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研究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
九 宫 山自 然保 护 区地 理 位 置 为架 经 1 4 2 3 14 3 1 3 5 1 9
4
.
北纬 2 。 1 2 ’9 7 0 .地 处黄 山 .庐 山 、蛾 眉 9 7 2 。2 8 9
意并及时调整的问题。 生 态 资 源 保 护 力 度 不 够 .环 境 破 坏 严 重 九 宫 山 自 然 保 护 区
二 .生态旅游开发现 状与存在问题
1 生 态旅 游 资 源 开 发 现 状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自 1 8 1年筹建 以来 开发经营旅游业已经 9 2 0余年 经过 当地主管部门以及保护区管理处的努力 区内的部 分旅游资源 得到 了不 同程度 的保护和市场经营 目前 保护区已 开发的景点可 以归纳成 :一怪 ( 怪松坡 ) ,二瀑 ( 木瀑云瀑 ) 三 涧 I 陶姚 洞 赤 蛇洞 青猿 洞 J 四峰 { 峰 五 老 峰 .拔 云 峰 . 三 慧鹅峰) ,五岭 ( 凤凰 岭.宝陀岭 骆驼岭 清风 岭 白石岭 ) . 六峪七岩和八景 《 泉崖飞雪 云湖夕照 青松迎客 .云关古寺 . 虎伏天门,陶姚仙洞 真君 石殿 云海波涛 ) 。 依 托 区 内 丰 富 的 自然 景 观 九 宫 山 自 然 保 护 区每 年 可 吸 引 4 0 万人攻的国内游客和 2 0人次 的国际游客 旅游收入折算为旅游 0 价 值约 1 6亿 /年 。 近 年 来 .保 护 区 管 理 部 门和 旅 游 开 发 部 门积 极 创 新 拓 宽思
有广蔺的开发前景 .经过开发 .将形成以生恚旅游 避 署度假 为 路.紧抓武 汉周边大城市 圈建设的机遇 使保护 区的旅游资源实 主的格局 .产生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在自然保护 区内如 现 充分台理地开 发和利用.也 带动 了周边社 区经济领域各方面 的 何开展生态旅游 处理好旅游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 成 为人们面临 长 足 进 步 的重 大 课 题 本 文 拟 以 九 宫 山 国 家级 自 然保 护 逸 为 研 究 区 域 对 2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作初步研 究。 虽然九富山 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一直在 建设规 划的范围以内 发展,但就 目前开发和 管理方面来看 保护区仍 存在一些应 当注 生态旅游资源特点
自然遗产地旅游设施景观生态化建设实证研究—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遗产地旅游设施景观生态化建设实证研究—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一、前言旅游设施不仅承担着满足旅游需求的服务功能,其本身也是景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设施视觉环境质量对游客的审美和感受有重要的影响。
杂乱无章的旅游设施景观影响游客审美体验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会使人产生厌烦的情绪。
而与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旅游设施,在发挥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还能彰显甚至增强景区的地域特色,发挥补景添景的作用,乃至成为景区的目标吸引物。
当前,因大量不和谐旅游设施建设而造成的景观破坏及视觉污染问题,已成为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些自然遗产地已经出现了景区城市化现象,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威胁到遗产资源的价值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旅游设施生态化建设的研究主要涉及:旅游设施设计的原则与要点、旅游设施规划设计方法、旅游设施生态的规模与舒适度、旅游设施生态设计与地域环境和谐融洽的关系等方面。
同时,一些学者针对某种特定类型的旅游设施,如住宿设施、购物设施、解说设施、食宿设施等的生态化设计与建设进行了专项研究。
尽管当前关于旅游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针对典型地区的实证研究尚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本文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旅游设施建设引起的景观视觉污染问题,探讨旅游设施景观生态化建设的途径,以期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其它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旅游设施景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旅游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满足游客的旅游活动而建造的人工设施。
旅游设施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等。
旅游设施的具体类别非常丰富,从影响景观视觉的角度看,笔者将重点研究旅游区内存在于特定地域空间,具有特定形态而又能为游客共同感知的旅游设施类型,并对其进行相应分类(表1)。
表1旅游设施类型旅游设施类型基本类型具体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道路、停车场、交通工具管线设施供排水、电力电线环卫设施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垃圾桶其它设施通讯塔、医院旅游服务设施建筑设施住宿、餐饮、商业、医疗、其它标牌系统解说牌、指示牌、宣传牌游憩设施休憩设施观景平台、休憩桌椅、景观小品游乐与体育设施场地及设备景观泛指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是客观存在于一定时间空间的事物、景物、景象的综合,即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环境要素的综合体。
景观生态学 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优化和管理景观,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
景观可以根据其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景观分类方式:
1. 自然景观vs 人工景观:自然景观指由自然因素塑造的景观,如山脉、河流和湖泊等;人工景观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景观,如城市、农田和公园等。
2. 开放景观vs 封闭景观:开放景观指没有明显边界或障碍物,可以自由流动和穿越的景观,如草原和海洋等;封闭景观有明显的边界和限制,如森林和山脉等。
3. 原生景观 vs 异质景观:原生景观指基本植被类型相对一致
的景观,如原始森林和草原等;异质景观由不同类型的植被或地貌组成,如混合林和农田等。
4. 城市景观 vs 农村景观:城市景观指由城市化过程产生的景观,包括建筑物、交通网络和人造绿地等;农村景观指由农田、自然资源和农业设施组成的景观。
5. 自然保护区景观 vs 开发景观:自然保护区景观指为保护生
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设立的区域,如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开发景观指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开发的景观,如工业
区和城市中心等。
这些景观分类方式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和目的进行组合和细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不同类型的景观。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通用设计改造研究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通用设计改造研究王威 郭丽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是丹顶鹤等珍禽活动的栖息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赏和旅游。
但是由于残疾人、老年人和体弱的伤病人的客观存在和数量上的持续增长,使现有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在当今环境下,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存在功能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轮椅使用者的功能缺失、拄拐杖者的功能缺失和视觉残疾者的功能缺失。
功能缺失远远不适应生态旅游景观环境新的需求,因此,以保护湿地鹤类等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为中心,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进行通用设计改造,是有效改变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景观区域内的轮椅行进过道、存在高差的台阶、提示与行进型盲道、公共环境座椅与视觉识别符号和通用型卫生间等进行设计改造,使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真正而切实地达到通用设计原则,从而打造一个碧水蓝天、人鹤共享、环境优美、全民通用的生态景观文旅结合的乐园。
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景观环境 通用设计改造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4-0240-05Research on General Design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tourism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WANG Wei GUO Liping(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Zhalong Nature Reserve is a AAAA-level ecotourism scenic spot in China and is a habitat for rare birds such as red-crowned cranes, and it attracts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to watch and travel here every year. However, due to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the disabled, the elderly and infirm in‐jured patient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existing ecotourism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the people. In today's environment, there is a lack of function in the ecological tourism landscape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which is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as the functional loss of wheelchair users, functional loss of crutch users and functional loss of vision impaired people. The lack of function can not meet the new demand of the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生态性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540933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作者:李美霖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12期近年来,各地景点管理部门在自然保护区推行的生态旅游活动越来越受欢迎。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加上拥有多个大型的森林保护区,这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在自然保护区推行的生态旅游也不例外。
这一举措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进行论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对旅游行业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引言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一项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客源目的地。
所谓在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就是指在具有特殊意义的陆地、森林或者海域等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但是由于相关部门被强大的经济利益所吸引,导致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的超负荷运转,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为了能够实现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两者的双赢,发展生态旅游业成为必经之路,以下将对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和日后的规划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迅速,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目前,我国存在吉林长白山、四川九寨沟、湖北神农架、青海青海湖等多处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并且均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是,这些旅游景点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游客环保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生态旅游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些保护区为了吸引大量游客增加经济收入,大兴土木来建造宾馆和酒店,在景点修建索道、移植、仿制等项目,使得原来的自然景观被充满商业化气息的建筑所取代,美学价值大幅度下降,破坏了景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此外,环境问题也包括游客严重超载,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和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冲击,以及游人在游览的过程中乱丢垃圾不爱护公共环境等等。
(二)经费不足目前绝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都存在缺乏投入相应经费的情况,我国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的办法是先编制分期可行性的调研报告,然后再经过省级和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才拨款和实施。
临沧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1 临沧 澜 沧 江 自 然 保 护 区 发 展 生 态 旅 游
的意义
临沧澜沧江自 然 保 护 区 是 云 南 省 重 点 建 设 的 自 然
保护区,但由于多种 因 素 限 制,自 然 保 护 区 的 生 态 保 护
觉自愿的遵守各项环保约定,促进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全
民参与等,总之,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澜沧江自然保 护
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必须高度重视 [2].
2 临沧 澜 沧 江 自 然 保 护 区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资源优势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省级保护区,
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① 区位
行了重新规划与适当调整,促进了风景名胜区和自然 保
护区的有效衔接 [6].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加强重点资源开发,实行统一管理
澜沧江自 然 保 护 区 内,可 发 展 生 态 旅 游 的 资 源 很
多,比如双江勐库万 亩 野 生 古 茶 树 群 落 旅 游 区、凤 庆 小
湾镇旅游度假区、临 翔 五 老 山 国 家 级 森 林 公 园、临 翔 南
眼未来,与国际接轨,但 也 要 讲 求 实 效,精 简 节 约,采 用
展原则.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 保
护第一,生态效益第 一,兼 顾 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的 基
本原则,实现生态、社 会、经 济 效 益 的 共 赢,促 进 区 域 的
长远发展 [4].
4 澜沧江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
现多种自然景观,能 满 足 游 客 不 同 的 观 赏 需 求. 另 外,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讨论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保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
本文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首先对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做了简述;其次,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保护需求;最后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基底、斑块、廊道和景观最优格局,以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前言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又包括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
我国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鼎湖山(广东)自然保护区后,截至2005年底,中国自然保护数量已达到234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14994.90万hm2,约占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的14.99%。
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占保护区总数的10.34%,地方级保护区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73个,地市级保护区42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12个,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自然的博物馆,不仅能有效保护我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湿地、文化、风景等资源,还能大大促进对自然资源、文化的研究,同时能拯救濒危动生物,使物种得以保留,也保留了自然的美学价值。
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拥有独特的地貌类型、丰富的野生动物类型、多姿多彩的森林与草原植被类型和秀美的水体类型,曾被称为“生态处女地”。
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雪线上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植被日少、沙漠化面积扩大、鼠虫害严重,已对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Re e r h o o —t urs v l m e fH o z k el n f Na i na t e Re e v s a c fEc — o im De eop nto ng e La e W ta d o t tr s u c s n ma e o c sa h u h o h a e tte s o e fo d l i , t a d c pe ih i l n e o r e ,a i lr s ure tt e mo t ft e lk ,a h h r l o p a n a te a e r ca to n Ho z k ta d.As we la n tr c in o e p o e i h ta d e h l k e l ma in i ng e La e we ln l s ma y ata to s t x l r n t e wel n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中 国林 业经 济
CHI NA ORES RY ON F T EC OMY
Ma . 0 y 2 08
第 3期 ( 总第 9 0期 )
・ 决策论 坛 ・
N . T tl 0 o 3( o ) a9
洪泽湖湿地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生 态旅 游 开发 研 究
c o— turs r s u c sd v lpme tt e f l we ,d v l p n h ta t t n r tc in a h o im e o r e e e o n o b o l o d e eo i g t e we lnd wi we l d p o e t tt e h a o s me tme p a i g a e d a d e o y e oo ia a u e mi i m n e v n i n c lu en t r , h ma a i ; l n n h a n mb d c lgc ln t r , n mu i t r e to , u t r a u e u n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基础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一、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一)视频图片简介(二)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简介“扎龙”为蒙古语,意为饲养牛羊的圈。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在齐齐哈尔市区西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沼泽芦苇丛,这片21万公顷的巨大沼泽地里,湖泊遍布,鱼虾种类丰富,成为禽鸟极佳的生长地这便是扎龙湿地。
1979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纯、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第五名。
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中国最美湿地”。
扎龙是鹤的故乡,扎龙湿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那些野趣横生、充满灵性的鹤。
世界上有15种鹤类,中国有9种,扎龙就有6种,其中4种系世界濒危鸟类。
它们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十分珍贵的名禽,此区有5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称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也不为过。
此区的野生珍禽,除鹤以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真可谓野生珍禽的王国。
扎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题的珍稀水禽分布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交通方便,既是旅游胜地,又是科研中心。
每年春夏,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鸳鸯等上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繁衍栖息,嬉戏觅食。
因此,观鸟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5~7月份。
夏秋之交,丹顶鹤一般都在芦苇里育雏,不轻易出来,很难看到。
到了冬季,游客们则可以在冰湖雪地上观赏人工驯鹤。
扎龙湿地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克钦湖、仙鹤湖、龙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亩以上。
湿地中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宛如九曲回肠的亮线串起一颗明珠,衬托上翠绿的植被,景色十分壮观。
景观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为自然保护区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在自然保护区规划过程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区域的空间组织结构,优化保护区的布局,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首先,景观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对保护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与理解。
通过对保护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
这可以为规划者提供重要的信息,用以合理划定保护区的边界和内部划分,避免生态系统的断片化和破碎化。
另外,景观生态学还可以分析不同景观指标(如面积、连接性、分离度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各种植被类型和栖息地的空间格局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从而为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从整体上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
其次,景观生态学在保护区规划中还可以帮助优化保护区的布局。
通过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我们可以确定最优的保护区布局,以促进生态过程的发生和物种的迁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保护连续的自然栖息地,使得物种可以在不同生境之间进行迁移,从而减缓物种灭绝的风险。
同时,景观生态学还可以研究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为规划者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确定哪些区域应该优先保护,以及如何开展可持续的利用和管理。
最后,景观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这可以帮助规划者设计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减少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升其恢复力。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生态廊道和蓝色网络,促进物种的迁移和基因交流,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景观生态学还可以评估不同干扰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为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意识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保护区内有大片原生态的林区、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由于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恶性开发,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合理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探究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当前保护区生态状况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可行的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为保护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旅游开发现状,通过访谈采取专家、旅游从业者、游客等多方面的观点,了解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中,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关注日益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兴起。
生态旅游的发展,既为人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也带来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需要得到充分保护。
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应遵循保护区的管理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并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过大的破坏。
此外,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与引导,提高游客的环保和自然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需要重视主体的参与。
如何将当地社区和居民纳入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社区和居民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旅游体验。
因此,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特点。
每个保护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应该根据保护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宜的旅游项目。
例如,在海洋保护区可以开展海洋生态旅游,让游客欣赏美丽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在森林保护区可以开展徒步旅游,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了解和尊重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保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提供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
此外,生态旅游的开发还需要与保护区的监管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态旅游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旅游活动不违反保护区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同时,监管部门还应与旅游经营者和游客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纠正不当行为。
只有通过监管部门的有效管理和游客的自觉遵守,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区的长期保护。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1、中国自然保护区现状1.1“本底”现状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始于1956年,至今己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类型逐渐丰富。
截止到1994年底,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760处,面积达到6044万ha,形成了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三大系列九种类型(森林、草原和草甸、荒漠、内陆温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地貌、古生物遗迹),在管理上分属林业系统、农业系统、海洋系统、地矿系统和环保系统。
根据自然保护区在全球、全国、省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分为三级:国家级、省级、县(市)级,这些构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本底”,到2000年,保护区总数将发展到1000处以上,总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
1.2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开发生物资源,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在实行人工保护条件下,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长速度、生物量都可能增加,甚至种群超量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部分野生动植物,种植本地物产的经济植物,饲养本地野生的经济动物等,对于稳定天然食物链,保持保护区的自然承载能力、维持合理的群数量都是有益的。
这类开发利用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度”的确定与动植物区系的种类、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资源的消长等有关,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二是旅游开发。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旅游者为了摄取信息量,旅游者总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量。
因此,信息量越丰富的地域越能吸引旅游者,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以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特点,理所当然成为旅游者的选择目标,另一方面就自然保护区而言,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筹集金(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拨款,经费极其有限),又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保障,使“偷猎”,“偷伐”得到禁止,减轻保护区的压力。
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业的必然性。
鸡公山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
鸡公山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生态旅游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
本文以鸡公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目前生态开发中存在的管理机制混乱、缺乏总体规划、旅游产品、接待设施不完善和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将来能够对鸡公山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开展生态旅游,一方面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景区当地经济收入,增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鸡公山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近些年在对景区的规划建设、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存在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资源受损等现象。
所以,本文对鸡公山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鸡公山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鸡公山最早建于1918年,其前身是鸡公山林场,现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良好,植物群落类型众多,景观资源丰富,生物多样。
其在旅游发展30年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共接待游客44.3万人次,旅游创收7 000万元,2016年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全年创收1.14亿元。
在景区建设过程中,鸡公山坚持“有效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丰富的森林景观为主体,自然的森林环境为依托,以少量的人文景观为点缀加以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设置有核心区1 012 hm2,缓冲区137.9 hm2,实验区1 767.1 hm2,核心区内无居民,主要的重点保护物种和植物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鸡公山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机制较为混乱鸡公山属于建业集团、天明集团入驻的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模式,鸡公山管理区管委会与这两家公司在引资引智、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组建信阳鸡公山建业天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助推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但各机构之间职权上交叉,管理混乱,权属不一,使得在管理方面不好协调,造成了鸡公山景区缺乏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监测,间接影响了景区的保护管理。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引言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自然景观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景观生态学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方法论,旨在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本文将探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的重要性、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规划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地表空间的空间格局、结构、变化和过程的学科。
它强调地表空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规划是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管理方法,旨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提供了自然保护区规划所需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研究地表空间的格局和结构,景观生态学可以揭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为自然保护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景观生态学还可以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的重要性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可以帮助识别和保护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通过研究物种的分布和迁移模式,可以确定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维护生态系统功能:景观生态学可以揭示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结构,帮助理解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通过规划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强调地表空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可以平衡自然保护和人类活动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原则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规划应考虑整个地表空间的格局和结构,包括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规划应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活动的需求。
2. 连续性:规划应强调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连续性,以便生物种群的迁移和基因流动。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第四纪地质学指导教师:***20050501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摘要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也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新方向。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题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单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也是开展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因此,运用生态旅游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自然保护区及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和自然保护区的含义、分类、功能和任务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论文第三和第四章,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类的基础上,总结该区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丌发进行SWOT分析,进一步论证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结合生态学和旅游管理学的观点,提出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规则。
并对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景区空间分布、旅游方式和路线、环境承载力控制、旅游形象定位、市场营销进行了策划,对保护区的科普教育措施以及住宿、交通、排污、电讯、导游系统等硬件设施建设也提出了设想。
论文结尾部分预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成效,并对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大熊猫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StudyonEcotourismExploitationinWoLongNatureReserveAbstractEco—tourismisarapidexpandingportionoftheworld’Stravelmarketandisconsideredasanew"strategyforsupportingthedevelopmentofnaturereserve.WoLongnaturereserveisthelargestunitofU.N.“manandthebiosphereprogramofprotectnet'’forpandaconservationintheworld.Also,WoLongisthehometownof“panda",oneofthethreetourismbrandsinSichuanprovince.So,thisstudyoneco--tourismzoneexploitationwitheco·-toursimtheoriesandmethodologieshasimportantacademicandpracticalvaluesThepaperisdividedintosixparts.Charpters1-2,confinesandsumsuptheconceptofeco—tourisminnaturereserveandrevealsitsdeepfeatures.Moreovertheauthorexpoundsthebasicmeaningandbasiccharacteristicsofeco—tourismresourcesbasedonWoLongnaturereserveanddiscussesemphaticallyhowtodevelopeco—tourismwhilesucceedingintheprotectofresources.Further,theauthordiscussesthedevelopmentplan.Lastlytheauthorputsforwardthedetailedthoughtsabout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ofeco—tourisminnaturereservesKeyword:NaturereserveEco—tourismExploitationPanda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第1章前言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卧龙自然保护区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熊猫种群、最佳的大熊猫原生环境。
景观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理论与方法姓名:田可学号:071340613摘要:本文讨论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
首先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然后熟悉景观生态学定义和原理,其次讨论景观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的应用,最后介绍了两者的结合。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引言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发展和研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拯救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种源和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重要基地,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分布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有科学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以及重要的自然风景区和水源涵养区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但却一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极大地削弱了其保护功能的发挥,景观生态学给自然保护区研究带来了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景现生态规划格局原理及干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性,为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设计、景观规划及土地开发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1、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得到迅猛的发展,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 1956 年,至今已有 50 的历史,特别是进人20 世纪90 年代,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类型逐渐丰富。
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2194 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 处,保护着我国所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典型区域,有着丰富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在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人类面对自身发展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所采取的一项保护性措施。
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加剧,规划管理这些自然保护区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自然保护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在规划设计保护区事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原理指导。
生态旅游模式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西双版纳为例
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3-07-03生态旅游模式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西双版纳为例依丹丹㊀陶慧兰(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ꎬ云南景洪666100)[摘㊀要]㊀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ꎬ它更加注重对景观资源的保护ꎮ本文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ꎬ简要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ꎬ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ꎮ针对这些问题ꎬ从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㊁加强对自然资源和景观的修复保护㊁打造文化型生态绿洲以及从全域视角进行均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ꎮ简言之ꎬ生态旅游模式下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ꎬ要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ꎬ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合理开发ꎬ使得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㊁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ꎮ[关键词]㊀生态旅游ꎻ自然保护区ꎻ资源开发ꎻ可持续中图分类号:F592.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197-03ResearchontheDevelopmentandSustainableUtilizationofNaturalReserveResourcesundertheEcotourismModelTakingXishuangbannaasanExampleYiDandan㊀TaoHuilan(YunnanXishuangbannaNationalNatureReserveEcologicalTourismKwallisoꎬJinghong666100ꎬYunnanꎬChina)Abstract:Ecotourismisasustainabletourismthatplacesgreateremphasisontheprotectionoflandscaperesources.ThisarticletakestheXishuangbannaNationalNatureReserveasanexampletobriefly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ecotourismresourcesꎬandpointoutthemainproblemsthatexist.Inresponsetotheseissuesꎬspecific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havebeenproposedfromthedevelopmentofcharacteristicecotourismproductsꎬstrengtheningtherestorationandprotectionofnaturalresourcesandlandscapesꎬcreatingculturalecologicaloasesꎬandconductingbalanceddevelopmentfromaglobalperspective.Inshortꎬin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naturalreserveresourcesundertheecotourismmodelꎬitisnecessarytomaintainthestabilityoftheecosystemꎬmoderatelyandreasonablydevelopunderthepremiseofprotectingnaturalresourcesꎬsothattheecotourisminthere ̄servecan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ꎬandthusachievebalanceddevelopmentofeconomicbenefitsꎬecologicalbenefitsꎬandso ̄cialbenefits.Keywords:Ecotourismꎻnaturereservesꎻresourcedevelopmentꎻsustainable西双版纳是云南省16个州市中率先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地区ꎬ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ꎬ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1]ꎮ近年来ꎬ西双版纳通过加大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力度㊁维护本区域生态平衡㊁以及积极融入国家㊁省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实施等举措ꎬ使得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㊁濒危物种和旗舰物种亚洲象等得到有效保护ꎬ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ꎮ2018至2019年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实现20%以上双增长ꎬ2020年西双版纳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1%ꎮ2021年全州累计接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7.05%ꎬ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79%ꎮ1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㊀㊀西双版纳生态旅游源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ꎬ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过程ꎬ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3]ꎮ但也必须认识到ꎬ当前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省起步较早的生态旅游目的地ꎬ虽然游客市场规模名义上为每年增长百万人次ꎬ但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ꎮ1.1㊀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较为严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ꎬ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ꎬ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ꎮ尽管作为云南省传统的㊁品牌性的旅游目的地以及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ꎬ但是ꎬ西双版纳仍然存在着传统产品转型升级缓慢ꎬ产品结构同质化较为严重的问题ꎮ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ꎬ以观光游㊁低价游为主的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ꎬ休闲度假游比重仍然较低ꎬ边境跨境旅游发展较缓[5]ꎮ农家乐和田园综合体作为当地生态旅游经营的主体ꎬ在规范生态旅79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游品质的同时ꎬ也带来了商业模仿㊁产品重复的弊端ꎬ特别是采摘㊁餐饮等旅游活动千篇一律ꎬ未能真正将特色经营㊁差异化经营落到实处ꎮ当地传统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旅游产品ꎬ丽江㊁香格里拉㊁普洱㊁腾冲等新兴旅游景区也完全可以提供ꎬ这就容易导致游客分流ꎮ1.2㊀自然资源和景观造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受经济利益驱使ꎬ自然保护区对高峰期游客数量控制不够严格ꎬ部分时段严重超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ꎬ加之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措施ꎬ导致自然资源和景观造受到一定程度破坏ꎮ如野外旅游经营者提供的大量一次性餐具㊁洗漱用品等ꎬ不能够进行及时回收ꎬ并且对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未尽到制止义务ꎬ容易造成自然资源和景观受到污染[6]ꎮ另外ꎬ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ꎬ由于对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ꎬ误认为是一般的旅游区ꎬ因而在保护区内修公路㊁造宾馆㊁建索道㊁甚至修建一些缺少审美意识与自然景观不相称的建筑和景点ꎬ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景观遭到破坏ꎮ1.3㊀文化底蕴与特色挖掘不足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ꎬ对西双版纳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不够ꎬ使得生态旅游缺乏文化底蕴ꎮ一方面是策划理念仅局限于西双版纳州ꎬ尤其是绝大多数都依托景洪市发展ꎬ对古代十二版纳的历史疆域文化㊁傣族文化等开发利用缺乏深入研究ꎬ导致生态旅游项目不足以为西双版纳注入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ꎮ另一方面是西双版纳州对如何依托历史文化㊁少数民族文化重整资源ꎬ创造有生命力的发展战略ꎬ还缺少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㊁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的价值认识ꎬ更缺乏系统性的将文化具象化㊁文化活态式产品化开发与保护的研究[7]ꎮ此外ꎬ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ꎬ长期以来一直停留于文化元素的建筑符号式㊁舞台艺术式地生搬硬套ꎬ且一直都限制于州内范围的思考ꎬ无法实现文化的产品活化和情境化体验ꎬ更缺少国际视野下的文化认同战略ꎬ极不利于西双版纳融入区域国际化市场ꎬ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国际影响ꎮ1.4㊀结构性失衡突出ꎬ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区域开发不均衡ꎮ西双版纳生态旅游业发展布局重点依托交通便捷的昆曼大通道地带以及景洪地区ꎬ勐海全县以及勐腊县腹地发展严重滞后于景洪以及普洱㊁澜沧等周边地区ꎬ进一步导致了地方百姓对于橡胶㊁香蕉㊁甘蔗等资源性开发型传统产业的依赖ꎬ使得休闲度假品质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8]ꎮ这也进一步形成了旅游环线不畅通ꎬ客源地城市很少与版纳通航ꎬ边境旅游和外游市场拓展缓慢等诸多问题ꎮ二是产业融合度不足ꎬ不能进行全局性的战略思考ꎮ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㊁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产行业间的规划脱节问题ꎬ这一问题对于西双版纳这种以旅游业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地方而言ꎬ是极不利的[9]ꎮ2㊀西双版纳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2.1㊀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针对当前自然能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较为严重的问题ꎬ建议依托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ꎮ一是以建设美丽乡村ꎬ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为目标ꎬ大力发展乡村休闲㊁农事体验㊁农家乐㊁特色种养殖等乡村生态旅游产品ꎮ扶持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村ꎬ加快推进省级民族旅游特色村寨的开发ꎬ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ꎮ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园区(基地)ꎮ通过对石斛㊁辣木㊁印奇果㊁砂仁等地方名贵特色药材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ꎬ开发出适合生态旅游需要的旅游商品ꎮ二是建设一批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ꎮ加快建设西双版纳国家公园㊁森林公园ꎬ建设形成一批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ꎮ如开发跨境旅游合作区㊁自驾车房车露营地㊁养生养老旅游基地㊁体育运动基地㊁现代旅游农业庄园㊁研修基地㊁特色旅游节庆活动㊁城市和乡村旅游综合体等ꎮ2.2㊀加强对自然资源和景观的修复保护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ꎬ西双版纳要加强对自然资源和景观的保护ꎮ一是合理控制游客数量ꎮ为避免大量游客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景观造成较大压力ꎬ甚至污染和破坏ꎬ需要在旅游旺季严格控制游客数量㊁旅游方式以及旅游线路安排等ꎮ二是避免过度开发ꎮ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ꎬ要尽可能保持 自然 风格ꎬ避免人造景点ꎬ尽可能 因陋就简 ꎬ避免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ꎮ三是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ꎮ完善停车场㊁标示系统㊁旅游厕所建设ꎬ提高旅游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水平ꎬ提升景区㊁旅游特色村㊁旅游专线道路周边891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环境卫生状况ꎬ减少度自然资源的污染ꎮ四是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工作ꎮ针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受到破坏的胶园㊁茶林等ꎬ开展茶园森林化改造㊁生物多样性胶园生态修复保护工作ꎮ改善人工林存在树种单一㊁水土流失严重㊁病虫害频发㊁生态功能低下等突出问题ꎬ不断提升生态效益㊁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ꎮ2.3㊀打造文化型生态绿洲西双版纳要形成鲜明的生态绿文化特质ꎬ并以文化为依托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ꎬ就必然要以项目为抓手ꎬ将对应的文化落实到每个项目的主题和产品中[10]ꎮ这些项目不只是旅游项目ꎬ城市建设㊁社会传播等都应该遵循文化为依托的旅游先导战略ꎬ与 旅游强州 的主题战略相匹配ꎮ但也必须注意到ꎬ文化的具象化㊁产品化并不仅仅是以建筑的方式刻画ꎬ更多的是要将文化发展脉络中的核心要素进行产品设计ꎬ以达到艺术品市场全流通的效果ꎮ简言之ꎬ西双版纳未来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ꎬ要依托地域文化发展脉络开展产业价值链上的整合设计ꎬ避免同质化㊁创新业态ꎮ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ꎬ需要在分析文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ꎬ提炼故事的文化主线ꎬ并在此主线上以场景方式布局项目ꎬ植入手工业㊁医疗㊁农业㊁养生㊁养老等多种体系ꎬ使各项目成为故事的场景ꎬ使各种体系成为转型创收的载体ꎬ并构建出新型产业链及价值链ꎬ最终形成 文化大州 的整体形象和品牌ꎮ2.4㊀从全域视角进行均衡开发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ꎬ要站在全域的视角进行均衡开发ꎮ一是认识全域ꎬ构建新的开发格局ꎮ围绕"突出重点㊁以点串线㊁以线带面㊁以面成片"原则ꎬ调整生态旅游空间布局ꎬ完善城市旅游配套功能ꎬ引导旅游生产要素合理分散布局ꎬ大力推动生态旅游提质增效ꎬ力争将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ꎮ促进勐腊和磨憨一体化发展ꎬ创建勐腊旅游城市ꎬ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边境旅游合作区[11]ꎮ重点打造景洪市区旅游产业板块㊁勐海茶文化旅游板块㊁勐腊热带雨林风情板块和民族风情板块㊁休闲农业板块㊁边境旅游商贸板块等ꎮ二是景区带动ꎬ产业融合ꎮ以融合发展为动力ꎬ挖掘 生态旅游+ 潜能ꎬ大力培育西双版纳全域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ꎬ推动旅游与特色生物产业㊁加工制造业㊁健康养生业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联动发展㊁融合发展ꎬ使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㊁文化建设㊁产业建设㊁生态文明建设和口岸建设深度融合发展ꎮ3㊀结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ꎬ不仅让人们享受了大自然ꎬ而且通过发展生态旅游ꎬ还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ꎬ实现可持续发展ꎬ建设秀美山川ꎬ建设美丽中国ꎮ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问题研究ꎬ认为ꎬ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ꎬ要严格遵守 严格保护ꎬ积极发展 的建设方针ꎬ以生态文明为指导ꎬ注重科普教育㊁宣传自然生态ꎬ提高公众保护意识ꎬ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ꎮ参考文献[1]于海蛟ꎬ宋述芹ꎬ冯佳宝ꎬ等.大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芳香植物资源现状研究[J/OL].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3(5):1-12[2023-06-26].[2]白桦.安徽省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ꎬ2023(3):85-87.[3]张义皓ꎬ邓晓雯.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2ꎬ54(3):172-174. [4]王俊ꎬ张楚翘ꎬ李建伟.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与价值分析[J].绿色科技ꎬ2023ꎬ25(9):191-195. [5]牛记霞.加强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的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ꎬ2023(4):225-226.[6]古洁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广东蚕业ꎬ2023ꎬ57(4):13-15.[7]宁斌.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ꎬ2023ꎬ52(4):190-192. [8]祁婧.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ꎬ2023ꎬ14(7):115-117. [9]赵怡康ꎬ李晋ꎬ韩尚君ꎬ等.围子山自然保护区楸树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策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ꎬ2023ꎬ53(1):80-84.[10]王文君.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以烟台福山银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林业产业ꎬ2023(2):74-75.[11]徐海燕.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1ꎬ53(4):72-73ꎬ75.991。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研究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研究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其生态功能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研究。
首先,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为众多濒危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
通过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和破坏性行为,自然保护区保护了许多珍稀物种的繁衍和生存环境。
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中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这与其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境资源有关。
这种多样性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服务。
其次,自然保护区对于气候调节和土地保持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自然保护区中的植被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对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此外,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含水量较高,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和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保护水源的作用。
这些功能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自然保护区对于人类文化和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中的文化遗产和原生态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旅游者,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同时,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也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通过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自然保护区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资源和就业机会。
这种积极的互动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管理。
然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收集数据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准确评估生态功能的变化。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需要不断加强,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研究还需要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结合,例如生态学、地理学和生物学等,共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通过保护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和保持土地,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韶关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韶关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理论的基础上,对韶关市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资源方面的探讨。
韶关市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重点放在车八岭、南岭、丹霞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开发模型的建立。
本文主要对三个保护区生态旅游自然景观资源进行了比较,并采取游道法等方法对它们分别进行了环境生态容量的估算。
将传统的评价方法与现代模糊数学相结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种运算方法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南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最好,车八岭其次,丹霞山则相对较低,并分析了所得结果的原因。
运用了Butler生态旅游资源动力学开发模型,研究了环境容量以及游人数量随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韶关市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开展生态旅游所处的阶段和特点,车八岭位于初始阶段,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但动力不足;南岭位于初始阶段,但是发展势头强劲,生态旅游发展受到环境容量的制约;丹霞山经历过探查、发展、巩固与停滞阶段,并通过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开拓新的旅游景点达到了旅游的复苏阶段。
本文并根据动力学曲线作出了预测,得出车八岭和南岭在未来几年的可能旅游人数,同时就南岭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整。
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对韶关市进行了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对福建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 的关键内容进行 了探讨, 结果表 明: 该区域森林 景观面积大, 斑 块数也多, 是主导景观类型; 但是, 由于受到人类的干 扰, 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非连续性。居民 点、 农田景观破碎度较大, 不利于 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 扩散、 迁移和保护。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 0 . 817 25, 类型斑块 数多样性指数为 0 922 34, 类型周 长多样性指数为 0 962 58 , 该区域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进 行适度的 景观改造 和利用, 提 高景观多 样性。通过 景观生态 适宜性评 价, 确定该区域景观生态保护核心区的面积 1 771 33 hm ,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2 69 % ; 景观生态保护缓冲区的面积 2 874 06 hm , 占 总面积的 53 05 % ; 景观生态开发区的面积 772 77 hm , 占总面积的 14 26 % 。最后提出了该区域景观生态化设计意见。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景观; 生态格局; 生态功能分区; 峨嵋峰 X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104( 2011) 01- 0155- 05 do: i 10 . 3969 /j . issn. 1002- 2104 . 2011 . 01 . 026 中图分类号
中的生态功能作用。 3 3 景观破碎度分析 景观破碎度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 , 它直接影响 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 扩散、 迁移和保护 , 景观破碎度 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是相似的。研究 区内的居民点景观破碎度最大 , 农田、 山地灌丛景观破碎 度较大 , 针阔混交林景观的破碎度最小, 说明人类活动强 度越大的地方, 景观破碎程度越大。采取居民点外迁、 对 农田等景观进行优化配置措施 , 达到减少景观破碎化 , 提 高景观的价值。 3 4 景观多样性分析 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是景观异质性的度量 , 决定了景观 空间格局和斑块的多样性。景观的类型多样性包括类型 面积的多样性、 类型周长的多样性和类型斑块数的多样性 三个方面,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 为 0 817 25, 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 0 922 34, 类型周
2 2
, 优化自然保护管理方式, 降低人为干扰进而达到对
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加以高效保护的 最终目的 ; 对维持自然保护区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 充 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功能, 充实自然保护区研究 理论, 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
2 1 文献资料调查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 图书馆、 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等, 查 阅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 , 进行 整 理 和 分析 研 究 , 全 面 地 了 解 本领 域 的 研 究 现 状
3 1 景观总体特征分析 从景观的斑块数量分布及百分比来看, 研究区内各个 景观所拥有的斑块数不均匀, 存在 2 种情况 : 一是斑块数 与景观类型面积相对应 , 面积大 , 斑块数也多 , 如针阔混交 林、 竹林、 暖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 面积 小斑块数也少, 如湿地、 草甸等 ; 二是景观类型面积小 , 而 斑块数较多 , 如居民点、 农田等。从景观类型的面积、 周长 分布看, 针阔混交林、 竹林、 暖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和常 绿阔叶林景观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 , 其面积之和为 4 816 12 hm , 占 总 面 积 的 88 89% ; 周 长 之 和 为 381 91 km, 占总周长的 59 86 % ; 各景观类型拥有的面积、 周长极不均衡, 景观类型的周长分布与面积分布相一致。 研究区以森林景观为主, 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发 挥森林生态功能与价值对于研究区景观生态开发具有重 要的意义; 研究区内的居民点和农田景观斑块数量多 , 面 积小 , 景观分散 , 在景观生态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为 因素的影响 , 采取居民点外迁、 退耕还林等措施。 3 2 景观分维数和伸长指数分析 研究区内的河流、 道路、 农田、 居民点 景观的分维数 大, 说明这些景观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大; 湿地、 落叶阔叶 林景观的分维数小 ; 常绿阔叶林、 温性针叶林、 针阔混交 林、 暖性针叶林、 竹林景观的分维数在 1 23左右; 草甸、 山 地灌丛景观的分维数在 1 16左右。研究区内的伸长指数 分析的结果与分维数基本相似, 表明景观斑块形状的复杂 程度与景观所受到的人为干预程度有密切关系。由于受 到人类的干扰, 研究区内的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连 续性 , 在景观生态开发中 , 通过构建大型的森林景观斑块 , 保证森林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发挥森林景观在研究区
A rea P eri m eter di m ens ion 27 15 185 81 93 03 12 81 14 92 55 3 47 92 2 39
1 314 63 2 863 41 1 320 98 4 056 87 1 366 63 4 968 27 1 087 15 0 667 76
108 89 112 01 1 473 32 10 734 03 0 036 73 554 08 97 14 47 65 8 35 1 208 86 2 024 31 1 108 87 0 847 2 0 030 68 0 030 88 0 011 77 0 041 64 0 030 65 0 064 6 0 151 35 0 034 09 0 043 93
破碎度 fragm entation 1 767 96 0 242 18 0 021 5 0 078 06
2
数 , A i 为第 i 评价单元适宜性等级值即阻力参数, K i 为第 i 评价单元的高程限制因子, M i 和 N i 分别为第 i 评价单元 的坡度等级和地表覆盖类型 )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主要 考虑通过多个限制因子量化图层的空间叠加, 为自然保护 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提供科学依据。
[ 1]
热带天然林区之一, 地貌类型以中山为主 , 山间盆地呈串 珠排列, 海拔 400 m - 1 714 m; 保护区为闽江的发源地之 一, 是泰宁县西北部重要的水源 涵养区, 介于 117 00 117 06 E, 26 56 - 27 03 N, 总面积 5 418 16 hm , 其中林 地面积 5 137 20 hm , 占总面积的 94 81 %。 1 2 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主要包括研究区 1 1 万地形图、 1 1 万土地 利用现状图、 1 1万林相图、 泰宁县 1 5 万林相图等相关 图件, 福建省泰宁县峨嵋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 合考察报告等相关资料。其中 1 1 万地形图、 1 1 万林相 图、 泰宁县 1 5万林相图、 福建省泰宁县峨嵋峰省级自然 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从泰宁县林业局获得 ; 1 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从泰宁县新桥乡土地所获得。
1 202 83 108 8
5 418 16 637 98 1 345 45 8 667 24
156
陈传明 : 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研究
长多样性指数为 0 962 58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进行适 度的景观改造和利用, 增加研究区的景观多样性。
4 3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过程 对研究区的 1 1万地形图进行数字化, 得到数字化等 高线图层 , 把等高线图在 ARCG IS 的 3D 模块中通过线性 内插建立研究区的 T I N, 再把 T I N 转化为 G rid, 生成研究区 的数字高程模块 ( DEM ), 在此基础上依据评价的限制因 子和景观分级标准, 分别生成研究区景观高程分级图和坡 度分级图; 将坡度分级图和地表覆被类型图 ( 土地利用现 状图 ) 进行叠加 , 生成以坡度和类型两项指标为标识的空 间单元 ; 基于评价的原则, 按发展林地的优先程度分别对 每一个空间单元进行差别分析和类型归并、 排序, 得到按 优先级排序的空间单元 ; 将合并后的图层与高程分级图以 乘积的形式进行叠加, 得到以发展林地的相对优先级为属 性的空间单元, 以此优先级系数作为各评价单元的阻力参 数, 形成景现阻力表面。
[ 2- 11]
1 研究区概况和资料来源
1 1 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峨嵋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植被和生物资源 , 是福建省重要的亚
收稿日期 : 2010- 11- 16
; 通过实地调查广泛收集研究区域 ( 福建省峨嵋峰
作者简介 : 陈传明 , 副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 景观生态和区域规划。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 编号 : 10Y JA 840002) ; 福建省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 ( 编号 : 2007B018 ) ; 福建省省 属公益类科研院 所基本科研专项项目 ( 编号 : 2010R 1037 4)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1 784 02 105 99 1 219 96 2 509 37 720 48 554 71 30 96 46 25 70 23 49 24 5 85 9 33 1 237 88 2 616 45 1 212 99 2 090 67 1 152 87 1 051 37 1 188 97 1 371 91 1 252 67 3 137 09
155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1 年
第 1期
自然保护区 ) 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图件。 2 2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法 利用野外调查收集到的自然保护区的背景资料和相 关图件 , 在 G IS 软件支持下 , 将自然保护区有关图件数字 化 , 并提取景观斑块信息, 统计各类景观斑块的数量、 面积 和周长 , 运用景观分维数、 伸长指数、 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 等对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通过定量描述景观生态格 局与异质性分析景观结构、 功能, 从而对景观内在规律性 进行分析和描述。 2 3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模型为 : A i = K i ( i = 1, 2, 3, (M i + N i ) n, 式中 : i 为第 i 评价单元 , n 为评价单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