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略论新时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思考
(主要竞争对手 , 加 紧对我 国进行文化渗透 , 以实 现西化 、分化我 国的政治图谋 。在此背 景下 , 维护 我 国的文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 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 文化 , 增强我 国文化软实力 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 的 重要 战略 目标 。
新 时期增强我 国文化软实 力面 临挑战 当今时代 , 全球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 , 各种思 潮交织碰撞 , 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很大的 冲击 , 人们 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 在 国内外新格局
文化 贸易主要集 中在文化产品的低层 次加工 贸易 , 原创 的文化产 品和特色文化服务较少。 美国的一位 专家评论说 , 中国的软实力 中文化 的吸引力还相对 较弱 。相 比于美 国的电影 、音乐和其他文化产 品 ,
、
下, 我 国文化发展面临机 遇的 同时 , 也面临着严峻 的挑 战。 我 国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 与我 国经济 发展水平不匹配 ,文化软实 力的潜力亟待挖掘。 ( 一 )我国文化 软实 力竞 争力不强 冷战结束后 , 综合 国力竞 争已越 来越多的取决 于经济实力 、 军事实力背后 的文化势力 。 当今 时代 , 谁 占领 了文化 的制高点 ,谁拥有 强大 的文化软 实 力, 谁就能够在积累的国际竞争 中掌握 主动权 。统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1 . 2 9 作者简介 :程 亮 ( 1 9 8 2 一) ,男,山西长治人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助讲,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 向: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撞 已成为不可抵挡的历史 潮流。 西方发达 国家凭借 经济 和科技优势 , 大肆对其他发展 中国家进行文化 渗透 。某些发达国家为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 目的 , 不断推行 “ 文化殖 民”政策。像美 国这样的少数 同 家, 借助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手段 , 大 力推行 以其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 , 对其他国 家 的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 的威胁 。 有 专家认 为 , 美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1为 什 么 要提 升 国 家文 化 软 实 力 .
文 化 在 当代 社 会 发展 中的 作 用 日益 重 要 。 体表 现 在 以下 三个 方 具
面:
21弘 扬 中华 文 化 . . 提升 国家 形 象 的 国际 亲 和 力 国家 形 象 的 国际 亲 和力 。是 一 个 国家 的文 化 软 实 力 的 直 接体 现 。
人 航 天精 神 等 等 。在 51 川 抗震 救 灾 斗 争 中 , 国人 民 展 现 出伟 大 .2汶 中 作 为 中 国游 客 、 留学 生 、 人 、 商 官员 等 在 其 他 国家 的 言 行举 止 同样
实感 受 , 着 这 个 民族 最 深 层 的精 神追 求 和 行 为准 则 。 积淀
国 家要 想 在 激烈 的 国际 竞 争 中赢 得 主 动 , 必须 在 不 断提 升 经 济 实 力 、 技 实力 和 国 防 力量 的 同 时 , 就 科 大力 提 高 国 家 的文 化 软 实 力 。
【 关键词】 提升 ; 国家文化 ; 实力 软
“ 实 力 ” 近 年 来 风靡 国际 关 系 领域 的 一 个 流 行 的 关 键 词 , 国 文化 软 实 力 。 软 是 美 哈佛 大 学 教授 、 名 政 治学 家 约 瑟 夫 ・ 在上 世 纪 9 著 奈 o年 代 首 先提 出 来 2 如何 提 升 “ 家 文化 软 实 力 ” . 国
11 高 文 化 软 实力 是 促 进 国 家发 展 进 步 、振 兴 中华 民族 的客 观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 国全方位参与 国际经 济合作 和竞争 , .提 我 重视国 要求 。 内政 策 和 外 交政 策 的 统 筹协 调 。 平 的 国 际环 境 是 国 内 和谐 社 会 建设 和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爱 国主义是 中华 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 ,最能感召 中华儿女团结 奋斗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 明的时代特征 ,最能激励 中华儿女锐 意进取 。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大力弘扬爱 国主义 、集体主义 、 社会主义思想 ,增强民族 自 尊 心、 自 信心 、自豪感 ,激励人民把爱国 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 。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 、民族 振兴 、人 民幸福 、 社会 和谐 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 、劳动 光荣 、勤俭节约的优 良 传统 。加强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用好 红色 旅游资源 ,使之成为弘扬培育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
已经滞 后 ,文 章就 如何 提 升我 国 “ 文化 软 实力 ”提 了几 点 粗浅 的看 法 。
关 键词 :软 实力 ;文化 软实 力 ;社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体系 ;文 化 产业
文化软实力 ,是 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是指一 国基 于文化而具 有的凝聚力 、生命 力 、 创新力 、传播力和文化张力 ,以及 由此 而产生
首先提 “ 软实力”概念 的,是美 国哈佛 大学肯尼迪政府学 院的 约瑟夫 ・ 奈教授。他于上世纪9 O 年代连续发表文章和m版专著 ,提 出 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既包括 由基本资源 、军事力量 、 经济力量和 科技实力构成 的 “ 硬实力” ;也包括 由文化感染力 、意识形 态和政治 价值观的导向力 、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 、国际舆论对一 国国际形象赞
( 四) 树 立 和践行 社会 主 义荣辱 观
建设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 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 、意志品格和 内 在凝聚力 ,而这一切主要来 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 的认同。 美I 司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肆无忌惮地推广它所谓的 民主 自南 价值 观念 ,不仅在于其强有力的经济 、军事基础 , 更重要的是他的国 民认 同这些价值观念 ,为 了维护美国的周际地位 , 美 国有必要 向世界 传播 “ 民主 、自南、人权”等这些思想 。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 , 被美 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 ,美国对我国的发展始终心存芥蒂 。以美国 为首 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对 我国的西化 、分化 ,在意识形 态领域对我们 的围剿更是愈演愈烈。据美 I 蜀 著名 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威 廉 ・ 恩达尔所言 , 2 0 0 9 年我 国发生的 “ 3 . 1 4 拉萨暴力事件”就是美同 蓄谋策划的又一场 “ 颜色革命 ”。 面对赤裸裸 的文化竞争 和国家安全 问题 ,我们只有加强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用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 教 育人 民,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凝 聚力量 ,用以爱I 司主义为核 心的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 主义 荣辱观引领风 尚,增强人们对中同共产党 的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 、 改 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敌对 势力在 意识形态领域对我们的围剿 。 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体 系是兴 国之魂 ,是社会 主义先进 文化 的精 髓 ,决定着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发展方 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引领社会 思潮 , 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 、 共 同理想信念 、 强大精神力量 、 基本道德规范。
关于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考
关于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考作者:欧阳江丽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10期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软实力水平是实现我国和平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之一。
加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这对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状;问题;路径作者简介:欧阳江丽(1985—),瑶族,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国家软实力建设的薄弱现状我国尽管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现实的需要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和谐文化等开展一系列的软实力的建设工作。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的“软实力”,相对来说,还是相当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文化产业方面,中西交流处于严重逆差状态。
2004年的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口总额为220万美元,进口总额为2136万美元,逆差近10倍;全国图书进口与出口版权贸易的比例为6∶1,与英美之间的进出口比例差距则高达20∶1。
这些数据说明,在文化交往中,境外文化产品远远大于出口文化产品。
在思想观念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的深入,导致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各种腐朽落后思潮纷纷涌现。
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也不断涌入,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受到极大的冲击以致他们当中一些人对祖国的忠诚感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
二、国家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问题文化产业方面,当前我国“文化”演变成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韩流、日流的冲击下再次掀起“向外看”的浪潮;一种是对传统文化“刨根问底”的“向后看”的复杂心态,从而使当今的人们只是懂得复制别人或前人的东西,却没有自身的创造和发展。
而原创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关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作者:张敏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为此,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对策“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
今天文化软实力更多地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文化价值而体现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它表现为本民族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时的宽容与亲和力,表现为本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导向与推动能力,也表现为外部世界对本民族文化的赞赏和认可程度,等等。
因此,文化软实力更多存在于无形之中,却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它本质上与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强大和自信相伴随的。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出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中国软实力打造自己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国软实力“以文化天下”的情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集中体现。
综合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对西方软实力的实质性改造和创新。
(一)改变了软实力的宗旨中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对内,是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对外,则是为了传播中国的立场和声音,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感染力,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拓展了软实力的内涵中国不再把软实力限定为文化的吸引力、制度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而是使之涵盖除物质硬实力以外的精神、智慧、情感的力量,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理想的感召力、精神的鼓舞力、智慧的创造力、语言的说服力、道德的感染力、理论的指导力、舆论的引导力、艺术的征服力等。
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 7 ] 罗伯特 ・ 达 尔 .民主理论 的前 言 [ H ] .北京: 三联书店, 1 9 9 9 :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8 ] 郑杭生 , 李 强 .社 会 运 行 导论
g o r y A G u a g n a n o . S o c i a I S t r u c t u r a l a n d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B a s e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c e
a n n e r % l 9 6 9 3 5( 4 ) : 2l 6 -2 4 4 . [ 3 ] Mi c h a e l A T a u ~a n t H K e n C o r d e l 1 .
T h e E f f e c t o f R e s p o n d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n G e n e r a ]E n v i r o m n e n t a ]A t t i t u d e B e h a v i o r C o
[ 2 ]A r n s t e 1 S h e r r l y R .A L a d d e r o f C i t i z e n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J ] .J o u r
n a l o f A m e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l
摘
要 :兴 起 社 会 主 义 文 化建 设 新 高 潮 , 提 升 国 家 文 化 软 实 力 已经 成
为全面建成 小康 社会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的战 略任 务。提 升文化软 实 力有利于增 强我 国的综合 国力 ,强化 民族 向心力 与凝 聚力 ,顺利 构建和谐 社 会,是 国家安全 的重要保障。加 强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 体系建设 、构 筑扎 实的硬 实力平 台、传 承和 弘扬 中华 民族 优秀 的传 统文化 、积极推进 中华文 化创 新 、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 和提高 文化传 播 能力 ,是提升 中国 文化软实力 的有效途径。
《谈我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识》
《谈我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识》首先,我想说。
“说不上为什么,本人从初中到大学,一直以来都对国内外的形势或多或少的有所关注,为此也积淀了一些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下面我想谈谈本人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点点认识,如有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既然是谈文化软实力,那我开头就不卖关子了,所谓的“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为此,一个国家的崛起、强大,让其它国家对其没辙,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我的观点。
“硬实力”是具体,而“软实力”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似乎又是无形但深刻的,而事实表明我国在“硬实力”上虽强但“软实力”暴露多方面欠佳,为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行动中将其提上日程。
据网络民意调查显示~~~~~,为此xx调查者干脆把调查的结论有趣的概括为:中国年青一代的80、90后喜欢看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而湖南的这代人且带着全中国的年轻人看韩剧。
why。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内陆最火的一部电影竟不是本国如周一谋导演拍摄的犹如看到黄土高原,让人边看边有点想哭的、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电影,而是韩国的“来自星星的你”这部青春偶像剧。
而究其原因,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在内陆火起来,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赶时髦,虚荣心在作怪,其实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大多数人都看不懂韩剧,而碍于面子,当有人问你看过韩剧不,你的一句从某某地方学来的“噢吧”——哥哥的意思回答他、她。
他就知道你看过韩剧,如你再介绍xx韩剧里面的“xx长腿噢吧”——大帅哥,朋友就不会说你落伍(out)、特别是在交男女时对方会说咱俩没代沟、都喜欢看韩剧、有共同语言。
至此,我本人陷入了沉思,我开始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欠佳的事实陷入了沉思,感叹软实力不佳之时,我想不明,xx年由美国华尔街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硬实力”都撼动不了我国强大的经济体这一“硬实力”——通过扩大内需解决不能出口的产品问题。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实现文化强国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一步。
如何提高我国文
化软实力,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恢复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要充分认识
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元素,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加强古代文化的保护。
要把古代文化保护当作一件全民的事情,注重文物的保
护工作,大力提高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净化古代文化文献,以便为后人留
住宝贵文脉。
此外,扩大文化贸易,拓宽文化交流的渠道。
应开放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国际
交往,通过文化尽可能多的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另外,我们应该培养才智,完善文化体系。
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文化制度,促进文化实践,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积极性,提升教育素质,大力培养一大批文化精英,使我们的文化
软实力得到持续性提升。
最后,加强文化信息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普及,加强文化信息技术与产
业化的结合,完善文化传播网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要想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需要秉承民族传统文化,积极保护古代文化,大力开拓文化贸易,不断完善文化体系,加强文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文
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文化软实力和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与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不相称的。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创新文化对外传播的手段,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承力。
标签: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硬实力“软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
他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
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当在别人眼里我们的政策合法、正当时,软实力就获得了提升。
”[1]我国学者们对软实力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在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中文化堪称其核心。
文化软实力是指该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21 世纪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文化软实力格局中处于弱势,与国家的整体实力不相称,亟待加强。
一、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问题1.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发展不协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1年,经济连续33年以平均每年9.5%的速度在增长,我国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落后于硬实力,两者之间的落差还比较大,这种落差突出反映在文化产业领域。
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 总量的20%以上,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足4%。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和居民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休闲时间延长,文化消费需求也将大大提高,据专家预测2005到2020年期间,我们国家每年的文化消费需求呈现6.7%的增幅,市场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作者:姬昳锋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4期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
所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应对国际挑战,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于文化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
一般来讲,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我们所提到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则是以大文化为底蕴、以小文化为支撑的综观层面的文化,即对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反映。
“软实力”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89年撰写的《注定领导》一书中。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即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具体地说就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实现文化价值的能力的总和。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与思考
一
、
中 国文化 软 实力近年来所取得 的成绩
首 先 ,公 共文化 方面 成就显著 。随着 改革 开放 带来 的经济发展 ,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乡 镇综 合文化 站 工程 、广播 电视村 村通工 程 、农村 电 影放 映工 程 、农家 书屋工 程等 一系列重 大公共 文化 建设 项 目,使得 我 国中西部地 区长期 以来 的公 共文 化基 础设施 薄 弱的局 面得 以扭 转 。政府 为 了提 高公 共文 化建设 效 率 ,引入 了市场竞 争机制 。这种 市场 淘汰 体制 让原本 带有计划 思维 或者不 适应 当今 文化 发展 趋势 的文化 团体走 下 了历 史舞 台 ,公 民能 够分 享 国家文 化建设 的成果 ,提高 全 民族 文化素质 ,为 我 国文化软 实力建设 奠定 了基 础 。 其次 ,我 国对 外文化 交流 与教育合作 的层 次不 断提高 ,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据统计 ,中国 接受 的海 外 留学人 员 已达 到百万 人 ,海 外有 超过 3 0 0 0万人 在学 习研究 汉语 。到 2 0 0 6年底 ,中国 已与 1 4 5 个 国家签订 了政府文化合作 协议 ,已在 6 4个 国 家设 立 了 2 1 0所孔 子 学 院和 1 2所孔 子 学 堂 。随着 中国经济 的发 展与对 外开放程 度 的不 断加深 ,越来 越 多 的外 国人 对 中国哲学 、中医养生 文化 、武 道文 化 、美 食文 化 等都 产生 了浓厚 的兴 趣 。近几 年 来 , 随着 中国 的和平 崛起 ,中国政 府积极 参与 国际事务 与 区域合作 ,成 功举 办 了 2 0 0 8年奥 运会 和 2 0 1 0年 中国世博 会 ,在 国际 上形 成 了 “ 中国模式 ”和 “ 北 京共 识 ” 。 最后 ,文化产业 的不断壮大 。根据 国家统 计局 公 布 的数 据 , 自 2 0 0 3 年 开展 文化 体 制改 革 试 点 以 来 ,我 国文 化 产 业 年 均增 长率 为 1 5 %左 右 ,高 于 G D P年 均 增 长 约 4到 5个 百 分 点 。2 0 0 8年 ,尽 管 遭受 了全球 经济 危机 的影响 ,我 国文化 产业仍保 持 较快 发展 态势 ,全 年增 加值为 8 4 0 0亿元 左右 ,快 于同期 G D P的增长速度 3 个百分点 。我 国的图书
(完整版)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现实文化语境和必然发展趋势,当然也是我国所处的现实文化语境和面临的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并且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政府定位不明确,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制约文化发展;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而提升中国的文化力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一、中国传统文化非现代化的困境。
1、中国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乃至价值系统,从而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其普世性不足,需要作学理上的系统化、跨文化转化,挖掘提炼其普世价值。
2、思维方式问题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问题。
就文化发展过程来看,西方文化中那种重视逻辑分析来观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表现得很不充分。
中国古代传统的整体直观思维只是一种素朴的辩证思维,具有直观性和模糊性,很难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这正是造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方法论原因。
3、传统文化典籍中关于“民本”、“人本”思想原本是异常丰富的。
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传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禁锢,民主思想精华几近淹没殆尽了。
另外,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主张对个体采取压抑手段,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主题之一,其所推崇的家族观念和家国同构观,对中国政治结构负向影响深远。
4、以德治天下,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
重视道德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崇尚道德使中国获得了“礼仪之邦”、“温文尔雅”的美誉。
怎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浅谈对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的看法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即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魅力和道德诉求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要提高国家软实力,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多民族的大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这就需要有一种价值观来凝聚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使之为国家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软实力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体民众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体民众,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实现文化创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风尚,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二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思考——以对非洲援助为视角
收 藕 日期 :2 1 一O 0 0 5—0 5 作 者 简 介 :魏 雪梅 (9 2一 , , 川资 阳人 , 18 )女 四 中共 中 央 党校 博 士研 究 生。
些消 极影 响 , 须予 以重 视 。因此 , 文将 以对 非洲援 助 为视角 , 必 本 阐述 对提 升 中国软实 力 的一些 思考 。
一
、
中 国提 升 软 实 力 的 重 要 意 义
“ 软实 力” sf p we) (ot o r 概念 首先是 由哈 佛大学 教授 约瑟 夫 ・奈于 2 O世 纪 8 0年代提 出的 , 认 为 , 他 国
21 0 0年 第 4期
福 建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uin A mii r t n i si t o r a o j d ns a i n t u e F a t o t
N o 4, 1 . 20 0
( 第 12期 ) 总 2
( ne a o 22 Ge r lN .1 )
家实 力主要 由硬实力 和 软实力 两部 分构成 , 相对 于 比较物 质化 的军事 、 济实 力等硬 实 力而 言 , 实 力是 经 软
一
种 主要来 源 于文化 、 意识 形态 和价值 观 、 外交 政 策 的 吸引 力 。】 瑟夫 ・奈认 为 , 个 国家 的软 实力 主 l约 ] 一
要表 现为 自己思 想 的吸 引力或 者决定 政治 议题 的能 力 , 其他 国家 自愿 效 仿 或 者接 受 体 系 的规 则 , 而 让 从
重 要 意 义 , 由 于 中 国 对 外 援 助 机 制 尚不 成熟 , 上 中 非 文 化 的 差 异 、 助 国 间 的竞 争 等 原 因 , 得援 助 但 加 援 使 非 洲 效 果 受 到 一 定 限 制 。应 通 过 推 动 中 国对 外 援 助 的 制 度 化 建 设 , 励 援 非 施 工 人 员 与 当地 的 交 流 , 鼓 加 强 援 非 领 域 的 国 际合 作 等 提 高 援 非 水 平 , 以提 升 中 国软 实 力 。
提升文化传播力 增强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传播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摘要】为了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同,消除对中国的一些陈旧观念与错误看法,形成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全面提升和增进我国的软实力,当前,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传播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切实途径。
近年来,尽管我国文化传播力不断提升,但是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同,消除对中国的一些陈旧观念与错误看法,形成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全面提升和增进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力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组合而得到彰显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化竞争日趋激烈,谁的传播网络广阔、传播手段先进,谁的文化传播力就更强大,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够更好地传播。
2008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公布的年度全球民意调查中,关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被评价的14个国家或地区中,位列第七。
对中国的好感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而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大多来自欧美。
2009年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球排名也是第七位,但该数值只相当于占据世界文化影响力第一位的美国的一半。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在飞速发展,这样就迫切需要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力与之相适应,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并获得对中国发展的认同,所以,大力发展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力,是国际文化竞争特点和中国自身发展决定的。
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传播网络,着力构建并提升文化传播力。
二、大力发展大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科技和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和有效载体。
文化软实力必须借助于这一载体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
加强文化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强文化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是国际交流和影响力竞争的重要工具。
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内涵、现状分析、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探讨。
文化建设与软实力的内涵要深入理解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育、传承和发展,以形成具有独特特色和强大吸引力的文化体系。
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精神文化建设则涉及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艺创作、教育科研等方面。
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其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交流等途径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文化魅力、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交流的广泛性、文化价值的传播力、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建设与软实力的现状分析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为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全面认识我国文化建设和软实力的现状。
文化建设成果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文化交流活动更加广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我国成功举办了多届孔子文化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展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我国也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中国电影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在国际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论网络媒体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学 术 论 坛 A C A D E MI C F O R U M
NO. 8 , 2 0 1 3
( C u m u l a t i v e l y N O . 2 7 1 )
论 网络媒 体 与我 国文化软 实 力 的提 升
文化软实力是 1 9 9 0年 曾任 美 国 国防 部 部 长 助理 的哈佛 大 学教 授 约 瑟夫 ・ 奈 提 出 的一 个 概 念 。
他 把 一 个 国家 的综 合 国力 划 分 为两 种— — 硬 实 力
和软 实力阎 。按 照约瑟 夫 ・ 奈 的说法 , 软 实力就 是通
一
、
概 述
软实 力 的提升 。
二、 网络 时代 我 国 文 化 软 实 力发 展 现 状
2 0 1 3年 1月 1 5 E l ,中 国互 联 网络 信 息 中心
( C N N I C ) 在北京发布《 第 3 1 次 中 国互 联 网络 发 展 状况 统计 报告 》 。报告 显示 , 截至 2 0 1 2年 1 2月底 ,
化软实力 . 到2 0 2 0年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 文 化 产 业成 为 国 民经济 支 柱 性 产业 ,扎 实 推 进 社会 主 义 文化 强 国建设 团 。大力 发 展 文化 产 业 , 提 升我 国文
化 软实 力 。建 设 文 化 强 国是 我 国 的重 要建 设 目标
】 6 7
络 传 播 实 现 文化 软 控制 。是 文 化 霸 权在 网络 世 界 的延 伸 和发 展 。
业 在 营 销 过 程 中对 市 场 和 媒 介 细 分 的能 力 不 足 。 往 往导 致 其 无法 及 时 找 到有 效 的 营 销方 案 。 目前 我 国文化 消 费需 求 加 大 。但 对 文 化 消 费 的深 度 发 掘还 有 待增 强 。 第三 。 国家加 大 对 文 化 产 业 、 文 化 软 实力 和 文 化 强 国的重 视 力度 ,但 固有 的体 制 因素 阻碍 文 化
文化的社会意义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V0 . 3 No 6 11 .
文 化 的 社 会 意 义 与 提 升 文 化 “ 实 力 " 的 思 考 软
刘 娟
(  ̄ - 程学 院 院机关 ,江苏 徐州 2 10 ) 徐, r l 2 0 8
摘
要 :文化作 为人 类社会 的特有现 象,无论从狭 义和广义上来说 ,都具有 引导社会发展 ,影 响社 会
论 影响 , 为具 有普遍 意义 的概念 , 以表 示一个 成 用
与之相 适应 的制 度 和组 织 结 构 , 在指 明精神 活 意
动及其 产 品 的社 会 影 响 , 称 为狭 义 的 “ 化 ” 被 文 。
17 81年英 国人类 学家 泰勒 的《 始文 化 》 原 出版 , 首
次对文 化进行 明确 定义 , 认为 “ 文化 或文 明是一个
在 与精神 关系 角度 理 解 文 化 , 为 文化 属 于 意识 认
对“ 文化” 的认识 , 为文化指 系统协 调 的整体 , 认 是
形 态 。精 神 即意识 , 神 的生产 , 关 于 意 识 的 精 即“ 生 产”是 人类 社会 主要生 产方 面之 一 。精 神 的生 , 产 分为两 部分 , 是人 自身“ 想 、 念 、 一 思 观 意识 的生
性 质 ,推 动社 会 发 展 的 重要 社 会 意 义 。文 化 “ 实力 ” 是 一 国 综合 实力 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是 文 化 社 会 意 义 软
的集 中深刻体现 。在冷战结束后的 国际关 系和 国际竞争 中,提 升文化 “ 实力”成为增强 国力的一种战略 软
选 择 。 当前 ,提 升 文化 “ 实 力 ” 必须 正 确 把 握 和 处 理 好 几 对 辩 证 关 系。 软 关 键 词 :文 化 ;软 实 力 ;以人 为本 ;辩 证 关 系
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贾娟(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文从全球化和文化软实力概念和特征入手,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作了深入分析,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软实力;影响;重要性;策略1全球化基本进程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不和谐的状态,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来看,全球化是以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进而实现全球少数人的利益为目标的征服过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他把国家的软力量归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
可见,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包括了文化、政治、外交三个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也是如此,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积极发展外交。
2全球化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它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其中,文化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文化软实力又在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影响。
2.1积极影响文化传播开始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了坚定的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软实力CULTURAL SOFT POWER 2016年第1期N〇.4 2016关于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思考徐强[提要]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主要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力、网络舆论引导力和网络文化安全力。
随着“互联互通”、“大智移云”的大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加强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对于抢占中国网络文化的制高点和话语权、掌握中国网络文化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早日建成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实现“两^-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吸引力;引导力;安全力[作者简介]徐强:重庆邮电大学讲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
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度量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的重要标志。
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大小、高 低,事关人民网络文化生活的水平,事关文化强国战 略和网络强国战略的成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网络 文化软实力主要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网络 文化产品吸引力、网络舆论引导力和网络文化安全 力。
其中,影响力是灵魂,吸引力是根本,引导力是 核心,安全力是保障,四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
随着“互联互通”、“大智移云”的大互联网时代的深人 发展,加强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对于抢占中国 网络文化的制高点和话语权,掌握中国网络文化的 领导权和管理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意义。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中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各国人民的价值观 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国际互联网无国界,古今 中外各种意识形态都能在互联网上呈现与传播。
一国的网络意识形态是其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曲折反 映与虚拟延伸,一国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是其现实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表达和集中体现。
马克思 主义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理论武器,是社 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理应成为中国网络的 主流意识形态。
当前,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呈现一元 多样同时并存、主流弱化纷纭激荡的态势。
面对严 峻的复杂形势,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网络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中国网络主流意识形 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事关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 性质和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必须旗帜鲜明地推进马克思主义进网络。
马克 思主义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 发展的必然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决定着我国网 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指导着我国网络意 识形态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灵 魂。
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位,必须旗帜鲜明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网络,既要进"[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13XKS021)和2016年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专题项目“党中央网络文化软实力战略思想研究”(2016ZDZT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强:关于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又要进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既要 进政府网站又要进社区网站,既要进商业门户网站 又要进社交网站,既要进专业网站又要进娱乐网站,既要进P C端网站又要进移动端网站,从而形成以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导,以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政 府网站为骨干,以门户网站、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为 依托的中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
要及时系 统全面地宣讲、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网民关注 的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焦点问题,引导各种社会思想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抵御西 化、分化、弱化,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 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永 不变色。
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 达74亿,微博月活跃用户达2亿,微信月活跃用户 超6.5亿,微信公众号1100万,智能手机用户近9亿,69%的用户通过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
①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两微一端”显得尤为 迫切而重要。
必须理直气壮地同网络错误思潮做斗争。
互联 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 流意识形态交锋、较量、斗争、博弈的主战场,日益成 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西化”、“分化”、“渗 透”、“演变”中国的主阵地。
目前,境内外敌对势力 别有用心地培植一些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明星、网络 大V等网络推手,试图通过门户网站、商业网站、专 业网站、社交网站、QQ群、微信圈甚至反动网站,大 肆向我国网民宣扬和兜售民主社会主义、创新马克 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道德保守主义、网络自由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宪政主义、普世价 值、拜物主义、极端主义、公正主义、大国心态、新左 派、新儒教、伪科学、宗教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 克思主义的思潮,诋毁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质疑马克思主义的 合法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 会主义性质,抹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人物、杰出 人物、先进人物,歪曲党史、国史,否定改革开放成 果,对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提升形成了 严峻的挑战。
2010 —2014年,本课题组在全国范围 内对“网民关注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新自由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 深受网民关注,这引起我们高度警惕(见表1)。
因此,面对网络各种错误思潮、错误思想、错误观点,党 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广大网民 要敢于发声、敢于交锋、敢于斗争和敢于亮剑,绝不 给任何错误思潮、错误思想、错误观点提供任何传播 渠道。
要理直气壮地唱响网络主旋律,传播网络正 能量,讲述中国好故事,营造网络好氛围,引导网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 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网络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
表 1 2010 —2014年“网民关注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前10排名类别20102011201320141新自由主乂普世价值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2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3民主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4文化殖民主义道德保守主义拜物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5道德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普世价值6新左派文化殖民主义极端主义宪政主义7历史虚无主义国家干涉主义新儒教民粹主义8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民粹主义新左派9大国心态民粹主义道德保守主义新儒教10伪科学公正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伪科学二加强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建设,提升中国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力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力是网络文化软实力最根本 的内容。
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 着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大小。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网络文化初步形成 了以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 教育为主要内容产品的产业格局,网络文化产品无 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 成绩。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统计显示:截 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3.91 亿,占整体网民的56. 9%,市场销售收人1346亿 元;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 04亿,占整体网民 的73. 2%,市场规模247. 9亿元;中国网络音乐用 户规模达5.01亿,占整体网民的72. 8 %,市场规模①h ttp://m edia.people,./n.l/2016/0730/c40606—28596737.h tm l .《文化软实力》2〇16年第4期约126.7亿元;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2.97亿,占整体网民的43.1%,市场规模达70亿元;中国网络 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占整体网民的16.0%,市场规模达1191.7亿元。
①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网络文化产品原创力不 足、品质不高、传播力不强,从而导致网络文化产品 吸引力不强。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 产品原创力严重不足。
一些网络文化产品同质化、抄袭、仿制、山寨、侵权、盗版等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网络游戏产品的内容与题材同质化、类型化现象 严重。
一款成功的游戏往往会跟随大量的模仿、抄 袭、仿制、山寨、侵权、盗版行为;网络游戏行业反复 加工同一 I P,游戏题材大同小异、资源浪费严重;游 戏厂商依赖市场既有I P,侵权、抄袭与盗用I P行为 屡禁不止;部分游戏产权混乱。
二是网络文化产品 品质不高。
一些网络文化产品以传播虚假信息、淫秽色情信息、不良有害信息、低俗媚俗庸俗信息来吸 引网民&一些网络文化产品以虚假宣传、虚假炒作、虚假广告、暴力游戏、色情艳照、不雅视频、占卜算 卦、诽镑中伤、恶搞忽悠、网络攻击、网络赌博等方式 欺骗吸引网民。
而真正地集民族性、原创性、思想 性、艺术性、观赏性、批判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精品 力作鲜少。
这些品质低下的产品,严重影响了网民 是非观念的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 行。
三是网络文化产品传播力不强。
就全球网络传 播而言,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等国家级主 要对外传播平台以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搜狐、盛 大等主要商业网站,其全球的传播力、影响力相对较 弱。
世界网络信息中90%属于英文语系,世界新闻 资源约90%来自B B C、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
“西强东弱”的世界网络文化传播格局没有改变。
因此,加强我国网络产品内容品质建设,提升网络文化 产品内容品质,任重道远而刻不容缓。
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产品内容建设? 一是大 力实施网络文化精品工程。
着力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上 网工程、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工程、网络精品阅读工 程、网上实用信息建设工程、网络文化精品创作工程& 创作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网民、贴近实际、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网络内容产品,打造 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网络文化精品佳作,满 足广大网民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
二是大力培育 和扶持网络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络文化骨干企业,挖掘重点网络文化企业亮点,促进网 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