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的文化阐释_在日本京都演讲纲要
中国茶对日本茶道影响
中国茶对日本茶道影响茶,自古以来就是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日本茶道则是在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
中国茶与日本茶道的关系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国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一、茶的传入与日本茶道的起源公元9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茶叶也随之传入日本。
当时,日本的茶叶主要是从中国进口,这导致了茶在日本的价格昂贵,只有富人和僧侣才能品尝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在日本逐渐普及,普通人也开始喝茶。
当时的茶叶并没有采用中国的煮茶方法,而是将茶叶打碎后加水冲泡,这被称为“抹茶”。
这种茶的饮用方式在日本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二、茶道艺术的发展在日本,茶道被视为一门艺术,强调于日常生活中的静谧、自我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茶道艺术中,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
1. 茶具日本茶道中使用的茶具,包括茶壶、茶盏、茶匙等,多数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茶具。
例如,日本的茶盏形状和釉彩技法通常都受到中国茶具的影响。
而且在茶道中,对于茶具的选择、保养、欣赏等都有精细的规范,这些规范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的影响。
2. 茶道礼仪茶道要求参与者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礼仪程序,包括动作、言辞、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礼仪和规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仪式和规范。
而参与者在社交场合下,要遵循的礼仪方式也强调尊重、谦虚等价值观,这也与中国的传统礼仪有许多相似之处。
三、茶道教育与交流中国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茶道艺术的发展上,而且在茶道教育与交流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茶道学院在日本茶道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道学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茶道学院不仅传承和发扬了日本茶道传统,而且也吸收了中国茶学的经验与教育方法。
众多茶道学院中,一些学院更是直接引用了中国的茶学名词与茶具使用方法,使茶道学院的教育更加系统和专业。
2. 茶道交流活动中日两国在茶道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有助于两国茶道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史
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史中华茶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这其中就包括日本。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史,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史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对日本茶道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
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内容,而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戚戚相关。
中国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主要是以浙江为通道,并以佛教传播为途径而实现的。
浙江名刹大寺有天台山国清寺、天目山径山寺、宁波阿育王寺、天童寺等。
其中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径山寺是临济宗的发源地。
并且,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是唐、宋、元各代重要的进出口岸。
自唐代至元代,日本遣使和学问僧络绎不绝,来到浙江各佛教胜地修行求学,回国时,不仅带去了茶的种植知识、煮泡技艺,还带去了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使茶道在日本发扬光大,并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
中国茶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浙江的佛教对日本的影响和日本遣使、学问僧在浙江的游历。
在这些遣唐使和学问僧中,与茶叶文化的传播有较直接关系的主要是都永忠和最澄。
都永忠在兴仁宝龟八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随着唐使到了中国,在唐朝生活了二十多年,后与最澄等一起回国。
都永忠平生好茶,当弘仁元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四月,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贺的韩琦,经过梵释寺时,作为该寺大僧的都永忠,亲手煮茶进献,天皇则赐之以御冠。
同年六月,嵯峨天皇便命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为每年的贡品。
后来,茶叶逐渐成为宫廷之物,深受皇室宠爱,并逐步向民间普及。
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日僧最澄。
最澄到浙江后,便登上天台山,随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又到越州龙兴寺从顺晓学习密宗,永贞元年(805年)八月与都永忠等一起从明州起程归国。
从浙江天台山带去了茶种,据《日本社神道秘记》记载最澄从中国传去茶种后,植于日吉神社旁(现日吉茶园)。
中日茶文化介绍
日本茶道の源流
●宋VS.鎌倉・室町時代 ①鎌倉初期(13世纪):日本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
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推动了“ 抹茶”在日本的普及。
②南北朝(1336年)~室町中期(15世纪中叶):“斗茶” ③室町中后期:村田珠光 “品茶开山祖” 千利休 “茶道天下第一人”
泡立ているお茶
和菓子の賞味
和菓子の賞味
お茶の飲み方
己 不 能 骄 傲 表 示 了 自 己 的 谦 卑 , 切 忌 自 己 , 这 表 示 了 退 让 一 步 , 喝 茶 的 时 候 避 免 正 面 对 着 自 在 手 里 顺 时 针 转 动 两 下 。 品 茶 , 一 定 要 双 手 端 起 , 放
お茶の飲み方
茶 面 。 碗 正 面 转 到 外
观 赏 完 以 后 , 把
日本茶道の精神
(一)四規〔しき〕
和敬清寂〔わけいせいじゃく〕
和…お互い仲良くする事。(彼此和气) 敬…お互い敬いあう事。(彼此尊敬)
清…見た目だけでなく心の清らかさの事。(清心)
寂…どんな時にも動じない心の事。(指佛教中不动的意境)
お茶の飲み方
音 越 大 越 是 赞 赏
话 , 表 示 你 对 主 人 好 茶 的 赞 赏 , 声
慢 慢 细 品 , 如 果 出 喝 茶 时 出 声 音 的
お茶の飲み方
制 己 针 造 , 转 观 动 赏 两 茶 下 碗 , 的 正 造 面 艺 对 , 着 为 自 喝 完 后 放 在 桌 子 上 , 顺 时
日本茶道の精神
(三)独坐观念
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 ,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 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涌出充实
日语演讲稿茶道
日语演讲稿茶道篇一:日本の茶道原创日语作文日本の茶道――茶道から見出された日本の文化茶道の歴史抹茶は中国から日本へ来たのは、鎌倉時代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鎌倉時代のお坊さん栄西が日本に伝え、僧侶の間で睡魔を取り除く薬として広まりました。
室町時代になると僧侶の村田珠光(むらたじゅうこう)が内面的な心を追求した「わび茶」をはじめ、その後、その心を受け続いた武野紹鴎(たけのじょうおう)が禅の奥義にも徹し、その弟子利休がこれを推し進め、新しい茶の在り方を開きました。
珠光から紹鴎、さらに利休によって日本の伝統的な詩情を加えた茶道が大成したと言えます。
茶道の道具茶道の席には「掛物」「茶花」が飾られます。
そしてお茶を点てるために「釜」「風炉」「水指」「茶入」、または「茶器」「茶碗」「建水」「茶杓」「茶筅」などさまざまな道具が不可欠であります。
そして道具へのかかわり方は実用性を超えています。
歴史的には茶の湯の成立期禅宗の影響を受けて中国の器物、いわゆる唐物に対する関心が高まり、唐物数寄の時代もありました。
しかしおよそ15世紀後半から数寄の対象が和物へ移行し始めました。
立派な唐物よりも素朴な和物のほうがかえて味わいがあると思われます。
村田珠光が「月も雲間の無きはいやにて候」といった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した。
雲ひとつなくこうこうと照る月よりも雲の中に少し隠れている月のほうがもっと情調があります。
このような素朴なものへの数寄がさらに徹底され現れるのがわび数寄であり、わびの美意識でもあるのです。
茶道の精神日本の茶道は「日常茶飯事」という言葉をもとずいて発展しました。
茶道は日常的な行動と宗教、哲学、倫理と美を一体になって、総合的な文化活動でもあります。
そして茶道は物質的の楽しむだけではなくで、茶会を通して茶礼を学ぶ、性情を陶冶し、審美眼と道徳観の育成にとっても、とても大事なことだと思われます。
茶道のお茶は「わび茶」と呼びます。
わびは静寂意味があります。
日本茶道文化课件
• 有言之礼 大部分是关于道具鉴赏,其问答的内容往往模式化。
• 约定之礼 茶会上的约定之礼是极其丰富而奇妙的。
学习交流PPT
26
日本茶道的规程
日本茶道中,最能体现茶道本质的,是茶庭与茶 室的设计。茶庭与一般的庭院不同,这里有的只
学习交流PPT
17
日本茶道的派系
日本茶道分为两大宗系: 一为抹茶道,传自我国唐宁时期,采用当时的抹茶法,
用蒸青茶碾制成粉状茶叶饮用; 别一种为煎茶道,源于中国明清时期,采用以炒为主
加工而成的散状芽条。
现今日本比较著名的茶道流派以里千家最为有名, 势力也最大。自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杀之后, 千家流派便趋于消沉。直到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时期才再 度兴旺起来,因此千宗旦被称为“千家中兴之祖”。到 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隐居之后,千家流派便开始分裂, 最终分裂成三大流派,这就是“三千家”的由来。
日本茶道的形成 日本茶道的派系 日本茶道的规程 茶道与禅道 观日本茶道后的深思
学习交流PPT
3
日本茶道的形成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 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 日本茶道最早来源于中国。 中国茶 叶约在唐代时,便 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到朝 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因而 最先将茶叶传入日本的, 也是日本的僧人。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6
最澄和尚
学习交流PPT
7
宋代龙凤饼茶
学习交流PPT
8
日本茶文化的形成
日本建仁寺 《荣西茶思碑刻》
学习交流PPT
9
9世纪由日本遣唐使带回日本的腊蜜饼
日本近代之前茶文化的发展脉络
| 中外互鉴日本近代之前茶文化的发展脉络□余易臻/文日本作为东亚文化圈中的国家之一,受到了中华文化极大的影响。
而茶叶作为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与茶叶相伴随的茶文化,也是古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中国茶叶与茶文化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
日本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刻渊源,时至今日,依然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
日本茶文化在与中国茶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不仅是日本被动接受文化输入的过程,也是日本接受文化输入后主动再创造的过程。
1835年,美国用坚船利炮撞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黑船事件”也成为日本近代史的开端。
自此之后,日本由向中国学习转而向西方学习以实现“脱亚入欧”的“宏图伟愿”。
基于此,本文研究日本近代之前茶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究具有强烈东方特色的日本茶文化之美。
1 茶叶东传日本关于茶叶何时传入日本,学界意见不一,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前往东海寻仙访道,找寻长生不老药时,茶叶就被带到了日本[1]。
也有人认为隋朝时,中国不仅向日本传播了文化艺术和佛教,同时也将茶文化传播到了日本。
而现代日本考古界人士在对公元7世纪飞鸟时代的药师寺的药草园进行发掘时,发现了种茶的痕迹,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观点。
这一传播对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2]。
自此之后,中日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并在唐代达到了高峰。
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茶叶可能在汉代就已经传入了日本。
据《汉书》记载,西汉昭帝刘弗陵时,海外倭人分立百余小国,在乐浪郡与当地百姓产生接触。
这些学者认为在这个时候汉朝文化开始输入日本,而茶叶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很有可能也随之传入了日本。
而1956年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时任日本福冈市市长小西春雄发表的讲话也说道:“早在汉代时,中国的茶叶已经传至日本福冈市了。
[3]”看来茶叶在汉代传入日本的说法,也有一定的认可。
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一,中华茶文化与养生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
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
古籍中有不少记载。
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和鉴定茶叶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种,并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茶叶的药理作用还有减肥、降压、强心、补血、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
最近,我国医药界又从绿茶中提取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临床证明有调节血酯、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是茶药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
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正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
2、茶文化与养生: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
历代相袭而不易。
而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
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
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
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
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
同样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有着本质不同,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的径山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代中期,经绍鸥、利休等人总结和倡导,逐渐演变成为既具宗教哲理(所谓“和、敬、清、寂),又有着严格繁琐的程序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宗教的美学”。
浅析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同源异派”——浅析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一、茶文化的起源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
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二、茶文化的发展1、1茶的传播途径不同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 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 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
而日本在这一点则截然相反。
茶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 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 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 上行下效, 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 形成社会共识。
1、2茶文化的精髓不同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中国茶文化以最初的药用到饮用最后发展成为人的精神活动,强调崇尚自然美,但是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并且只有广泛性和大众性。
它的精神理念是“和、静、怡、真”。
“和”是中国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文化修行的过程,是“释道”精神的统一;“怡”是愉悦的精神与情感的表现,在饮茶的过程中,养成谦恭的行为习惯;“真”是茶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日本的“和、敬、清、寂”之四谛始创于村田珠光,400 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中国的文化对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化,都是由古中国带给古日本,然后再渐渐传承成为日本特色文化的。
那么,在茶道方面,中国对日本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茶传入日本及其发展中国茶叶传入日本是在秦代,由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各5000人前往日本时带入,中国茶的饮用及种植传至扬子江下游、即在六朝的宋、齐王朝时代,有所谓楼五王向此江南朝廷奉表献贡之事。
楼使节曾否饮茶、有无将茶带回日本,无从查考。
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开始种植,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①到了镰仓时代,神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此后,茶文化在日本继续发展。
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
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做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围,内容和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
在室町政权逐渐衰落的日本中世纪,在濒临解体的战国时代(即16世纪),日本饮茶文化急速的普及到民间,在日本国有的文化土壤里歇息生养了一段时间之后,接受禅宗思想的刺激和引导以崭新的姿态崛起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②,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日本茶道的形成及其基本精神与中国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这样的茶叶就称为“抹茶”。
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了对茶叶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第三代足利义满,第八代足利义政建造了“同仁斋’,发展了“书院茶”,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相结合的任务,③并且基本确立了现代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差别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差别中国和日本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是两种契合各自国家传统的独特茶艺形式。
尽管二者均涉及到茶的饮用,但在理念、历史、仪式、器具以及茶道流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之间的区别,并对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一、理念与历史的差异中国茶道的理念强调茶的品味和享受,主要追求自然、质朴、和谐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茶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朝。
在中国,人们更强调茶的香气、滋味和色泽,以及与友人共享茶的乐趣。
中国的茶道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对而言,日本茶道更多地侧重于修养和禅宗的影响。
茶道在日本起源于15世纪,是一种深奥的哲学体系和仪式。
日本茶道重视内敛和平静,通过茶道实践培养人的精神境界。
茶道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力求达到心灵的宁静并追求身心的和谐。
二、仪式的不同中国茶道以热茶为主,讲究色、香、味的协调。
茶艺师会倾情展示泡茶的仪式,包括洗茶具、取茶、烧水、冲泡茶等步骤,并在茶会上为来宾招待佳肴。
茶道仪式强调的是神韵、节奏和容器的雅致。
日本茶道则以抹茶为核心,将茶的制作过程变成了一种精妙的仪式。
茶席布置简洁,一切都注重简约、精致和极致的美感。
茶道仪式分为慎花、净手、采茶、炉、点前、博实、冲点茶、细按、品评等多个环节,要求参与者们能够全神贯注地体验仪式的每一个细节。
三、器具和装饰品的不同中国茶道中常用的器具包括茶具、茶盘、茶桌等,以及丰富的装饰品如花瓶、香炉等。
茶具的样式多种多样,通常反映当地的传统风格和文化特色。
而日本茶道的主要器具包括茶碗、茶筅、茶匙等,这些工具都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和制作流程。
茶碗有不同的形状和装饰,每个茶碗都被视为独特的艺术品。
茶匙的形状和大小也有讲究,并根据每次仪式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四、茶道流派的差异中国茶道的流派众多,但最重要的是禅宗茶道和闽南茶道。
禅宗茶道强调禅修,注重静寂和心境的安宁。
而闽南茶道则以独特的泡茶技巧和艺术效果为特色,更注重实用性和娱乐性。
中日茶文化(简单)
中日韩茶文化及其比较一、中国茶文化(一)茶文化萌发期1.唐代煮茶法:(1)茶叶:煮茶法用茶广泛,无论是茶树鲜叶,还是经过加工制作的各类茶叶,均可用来煮饮唐朝,茶的四种形式:散茶、粗茶、末茶、饼茶。
(2)茶具:最初的茶具多与食具、酒具共用,如浙江上虞出土的一批东汉瓷器,有碗、杯、壶、盏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瓷茶具。
此后相当一个时期,茶具仍与食具共用,也出现了逐渐趋于专门化的趋势。
可以说饮茶的初级阶段,是茶具与食具共用及专用并存的阶段。
(3)煮饮法:茶与水混合,茶或先或后,水或冷或热,置炉上火煮,直至煮沸。
煮茶法简便易行,可酌情加盐、姜、椒、桂皮、橘皮等调饮,也可不加任何佐料清饮。
调饮盛行,清饮罕见,属后茶羹时代。
2.茶字的演变:荼、茶|、茗、槚、蔎、荈(二)茶文化成形期1.陆羽与《茶经》:(1)陆羽:字鸿渐,唐朝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曾号桑苎翁,又称竟陵子。
陆羽在继承前人煮茶法的基础上,并更加重视煮茶时发挥茶本身的真味,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理论、有规范的煮茶方式。
为与此前的煮茶法相区别,也称之煎茶法。
(2)《茶经》的诞生:《茶经》被誉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第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
《茶经》奠定了陆羽的“茶圣”地位。
(3)《茶经》内容:《茶经》分上中下三卷,七千字,十部分。
卷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中:四之器,卷下: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2.唐、宋朝对茶的追捧(1)从煎茶到点茶:唐朝寺院种茶、饮茶成为习俗。
唐朝宫廷重视茶,饮茶是一种时尚。
茶具成为唐宫礼佛进献的贡品。
法门寺出土一整套茶具,反映了唐代宫廷饮茶之风的盛与奢。
点茶:是宋人在继承改革唐人品饮方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饮茶方法。
包括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等一整套程序,其关键在于候汤和击拂,并出现了专用的击拂工具——茶筅。
另外,茶具更加精细,更加简洁。
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渊源
日两 国茶文化的历史, 我们 了解到中 日在历史上就有友好往来 。 让 F本在受到我 国茶文化的深远 影响下 , / 发展 了具 有 自己民族特色的 茶文化——茶道。 同时, 提倡我们应该学 >和保护我 国的 民族文化。 - j - 关键词 中日 茶 文化 茶道
中 日两国一衣带水 , 友好往来 源远流长 , 在现代社会 , 随着两
茶 叶在我国西周 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 的, 到了春秋时代茶鲜
具有 日本 民族特 色的茶 道 ,是 由奈 良称 名寺 和 尚村 田珠 光
(4 5 10 12 ~ 5 2年 )将平 民聚合 饮茶的集会“ , 茶寄合 ” 与贵族茶会 “ 茶
数寄 ” 合二为一形成 的 2 19 年 ) 发扬光大 , 12 — 5 1 继续 提炼 出“ 敬、 、 茶 道 和、 清 寂”
四规 , 取 得 “ 下 茶 匠 ” 地 位 。从 此 以后 , 本 茶道 流 派 纷 呈 , 而 天 的 l E 各
叶被人们作为菜食 , 而战 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 品, 西汉 时期 茶叶
已成为主要商 品之一 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年时间内。 特别是
南北朝时期 . 佛教盛行 , 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 于是在寺院
着唐使到了中国, 在唐朝生活了 2 多年 , O 后与最澄等一起 回国。都 永忠平生好茶 , 当弘仁元年( 唐宪宗元和十年 , 公元 8 5 ) 1 年 四月 , 嵯 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贺的韩琦 , 经过梵释寺时 , 作为该寺大僧 的都 永 忠, 亲手煮茶进献 , 天皇则赐之以御冠 。同年六月 , 嵯峨天皇便命畿 内, 近江、 丹波 、 播磨等地种茶, 作为每年的贡品。后来 , 茶叶逐渐成 为宫廷之物。 深受皇室宠爱 , 逐步 向民间普及。 并 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另一个 重要人物是 日 僧最 澄。最 澄到浙江
南宋杭州和日本的茶禅文化交流
南宋杭州和日本的茶禅文化交流南宋杭州和日本的茶禅文化交流赵大川提要:日本高僧空海,最澄入唐,开创杭州与日本茶禅文化交流之先.南宋定都临安,杭州的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列五山十刹之首,大德高僧辈出,成为中日茶禅文化交流中心.日本高僧荣西入宋来杭写就《吃茶养生记》,圆尔辨圆拜谒径山无准师范,南浦诏明学禅径山寺虚堂智愚,将”径山茶宴”传播日本.”径山茶宴”后经改进演变,形成日本茶道.关键词:南宋茶禅文化日本茶道作者赵大川,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茶学系兼职博士生导师,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叶博物馆特约研究员(邮政编码310009).早在唐代,杭州便是茶禅文化中心.明嘉靖《余杭县志》载,茶圣陆羽于唐上元初(760)隐居余杭陆羽泉着《茶经》三卷.明万历《钱塘县志》,清《灵隐寺志》载,唐乾元元年(758)陆羽来到灵隐寺,见证和尚道标”试通经七百纸者,得度师首”,首先剃度.陆羽与道标为挚友,陆羽曾写《道标传》,惜失传.据宋《高僧传》,但却留下陆羽撰写的诗句:”日月云霞为天标,山川草木为地标.推能归美为德标,居闲趣寂为道标.”道标是与湖州皎然,绍兴灵彻齐名的唐代三大禅师,曾为灵隐,天竺寺住持和尚.而陆羽曾为杭州写下《武林山记》,《灵隐天竺二寺记》,灵隐,天竺二寺茶写入陆羽《茶经》.杭州和日本茶禅文化交流也源于唐代,唐代日本高僧传教大师最澄和弘法大师空海都拜谒过杭州的寺院.日本平野立雄1941年着《杭州》,1942年《浙江文化研究》载日本清水彦四郎《支那茶事情》(九)都写到,参学高僧搭乘贡船从海路人唐,在宁波(明州)登岸,到禅宗盛行的杭州游学,最着名的日本弘法大师空海曾到过灵隐寺,而传教大师最澄则到过净慈寺驻锡.日本弘法大师空海,传教大师最澄是公认的最早将中国茶籽携去日本,传授茶叶种植,加工,传播茶道的先驱者.最澄于公元804年从明州(宁波)人唐,空海于805年从福州人唐,先到天台国清寺,后到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游学.最澄,空海先后来到杭州时,陆羽已于公元804年逝世,而灵隐寺道标却卒于长庆三年,即公元823年,其时正好是灵隐寺住持.我们有理由认为,最澄,空海莅杭之时,虽然陆羽刚过世,但是《茶经》却已广泛流传.”茶禅一味”,大唐嗜茶之风在寺院中根深缔固,通过灵隐寺的住持道标和净慈寺,国清寺,传教大师最澄,弘法大师空海将陆羽《茶经》和浙江杭州的茶籽以及茶文化传播到日本.至两宋时期, 特别是南宋时期,杭州与日本的茶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一,南宋茶禅文化交流中的杭州南宋时期,靖康之耻后,公元1127年南宋在临安(杭州)定都,杭州一跃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日本高僧从明州(宁波)登岸,经阿育王寺,天童寺,遍访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最后登上余杭径山禅寺参禅求法.杭州从茶圣陆羽首次在《武林山记》中记载”秦85杭州研究2007年第2期始皇东游江海,舣舟于此.”经过汉代,在隋开皇五年,正式设杭州.大规模改造江南运河后,已形成“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隋书地理志》)之江南重地.唐朝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说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商贾来此贸易,甚至长居杭州.杭州羊坝头一带则是当年阿拉伯人聚居的地方,至今中河还有回回桥,新回桥等名称.杭州的凤凰寺相传是唐朝武德年间埃及富商斯曼本?职法尼出资建造的.吴越国时期钱缪为增加国力,与契丹,朝鲜,日本,印度以越瓷进行贸易.杭州的椤木营,椤木桥等地名,据考证是因为当年日本输入椤木堆放于此而得名.吴越国”航海所人,岁贡百万”(《旧五代史》卷133(世袭传?钱佐传》),难怪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钱傲一次陪同僧人契盈登碧波亭,面对亭下”舟楫辐辏,望之不见首尾”的航船时,不无得意地夸耀”吴越地去宋师三千里,而谁知一水之利有如此耶”.巍峨壮丽的建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峰上的六和塔,原是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北宋开宝三年(970),钱缪舍园建塔,并建塔院,即六和塔院,六和塔院又称开化寺.六和塔外观十三木檐,六层封闭,七层塔身相通,白天横空突起,跨陆俯川,黑夜顶层装置明灯,成为钱塘江上海内外航船的航标指南.人宋以后,特别是南宋时期,为了经济上的需要,杭州持续拓展海外贸易,杭州湾和钱塘江”闽商海贾,风帆浪泊,出人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欧阳修《有美堂记》),满载舶货的海船”往来聚散于其中”(蔡襄《杭州清暑堂记》).为了更好管理海运, 太平兴国三年(978),北宋朝廷在杭州市设立了市舶司,职掌海外贸易,市舶司廨大致在今劳动路转运司桥附近.南宋绍兴元年(1131),于市舶司下设临安,明州,温州,江阴,秀州五市舶务.次年(1132),市舶司迁往秀州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乾道二年(1166)撤销,临安市舶务开始独立管理杭州海外贸易.临安市舶务官廨初在祥霄宫,后迁保安门外诸家桥之南.后又于梅花桥建市舶新务,最后迁到清水闸(在今南星桥)旁.元朝政府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在杭州设立市舶都转运司,同时还被辟为”官本船”贸易的口岸,其时杭州”旁连诸番,椎结卉裳”(《江浙行中书省题名记》),仍不失为我国东南亚重要贸易口岸86耸立在钱塘江边闸口白塔岭的白塔,与六和塔遥遥相望,塔旁原有白塔寺.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曾为杭州知府,有《过余杭白塔寺》,诗日: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心.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白塔是吴越时期仿木结构建筑最精美的一座,有极高的观赏研究价值.但在此应特别书上一笔的是,从南朝此处成为渡口以来,历经隋,唐,杭州均是杭州州治所在,五代吴越国,南宋时杭州又为京城,白塔附近成为杭州钱塘江最重要的渡口.白塔岭前还有一条河,河上有桥,水陆两路来杭均经过白塔岭,行人熙攘,在白塔处还能买到作为导游的地经(地图).有诗为证:白塔桥下卖地经,长亭短驿其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虽是对南宋偏安江南的讽刺,但也说明当时钱塘江边进人京师必经之地白塔的繁忙.遥想当年,荣西,俊苈,圆尔辨圆,南浦诏明……多少日韩高僧都经过至今还存的白塔边,来到杭州.宋元时期,杭州与高丽,日本,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三佛齐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图婆(今印尼爪哇)等地都有贸易往来.”余杭门外北郭税务之后”的北郭亭驿”为馆伴外国使人之地也”(《梦梁录》),即接待外国使臣的地方.杭州的径山寺,灵隐寺,昭庆寺,净慈寺,吴山诸寺,都是外国高僧参禅的圣地.南宋时期由于钱塘江涌沙抬高,而浙东运河航务条件改善,海船一般在宁波停泊,再换内河船只到达杭州.有的商人,高僧则需要在杭州再乘船大运河北上遍访中国北部诸省.二,荣西和他的《吃茶养生记》南宋中日韩茶禅文化交流,大部分是通过日韩高僧人宋,在浙江明州(宁波)登岸,遍访浙江名刹, 到杭州求法传播的.据日本《云游的足迹》一书,仅南宋至明代日本来浙江求法僧人就有443人.南宋时期日本高僧人宋参禅,返回日韩,影响最大的是荣西,圆尔辨圆,道元几位.心怀弘教大志东渡传教中国高僧也不少,据日《云游的足迹》一书载,南宋时期,中国赴日弘教高僧27人,其中余杭径山寺弟子8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6年为《中国——茶叶的故乡》题写的诗作,日:东瀛玉露甘清南宋杭州和日本的茶禅文化交流香,楞伽紫茸南方良.《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天涯认故乡.还有说明:日本宇治产玉露茶甚佳.斯里兰卡(古称楞伽)产红茶有名于世.宇治在日本京都,是日本高僧荣西入宋传播茶叶之地.据《日本知识事典》,荣西(114l—l2l5)是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荣西早年在日本三井寺,延历寺修行,曾二度入宋,在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潜心领悟天台宗密教,回国后创立日本临济宗.荣西首度入宋是日本仁安三年,南宋乾道四年,即公元l168年.他的足迹遍布浙江各大寺院,当时正是南宋建都杭州(临安),政局初步稳定之时,佛教禅宗也进入一个全盛期,荣西入宋得益匪浅.荣西二度入宋是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那一年荣西已经47岁,他在天台国清寺杭州净慈寺,灵隐寺,深入参禅问道,领悟临济宗真谛.建久九年(1198),荣西58岁,写就《兴禅护国论》,是荣西开创日本临济宗的奠基之作.镰仓幕府时期建筑的龟谷寿福寺,京都建仁寺都是荣西主持建筑的.荣西二度入宋不仅在佛教宗义造诣卓着,对陆羽《茶经》和茶之功效也研究颇深,写出日本第一部茶叶专着《吃茶养生记》,此书对佛教坐禅,吃茶益身明智,都一一表达.《吃茶养生记》使日本饮茶走出皇宫寺院,普及到禅寺以外, 荣西功不可没.建保三年(1215),荣西在京都建仁寺元寂,享年75岁.三,五山十刹之首——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古人云径山”五峰蝇中本龙湫,化为宝所,”道出了径山之雄伟.所谓”龙湫”,即低洼积水之地,径山之”龙井”也.南宋嘉定年间(1208一l224),朝臣以临安(杭州)既为京都,奏请宋宁宗品第江南各寺, “尊表五山”,在禅院五山十刹中,余杭径山寺被列五山之首,居灵隐,净慈,天童,育王之前,由此名扬四海,成为”东南第一禅院”.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唐天宝元年(742),径山开山之初,国一大师法钦就在径山种植茶叶,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讲禅.径山是杭州茶禅圣地,径山茶是杭州有记载较早的茶叶.唐大历三年(765), 钦师法嗣崇惠在长安与道士史华斗法获胜,代宗皇帝嘉叹再三,召向金殿,赐以金衣.并派内待黄风至径山礼清法钦进京,诏杓”国一大师”称号,御诏杭州府径山重修精舍,赐名”径山禅寺”,由此径山名扬天F.唐懿宗咸通年间(约861),径山寺第二代无上鉴宗禅师继席,重建径山禅寺,”为屋三百楹”.据南宋楼钥所记,当时还”手植松桧,不知其几,今之参天合抱之木皆是也”.但当时建造寺庙,局限于五峰之间,规模不大,虽”为屋甚伙”,但”高下奢侈,各随其时,因陋就简,亦复有之”.至唐乾符六年(879),由唐僖宗赐名,改为乾符镇国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宋真宗赐名承天禅院.熙宁,元禧间,大诗人苏轼两度守杭,三上径山,自认是”径山常客”,与山僧结交往来甚密,他认为径山寺住持已有七代,自袭有弊.元禧五年(1090)由他倡导改住持僧”自袭制”为”十方住持制”(即”十方选贤制”),由官府招请十方高僧住持名刹,苏轼还亲自邀请”十方住持制”的第一代祖印常悟,第二代净慧择陵,第三代妙堪思慧三位禅师主径山法席.熙宁八年(1075),苏轼已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得悉径山寺住持虚席,又由他邀请澄慧用渊禅师主径山.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他病笃于常州时,还写信致径山第七代住持无畏维琳禅师,嘱他“为佛为法为众生自重”(明《径山志》).由此,”十方住持制”在全国推行.北宋政和七年(11l7),由宋徽宗赐名为径山能仁禅寺.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大慧宗杲师上径山主法席,弘传临济宗杨岐派教义,”衲子(指身穿百衲衣的僧人)云集至千七百众”.绍兴十一年(1141)宗杲因议朝政获罪,被褫夺衣牒,充军湘,粤.期间由妙空觉明,清歇真了两禅师先后补席.绍兴二十六年(1156),大慧宗杲遇赦住杭州灵隐寺,翌年由丞相张浚举荐再主径山.大慧在流放途中集先德(指以往的大德高僧)机语加以提练概括首创”看话禅”法,于是”道俗趋仰,复振人境”;不少名僧还上山开座讲法,互相切磋.当时上山求法”坐夏”(指坐在殿宇僧舍听法者)的最多时达3000多人.宋高宗退位后住德寿宫;宋孝宗于乾道二年(1166)偕宋高宗,显仁皇后同上径山,孝宗亲笔御书改寺名为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宋孝宗还将《圆觉经解》赐该寺,拨内帑建千僧阁,整修殿宇僧房;除整修大雄宝殿外,并建有金刚殿,韦驮殿,地藏殿,千佛阁,祖师堂及僧舍三百六十房.乾道四年(1168)又专门建龙游阁,于是”天下丛林,拱称第一”.87杭州研究2007年第2期南宋庆元三年(1197),宋宁宗诏请福州雪峰蒙庵元聪禅师来径山主持.庆元五年仲冬,大火烈风, 使寺宇焚毁殆尽,人皆以为”四百年积累之业(769—1199)一旦扫地”,将无法恢复,而蒙庵元聪率学徒外出化缘,并得两宫赏赐,”施者闻风”;又在闽浙间募集民工”日役千辈”,伐木之声,震动山谷,不但开拓旧址,并整修大批殿宇:龙王殿,云堂,大雄殿(号”普光明”),五凤楼(九间,奉安五百应真),行道阁(善财参五十三善知识),千僧阁,观音殿,库房,方丈,法堂,天慧堂,禅房,客堂等,并修妙喜塔亭,辟明月池,香水海,建百尺之楼置洪钟,长廊外接山门,门临双径.据碑记载:此项工程于庆元六年(1200)动工,至嘉泰改元之夏(1201)仅十余月就已竣工,”就瓦砾之区为大宝坊”,其工程之浩大,兴建之神速,空前绝后,于是”奔凑瞻仰”者蜂拥而至,径山大振.故别峰宝印继蒙庵法席后称”山中之景几天余蕴矣”,并呤诗赞日:”百万裙松双径杳,三千楼阁五峰寒”.宝印禅师还建”圆觉阁”,由诗人陆游撰记.嘉泰三年(1203),由显谟阁直学士楼钥所撰《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连同宋孝宗御书寺名一并勒石立于寺前,后加盖亭阁称”孝宗御碑亭”.裙此后,径山寺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淳j;占五年(1245)重建.就在径山出现衰落时,住持石溪心月曾提出”分宗”要求,后受到反对作罢.四,大德高僧辈出的径山从唐代国一禅师法钦结庵径山开山建寺开始,到了南宋,径山住持已传灯六十余代,寺院屡毁屡建,次次越旧,僧众云集,大德高僧辈出.点化吴越王钱锣的洪趣从法钦圆寂后,时隔七十年,竟无人继席;加上唐武宗会昌法难,沙汰全国寺院,径山亦罹劫难,直到无上鉴宗禅师于唐咸通三年(862)登径山时所见, 已是”僧徒分散殆尽,荒凉犹为传舍”.其时径山沦落得像路人的旅舍.无上禅师立志”追还旧观”,重振禅风;而后又遇唐末战乱,十国纷争,无上禅师又寄望于弟子,师徒临难不惧,挺身护法,为后人所传诵.鉴宗(792—866),俗姓钱,湖州长兴人.他于二十七岁时在本州开元寺出家,投高闲禅师受具戒,后出游至盐官参谒悟空禅师,受到赏识,认为”堪任大88法”.于咸通三年(862)上径山驻锡,径山百废俱兴, 史称其”道望日远,学者相寻而至,翕然成大法度冠于江浙门”.其时鉴宗已年逾古稀,门下弟子知名者有洪察,洪趣,洪谐,洪寂等.洪趣(813—895),俗姓吴,吴兴乌程人,十九岁依鉴宗削发,二十三岁至嵩山受具戒,戒品具足.初习律乘,十日诵华,于是弃之归山,以”经论自负”.鉴宗正告洪趣:”佛祖正法, 直截亡诠,汝等海汝,于理何益,但能莫存知见,泯绝外缘,离一切心,即汝真J陛”.告诫不知甚解的洪趣, 洪趣仍不解,于是至湖南宁乡西沩山(~称大沩山), 参学沩仰宗法,得六祖慧能要旨,”方悟玄旨”,然后再谒临济宗石霜参悟佛法.时逢”会昌法难”,佛界大多悲怆,而洪不以为然,仍回故里西峰院,于咸通七年(866)再上径山侍奉鉴宗.鉴宗以”吴中佛法”藉于洪翘,命其继法席”始睢百僧后盈千数”.是年鉴宗圆寂,洪趣初复佛门,又遇战乱,黄巢偏将率军上径山,见洪宴坐不起而怒,以刀剑挥其禅床,而洪趣不动声色,兵将深服而退,故史称洪趣”坐镇群魔刀斩禅床而色不动”.五代十国,惟吴越以”信佛顺天”为国策,大兴佛教,此与洪趣点化吴越王钱缪有关.钱缪对洪始终执弟子之礼,并于唐中和二年(882)表奏朝廷赐紫衣方袍;昭宗景福二年(893)钱缪受封吴越王后,又表奏请赐号洪趣为”法济大师”.乾宁二年(895)九月二十九日洪大师修书钱缪后圆寂,寿八十三岁,钱缪谥为”建初兴国大师”,号塔墓为”广济塔”,并于乾化二年(912)奏请梁太祖谥赐鉴宗为”无上禅师”.钱王逝世前遗言:”吾昔自径山法济示吾霸业,自此发迹,建国立功,故吾尝厚顾此焉,他日汝等无废吾志.”事后,文穆,忠宠,忠懿,均不忘钱遗训,”恩顾山门,非他可并”.“十方选贤”主径山的祖印常悟和无畏维琳唐代中期,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力争兴复儒家排斥佛道.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影响深远.他于元和十四年(819)因谏迎佛骨入宫有忤唐宪宗,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但他所着反佛名篇《论佛骨表》,《与孟简书》,《原道》等却一直左右宋代儒家思想.”唐宋八大家”中另一文学家欧阳修就曾着《本论》斥佛,后在灵隐寺住持契嵩着文反驳下逐渐转向信佛,自认是居士;宋初还有以儒家道统自居的孙复也着《儒辱》反对佛道.但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在文学界中却出了一个苏轼,一门信佛,尤其信奉大南宋杭州和日本的茶禅文化交流乘经典《维摩诘经》,并广交佛门方外之交.熙宁四年(1071)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就与祖印常悟禅师评论韩愈非佛理论,祖印禅师认为:”退之(即韩愈)于圣人之道,知好其名而未乐其实,其论至于理而不精,往往自叛其说.人有乐孟子之拒,扬墨而以斥佛,老为已功,庄子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其人之谓乎”?祖印原本也是儒业世家,因厌尘世而出家,深受苏轼尊敬.苏轼为振兴佛门,三上径山,认为住持自袭流弊甚多,提出应由官府十方选贤,高僧主名刹,才能相得益彰.他推荐的”十方选贤制”第一代径山住持就是祖印常悟,并由净慧择陵,妙堪思慧等先后继席.苏轼后至密州(山东诸城)任职,听说径山虚席,立即邀请曾在径山修行的澄慧用渊在径山主法席, 并写《送渊师归径山记》: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溪城明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羡师方丈冰雪冷,兰骨不动长明灯.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方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苏轼回忆当初与渊师在径山交往,情真意切.渊师寂后,就由苏轼旧交元畏维琳继席.维琳(1O36一ll17),俗姓沈,浙江德清武康人,系南朝梁武帝的太医沈约之后,也是世代儒家,出家后号”无畏大士”.元韦占四年(1089),苏轼再次来杭出任知州, 于次年招维琳往径山.不久,苏轼离任,又因”讪谤朝廷”而流放.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病于毗陵(今江苏常州),建中靖国元年(1101)那位崇道排佛的宋徽宗赵估即位,苏轼感慨万千.维琳专门作诗问候,诗云:扁舟驾兰陵,自援旧风日.君家有无人,雄雄维摩诘. 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候.若以默相酬,露柱皆笑出. 诗中”君家有无人,雄雄维摩诘”.说明苏轼佛门之精,雄雄,形容威势很盛.苏轼见旧友问候,并没有”以墨相酬”,立即抱病相答诗云:与群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祝咒真浪出. 诗中”丙子”,指苏轼与维琳同龄,都于宋景韦占三年(1036)出生,是年为”丙子”年.”罗什”,即十六国时后秦人鸠摩罗什.苏轼另作一书称:”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启之忧,岂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细故耳, 无足道者.”最后谆谆叮嘱:”维,为佛为法为众生自重”!政和七年(1l17),朝迁崇奉道教,不诏命僧尼蓄发顶冠,而维琳独不受命.余杭县知县遣县尉劝谕, 维琳仍不接受.是年四月初三日,集其徒于院中,遗言”以二罐覆其躯,葬山后”.说后,跌坐而逝,世寿81岁.苏轼一生,”雄雄维摩洁”,追求自身解脱,也为佛门培养了一批儒僧,但他最后还有”不启之忧”,要求别人”为佛为法为众生自重”,语意深长,虽有遗憾,但他倡导的”十方住持”却代代相传,至今仍相沿成习.爱国爱教中兴径山的大慧宗果南宋定都临安(杭州),主战者力争收复中原,朝廷却奉行议和妥协,时佛门中人爱国爱教者首推大慧宗杲.宗杲(1O89—1163),俗姓奚,号妙喜,宣州宁国(今属安微)人,十二岁投东山慧云院出家,十七岁落发受具,后云游四方,初参曹洞宗名僧,后谒宝峰湛堂文准禅师,湛堂临终,嘱宗杲投开封天宁寺,依临济宗杨岐派再传弟子”三佛”之一的佛果圆悟克勤为师,宁杲以”酬对无滞”受克勤禅师赏识,授以《临济正宗》,成为该宗第十一传,不久,名振京师.北宋靖康元年(1126),右丞相李舜奏请赐紫衣和”佛日”封号.南宋绍兴七年(1137),丞相张浚奏请宋高宗诏宗杲出主径山,顿时上山求法者蜂涌而至,”坐夏衲子云集千七百有奇”.礼部侍郎张九成,状元汪应辰等也常登山问道.张九成(1O92—1159),字子韶,钱塘(今杭州)人,官至着作郎,宗正少卿权礼部侍郎,一直反对朝廷与金国议和,开罪于秦桧.张九成虔诚信佛,自号无垢居士,并在径山建无垢轩,与宗杲朝夕相处,穷究事物原理,谈论”格物”知识,而宗杲根据《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的原理,认为张九成”只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并题谒语相赠,偈云:子韶格物,昙晦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为此,张九成十分推崇宗杲,认为”每闻径山老人所举因缘,豁然四达,如千门万户,不消一踏而开.”然而就在研究哲学原理谈论”临济因缘”时,难免涉及朝政,其中有”朝廷除三大帅”之议.次年,张九成因父病,请宗杲升座说法,他以”神臂弓”为题作89杭州研究2007年第2期谒日: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里甲.仔细拈来看,当甚臭皮袜. 把反对议和主张抗金的张九成等人比作”神臂弓”,把曲膝投降主张议和的秦桧比作”臭皮袜”.秦桧得悉此事后,将张九成定罪贬守邵州(今湖南邵阳市),未几又割职谪居南安军(今江西大余).绍兴十年(1141),宗杲因此被诬与张九成结党.绍兴十四年(1144),宗杲则被褫夺衣牒,充军衡阳,此事震惊全国,衡阳途中有人作偈日:小庵庵主放憨痴,爱向人前说是非.只因一句臭皮袜,几乎断送老头皮.然宗杲所到之处,”四方枘子云会景从,庵无以容”.他一路讲经说法,并收集先师语录公案为《正。
基于茶文化谈日本茶道文化的审美
2020年第12期更好地去感悟到茶文化的底蕴,在合适的茶文化主题的歌词衬托下,让老师去寻求传统茶文化和现代音乐基调间的结合点,为后续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开展茶文化普及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也为个人的教学打开思路品茗并非表现音乐艺术中茶文化的唯一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一些老师还能够找出解读音乐创作者在作品创作中融入茶文化的规律性思维方式,为他们在课堂中的音乐教学提供相关的素材。
比如有些歌词中就有关于茶叶结构的相关描述,茗旗指的初生的茶芽,茗地则代表着栽种茶树的地区,茗舌以舌作为比喻是突出了芽的娇嫩,像似雀舌般精致。
这些美誉都是茶文化的代表形式,也是音乐艺术作品灵感的重要元素。
而老师就要结合茶文化的差异化的表现方式,根据不同时期历史地域的文化特点,对音乐艺术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并从中探索一定的解读规律,和学生进行广泛积极的交流探讨。
3.2创新音乐教学形式,突出茶文化底蕴内涵尽管音乐创作的市场化导向是鲜明的,在开展传统茶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创作上要遵循适当的市场规律,音乐教学也要符合时代潮流,但这并不阻碍传统茶文化的底蕴内涵的发掘与传承,文化价值的外在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并不布局限于传统音乐曲目的承载,现代民族风音乐就是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形式有机结合的典范。
那么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而言,就可以借鉴这种音乐曲风开展一定的教学创新,教师可以适度地对经典曲目开展现代化音乐形式的创新,更可以把传统茶文化元素去融入现代音乐的外在形式上,这其中要遵循内在与外在自信的原则,对内教师要对本身的能力与天赋有自信,敢于创新,对外,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自信,在融合之中必须牢牢体现出这两个自信。
通过丰富音乐载体形式,达到学生对茶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感,认同感。
在音乐作品的价值取方向上要突出生活的元素,反映出生活的点滴,才能更好触及学生的心灵[5]。
3.3创设茶事场景,搭建文化赏析平台要让学生从学习音乐中的茶文化上升为赏析的层次,就应当把茶事活动作为教学的突破口,结合具体的茶艺环境去思考探寻。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
那中日茶文化的对比有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比较论文1中日茶文化比较研究摘要: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受世人所欢迎。
而中国作为茶产生的地方,被誉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
日本虽为后起之秀,其茶道在世界茶的发展史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中国的茶最初作为药材使用,后来被作为饮料,中国的茶文化博大而精深。
日本的茶道自产生之时起就与禅宗等结合,属于日本上层社会,日本茶道专而深,却难博大。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
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
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
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
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的国家。
在中国早期的文献都有相关的记载,如唐朝的《封氏闻见记》这篇中就有相关于茶文化的记载,文中这样写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篇文章对于茶文化的记载也是人们相关茶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茶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社交活动,受到各界尤其是上流社会中文人学子的欢迎。
从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
我国最早从先秦时代开始发现和利用茶,茶在当时被人们当作一种药材来使用。
在秦代以后人们开始栽培茶树,从这时开始了人工种植茶树的阶段了。
但是这并没有非常广泛,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茶树的栽培当时仅在巴蜀地区发展,全国范围来看茶树的种植并不十分广泛。
从这一时期以后,中国的茶树分布范围开始更加广泛,从巴蜀地区向东转移,规模开始变大。
清饮与调饮_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_在日本京都演讲提纲_余悦
清饮与调饮: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在日本京都演讲提纲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余 悦“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这是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怨王孙》的上片。
李清照以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名句,写出萧瑟秋风、衰飒凄清画面、寂寞愁苦情怀而著称。
但在她的笔下,深秋依然有美好的情景:广阔的湖面,秋风徐来,水波万顷,浩渺无边。
虽然时近晚秋,红稀香少,但那潋滟的水光和空蒙的山色都显得十分妩媚可爱,仿佛与人们都很亲近,正在等待游人的到来。
此情此景确实令人神往,于是词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说不尽,无穷好。
”而我的乡贤,江西人氏欧阳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文坛的领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秋声赋》。
这篇作品,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作者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秋天四幅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
有人只看到欧阳修笔下秋声的“凄凄切切”,却忽略了其“呼号奋发”,实在是未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意。
我之所以发表了对描绘秋色诗文的一点感慨,原因是我们现在来到日本,正是深秋时节。
京都作为日本的故都,著名的文化、游览、手工艺中心,虽然四时景物大有不同,却都有不同的令人陶醉的美,也令人想起“秋宵月色胜春宵”(戎昱),“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这些吟秋的格调昂扬的名句。
京都的深秋之美,还在于她的历史维度与文化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谈,与文化交流,与各位新朋旧友一起探讨问题,抒发性灵。
这是只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内涵,并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故都才有的内力。
谢谢各位再次来到京都,使我们初次见面的有缘相识,多次交往的有幸重逢。
每次交流,我总喜欢谈点新的心得,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每次梳理讲课提纲都是思考的过程,也是一次愉快的心路历程。
今天,我与各位交流的题目是:《清饮与调饮: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
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核心
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核心高丽、朝鲜时期的茶礼、茶具对日本茶道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当代,韩、日的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亦发生良好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核心,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核心中国茶道精神可概括为清、和、静、真、俭、淡,老庄道家的思想成分重一些。
日本茶道的精神源于“禅茶一味”,以“一期一会”和“和、敬、清、寂”为根本。
“一期一会”是佛教“无常”思想的体现,而“清、寂”有着浓厚的佛教意味。
日本的茶道精神可归结为禅。
韩国茶道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故重敬、礼、和、中正。
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比较(一)茶文化总体比较茶文化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是比较广泛的,它固然以茶道为核心,但茶道毕竟只是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文化至少还要包括茶文学、茶艺术、茶馆文化、民俗茶文化等。
在日本茶文化中,茶文化与茶道几乎是同义语,茶文学、茶艺术等全部汇聚在茶道之中,故有日本学者称日本茶道是“综合文化体系”。
在韩国茶文化中,茶道(茶礼)是主流,与日本相近。
但韩国的茶文学发达于日本,象崔致远、李行、权近、李奎报、李崇仁、郑梦周、李樯、崔怡、金正喜等人撰写许多汉文茶诗九茗茶文,而日本仅有空海、嵯峨天皇等人撰写有少量茶诗文,影响较小。
在中国茶文化中,举凡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茶道、茶文学、茶艺术、茶馆文化、民俗茶文化均很发达。
中国的茶馆兴于宋,普及于明清;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地方和少数民族茶俗文化;自唐代至今,有关茶事内容的绘画、书法绵延不绝;而茶文学更是蔚为大观,各种文学体裁如诗、词、曲、赋、铭、联、小说、戏剧等应有尽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柳宗元、杜牧、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这些中国的一流诗人均撰有茶诗茶词佳作,《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老残游记》等古典小说对饮茶、茶道、茶馆、茶文化有精彩描述。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与茶文学是双峰并峙,民俗茶文化是异彩纷呈,茶馆则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独特风景。
日本煎茶道和中国茶道
日本煎茶道和中国茶道茶道是中国和日本两个东方古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其中,日本的煎茶道和中国的茶道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茶道形式。
本文将探讨日本煎茶道和中国茶道的起源、发展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一、起源与发展1.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中国就开始种植和饮用茶叶。
中国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茶文化非常兴盛,茶与文人墨客、艺术、哲学等紧密相连。
随后,宋代的陆羽提出了“茶论”,对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后世的茶文化影响深远。
明代的明心学家大成至圣先生陆九渊更是将“茶礼送人”提升为茶道的核心理念,并发展了许多茶道仪式。
2. 日本煎茶道的起源与发展日本茶道最早是由中国传入的,公元9世纪时,日本僧人最经艰辛地前往中国学习佛法,顺便学习了中国的煎茶技艺,随后将其带回日本。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煎茶道逐渐形成了日本茶道的独特风格。
茶道赏茶的形式在战国时期开始发展,当时的茶道更加注重礼仪、精神追求和自我修养。
16世纪,由千利休领导的茶道大师们进一步完善了茶道的仪式和礼节。
二、文化精神的体现1. 中国茶道的文化精神中国茶道以“礼、乐、禅”为核心,强调礼节和仪式,注重茶与人的和谐融合。
中国茶道注重饮茶环境的准备,茶具的摆设和动作的优雅,注重礼仪,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谦和、儒雅和传统美德。
2. 日本煎茶道的文化精神日本煎茶道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理念,强调平等、尊重和内省。
煎茶道注重人与茶的相互尊重和交流,茶席陈设、口杯设计以及茶道师的动作都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简约、朴素和精致。
三、仪式和礼节1. 中国茶道的仪式和礼节中国茶道重视仪式感和礼仪,通常包括准备环境、欣赏茶具、沏茶、斟茶等环节。
茶具的摆设和动作的流畅优雅,正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
2. 日本煎茶道的仪式和礼节日本煎茶道的仪式与中国茶道相似,但更注重和敬清寂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叶的文化阐释———在日本京都演讲纲要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余 悦百般景物堪图画,忘形共说清闲话。
这是中国宋代张抡《踏莎行・山居十首》词之七的两句,虽是描绘色彩斑斓的云山秋意,反映山中隐士的闲适生活,借用在我们今天的茶文化交流也是非常贴切的。
正是“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的美好时光,我们来到日本,来到古城京都,与新朋老友再次相逢,共同交流学习茶文化的体会,真有李清照词所说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的感慨。
说实在的,每一次与日本朋友交流,我都希望能够谈些新的心得,而每一次的演讲准备,也促使我们关注、思考和解决一些新问题。
这一次,也同样有多个新的题目,不过,由于时间有限,只能谈一谈《中国茶叶的文化阐释》。
为什么首选这个题目?因为大家是学茶艺的,是考茶艺师的。
而作为茶艺师,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掌握茶叶的知识,了解茶叶的特征。
中国茶叶,实际上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文化的。
然而,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往往只关注茶叶的物质属性,而很少或不关注茶叶的文化属性;或者只是系统讲叙茶叶的物质属性,而一鳞半爪地涉及茶叶的文化属性。
今天,我们就从四个方面专门探讨中国茶叶的文化属性,即:茶叶名号、名茶称谓、茶叶传说的文化体现,看看文化是如何深深渗透到茶叶里的。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茶是文化之饮,是灵魂之饮。
第一,茶叶名号的文化内涵所谓茶叶的名号,是指茶叶本义的各种各样称呼或者别称。
我们知道,茶在中唐以前称“荼”。
而汉司马相如《凡将篇》谓“ 诧”,杨雄《方言》谓“ ”,东汉《说文解字》称“茗”,三国魏“诧”等称谓。
中唐时,“荼”字衍生为“茶”。
在张揖《埤仓》叫“荼”,《杂字》曰“ ”,并有“葭萌”、这些称呼中,许多是当时语音的原始记录。
例如:“ ”的别称,源自于古蜀西南方言。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木贾”。
“苦荼”的称呼,也是古代蜀人茶的方言。
《尔雅・释木・木贾》:“木贾,苦荼”。
郭璞注说得很清楚:“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 ,蜀人名之苦荼”。
为什么茶的称呼多为西南方言?原因之一就是当地为茶的原产地。
为什么同为西南地区,茶的称呼又有差别?因为各地风俗不同,语音也有差异。
当然,茶的称号源自于语音,并不局限于西南地区,其他许多地区也存在同样情况,只不过是传播的地域不广罢了。
例如:茶的别称“渲老”,源自于中原方言。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中原市语》:茶曰渲老”。
同样是茶别称的“茶生”,即茶鲜叶,源自于广东方言。
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谓之河南。
其土沃而人勤,多业艺茶。
春深时,每晨茶估涉珠江以鬻于城,是曰河南茶。
好事者或就买茶生自制。
叶初摘者曰茶生。
”还有少数民族对“芽以完”,也是语音的转换。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载:“《百夷茶的称呼,如“芽以”、“芽以结”、语》: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结;细茶曰芽以完。
”现在世界各国语言中“茶”字的读音,大多源于中国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的译音。
这种状况,则是由于茶从西南向东南传播后,人们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将茶叶带到海外,带到世界各国,也将茶的读音传向四面八方。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茶叶的名号则与原有的方言、读音无关,而或是由于与茶相关的典故的浓缩义,或是由于茶叶外形的特征而形成的转化,或是由于文学描绘的介入而演变成的固定指称,这些,应该说都是基于文化内涵而产生的称呼。
对此,我们可以对茶与茶汤的文化称号作一些初浅的分类与说明。
1、茶的别称 即对茶的另一种称呼,其义大多是中性的。
例如:①不夜侯。
宋代陶谷《清异录》卷四《茗 》引胡峤《飞龙涧饮茶》诗曰:“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其中的“余甘氏”,是从茶的回甘着眼的,“不夜侯”则从茶的功效出发。
②苦口师。
也见之于陶谷《清异录》:“皮光业最耽茗事。
一日,中表请尝新柑,筵具殊丰,簪绂丛集。
才至,未顾尊 ,呼茶甚急。
径进一巨瓯,题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众噱曰:‘此师固清高,难以疗饥也。
’”皮光业为五代人,晚唐诗人皮日休之子,“苦口师”是对茶从味觉感受的形容。
③涤烦子。
唐代施肩吾诗:“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当是因茶有去疲劳、除烦恼之效而得名。
④水豹囊。
宋代陶谷《清异录》卷四《茗 》:“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
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
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
”“水豹囊”的别称,也是基于茶的功效而引仲出来的。
⑤凌霄芽。
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铁龙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
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
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
道人乃游心太虚……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予内间,予亦悟矣。
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
”“凌霄芽”是对茶的芽叶作传神描绘。
⑥冷面草。
这是对茶叶神态作观察而引出的别称。
宋代陶谷《清异录》:“符昭远不喜茶,尝为御史,同列会茶,叹曰:‘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
饭余嚼佛眼芎,以甘菊汤送之,亦可爽神’。
”对于茶的好恶,也反映在别称上。
不过,后来用“冷面草”时多为中性,并非为原之贬义。
⑦清人树。
这是由茶树的形容而转义为茶叶的别称。
宋代陶谷《清异录》:“伪闽甘露堂前两株茶,郁茂婆娑。
宫人呼为清人树。
每春初,嫔嫱或戏摘采新芽,堂中设倾筐会。
”此外,还有其他形态的茶的别称。
如“森伯”,宋代陶谷《清异录》载:“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
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
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
”这是从饮茶的感受而演义出来的别称。
2、茶的赞称 是指对茶的赞美的称谓。
例如:①甘露。
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
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甘露”为仙家之物,极言茶之珍贵。
②瑞草魁。
唐代杜牧《题茶山》云:“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魁指第一,茶为瑞草榜首,可见其地位之尊崇。
③草中英。
五代郑遨《茶诗》有句:“嫩芽香目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这是将茶比作灵草中的英杰、英豪、英才,极言其可贵可爱可叹。
④香乳。
除了对茶叶的赞称,还有对茶汤的赞称。
唐宋人饮茶以茶汤沫多为佳,沫白如乳,故有“香乳”之称。
宋代杨万里《谢傅尚书惠茶启》:“远饷新茗,……当自携大瓢,走汲溪泉,束涧底之散薪,燃折脚之石鼎,烹玉尘,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
”⑤花乳。
除“香乳”外,还有“花乳”之称。
唐宋饮茶多将团饼研末煮泡,汤面浮沫渤如乳,隐现变幻如花。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跋石人。
”⑥嘉木。
这是对茶树的赞称。
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3、茶的雅称 这往往是以茶的形象,引申出来的比喻性雅称。
例如:①月团,团饼茶的雅称。
唐宋时茶作团饼状,诗文中常以月喻其形。
唐代卢《走笔谢孟谏仪寄新茶》:“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宋代王禹《恩赐龙凤茶》:“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
”宋代秦韬玉《采茶歌》云:“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圆月。
”②金饼,唐宋对团茶、饼茶的雅称。
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焙》诗:“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记:“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③苍壁,亦称“苍龙璧”,“璧”指玉璧,原宋代龙团贡茶的雅称。
宋代黄庭坚《谢送碾赐壑源拣芽》诗:“ 云从龙小苍璧,元末至今人未识。
壑源包贡第一春,细奁碾香供玉食。
”他的《谢公择舅分赐茶》有句:“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
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④茶枪,也有的简称“枪”,是对未展的茶嫩芽的形象雅称。
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诗:“酒帜风外 ,茶枪露中撷。
”并自注:“茶萼未展者曰枪。
”宋代赵佶《大观茶论》载:“茶枪,乃条之始萌者,木性酸,枪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
”⑤粉枪,指有白茸的茶芽。
因为茶芽初萌,尖挺如枪,并带白毫,所以如此雅称。
宋代叶清臣《述煮茶小品》载:“粉枪牙旗,苏兰薪桂,且鼎且缶,以饮以啜,莫不沦气涤虑,蠲病析酲,祛鄙吝之生心,招神明而达观。
”⑥茶旗,也有的简称“旗”,指茶初展的叶芽。
唐代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有句:“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
”宋代赵佶《大观茶论》载:“茶旗,乃叶之方敷者,叶味苦。
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
”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则将茶枪、茶旗一并论之:“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
”4、茶的戏称。
所谓“戏称”,也就是调侃、开玩笑的称呼。
例如:①水厄。
意思是水的厄运、灾难。
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载:“时给事中刘镐,慕王肃之风,专习茗饮。
彭城王谓镐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
’”《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世说》记:“晋司徒长史王氵蒙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
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可见,“水厄”是魏晋时期,北方人不习惯饮茶者对茶的戏称。
②酪奴。
南北朝时,北魏人不习惯饮茶,而好奶酪,故戏称茶为酪奴,即酪浆的奴婢。
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
常云: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
唯茗不中,与酪作奴。
’……彭城王勰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
’”③酪苍头。
由“酪奴,”又引伸“酪苍头”的茶戏称。
所谓“苍头”,是指古代私家所属的奴隶,意谓茶为奶酪的奴隶。
宋代杨伯岩《臆乘・茶名》载:“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
”5、茶的俗称 如果说,前面所介绍的茶的别称、赞称、雅称、戏称都是源自于官方文化、文士文化,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茶的名称来自于民间,是一种俗称。
这里,我们不妨也举两例:一是“离乡草”。
清朝同治《崇阳县志》记载:“茶出山则香,俗呼离乡草。
”清朝道光末年,粤商在荆莞一带大量收购红茶外销,因此四处山头都种茶,当地老百姓均以此为业。
所制作的茶叶,均采摘嫩叶在暴日中揉捻,不用火炒,雨天用炭烘干。
茶商用枫柳木做箱,外封以印,题上嘉名,老百姓俗称“离乡草”。
二是“老婆茶”。
旧时流传于浙江宁波一带的茶叶俗名,指立夏节采制的茶。
清朝光绪《鄞县志・岁时》载:“清明后,近山妇女结伴采茶,以谷雨前所采曰雨茶,以立夏节所采曰老婆茶。
”上述所举的例子,都是茶的各种称呼。
这些名号,都是由于文化内涵的铺衍而成的。
第二,名茶称谓的文化信息在中国,不仅茶的名号具有文化体现,具体的名茶称谓同样有文化信息。
所谓“名茶”,自然指有名之茶、著名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