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试题2

合集下载

伤寒的练习题

伤寒的练习题

伤寒的练习题伤寒,又称传染性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它在历史上曾造成过大规模的疫情,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伤寒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控制措施,下面是一些关于伤寒的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 伤寒的病原体是: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真菌2. 以下哪种食品是伤寒的重要传播源?A. 鸡肉B. 牛肉C. 鸭肉D. 猪肉3.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飞沫传播B. 食物污染传播C. 血液传播D. 接触传播4. 下列哪个症状是伤寒的典型表现?A.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B. 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C. 发热、腹痛、腹泻D. 发热、疹子、关节痛5. 以下哪个不是预防伤寒的有效措施?A. 彻底煮熟食物B. 注意个人卫生C. 接种疫苗D. 使用抗生素治疗二、填空题1. 伤寒的潜伏期通常为____至____天。

2. 伤寒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高热、____、____和消化道症状。

3. 针对伤寒的疫苗是针对____所制备的。

4. 伤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污染传播和____传播。

5. 预防伤寒的有效措施是保持个人____、饮食卫生及____疫苗接种。

三、简答题1. 伤寒的潜伏期是什么?为什么潜伏期的长度会有一定的变化?2. 描述伤寒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3. 请列举几个可以预防伤寒的个人卫生措施。

4. 伤寒的早期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如何对伤寒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5. 伤寒的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为何疫苗接种对于伤寒的防控至关重要?四、解答题1. 简要介绍伤寒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请阐述针对伤寒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所需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请列举一些历史上发生过的伤寒疫情,并简要描述当时的防控措施及其效果。

4. 对于伤寒的预防控制工作,你认为有哪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五、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针对伤寒的宣传海报,包括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插图或图片。

伤寒论讲义试题及答案(二)

伤寒论讲义试题及答案(二)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提纲证即原文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外邪袭表,正气抗邪,正邪相争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故脉浮;太阳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风寒束表,卫阳被遏,不能温分肉,故恶寒。

以上脉证反映了外邪袭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的病理机转,为太阳病的主要脉证,也是表证共有的症状。

2、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清简述其病机。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汗出与无汗,脉浮缓与浮紧。

二者虽均为风寒袭表所致,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卫阳不固,营不内守,故见汗出,汗出后营阴内弱,故脉搏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固件无汗与脉浮紧。

3、桂枝汤证本有“汗出”,为何还用发汗之法?桂枝汤证出现“汗出”是营卫不和的表现,为病汗,而服桂枝汤后的汗出是属药汗。

因桂枝汤不仅可解肌祛风,而且还可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用其发汗可使营卫相和,病汗自止,故桂枝汤证虽见汗出,仍宜用桂枝汤微发其汗,通过发汗达到止汗的目的。

4、“荣弱卫强”的含义是什么?“荣弱卫强”即营弱卫强,是对太阳中风证病机的反复说明。

所谓卫强,并非生理情况下的卫气强盛,而是指风寒袭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交争而成发热的亢奋现象;所谓营弱,也不是营阴真正的虚弱,而是由于卫气失其正常的固外开合之职,影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

5、何为“麻黄八症”?简述产生机理。

“麻黄八症”亦称“伤寒八症”,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八个症状,包括头痛、发热、神通、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

由于风寒束表,肌肤失煦,故见恶风寒;卫闭营郁,经气运行不畅,故头身疼痛;寒邪外束,腠理郁闭,故见无汗;肺气不宣则作喘。

6、简述麻黄汤证与葛根汤证的区别。

两者皆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伤寒表实证,证候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故见表实而喘,虽有头项强痛而无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为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故见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而无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2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2

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 (A2) (答题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 (1~30 题,每题 1 分,计 30 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神农本草经》E. 《诸病源候论》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D)A. 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 明亮的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D)A. 阴中之阳B. 阳中之阴C. 阳中之阳D. 阴中之阴E. 以上都不是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B)A. 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 阴损及阳E. 阴盛则阳病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B.木C.土D.金E.火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D )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E.火与水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 )A. 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B )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C )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10.“水火既济”是指(A )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 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 中介作用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 D )A.十五别络B. 胃之大络C.浮络D.皮部E.孙络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 D )A.心B.肝C.肺D. 肾E.脾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D B )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 胃为水谷之海16.“以升为健”的脏是(C ) 16.C 17.A 18.B 19.D 20.DA.肺B. 肾C.脾D.小肠E.肝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A )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脉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 B )A.基本动力B.助心行血C.推动作用D.调节作用E.贮存血液19.胆属于(D )A.脏B.腑C.奇恒之腑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 A D )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背部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 B )A. 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B. 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D. 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E. 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E )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化气E.津能载气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 B )A.外感性B.相兼性C.地区性D.季节性E.转化性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C )A.寒邪B.暑邪C.湿邪D.瘀血E.寒邪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C )A.喜B.恐C.悲D.惊E.怒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C )A.邪正盛衰B.气血失常C. 阴阳失调D.津液代谢失常E. 以上都不是27.阴盛格阳属于(C )A.实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寒热错杂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 D )A.外邪性质B.地域因素C.情志因素D.体质因素E.气质特点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 E )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 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 D )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攻补兼施二、多项选择题(31~36 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 2 个是正确的。

中医诊断学试题2

中医诊断学试题2

中医诊断学试题2试卷一一、单选题1.心阳不振、心脉痹阻以致心胸憋闷疼痛,其面色可见:A.面色苍白B.面色黧黑C.眉间、鼻柱、唇周色青D.面色青灰、口唇青紫E.面青颊赤2.胖大舌伴齿痕,主:A.心血不足B.肝血亏损C.肾阴不足D.肺气不足E.脾虚湿盛3.提示邪气渐盛、病情加重的舌苔变化是:A.苔由厚变薄B.苔由薄变厚C.苔由润变燥D.苔由多变少E.苔由白变黄4.久病精气衰竭的病人,突然精神好转,食欲大增,颧赤如妆,语言不休,此属:A.有神B.无神C.假神D.失神E.神志错乱5.下列除_______以外,均是斑与疹的辨别要点:A.色红或不红B.外形大小C.抚之碍手与否D.平摊或稍隆起于皮肤E.压之是否褪色二、多选题1.面色青主:A.寒证B.痛证C.瘀证D.惊风E.肾虚2.正常舌象应具有的特点是:A.舌体灵活自如B.胖瘦适中C.质淡红苔薄白D.湿润而滑E.荣润有神3.疖的特点是:A.患处形小而圆B.部位表浅C.麻木或发痒D.容易化脓E.脓溃即愈三、填空题1.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面色黑主_________。

3.舌紫暗伴瘀点瘀斑,多为_______证。

四、名词解释1.除中 3.肌肤甲错五、简答题1.何谓常色、病色?2.简述面部五色的主病。

六、论述题1.试述舌色主病。

附:参考答案一、1.D 2.E 3.B 4.C 5.A二、1. ABCD 2.ABCDE 3.ABDE三、1.《敖氏伤寒金镜录》杜清碧 2.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3.血瘀四、五、六(答案参见望诊)。

试卷2一、单选题1.巅顶头痛属:A.太阳经B.阳明经C.厥阴经D.少阴经E.太阳2.患者自觉口甜,多属: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肾病E.胃热3.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属:A.战汗B.绝汗C.盗汗D.自汗4.除哪项外均可出现渴不多饮:A.阴虚证B.阳明经证C.湿热证D.痰饮内停E.血瘀证5.胃阴不足的病人常出现:A.饥不欲食B.多食善饥C.纳呆厌食D.厌食呕吐E.嗜食异物二、多选题1.头晕常见的病机是:A.气血两虚B.痰湿内阻C.心火亢盛D.肾精亏虚E.气滞血瘀2.嗜睡的常见病证有:A.痰湿困脾B.心肾阳虚C.热入心包D.热在胸膈E.心肝血虚3.腰痛常见的有:A.肾虚腰痛B.寒湿腰痛C.瘀血腰痛D.气滞腰痛E.痰饮腰痛三、填空题1.发热与恶寒并见,见于_______证。

中医各家学说试卷及答案3套

中医各家学说试卷及答案3套

中医各家学说试卷及答案3套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1、下列哪⼀项不属于绮⽯论述的虚劳后天之因?( )A、酒⾊B、药误C、劳倦D、七情饮⾷2、晋唐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代表医家是:( )A、王叔和B、王冰C、葛洪D、杨上善3、朱肱治伤寒之学从:A、脏腑⽴论B、病因⽴论C、病机⽴论D、经络⽴论4、增列“诸涩枯涸,⼲劲皴揭,皆属于燥”⼀条病机的医家是:( )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王清任5、刘完素⾃制的⽅剂是:A、半夏汤B、犀⾓地黄汤C、双解散A、《脾胃论》B、《中藏经》C、《千⾦⽅》D、《格致余论》7、下述哪⼀条不是刘完素的贡献?A、创⽴“⽕热论”B、影响温病学说的形成C、启⽰攻邪派的形成D、影响温补学派的发展8、对三焦辨证有所创见的医家是:( )A、张元素B、刘河间C、罗天益D、王好古9、李杲升阳益⽓治则的代表⽅剂是:A、升阳益胃汤B、补中益⽓汤C、沉⾹温胃丸D、补⽓升阳和中汤10、丹溪认为⼈⾝相⽕寄存的部位是:( )A、肝B、肝肾C、脾胃D、⼼肺11、张从正认为⼈之六味是:A、酸苦⽢⾟咸涩B、酸苦淡⾟咸涩C、酸苦⽢⾟咸淡D、酸苦⽢涩淡咸12、左归丸的创制所根据的理论是:( )A、⽢温除热B、阳中求阴C、阴中求阳D、⽓滞⾎瘀14、《妇⼈⼤全良⽅》的作者是:( )A、朱丹溪B、唐宗海C、叶天⼠D、陈⾃明15、“郁者,结聚⽽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

”是哪位医家提出的:A、戴思恭B、赵献可C、朱丹溪D、刘河间16、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黄帝针灸》B、《黄帝内经》C、《黄帝外经》D、《难经》17、薛已认为阳⽓虚弱不能⽣阴⾎者,应选⽤:A、补中益⽓汤B、六君⼦汤C、四物汤D、六君⼦汤加炮姜18、⽅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 )A、维护旧论B、错简重订C、按⽅类证D、分经审证19、赵献可所谓壮⽔、益⽕之剂就是以六味、⼋味出⼊增减,以补:A、真阳B、元⽓C、真阴D、朱震亨21、下列哪⼀项不是李中梓治疗脾肾的⽅法?A、⽔不⾜者,⽤六味丸壮⽔之主以制阳光B、饮⾷伤者,枳壳丸主之C、⽕不⾜者,⽤⼋味丸益⽕之源以消阴翳D、劳倦伤者,四君⼦汤主之22、王好古认为阴证出现类似阳证的假热之象,主要病机是:( )A、下虚上盛B、元阳外脱C、阴⽕上冲D、元阳中脱23、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4、下列哪位医家提出“阴⽆骤补之法,⾮多服药不效”?( )A、朱丹溪B、张景岳C、吴瑭D、缪希雍25、吴瑭创制的五汁饮是⽤以治疗:A、肺肾阴亏B、肝肾阴伤C、胃阴不⾜D、肺胃津伤26、⾸先提出真中、类中说的医家是:( )A、刘守真B、王履C、朱震亨D、⾦仙膏28、叶天⼠养胃阴,常⽤哪⼀类药物?( )A、⽢平或⽢凉B、⽢寒或⽢平C、⽢淡或⽢寒D、⽢平或⽢淡29、王泰林认为肝病中三者同出⼀源的是:A、肝⽓肝风肝阳B、肝⽓肝风肝⽕C、肝⽓肝风肝⾎D、肝⽕肝风肝⾎30、王清任处⽅有两⼤类:A、活⾎逐瘀和益⽓健脾B、活⾎逐瘀和益⽓补阳C、补肾填精和益⽓温阳D、活⾎逐瘀和益⽓温阳⼆、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完整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1.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A。

36.5~37℃ B。

36~37℃ C。

36.3~37.2℃ D。

36。

5~37。

5℃ E。

36。

5~37。

7℃2.6岁男孩,发病第1天体温为37。

5度,伴咽痛,未予治疗,第2天体温达41度,伴神志恍惚及抽搐.经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第3天体温降至38。

2度,其体温变化过程:A。

低热→过高热→中等热 B。

中等热→高热→中等热 C。

低热→高热→高热 D.中等热→过高热→中等热 E。

低热→高热→中等热4。

伤寒的常见热型为:A。

张弛热 B。

波状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7。

男30岁,淋雨后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右侧胸痛,咳铁锈色痰,口唇处可见疱疹,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

急性肾盂肾炎 C。

急性胆囊炎 D。

急性支气管炎 E.大叶性肺炎10。

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并向右肩部放射,提示:A。

肠炎 B。

阿米巴痢疾 C.胃炎 D.胆囊炎 E。

胰腺炎11.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饭后疼痛,服碱性药物可缓解,提示:A. 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 C。

食道炎 D.胰腺炎 E.胆囊炎12.女性病人停经后突发剧烈腹痛应首先想到:A。

急性肾盂肾炎 B。

肝破裂 C.脾破裂 D。

异位妊娠破裂 E。

急性膀胱炎14.阑尾炎的疼痛特点:A.上腹痛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左下腹痛 D.右下腹痛 E.下腹痛15.上腹进行性疼痛伴黄疸可见于:.A.消化性溃疡 B.胰腺癌 C.胆囊炎 D.胰腺炎 E.慢性胃炎16.下列哪项是引起头痛的全身性疾病?A。

贫血 B.偏头痛 C.三叉神经痛 D。

脑供血不足 E.脑外伤后遗症17.下列哪项是引起头痛的颅外病变?A.脑震荡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栓塞 D。

脑膜炎 E。

颅骨肿瘤21.一侧腹部疼痛并向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放射,最可能是:A.胰腺炎B. 阑尾炎 C。

胆石症D。

肾及输尿管结石 E.病毒性肝炎22.男19岁,突发脐周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并逐渐转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右下腹局部压痛.最可能是:A.急性阑尾炎 B。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试题库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一卷)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选用( )⑵黄芩汤⑶葛根汤⑷桂枝人参汤2.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A、白通汤B、四逆汤C、通脉四逆汤D3.桂枝新加汤证的身痛,其病机是:A、阴阳两虚B、营血不足C、风湿束表D、寒邪外束4.桂枝人参汤方的组成是( )⑶理中汤加桂枝5.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⑴大柴胡汤⑵小柴胡汤⑶小承气汤6.生姜泻心汤证的主症为⑴噫气不除,心下痞⑶肠鸣下利,心下痞硬⑷7.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者,宜选用(⑴四逆汤⑵白通汤⑶通脉四逆汤8.桂枝去芍药汤证的脉象是:A、脉浮B、脉数C、脉促D、脉滑9.茯苓四逆汤的适应症是A、昼夜俱烦躁B、昼日烦躁,夜而安静C、头眩,身瞤动D10.头汗出的病机是:A、郁热上蒸B、虚阳上奔C、营卫失调D2分,共10分)1.背恶寒可见于⑴小青龙汤证2.用蜜的方剂有:A、乌梅丸B、麻子仁丸C、抵当丸D、猪肤汤E、大陷胸丸3.大陷胸汤主治脉症为⑴项亦强,如柔痉状⑵心下痛,按之石硬⑶从4.心下痞,可见于⑴大黄黄连泻心汤证⑵旋复代赭汤证⑶五苓散证⑷甘草泻心汤证5.乌梅丸可治疗⑴厥阴寒证⑵厥阴热证⑶久利⑷蛔厥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脐下悸,欲作奔豚”者,治以2.“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者,大青龙汤主之。

”3.“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不恶寒,反恶热也。

”4.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下止,,表里不解者,主之。

5.“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6.小柴胡汤的运用原则是“”。

7.“自利不渴者,属,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

8.坏病是指。

其治则是“”。

9.“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主之。

”10.“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主之。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121.下列哪一症不是太阴病的主症: CA.自利B.食不下C.胸下结硬D.腹满而吐122.太阴病“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指当用: DA.理中汤B.四逆散C.四逆汤D.理中、四逆汤一类的方剂123.太阴病的治法是: BA.温经回阳,益气补虚B.温中散寒,健脾燥湿C.温胃散寒,降逆止呕D.温经散寒,通阳化气124.桂枝加芍药汤的药物组成是: AA.小建中汤去饴糖B.桂枝人参汤加芍药C.桂枝汤倍芍药加厚朴D.桂枝汤倍芍药,干姜易生姜125.太阴病,“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的原因是: DA.脾气虚弱,易致腹泻B.脾阳不振,寒湿内盛C.脾阳不振,本已自利D.胃气虚弱,防其伤正126.太阴病“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是因为: CA.湿邪化燥,病转阳明B.中阳衰败,生化无源C.脾阳恢复,寒湿自退D.脾阳下陷,阴液下竭127.完成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______ …”: BA.发汗B.吐下C.解表D.以上都不是128.下列脉证,不宜使用小柴胡汤的是: D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而不去者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D.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胁下满,小便难者129.下述哪项不属于小柴胡汤的加减法? CA.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B.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C.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D.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130.柴胡加芒硝汤证的治法是: AA.和解少阳,兼泻热去实B.和解少阳,兼软坚散结C.和解少阳,兼清解里热D.和解少阳,兼清热利湿131.患者,男,近二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厚,脉弦浮滑而数。

治宜: DA.小柴胡汤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D.大柴胡汤132.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治法是: CA.和解少阳,调理肝胃B.和解少阳,兼以解外C.和解少阳,温化水饮D.和解少阳,兼以解外133.完成原文“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2)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2)

A型题(共60题,1分/题):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本草纲目》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五十二病方》D.《刘涓子鬼遗方》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4.金元四大家中,主张以祛邪为主,反对滥用补药,临证善用汗吐下三法的是()A.刘完素B.张从正C.李东垣D.朱震亨E.以上都不是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6.异病同治之“同”,是指()A.病因之同B.病性之同C.病位之同D.病因与病性之同E.证候之同7.“阴盛者胜之以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8.“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交感相错D.消长平衡E.互根互用9.“重阴必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0.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阴的是()A.黄,赤B.青,白C.鲜明D.呼吸有力E.声高气粗11.下列选项,属于阳的是()A.面色晦暗B.声低无力C.脉象沉细D.心烦不宁E.精神萎靡12.五行特性中,水曰()A.曲直B.炎上C.稼穑D.从革E.润下13.木之“所胜”是()A.火B.土C.金D.水E.以上都不是14.属于“相侮”的是()A.肾病及肝B.肝病及肾C.肝火犯肺D.肝病及脾E.以上都不是15.下列“五脏”中,五行属“土”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16.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A.生成宗气B.肺气通于天C.朝百脉D.宣发卫气E.肺的呼吸功能17.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腑是()A.肝B.心C.脾D.肺E.肾18.肺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是()A.鼻B.口C.喉D.皮毛E.汗孔19.五脏中具有“生髓通脑”功能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20.主管一身阴阳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21.“气之根”指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22.“中正之官”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23.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通行元气B.传化水谷C.化生精气D.调畅气机E.助心行血24.肺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精液的生成和气机调畅 B.精液的生成和呼吸运动C.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D.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E.精气的相互资生、促进25.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依赖于( )A.膀胱的气化B.膀胱的开合C.肾的气化与固摄D.三焦的气化E.肺的宣发与肃降26.脏腑的表里关系中,与“心”相表里的腑是()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27.能促进脏腑功能活动的是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28.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肝心脾肾B. 肝心脾肺C. 肝心肺肾D. 肝脾肺肾E. 心脾肺肾29.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经气30.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31.“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32.手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头走足B.从足走腹胸C.从腹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头33.足太阴经内踝8寸以上分布在()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内侧中线C.下肢内侧后缘D.下肢外侧中线E.下肢外侧后缘34.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足阳明胃经下交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太阴脾经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阳小肠经35.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A.任脉、督脉、带脉B.阴维脉、阴跷脉C.阳维脉、阳跷脉D.冲脉、任脉、督脉E.任脉、冲脉、带脉36.称为“血海”的经脉是()A.冲脉B.督脉C.带脉D.任脉E.维脉37.湿邪致病出现小便混浊、或面垢增多等症的主要原因是()A.湿性重浊B.湿为阴邪C.湿性粘滞D.湿性趋下E.以上都不是38.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的情志内伤是()A.喜则气缓B.怒则气上C.恐则气下D.悲则气消E.惊则气乱3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A.胀痛B.窜痛C.灼痛 #D.刺痛E.重痛40.“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A.由实转虚B.实中夹虚C.虚中夹实D.真实假虚 #E.真虚假实41.通因通用属于()A.正治法B.反治法C.治标法D.治本法E.以上都不是42.长期低热,以午后或夜间低热为主,其病机是()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E.痰盛43.前额及眉棱骨痛属于()A.太阳头痛B.阳明头痛C.少阳头痛D.厥阴头痛E.以上都不是44.弦脉的特点是()A.轻取即得,重按反减B.轻取不应,重按始得C.往来艰涩,极不流利D.往来流利,应指圆滑E.端直以长,如按琴弦45.泻痢日久,头晕目花,脱肛,气短疲乏,脘腹坠胀,其证候是()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脱证D.阳虚证E.气滞证46.五味的阴阳属性,属于阳的一组是()A.辛甘咸B.酸苦淡C.甘淡苦D.辛甘淡E.辛苦酸47.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48.生地黄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A.消除毒性 B.改变药性 C.便于贮藏 D.增强药效 E.纯净药材49.下列哪一组药是辛温解表药A.羌活桂枝细辛 B.银花菊花薄荷C.升麻葛根桂枝D.藿香麻黄川芎 E.升麻栀子葛根50.人参有大补元气、益气固脱的作用,而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常以何药作代用品A丹参 B党参 C 黄芪 D 太子参 E玄参51.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共有的药物是A人参、白术、茯苓 B人参、白术、甘草 C人参、茯苓、甘草D人参、干姜、甘草 E人参、茯苓、干姜52.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A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B益气升陷,固脱止血C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D益气补血,健脾和胃 E益气升陷,敛阴止汗53.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是A三补 B三泻 C只补不泻 D 三补三泻 E泻而不补54.患者,女,29岁,数月来两胁隐痛,口燥咽干,精神不振,不思饮食,月经后期,乳房作胀,脉弦而虚。

伤寒试题

伤寒试题

A型题(3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太阳中风兼喘证,治用:[ ]A 桂枝汤B 麻黄汤C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D 小青龙汤E 桂枝加附子汤2.太阳伤寒表实证服麻黄汤后“衄乃解”,“衄”的机理是:[ ]A 阳气怫郁过甚,损伤阳络B 壮热耗气,气不摄血C 热入血室D 肺胃热盛,逼血出络E 麻黄辛温,耗血动血3.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大青龙汤证的脉证:[ ]A 发热恶寒,身疼痛B 无汗,烦躁C 脉浮数,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D 身体疼重,无有轻时E 脉浮紧4.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主症是:[ ]A 发热,喘而汗出,下利不止B 发热恶寒,无汗,下利C 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D 发热,下利不止,心下硬满E 发热,胸胁苦满,腹痛,自下利5.“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A 小建中汤B 炙甘草汤C 黄连阿胶汤D 桂枝甘草汤E 栀子豉汤6.桃核承气汤证的治法:[ ]A 清热化瘀,通下里实B 清热活血,分消湿热C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D 活血化瘀,泻下里热E 泻热通便7.以下何项不属于大结胸证的临床表现:[ ]A 舌上燥而渴B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C 心中懊憹D 蒸蒸发热E 头微汗出8.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治疗当用:[ ]A 大柴胡汤B 小柴胡汤C 柴胡桂枝汤D 柴胡加芒硝汤E 黄芩汤9.十枣汤为峻剂,如果见到下列哪项症状,即当禁用?[ ]A 恶寒B 头痛C 下利D 干呕E 短气10.“汗出濈濈然”是指:[ ]A 大汗B 微汗C 汗出连绵不断D 时而汗出E 战汗11.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治法是:[ ]A 苦寒攻下B 泻热逐水C 清宣郁热D 辛寒清热E 辛寒清热,益气生津12.病人不大便五、六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是:[ ]A 服调胃承气汤转矢气者B 服小承气汤转矢气者C 服桃核承气汤转矢气者D 服麻子仁丸转矢气者 E服大承气汤转矢气者13.下列脉证,不宜用小柴胡汤的是:[ ]A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B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C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D 呕而发热者E 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14.大柴胡汤证与柴胡加芒硝汤证主要区别在于:[ ]A 腑实已成与未成B 里热的多少C 燥结甚与不甚D 正气未因下伤与因下伤E 以上都不是15.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理中丸的主治证:[ ]A 腹满而吐,时腹自痛B 自利不渴,饮食不下C 吐利,头痛发热,寒多不用水D 喜唾,久不了了E 胸下结硬16.原文:“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通用3篇)

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通用3篇)

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通用3篇)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通用3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

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试题与答案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A、病程的变化B、病机的变化C、症状的变化D、体征的变化答案:B《素闻· 五脏生成》说“肾、、其主牌也”其“主”是指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答案:C“阳中求阴”适用于A、补阴时佐以补阳B、补阳时佐以补阴C、补阳制阴D、补阴制阳答案:A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A、肺气的通调水道B、膀胱的开阖气化C、三焦的决犊D、肾气升腾气化答案:D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A、中气B、元气C、卫气D、宗气答案:C入上齿的经络是A、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答案:B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A、阳過气机B、易伤阳气C、收引凝滞D、重浊黏腻答案:B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A、牌、胃B、肝、肾C、心、肾D、心、肝答案:D腕痞服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以通为用D、攻补兼施答案:A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A、脾胃气虚证B、牌肾阳虚证C、肝牌不调证D、大肠湿热证答案:A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A、通调水道B、布散水液C、输精皮毛D、肃降水液答案:A风寒和风湿并见A、口眼歪斜B、肢体疼痛C、肢体麻木D、胸闷脘痞答案:B以下不属于痍饮证表现的是A、院腹痞闷,恶心纳呆B、头日眩晕C、肋间饱满,支撑胀痛D、舌苔黄腻答案:C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癌血的表现的是A、皮肤斑疹,压之不褪色B、月经淋漓,经色紫暗C、小腹刺痛,夜间痛甚D、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答案:A症见心悸怔仲,朦胧欲睡,尿少浮肿,腰膝怕冷,舌淡紫芥白滑,脉沉细动者,宜诊断为A、心阳虚证B、牌肾阳虚证C、心肾阳虚证D、肾虚水泛证答案:D气机升降之枢是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牌气主升,胃气主降C、肝生于左,肺降于右D、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答案:B症见久泻不止,甚至滑脱失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背白,脉弱者,证属A、肾气不固证B、脾阳虚证C、大肠虚寒证D、肾阳虚证答案:D太阳经未罢,又出现少阳经症状属于A、合并B、并病C、越经传D、直中答案:B根据药性理论,治疗体虚多汗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性A、苦味C、涩味D、淡味答案:C津血亏虚的肠燥便秘A、郁李仁B、苦杏仁C、瓜萎仁D、火麻仁答案,D荜茇与荜澄茄的共同功效是A、温肺化饮B、温中散寒C、暖肝散寒D、温肾助阳答案B下列驱虫药中,性味苦寒有毒的是A、苦楝皮B、使君子C、榧了D、鹤草芽答案A琥珀入丸散剂A、01—0、3B、06—0、9C、1、5—3D、5—10答案C既具有涩斯止污,又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A、肉豆蔻C、诃子D、右榴皮答案D具有燥温中,除痰截疟功效的药物是A、陈皮B、常山C、草果D、槟榔答案:C属于莱菔子主治病症的是A、瘀阻腹痛B、痰盛咳喘C、脾虚食少D、肝郁乳房胀痛答案:B南沙参有北沙参没有的功效是A、养阴清肺B、益胃生津C、化痰益气D、清心除烦答案:C《医方集解》所载清胃散较《牌胃论》原方多了什么药A、生地B、大黄C、知母D、石膏答案:D《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含有而《金匮要略》中不含的有的A、阿胶当归B、丹皮,麦冬C、莪术,牛膝D、生姜,吴茱萸答案:C止嗽散的功用A、发散风寒,降气化痰B、止咳化痰,疏表宣肺C、宜降肺气,祛痰止咳D、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答案:B中医试题与答案2一、选择题(一)A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基础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医学纲目》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B、华佗C、张仲景D、陈无择E、扁鹊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李杲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B、李中梓C、吴又可D、张子和E、王清任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E、朱丹溪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B、李东垣C、张从正D、刘完素E、吴鞠通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B、朱丹溪C、李东垣D、张介宾E、赵献可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丹溪E、张介宾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李东垣E、朱震亨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吴又可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B、吴有性C、王孟英D、叶天士E、薛生白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余师愚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D、李中梓E、王孟英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B、脑C、五脏D、六腑E、经络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B、王叔和C、张介宾D、王清任E、李杲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医学纲目》E、《千金要方》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三)D型题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C、阴盛则寒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A、宏观观察法B、微观观察法C、直接观察法D、试探法E、整体观察法(四)X型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B、张景岳C、赵献可D、吴又可E、王肯堂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C、《内经》D、《伤寒杂病论》E、《难经》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干金要方》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A、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原因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试题2

试题2

试题(一)1、肋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真肋1~7对肋,假肋8~12对肋,浮肋11~12对肋。

2、位于颅中窝的孔、裂是:眶上裂。

3、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由浅至深依次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4、胃后壁相毗邻器官是:膈、脾、胰、左肾、左肾上腺和横结肠及其系膜。

5、关于胆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

6、气管杈位于:气管分为左、右主支气管的分叉处。

7、心:由左心室构成心尖。

8、痛的被膜:自内向外依次为肾纤维囊、肾脂肪囊,肾筋膜。

9、输尿管的行程:右输尿管越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面。

10、下列哪项不是精索的结构:射精管。

11、有关卵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后缘中部有血管,神经等出入。

12、不属于颈外动脉的分支是:甲状腺下动脉。

13、当前臂出血时,常压迫哪一动脉暂时止血:肱动脉。

14、以下哪项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乙状结肠动脉。

15、眼球壁的中膜中最肥厚的部分:睫状体。

16、关于正中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由臂丛的内、外侧束的内、外侧根合成。

17、脊髓颈膨大:位于脊髓第5颈节与第1胸节之间。

18、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上丘。

19、自中脑发出的神经:动眼神经。

20、在体表最易摸到的股动脉搏动的部位是:腹股沟韧带中点中侧。

21、甲状腺位于: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环。

22、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阈强度。

23、肌肉的长度取决于:前负荷。

24、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25、头面部痛、温觉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

26、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快速充盈期缩短。

27、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2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时。

29、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肺泡通气量减少。

30、在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胰蛋白酶。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中医学”《伤寒论Z》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中医学”《伤寒论Z》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中医学”《伤寒论Z》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主之A.四逆汤B.四逆加人参汤C.通脉四逆汤D.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E.当归四逆汤参考答案:B2.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A.小承气汤加麻仁B.小承气汤加麻仁,芍药C.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D.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E.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D3.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A.腹满B.谵语C.呕多D.便秘E.心烦参考答案:C4.桃花汤证不应见:()A.下利不止D.里急后重E.小便不利参考答案:D5.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附子泻心汤E.旋复代赭汤参考答案:D6.原文填空:“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A.大承气汤主之B.小承气汤主之C.调胃承气汤主之D.宜蜜煎导而通之E.白虎汤主之参考答案:B7.根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承气汤证:()A.阳明病,心下硬满B.发汗不解,腹满痛C.阳明病,发热汗多D.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8.太阳蓄血证,不应见:()C.小便不利D.身黄E.脉沉结参考答案:C9.“……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

服汤,()。

”A.脉弦者生,涩者死B.脉反微涩者,里虚也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D.小便利者,其人可治E.舌上白苔滑者,难治参考答案:C10.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A.生姜泻心汤B.旋复代赭汤C.五苓散D.黄连汤E.桂枝人参汤参考答案:D11.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可用:()A.逆汤四B.通脉四逆汤C.白通汤D.吴茱萸汤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12.B.伤寒C.温病D.风温E.湿温参考答案:B13.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A.五苓散B.理中汤C.小承气汤D.桂枝人参汤E.附子泻心汤参考答案:E14.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A.身黄渐退B.腹满减轻C.小便当利D.尿如皂角汁状E.身濈然汗出而解参考答案:E15.吴茱萸汤证不包括哪一项:()A.干呕B.呕吐C.下利D.吐涎沫E.谵语参考答案:EA.脉滑而疾B.脉沉迟C.趺阳脉浮而涩D.脉浮大E.脉微涩参考答案:C17.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最有可能出现在:()A.蓄水证B.结胸证C.痞证D.蓄血证E.发黄证参考答案:E18.《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王叔和B.林亿C.张仲景D.赵开美E.成无己参考答案:C19.“㕮(fǔ)咀”是指:()A.少少含咽之B.大口饮用之C.碎成小块D.立即之意E.缩短服药时间参考答案:C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五苓散C.茯苓甘草汤D.苓桂术甘汤E.真武汤参考答案:B21.“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A.胸中实B.胸上有寒C.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D.脏有寒E.心下有水气参考答案:B22.食谷欲呕,给吴茱萸汤后,病情反剧的机理是:()A.中焦有寒,胃失和降B.胃中虚冷,痰浊上扰C.肝寒犯胃,浊阴上逆D.本有欲呕,服药过急E.上焦有热参考答案:E23.虚证腹满的特点是()A.腹满不减,减不足言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C.腹满时轻时重,重时不喜温按D.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E.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参考答案:B太阳病的提纲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A.发热B.恶风C.身疼D.恶寒E.呕逆参考答案:D25.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旋复代赭汤B.甘草泻心汤C.半夏泻心汤D.生姜泻心汤E.干姜芩连人参汤参考答案:A26.旋复代赭汤所主治的证候是:()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C.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D.心下痛,按之石硬者E.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参考答案:A27.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A.食谷欲呕B.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C.虚羸少气,气逆欲吐D.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E.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参考答案:C“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A.其脉关上浮者B.脉浮而疾C.寸脉浮、关脉沉D.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E.脉浮滑者参考答案:E29.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A.与他药同煮B.后下C.先煮D.麻沸汤浸泡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30.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B.发狂C.惊狂D.惊痫E.筋剔肉瞤参考答案:A31.阳明蓄血的大便是:()A.大便硬B.大便难C.大便乍难乍易D.大便初硬后溏E.大便色黑,虽硬,反易解32.根据下列原文,宜大承气汤急下者有:()A.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B.少阴病,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C.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D.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E.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参考答案:A33.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A.方有执B.王叔和C.钱闻礼D.许叔微E.王冰参考答案:B34.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B.小青龙汤C.五苓散D.真武汤E.茯苓甘草汤参考答案:B35.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A.恶寒B.脉浮C.头痛D.发热E.喘36.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最宜用:()A.四逆汤B.通脉四逆汤C.当归四逆汤D.白通加猪胆汁汤E.四逆散参考答案:B37.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区别关键是:()A.发热的高低B.汗出的多少C.恶寒的有无D.津伤气耗的轻重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38.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A.葛根黄芩黄连汤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C.桂枝去芍药汤D.麻黄汤E.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参考答案:D39.“口苦,咽干,目眩”的病机:()A.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B.邪入少阳,结于胁下,津液受伤C.邪入少阳,经气不利,气逆上冲D.邪入少阳,肝气郁结,津液受伤参考答案:E40.《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参考答案:A41.“谷道”是指:()A.食道B.胃C.大小肠D.肛门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42.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味相同,只是:()A.甘草用量较大B.干姜用量较大C.附子用量较大D.干姜、附子用量较大E.干姜、甘草用量较大参考答案:D43.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下的理由是:()A.因热郁于胸,气机壅滞B.因热邪弥漫,尚未成实C.因热与水搏,结于胸膈D.因热结偏上,腑实未成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44.伤寒的涵义是:()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C.是传染病的一种D.肠伤寒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45.“……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二)1.腺泡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的特点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不明显B.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结构全部扩张C.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D.肺小叶和肺泡囊扩张E.呼吸性细支气管破坏,肺泡破裂【答案与解析】A。

腺泡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特点是:位于腺泡中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不明显。

2.一肝炎患者做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上述病变符合A.急性普通型肝炎B.轻度慢性肝炎C.中度慢性肝炎D.重度慢性肝炎E.早期肝硬化【答案与解析】B。

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特点:肝细胞胞质疏松淡染和气球样变,肝小叶内见点状坏死与嗜酸性小体。

轻度慢性肝炎镜下特点: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周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

肝小叶结构清晰。

中度慢性肝炎镜下特点: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中度碎片状坏死,出现特征的桥接坏死。

小叶中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重度慢性肝炎镜下特点:重度的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的桥接坏死。

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

3.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A.回肠末端B.升结肠C.乙状结肠D.肝、脾E.心、脑【答案与解析】A。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为病变特征。

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

4.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A.心、肝、肾B.心、肺、脾C.心、肾、脾D.大脑、肺、肾E.小肠、肝、心【答案与解析】C。

贫血性梗死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和脑组织。

故选项C正确。

肠和肺的组织较疏松,梗死初期疏松的组织间隙内可容纳多量漏出的血液,当组织坏死吸收水分而膨胀时,也不能把漏出的血液挤出梗死灶外,因而梗死灶为出血性的。

肝的侧支循环很充分,故不易发生贫血性梗死。

中医试卷试题及答案

中医试卷试题及答案

中医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由什么主导的?A. 气血B. 阴阳C. 五行D. 脏腑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论》C. 《金匮要略》D. 《温病条辨》3. 中医中的“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要是指什么?A. 脾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B. 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源泉C. 脾胃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D. 脾胃是调节人体水液平衡的关键4. “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A. 判断病情的轻重B. 确定病因和病位C. 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八纲”辨证内容?B. 表里C. 寒热D. 虚实6.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是指什么?A. 肾藏精,主生殖发育B. 肾主水,调节水液代谢C. 肾主骨,与骨骼发育有关D. 肾主志,影响人的精神活动7. 下列哪种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A. 当归B. 黄芪C. 金银花D. 枸杞8. “五运六气”是中医哪种理论的组成部分?A. 经络学说B. 脏腑学说C. 病因学说D. 阴阳五行学说9.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木能生什么?A. 火B. 土C. 金D. 水10. 下列哪种脉象通常表示病邪在表?A. 浮脉C. 弦脉D. 滑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________的结果。

2. 在中医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

3. 中医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________。

4. “气血不足”在中医中通常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低下。

5. 中医认为,情志内伤会导致气机失调,其中“怒伤________”是常见的说法。

6. 在中医药物学中,药物的性味归经是指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作用的经络。

7. “八纲”辨证中的“表里”是指疾病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 - 副本 (2) - 副本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 - 副本 (2) - 副本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一、组成猪苓十八铢,去皮(9克)、泽泻一两六铢(15克)、白术十八铢(9克)、茯苓十八铢(9克)、桂枝半两,去皮(6克)。

二、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ヒ,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做散剂,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

三、歌括1.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2.四苓散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3.茵陈五苓散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亦可除。

4.胃苓汤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四、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主治1.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

3.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六、方解《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

表邪未尽,故仍见头痛,发热,脉浮;邪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则为蓄水。

水蓄下焦,气不化津,水精不布,故烦渴欲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故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

总之,本方证是以水饮停蓄为患,故急应渗利蓄水,兼解外邪。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

更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留饮诸疾自除。

本方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脾化气之功,故亦可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它如水湿下注之泄泻,以此分利小便,湿去泻必止。

痰饮,脐下动悸者,用本方渗湿利水,则饮去悸止。

霍乱属湿浊为患,兼有表邪者,亦可用本方治之。

七、附方及方论1.四苓散(《明医指掌》):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水煎服。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

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2.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蒿末十分(10克)、五苓散五分(5克),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ヒ(6克),日三服。

伤寒论分类模拟题1-(2)

伤寒论分类模拟题1-(2)

伤寒论分类模拟题1-(2)A型题1. 车某某,男,52岁,脱肛2月余。

诊见胸闷腹胀,烦热口苦,肢体困重,疲乏神倦,小便短赤,腹泻数次,舌边尖红,苔中心黄腻,脉弦滑数。

应予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黄芩汤D.葛根芩连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D2. 陈某某,男,13岁。

1周前感冒发热,家长给服感冒药后好转(药名不详)。

5天前晚上发热起,仍给服前药,但热不退且见心烦、心悸、寐差。

现症:发热,心烦闷,心悸寐差,纳呆,恶心呕吐,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脉数。

应予A.栀子甘草豉汤B.栀子豉汤C.栀子厚朴汤D.栀子生姜豉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B3. 某人病伤寒七日,发热汗出,微恶寒,一身尽痛,咳痰不畅,痰色黄,宜用A.麻杏石甘汤B.麻黄汤C.大青龙汤D.小青龙汤答案:A4. 某男,5岁,昨晚发烧,今晨未退,呕吐两次,腹泻两次,有黏液,嗜睡,舌苔黄,脉沉数,宜用A.黄连汤B.葛根芩连汤C.葛根汤D.白头翁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B5. 患者,女,34岁。

胃脘部痞硬胀满且按之疼痛3天,伴发热,胸隔满闷,咳吐黄痰,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浮滑,临床辨证当是A.小陷胸汤证B.黄连汤证C.大黄黄连泻心汤证D.大陷胸汤证E.半夏泻心汤证答案:A6. 某男,感冒4天,经用解表剂后感冒好转,但出现心下痞满,噫气带有食臭味,腹中肠鸣,泻利,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滑腻,脉弦滑,关脉弱稍沉。

治疗宜用A.理中汤B.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C.小建中汤D.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E.生姜泻心汤7. 患者,女,50岁。

发热时作,伴头痛,腰酸,腰痛,尿频,尿少,尿痛,舌红,苔薄黄。

临床辨证当是A.真武汤证B.五苓散证C.牡蛎泽泻散证D.猪苓汤证E.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答案:D8. 患者,男,35岁。

四天来上腹部闷胀疼痛,食欲不振,伴恶心,发热,大便通,小便黄如浓茶样,巩膜及皮肤黄染,色鲜明,舌红,舌苔中心黄而干,脉滑数有力。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A.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B.小柴胡汤证C.抵当汤证D.茵陈蒿汤证E.栀子柏皮汤证答案:D9. 患者,女,15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六经病证总的治则是()
A、和胃气
B、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C、扶正祛邪
D、扶阳气,存阴液
2.太阳病轻证兼里热时当选用()
A、桂枝二麻黄一汤
B、桂枝二越婢一汤
C、大青龙汤
D、桂枝麻黄各半汤
3.下列哪一个方剂中有大黄?()
A、黄连汤
B、柴胡加芒硝
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D、白散
4.心下硬满,项强如柔痉状,喘满咳鸣,便秘,宜用()
A、大陷胸丸
B、大陷胸汤
C、小陷胸汤
D、白散
5.桂枝附子汤证的脉象()
A、浮脉
B、浮涩
C、浮迟
D、浮虚涩
6.大承气汤证可见()
A、沉脉
B、疾脉
C、涩脉
D、浮脉
7.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区别要点是()
A、恶寒与否
B、汗出与否
C、发热与否
D、头痛与否
8.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与四逆汤证的区别是()
A、厥
B、脉微
C、汗出
D、吐已下断
9.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宜用()
A、猪苓汤
B、黄连阿胶汤
C、麻黄附子甘草汤
D、栀子豉汤
10.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见实脉,提示()
A、治宜攻下
B、热气有余
C、病情危重
D、此名除中
11.五苓散中用量最大的一味药是()
A、猪苓
B、茯苓
C、泽泻
D、白术
12.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最有可能出现()
A、蓄水
B、蓄血
C、结胸
D、发黄
13.适用茯苓甘草汤治疗的证候是()
A、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
B、心下悸,欲得按
C、伤寒,厥而心下悸
D、发汗后,其人脐下悸
14.发热不高,小便不利,大便或难或易,头昏气急,不能平卧,最适方剂是()
A、五苓散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黄黄连泻心汤
15.太阳中风,脉浮缓,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者,宜用()
A、麻黄汤
B、桂枝麻黄各半汤
C、大青龙汤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6.症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宜用()
A、十枣汤
B、大陷胸汤
C、旋复代赭汤
D、半夏泻心汤
17.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宜用()
A、五苓散
B、理中丸
C、桂枝汤
D、桂枝加葛根汤
18.治疗阳明腑实证最主要的方法是()
A、急下存阴
B、清热生津
C、攻下实热
D、通便导滞
19.症见下利,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浮肿,最佳选方是()
A、四逆汤
B、四逆加人参汤
C、真武汤
D、附子汤
20.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最适宜用()
A、干姜附子汤
B、茯苓四逆汤
C、甘草干姜汤
D、吴茱萸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潮热有可能使用()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大陷胸汤
D、小陷胸汤
E、小承气汤
2.阳明病不可攻下的证候有()
A、心下硬满
B、面合色赤
C、腹满不减
D、伤寒呕多
E、大便乍难乍易
3.有汗而喘可以用()
A、麻黄
B、桂枝
C、大黄
D、黄连
E、石膏
4.厥热胜复预后较好的证候是()
A、发热四日,厥三日,复热四日
B、先厥后发热,下利,复厥
C、厥五日,热亦五日,六日复热
D、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
E、始发热,厥九日而下利,反能食,食后暴发热而复去
5.《伤寒论》中有取顿服的汤方是()
A、干姜附子汤
B、甘草干姜汤
C、茯苓甘草汤
D、桂枝甘草汤
E、调胃承气汤
三、填空题
1.竹叶石膏汤证的主症是虚羸少气,____________。

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和解其外,用____________方。

3.吴茱萸汤证在厥阴病中的症状是干呕,吐涎沫,____________。

4.自利____________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5.阳明之为病,____________是也。

6.凡柴胡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____________,却复____________而解。

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____________主之。

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以____________,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____________为主症。

9.少阳病的主脉是____________,太阴病的主脉是____________。

10.乌梅丸主治____________,又治____________。

11.当归四逆汤证的主脉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什么叫"蓄血"?在《伤寒论》中主要见于什么病证?
2、什么叫"并病"?《伤寒论》中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3、请全面解释"伤寒"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