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二)(教材第96页)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统计的含义,知道统计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展示,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3.能够运用基本的统计量,如总数、平均数、中位数等,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统计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和判断。
4.比较分析:指导学生比较不同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勇于探索: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未知问题,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
3.严谨求实:教育学生对待数据要认真负责,遵循严谨、求实的原则。
4.团队合作: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过程,提高他们对统计的兴趣。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统计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题驱动: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实际的统计任务,如调查同学们喜欢的季节、水果等,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
-知识巩固:通过设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统计方法和技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统计的应用场景。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所给的图形找出最高点、最低点、受欢迎程度、不受欢迎程度等信息。

2.能够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归纳总结。

3.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否根据所给的图形通过观察找出相关信息。

2.学生能否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相关信息。

例如:•气温柱状图: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植物生长统计表:哪种植物生长最好?哪种植物生长最差?•电影票房统计表:哪部电影比较受欢迎?哪部电影比较不受欢迎?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逐渐理解图形中蕴含的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3. 学习重点(20分钟)1.根据图形找出相关信息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最高点、最低点、大致范围等信息,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

例如:•外出旅游的人数统计图:峰顶是哪一天?哪一天请假的人最多?•不同年龄段的游泳时间统计表:哪个年龄段游泳时间最长?哪个年龄段游泳时间最短?2.数据的排序和归纳总结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对数据进行排序,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数据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同学们的身高:按照身高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统计各个身高段的人数。

•同学们的成绩: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统计各个分数段的人数。

4. 学习难点(20分钟)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通过分组讨论、示范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补充。

1.如何在不规则图形中找到最高点、最低点?2.如何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5. 练习巩固(2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收尾,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数量统计——一年级数学教案二

数量统计——一年级数学教案二

数量统计——一年级数学教案二本节课将学习数量统计。

本次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展示数据。

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学生将学习使用图形来展示数据。

教学目标:1.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2.学生将学习如何处理和展示数据。

3.学生将学习使用图形来展示数据。

教学内容:1.收集数据2.处理数据3.展示数据4.使用图形展示数据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数量统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收集数据。

3.教师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中,让学生处理数据。

4.让学生用柱形图、饼图等各种图形展示数据。

5.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并结论。

教学方法:1.活动式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图形化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先利用幻灯片或板书来讲解数量统计的基本概念,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参与。

二、讲解数据收集方法1.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问询技巧,通过提出具体和简单的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收集数据的效率。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数的能力。

3.让学生练习收集数据的方法。

三、讲解数据处理方法1.教师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中。

2.让学生学习如何用电脑处理数据。

四、讲解数据展示方法1.教师讲解数据展示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展示数据,并进行讨论。

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1.让学生在分析和总结过程中总结课程内容。

2.让学生回答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让学生对课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六、作业要求1.让学生用不同的图形展示一组数据,并把展示结果带到课堂上去。

2.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数据处理和展示过程中学到的经验。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评估学生的作业。

三、教学体会数量统计是学生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可以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强调学生要掌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展示等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都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同时,我也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点时,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案

统计教案教学内容:课本第92~9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

教材简析:本课教材编排依据低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选取了动物运动会这一场景作为主题图,贴近同学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爱好。

图中的动物运发动有狗、兔、猴三类,依据参与运动工程的不同,又可以分成跳高和长跑两类。

可教材并没有把“同一类事物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告知同学,而是在吵闹的场景中,通过卡通人物的提问,来启发同学自己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引出不同的分类,从而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

通过以上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使同学充分经受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突出了统计活动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1、让同学经受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让同学在自己宠爱的情境中进行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育同学乐观思考和合作沟通的意识,增加同学对数学学习的信念。

4、结合教学争辩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对同学的倾听、表达、合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用当节课所学的统计学问对以上三个方面统计,发觉问题,提出可行方案。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难点: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我介绍及本节课教学内容简洁说明。

2、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又开头了。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赶来参与这难得的盛会。

小伴侣们,你们想不想也去参与呢那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引导同学看主题图〕二、收集信息、感受不同。

1、观看与沟通。

2、解答。

工程合计跳高长跑只数动物种类合计狗兔猴3、比拟、感受统计。

三、应用实践、体验不同。

1、做课本第93页的第2题。

〔1〕读题;〔2〕解答;〔3〕订正;〔4〕说一说。

2、做课本第93页的第1题。

〔1〕理解“最〞字;〔2〕建议调查方式;〔3〕同学调查;〔4〕你发觉了什么调查一个小组,组中每个同学最宠爱的一种电视节目和最宠爱的球类活动,再在全班沟通,把结果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条形统计图》教学案 (公开课)2022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2)

《条形统计图》教学案 (公开课)2022年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2)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答复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 ,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例如2统计表〕 .这是统计的结果 ,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 ,请你选择一个 ,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 ?下面小组讨论: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 ,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适宜 ?为什么 ?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 ,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 ,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 ,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提醒学生注意 ,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 ,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 ,并答复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 ,有什么不同 ?"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 ,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适宜 ?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 ,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练习十九〞第4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 ?向学生说明这个统计图是横轴表示人数 ,纵轴表示统计图的工程 ,这样的统计图是横式条形统计图 .组织学生先调查同学的上学方式 ,再完成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新的收获吗 ?第2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 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外表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导学流程一、导入今天上课,先让大家猜个谜语,什么谜语呢(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着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二、导学(一)认识钟面:1、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答复,教师随机引导)(1)钟面上有数字.引导:请小朋友指好自己学具钟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起读一读.(出示一个只有3、6、9、12四个数字的钟)像这个钟上只有4个数字,没写数字的地方你知道是几吗指着没写数字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是数字几.(2)钟面上有针.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 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 .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相在学具钟上指一下)(3)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格子.说明:这些格子是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来看时间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到.(二)认识整时:1、观察贴出的钟面,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样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这是7时 .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 ,是7时.小结: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 ,是7时.2、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三个钟面,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3、归纳总结.仔细观察一个这几个钟面,你发现1时、5时、11时,还有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特点时针呢4、"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说话:这三幅图上分别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5、"想想做做〞1 .让学生自由说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三)认识大约几时.1、贴出例2的两个自制钟面.如以下图: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2、汇报交流: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第|一个钟:7时不到一点第二个钟:7时刚过一点3、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三、导疑导疏1、拨一拨 .2、画一画 .四、导评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通过一年级|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来引出本课要学习的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主题:统计
年级:小学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收集和整理数据;
3. 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教学重点:
1. 统计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 统计图表的解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统计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表、实物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入统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统计的定义及目的;
2. 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介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让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2.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展示数据。

四、讨论分享(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
2. 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3.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统计图表的含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写出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六、结束语(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5 正方形、7个三角形、4 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

(板书:统计)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

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教案 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教案 冀教版
(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个同学的作品)
师:和刚才的贴图相比较,这次展示的小朋友增多了。看来,咱们班小朋友的贴图能力还是很强的。接着,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水果贴图。小朋友们能从这幅图里知道,哪种水果最多?请小朋友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生同桌交流。
(2)全班反馈。
师:谁来说说看,你觉得哪种水果最多?
教学反思
师:小朋友们的作品都完成得不错。现在,我们一块来数一数,看看这几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师生互动)
3.指导学生观看水果图。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了赏菊图,接着,我们再一块去看看水果图吧。
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赏菊图)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呢?
生:我看到了苹果、梨和桃子。
师:大家能不能数一数,这几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呢?
生1:我知道桃子有3个,苹果有5个,梨有7个。
师:××同学数的对吗?
生:对。
师:接着,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好注意,还是每个格子贴一个水果。
学生动手完成贴图。
(2)反馈。
师:刚才同学们的菊花贴图完成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展示水果贴图,好吗?谁愿意上来展示?
个性化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今天我们的课本里有一幅漂亮的赏菊图,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新课探讨
1.指导学生看图。
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赏菊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菊花。
师:这些菊花可真漂亮。那么,你们能马上看出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几朵吗?
生:不能。
师:大家都拿好了吗?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96页。我们按照菊花的颜色,将和它颜色一样的花片贴在格子里。那么,一个格子贴几朵花呢?
生:一个格子贴一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3.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1.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板书、笔、教具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课前导学)师生互动,引入统计学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统计学”。

2.(课堂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统计例子,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讲解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讲解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

–简单介绍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

–指导学生如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如制作数据表等。

3.简单的统计方法:–讲解简单的统计方法,如频数、频数分布等。

–指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统计方法的应用。

第三部分:练习1.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开展统计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统计问题,并解决。

课堂作业1.简单的统计学习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阅读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相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同时也对简单的统计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师:今天,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10+610+7lO+810+9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

(指名回答)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统计的概念,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2. 学习如何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表达数据。

3. 学习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通过直观方式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图形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统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统计概念: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统计的含义和方法。

3. 演示统计过程:教师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方式,演示如何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能够通过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课本P33~34例1和例2。

2. 完成课本P34“做一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图表来表示数据。

2. 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课本P33~34例1和例2,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P34“做一做”,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统计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统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感知统计的必要性。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引入统计概念。

2. 讲解例1和例2,引导学生掌握统计方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实践统计方法。

4.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统计结果。

5. 总结统计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沟通交流能力。

3.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收获。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统计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统计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统计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54-55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统计图所包括的基本内容。

2.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感知统计图形象、直观的特点。

3.会在格子图里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一.生活引入,趣中有学。

1.谈话引入。

师:我们都很爱爸爸妈妈,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吗?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班级里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少。

谁来猜一猜。

学了今天的新本领以后就可以知道了。

有一个班级的小朋友也在学本领,他们正在对班级同学出生的月份进行统计,我们一起看一看吧!2.简单数据整理。

(1)分一分:请学生观察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出示:分一分)(2)数一数:把分类后的结果让学生填在统计表内。

(出示:数一数)(3)核对并小结:我们把这些数叫做数据,数据对我们很重要,它最有说服力。

3.揭示课题:刚才我们用分一分,数一数这样的方法就是统计。

(出示课题:统计)统计在生活中用的很多,例如我们可以统计小朋友订阅杂志的情况,统计春游的人数,我们都可以把统计的数据填在表格里,这就是一张统计表。

二.主动探究,学中有趣。

1.初步认识统计图及其作用。

(1)小组观察:统计图中有哪些内容?(2)交流小结:统计的内容有:a:表格的下方是统计的对象,也就是这12个月份。

b:左边这些自下而上的数表示的是数量。

c:这里的1,2。

6表示的是人数,所以在表格的左上角有单位名称“人”。

(3)教师点拨:①为什么数量写到6就够了?②这个红条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③还可以怎么看?(涂色完成后看看最后一格所对应的数来检查自己涂色是不是对)(4)小结:从0到1所以一格表示1人,有几人就画几格。

小朋友在画直条图的时候,要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对应带图里面,一月份有4人,就在一月这一列自下往上画4格,这就是第三步,画一画。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2.能够根据给定数据完成简单统计任务3.能够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对给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复习1.认识数据: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2.数据的组织方式:表格和图表第二部分:教学1.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2.统计任务及方法–调查和采样–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统计分析应用–生活中统计分析应用第三部分:实践活动1.小组活动:根据给定的数据完成统计任务,包括调查、描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2.个人活动: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旅游等。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问题解决法3.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1.复习定量数据、定性数据、表格和图表的概念,提问学生表格和图表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2.分组讨论:根据生活实际问题,如家庭开支、假期旅游等,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将小组调查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进行统计描述。

4.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统计任务及方法,同时引入统计分析应用。

5.小组活动:根据给定数据完成统计任务,包括调查、描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6.个人活动: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旅游等。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生互动验证。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任务及方法。

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数据完成简单的统计任务。

3.学生能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反思1.运用生活实际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学生参与性高,思维活跃。

2.整合统计的各个方面,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需要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可以活跃教学氛围。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统计的概念,知道统计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体验统计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概念及意义。

2. 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

3. 统计工具:图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图表描述数据。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统计数据素材。

2. 学生准备收集数据的工具(如铅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例讲解:教师展示一个个具体的统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过程和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尝试制作简单的图表。

5.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成果,分享统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统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统计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描述统计的基本过程。

2. 评价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通过图表的形式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3.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有效沟通、协作完成统计任务。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统计局或相关单位,了解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3. 开展统计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调整1. 简化统计概念的解释,用更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一年级数学统计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统计(二)教案一年级数学统计(二)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会收集、整理数据。

2、能对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统计图、统计表、活页作业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修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给它们分分类吧,并数出每类有几个?可要仔细哟!riyueangbmewuzhüaoshk2、将上面收集的数据用涂方格的方法表示出来。

3、将上面的数据填入下表。

类别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数量4、分析数据,学生合作解答。

二、生合作研究问题,并解决之。

1、教师大屏幕出示练习十七2题,要求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要认真观察:轮船、火箭、鱼各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2、每种图形有多少个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3、交流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4、对数据进行分析:⑴()最多,()最少。

⑵△比○多()个,比□多()个。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5、体会统计的好处。

三、学生实践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让同学们做5道题:21+30=36+3=28﹣4=45+7=53+9=师:现在分组进行统计,统计一下全对的有几人?错一道的有几人?错两道的有几人?...... 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进行统计,结果都非常正确,其实今天的统计用举手的方法也非常好。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错一道的同学请举手。

预计学生分类大部分正确,有些低等生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章节混淆,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

学生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的正确结论为:声母:bmzhshk韵母:angeüao整体认读音节:riyuewu声母5个,韵母4个,整体认读音节3个预计学生能够正确填出。

实际做题正确。

预计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实际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学生可能回答:生1: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生2:用画“√”的方法统计。

学生实际回答:生1: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小学生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_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生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_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_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3。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课件,水彩笔,卡片。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同学们,校园花坛里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真漂亮,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花园里去看看好吗?(出示第93页主题图)看了这副图,你想提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想知道校园里开了几种花?每种花有多少朵?合作探究,体会过程1.小组讨论。

你们提的问题非常好,能一眼看出每种花各有多少朵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请小组讨论讨论。

2.小组交流。

生1: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再数一数.生2:排成一排,一个对一个.师:这样排有什么好处呢?生:这样排容易看出谁多谁少.3.进行活动体会过程.红花、黄花、蓝花、玫瑰红花各有多少朵呢?请自己动手把结果涂在方格里。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

学生汇报、整理结果.实物投影出学生整理的结果,有的是从下往上涂,有的是从上往下涂.那种涂法好?你喜欢那种方法?教师在四种颜色的花下板书花的朵数,再画上线告诉学生,像这样方法叫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这个图叫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先同桌说说再指名说,说的同时,教师绘制统计表,学生解决第93页下面的问题。

5.小组内再交流。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涂色时每小格代表多少?怎样比较它们的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二)(教材第96页)
1、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会收集、整理数据。

2、能对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统计图、统计表、活页作业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修记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给它们分分类吧,并数出每类有几个?可要仔细哟!
riyueangbmewuzhaoshk
2、将上面收集的数据用涂方格的方法表示出来。

3、将上面的数据填入下表。

类别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数量
4、分析数据,学生合作解答。

二、生合作研究问题,并解决之。

1、教师大屏幕出示练习十七2题,要求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要认真观察:轮船、火箭、鱼各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2、每种图形有多少个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3、交流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4、对数据进行分析:
⑴()最多,()最少。

⑵△比○多()个,比□多()个。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体会统计的好处。

三、学生实践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让同学们做5道题:
21+30=36+3=28﹣4=
45+7=53+9=
师:现在分组进行统计,统计一下全对的有几人?错一道的有几人?错两道的有几人?......
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进行统计,结果都非常正确,其实今天的统计用举手的方法也非常好。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错一道的同学请举手。

预计学生分类大部分正确,有些低等生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章节混淆,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

学生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的正确结论为:
声母:bmzhshk
韵母:angeao
整体认读音节:riyue
wu
声母5个,韵母4个,整体认读音节3个
预计学生能够正确填出。

实际做题正确。

预计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实际回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学生可能回答:
生1: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生2:用画的方法统计。

学生实际回答:
生1: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生2:用画的方法统计。

生3:用画○的方法统计。

生4:用画、的方法统计。

⑴、⑵学生能正确写出答案。

第⑶问学生实际回答。

生1:○比△少()个。

生2:有()个。

生3:□比少()个。

......
生答:好。

学生会用各种方法进行统计。

学生会根据做题的情况进行举手。

教后感想:
学生数学课堂活页作业
统计第二课时
可爱的班级响亮的名字
老师寄语:
一、疑问空间:
二、下面的题一定难不住你,相信自己哟!
调查一下,我们班的同学是什么村?每个村有几名同学?评价专栏:
评评你自己做的怎么样?
老师评评你吧。

爸爸妈妈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