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尖山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45分每题3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
”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之一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平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3.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材料认为雅典民主A.易形成集体暴政B.是一种直接民主C.引发持续的战争D.是少数人的民主4.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称之为“撤回忠诚”。
这反映了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具有双向契约特征C.带有严格等级性质D.领主附庸地位平等5.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
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
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
这反映出()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6.据记载,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Fomcett庄园有地2700余亩。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人: 预佔难度系数:0.70第Ⅰ卷(4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下列古人类中,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2019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
这是祭拜( )A.蚩尤B.炎帝C.黄帝D.大禹3.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4.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
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 )A.①B.②C.③D.④5.山东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记载B.西周分封制C.春秋战国诸侯国D.秦朝的郡县制6.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戎狄蛮夷融入华夏大体是在(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8.右图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大克鼎,被誉为“国之重器”。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四中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四中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1. 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
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A. 军事才能、宗教信仰B. 道德品质、演说能力C. 丰厚财力、贵族血统D. 本邦籍贯、成年男性2. 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A. 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B. 经济形态的影响C. 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D. 文明开化的程度3. “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
”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
据此可知当时西欧()A. 形成了有限王权的理念B. 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C. 封建依附关系是对领主的束缚D. 已经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4. 西方史学家认为,西欧城市的兴起,“比任何后来的革命都更为重要,甚至比文艺复兴运动、印刷术的发明和罗盘针的发现,或比19世纪的革命和由此而产生的所有产业上的革命,也都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后来的革命,只是12到13世纪伟大的经济社会转化的从属的产物而已”。
这一观点强调了西欧城市的兴起()A. 促进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B. 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 为工业革命奠定社会基础D. 对社会转型起了推动作用5.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 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 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 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 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6. 当玛雅文明达到鼎盛的时候,迅速增加的人口超过了农业所能保障的极限,考古资料表明,这一时期玛雅统治者选择的应对方式是兴建更多的神庙,更为频繁地举行祭祀活动,仿佛更虔诚地膜拜神灵是唯一的出路。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023年3月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 1799年发现于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公元前196年制作),由上至下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诏书的三种文字:圣书体象形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象形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体的对照碑文。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A. 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B. 实证了埃及文字的演变过程C. 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间的密切联系D. 反映了古埃及神权的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由上至下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诏书的三种文字:圣书体象形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象形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体的对照碑文”可知,罗塞塔石碑使用三种文字篆刻,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A项正确;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未体现埃及文字的演变过程,排除B项;石碑上刻有圣书体象形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象形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体的对照碑文,提供了古文字互证的可能性,但不能说明世界古代文明间的密切联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石碑的具体内容,无法推断古埃及神权是否至高无上,排除D项。
故选A项。
2. 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这表明C. 地理环境在文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D. 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
依据材料“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两河流域、埃及、古罗马以及中国孕育出不同特色的文明,体现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表述绝对,中华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排除A项;世界文明无优劣之分,排除B项;生产力在文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排除C项。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1.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
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
这一现象()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2. 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
由此可知,汉初()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3.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
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
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两税法广泛推广C.藩镇割据的出现D.均田制受到破坏4. 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
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5. 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6.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
”上述言论目的是()A.总结历史上变法的经验教训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C.为戊戌变法的实施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7.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全国经济总量增加,但人均经济量下降;工农业生产力长期没有突破性发展;商品市场关系难以向深层扩展;在赋税、人身关系上对工商业者有所解禁和宽松,但保障私有财产、维护个人收益方面并无制度创新。
北京市通州运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的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2022----2023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右图所示为某同学学习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时的标注,其中标注不正确的是A.红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良渚文化 D.大汶口文化2.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亲关系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的,很像“掺沙子”。
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
这一创造A.摒弃了前代原有的政治制度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治国理念3.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
他们都体现了A.昂扬的进取精神 B.顽固的忠君意识C.烈强的功利思想 D.浓厚的宗法观念4.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
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
”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 D.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5.唐朝时人们把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称之为“一品白衫”、“白衣公卿”。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说:我这一生富贵过人,但是却有三件终身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其中第一件就是没有进士及第。
这说明唐代A.门阀制彻底瓦解 B.察举制影响广泛C.价值观逐渐功利 D.进士科地位突出6.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实行的主要原则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该制度是A.反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主要推行于唐前期C.强调“舍地税人”宗旨 D.与租庸调制相适应7.在敦煌壁画中菩萨的形象一开始是男性,深目高鼻,留着小胡子;之后变成了女性,体态婀娜,仍然是深目高鼻;再到后来变成了身材丰腴、脸庞圆润的中原女子形象。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题意可知,湖北红旗电缆厂由国有工厂改组为股份制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属于国营企业改制,B项正确;我国在1956年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红旗电缆厂始终不属于个体经济,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制,融入全球市场是指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B项。
11.如表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人物及著作
评价
美国军事史学家阿彻·琼斯《西方战争艺术》
没有亚历山大的天才,希腊人就不可能征服波斯帝国;但是,亚历山大对突击骑兵的出色运用,对征服行动所依靠的战术成功做出了重要乃至决定性的贡献
英国古典学家保罗·卡特利奇《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
他是历史上播种能力最强的人之一。希腊文化通过视觉、文字等形式向非希腊地区传播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亚历山大加速了它的传播,并且使之传播到了更远更广的地方,使得这种传播成为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中国学者李春元《外国历史名人传》
亚历山大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亚历山大并不是“超人”,不应该将其理想化。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远征东方的胜利,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是当时的时势造成的
5.图片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历史图片反映了()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国旗方阵和国徽方阵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河北省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盛赞舜“恭己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
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商鞅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A.无为是治国之道B.尚古崇德是根本C.重视规则和秩序D.强调要顺应自然2.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史记》因是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3. 唐玄宗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
”这一规定为了A.规范普通民众生活 B.加强官员监督考核C.增加户口发展生产 D.婚姻生活受到重视4. 从以下统计表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崇宁元年(1102年)9892.7 64.1% 35.9%13世纪初(南宋中期)12440.0 64.8% 35.2%元至元廿八年(1291年)6715.2 85.1% 14.9%A.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最终完成B.北方丧失了政治中心地位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矛盾尖锐D.北民南迁的趋势愈演愈烈5. 明朝在废丞相制、提高六部地位后,为防止部权过重,原为谏诤皇帝而设的给事中,变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以监督六部官员为主要职能的独立监察机关。
明朝给事中职权的变化表明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B.谏官制度从此废除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内阁制度开始确立6. 杂字书是明清时期采辑生活中常用字汇编而成的识字读物,多由无名塾师编撰,流传广泛。
《山东庄农日用杂字》提及: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妇女杂字》中有:劝尔妇女,识字为先,居家度日,务要淑贤。
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81—997年的高丽(朝鲜)。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大臣崔承老主张对华夏之制,要选择性学习,可以学习华夏的思想文化、礼仪制度革除社会弊端,但是在生活习俗方面可遵循本国传统,说明在学习华夏文化时结合本国情况,注意了选择,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国文化选择性吸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地位的论述,排除B项;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还有向中国学习的部分,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
A.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B.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
C.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D.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推翻了建造金字塔 人是奴隶的传统说法,掌握了可以更好了解当时人们生活和饮食状况的史料和依据,说明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只一个案例不能说明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D项错误。
8.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等国人重视文物搜集,“以证吾国之文明”,20年代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说明我国近代在文物观念上注重文化自信,并关注国家命运,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经过重视文物搜集,进行考古发掘,推翻西方谬论,而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只是表象,非深层反映,排除A项;近代我国文物观念与民主意识觉醒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学术界推翻西方学者的谬论,没有体现出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排除D项。故选B项。
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尼罗河定期的泛滥给河流两岸的土地施肥,确保了粮食的丰收;古埃及历法根据尼罗河涨落将一年划分为三季;尼罗河同时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便利,有利于古埃及的统一和专制主义集权国家的形成。这说明( )
C
A
C
A
C
A
C
D
C
B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城邦制度的发展;哲学家的思考;对外殖民,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对东方文明的借鉴);文化环境宽松。(10分)
(2)特点:文化遗产丰富;文化成就水平高;文化影响巨大;体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受伊斯兰教的影响。(6分)
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繁荣;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世界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6分)
C. 加快了对新航路的探索D. 增进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
16.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钱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
A. 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 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 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D. 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
(3)文化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的发展共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国家的文化。(6分)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希腊人继承了他们印欧人的遗产”可归纳出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也都随着城邦制度的发展经历着改造和变化”可归纳出城邦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希腊人开始对政治统治方式进行思考”可归纳出哲学家的思考;根据材料“希腊人的殖民以及他们与东方和外界的接触”可归纳出对外殖民,视野开阔;根据材料“成为思想表达的基本媒介。哲学、文学和艺术都深受东方因素的影响”可归纳出兼容并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文化环境宽松。
江苏省苏州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2.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
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
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
这一变化()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3. 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认为这是“一个在上帝看来可恶可厌的罪恶”。
但到了16世纪,人们已经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
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B.宗教改革的影响C.地理大发现的推动D.商业革命的需要4. 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应了()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6. 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7.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属中学新疆分校17—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北大附中新疆分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60分)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A.文化运动B.社会变革C.学术交流D.思想解放运动2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B.“礼”C.“中庸”D.“乐”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人之性恶”D.“人性本善”4.汉武帝时接受了儒学家董仲舒的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A.君权神受B.天人感应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纲五常”5.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中,顾炎武的思想主要是()A.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钤“一家之法”D.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且有规律可循6.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A.小篆B. 楷书C.草书D.行书7.下列古代文献中,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的是A.甲骨卜辞B.《诗经》C.《老子》D. 《楚辞》8.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其典范作品是()A.《新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庶民的胜利》9. 右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
“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
下列对北大校徽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④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1918年,李大钊发表文章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历一番苦痛。
……这新纪元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三)+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上古时期,负责保存天子祭祀颂词、祷文、誓书并兼掌占星气候、布历农时者称为“祝史”。
周朝时期,祝史或随分封远赴列国,或因王室衰微流散列国。
这表明,周朝“祝史”( )A. 巩固了分封制度B. 导致了王室衰微C. 有助于文化传播D. 推动了经济发展2.春秋时期出现了农贷。
《管子•巨乘马》载,对耕田百亩的农夫,在春耕时,国“资(贷)子之币”,等到大秋“子谷大登(熟)”,谷价大减之时,让农民以谷还币,国家把谷又储存起来,以待谷价上涨。
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 土地兼并较为严重B. 国家借高利贷盘剥农民C. 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D. 货币经济比较发达3.北魏宣武帝时期(公元499-515年),彭城王元勰“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
孝明帝时期(公元515-528年),宗室元晖“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
由此可见,当时(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 华夏历史认同得到了发展C. 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D. 游牧民族封建化不断加强4.5.7.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
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
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升边疆地区的行政地位 B. 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C. 推动边疆社会的经济发展D. 抵御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8.下表为1871-1911年中国与英、美、俄、日四国的进口贸易占比情况(单位:%),其中乙是( )甲乙丙丁1871-1873年34.7 3.70.50.21881-1883年23.8 4.9 3.70.21891-1893年20.4 4.7 4.50.61901-1903年15.912.58.50.81909-1911年16.515.57.13.5A. 俄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9.10.12.13.14.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时期美国先后通过了《工厂检抽查法》《童工法》《纯净食物和药品法》《肉食检查法》《赫伯恩法》(禁止铁路公司擅自定价,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髙运费)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的制定颁布( )A. 旨在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B. 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C. 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趋势D. 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15.16.1946年,英国宣布结束对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约旦独立;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法案》,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1948年,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C.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打破日军“囚笼”政策
15.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的活动余地。”毛泽东所描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盟
17.1991年,国家统计局公报,“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0多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3%。”1994年公报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
18.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约44个母邦建立了139个子邦。母邦和子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这种殖民活动()
C.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动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6.许倬云认为:朱熹讲理讲得透彻,为了解释“宇宙的理、人生的理、内心的理”,他把理变得“井井有条”。这些“井井有条”的理体现在生活中就是()
A.伦理道德B.科学知识C.良知本心D.万物本源
7.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形成许多著名市镇,这些市镇中的居民,“以机为田,以梭为媒”,靠近这些市镇的村坊居民,也大都以种桑养蚕和纺织为生。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C.具有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D.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
27.15世纪前,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香料,他们为了从东方大量输入香料,必须交付巨额黄金,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的金银矿藏极其贫乏,没有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这使两国经济状况恶化加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永安三中高中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这位先贤是A.黄帝B.神农氏C.尧D.大禹2、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5、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中国的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
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A.海禁B.抑商C.重农D.强兵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苏州C.扬州D.洛阳8、在扬州仪征北部丘陵地区有“刘集”“谢集”“马集”“新集”等乡镇地名。
这种含有“集”的地名的由来与古代的什么贸易形式有渊源关系:A.夜市B.都市C.会馆D.草市9、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
……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
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
”这反映出A.草市中有夜市B.江南市镇兴起C.村寨出现草市D.专业市场出现10、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这一现象反映了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戊戌变法期间12、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一家近代民族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东明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要求。
1.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希腊、玛雅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各区域文明小国寡民的状态B.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C.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不同D.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2.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历法根据尼罗河涨落将一年划分为三季;尼罗河同时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便利,有利于古埃及的统一和专制主义集权国家的形成。
这说明()A. 农耕是文明兴起的前提条件B. 古代历法源于大河河水的涨落C. 尼罗河深刻影响古埃及文明D. 国家统一与专制集权紧密相联3.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明,天文、历法、医药、人文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农耕业以及养蚕、陶瓷技术等也由此走向世界。
这说明人类文明()A.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B.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C.逐渐走向一体化发展 D.交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4.美洲的创世神话《波波尔·乌》讲述了神用玉米和水做成肉体和血液创造人类的故事。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神话真实可信,可以直接用来佐证观点 B.神话是无稽之谈,不能作为史料研究美洲历史C.一定程度反映了玉米在该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D.神话传说反映了玉米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5.从1296到1307年,英国爱德华一世共召集了20次议会,而市民代表只出席8次,爱德华二世(1307-1327)仍常常把市民拒之于议会之外,直到1325年,市民在议会中的地位才最终巩固下来。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70分,35小题,每题2分。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因为王位世袭制A.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 B.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C.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性D. 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 贵族生活腐化B. 血缘色彩浓厚C. 社会等级森严D. 音乐发展迅速4.《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 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B. 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C.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D. 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5.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
这反映了A.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B.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C. 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6.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某某,一部分迁到巴蜀、某某、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废除分封制B. 增强地方权力C. 加强中央集权D. 打破世袭特权7.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B. 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 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康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马文婷审题人:刘宗平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了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2.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3.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是A.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 B.淡化了“国”和“家”的结合C.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D.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4.“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A.禅让制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5.“炉灰筑不了墙,女儿供养不了爹和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2400万。
导致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郡县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宗法制6.周王离世后,按照当时的理法,能够继承王位的是()妻妾子女正妻A.大女儿 37岁,B.儿子 15岁妾一C.儿子28岁妾二D.儿子34岁7.《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8.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主要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统一的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9.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 年上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 分时间:75 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B.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C.完成了社会秩序的新建构D.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2.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议政制度。
唐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在此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政事堂的变化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分割宰相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避免决策失误3.“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
以上评论针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中法战争的影响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4.1949 年2 月,美国《时代》杂志介绍某期封面人物:“毛泽东,正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阵营。
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
”材料能反映的事实是A.中国内战局势发生重大转变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胜C.美国在华反共立场有所改变D.中共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5.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这表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6.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的过度剥削招致农民诉讼。
800 年,法国对西部勒芒地区发布法令,明确规定劳役种类和数量,如每人自带牲畜在自营地上犁地一天,领主不能强迫其在本周内再承担手工业劳役。
这反映了当时西欧A.生产关系有所调整B.农奴政治权利扩大C.庄园秩序得到维护D.封君封臣制度解体7.1657 年,德川幕府成员德川光窗设史馆,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三月份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个题,共60分)1.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精耕细作的特点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注重因地制宜2.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图一骨耜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A.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B.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3、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4、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5.秦律规定“盗徙封”(指私移田界)要处“耐刑”(剃光罪犯的鬓发、胡须),这反映出:A.土地私有制受法律保护B.秦朝法律详备C.精神惩罚重于经济处罚D.秦朝法律残酷6.《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
”,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B.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C.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D.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7.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我国古代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趋势的是( )A B C D8.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河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
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9、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10.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这说明当时(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1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12.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13.宋代四川地区,以农业税为基础的两税收入为161万贯,商税达167万贯(不包括酒税、茶课、盐课等收入)。
这说明当时四川( )A.农业经济严重萎缩B.工商业空前繁荣C.经济水平领先全国D.纸币成为通用货币14.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
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
这一事例(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5.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该表格①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18.徐光启《农政全书》载有:“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说明当时( )A.粮食作物比重下降B.出现了棉花的区域化经营C.农产品完全商品化D.棉纺织业是税收主要来源19.明清时期很多著名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大兴土木,留下诸如乔家大院之类著名建筑。
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晋商文化内涵B.助长铺张浪费不良习俗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商品化进程20、中国经济网2013年7月6日:“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
信息不能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B.东西方贸易交流不断C.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居于入超地位21.“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利归国家专有。
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
”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22.阅读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A.手工业发达B.商业繁荣C.出现了夜市D.打破了坊、市界限23.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24.明清时期,晋商富甲一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其所到之处,就修建一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晋商会馆。
2008年9月3日全国晋商文化展览汇集了全国晋商会馆文化的精华。
下列有关晋商会馆的表述,错误的是( )A.晋商会馆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地域性特点B.晋商会馆是当时山西商人之间联系的纽带C.晋商会馆是晋商的荣誉与辉煌的缩影与见证D.晋商会馆既是会馆又是他们经营的票号25.(2014·长沙模拟)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说:“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
”从材料中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②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③传播基督教④扩张的方向是南非(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6.(2014·陕西宝鸡模拟)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材料说明了( )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27.(2014·菏泽模拟)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掠夺的白银有一半都流进了中国,以购买丝与瓷器这些当时的高级奢侈品。
这说明了( )①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②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③中国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④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8.“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说明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29.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
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
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
这表明作者: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30.“如果朕把特许状赐给想循向西航的路线到朕所指定的地方以便探寻这些海中间的海峡的人……你们从事上述的探险,不得在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分界线和境界内进行,沿着我们的分界线,丝毫不得使他受到损害”。
这是一份16世纪初某国王与某水手签订的一份协议。
据你推测,这个水手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3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32、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
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33.蔡济民在《书愤》中说:“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上述诗句最有可能是对A.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灾难的批判B.辛亥革命后全国局势痛切写照C.巴黎会议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D.日军侵华制造滔天罪行的揭露34.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宴会厅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他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
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