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讲(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十四讲 热和能(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十四讲 热和能(无答案) 新人教版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第十四讲热和能新人教版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量.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如果没有其它已知条件,则无法区别是由于做功还是由于热传递而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

例如: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它既可以是由于摩擦做功,也可以采用放在火上烤的方法(热传递),但不管它通过哪种方法,都达到了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效果。

也就是说:通过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因此,对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水的比热是4.2x103焦/(千克·℃).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x103焦. 水的比热最大.所以沿海地方的气温变化没有内陆那样显著.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某种物质,它的比热是一定的,不同的物质,比热是不同的。

因此比热表如同密度表一样,可以供人们查阅。

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写成Q=cmΔt.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上物体,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能量守恒定律. 内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内能来加热,利用内能来做功.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 燃烧值的单位是:焦/千克.氢的燃烧值(最大)是1.4 x108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 x108焦.热机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 光的折射规律第14课光的折射课件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 光的折射规律第14课光的折射课件 教科版

i i 空气 空气 水 ﹀ r’ 水 i 空气
﹀ r’
﹀ r’


2、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分界面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 角 0° ,折射角 0° ,光的传播方向 不改变 。
空气


3、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空气 水
空气 水
折射光路图的画法
A
入射光线 空气 α β 分界面 光原来的传播方向
N
B
射入空气的情况?( C )
3、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 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4、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B.人站在湖边看到湖中的鱼 C.黑板某部分“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 D.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字放大了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规律
1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 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 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5、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6.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初中物理第十四讲 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第十四讲 机械效率

(4)若将实验改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 别进行了四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①请将上表中空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比较___3_、两4次实验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比较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 效率越____大。 ④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当斜面粗糙程度和高度都相同时,斜面越 长越___省_(选力填“省力”或“费力”)。
(15)图甲是小强实验中的情景,小红在小强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 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_______拉__力__的__方__向_。 ②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相(选同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 是:_______动__滑__轮__重__力__相__同__,__提__升__重__物__也_。相同
【针对训练1】(2018·南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5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拉力F为50 N,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__1_7_0_J,总功为 _2_0_0_J,滑轮组机械效 率为 85_%____,根据已知条件,以下四个物理量:①动滑轮上升的高度、②动 滑轮的重力、③额外功、④拉力的功率,还能求出的有 _①__和___③(选填序号)。
度,由η=W有×100%算出机械效率。
W总
实验一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η=WW总有×100%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设计】 (1)记位置:实验前,记下钩码和拉力的起始位置; (2)测物理量: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一定的距离, 读出拉力 F、测出钩码上升高度 h 和拉力移动距离 s,填入记录表格;

中考总复习第十四讲内能与热机

中考总复习第十四讲内能与热机
热容.
考纲要求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典题赏析 基础训练 栏目导航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物理◆ 四、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其中t表达末温,t0表达
初温,t-t0表达物体升高的温度,用Δt表达t-t0,则有Q吸= cmΔt .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表达初温,t表达 末温,t0-t表达物体减少的温度,用Δt表达t0-t,则有Q放= cmΔt .
考纲要求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典题赏析 基础训练 栏目导航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物理◆ 二、热量(Q) 1.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2.热量的国际单位是J(焦耳).
考纲要求 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典题赏析 基础训练 栏目导航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物理◆
三、比热容
1.比热容是表达“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减少) 相似的温度,吸取(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的特 性.
典题赏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例 1 (2011·广东)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运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 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含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甲所示,太阳能热水器重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 是由许多根玻璃吸热管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 层玻璃管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以下图乙所示是玻
◆中考总复习全程指导•物理◆
重点突破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一、内能 1.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2.物体中全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含有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一种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的运动加紧,它的 内能增加. 4.变化物体内能的办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5.在国际单位制里,能量的单位是J(焦耳).

第十四讲: 细胞信号传导

第十四讲: 细胞信号传导

四、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植物体内许多功能蛋白转录后需经共价修 饰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蛋白质磷酸化就是 进行共价修饰的过程,蛋白质磷酸化以及去 磷 酸 化 是 分 别 由 一 组 蛋 白 激 酶 (protein kinase) 和 蛋 白 磷 酸 酯 酶 (protein phosphatase)所催化的,它们是上述的几 类胞内信使进一步作用的靶酶,也即胞内信 号通过调节胞内蛋白质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 过程而进一步转导信号。
3.环核苷酸信号系统
受动物细胞信号的启发,人们最先在植物中寻找 的胞内信使是环腺苷酸(cyclic AMP,cAMP),但这 方面的进展较缓慢,在动物细胞中,cAMP依赖性蛋 白激酶(蛋白激酶A,PKA)是cAMP信号系统的作用中 心。植物中也可能存在着PKA。蔡南海实验室证实 了在叶绿体光诱导花色素苷合成过程中,cAMP参与 受体G蛋白之后的下游信号转导过程,环核苷酸信 号系统与Ca2+-CaM信号转导系统在合成完整叶绿体 过程中协同起作用(图6-27)。
胞内Ca2+信号通过其受体-钙调蛋白转导信号。现 在研究得较清楚的植物中的钙调蛋白主要有两种: 钙调素与钙依赖型蛋白激酶。 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最重要的多功能 Ca2+信号受体,由14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的小分子 (分子量为17 000~19 000)酸性蛋白。CaM分子有四 个Ca2+结合位点。当外界信号刺激引起胞内Ca2+浓度 上升到一定阈值后(一般≥10-6mol.L-1), Ca2+ 与CaM结合,引起CaM构象改变。而活化的CaM又与靶 酶结合,使其活化而引起生理反应。目前已知有十 多种酶受Ca2+-CaM的调控,如蛋白激酶、NAD激酶、 H+-ATPase等。在以光敏色素为受体的光信号传导过 程中Ca2+-CaM胞内信号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十四讲: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传送带问题 滑块模型

第十四讲: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传送带问题  滑块模型

第十四讲: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传送带问题 滑块模型一、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图象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动力学问题的图象在高考中也频频出现,常见的有v-t 图象、a-t 图象、F-t 图象、F-a 图象等。

1.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速度图象可求出加速度,进而可得出合外力。

2.F-t 图象与牛顿运动定律密切相关,图象问题要善于从图象中找出解题信息,把图象与物理图景相联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解答。

3.a-t 图象是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速度与牛顿运动定律密切相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得出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例1】(2010·山东)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如图(乙)中v 、a 、f 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C )【例2】(2009·全国Ⅱ)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 .13和0.30 sB .3和0.30sC .13和0.28 s D .3和0.28 s 【例3】(2011·新课标)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

现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

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 A )【例4】(2012·江苏)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C )二、动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往往会牵涉到摩擦力的突变和相对运动,这是一个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6)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并把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鲁迅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 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只在一念之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目标再远大,终离不开信念去支撑。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积极向上的人总是把苦难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2f ,重复以上操作,进 行观察和记录.
(3)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 f<u<2f,重复以上操作.实验做两次,进行观察记录.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f ,这时调整光屏,在 光屏上已经看不到蜡烛的像.(思考为什么?)
(5)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 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答: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当我们移开光屏从光屏的另 一侧透过透镜观察时,可以看到蜡烛的像,这个像是虚像.
你提出的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
你的猜想: 物距以焦距f作为参考的距离,分u>2f、f<u<2f、. u<f三种情况,凸透镜在这三种情况下的成像规律 可能不一样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
1.用平行光会聚法测得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5-3-1所示位置摆放.实验时应将凸透镜、蜡 烛、光屏放在 同一水平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 度,使它们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专题14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十四课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基础知识过关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②实质:自由电子发生了转移。

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3.两种电荷: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验电器:①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②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二、原子及其结构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荷)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三、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单位及其换算:安培(A),毫安(mA),微安(µA);1A= 103mA=106µA。

四、电压1.作用: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单位及其换算:伏特(V),千伏(kV);1kV= 103 V。

五、电路1.电路的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③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④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2.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中用电器依次连接,只有1条各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两个点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测量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明确所选量程及分度值,电表示数=整刻度值+指针偏过的小格数+分度值1.物质的导电性定义: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通常用字母R表示。

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4.单位换算:1kΩ= 1000 Ω= 10-3 MΩ。

5.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材料一定时,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第十四讲 功和机械能

第十四讲 功和机械能
第 十 四讲 功 和 机械 能

r1 功 : ( ) 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 ; 的计算 W =F 和 功 s
l 的单 位 ; 的原理. 功 功 12机械效率: () 机械效率的定义及意义; 机械效率
功 的计算 ; 机械效率 的测定.
1 T ,
l) ( 功率: 3 功率的定义及意义; 功率的 计算 P 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
3 在 物 理 学 中 , 力 与 在 力 的 方 向 上 移 动 的距 离 . 把 的乘 积叫一做 . 4 在国际单位制中, . 功的单位为: 简称为 : 符号为: . 1 — J N・T 1. I 5 功 的计算公 式为 : . 6 使用任何机 械都 . 这个结论叫做功 的
【 拓展】 台起 重机将 重 30 的货 物提 高 4 一 60 N m 如果机械 效 率 是 7 , O 起重 机 做 的 有 用功 是 多 少? 总功是多少 ?额外 功是 多少 ?起重 机在 哪些 方面消 耗 了额 外 功 ? 分析 : 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有用功 、 总功 、 额外 功和机械效率 的理解 . 【 题 3 全班 同学进行爬 楼 比赛 , 看谁 的功率 原 】 看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功(一) 人教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功(一)  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十四章功(一)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四章功(一)二. 重、难点1.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识别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未做功。

2.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并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功的原理并能利用功的原理进行计算。

4. 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原理及特点。

三. 知识点分析(一)功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功的计算:(1)公式:功=力×距离(2)单位:牛顿·米焦耳(二)功的原理1. 动力功与阻力功:(1)动力功:动力推动机械所做的功;(2)阻力功: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不使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

2. 两个功的关系:W动=W阻3.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三)斜面1. 原理:2. 工作特点: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典型例题】[例1] 一个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4N重的足球踢到25m远处。

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300JB. 做功10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分析:我们知道,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本题中这两个因素都具备,所以该同学在踢球时对球做了功。

已知该同学的作用力为120N,但在该力作用下球移动的距离未知,因此,无法计算出做功的多少。

解答:正确选项为D 。

说明:在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时,要理解下列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S=0);(2)物体不受力靠惯性运动(F=0);(3)物体受力,但物体移动方向与所受力方向垂直。

此外,还要注意:在利用W=F·S计算功时,F要在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S 距离的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且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中考物理复习练习 第十四讲 第6课时 有关内阻的相关计算

中考物理复习练习 第十四讲 第6课时 有关内阻的相关计算

第6课时 有关内阻的相关计算1.(瑶海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G 是一个满偏电流I g =10 mA 、内阻R g =10 Ω的灵敏电流计。

(1)求该电流计的满偏电压。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0.1 Ω,闭合开关S ,将接线柱O 和接线柱A 接入电路,此时O 、A 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大量程的电流表,求此电流表的量程。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断开开关S ,此时O 、B 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量程是0~6 V 的电压表,求电阻R 2的大小。

解:(1)如题图所示,当通过G 的电流I g =10 mA =0.01 A 时,由I =UR可得其两端的电压:U g =I g R g =0.01 A×10 Ω=0.1 V 。

(2)闭合开关S ,将接线柱O 和接线柱A 接入电路,R g 和R 1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 1两端的电压也为0.1 V ,通过R 1的电流为I 1=U 1R 1=U g R 1=0.1 V 0.1 Ω=1 A =1 000 m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干路的电流为I =I g +I 1=10 mA +1 000 mA =1 010 mA =1.01 A ,即此电流表的量程0~1.01 A 。

(3)断开开关S ,此时O 、B 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量程是0~6 V 的电压表,此时R g 与R 2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 总=U V I g = 6 V0.01 A=600 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R 2的阻值:R 2=R 总-R g =600 Ω-10 Ω=590 Ω。

2.(庐阳区校级一模)为了测量电压表的内阻,王老师帮助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压表 V 1和电压表 V 2是学生实验常用的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电压表 V 1的内阻为6 kΩ,R 是阻值为1 000 Ω的定值电阻。

(1)小明闭合开关后,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 V 1的示数为3 V ,电压表 V 2的示数为2 V ,请你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计算出电压表 V 2的内阻。

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功

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功

正负功的判断
总结词
当力与物体位移之间的夹角θ小于90°时,功为正;当θ大于90°时, 功为负;当θ等于90°时,功为零。
详细描述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当力与物体位移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cosθ为正值, 因此功为正。这表示力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当θ大于90°时,cosθ为 负值,因此功为负。这表示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当θ等于90°时, cosθ为零,因此功为零,表示力没有产生任何空间效果。
常使用滑轮组来晾晒衣物或拉动物体等。
PA R T. 0 3
功的物理意义与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功在物理学中的意义
为了使物体产生运动 或发生形变,必须对 物个过程中力对物体 所做的功,会导致物 体能量的变化。
在物理学中,功被定义为力对距离的累积作用,它 表示了能量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功是力对物体在空间上产生的效应的量度,是描述 力的空间效果的物理量。
功的计算公式
总结词
功的计算公式为 W = Fs cosθ,其中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是物体在力的方 向上移动的距离,θ 是力 F 与物体位移 s 之间的夹角。
详细描述
功的计算公式是物理学中用于计算力对物体产生的效应的基本公式。它表示作用在 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力对物体产生的空间效果。
机械效率的定义与计算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表示机械系统完成工作的效率。
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总功 × 100%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少额外功,增加有用功,改进机械结构等。
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03
搬运重物的实例

第十四讲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酸碱性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第十四讲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酸碱性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第十四讲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酸碱性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一、一周知识概述(一)溶解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液体中2、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3、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1)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在同一溶剂中)不同(2)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3)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二)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

溶解的吸热和放热(三)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具有酸性,但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碱呈碱性,但呈碱性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碱.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

食醋、橘子汁、番茄酱、苹果、柠檬汁都含有某些酸性物质,具有一定的酸性,是常见的酸性物质。

注意:以上这些酸性物质有酸的味道或酸的气味,但不是所有的酸性物质都有酸味。

(1)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气味飘进鼻孔来,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都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更不能用嘴尝,这是一个操作规范。

(2)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

(3)常见的强酸:盐酸、硝酸、硫酸(4)有些水果中有一些不同的酸性物质,所以有酸味,但酸性不是很强,叫弱酸性物质。

(5)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闻闻没有酸味。

但二氧化碳也是酸性物质,因此并非所有含酸性的物质都有酸味。

(四)碱性物质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小苏打、纯碱、各种洗涤剂等,它们的水溶液也都具有一定的碱性,不同的碱性物质,碱性的强弱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是强碱。

氨水、各种洗涤剂等是弱碱性物质。

(五)中性物质在我们周围除了酸性和碱性物质外,还有不呈酸性也不呈碱性的物质,即中性物质,纯水就是一种中性物质。

(六)物质酸碱性的测定1、用紫色石蕊试液判断物质的酸碱性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利用紫色石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是最简单的方法。

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总结《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场奇妙的物理之旅》哇塞,物理的第十四章就像是一个充满神秘宝藏的小岛,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岛上闪闪发光的宝贝。

今天呀,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这个小岛上探索一番。

在这一章里,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热机。

热机是个啥呢?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力士,不过这个大力士吃的不是饭,而是燃料。

热机可以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呢。

你看汽车里的发动机,那就是热机的一种。

它咕噜咕噜地喝着汽油,然后就能带着汽车跑得飞快。

我就想啊,要是我也能像热机一样,吃点东西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那我上学就再也不会迟到啦,嘿嘿。

热机有好几种类型呢,像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还有喷气发动机。

蒸汽机就像是一个古老的大怪兽,虽然它现在不怎么常见了,但是在以前可是很厉害的。

内燃机就不一样啦,我们生活中的汽车、摩托车大多用的都是内燃机。

内燃机又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就像一个急性子,转速可快啦,声音也比较清脆。

而柴油机呢,就像是个慢性子但力气很大的家伙,劲儿可足了,大卡车什么的很多都用柴油机呢。

这里面有好多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那可是很有规律的。

吸气冲程的时候,就像人在大口大口地吸气一样,汽油和空气混合着被吸进气缸。

压缩冲程呢,就好像把一个气球使劲儿捏小,这时候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温度都会升高。

到了做功冲程,哇,这就是热机最厉害的时候啦,就像点燃了一个小炸弹,混合气体燃烧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活塞做功。

最后排气冲程就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去,就像人呼出二氧化碳一样。

这四个冲程就像四个小伙伴,一个接着一个工作,缺了谁都不行呢。

再说说热机的效率吧。

热机的效率可不是100%哦,就像我们吃饭,不可能吃进去的东西都变成力气一样。

热机在工作的时候,有好多能量都浪费掉了。

有的变成热量散失掉了,就像我们拿着暖手宝,热量慢慢就散到空气里去了。

这多可惜呀,要是能把这些浪费的能量都利用起来,那得多好啊。

这时候我就想,科学家们可真不容易,一直在想办法提高热机的效率,就像我们努力想把考试成绩提高一样。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物理专题讲解 第十四讲 内能的利用(含新题)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物理专题讲解 第十四讲 内能的利用(含新题)

第十四讲内能利用【考纲要求】1.知道燃料的燃烧值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热机,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3.了解热机皎率,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命题趋势】本章内容在中考试题中,主要以填空、选择和综合应用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考查热量的计算,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效率等。

【考点探究】考点一、内能的利用【例2】从15米高处落下的水流,重力势能的30%转变为内能,并使它的温度升高,水流温度将升高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效率及比热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答案:质量为m的水,下落高度为h,重力对水做的功是WG,其中30%(η)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温升高Δt.根据题意,有ηWG= Q吸ηGh=cmΔtηmgh=cmΔt∴ Δt=(ηgh)/c=(0.3×9.8牛/千克×15米)/4.2×103焦/(千克.℃)=0.0105℃方法总结:遇到"效率",要格外当心----考虑效率,就是"打折扣",不要算反了.考点二、热机【例2】“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也存在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这两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存在于(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B. 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D.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的了解.首先要明确:使用内燃机的目的,是"利用燃烧燃料做功,让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发生在做功冲程,这样,不包含做功冲程的选项A和选项D就被一举排除----"四选一"变成了(从选项B和选项C中)"二选一".其次要理解:内燃机为什么需要存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从表面看起来,这是和使用内燃机的目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背道而驰的).原来,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取决于燃烧室(气缸)的温度,温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提高燃烧室的温度,以提高内燃机效率",这就是在做功冲程之前,插入一个(对气缸内的气体压缩做功的)压缩冲程的目的.弄清了这一点,问题便迎刃而解.答案:B方法总结:学物理,不"悟理"不行.不但要"知其然",还要这"知其所以然".对于选择题,"排错"(排除错误)+"择优"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考点三热机的效率【例2】柴油机甲的效率高于柴油机乙的效率,这表明( )A.甲做功多B. 甲做功快C.甲消耗柴油少D.甲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大解析:本题考查对于效率概念的掌握.题目要点如下:一."效率"(η)是一个比值,即在总量中有用部分所占的份额(η=W有用/W总).热机是把内能(总量)转化为机械能(有用部分)的机器,因此热机效率应为机械能/内能,选项D恰好符合题意.二.与效率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功率"(P),即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做功的快慢(P=W/t),选项B正是这类陷阱.三.至于做功的多少(W)(选项A),消耗燃料的质量(m燃料)(选项C),则更是答非所问!答案:D.方法总结:对于"相似"的概念,遇到"吃不准"的情形,比较稳妥的解决方法是:列出各自的公式(或符号),加以分析比较。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1、热机的工作原理在这个试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成了内能,通过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

其实,各种各样的热机,比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都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2、内燃机如果燃料是在气缸中燃烧,这样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内燃机是最主要的热机。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最主要的两种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结构: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杆,曲轴。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工作过程①吸气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

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②压缩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

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③做功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

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④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

提问:①在四个冲程中,哪些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除了做功冲程,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在开始运转时,要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以后,汽油机才能自己工作。

)②那个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做功冲程)③那个冲程派出了废气?(排气冲程)(2)补充:柴油机构造: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工作原理①吸气冲程: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

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被吸入气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十三讲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如图所示,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
A. 正立的像
B. 虚像
C. 倒立的像
D. 放大的像
2.小明设计实验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他把烛焰看作是眼镜观察的物体,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拿走远视眼镜后,下列做法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的是()
A. 只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 只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C. 换一个更加明亮的蜡烛放在原处
D. 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放在原处
3.人站在岸上看到水中的池底变浅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A. B.
C. D.
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也可能大于L
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
A. u<f
B. f<u<2f
C. u=2f
D. u>2f
6.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
方法是〔〕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7.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 )
A. 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
B. 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
C. 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5cm
D. 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cm
8.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 0.7m
B. 0.3m
C. 0.4m
D. 0.1m
9.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8 cm
B. 6 cm
C. 10 cm
D. 15 cm
10.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11.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图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表示猎物反射的光线是如何进入鱼
的眼睛的()
A. B.
C. D.
12.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
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
..的是()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C. 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D.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二.填空题(共8题;共29分)
14.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是________ 立的________ 的________ 像.
15.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________现象.
16.王强同学是近视眼,为矫正视力,他应该选用________ 透镜作为眼镜的镜片;他奶奶是远视眼,图中的________ 能矫正奶奶的视力(填“甲”或“乙”).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请你和小明、小强和小芳一起完成有关探究:
(1)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甲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 cm.
②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 .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应________ .
③当蜡烛在丙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________ 像(虚/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蜡烛应向(远离/靠近)________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__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靠近)
(2)小强想探究人的眼睛怎样既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物体的:
①分别采用不通的焦距做实验,实验得到的记录如下表:
②比较实验1、2和3可知,当被观察的物体变近时,如果要使像距不变,焦距要变
________ (大/小),这说明,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 来看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的。

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引发近视,必须配戴透镜.
(3)小芳想探究摄影记者常换长短筒镜头的原理:
①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_______ (大/小);像就越________ (大/小);
③下图是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某景点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照片甲是用镜头________ (丙/丁)拍摄
的.
18.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了如表
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及成像的大小情况,
归纳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对所成像大小的影响是:
当物距 ________像距时,所成像是缩小的.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物体A点应该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这是________视眼成像情况图,若要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透镜做成的眼镜,就能使A点的
像成在视网膜上.
20.如图所示,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投影仪上,
此时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________像。

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_______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三.作图题(共2题;共12分)
21.根据下列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中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2.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8分)
23.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五.综合题(共2题;共15分)
24.根据人眼视物的原理,某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他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与凸透镜的材料和口径有关.他自制了一个口径不变的“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或向外抽水,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 上.
(2)实验中,“水凸透镜”的厚度变化不宜过大,且厚度无法测量,可以通过注射器内水的体积间接反映“水凸透镜”的厚度.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3)实验中,调整好“水凸透镜”的厚度,使平行光源发出平行光,移动光屏找到焦点,测量出“水凸透镜”的焦距.请具体说明移动光屏找到焦点的实验操作:________ .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眼镜的秘密
据相关调查,我国中学生近视率已高达60%以上,厚重的眼镜让人感到不适.形状相同的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厚度差跟近视度数、镜片的折射率有关.度数越大、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
折射率为光在真空(因为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所以一般用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
越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就越大.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物质中折射率较大的是________;
(2)如图2所示,如果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则下列光路正确的是________;
(3)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与该材料中的光速________(成/不成)正比;
(4)如图3所示的制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的眼镜中,所用材料折射率大的是
________;
(5)若图所示的中心厚度相同近视眼镜是由相同材料制作的,则眼镜度数大的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