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及答案(2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
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
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
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
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16、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组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政党制度。
21、两党制: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7、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8、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9、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0、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2、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6、公民监督: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37、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38、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39、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0、政治革命: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41、政治改革: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42、政治稳定: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43、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
44、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45、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46、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47、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
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48、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答:(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①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②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③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6、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答:(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7、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⑸排他性
8、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答: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
(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
(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
(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
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
(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10、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者密切结合。
(2)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
(3)在经济和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4)在思想上,封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11、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政府的基本特性有:(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
12、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
答:(1)人民主权原则;(2)权力制约原则;(3)法治原则。
13、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
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14、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司法独立。
15、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哪些特征?
答:(1)阶级性。
(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
(4)特定的职能性。
16、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17、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19、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征?
答:(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20、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功能是什么?
答: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是:
(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
(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
2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是什么?
答:(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
(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
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
(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
(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22、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几种?答:对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
大致来说,实现政治合法性存在如下几种途径:
(1)建立政治共识。
(2)宪政建设。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23、善治的精神是什么?
答: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1)契约观念。
第一,自愿。
第二,一致同意。
第三,责任性。
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效率精神
24、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
答: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时还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
(2)制度效率。
(3)回应性。
25、契约观念包含有哪几个要素?
答: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以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包含着几个要素:
(1)自愿。
(2)一致同意。
(3)责任性。
(4)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6、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政治色彩浓厚。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4)治理方法单一。
27、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28、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
答:(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29、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答:(1)普遍选举原则,普遍选举是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皆可参加选举,除了由于某些疾病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等因素受到限制的公民外,所有公民均应享有选举权。
(2)平等选举原则,平等选举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政治特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直接选举是指议会的议员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
间接选举是指先由选民选取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他们投票选举有关国家公职人民。
(4)秘密投票原则。
秘密投票是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30、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在各国的选举法都有具体规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划分选区。
(2)选民登记。
(3)提出候选人。
(4)竞选。
(5)投票。
(6)计算选票。
31、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
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2、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答:(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
(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
(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33、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答:(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
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34、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35、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答:(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
(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
(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36、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有哪些?答:(1)传统观;(2)实用主义;(3)人性论;(4)社会有机论;
(5)等级观念;6)权威观念;(7)财产观念。
37、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
答: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
(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
(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
(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
(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38、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答:(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