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本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本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粉尘危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工业生产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建筑工地、化工厂等。

三、粉尘危害识别与评估1.企业应当建立粉尘危害识别与评估制度,并委派专人负责执行。

2.粉尘危害评估应当包括粉尘来源、粉尘浓度、粉尘颗粒大小、暴露时间等因素的调查研究。

3.根据粉尘危害评估结果,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四、粉尘防护设施与装备的要求1.企业应当根据粉尘危害的性质和程度,相应地配置粉尘防护设施与装备。

2.粉尘防护设施与装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

3.企业应当对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五、粉尘危害防治措施1.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通风设备及排风系统,确保粉尘被及时、有效地排出。

2.加工环节应当采取湿法加工或局部排尘等措施,有效控制粉尘产生及扩散。

3.对于治理困难的粉尘源,企业应当采取封闭、隔离等措施,防止粉尘外泄。

4.企业应当建立粉尘清洁制度,并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以减少劳动者的暴露。

5.企业应当加强监测与检测,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粉尘危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六、粉尘危害防护管理责任1.企业应当明确粉尘危害防护的管理责任,并将之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

2.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粉尘危害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3.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粉尘危害防护意识和能力。

4.对于违反粉尘危害防护管理规定的行为,企业应当及时进行处罚,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七、监督检查和处罚1.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粉尘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

2.对于违反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罚,直至责令停工整顿。

八、附则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防尘、防噪音措施

确保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控制噪声的保证措施一、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人,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按照ISO14000 标准体系进行运作。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

二、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1、首先注意施工现场的位置,以及了解施工对附近影响的情况, 精心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及优化施工方案,以对该工程临近房屋或道路引起最少的损害、噪音或任何其它的干扰和不便。

2、对于本次施工在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运输中,尽量避免如水泥、黄砂、垃圾等散落及粉尘飞扬,保护周围优美的城区环境。

3、本次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设施,拟在工地现场外租借安排,关随时保持现场的卫生清洁工作.4、项目经理部需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科学安排施工流程,将机器噪声大的施工按排在白天,并将噪声大的设备实行防噪处理。

5、现场工程指挥部要认真对待人为噪声的发生,制定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现场严禁出现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等现象.6、现场项目经理要充分认识到环保方面出现的扰民问题,在施工中所使用设备要设置除尘装备,清运垃圾必须使用喷洒后方可运输,严禁从窗口倾倒垃圾。

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要遮盖,现场专用道路要经常洒水,从而把粉尘污染扰民降低到最小限度。

三、施工现场防尘措施1、施工现场垃圾清理时,采用袋装法,严禁凌空随意抛撒;水泥及其它可飞扬的细颗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运输和卸载时做到宁慢勿散,以防止遗酒飞扬,减少扬尘。

2、生活区内的锅炉或食堂大灶的烟囱加高,完全燃烧或燃烧型媒,尽量采用消烟除尘型锅炉和消烟节能回风灶,烟尘降至符合有关部门的排放标准.四、防止水污染措施1、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装置,使污水经过隔油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平时加强管理,定期陶油和杂物,防止污染。

2、施工现场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及其加工场地,其内严禁施置其它物资,地面和墙面下部做防渗漏处理,存储、使用均要专人负责,防止跑、冒、滴、漏.3、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排入下水道或埋地处理,以免污染地下水.五、施工现场防噪声措施1、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树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摔打木板、乱吹哨,限制高声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2、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 点到次日早 6 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100题职业卫生题

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100题职业卫生题

第四篇!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100题职业卫生考试题1. 化学性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包括()。

B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长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D、最高容许浓度2. 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不包括()。

DA、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B、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C、职业病诊断标准D、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3. 苯的工业用途广,但其不能用作()。

CA、喷漆B、油漆C、洗发水D、粘胶剂4. 苯所致的职业性慢性白血病诊断有哪些依据()。

ABCA、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B、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C、结合工作中接触溶剂成分、工作环境空气场所检测报告D、神经衰弱综合症的表现5. 由于环境中的二噁英类物质主要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对二噁英类进行评价时,通常将各同类物折算成相当于2,3,7,8-TCDD的量来表示,称为毒性当量()AA、Toxic Equivalent QuantityB、FiberglassreinforcedplasticdustC、DolomitedustD、Teadust6. 各种粉尘(石棉纤维尘除外),凡游离SiO2等于或高于()%者,均按矽尘职业接触限值对待。

BA、15B、10C、17D、47. 监测检测原则要求()。

ABCDA、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采样按GBZ 159执行B、对分别制定有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的粉尘,应优先选择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接触浓度C、与BELs相配套的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及其代谢物或效应指标的测定按照GBZ/T 295执行D、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和粉尘的检测按GBZ/T 160、GBZ/T 300和GBZ/T 192执行。

若无相应的检测方法,可参考国内、外公认的检测方法,但应纳入质量控制程序8. ()是评价劳动者接触水平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

AA、PC-TWAB、PC-TWBC、PC-TWCD、PC-TWD9. 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含有标注为“()”和“()”的化学物,对这些物质应采取可行措施控制其接触。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利益。”“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中对劳动者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做了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1967年至1978年为停滞阶段。
这一时期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建设受到阻碍。
01
02
1979年至1990年为恢复发展时期。
01
在这一阶段,国务院、原劳动部、卫生部等部委颁布了大量安全卫生法规。1979年10月,国家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982年,国务院颁布《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198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监察工作报告》;1987年,国务院颁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01
1991年6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
02
1995年3月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03
工作时间和休假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1996年4月原劳动部颁发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6号,2008年1月15日)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6号,2008年1月15日)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6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总理温家宝二○○八年一月十五日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为了更好地适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国务院对截至2006年底现行行政法规共655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一、对主要内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目录见附件1)二、对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经消失,实际上已经失效的43件行政法规,宣布失效。

(目录见附件2)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1.国务院决定废止的行政法规目录(49件)2.国务院决定宣布失效的行政法规目录(43件)附件1:国务院决定废止的行政法规目录(49件)序号法规名称公布机关及日期说明1铁路留用土地办法1950年6月24日政务院公布已被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0号公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代替。

2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1950年9月20日已被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代替。

3关于搬运危险性物品的几项办法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1951年10月9日劳动部公布已被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公布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代替。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模版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模版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模版一、总则1.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防止粉尘危害事故的发生,加强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职工。

3.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和完善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执行。

二、粉尘危害识别与评估1.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粉尘危害识别和评估。

2.识别和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包括对粉尘危害源、粉尘排放、粉尘扩散、作业活动等进行全面的分析。

3.识别和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向相关职工公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粉尘危害防护设施1.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粉尘危害防护设施,包括粉尘收集装置、通风设备、防护罩等。

2.粉尘收集装置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型和安装,并定期维护和清洗,以确保其功能的正常运行。

3.通风设备应根据工作场所的情况合理设置,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粉尘的浓度。

4.防护罩应符合安全工程学原理,并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四、粉尘危害防护措施1.在工作场所应采取有效的粉尘危害防护措施,包括工艺改造、替代技术、包装密封等。

2.对于存在严重粉尘危害的作业环节,应优先考虑使用封闭式设备进行作业,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3.在进行粉尘作业时,职工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防护服等。

4.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其正确使用。

五、粉尘危害监测与检测1.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粉尘危害监测和检测制度。

2.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3.对粉尘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其粉尘产生量和扩散情况。

4.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与粉尘危害相关的职业病。

六、粉尘危害应急管理1.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粉尘危害应急管理制度。

2.制定并组织实施针对粉尘危害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和处置措施。

3.配置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4.组织职工参与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矽肺预防措施

矽肺预防措施

矽肺预防措施什么是矽肺?矽肺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矽尘中引发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矽尘主要来自于一些产业领域中使用石英砂、岩石、矿石等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的物质。

长期吸入矽尘会导致肺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影响肺功能,进而引发矽肺。

矽肺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职业病,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职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矽肺预防措施1.工作站布局调整将产生矽尘的工作站与其他工作区隔离开来,防止矽尘扩散至其他区域。

同时,在矽尘密集的工作区设置隔离罩或防护措施,减少员工接触矽尘的机会。

2.空气净化设备在矽尘密集的工作区域中使用空气净化设备,过滤和清洁空气中的矽尘颗粒,有效降低员工吸入矽尘的风险。

3.呼吸防护装备职工在接触矽尘的环境中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呼吸防护装备,如口罩、呼吸阀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过滤和阻挡空气中的矽尘颗粒,降低吸入矽尘的数量。

4.定期体检对于长期从事与矽尘有关的工作的员工,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职业病筛查。

早期发现矽肺病变,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和防止病情恶化。

5.工作场所清洁定期清扫工作场所,及时清理矽尘。

使用湿拖把或吸尘器清洁地面和设备,避免扬尘产生。

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减少员工接触矽尘的机会。

6.培训与教育对于从事与矽尘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与教育,加强对矽肺防护知识的了解。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矽肺的危害、预防措施、正确佩戴和使用呼吸防护装备的方法等。

7.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对矽尘产生工艺和设备的管理与监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监督职业卫生和安全监督部门对工作环境进行审查和监测,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总结矽肺是一种危险的职业性肺部疾病,长期暴露于矽尘环境中的职工易受其影响。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预防矽肺的发生至关重要。

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如调整工作站布局、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佩戴呼吸防护装备等,可以有效降低员工接触矽尘的机会。

此外,定期体检、工作场所清洁、培训与教育以及加强管理与监督也是预防矽肺的重要措施。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范本(2篇)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范本(2篇)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范本1、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2、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并定期进行监测和体检。

3、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结合挖潜、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4、凡治理技术条件不成熟的危害性大的作业岗位,要列科研计划,进行攻关。

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工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限期整改。

5、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6、.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

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7、机械铸造和清砂作业,应积极采用“七○”砂、水爆清砂、湿式开箱清砂和密闭落砂等。

喷砂作业应积极采用密闭机械喷砂、喷丸、掷丸及密闭除尘等措施。

8、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9、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或报请厂长(总工程师)批准,不得停用、挪用或拆除。

10、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扩散。

11、有腐蚀性的物料或有能使皮肤吸收毒物的车间(岗位),除配备足够适用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外,还应设有洗眼、喷淋或清水池等冲洗设施。

12、企业应建立健全急性中毒事故的抢救网络系统和抢救方案,强化联络和报告制度。

13、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健康检查,要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14、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在册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目录》(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目录》(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法律法规OHSAS 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一、我国《宪法》及主要基本法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国家其他法律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二、企业安全管理法规•劳动部《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动部劳动保护专项措施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三、事故调查与处理法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劳动部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关于监察机关直接行使行政处分权的程序问题的通知•监察机关参加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问题解答四、职业安全法规•劳动部关于装卸、搬运作业劳动条件的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五、职业卫生法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管理办法(草案)•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报告办法•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劳动部关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动部关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劳动部关于推动企业全面实施新工时制度的通知•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七、女职工及未成年人的特殊劳动保护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节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八、工伤保险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节选)•《劳动保险问题解答》(节选)•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突然发病死亡待遇如何处理的复函•关于执行(65)险字第760号文的复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九、劳动保护争议与仲裁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远洋运输公司遇难船员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伤残程度5级和6级有关待遇发放渠道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后待遇享受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他人蓄意伤害是否认定工伤的复函十、其他•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有人追求时,内心的一份矜持是必要的,即使心里很爱,也需要给追求者时间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起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一、总则1.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根据几年来工厂中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经验,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石英粉厂、玻璃制品厂、耐火材料厂、砂轮制造厂、陶瓷厂、搪瓷厂、电瓷厂、选矿厂、机械制造厂(翻砂、喷砂车间)和其它生产过程中产生游离二氧化矽粉尘的各种作业。

3.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的根本任务是防止含游离二氧化矽的粉尘在空气中飞扬,使车间每一立方公尺空气中含游离二氧化矽10%以上的粉尘含量不超过二毫克,含10%以下的含量不超过10毫克,以保障职工的健康。

4.工厂防止矽尘危害工作必须采用技术、组织和卫生等综合措施才能充分收到效果。

最基本的技术措施有下述各项:(1)在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矽粉尘的破碎、运输、过筛、混料、投料等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以机械来代替人力进行操作,以避免工人和矽尘接触。

(2)使用不含游离二氧化矽或含量较低的物质作为原材料,以代替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矽的材料,同时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颗粒较大的矽砂(大于15微米)代替危害性大的细粉。

(3)原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采取洒水湿润,甚至将全部生产过程改用湿法,并辅以喷雾等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

(4)对含矽原料的破碎、混合、运输、过筛、包装等过程和机械厂的喷砂过程等生产设备应最大限度做到密闭,并须装设排风除尘设备,以防止矽尘飞扬。

(5)结合生产特点,加强车间的通风换气,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的方法,把新鲜空气送到工人工作地点,以降低空气中含尘量,但须注意不应把已沉集的粉尘吹起或从室外吸入含尘量很大的空气。

(6)加强对厂房和机械设备的清洁维护工作,对职工进行个人防护及防尘教育。

5.从密闭设备或从产生粉尘的车间中排出的含尘空气,应经过除尘处理,并送往高空稀释,以达到大气卫生防护的要求(粉尘含有游离二氧化矽10%以上时送入高空后每一立方公尺空气中矽尘含量不得超过20毫克)。

6.一切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企业中,产生粉尘的厂房建筑,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的规定,使厂房与其它车间及工厂办公室保持一定距离,厂房结构、门、窗、天花板及地面便于洒水清扫和防止粉尘堆积。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减少粉尘作业对员工的危害,特制定本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进行粉尘作业的员工和相关部门,并应严格遵守。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粉尘作业对员工的危害;2. 提高粉尘作业环境的卫生状况,减少粉尘扩散范围;3. 规范粉尘作业流程,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三、责任分工1. 公司领导:负责制定和完善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监督其落实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2.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粉尘作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和指导,监督粉尘作业的执行情况。

3. 相关部门和岗位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粉尘作业,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四、粉尘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粉尘作业前需要进行作业环境的评估和粉尘危害的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3. 确保作业区域的通风设施和粉尘收集设备的正常工作,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五、粉尘作业过程中的防护措施1. 尽量采用封闭式作业,以防止粉尘扩散。

2. 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3. 保证作业区域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和更换过滤器。

4. 使用湿法作业或吸尘装置进行粉尘的清除与收集。

5. 定期进行粉尘作业区域的清洁,防止粉尘积聚。

六、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1. 作业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粉尘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作业人员应熟悉使用防护设备的方法,正确佩戴和维护设备。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粉尘作业相关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2. 迅速切断粉尘源或切换到安全的作业状态,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3. 组织作业人员转移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确保伤员及时得到救治。

八、制度监督和改进1. 定期进行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检查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防止因毒害和粉尘等工作环境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使员工在有害物质和粉尘等工作环境中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护,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所有与有害物质和粉尘有关的工作场所和岗位。

二、责任分工1.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确保公司内有害物质和粉尘工作环境的合理控制,确保所有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2.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和维护公司内的安全与环保工作,负责制定相关的防毒、防尘管理计划和措施。

3.部门负责人负责做好本部门员工的防毒、防尘保护工作,确保防护装备的合理配备和使用,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4.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防毒、防尘管理制度执行,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参加相关培训并积极配合防护措施的实施。

三、防毒、防尘管理措施1.工艺控制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和粉尘的产生,严格控制其在工作环境中的浓度。

2.个体防护装备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需要,配备合适的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通风换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新鲜空气流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和粉尘的浓度。

4.清洁消毒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5.定期检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和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检测,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6.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毒、防尘培训,提高其对有害物质和粉尘工作环境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工作程序1.评估和确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粉尘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制定并公布防毒、防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4.制定定期检测计划,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和粉尘的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防护措施。

5.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6.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情况,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有效实施。

矽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矽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正确佩戴口罩:佩戴防尘口罩时,应确保口罩紧贴面部,避免漏气。同时,应定期更换滤芯,保持口罩的过滤效果。
佩戴时间:在矽尘浓度较高的工作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佩戴防尘口罩,减少矽尘对呼吸道的危害。
注意事项:佩戴防尘口罩时,应注意观察口罩的过滤效果,如发现滤芯变色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同时,应注意保持口罩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保持设备良好运转: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矽尘的泄漏和扩散。
保持工作场所清洁
定期清扫工作场所: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
保持设备清洁:设备表面应定期清洁,避免粉尘堆积
通风设施: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有助于减少矽尘的浓度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呼吸康复:进行呼吸锻炼,提高肺功能
05
加强职业健康保护意识
提高员工对矽尘危害的认识
加强职业健康保护意识:强调员工在工作中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定期检查身体等。
矽尘对健康的危害:介绍矽尘对呼吸系统、肺部健康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职业病。
矽尘危害的案例分享:分享一些矽尘危害的案例,让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矽尘的危害。
长期接触矽尘可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降低免疫力:矽尘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引发炎症:矽尘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损害肺部组织:长期接触矽尘,可导致肺部纤维化,损害肺部组织。
增加感染风险:矽尘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矽肺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止咳、化痰、平喘等
手术治疗: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肺移植等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尘毒危害对员工的伤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涉及尘毒作业的相关人员。

三、责任分工1. 公司高层领导应当确立并落实尘毒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责任,并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尘毒防护工作相关制度与规范,监督其落实情况并检查评估。

3. 监工和经理应负责培训和管理员工,确保员工理解并遵守尘毒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

4. 所有员工应当参与相关培训,理解并遵守尘毒防护措施,及时上报存在的问题并配合相关安全检查。

四、作业环境控制1. 公司应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对于尘毒环境高风险作业区域,应设置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局部排风装置等,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况。

3. 尘毒作业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并设置控制进出区域的措施,一旦发现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五、防护装备和设施1. 所有从事尘毒作业的员工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并确保其完好、清洁,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

2. 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尘口罩、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员工应依据作业需要正确佩戴。

3. 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洗眼器、洗眼泉等,应设置在尘毒作业区域附近,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况。

六、作业规范与培训1. 各部门负责人应制定尘毒作业规范,并确保员工遵守。

规定应详细说明作业内容、防护要求、紧急处理程序等。

2. 公司应定期组织尘毒防护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尘毒的危害、防护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3.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尘毒防护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七、应急预案与演练1. 公司应编制尘毒作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2. 当发生尘毒事故时,员工应立即采取避险行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生产部门。

尘毒噪及射线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尘毒噪及射线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尘毒噪及射线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尘毒、噪音及射线的相关工作和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作业、设备维护、办公环境等。

3. 公司对尘毒、噪音和射线的相关作业、设备等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二、尘毒管理1. 所有涉及产生或接触尘毒的职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尘毒的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尘毒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装备的使用、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场所的清洁等。

3. 尘毒的清理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扬尘、飞散等现象。

4. 防护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职工必须正确佩戴并经常检查设备的状况。

三、噪音管理1. 所有涉及产生或接触噪音的职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噪音的危害、对策和保护措施。

2. 噪音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密封设备、隔音措施、防护设备的使用等。

3. 高噪音区域必须设置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人员进入必须佩戴防噪音设备。

4.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

四、射线管理1. 所有涉及产生或接触射线的职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射线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措施。

2. 射线设备必须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其安全运行。

3. 射线作业区域必须进行隔离,并设置警示标志,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

4. 射线防护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五、责任与制度1. 公司设立尘毒、噪音和射线管理责任人,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每个部门设立尘毒、噪音和射线管理岗位,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工作。

3. 每位员工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严禁擅自操作和违反相关规定。

4. 员工对于存在的尘毒、噪音和射线安全隐患有权利和义务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整改工作。

六、监督与检查1. 公司将定期对尘毒、噪音和射线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导语: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满足防尘要求。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文章,仅供参考!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一、粉尘的种类粉尘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也可按照可能产生的危害分为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炭黑尘、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电焊烟尘等。

二、矽尘的危害其中矽尘常见于煤炭有色金属等采选业,建筑行业等,可能导致矽肺。

炭黑尘常见于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等,可能导致炭黑尘肺。

三、铝尘的危害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常见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轻有色金属冶炼业、磨具磨料制造业,可能导致铝尘肺。

电焊烟尘常见于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加工、制动梁加工等,可能导致电焊工尘肺。

目前我国铝硅合金汽车轮毂抛光一般都是用工人通过电动、气动抛磨工具手工进行抛光,轮毂的'生产企业必须雇佣大量的工人专门从事轮毂的抛光加工,占用了相当大面积的厂房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轮毂生产企业存在很大的生产安全问题。

四、近些年粉尘爆炸事件业内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面粉厂、煤矿等企业多次发生粉尘爆炸事件:2002年广州食品原料粉尘爆炸事事件,2005年黑龙江煤粉爆炸事件,2008年昆明硫磺粉尘爆炸事件,2009年浙江硅粉粉尘爆炸事件,2010年河北淀粉爆炸事件,2011年成都富士康的抛光车间收尘风管可燃粉尘意外爆炸事件。

2014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公开报道过的粉尘爆炸事件就有7起(包括昆山爆炸事件)。

其中包括金属粉尘爆炸4起,食品类粉尘爆炸2起,化工类粉尘爆炸1起。

五、生产性粉尘防治生产性粉尘危害防治所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包含有:1、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消除产生或减少粉尘,对于工艺技术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特性,设计相应防尘通风控制措施。

2、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国务院批转劳动部关于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劳动部关于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劳动部关于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62.08.08•【文号】•【施行日期】1962.08.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务院批转劳动部关于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六二年八月八日)国务院同意劳动部《关于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现在转发给你们,希即研究执行。

过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防止矽尘危害做了许多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两、三年来,许多单位放松了这项工作,以致矽尘危害的情况又有所发展,矽肺病患者有所增多。

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严重注意。

做好防尘工作,既是搞好生产所需要,又是关心工人健康的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结合企业调整工作,加强对防尘工作的领导,健全有关的管理制度,继续推行湿式作业、密闭除尘等有效措施,尽速把作业场所的矽尘浓度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劳动部关于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自从一九五六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以来,中央和各地的有关部门对于矽肺病的防治,都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少厂矿作业场所的矽尘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显著的如湖南锡矿山锑矿、江西浒坑钨矿和湖州、苏州石英粉厂等三十多个单位,已经把作业场所的矽尘浓度长期控制在每立方米二毫克以下,在这些单位从事矽尘作业已有四、五年的工人中,迄今未发现矽肺病。

这说明国家所规定的“二毫克以下”的标准,是能够达到的,矽肺病是可以防止的。

但是,目前在不少厂矿企业(主要是一些石英粉、玻璃、耐火材料、陶瓷、金属矿、煤矿等厂矿)中,矽尘危害仍然相当严重,有的作业场所矽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面患矽肺病的人数还相当多。

这是值得我们严重注意的。

几年来对矽尘危害没有很好地控制的原因,除了防尘设备器材不足和部分新企业缺乏防尘经验以外,主要是一些厂矿领导干部对于矽尘危害工人健康和影响生产的严重后果,还认识不足。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减少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制定本《职业危害防尘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岗位和员工。

三、工作责任1. 公司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尘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并确保职业危害防尘措施的有效实施。

2. 部门领导应当组织实施本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危害防尘要求。

3. 员工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要求,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并积极参与职业危害防尘培训和演练。

四、环境检测与评估1. 公司应当委托专业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环境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处于职业危害防护区域的员工,应当进行职业病风险评估,确保其工作环境不对健康造成损害。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备1. 公司应当依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职业病风险评估结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2. 员工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设备,确保其有效性。

六、工作场所清洁1. 公司应当定期清洁工作场所,确保尘埃等污染物的清除。

2. 员工应当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不得随意扔弃废弃物。

七、职业危害防尘培训1. 公司应当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危害防尘培训,包括危害防护知识、个体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等内容。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通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 公司应当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危害防尘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八、事故应急预案1. 公司应当制定职业危害防尘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提前预防和防范事故发生。

2. 一旦发生职业危害防尘事故,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员工疏散和施救,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九、监督检查与考核1. 公司应当建立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职业危害防尘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及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2. 职业危害防尘工作的相关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并保存至少5年。

尘毒噪及射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尘毒噪及射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尘毒噪及射线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尘毒、噪音和射线是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工作安全,必须建立尘毒、噪音和射线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加强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下面是一份尘毒、噪音和射线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尘毒、噪音和射线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尘毒、噪音和射线作业岗位。

二、管理责任1. 单位负责人对尘毒、噪音和射线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并且通过制订、实施和监督安全管理制度来确保其有效性。

2.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尘毒、噪音和射线安全管理小组,组织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1.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尘毒、噪音和射线的风险评估制度,并且对所有尘毒、噪音和射线的作业岗位进行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措施等,确保职工免受尘毒、噪音和射线的危害。

四、个体防护1. 在职工进行尘毒、噪音和射线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噪耳塞等。

2. 个体防护用品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有效性。

五、监测和检测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尘毒、噪音和射线监测和检测设备,对职工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2. 对监测和检测结果异常的作业岗位,必须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职工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要求。

六、救护和应急预案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并且制定相应的急救和应急预案。

2. 在发生尘毒、噪音和射线事故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危险,保护职工的安全。

七、培训和宣传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尘毒、噪音和射线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矽尘危害工作管理办法
(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国务院批准
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防止矽尘危害(以下简称防尘)工作的管理,保护职工的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一切在生产中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矽百分之十以上的粉尘的国营、公私合营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单位)。

第三条企业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使矽尘作业场所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游离二氧化矽百分之十以上的粉尘,经常保持在二毫克以下。

第四条在采掘矿石、岩石及其他凿岩工程中,必须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加强通风等防尘技术措施。

因缺乏水源,采取湿式凿岩措施确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干式捕尘的措施。

第五条企业单位使用石英粉原料,有条件的应该尽量采用天然石英砂。

企业单位的破碎、碾压、筛选、输送、搅拌含矽原料时,以及在喷砂、翻砂等工艺过程中,应该采取湿式作业的技术措施。

因限于技术条件,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可以采取密闭吸尘的措施。

有些作业场所还可以同时采取湿式作业措施和密闭吸尘措施。

第六条在新建、扩建、改建有矽尘作业的企业时,设计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中对防尘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单位在审查设计和验收工程时,应该吸收本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卫生部门的干部参加,发现有不符合防尘要求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入生产。

第七条施工、生产部门在采掘矿石、岩石或进行其他凿岩工程时,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和采掘技术计划(或作业规程)中提出防尘措施,并经同级安全技术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和进行生产。

第八条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应该根据防尘工作的需要,设立专管机构,或指定适当的机构、人员管理日常防尘工作。

第九条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应该加强对防尘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防尘工作的责任制度,把防尘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

各级生产领导人员都要负责做好防尘工作,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安排防尘工作。

各有关的专业机构也要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做好防尘工作,保证防尘措施的实现。

第十条一切防尘设备都应该有人负责维护。

企业单位必须定期检修防尘设备,并将检修项目列入设备检修计划之内。

第十一条一切防尘设备,不得任意拆除或挪作他用。

对任意拆除和挪用防尘设备的,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单位应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处分。

第十二条企业单位每年必须制订防尘措施计划,所需设备、材料和经费应该纳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企业主管部门应该督促所属企业单位实现其防尘措施计划。

第十三条企业单位应该将有关防尘的技术措施和操作方法分别纳
入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并且认真贯彻执行。

第十四条企业单位应该建立定期测尘制度,指定一定的人员负责测尘工作。

对于每个矽尘作业场所的矽尘浓度,每月应该至少测定一次,含矽量高的至少测定两次。

如果自行测尘确有困难,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应该予以协助。

企业单位应该将测尘结果及时向职工公布,并于每季度末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劳动部门。

第十五条企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使其了解矽尘对人体的危害,并学会和掌握有关防尘的操作规程;对于初次从事矽尘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防尘教育以后,才能允许其操作。

第十六条企业单位应该根据从事矽尘作业职工的需要,发给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食堂、宿舍应该同车间或工作地点有适当的距离。

第十七条企业单位对准备从事矽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未经检查和经过检查发现有结核病等禁忌症的,都不得从事矽尘作业。

对从事矽尘作业的职工还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发现患有矽肺病或结核病等禁忌症的,应该及时调离。

第十八条企业单位应该每半年将从事矽尘作业的人数、矽肺病人数和患矽肺病死亡人数向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卫生部门报告一次,同时抄报当地工会组织。

第十九条对矽肺病人,应该根据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劳动能力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组织疗养、休养,不要让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也不要作退职处理。

自愿回家休养的,可以允许。

第二十条企业单位应该根据需要举办疗养所,供矽肺病人脱产疗
养或业余疗养。

各地卫生部门和工会管理的疗养院,应该有计划地吸收一部分矽肺病人轮流脱产疗养。

疗养院、所应该将单纯患矽肺病的同患结核病的人严格隔离。

第二十一条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应该对当地企业单位的防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不采取防尘措施的企业单位,应该要求其限期改进;如借故不改而矽尘危害又很严重的,应该停止其生产。

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应该参加有矽尘作业的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单位的工程验收工作,对于不符合防尘要求的工程,应该制止其投入生产。

卫生部门还应该对企业单位的测尘工作和矽肺病医疗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技术指导。

第二十二条工会组织应该协助企业行政对职工进行防尘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不断改进和维护防尘设施,并发动职工群众对防尘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十三条商业部门应该按规定及时供应从事矽尘作业职工的防护用品、保健食品。

第二十四条县、市人民委员会应该加强对有矽尘作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领导,督促其参照本办法采取防尘措施、使矽尘浓度降低到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限度;对过于分散的有矽尘危害的同类企业,应该适当集中,并督促其切实进行防尘管理;对矽尘危害严重而又无法采取防尘措施的企业,应该停止其生产。

被停止生产的企业,在停产以前应该事先通知用户,建立新的协作关系,避免影响用户生产。

第二十五条生产中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矽不到百分之十的粉尘或其他有害粉尘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应该参照本办法的精神,采取防尘措
施,使空气中的含尘量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施行。

过去有关规定中与本办法有抵触的,应该按照本办法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