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柳永 -2007

合集下载

柳永《望海潮》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摘要:一、引言二、柳永与《望海潮》简介三、词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四、词作艺术特色分析五、词作主题及现实意义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的璀璨星空中,柳永的《望海潮》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首词作品以其优美的词句、独特的意境和深厚的内涵,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本文将对《望海潮》进行赏析,分析其艺术特色、创作背景及现实意义,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佳作。

二、柳永与《望海潮》简介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

他的词作以婉约、豪放并重,善于抒发儿女情长,被誉为“词坛破格的奇才”。

《望海潮》是柳永的一首代表作,以描绘钱塘江春景为主题,展现了当时都市的繁华和风土人情。

三、词作背景及创作意图《望海潮》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崛起,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柳永身处这个时代,深受都市文化的影响,希望通过这首词作品展示都市的繁华风貌,同时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词作艺术特色分析1.词牌独特:《望海潮》词牌名为“双调”,由上下两片组成,每片各有五句,句式灵活多变,富有韵律感。

2.描绘细腻:柳永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春景,如“烟柳画桥,风翻翠浪”,“满目繁华,天教遍布长安”。

3.寓情于景:柳永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词作之中,通过对钱塘江春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

4.语言优美:柳永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词作语言优美动人,如“烟柳画桥,风翻翠浪”,“满目繁华,天教遍布长安”。

五、词作主题及现实意义《望海潮》以钱塘江春景为背景,展现了当时都市的繁华和风土人情。

词作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对家乡的眷恋。

在现实生活中,这首词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画卷,使我们能够领略到古代都市的韵味,同时也启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当下。

六、结论柳永的《望海潮》以其优美的词句、独特的意境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的瑰宝。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摘要:一、柳永与《望海潮》的背景介绍1.柳永简介2.《望海潮》创作背景二、《望海潮》原文及解析1.原文内容概述2.原文详细解读三、柳永《望海潮》的艺术特色1.柳永的文学成就2.《望海潮》的艺术特点四、柳永《望海潮》的影响及意义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正文:柳永,字耆卿,南宋著名文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南宋四大书法家”。

他的诗歌、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望海潮》原文如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词中,柳永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形象地勾画出了秋天景色的美丽与萧瑟。

同时,柳永还通过寓情于景,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柳永的《望海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描绘手法和抒情技巧,还在于它所传达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后世,柳永的《望海潮》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了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词的典范之作。

它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词作,它以生动的描绘手法和深刻的抒情技巧,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

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

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柳永翻译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柳永赏析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

但又另有新意。

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

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

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

“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

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的美誉。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

这里只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

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

望海潮柳永赏析翻译

望海潮柳永赏析翻译

望海潮柳永赏析翻译望海潮柳永赏析翻译望海潮柳永赏析翻译,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柳永的这首观海潮全名是《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主要描写了杭州的富庶美丽。

原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翻译: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望海潮字词解释: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柳永《望海潮》(上课实用)解析

柳永《望海潮》(上课实用)解析

参差( cēn cī )堤( d ī )沙 天堑( qiàn )无涯( yá ) 千骑( j ì)珠玑( j ī ) 罗绮( q ĭ ) 钓叟( sŏu ) 重( chóng)湖叠 ( yăn )
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 。 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
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这首词共117字,属于长
调、慢词 。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的 都市生活图 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南重镇】
2、从历史传统上看
【自古繁华】 3、从自然景观上看
【西湖、钱塘江】
惊叹 赞美
4、从市井面貌上看
艳羡
【建筑精美、人口密集】
5、从百姓生活上看
【安秋思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枯藤老元树•昏马鸦致,远
1、上片和下片分别诚写了什么样
思 考
———
的上下内片片容《 现 代主主?要 要写 写杭 西诚实,守信州 湖美 美丽 景信:和 和繁杭华州;人民何 为 诚和
平宁汉静的生活用景象。
语 词


信 ?

2、这首词写的是杭诚州,哪两个
思 考
词语最能体现诚杭州的信特征?
———
实 ,

《 现 代
守 信
何 为 诚
——染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 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
—— 染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 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陈,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
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 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原文及赏析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原文及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品赏析【注释】:《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这首词是柳永呈献给旧友孙何的作品。

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

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孙何而言。

由于是呈献杭州官长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做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

但是,更主要的是,透过“竞豪奢”这样的表面现象,读者还可以看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盈实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轻快欢欣,以及“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风流潇洒。

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

“重湖叠山献”,“烟柳画桥”,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劳动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结果。

“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造就。

当时,柳永对此大加赞赏并引以为自豪。

今天,我们读这样的词作也不应求之过苛,甚至指责他“掩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贫富悬殊”,而是应当从词里所提供的画面中去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柳永《望海潮》审美赏析

柳永《望海潮》审美赏析

柳永《望海潮》审美赏析柳永《望海潮》审美赏析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因仕途坎坷,失意无聊,放荡不羁,潦倒终生。

其词作多用生动的俚语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其是妓女和浪子的生活,因而获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赞誉。

在柳永的创作中长调很多,使慢词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

所以说,他不但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而且是一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开创性的词人”。

《望海潮》是柳永写给当时驻节杭州的两河转运使孙何的一首词。

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了铺叙手法描绘了杭州湖山之美丽,城市之繁华,以及民康物丰的情景。

全词如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上片头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在这里词人运用对偶(鼎足对)的手法,不但表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而且为以面描写作了铺垫。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烟柳画桥”就是如烟的杨柳,雕画的桥梁。

而一个“烟”字描写出朦胧之美。

“内帘翠幕”描写居民的住宅的雅致。

“翠”是绿颜色的意思。

“翠幕”与“烟柳”所描绘的境界和谐,表明了城市的生气与活力。

“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为大约、差不多之义。

这一句表明人家很多,数以万计,从而表明城市人气很旺,十分繁庶。

这里,词人同样运用了鼎足对,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霜雪”这里指浪花。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喻地形险要,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柳永《望海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望海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望海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望海潮宋柳永东南形胜 [34] ,三吴都会 [35] ,钱塘自古繁华 [36]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37] 。

云树绕堤沙 [38] 。

怒涛卷霜雪[39] ,天堑无涯 [40]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41] ,竞豪奢[42] 。

重湖叠清嘉 [43] 。

有三秋桂子 [44]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45] ,嬉嬉钓叟莲娃 [46] 。

千骑拥高牙 [47] 。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48] ,归去凤城夸 [49] 。

注释:[34]形胜:形势重要之地。

此指山水佳美。

[35]三吴:其说不一。

《水经注》以今浙江的吴兴(湖州)、会稽(绍兴)及江苏的吴郡,为三吴。

[36]钱塘:今浙江杭州。

[37]参差:形容楼台房屋,高低不一。

[38]云树:树冠浓密远望如云,故曰云树。

[39]“怒涛”句:钱塘江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大潮,谓之浙江潮。

卷霜雪,怒涛卷空而来,白如霜雪。

[40]天堑:天然的险阻,本指长江,此指钱塘江。

[41]“市列”二句:市集上陈列种种珍贵商品,家家户户不缺绫罗绸缎。

玑,不圆的珠。

罗绮,两种丝织品。

[42]竞豪奢:竞赛豪华奢侈的享受。

[43]“重湖”句:西湖中的白堤,把湖水分隔为里、外两湖,所以称重湖。

叠(yǎn),重叠的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44]三秋:初秋、仲秋、晚秋合称三秋,此处指晚秋。

[45]菱歌:采菱人的歌声。

[46]莲娃:采莲的美女。

[47]千骑拥高牙:此句写驻节杭州的官员两浙转运使孙何出行时的排场。

千骑,指卫队。

一人一马称骑。

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说明太守级的地方官出行时卫队众多。

牙,指牙旗。

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缤纷。

”薛综注:“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

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48]“异日”句:他日把这些好景描绘出来。

图,描绘。

将,语助词。

柳永 望海潮 注释 译文及赏析

柳永 望海潮 注释 译文及赏析

柳永望海潮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⑴望海潮:词牌名。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⑵东南形胜:杭州在北宋为两浙路治所,当东南要冲。

⑶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⑷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⑸参差(cēn cī):高下不齐貌。

⑹云树: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⑺天堑(qiàn):天然壕沟,多指长江。

此处指钱塘江。

⑻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⑼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yǎn):意为大山上之小山。

⑽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⑾羌(qiāng)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⑿泛夜:“夜泛”的倒文。

泛,漂游。

⒀嬉嬉:和乐貌。

莲娃:采莲女。

⒁高牙:高矗之军旗,高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牙:军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⒂异日:改日。

图将:画出。

⒃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此处指朝廷。

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柳永

望海潮柳永
望 海 潮
柳永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 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 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 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 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 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 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 词人”。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 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们的悲欢、愿望及男 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股的感受,都是其词的 重要内容。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 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 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 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 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 为流传。
重湖: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 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弄晴、泛夜(互文)
高牙:高高的牙旗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 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官禁
•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 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 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 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 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 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 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 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 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 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 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高中语文文言文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赏析【赏析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
摘要:
1.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词作主题与结构分析
3.词句意境与艺术特点
4.作品影响及后世评价
正文:
一、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

他出身官宦世家,仕途坎坷,曾任右拾遗、太常博士等职。

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与苏轼、辛弃疾并称“宋词三大家”。

《望海潮》是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词作主题与结构分析
《望海潮》以钱塘江为背景,描绘了杭州的繁荣景象。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题部分和结尾。

引子部分通过写钱塘江的壮丽景色,引出主题;主题部分围绕杭州的富饶、美丽以及市民生活的安宁展开描绘;结尾部分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词句意境与艺术特点
1.词句意境:词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烟柳画桥,风翻细浪”,形象地展现了钱塘江的美景。

同时,通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等句,生动地反映了杭州城市的繁荣富庶。

2.艺术特点:柳永善于运用铺陈、排比等手法,使词作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

同时,他善于把握细节,通过对人物、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词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作品影响及后世评价
《望海潮》堪称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中展现的美丽杭州景象,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后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文学家们对这首词的评价极高,如清人刘熙载称:“耆卿《望海潮》,写钱塘景物,极为工丽。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实用版)目录1.柳永的《望海潮》概述2.诗歌的背景和意象3.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望海潮》的艺术特点5.结论正文1.柳永的《望海潮》概述《望海潮》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代表作。

这首词以描绘钱塘江大潮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与忧虑,传达出词人深深的家国情怀。

2.诗歌的背景和意象柳永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年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望海潮》这首词。

词中以钱塘江大潮为背景,通过描绘潮水翻滚、奔腾不息的景象,以及“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同时,词中也展现了柳永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将大潮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3.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望海潮》的主题是家国情怀。

在词中,柳永通过对大潮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他将大潮的壮观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在词中,柳永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望海潮》的艺术特点柳永的《望海潮》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他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描绘,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潮的壮观。

其次,柳永在词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柳永在词中表达了自己深厚的家国情怀,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5.结论总的来说,《望海潮》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词作。

柳永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与忧虑,传达出词人深深的家国情怀。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摘要:1.柳永的《望海潮》概述2.诗歌的主题与情感3.诗歌的艺术特点4.《望海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正文:1.柳永的《望海潮》概述《望海潮》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一首代表作。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其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他的词风婉约柔美,善于抒发细腻的情感,尤其擅长表现离别、思念等主题。

《望海潮》正是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被誉为柳永词的代表作之一。

2.诗歌的主题与情感《望海潮》的主题是离别与思念。

在这首词中,柳永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深切怀念。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海潮、波浪、风、月等,以寓意离别的悲凉和思念的深切。

同时,柳永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离别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这些都使得《望海潮》成为了一首表达离别与思念的经典之作。

3.诗歌的艺术特点《望海潮》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柳永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氛围。

其次,柳永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使得词句更加优美、和谐。

最后,柳永在词中运用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如通过描写梦境、幻想等,展现了离别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些都使得《望海潮》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4.《望海潮》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望海潮》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首先,它被誉为柳永词的代表作之一,对柳永其他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望海潮》对后世词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词人都对这首词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模仿与借鉴。

最后,《望海潮》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望海潮柳永

望海潮柳永

望海潮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砌�t清嘉。

存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及搬云间,菱歌和泛夜,嬉嬉钓鱼叟莲娃。

千骑著拥高牙。

乘坐醉酒听到箫锣,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月夜凤池夸。

【注释】⑴三吴:即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华,差音此衣反华。

对数;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低又着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是霜雪在翻转。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就是珍珠,玑就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稀有的商品。

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t(yǎn):大山上之小山。

砌�t:层层叠叠的山峦。

此所指西湖周围的山。

�t:小山峰。

【译文一】杭州地理位置关键,风景优美,就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盛。

例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存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势不可挡的潮水划破霜雪一样黑的浪花,宽阔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机内了绫罗绸缎,争相比豪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译文二】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望海潮诗歌赏析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望海潮诗歌赏析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望海潮诗歌赏析
《望海潮》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扩展资料
《望海潮》作品赏析: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

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

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望海潮诗词鉴赏

望海潮诗词鉴赏

原文赏析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创作背景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

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

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

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

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

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

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诗词鉴赏上片开头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接下来“参差”几句则写出当地自然风光之绝妙。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二
图片导入
柳 永(北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Cen ci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 ji 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 罗绮,竞豪奢。
yan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sou ji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 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背 景: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
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孙何礼贤 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望海潮》以赠。
语言分析
1.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2.三吴:《水经注》以吴兴(今属浙江)、吴郡(今江苏苏 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柳 永(北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Cen ci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 ji 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 罗绮,竞豪奢。
yan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sou ji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 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作者、背景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
(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 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 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 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其词对后世词家有重大影响。《避暑录话》 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
3.钱塘:即现在杭州。当时属吴郡。
4.天堑无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5.重湖叠巘: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 6.羌管弄晴: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
7..千骑拥高牙:指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多。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8.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图片链接
图片1 图片2
望 海 潮

永 ( 宋)
上 阙
城山 市水 之之 繁美 荣丽 ,
总 写
东南形胜 (地理位置) 三吴都会 (社会条件) 钱塘自古繁华 (历史传统) 湖山之美
柳、桥、帘、 幕、人家 树、堤、 涛、天堑 珠玑、罗绮
下 阕
安百 居姓 乐生 业活 ,
湖、巘、 桂、荷
百姓游乐 官员游乐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望海潮
—— 柳 永 (北宋) 福 建 省 浦 第 城 二 县 中 学
导入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 江 南》

【唐】 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9.凤池: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朝廷。
诗歌赏析(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说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形 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市内)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和出整个都市户 口的繁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郊外)钱塘江堤,绿树如云, ‚绕‛,长堤曲折迤逦。 ‚怒‛字将钱塘江潮的盛世之况表现出来。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和‚罗绮‛两细节,反映出市场的繁荣、市民 的殷富。 ‚竞豪奢‛,明写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 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都市繁华和穷奢极欲。
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望海潮
【宋】 柳永 体裁:【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诗歌赏析(二)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不同季节的两种代表景物。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云:‚此 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 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 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虽有些夸张, 但这两句确实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百姓之乐)前两句为互文,对仗工稳。‚弄‛和‚泛‛字 生动地表现了吹笛和唱歌的人心中的欢快和喜悦。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官员之乐)宴酣之乐,游山水之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点明了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 ‚好景‛二字, 将如上所写的和未写出的尽数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