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与乡土建筑的生态保护利用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规划不合理部分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建设成果与乡村的原有风貌和发展方向不匹配。
有的村庄在规划时盲目模仿城市,建设了一些不实用的设施,忽略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
2、资金短缺资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但很多乡村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政府的投入有限,而乡村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难以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
此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一些关键项目无法顺利推进。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道路狭窄、路况差,给排水设施不完善,电力和通信设施老化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4、生态环境破坏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部分乡村出现了生态破坏的问题。
例如,过度开发土地导致水土流失,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养殖和种植方式破坏了生态平衡。
5、人才短缺乡村地区普遍缺乏专业的建设人才和管理人才。
懂规划、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而当地的村民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6、产业发展乏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改善环境,还要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但目前很多乡村的产业发展缺乏特色和竞争力,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缓慢,无法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7、村民参与度不高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不高。
部分村民对建设工作不关心、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这主要是因为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村民对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缺乏了解,没有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乡村面貌不美观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乡村环境品质,本文提出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二、生态保护和恢复1. 林地保护:划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促进植被恢复,建设生态景观带,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
2. 水体治理:加大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治理力度,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回灌地下水,提升乡村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3. 生态修复:推行农田生态工程,提倡有机耕作和生态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通过生态修复,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生产力。
4. 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乡村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同时,鼓励农民开展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美化乡村环境1. 建筑规划:采用传统建筑风格,保留乡土文化特色,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 道路整治:改善乡村道路的硬化和绿化,规划自行车和步行道,鼓励低碳出行方式。
3. 垃圾分类与处理:推行家庭垃圾分类制度,设立垃圾分类站点,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无害化处理。
4. 音响治理:加强对农村杂音的管理,鼓励使用友好环境的音响设备,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美化农田:引导农民进行农田美化,培育美丽乡村的农艺品种,让农田成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
四、基础设施建设1. 水电供应:改善乡村的供水和供电条件,建设供水管网和电力设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
2. 交通网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状况,修建通往县城的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提高乡村交通便利度。
3. 通信网络:完善乡村的通信网络,提供稳定、高速的互联网服务,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
五、农民居住改造1. 农房改造:加大农房改造力度,提高农民居住条件和舒适度。
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设备,提升农民居住环境品质。
2. 绿化环境:在农户周边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话说咱们国家的农村,这几年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可是,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存在问题。
比如说,有些乡村的道路还是破破烂烂的,让人走得心惊胆战。
而且,有些乡村的水电设施也不完善,有时候用水用电都不方便。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乡村的发展。
1.2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态环境保护。
可是,有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了一些生态问题。
比如说,有些人为了建设房子,砍伐了很多树木,破坏了森林资源。
还有一些地方,垃圾处理不当,污染了水源。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乡村的美丽。
1.3 文化传承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建设,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承。
可是,有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导致了一些文化遗产的损失。
比如说,有些乡村的传统建筑被拆除,失去了历史的记忆。
还有一些地方,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得不到传承,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乡村的文化底蕴。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既然提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
下面给大家提几个建议:2.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农村的道路、水电设施等都能够得到改善。
这样,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乡村的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2.2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应该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乡村才能真正变得美丽。
2.3 注重文化传承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农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还要加强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扶持,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创建美丽乡村措施方案
创建美丽乡村措施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等。
这些问题促使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宁静、优雅和健康的乡村生活。
为了创造美丽乡村,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提出一些方案来创建美丽乡村。
方案一:环境保护保护农村环境是创建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1.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回收。
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2.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
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健康。
3.宣传环保知识。
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方案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创建美丽乡村的另一个重点。
以下是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措施:1.支持农业产业化。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转变传统农作物种植方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2.发展农村旅游业。
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农业生活。
3.建设农产品品牌。
推广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方案三: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创建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
以下是一些改善居民生活方面的措施:1.改善基础设施。
修建或改造道路、桥梁、供水和供电设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2.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建设医疗机构、学校和文化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3.创建社区互助机制。
建立社区组织,促进居民之间的合作和支持。
结论创建美丽乡村是一个长期而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创造出宁静、优雅和健康的农村生活。
只有持之以恒地推进这些方案,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及对策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省也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
我市也把美丽乡村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但是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涉及面广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加之各镇办差异化较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因地施策,克难攻坚,加快推进。
一、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发展规划有待完善。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有的村还没拿出规划;有的村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不到位,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还有的村多次规划,各有侧重,实施起来无所适从。
例如王屋镇五里桥村先后作过4次规划:即市政府的十大区域整治规划、市旅游局的“大好河山”规划、市一体办的社区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节点规划,眼下建设美丽乡村究竟按哪一个规划走没有定论。
规划的低标准和不定型性,造成的后果是边建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以致建成的项目推倒重来或需要加以改建,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比如在王屋镇五里桥村的整治过程,由于规划没有一次到位,农家乐农户的大门楼、室内卫生间大多都是建成后重新改建的,造成了一定浪费。
2、组织领导有待加强。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硬仗,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
应当拿出十大区域整治时的决心和组织保障,由市级领导牵头,实行台账管理,制订时间进度,而目前我市还没有明确领导责任分工,没有形成强力推进的态势。
3、建设资金有待落实。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除上面补助外,主要靠镇村投入。
由于我市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工作进展。
比如王屋镇每年可利用资金200万元左右,除去五保供养、困难群众救济、偿还遗留欠账后,所剩无几,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试点村集体经济更为困难。
干部群众担心举债建设后,缺口资金弥补问题得不到解决。
美丽宜居村管护措施
美丽宜居村管护措施
1.环境保护:加强村庄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水源
保护、森林保护、土壤保护等。
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
少污染物排放,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水源的清洁。
2.绿化美化:进行景观绿化,增加植被覆盖面积,营造出宜
人的自然环境。
修剪整齐的花草树木、美丽的花坛和绿化带,
为村庄增添美感。
3.设施维护:对村庄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包括道路、小区绿地、公共广场、停车场、儿童游乐设施等,保持其整洁、有序和完好。
4.建筑管理:加强对村庄建筑物的管理,包括外墙装饰和修缮、屋顶维护、窗户玻璃清洁等。
保持建筑物的良好状态,使
整个村庄呈现出统一、协调的风貌。
5.文化保护:加强对村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修缮古建筑、传统庙宇和文化广场,开展文化活动和展览,增
加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6.社区管理: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和居民议事会,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自治意识。
组织安保力量,维护村庄的治安和社会秩序。
7.旅游推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和推广村庄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等,吸引游客和外来人口,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
同时加强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8.教育和医疗资源:建设完善村庄的教育和医疗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居民的幸福感。
通过实施这些美丽宜居村的管护措施,可以打造出一个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社区和谐的村庄,提高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让居民过上更加舒适、安全、幸福的生活。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形象,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保护乡村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促进农民精神文明的提升,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的互动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强调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1.2 美丽乡村建设目前的进展情况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主题和方向。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积极推进。
目前,许多地方都已经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进展中,一些地方已经在农村环境整治、民居改造、村庄美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通过推动村庄规划、绿化景观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举措,让许多农村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的目光。
一些地方还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美丽乡村建设也为留守农村儿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空间,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保护乡村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与此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2. 正文2.1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资金短缺和投入不足、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愈发受到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美丽的乡村,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1. 增加绿化覆盖率:为了增加乡村地区的绿化覆盖率,我们将鼓励农民在自家周围种植各种绿化植物,例如树木、花草等。
同时,还将在乡村规划中增加绿化地带,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
这样不仅可以美化乡村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对于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乡村建设中,我们将建设生态池塘和水系,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
同时,鼓励农民进行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推行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进行农业生产。
我们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4.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环境整治是保障乡村生态的基础工作。
我们将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治理农村污水、垃圾等环境问题,提高乡村的卫生状况。
同时,将加强对农业化学品的管理,杜绝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5. 建设生态旅游景区: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悠闲环境吸引了众多城市居民的关注。
我们将鼓励乡村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将美丽的乡村打造成为旅游景区。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乡村的发展活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目标。
但是,这需要政府、农民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乡村发展的良好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未来的乡村将成为人们向往的家园,更加宜居美丽。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保护策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是要在保护农村风貌和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风貌保护和乡土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关于农村风貌的保护农村风貌是农村独有的景观,它是农村文化和历史的结晶。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风貌的认识,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并意识到保护农村风貌的重要性。
其次,农村风貌保护应该遵循历史文化保护原则,以保护为主,适度修缮。
我们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路网,保留农村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原始景观,使农村展示出浓厚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二、发展农村旅游农村旅游是保护农村风貌和发展乡土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农村,体验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乡土文化。
同时,农村旅游也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乡土文化是农村的瑰宝,其中传统手工艺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通过成立培训机构,进行技艺传承,培养更多的手工艺人才。
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乡土文化。
四、推广乡村文化活动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我们需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传统节日的庆祝、乡村戏曲的表演、传统手工制作的展示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也可以增加村民的文化自豪感,促进乡村的发展。
五、加强乡土文化研究乡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强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只有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乡土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乡土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推动乡土文化的发展。
六、开展乡村广播与电视节目为了普及和弘扬农村的乡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乡村广播与电视节目的开展来传递和展示乡村的风情和文化。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面貌也在逐步改善。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旨在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文化传统,为农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积极应对。
一、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环保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环境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农田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部分村庄出现垃圾围村现象。
2.乡村规划不合理在一些地方,乡村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导致农村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
部分村庄建设布局混乱,新建住宅与旧住宅混杂,缺乏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
同时,部分乡村建设项目选址不合理,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
一些地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发展。
4.农民参与度不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参与度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缺乏与农民的沟通和协商,导致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较低。
5.乡村文化传承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困境。
一些地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传统村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不力,农村文化内涵逐渐减弱。
二、对策建议1.加大环保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
同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优化乡村规划,提升乡村建设品质乡村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地形、地貌、文化、产业等特点,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推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规划不合理一些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跟风,导致村庄建设缺乏特色和整体性。
有的村庄规划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产业发展脱节,使得建设成果无法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资金短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
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薄弱,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导致建设资金短缺,许多项目无法顺利推进,影响了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3、产业发展乏力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但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单一,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无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产业发展的乏力使得农村经济难以持续增长,也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4、人才短缺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缺乏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农村吸引人才的政策和环境不完善,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5、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过于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
过度开发、滥用资源、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存在,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农村的生态宜居环境。
6、村民参与度不高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不高。
部分村民对建设工作不关心、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这主要是由于宣传动员不到位、村民缺乏参与渠道和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1、科学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产业基础和村民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更需要关注生态环保。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
农田水利是农村生态环保的重要一环。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资力度,提高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
同时,推广科学合理的农田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的使用。
可以通过培训农民的有机农业技术,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鼓励农民转向有机农业,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三、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应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引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如厌氧发酵等,将垃圾转化为资源,减少对土地的污染。
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应通过建立农田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农田耕作和生态环境的监管,保护水土资源,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治理农村污染,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五、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应通过开展系列的农村生态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意识。
可以利用农村公益性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六、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能源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应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力度,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鼓励农村居民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农村发展的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从而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缺乏对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导致规划方案与农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产业发展等结合不紧密。
有的规划过于追求高大上,忽视了农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有的则缺乏长远眼光,没有考虑到农村未来的发展趋势,导致建设成果难以持续。
2、资金短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
然而,许多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导致建设资金短缺。
这使得一些建设项目无法顺利推进,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3、产业发展乏力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但一些农村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着思路不清、模式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
有的农村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的虽然尝试发展新兴产业,但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专业人才,导致产业发展失败,无法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4、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
比如,过度开发土地资源、违规排放污染物、破坏生态植被等,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此外,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5、人才短缺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条件相对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下来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缺乏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严重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应运而生,旨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农田保护、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三个方面论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案。
一、农田保护农田作为农村的核心资源,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加强对农田耕作方式的规范,推广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其次,加强农田灌溉系统的改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也应加强农田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量。
二、生态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首先,应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农田有机物循环利用系统。
其次,应加强乡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也应加强乡村绿化和植被恢复工作,增加绿色空间和生态景观。
三、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应加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开展农耕技艺培训和农耕文化宣传活动,使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应加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和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也应加强对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的魅力。
总结来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方案需要从农田保护、生态建设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加强农田的保护和生态的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加强文化传承,使乡村拥有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
只有在这样的综合努力中,才能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目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社区。
希望相关部门和大家一起努力,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让农村地区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乡村振兴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
乡村振兴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农村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还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经济状况、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
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可以使人们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变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其次,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独特标识,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通过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可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增收。
要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认知。
举办相关的讲座、展览和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传统建筑的价值和乡土文化的魅力。
此外,开展学校教育,将乡土文化纳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对农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建立健全建筑保护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农村传统建筑保护的经济投入。
同时,加强对农村传统建筑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水平,确保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质量。
此外,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人才。
乡土文化传承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关键。
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培养和引导,鼓励他们学习和传承农村传统建筑和文化技艺。
建立和完善相关机构,提供培训和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保护工作中。
最后,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有力手段。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和破坏,其次是乡村建设规划不合理,最后是农村管理机制不健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强环境保护和修复、科学规划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管理体系等对策。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保护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在宜居环境中,更是为了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
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污染、破坏、乡村建设规划、农村管理机制、环境保护、修复、科学规划、农村管理体系、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障碍。
环境污染和破坏、乡村建设规划不合理、农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加明显和显著的成效。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完善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发展。
2. 正文2.1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破坏、乡村建设规划不合理以及农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一些乡村地区存在污水排放、垃圾堆放、土地沙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的质量和农民居住的舒适度。
美丽乡村建筑整改措施
美丽乡村建筑整改措施为了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我们需要对乡村建筑进行整改,以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
以下是一些关于美丽乡村建筑整改的措施:一、建筑外观保护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外观和风格是乡村的标志。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乡村建筑的外观,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具体措施包括:对建筑外观进行定期维护、修缮破损部分、保持原貌等。
二、公共设施改善公共设施是乡村居民生活的基础,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需要改善公共设施,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和完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三、住房安全加固住房安全是乡村居民的基本需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住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房屋结构和设施的安全监测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对不安全住房进行改造等。
四、建筑布局优化合理的建筑布局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我们需要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乡村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科学的乡村规划、合理安排建筑布局、保持乡村风貌等。
五、环保节能推广环保节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推广环保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公厕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等。
六、人文历史传承乡村人文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
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乡村人文历史,提高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具体措施包括: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推广乡愁文化和美丽乡村旅游等。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美丽乡村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和新载体,所以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起来。
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较好地探索了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方向,为改善广大农村面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问题,同时探讨了推进建设工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对策一、美丽乡村建设现存问题(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建设内涵把握不够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标准认识还较片面,一方面,在基础建设过程中思路不清,贪大求洋,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
据调查,一些村大建特建“形象工程”,建大亭子、大牌坊等,偏离村庄整治重点,有些甚至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拆建过程中砍古树、拆宗祠、削山填塘、破坏天然河道,而对于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够,一些村庄虽购置大量设备设施,但由于群众环保意识不强,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未见成效。
另一方面,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认识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文化的引领,坚持弘扬和继承乡村文化是构建乡村社会生态和重建乡村文明的关键。
据调查,一些村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遗产的保护、特色传统传承等方面意识淡薄,忽视了文化场地设施的建设。
(二)不重视合理的规划,规划实施不严格一是规划编制定位不准确,规划设计单位没有深入了解挖掘当地乡村文化、人文地理等情况,导致规划未能结合当地乡村特色,同质化建设严重,千篇一律。
二是执行规划不严格,有的乡村有规划却不按规划实施,随意变更规划,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农民自建房缺乏科学设计,盲目追求城市型住宅、欧式建筑,乡土特色逐渐消失。
(三)要素支撑力弱,支撑体系尚未建立强有力的支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现实需要大与支撑能力小的突出矛盾。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xxxx--建议书】美丽乡村:加强领导,落实规划。
是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文章5篇,欢迎品鉴!【篇1】美丽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总体方面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
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的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的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的"文明村"、环保部门的"生态村"、宣传部门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的"美丽村庄"、林业部门的"美丽林场"等。
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示范村,有的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的则不一致。
当然,这些部门推行的行动计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是相通的。
2014年第9期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宣传部负责,有的地方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
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的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的执行不力等。
这可能也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的一个原因。
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乡土文化与保护自然
美丽乡村建设传承乡土文化与保护自然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意味着要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还需要传承乡土文化与保护自然资源。
本文将从传承乡土文化和保护自然资源两个方面介绍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这一目标。
一、传承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指特定乡村地区独有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风情、手工艺等文化元素。
传承乡土文化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始资源。
1. 弘扬传统节日乡村的传统节日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示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能激发乡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保护传统建筑乡村的传统建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需要得到保护。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重修缮老房子,保留历史建筑的风貌,使其成为乡村独特的景观。
3. 引导文化传人将乡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鼓励和支持有文化传承意愿的乡村居民,培养文化传人,传承乡土文化的技艺和知识。
二、保护自然资源乡村的自然资源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好自然资源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个具体做法:1. 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关键。
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土壤和水源。
同时,开展农业观光和农家乐等活动,吸引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2. 林地保护与治理加强林地的保护和治理,植树造林,提高森林面积和覆盖率。
发展林下经济,鼓励乡村居民进行果树种植或养殖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 水体保护乡村的水体资源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进行保护与治理。
严格控制水源地的污染源,加强水体垃圾清理工作,保持河流湖泊水质清澈,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乡村文化与自然保护协调发展乡土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保护两者并非矛盾,相反,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和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4期2016年12月武汉轻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Vol.35No.4Dec.2016文章编号:2095-7386 (2016 ) 04。
(汾,。
,DOI:10.3969/j. issn. 2095-7386.2016.04.019美丽乡村建设与乡土建筑的生态保护利用对策王慧欣,陶丽萍(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〇23)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下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
本文通过研究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将其乡土建筑中的生态保护理念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从政府、传承人、社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探索适合乡土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土建筑;生态保护与发展;木构营造技艺中图分类号:TU 241.5 文献标识码:A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Wang H ui-x in,Tao Li-ping(School of Arts and Media,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 430023 ,China)A bstract:"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is an indispensable ke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 beautiful China".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Dong nationality timber construction building skills, the concept of eco-protection in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will be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inheritance of four aspects :man, society and the people and exploring the path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ultur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beautiful countryside;vernacular architecture;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timber construction techniquei引言在当今农村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越来 越多的传统的乡土建筑被新型的现代建筑所取代。
重视和保护传统乡土建筑刻不容缓。
探究侗族木构 营造技艺,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建筑的高度关注,有 利于完善传统乡土建筑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内涵及其制度建设,更有利于为政府在建设“天 蓝、地绿、山青、水净”美丽乡村建设中提供强有力 的决策依据和决策支持。
2乡土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内 涵及其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收稿日期:2016>09>06作者简介:王慧欣(1991-),女,硕士研究生,E-mail:1099810925@qq.coi 通讯作者:陶腼萍(1965-),女,教授,£-111311:丁3〇11)0220@81:«.<;〇111.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研究生创新基金(2014CX031).96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6 年2.1乡土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内涵乡土建筑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 化气息,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
乡土建筑的文化生 态保护就是保护乡土建筑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维护乡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与现代文化、当前环境下的平衡;就是在当今全球工 业化席卷之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遗留下 来的宝贵的乡土建筑,为这些乡土建筑努力营造一 个合理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使之与现代社会中的 文化相互依存,与当下的发展环境和谐共处[1]。
2.2乡土建筑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乡土建筑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 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着良性互动 的关系。
一方面,作为各地传统文化表达的外在表 现形式,保护乡土建筑就是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只 有完整的保存好乡土建筑,才能更好的展现区别于 城市的农村特有文化景观,展现不同地域的民俗和 风情,更好的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 的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赋予精神实质。
另一方面,美 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熔铸着丰富的生态理念。
只有更好的建 设美丽乡村,才能为乡土建筑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2]。
两者相互影响,良性互动。
因此,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乡 土建筑与美丽乡村建设虽然有冲突,但还是可以协 调发展,良性互动。
如下图1所示:1% '丨28%71%_天会有:中突—,巾突肯g会有.d S K要源好a些矢系就行了 ■很大的:中突,矛;调*n图1乡土建筑与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分析3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生态学维 护功能及发展误区3. 1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生态功能广西三江侗族的乡土建筑是侗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侗族人民丰富的智慧与自然相和 谐的理念。
因此,乡土建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 态功能。
从建筑的材料来看,侗族地区山地较多,林 木业发达,因此在建造过程中,侗族人民合理利用得 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多采用木材和石料,体现出了 侗族建筑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从建筑的选址来看,侗 族建筑大都是依山傍水,合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形 条件,体现了其生态和谐功能;从建筑的运用功能来 说,无论是风雨桥还是鼓楼、村寨等,都匠心独具,集 建筑、绘画、雕刻、工艺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 色,体现了独特的生态美学功能[3];侗族建筑中的 各种生态理念符合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中强调的“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 2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广西三江侗族地区的建筑群是中国侗族建筑群 分布最广、保护最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境内的风雨桥 和鼓楼数量都达到上百座,在种类、数量等方面皆具 有一定的规模。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传统 乡土建筑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随着农村城镇 化的建设与发展,侗族的木质建筑急剧减少。
3.2.1认识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部分建设者存在认识误区,认 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建设”[4]。
因而,对于乡 土建筑进行大力改造,在乡土建筑内复建、改造各种 人文景观,导致该地区传统特色文化丧失,原有乡土 建筑格局遭到破坏。
3.2_ 2缺乏责任意识本地居民缺乏对乡土建筑保护的责任意识[5]。
一些居民错误的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政府的事 情,与自身无关,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更没有承 担自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很多居民认为木质原材料匮乏,而且木质建筑本身 也存在着防火能力差的特点,不易抵御火灾,很难修 复,因此迫切地想尝试追求新鲜事物,许多侗族人民 放弃了建造侗族本土建筑,而盖起了砖瓦砖房。
3.2.3缺乏专业保护技艺传统的乡土建筑因缺乏专业保护技艺,对乡土 建筑造成二次破坏[6]。
广西三江现有乡土建筑的 保护工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在美丽乡 村建设中对于乡土建筑的保护没有经过科学的专业 化的指导,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整,片面的将现代化的 技术用于乡土建筑的修复中,失去了乡土建筑最原 始、最纯真的状态,造成了严重的二次破坏。
4期王慧欣,陶丽萍:美丽乡村建设与乡土建筑的生态保护利用对策974乡土建筑文化生态传承与发展的对 策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通过对广西 三江侗族乡土建筑的实地调查分析,多数人认为乡 土建筑的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政府、传承人、居 民和公益组织,如下图2所示:传承人:39%屋民78%囯家机关:80%图2乡土建筑保护中相关利益者调查对于乡土建筑的保护措施,可以从下面几个方 面来进行,如下图3:加强法律保护力度74%图3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对策分析4.1从政府的角度进行乡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4, 1 .1明确政府主导作用乡土建筑保护工作首先应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 推动,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基层建立“乡土建筑保护 基层委员会”,同时明确其权利和责任,制定具体的 执行细则;还要根据乡土建筑保护的实际需要,适当 简化保护维修的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7];建立健全相关督察监管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 和行政纠正机制;要切实把乡土建筑的保护作为工 作的重点,列入政府工作考核中,对于工作中出现问 题造成乡土建筑重大损失的,应该追究其责任[8];乡土建筑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政府各部门间,及与其 它一些专业机构也应该在制定政策、规划时加强合 作交流,加强协作,使各系统机构能和谐运行。
4.1. 2完善法规和政策措施完善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等制度。
现有的 乡土建筑的法律,如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只是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认定了符合文物 标准的乡土建筑,并没有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 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对于文 物的保护对象仍然单一,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乡土 建筑仍无法覆盖[9];《无锡倡议》涉及立法、规划、合 理利用、宣传、普查等方方面面,为中国乡土建筑保 护确立了原则与方向,各地方政府要可根据本地区 乡土建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本地区针对性和 适用性规范条例,确保做到有法可依。
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
解决好乡土建筑保护过 程中遗留下来的土地产权转移、土地置换等问题,完 善“一户一基”政策,及时作出正确的政策调整;改 变居民现有的居住条件,比如,可以尝试异地搬迁等 减少对本地乡土建筑的破坏;扩大对于乡土建筑保 护的资金补贴政策,有利于扩大乡土建筑的保护范 围[1°];把乡土建筑所在的村庄列人历史文化名村的 范围,确保对乡土建筑引起足够重视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