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 中国情》教学设计(157g 铜板纸 A3 双面) 各一张
高中美术_篆刻模块(选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篆刻模块教学设计一、课题:《中国印中国情》课型:新授课二、教材内容分析: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它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示了书法美、刀法美、章法美和意境美。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篆刻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不断萎缩其艺术性日渐彰显。
了解篆刻,学习篆刻也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篆刻的基本入门技法。
2、能力与方法: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重点:篆刻的基本入门技法五、教学难点:篆字的书写与章法构成六、学情分析:现代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有主见,特别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方法:在欣赏篆刻作品、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操做篆刻技法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在练习技法后以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加深对篆刻的理解与表现。
八、板书设计:篆刻一、篆刻概述:二、篆刻工具:三、篆字书法四、篆刻刀法五、朱文白文六、篆刻技法步骤九、课前预习环节:篆刻概述;现代社会印章的用途;篆书的书写特点。
十、课堂教学环节教学程序活动目标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类型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印章用途,引导出本课的课题一、提出问题:现实社会中印章的用途是什么?引入新课二、篆刻的艺术特征?1、2、学生答问学生笔记多媒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的技能基础,让学生在尝试表现的摸索中关注本课的知识重点,并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寻求答案。
体验一:篆刻简史体验二:篆刻工具、印材体验三:篆书书写体验四:篆刻刀法(执刀法、冲刀法、切刀法)教师总结规律:体验五:刻一刻。
2021年九年级音乐上册《祖国情》第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音乐上册《祖国情》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爱我中华》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领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
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
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应带着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三、创造与实践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地表现出来呢?音乐活动(1)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
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中华”的风采。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教案1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教案1一. 教材分析《中国印》是教科版艺术六下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中国印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知识,对于印鉴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学会设计制作一枚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难点:设计制作一枚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2.示范法:展示制作中国印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作心得。
4.评价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中国印样品、印泥、毛笔、篆刻刀、刻石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篆刻刀、刻石、印泥等。
3.课件: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印样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印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中国印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制作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中国印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教案2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教案2一. 教材分析《中国印》是教科版艺术六下的一个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学习中国印,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中国印的认识还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积极性较强,有利于开展本课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学会欣赏中国印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中国印。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难点:欣赏中国印的艺术魅力,学会制作中国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制作中国印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中国印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制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印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制作中国印的工具和材料,如印章、印泥、毛笔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印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中国印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示范制作中国印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印文的布局、笔画的粗细等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印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如文化衫、书签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印的历史文化价值。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印》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五章《中国印》。
详细内容包括:印章的起源与发展,印章的分类与用途,以及印章的美学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印章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章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用途,感受中国印章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图案进行创作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印章图案的设计与创作。
教学重点:印章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用途;印章美学特点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印章实物、印章图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印章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印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印章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印章的历史背景。
(2)讲解印章的分类与用途,让学生了解印章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印章的美学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印章的艺术魅力。
3. 示范讲解:(1)展示一枚印章,分析其图案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印章设计方法。
(2)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创作步骤。
4. 学生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印章设计主题。
(2)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枚印章设计,要求图案美观、富有创意。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展示:(1)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印章创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印章的起源与发展2. 印章的分类与用途3. 印章美学特点4. 印章创作步骤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枚富有创意的印章。
2. 答案要求:图案美观、线条流畅、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印章文化,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教学设计1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中国印》是教科版艺术六下的一个课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以及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篆刻的乐趣。
教材内容丰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印的艺术魅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印的文化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等,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中国印的了解相对较少,对其历史和制作过程认识不足。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对于篆刻技巧的掌握还需在本课中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掌握篆刻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难点:篆刻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篆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交流法:学生之间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4.评价法:对学生的篆刻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印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篆刻工具和材料,如篆刻刀、印石、印泥等。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PPT和学生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印的美感。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中国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展示篆刻过程。
引导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技巧,如篆刻刀的使用、线条的流畅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篆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篆刻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印》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主题活动手册》第四章“民间艺术”,详细内容为“中国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中国印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中国印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分类、特点等,能识别不同种类的中国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中国印。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印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中国印的基本知识、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印实物、图片、视频、演示材料等。
学具:橡皮泥、刻刀、模具、印泥、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中国印,引发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2. 讲解(10分钟)(1)介绍中国印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展示不同种类的中国印图片,让幼儿识别。
3. 演示(10分钟)(1)现场演示中国印的制作方法。
(2)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实践(10分钟)(1)分发学具,指导幼儿动手制作中国印。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
(2)组织幼儿相互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2)引导幼儿思考中国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印的基本知识:历史、分类、特点2. 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 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印。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模具,制作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国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个别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过程。
2. 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课后拓展:鼓励幼儿收集生活中的中国印,了解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说课稿2
教科版艺术六下7.2《中国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国印》这一课是教科版艺术六下的第7.2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篆刻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中国印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的引导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篆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篆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印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难点:篆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氛围中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印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详细介绍中国印的种类、制作方法和篆刻技巧,配合实物演示,使学生对中国印有更直观的认识。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篆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分组讨论: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讨论交流篆刻心得,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中国印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主要包括中国印的种类、制作方法和篆刻技巧等内容,方便学生梳理和回顾课堂所学。
红红中国印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红红中国印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年级:一年级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基本知识,包括印的种类、用途和制作方法。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印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印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印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中国印的制作技巧。
2. 对中国印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印的相关图片和实物标本。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中国印的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印的特点和魅力。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中国印的基本知识,包括印的种类、用途和制作方法。
3. 欣赏交流:学生分组欣赏中国印作品,交流对中国印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4. 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中国印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中国印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中国印的资料,了解中国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完成一幅中国印作品,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印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印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印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印的魅力。
2. 邀请专业的中国印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中国印艺术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推荐1. 《中国印艺术》教材,供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中国印艺术相关网站和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与其他美术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中国印艺术的认知和兴趣。
《红红中国印》教案设计
《红红中国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印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验篆刻艺术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印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印的种类与特点3. 中国印的文化内涵4. 篆刻基本技巧与方法5. 创作自己的篆刻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印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篆刻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篆刻技巧的掌握和创作自己独具特色的篆刻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印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篆刻基本技巧。
2. 示范法:展示篆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篆刻创作,互相学习、交流。
4. 评价法:对学生的篆刻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印历史图片、篆刻视频资料、篆刻工具(印床、刻刀、印石等)。
2. 学具:学生篆刻工具套装、印石、印泥、参考资料。
3. 教室环境:保持安静、整洁,设置篆刻创作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印的历史图片和篆刻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印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3. 技能讲解与示范:讲解篆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篆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篆刻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篆刻作品的质量:是否掌握了篆刻技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性。
2. 学生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篆刻创作和小组交流。
3. 学生满意度:是否对篆刻艺术产生兴趣,提高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篆刻艺术展览,加深对中国印文化的理解。
2. 邀请篆刻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篆刻艺术。
3. 开展篆刻艺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中国印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中国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美术教学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次教学主要面向大班的学生,以中国印教案为教学内容。
学生人数为25人,年龄在5-6岁之间。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的印章制作及特点。
2.通过动手制作印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制作印章,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4.借助制作印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增强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印章制作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印章制作的过程、历史和特点。
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名家名作,介绍印章制作的分类、款式、形状等。
第二步:印章制作材料准备讲解完基础知识后,老师向学生提供印章制作所需材料,包括橡皮,彩笔,印泥,线圈等。
第三步:动手制作印章在讲解印章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材料准备后,老师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印章,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橡皮印刻制作。
制作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确保制作效果和安全。
第四步:展示自己的作品印章制作完成后,老师邀请学生一个一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同学评价、欣赏和交流,既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又鼓励他们学会欣赏和表达,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印章制作的过程,同时在动手制作印章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本次教学也让学生得到很好的视觉和审美愉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尽管本次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中国印》含反思.docx
活动目标:1、了解特有的中国印章文化,学习运用相关的词汇大胆地进行表述。
2、尝试用陶泥制作印章。
活动预备:课件(幻灯片、视频),印章若干,陶泥、刻刀、印泥、纸活动过程:一、观赏印章,导入活动。
1、今日,老师预备了许多印章,我们一起来观赏。
请你看一看,印章是用什么做的?有哪些外形?上面刻了些什么?(幼儿自主观看、盖印)2、教师小结:印章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水晶、石头、牛角、木头等等,印出来的图案也是外形各异,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还有依据材料自身的外形雕刻而成的不规则形。
二、观赏印章上的汉字,了解印章上汉字的特点。
1、印章上面还刻着奇异好玩的文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看幻灯1)提问:这个印章上刻了几个字?这些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猜一猜是什么字?2、(看幻灯2)我这儿还有一幅图片,写的就是印章上的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比一比,这四个字和印章上的字有什么不同?(丰富词汇:篆书、圆润流畅)小结:印章上的文字和我们平常写的字不一样,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叫篆书。
3、(看幻灯3)观赏其它印章作品,了解篆书及特点:篆书的种类许多,有的劲瘦挺立,有的笔画圆润、流畅,有的风格浑厚、有的高雅平和,但每一种都特别秀丽,富有装饰性。
4、印章印出来的文字和图案是什么颜色的?你喜欢红色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丰富词汇:中国红、喜庆、吉利、热忱)(红色是中国人崇尚的颜色,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头,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
)5、(出示两块印章)我手里的两枚印章都刻着一个“大”字,但藏着一个隐秘,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
(教师走一圈,幼儿观看、回答)小结:这两块印章上刻了同一个字,但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刻法。
有的把文字和图案保留,是凸出的,去掉不要的部分,这种刻法叫阳刻;有的是把文字和图案去掉,是凹进去的,叫阴刻。
(教师盖印两枚印章,演示两种刻法的效果)。
二、观赏中国印。
1、印章还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文化。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印》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印的来源和种类。
2.了解中国印的特点和作用。
2.能力目标1.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中国印。
2.能够使用中国印印刷简单的图案。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2.爱护手工制品,注重个人品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教学:1.导入活动:老师与学生互动,介绍中国印的来源和种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输入:老师讲解中国印的特点和作用,并辅以更直观的图片展示。
3.自主操作: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中国印。
4.操作巩固:学生们使用中国印印刷简单的图案,体会到中式特色与个人风采的结合。
5.课堂反思:学生和老师一同分享今天的收获与感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印制作的兴趣。
2.让学生掌握中国印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制作简单的中国印。
3.让学生通过印刷式样,体会到中国印的美妙效果。
2.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从简单的模型中模仿出自己的设计。
2.学生能否将自主设计的印章印制出来,并有美观效果。
四、教学准备1.制作印章的原材料:泥板、硬纸板、尺子、铅笔、模板、刀、颜料、盘子等。
2.教案。
3.图片资料。
五、教学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导入活动(10分钟)2.知识输入(15分钟)3.自主操作(35分钟)4.课堂反思(10分钟)第二课时:1.操作巩固(40分钟)2.课堂反思(10分钟)六、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PBL(项目化学习)和TPRS(语言互动环境中的教学)教学法。
PBL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印制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掌握技能。
TPRS则能够让学生在语言互动环境中快速地掌握技能。
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更轻松,更自然的氛围里掌握到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和热情,越来越高,也更愿意动手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印中国情》教学设计课题:中国印中国情教材:湘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篆刻》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设计思想: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一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利用本人flash动画制作的特长,把课题展示、舞动的北京、棒球项目标志、篆刻的名称等环节制作成FLASH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是创设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缓缓展开的“书卷”、笔走龙蛇的“兰亭序”、巍峨浩荡的“高山流水”及教室环境布置都在向学生展示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篆刻的人文内涵教学过程是篆刻作品与相关的文言文论述共同展示的,这也是在积极创造传统文化情境。
2、体现时代性,满足发展的要求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堂课教师力求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体现出时代性。
篆刻是一门传统而古老的艺术,但对当今社会各种问题仍有积极作用。
如“鸟虫篆、肖行印”的环保教育作用;“好学为福”“学而不厌”可以改正厌学情绪;“唯吾知足”可以缓解压力,调整心态等等。
3、走进文化的篆刻课堂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课程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本课教学从“中国印”入手,从“中国情”展开,着重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中国印学文化,如阴阳哲学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人为善的处世观等,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作品的欣赏层面。
教材分析:《中国印中国情》选自湘美版高中美术教材《篆刻》模块第一课。
篆刻内容在义务教育涉及较少,只有八年级下册有《方寸之间》一课是篆刻内容。
但是古语有云:“无书不成款,无印难为品。
”书法篆刻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篆刻教材设置正体现出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中国印中国情》是《篆刻》教材四篇理论课中的第一课,是全书的开篇之作,起着引领全局的作用。
课文分为舞动的北京、篆刻历史与名称、配印与玉印、产品印、篆刻名家改名琐事等几部分,在教学中不仅要欣赏妙趣横生的“中国印”,更要感悟每一个印后面所蕴藏的“中国情”——中国印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学情分析:1、大部分学生对篆刻所知极其有限,只有个别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参加过篆刻兴趣小组才对之有一定了解,但也仅限于技术层面,对篆刻作为民族传统精英文化所凝聚着的浓郁的民族精神几乎一无所知。
2、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已经高度发达接近成人。
教师对教材进行一定的组织和补充后,学生可以根据材料自主进行分析、体验、感悟出其中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不同时期篆刻常见名称(印、玺、宝、章等)和常见篆刻种类(阴文印与阳文印、肖形印、子母印、鸟虫篆印等);体验和理解祖国传统文化——篆刻的人文内涵。
能力目标:欣赏不同时期篆刻作品,提高篆刻识别和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篆刻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以及对民族篆刻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了解篆刻人文内涵,提高篆刻鉴赏能力。
难点:掌握识别篆字的基本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强调篆刻的人文内涵,把“印章是荣誉、权力、地位的象征”这三节内容简单带过;突出“产品印”所表现古人质量意识这一节,并从“物勒-2-工名,以考其诚”进一步发掘其背后蕴藏的现代人所提倡的诚信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识别篆字,更好地了解篆刻作品,把第三课中常用篆书部首识别提到本堂课作为第一个练习。
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法为学法的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教师主导的作用的体现与否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否。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法与学法:1、教师以激励法教与学生以表现学习法学(自主)“讷于言,敏于行”是中国传统的“内秀”型性格特征,而现代社会发展强调人们把握机会,强调实现自我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表现。
具体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课堂加分机制从原来的“答对加分”改成“只要回答都给予2——5分”,学生只要提出或回答问题,他们就必然会去思考,只有会去思考了才会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2、教师以协商法教与学生以讨论汇总法学(合作)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中有“政治协商”一说,其实这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机制里面,任何教学问题都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师以材料展示法教与学生以体验感悟法学(探究)禅宗六祖惠能最早提出著名的“道由心悟”的观点,肯定了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作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课中教师精心准备相互关联的篆刻作品和论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和探索里面所蕴藏着的人文内涵。
而不是把某个观点强加给学生,这种体验感悟式的学习方法也有助于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课前准备:教室环境布置:以篆刻作品、书法作品替换原先的绘画作品。
教师准备:FLASH多媒体展示平台,FLASH课件,打印图片文字材料若干。
学生准备:教材、笔、纸教学过程: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1.展示FLASH动画,欣赏“舞动的北京”和奥运项目标志。
问:会徽采用了什么形式?运用了哪些元素?“马术”中红色部分是什么字?对“人文奥运”的主题有什么帮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评价。
教师小结:“中国印”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展现了炎黄子孙非凡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印中国情》。
2.展示课题《中国印中国情》FLASH动画形式展示课题,背景画面《兰亭序》,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点评:以学生熟悉的2008奥运会徽导入新课,利用北京奥运的影响引起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以书卷、书法、古典音乐的形式创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情境中了解课题。
)二、篆刻作品初步体验阶段1、了解篆刻的名称教师播放自制动画短片,问:“篆刻有哪些名称?”学生观看动画,了解篆刻名称。
(点评:教师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欣赏动画短片的过程中了解篆刻名称,为下面的学习理清概念。
)2、炎帝陵祭祖大典印教师展示皇帝陵祭祖大典用印章“中国人”、“中国心”、“中国魂”。
问:这三方印各重11吨,印面一米见方,让我们感受到怎样的艺术魅力?表达了炎黄子孙怎样的情感和抱负?学生感受、惊叹于印章庄重的形式感和磅礴的气势。
(点评:通过欣赏炎帝陵祭祖大典用印,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直观感受和直接的情感体验。
)三、引导探究印学文化,深入理解阶段1、引导欣赏阴阳文印、子母印,体验阴阳转化的哲学观展示材料:“真水无香”、“好学为福”等三组六方印。
一问:这六方印分三组,制印有什么不同?分别属于哪一类印?学生欣赏作品,感受篆刻作品方寸之间的美,区分阴文印、阳文印和阴阳文印,发言谈自己的欣赏体会。
二问:为什么先辈们会采用阴文、阳文和印阳文结合的方式作为篆刻的艺术表现方式?请联系中国古文化作出解释。
学生同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肯定学生感受,并展示材料:“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鬼谷子·捭阖》学生体验纵横家的阴阳学说。
展示“郭意印信”等两套子母印和古文论述“阴伏阳而形质生,阳伏阴而性情生,是以阳生阴,阴生阳。
”——《易经》三问:这种哲学观还体现在篆刻的哪些方面?学生活动:欣赏了解子母印,体验《易经》中阴阳学说的观点,感悟篆刻作品中蕴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点——纵横家的阴阳转化哲学观。
(点评:教师通过材料展示法教,学生用体验感悟法学,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和相关的文言文论述体验感悟阴阳文印、子母印和阴阳哲学观。
教师由表及里的三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
)2、引导欣赏肖形印、鸟虫篆印,体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1)观察阶段教师展示肖形印作品:问:这四方印表现对象是什么?称什么印?有什么形式美感?学生欣赏回答并了解古人以表现动物为乐的情怀。
展示我校学生肖形印:师:我校学生也很喜欢刻肖形印,同学们喜欢吗?我们在以后的篆刻课堂也会学习刻肖形印。
学生欣赏、欣喜。
展示鸟虫篆印:问:这四方印文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印有个特别的名称是什么?你是怎么欣赏鸟虫篆印的?(2)体验阶段展示西湖全书里的一段话:“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师:联系“梅妻鹤子”和“五禽戏”典故小组讨论分析肖形印、鸟虫篆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
(3)感悟阶段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开展讨论并发言:“我们的祖先非常热爱动物,他们是动物保护主义者。
”“我们炎黄子孙提倡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相应加分,并以幽默语气小结:“中国古人是大自然最忠实的fans。
”(点评:遵循观察→体验→感悟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探究型学习习惯的形成。
展示学生作品有助于拉近篆刻艺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联系地方人文典故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篆刻作品中蕴藏的人文精神。
)3、协商学习产品印,树立诚信意识。
展示产品印图片和实物,学生观察。
问: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产品印?联系《吕氏春秋·孟冬记》记载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说说产品印有什么作用?体现了什么人文精神?学生体验。
学生协商讨论感悟:打响品牌,树立诚信意识。
4、协商学习兄弟民族印和国外友人印,感受“有容乃大”的胸怀。
展示兄弟民族印:问:你知道这是哪三个民族的印吗?印章怎么传至西夏、女真、蒙古的?这三方印各有什么特点?展示西泠印社海外社员河井仙郎照片和作品:学生看图片欣赏篆刻作品。
展示两段传记:“徐三庚,通金石、工篆隶,善书法,风格飘逸,疏密有致,自成一家,日本篆刻家圆山大迂、秋山白岩也远涉重洋投其门下。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问:欣赏了上面的作品,在印学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河井仙郎是西泠印社的海外社员,徐三庚可以收两位日本篆刻家为徒,满族人启功先生可以被选为西泠印社社长,这显示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挟艺自珍,开放的态度;对外交流,和平共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5、自主欣赏名家印教师把打印好的材料发放到每个学习小组。
要求学生欣赏篆刻作品,以协商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联系以往知识找出篆刻作品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提供理论依据。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习心得:为善最乐——残边,笔画残破有古朴感,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
学而不厌——对角呼应,顾盼生情,追求上进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