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
(3)记录——(怎么记)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地球人都用的借贷记账法,我们在凭证和账簿中都会记录——借原材料100000元。
(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要做到全面、连续和系统地进行的,这样记录计算的结果,才能形成完整、综合的会计信息,以便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
(三)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但不属于会计的基本职能。
【例题2•单选题】算账是指在( )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会计要素进行计算。
A.会计报告B.会计凭证C.记账D.会计主体[答案]C【例题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C.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答案]B【例题4•多选题】以下关于会计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B.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C.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D.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答案]ABCD 来源:考试大_会计证考试三、会计的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一)会计对象(单选)1.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3.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1)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向债主借入(债权人投入)。
投入的资金形成企业的各种资产。
资金是资产的价值,资产是资金的存在方式。
一个企业的资金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大来源途径,又表现为资产这一种存在形式。
(2)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①供应过程: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②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③销售过程: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
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偿债)、上交各项税金(交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分利)等。
(多选)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经济业务,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如,购进材料、销售产品等)。
非经济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如,企业新挖一销售经理,制订工作计划,召开会议等)。
【例题5•单选题】( )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A.会计职能B.会计本质C.会计对象D.会计方法[答案]C【例题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阶段的是( )。
A.供应过程B.生产过程C.销售过程D.分配过程[答案]D(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类。
经济业务事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包括各种股票、债券等。
(如国库券)款项和有价证券是单位的资产,也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因此,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如实地核算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及结存,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保证单位货币资金的流通性、安全性,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是单位财产物资的简称,是反映一个单位进行或维持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商品等存货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单位财物收发、增减和使用环节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维护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则是指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负债,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债权债务的核算,及时、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单位的债权债务,防范在债权债务环节发生非法行为。
4.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投资者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
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
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进行核算。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或进行某项劳务而发生的费用,它与一定的产品或劳务相联系,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各单位应当重视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环节的管理,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正确核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利润或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