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
公共管理学报
• 探索公共管理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如服务导向和协同治理 • 分析公共管理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如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 • 评估公共管理创新发展的效果和风险,如创新能力和适应性
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治理
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如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 研究可持续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和挑战,如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 • 探讨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路径,如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公共管理教育的经验借鉴
• 借鉴公共管理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 吸取公共管理教育实践中的教训和问题,如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 • 探索公共管理教育实践中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如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CREATE TOGETHER
DOCS
公共管理实践的教训总结
• 从失败案例中总结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如政策失误和权力滥用 • 从失败案例中吸取公共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如审慎决策和有效监督 • 从失败案例中反思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如制度创新和提高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实践案例的研究方法与改进策略
公共管理实践的改进策略
• 提出针对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如加强政策评估和风险防范 • 提出针对公共管理实践教训的改进策略和方法,如提高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 提出针对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改进方向和挑战,如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 制定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管理政策和制度,如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规则 • 加强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管理能力建设,如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 • 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应对能力,如风险预防和危机处理
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作品
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作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自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国内公共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
该赛事旨在为各界公共管理人才提供一个磨炼自身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全社会提供了解公共管理领域最新动态、分享最佳案例经验的机会。
每年参赛作品数千件,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参赛者的心血和智慧,展示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与成果。
一、案例背景某次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有一份名为《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务效率》的作品脱颖而出,成为评选委员会高度评价的优秀作品。
该案例以一家地方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为背景,展示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案例分析1.挑战与机遇并存该地方政府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技术设备更新、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困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也为政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政府逐渐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积极引入新技术、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政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2.重点案例分析该案例中,政府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了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信息的数字化、集约化管理。
通过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平台,政府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政府还开展了相关培训和推广工作,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水平,增强了政府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3.取得显著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地方政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顺畅,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政务服务也更加便捷高效。
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些成果不仅为政府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也为全社会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结语《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务效率》是一份令人瞩目的优秀作品,它充分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坛组织机构
论坛组织机构1.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逄锦聚: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刘志鹏: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执行主任施建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教授副主任席酉民: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娄成武: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齐二石: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 黄有方: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组委会委员刘 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教授林 岗: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刘 伟: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王广谦: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程 伟: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张 馨: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伊志宏: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维安: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谢志华: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赵曙明: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杜 江: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 垣: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李一军: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汪 泓: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陈国青: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高福安: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周志忍: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董克用: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邓大松: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曲福田: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尹庆双: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何明珂: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刘秉镰: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陈德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 琪: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2.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洪银兴: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副主任海 闻:北京大学副校长 教授席酉民: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教授娄成武:东北大学副校长 教授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教授委员(1)经济学专家委员刘 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李子奈:清华大学 教授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肖红叶: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主任 教授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宋冬林:长春税务学院院长 教授(2)金融、贸易、财税、保险学专家委员胡金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郑振龙:厦门大学金融系 教授魏华林: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冷柏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马君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姜波克:复旦大学金融系 教授张礼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教授(3)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委员李维安: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教授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张新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张 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杨善林: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教授尤建新: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侯光明:北京理工大学副书记 教授周三多:南京大学商学院 教授陈维政: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邢以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4)财务、会计学专家委员赵德武: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教授谢志华: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教授孙 铮: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 教授罗 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原院长 教授王化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教授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教授孟 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教授陈汉文: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5)市场营销学专家委员甘碧群: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郭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教授吕一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教授符国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教授黄敏学: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景奉杰:武汉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汪涛: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万后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田志龙: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吴建安:云南财经大学 教授吴晓云:南开大学商学院 教授(6)旅游管理专家委员马 勇: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田 里: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高 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戴 斌: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李天元:南开大学旅游系 教授邹益民:浙江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 教授刘 纯:上海大学饭店与旅行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赵西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罗兹柏: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教授冯学刚: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教授黄细嘉: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7)电子商务、物流专家委员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陈 进: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宝文: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王学东: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杨坚争: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邬 跃: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学院院长刘秉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8)公共管理类专家委员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邓大松: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主任 教授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教授尹庆双: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9)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委员齐二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李一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 垣: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汪 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教授高福安: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教授黄梯云: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陈国青: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
第三届全国优秀MPA学位论文
图目录
图 2-1 图 2-2 图 2-3 图 3-1 图 3-2 图 3-3 图 3-4 图 3-5 图 3-6 图 3-7 图 3-8 图 3-9 图 4-1 图 4-2 图 4-3 图 4-4 图 4-5 图 7-1 图 7-2 图 7-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的主体关系图„„„„„„„„„„„„„„„„15 医疗费用函数关系图„„„„„„„„„„„„„„„„„„„„21 不同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图„„„„„„„„„„„„„„„22 调查县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变化图„„„„„„„„„„„„„„„32 调查乡镇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变化图„„„„„„„„„„„„„„„32 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增长速度比较„„„„„„„„„„„„„„„33 县第一医院抽样病历例均费用图„„„„„„„„„„„„„„„„„„33 乡镇卫生院抽样病历例均费用图„„„„„„„„„„„„„„„„„34 三病种抽样病历费用比较图„„„„„„„„„„„„„„„„„„„34 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变化图„„„„„„„„„„„„„„„„„„35 乡镇卫生院次均费用变化图„„„„„„„„„„„„„„„„„„„„35 次均住院费用占农民人均收入图„„„„„„„„„„„„„„„„„„„36 调查地区人均卫生事业费„„„„„„„„„„„„„„„„„„„„„„37 调查地区人均卫生事业费占 GDP 比重的变化图„„„„„„„„„„„„„44 乡镇卫生院补助费用占卫生事业费比重图„„„„„„„„„„„„„„„45 医疗服务需方的道德风险图„„„„„„„„„„„„„„„„„„„„51 诱导需求产生的机理„„„„„„„„„„„„„„„„„„„„„„„55 单病种付费制实施前后病种人次和比例图„„„„„„„„„„„„„„75 单病种实施前后单病种人次占实际出院人次的比例图„„„„„„„„„75 单病种实际限额与基线调查情况比较图„„„„„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医疗费用控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 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医疗费用控制的目的是利用现有有限的卫生资源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 人民群众,使他们能够享有公平和可及的基本卫生保健。
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学家名录
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政治学家名录1、安徽:王辉;2、北京:鲍静、薄贵利、陈庆云、高小平、郭济、胡鞍钢、胡仙芝、胡象明、纪宝成、李景鹏、李军鹏、刘熙瑞、李习彬、蓝志勇、毛寿龙、马庆钰、孟庆国、齐明山、任剑涛、沈荣华、施雪华、宋世明、孙柏瑛、唐铁汉、汪大海、王名、汪玉凯、魏礼群、魏娜、温来成、肖鸣政、谢庆奎、薛澜、徐湘林、谢明、杨冠琼、杨海蛟、张成福、张德信、张国庆、周志忍、朱立言、赵成根;3、重庆:罗德刚;4、福建:陈振明、林修果、肖文涛、卓越;5、甘肃:包国宪;6、广东:蔡立辉、陈瑞莲、杜钢建、傅小随、郭剑鸣、郭小聪、郭巍青、侯保疆、黄卫平、李平、马敬仁、马骏、倪星、欧阳雄飞、谭功荣、王乐夫、汪永成、夏书章;7、河北:韩兆柱、8、河南:郑志龙;9、黑龙江:何颖、教军章、米加宁;10、湖北:丁煌、李和中、刘然、苏祖勤、徐仁璋、徐双敏、徐顽强、徐晓林、徐勇、张传烈、张立荣;11、湖南:陈潭、郭渐强、彭国甫、谭君久、颜佳华;12、吉林:李德志、麻宝斌、彭向刚、张创新、周光辉;13、江苏:毕霞、胡宁生、黄爱宝、黄健荣、金太军、林闽钢、刘祖云、陆冰、闾小波、钱振明、乔耀章、曲福田、沈荣华、施国庆、宋迎法、孙学玉、童星、王明生、王强、汪锡奎、魏姝、徐元善、严强、杨安华、臧乃康、张凤阳、张劲松、张康之、张勤、张永桃、赵晖、赵康、周毅之、朱广忠、朱国云;14、江西:陶学荣;15、辽宁:娄成武、孙萍、张雷、郑文范;16、山东:曹现强、葛荃、王佃利、王韶兴、赵立波;17、山西:杜创国、李路曲;18、陕西:梁仲民、任晓林、任宗哲、吴建南、席恒、薛冰、朱正威;19、上海:陈奇星、程竹汝、邓正来、顾建光、胡伟、蒋云根、林尚立、李琪、刘霞、浦兴祖、桑玉成、商红日、孙荣、唐兴霖、王沪宁、姚尚建、尤建新、曾峻、竺乾威;20、四川:姜晓萍、幸强国、祝小宁;21、天津:常健、沈亚平、王骚、杨龙、朱光磊;22、云南:崔运武、周平;23、浙江:陈国权、陈剩勇、何翔舟、王春福、王俊豪、姚先国、郁建兴。
中国经济学大事记
Y ih aa 教授 等分别 就中 国货 币政策与 汇率问题 、财政政 uc i ki S
策 与货 币 政 策 的 配 合 与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关 系 、 国 经 济 强 劲 增 中 长与股 市长期低迷 的分析 、 日本 保 险 业 的 发 展 等 方 面 作 了主 题
发 言
中 国与 俄 罗 斯 经 济 改 革 国 际 研 讨 会 在
祝厉以宁教授从教 5 O周 年 暨 7 5岁 华 诞 座 谈 会 ” 光 华 管 理 学 在
院 举 行 。 会 议 由北 京 大 学 副 校 长 张 国 有 主 持 , 会 祝 贺并 先 后 到
发 表 致 辞 的有 北 京 大学 党 委 书 记 阂维 方 , 华 管 理 学 院 副 院 长 光 张 维 迎 . 国 政 协 副 主 席 、 盟 中 央 常 务 副 主 席 张 梅颖 , 理 办 全 民 总 公 室 主 任 丘 小 雄 , 共 江 苏 省 委 书 记 李 源 潮 , 华 大 学 经 济 管 中 清
等 领 导 、专 家 学 者 以 及 来 自 2 9个 省 市 的 6 O多 所 大 专 院 校 的
20多 名 MP 研 究 生 代 表 应 邀 出席 了此 届 论 坛 。 0 A
清华经 管学院舜德楼多功 能厅 举行。这次国际会议 由清华大学
中 国 与 世 界 经 济 研 究 中 心 ( etrfrC ia i t r C ne o hn n h Wol e d
( e tro d s i e eo me t n n i n na G v ra c ) C ne r n ut a D v lp n a dE vr me t o e n e f I rl o l n
在南 开大 学省身楼报 告厅 ,中 国保 险监 督管理委 员会 主席 吴定富 接下南 开大 学保 险学系学 生代 表送
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议程-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
课程改革与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基 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 于A市八年中考数据的分析 曹妍 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互动提问 异地高考政策在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与社 会融入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吕慈仙 厦门大学副教授 社会闭合视角下的家校合作与义务教育优质 均衡: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 张雯闻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互动提问 语言能力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溢价 潘昆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高校专项计划影响下的农村学生择校行为研究 吴秋翔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David Clarke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课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演讲题目:课堂研究的演变逻辑:新方法、新可行性、新挑战 G. Williamson(Bill) McDiarmid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ERA)杰出研究奖、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 堂山分校教育学院前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变革的证据:基于研究提升美国教师培养 杨福义 陈国良 华东师范大学教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育学部国际事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主任 部主任、副教授 演讲题目:国家教育决策与实证研究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质性中心主任、教育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意料外后果——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悖论 秦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 演讲题目:中美PISA成绩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研 究 午餐&休息 Elizabeth Graue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系主任、教授 演讲题目:从定性的视角看实证研究 河东食堂一楼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研究 姜玉莲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 互动提问 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中芬法澳四国中学数 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于国文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后 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测评模型构建研究 李艳琴 西南大学博士 信息呈现方式与认知风格对概念性知识移动 学习效果影响研究 卢婷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互动提问
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隆重举行
例均 配套支持 , 具体数额视项 目情况研究确定。 同时, 鼓励学校面 向江苏发展需求 , 大力推进产 学 研合作 ? 争取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和省产 学研联合创新资金 的支持。五是建立共建的协商议
际的视角分析 了如何观察和研究当代 中国的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建设使命分析 了研读党 的十七 届 四中全会精神, 报告 中提 出和分析 了新 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若干重大 问题和建设思路。 清华大学 肖贵清教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岩教授 , 河海大学黄 明理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来 自全 国各地 7 名代表 出席论坛 。 河海大 学 副校 长 吴远教 授 主持 了开幕 式。 O余 本次论坛主题为“ 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6 o年” 。这一主题抓住 当前理论界研究、 社会现实 中工
“ 教育部 江苏省人 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 达成 了 5点意见。一是共建 旨在促进河海大 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新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新形势, 加快改革、 建设与发展 的步伐 , 努力把 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 在水利学科领域具 有重要 国际影响、 特色鲜 明的高水平大学, 更好地为 国 家和 江 苏省地 方经 济建设 和社会 发展 服 务 。 二是 通 过 共建 , 使 河 海大 学发 挥 长 期形 成 的学科 综 促
合优 势 , 在服 务全 国的 同时 , 重点参 与和服 务 江 苏省 的 经济 建设 和 社会 发 展 , 为提 高江 苏省 高 等 并 教 育 的整体 水平 和 办 学效益发 挥 带头示 范作用 。 三是教 育部在 保证 河海 大学事 业 给予河海大学“1 工程” 优势学科创新平 台” 21 和“ 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 , 并积极倡导和 支持学校发挥学科优势, 加大为江苏省提供优质人才和 高水平科研成果 的力度。四是江苏省将 河
全国公共管理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召开
本次论 坛 以“ 全球视野 、本 土 行动— — 公 共 管理 理 论 创 新 与探 索 ” 为 主 题 ,实 现 了 丰 富知 识 、拓宽视野 、 激励创新 、推进 学术繁荣 、提高培养质量 的 目的 。
姜茂发副校 长代表东北 大学 全体师生 对参加本 次论 坛 的领 导 、特邀 专家 以 及 广 大博士 研 究 生 表 示 热 烈 的 欢 迎 和 衷 心 的 感 谢 。 他 指 出 举 , 办 全 国 博 士 生 学 术 论 坛 对 于 加 强 博 士 研 究 生 教 育 ,促进 博 士 研究 生 创新 思 维 的发 展 ,实 现 全 国公 共 管理 学 科博 士 生 学术 成 果 的广 泛 交 流具 有重 要 意 义 。 公共管理 学科所 取得 的成绩让 我们备受 鼓 舞 ,学 术精神将 在 争辩 中得 以 传承 和 发 扬 ;创 新 能 力 将 在 交 流 中 得 以 培 养 和 提 高 ;院 校 友 谊 将 在 交 往 中得 以 巩 固 和 升 华 。
开 幕 式 后 教 , 育 部 公 共 管 理 类 学 科 专 业 教 学 指 导 委 员 会 副 主 任 委 员 、 武 汉 大 学 邓 大 松 教 授 作 问 题 》的 主 题 学 术 报 告 。
公共管理发展沿革
公共管理发展沿革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民间组织及其他公共机构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公共管理(1900年-1960年)
传统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权威性和行政管理的专业性,主要以行政法规和管理体制为基础,以规范化和集中制为主要手段,以实现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就是韦伯的官僚理论。
第二阶段:新公共管理(1960年-1990年)
新公共管理是在对传统公共管理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的,它强调市场化和竞争,强调公民参与和服务质量,注重效率和成本控制,提倡公共-私人合作。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有奥斯特罗姆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奈特的“合作治理理论”。
第三阶段:后新公共管理(1990年至今)
后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治理的网络化和多元化,注重社会资本和公共参与,强调创新和适应性,推崇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有德鲁克的“社会企业理论”和奥斯本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体来说,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过程,它既受到外部环境和国家制度的影响,也受到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启示和引领。
未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趋势加快,公共管理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公共管理发展的5个阶段
公共管理发展的5个阶段西方公共管理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被认为是西方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石。
近年来,由于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复杂国际形势和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这一框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在中国社会学者看来,公共管理既是问题导向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是以中国为中心形成共识、以全球化为主题展开的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
但是,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决策技术研究”、从公共管理发展历程的角度着手对早期阶段“公共决策理论”、“决策理论研究”、“中国政府模式研究”及当下阶段进行简要回顾和梳理。
一、早期阶段研究成果与以往的公共管理研究成果不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对社会问题产生、发展与解决的基本理论研究并对具体的治理实践产生影响的研究阶段。
“公共决策理论”在此阶段就已经形成。
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很多以“公共决策理论”为核心思想和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文献,研究团队也利用类似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公共决策理论。
这种由公共理论发展而来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用历史数据分析和经验分析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领域;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把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整体看待并进行深入探究的社会理论领域。
公共理论不仅需要对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阐释,而且需要对政治、文化领域中各种有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细致地考察,从而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提供依据。
这不仅要求政府官员深入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要求他们根据具体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要求建立一种更广泛地、更加严密地研究社会问题,尤其是具体社会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一学科框架。
只有通过全面了解社会问题并深入地探索其解决办法和策略框架,才能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2、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用历史数据、社会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来解释现实问题的理论领域;更重要的是,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针对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而是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现实的方法。
近十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
近十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作者:司林波李雪婷孟卫东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02期摘要: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绘制《中国行政管理》等八种公共管理研究期刊2006-2015年刊载文献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探测到近十年国内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公共管理理念和目标、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手段和途径、政府职能、政府改革与创新、政府绩效等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主题中,趋弱性前沿主题主要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电子政务、政府职能等;渐增性前沿主题主要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社会组织等。
通过对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的分析,发现当前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各个研究主题变迁速度过快,研究成果系统性不强;核心作者的学科来源分散,公共管理研究的学科边界不够清晰;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运用定量方法的实证研究成果偏少。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重点主题的深化研究,对各个主题间内在脉络的梳理,形成具有质性特征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畴;通过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创新,形成严密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和学科边界。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知识图谱;热点领域;前沿主题传统文献研究法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偏于主观性的问题。
文献计量方法有别于传统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定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特点和趋势。
根据“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期刊”的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1],鉴于CSSCI来源期刊在国内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主要选取2014-2015年版CSSCI收录的政治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来源期刊中刊发公共管理研究论文较多的八种期刊在2006-2015年间载文被CSSCI数据库(不含扩展库)收录的文献为分析数据来源,这八种期刊分别是《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公共行政评论》《行政论坛》《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等,通过对这些期刊所刊载文献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探测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
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作品
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作品的深度评估和撰写1. 引言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案例的研究与实践日益受到重视。
近期,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这些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公共管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度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相关主题。
2. 总览第三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所涌现的优秀作品涵盖了政府管理、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涉及的案例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政策创新、社会管理、城市规划等。
这些案例不仅在解决具体问题上有所突破,更深刻地探讨了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优秀作品中的典型案例展开深度评估,以期对相关主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3. 案例一:政策创新第一篇优秀作品涉及政府在基层社区推进政策创新的案例。
该案例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有效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这篇作品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的观点,深入剖析了政策创新对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 案例二:社会管理第二篇优秀作品聚焦于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该案例通过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该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理念,对于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5. 案例三:城市规划第三篇优秀作品涉及城市规划中的创新实践。
该案例以城市绿道规划为切入点,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深度参与和共建,成功打造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绿道。
该作品强调了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路径,对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6.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以上三篇优秀作品的深度评估,我们不难发现,公共管理案例的研究与实践涉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9年1月)
中 管 学 (^c c ̄ 整 国 理 网究v出C 、 理 w》n 部 正拉 、编苎-) n l _ n r
.
● 置口蛋 可 由南京大学商学院主办的以“ 公司文化与中
国企业 ” 主题 的 “ 0 9 南京 大学 商 学 院 MB 为 20 ’ A新 年论 坛 ” 在
上海 城市规 划为主题 ,为 同学们 翻开 了上 海城市 规划 发展历
程 的新一页 。
彭成宝先 生等嘉 宾参加 了论 坛 。
●匪噩 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事局在天津科技
大学召 开了天津 市优 秀博士 后流 动站 、优 秀博 士后表 彰暨博
●啊噩圈
“ 技术创业中的知识产权主题论坛” 在清华大 士后工作会 议 。 在此 次活动 中 , 开大学 工商管理博 士后流动 南
智力先 生 ,中国电子科 技集 团公 司纪委书记 、中 国人力 资源 “ ■暖蟹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M A师生访问 B 10人 ” 员毛远 建先生 , 地产首 席 人才官 、 中 国人力资 0 成 万通 “ 南京大 学商学 院 , 南京 大学商 学 院院长赵 曙 明博 士 , 为这 些异 源 1 0人 ” 员 刘大 维先 生 ,北 京大 学光 华 管理 学 院副 院长 0 成
院 的支 持表示感谢 , 并赠送 实习基地 牌匾 。
人麦克 里兰先生 , 唯一华人 合作研 究者 、 中人 网首 席人 才识别
与发展 专家 陈为博士 ,中国人 民大学公 共管理学 院博 士生导
— 啊噩圄
华为 泰雷 印度管理学院总理事,eh e i R ka t 女士在印 师 、 常年管理顾 问吴春波 教授 , 兹亚洲 区人力 资源总 Sh
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
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近年来,全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案例大赛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一种促进公共管理领域交流和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案例大赛的格式要求更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格式要求的广度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的广度,主要包括参赛作品的内容构架、撰写规范、排版要求等方面。
参赛作品的内容构架要求清晰,包括摘要、问题陈述、分析框架、解决方案、结论等部分,每一部分都需要精炼、准确地阐述相关内容。
撰写规范也是格式要求的重要方面,作品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明了,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排版要求也是影响作品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求文字排版整齐工整,图表清晰易懂,注释规范明了。
2.格式要求的深度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的深度,主要包括参赛作品内容的深度、分析思路的深入等方面。
参赛作品的内容要求深入,不仅要有深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案例支撑,能够体现出对公共管理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研究。
分析思路的深入也是格式要求的关键,参赛作品需要能够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具有前瞻性、创新性,能够为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总结回顾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作为促进公共管理领域交流和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广度和深度均非常重要。
在广度上,清晰的内容构架、规范的撰写以及整齐的排版是关键,而在深度上,作品内容要求深入、分析思路要求深刻。
只有兼具广度和深度,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参赛作品,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我个人来说,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在遵循格式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创新思维,能够为案例大赛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价值。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在未来的案例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本篇文章中,我充分讨论了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格式要求的广度和深度,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从简到繁地探讨了这一主题。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20周年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论坛在京举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2020年10月24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下文简称清华公管)成立20周年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21世纪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方惠坚,清华公管首任院长陈清泰,清华2020年4月16日,国务院学位办发布《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通知》(学位办〔2020〕4号),决定推进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开展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首批应急管理二级学科试点设置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共20家。
4月27日下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工作视频研讨会”,会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联合召集人、清华大学教授薛澜介绍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设立及培养方案指南的形成过程,强调了为更好地推进各应急管理二级学科试点设置单位的相关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讨论目前的培养方案指南;二是,如何建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
专家们纷纷就这两大议题建言献策,为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增设应急管理二级学科以后,公共管理将内含6个二级学科,分别为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应急管理。
公管第二任院长、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清华公管现任院长江小涓等出席论坛。
参加论坛的还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相关学术团体负责人、兄弟院校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师生院友和各界人士代表。
论坛由清华公管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
辜胜阻致辞陈旭致辞陈清泰发言江小涓作主旨报告圆桌论坛消息来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消息来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论坛开幕式上,辜胜阻和陈旭相继致辞,陈清泰发言。
论坛组织机构
论坛组织机构1.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逄锦聚: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刘志鹏: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执行主任施建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教授副主任席酉民: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娄成武: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齐二石: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 黄有方: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组委会委员刘 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教授林 岗: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刘 伟: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王广谦: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程 伟: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张 馨: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伊志宏: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维安: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谢志华: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赵曙明: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杜 江: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 垣: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李一军: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汪 泓: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陈国青: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高福安: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周志忍: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董克用: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邓大松: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曲福田: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尹庆双: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何明珂: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刘秉镰: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陈德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 琪: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2.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洪银兴: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教授副主任海 闻:北京大学副校长 教授席酉民: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教授娄成武:东北大学副校长 教授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教授委员(1)经济学专家委员刘 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李子奈:清华大学 教授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肖红叶: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主任 教授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宋冬林:长春税务学院院长 教授(2)金融、贸易、财税、保险学专家委员胡金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郑振龙:厦门大学金融系 教授魏华林: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冷柏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马君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教授姜波克:复旦大学金融系 教授张礼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教授(3)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委员李维安: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教授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张新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院长 教授张 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杨善林: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教授尤建新: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侯光明:北京理工大学副书记 教授周三多:南京大学商学院 教授陈维政: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邢以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4)财务、会计学专家委员赵德武: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教授谢志华: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教授孙 铮: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 教授罗 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原院长 教授王化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教授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教授孟 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教授陈汉文: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5)市场营销学专家委员甘碧群: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郭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教授吕一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教授符国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教授黄敏学: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景奉杰:武汉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汪涛: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万后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教授田志龙: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吴建安:云南财经大学 教授吴晓云:南开大学商学院 教授(6)旅游管理专家委员马 勇: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田 里: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高 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戴 斌: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李天元:南开大学旅游系 教授邹益民:浙江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 教授刘 纯:上海大学饭店与旅行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赵西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罗兹柏: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教授冯学刚: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教授黄细嘉: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7)电子商务、物流专家委员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陈 进: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宝文: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王学东: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杨坚争: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邬 跃: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学院院长刘秉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8)公共管理类专家委员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邓大松: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主任 教授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教授尹庆双: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9)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委员齐二石: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李一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 垣: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汪 泓: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教授高福安: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教授黄梯云: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陈国青: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
社区治理何以有效——基于助推和制度信任视角的再审视
社区治理何以有效——基于助推和制度信任视角的再审视
徐畅
【期刊名称】《浙江学刊》
【年(卷),期】2024()3
【摘要】社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
社区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普遍的居民参与,但实际的参与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以运用人类认知和行为规律见长的“助推”,能
够改变受制于有限理性的居民面对的选择架构,继而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并且相
关实践已经呈现,本研究对这些现象背后的运作逻辑进行了理论分析。
进一步而言,
针对新近研究关于助推有效性的质疑,本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的制度信任可以“协同”助推突破后者在异质性群体中的功能限度。
在财政发展新态势下,前述结论提供了
诠释社区有效治理的微观依据,并对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增强助推理论本土适
用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页数】7页(P181-187)
【作者】徐畅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文化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关系与信任构建--基于南京B社区戏剧工作坊的实验研究
2.国家何以能治理好--基于信任、权威与参与的视角
3.情感治理何以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新转向——基于“治理有效”的解释
4.党政统合治理何以助推乡村治理有效性提升?——基于陕南Z县的实证考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和
2008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在科大召开
9月的合肥,秋高气爽。
由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和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于9月11-12日在此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MPA发展战略”,下设:“MPA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MPA教育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MPA招生政策与措施”、“ MPA教育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等四个分论坛。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和负责人,及国内98所高校的代表共176人与会,其中包括全国MPA教指委委员19人。
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全国MPA教指委主任委员杨士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纪宝成,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李军等有关领导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了讲话。
9月11日上午8时30分,第三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和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安徽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在开幕致辞中对到会的院长、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安徽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以及欣欣向荣的发展现状,并用一组和经济发展指标有关的详细数据阐明了安徽
正处在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关键时刻。
孙志刚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在安徽谋求突破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本次论坛在合肥的召开,为安徽培养更多高素质管理人才提供了一个机遇。
他还以公共管理的实际参与者身份,指出自2001年中国启动MPA教育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正确领导下,在MPA教指委的协调推动下,在全国众多高校的支持下,中国的MPA教育紧紧围绕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孙志刚副省长在讲话中还特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科大的MPA 教育特色,认为中国科大的MPA教育立足安徽,辐射全国,致力于加强和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MPA教育的探索,推进MPA教育发展,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他希望中国科大,以及在座专家所在的各院校能继续与安徽携手合作,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在讲话中首先指出,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大承办,并作为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为即将到来的校庆增添了浓郁的学术气氛和文化气息。
随后,侯建国副校长向与会的有关领导及兄弟院校代表介绍了中国科大50年锐意创新、进取不止的发展成果,回顾了中国科大50年办学历程中几经波折,但一直坚持学术优先、育人为本,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大培养的每1000名本科生中就会出现一名院士和700多名硕士博士,目前,
学校正在以校庆为契机,继续坚持创新、寻求突破。
侯建国副校长充满自豪的别向与会代表特别介绍了中国科大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教育方面的成果,尤其是中国科大MPA教育的设臵的4个格局特色的培养方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全国MPA教指委主任委员杨士秋在大会上做了《推进MPA教育新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主题报告(全文已发)。
杨士秋副部长在讲话中首先对中国科大即将到来的5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认为中国科大50年艰辛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非常了不起,本次论坛能够成为中国科大50年校庆的重要内容,我们深感自豪。
这次论坛是我们到中国科大学习的一个好的机会。
此后,杨士秋副部长重点从国家正在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入手,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大力推进MP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他深入阐述了公务员管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强调围绕大局推进MPA教育新发展,论述了进一步加强MPA教指委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他指出,当前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等已经初步形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也初步形成,但仍然面临着管理法规体系不健全、难点热点研究不够深入,作风建设需要加强、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公务员法的配套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MPA教育的发展空间,也应当成为本次论坛中专家研究的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中国科大所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科大经过50年的不懈发展,跻身国家著
名高等学府,成就卓著,英才辈出,50年校庆之际又朝着“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目标,踏上了新的征程。
随后以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的身份,阐述了他对MPA教育在中国发展的若干观点。
他说,杨士秋副部长代表全国MPA教指委做的主题报告,从全国的背景和大局,阐述了MPA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战略高度提出了MPA教育的发展思路和要求,希望各位与会代表认真思考,深入讨论,通过本次会议和会后的工作贯彻落实。
纪校长指出,MPA教育应当针对“提高公务员能力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这一需求,采取具体的措施实现这一核心;认为讨论MPA教育发展战略,确立中长期发展规划刻不容缓;并结合国家的干部制度、用人制度,提出了中国MPA发展的战略目标、困扰MPA教育发展的学历学位问题、MPA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和MPA的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问题,希望与会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纪宝成校长还特别呼吁参会的专家重视国情,重视当前的时代特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MPA教育模式,而不是一味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李军的发言充满哲理,他从刘琪带领的中国奥组委成功筹办了北京奥运会、刘琦葆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期间遭遇汶川地震、刘翔因伤退出奥运赛场这三个事例提出三个问题: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与世界相处?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当我们肩负重大责任和压力时怎么去应对?以此得出的
启示是当我们面临的环境、所处的形势、需要满足的要求发生重
大变化时,我们的MPA教育该如何应对?他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就对公务员素质、对MPA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务员法的颁布从法律层面对公务员建设提出了要求,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达到这些要求则是所有MPA教育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MPA及时的引入国际视野刻不容缓。
综合考虑以上问题,李军认为MPA教育者们应当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改革完善的深度、实际需求的角度来系统研究MPA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当前的MPA教育是法律法规机制、运行体制、管理体制。
提出退出机制。
在讲话的最后,李军还提出了MPA教育的准入、退出机制问题,希望与会的专家能予以关注、研究。
1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正威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欣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晓剑教授分别从MPA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招生形势、国内外MPA教育发展比较等角度做了专题报告。
朱正威教授从社会转型、政府转型、人事制度政策改革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MPA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政策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张欣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中外MPA教育发展的异同;陈晓剑教授则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论证了我国MPA招生人数总体上升、局部波折的现状,并提出通过高质量的培养水平切实提升MPA教育的吸引力,是MPA教育持续发展的前提。
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与会院长和代表分成4组,就4
个服务年论坛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涉及MPA教育的各个环节,其中MPA教育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MPA教育的导向、招生录取、分数线划定;学历学位协调等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代表们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意见。
与会的教指委委员们在11日下午、12日上午召开了2008年全国MPA教指委工作会议,国务院学位办黄宝印处长参加会议,薛澜副主任委员、朱立言秘书长主持会议。
与会委员认真讨论了杨士秋主任委员的主题报告;听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克用院长关于MPA “双证班”试点工作的报告;听取了全国MPA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杨凡关于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就第二批MPA培养院校教学合格评估等工作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相关工作。
12日举行的闭幕式由中科大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梁梁教授和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朱立言教授共同主持。
梁梁对全国MPA教指委充分信任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交办如此重要的会议表示感谢,并称“院长论坛”和“众多的专家”都是一种“稀缺资源”,给中科大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他介绍了中科大MPA教育的进展和设想。
朱立言教授对各分论坛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承办方中国科大对会议“很重视,组织很严谨、办了一届很好的论坛”。
闭幕式上还确认了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院长论坛的承办方,根据自愿申请与教指委评议,上海财经大学获得下届论坛的承办权。
报: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管理司
送: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MPA各试点院校,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抄:MPA教育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