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啃老族的对策探究

合集下载

“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

“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

“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第一篇:“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啃老族”社会现象的调研分析啃老族又称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

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34岁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年轻族群。

——摘自百度。

啃老族,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近年来,许多新闻栏目都竞相报道这一现象,说明它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暑期的调查分析中,近一成的调查者不知道什么是啃老族,大约三成的调查者知道啃老族这个词,但并不知道它的代表意义,有人认为啃老族是守一份工作不变动。

由于不了解这个词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啃老族对于自身和社会有着不小的影响,所以对于“啃老族”的调研分析是很重要的。

调查中大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恰当的教育模式造成的,反映的是现代青年一种缺乏责任感、知识水平不高、无法忍受生活苦难的行为,是懦弱群体的代表。

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在多次查阅资料和了解下,我认为这些观点有些偏激,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是社会上普遍的观点,其实在啃老族的背后有许多让我们思考的东西。

啃老族的形成有很多原因,自己、家庭、社会等等都是原因。

但不可否认自己是造就啃老族的最大原因之一。

这里我对于几种不同群体及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在对许多媒体对啃老族的这一群体的调查和暑期调查分析后发现,几个主要组成群体大多由于自身原因而加入啃老族大军的原因如下:一、是大学毕业生,约占20﹪;这一类人主要是由于在大学生活中没有很好的去体会大学是无限接近社会的、甚至可以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的意义,所以这些人在校期间过于注重课本的知识记忆。

从幼时教育开始他们就形成书本为主的潜意识,这对他们影响不小,从而缺少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业生涯结束后对于繁杂的社会没有适应意识,使得精神状态不能适应社会而不能很好的工作。

最新大学啃老现象调查实践报告

最新大学啃老现象调查实践报告

大学啃老现象调查实践报告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某某族”来概括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诉求等独特而内在趋同的某一特定群体,我们看看下面的大学不文明现象调查实践报告吧。

一、大学校园族现象原因分析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大学校园现象也呈现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玩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跟就业相关的考试族,毕嫁族,空巢族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1。

大学生校园“族”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青年性和时代性两方面来说,从青年性来看,青年时期是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个转变期和不稳定期,是动荡多变躁动不安为特征的一个人生过程。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日益膨胀,,青年大学生的主体自我尚在形成过程中,他们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与寻找归属感的愿望就会反映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

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在消解,以往的思维方式正失效,社会许多群体的生活状态出现了“不稳定性”,“族”,“奴”现象正是其典型表现。

由于高等教育转型,大学扩招,就业形势严峻,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校园族群现象的盛行。

2。

就业压力剧增引起的就业焦虑成为“族”现象产生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就就业压力的影响来看,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0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平均规模达到近700万人。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情绪体验。

近几年就业压力常态化导致就业焦虑泛化,因就业压力产生的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现象普遍存在于大三,大四学生中,甚至逼向低年级大学生。

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大背景下,有不少大学生才就读大学就开始担心就业。

低年级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于种种“听说”,自己其实并未有过亲身经历,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脆弱问题。

二、大学生“啃老族”的现状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存在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他们被称为“NEET族”。

对“啃老族”的分析与探究

对“啃老族”的分析与探究

对“啃老族”的分析与探究山丹(南开大学艺术系09级04班)摘要:本文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中关于价值观,物质观及时间观的观点,来分析关于近年来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啃老族”。

其中解释了关于“啃老族”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并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等方面发表了个人理解。

关键词:“啃老族”;就业;社会压力;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啃老族”是那些在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也不参加家务劳动,靠父母养活的年轻无业人员。

他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无求职愿望”;二是“即使有求职愿望,却没有求职行动”。

他们既不同于那些因为收入低而不得不依靠父母帮助的年轻就业者,也不同于那些由于某种原因失业后而积极主动去寻找就业机会、暂时不得不依靠父母养活的年轻人。

他们纯粹是赖在父母怀里没有“断乳”的“成年孩子”。

这群体并非当代中国特有。

美国和日本也存在着大量大学毕业后仍然依靠父母养活的年轻男女,他们称之为“NEET(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族”。

有人说,“啃老族”只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其实,少量的“啃老族”增加的只是个人成本或者家庭成本,但是大规模的“啃老族”的存在就会使个人成本、家庭成本最后转化为社会成本,带来人力资源的浪费、社会养老保障的负担、就业人口的结构失衡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艰难,当今“啃老族”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找出“啃老族”思想政治教育难点的症结所在,探索如何有效地教育引导他们,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部分“啃老族”心理自卑和封闭。

由于当今中国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大增,再加上国际金融海啸导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日益严格,不仅强调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性别年龄等方面,而且变相降低劳动者的收入待遇,使得广大应届毕业生一开始就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大学生对“啃老”现象态度的访谈研究

大学生对“啃老”现象态度的访谈研究

摘要“啃老族”作为我国社会转型和结构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在当代激烈碰撞的社会产物,它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并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稳定运行与和谐发展。

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啃老族”所持的态度,以及持该态度的深层原因,能够有效防止“啃老族”现象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访谈,与20个年龄相似、不同专业、不同家庭条件的大学生就“啃老族”现象这个话题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关键词“啃老”现象大学生态度访谈研究1 问题提出1.1 关于“啃老”的定义“啃老”其英文来源于“NEET”发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ning的缩写,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

“NEET”所体现的内涵就是成年之后不能独立,仍然依赖父母生活的人。

(周频文,2005)“啃老族”概念定义:只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但仍然不能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持其自身的需要,在不断乳的状态下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

“啃老族”现象的普遍出现,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无论是从个人的成长还是从家庭的稳定,乃至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任其恣意蔓延,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费徽,2009)1.2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啃老”现象陶富国(2005)大学毕业生“啃老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依赖型。

这部分大学毕业生一直生活在溺爱型家庭中,由于长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这类大学生在就业中不可能选择工资不高、条件艰苦的行业或单位工作,而他们一心向往的高薪行业和单位竞争异常激烈,“门槛”很高,非特别品学兼优者难以进入。

“啃老”现象浅析及应对

“啃老”现象浅析及应对

“啃老”现象浅析及应对摘要不知从何时起,“啃老”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报导当中。

在各种啃老事件当中,有的“啃老族”完全丧失人生追求,有的竟把自己饿死,更有甚者,还有因啃老导致的刑事案件,破坏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与法治运行。

那么,为什么会有啃老现象的发生,应当如何应对?本文将就此予以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啃老孝道传统文化立法完善一、啃老现象的危害1、对啃老族自身的危害不知从何时开始,“啃老族”时常现于媒体。

有人啃老被赶出家门,有人要钱遭拒,威胁跳楼[ 参见网络报导:2015-10-14,重庆晚报:啃老小伙欲买苹果6S 遭拒威胁父母要跳楼。

]。

更有23岁的杨锁和大学生王小林将自己活活饿死的事件发生。

相关报导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也引发了人们对类似事件的讨论和深刻思考。

大好的青春,却以这样可悲的结局结束了人生,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2、对老年人的危害24岁的赵某,因向奶奶索要2000元钱未果,一怒之下竟然砸烂了奶奶一屋子的家具,使得老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更有甚者,还有25岁啃老族弑父、39岁啃老女弑母的悲剧发生。

类似案件的一再发生,令人痛心不已。

显然,啃老族的危害已远非只是危及自身而已,而是危及到家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命和生存安全。

3、对社会和谐、法治建设的危害啃老族大多沉迷电子游戏或网络游戏,而游戏成瘾不但会导致猝死,还会进一步诱发盗窃、杀人等严重的刑事犯罪,严重增加了司法机关的工作负担,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法治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

难怪《三字经》曰:“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4、对民族复兴的危害早在2006年,就有报导,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其中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养着,成为社会中的啃老族。

事实表明,啃老现象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民族复兴的进程。

因此,对于啃老现象这个顽疾,从预防到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

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

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论文导读: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啃老族”浮出水面。

并就其原因和对策做出相关评论。

但是尚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原因,审视当代中国的“啃老族”现象。

关键词:“啃老族”,原因,对策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啃老族”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啃老族”,是一个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找不到的新词汇,也是个舶来品。

他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用来比喻大学毕业后,以薪水少等理由拒绝工作的年轻人。

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东方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啃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今天的“啃老族”又称“NEET”族,它发源于英国,以后逐渐被世界其它国家所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啃老族”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分布范围更加广泛,由此带来了许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许多社会学家预测,伴随着未来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如今,“啃老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社会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已经做出题目为青年“傍老族”现象分析报告;有关网络、报纸、杂志等各媒体也纷纷对“啃老族”这一群体进行观察与采访,并就其原因和对策做出相关评论。

一、“啃老族”现象的原因分析本该在经济上自立、并且能够赡养老人的成年人却成了“啃老族”,看似属于“私人领域”,但随着家庭问题向社会“外溢”,其影响不在只局限于家庭本身,还影响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青年期比人的任何时期都更富有朝气,精力更充沛,情绪更饱满,他们的求知欲、成就欲与表现欲,都是很强烈的,正是从依附走向独立,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那么与之相悖的“啃老族”的形成原因何在呢?在社会学中,行动是一个专业术语,即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

行动的第一要素就是行动的目标,即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同时也是采取行动的原因或动机。

大学生关于啃老族问题的调查汇报PPT

大学生关于啃老族问题的调查汇报PPT
大学生关于 问题的调查
每个做子女的,不管成长到几岁,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对风暴时, 习惯躲在父母身后,面对挫折时,习惯找父母倾诉,面对伤害时,习惯找父母哭泣。 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这也就使我们被宠溺得成年后依旧像个 小孩子。 ———— 摘自 夏七夕《后来我们都哭了》
调 查 2
工作以后 大学毕业 大学本科 研究生
29.4% 58.0%
10.7%
1.7%
“在中国年龄在23岁 (大三大四左右)”以后, 还依靠父母经济支持的 人就属于3人
没感觉
40人
你对啃老族 的看法?
“啃老族”在我们一 般人看来,是个贬义 词,带有明显的感情 色彩。所以,大多数 人还是想要经济独立, 摆脱“啃老”。
很羡慕
1人
你认为 啃老族 的产生, 原因是 什么?
关于这的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 点: 1.严峻的社会就 业形势 2.大学生对父母 的依赖 3.父母的过度帮 助与溺爱
长期啃老引发社会问题
其他
8.0%
36.6%
父母不在,难以独立生活
对于啃老族36.6% 的未来,你 觉得呢?
5.3% 13.8%
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找 到办法
社会转型期必然要经过的,以 后会好的
“啃老族”小知识
——你中招了么?
词源:啃老族,又称“吃老族”或“傍老族”,或者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
NEET的全称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 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
“累得半死,才挣几百元。”这是24岁 的张滨赋闲在家的理由。现在他每天在 网吧打游戏。父母为他找过两份工作, 张滨都以太辛苦为由放弃。 “这样的学历,还挑三拣四,有什么 好工作会从天上掉下来呢。”父母忧心 抱怨,却不得不从微薄的工资中分出几 百元给儿子,“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 孩子,总归要自己养”。

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究本文介绍了“啃老族”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的现状、危害及成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啃老”问题的相关对策。

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完善学校教育功能;树立正确的个人就业观。

标签: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成因;对策大学毕业生中的“啃老”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在新的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啃老,虽说事出有因,但也是迫于无奈,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好就业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导致生活成本急剧攀升;房子、车子、票子等城市生活消费理念的不断盛行;高校的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权利寻租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年轻人本身的思想意识中的惰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对家庭和社会更为依赖。

不是频繁换工作就是暂时不愿工作,严重被社会边缘化。

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只好选择啃老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

一、“啃老族”的概念“啃老族”,顾名思义就是啃食父母,有的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它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学习文化课而获得被社会公认的相应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对于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表示畏惧而不愿尝试,选择赋闲在家,生活上依赖父母的特殊群体。

[1]“啃老族”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称这类人为“NEET族”。

1998年法国时政杂志《快报》上用“袋鼠族”来形容这类人,而美国人则把类似现象称为“银餐具综合症”。

在日韩、台湾等地方也有“啃老族”问题的出现。

[2]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的现状及危害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较为突出。

据2014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四成毕业生啃老折射的社会隐忧”一文报道:目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显示,2014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啃老族调查报告

啃老族调查报告

啃老族调查报告篇一:对大学生“啃老族”现象的研究报告应用伦理学研究报告课题:对大学生“啃老族”现象的研究小组成员:王安琪、梅润智、周欢研究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老师:陈金华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不再是找到好工作的保证,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啃老”现象。

这是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冲击,同时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对青年人自身会造成不良影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家庭的,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学校教育的不足。

要改善这种现象,要从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指导等方面入手。

背景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这样一批人。

他们年轻,有一定学历,却处于事业状态,靠父母的收入生活。

他们就是“啃老族”,又叫做nEET族。

nEET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ning的缩写。

目前,在英国,美国,日本,法国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啃老族。

目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啃老族”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根据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

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供养着。

这其中既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又有“创业幻想”的年轻人。

还有低学历,低技能的年轻人。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高校毕业生中的“啃老”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啃老”现状高校毕业生为什么会选择成为“啃老族”呢?一些毕业生觉得之前的工作工资太低,工作内容又无聊,还没有发展前途。

还不如辞职,在家调整调整状态,说不定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一调整就没了期限,工作一直没有找到,成了在家赋闲的“啃老族”。

有的毕业生在几次找工作失意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本科生的工资太低了,要再次深造才有前途。

于是他们回到学校考研。

随着考研失败,他们再次成为了失业者。

很多人在就业的时候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想去的公司嫌自己学历低,又没有工作经验,而愿意录用自己的公司,自己又看不上。

现实的工作于理想状态的相距甚远导致了一部分人选择成为了“啃老族”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延丽的研究,目前,高学历的“啃老族”主要有四种类型1:一、追求梦想型。

啃老族怎么解决方法

啃老族怎么解决方法

啃老族怎么解决方法
解决啃老族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教育观念转变:通过教育系统、媒体等渠道普及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年轻人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提倡自力更生、努力拼搏的精神。

2. 就业与职业培训: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帮助年轻人获取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加生活自理能力。

3. 政策激励: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独立就业创业,提供创业资金和支持服务,减少经济压力,增强自主能力。

4. 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技能,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5. 社会支持: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年轻人依赖父母。

6. 换位思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和支持,父母应理解并接纳子女创业、发展的选择,子女也应该关心和尊重父母的需求和生活状态。

总之,解决啃老族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就业、政策、家庭和
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既要提高年轻人的能力和机会,也要为父母提供合理的福利和支持。

啃老族

啃老族

“啃老族”现象的危害和对策中国的“啃老族”是近几年才在大都市中出现并逐渐增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问题。

教育的缺失和不当、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生存压力、对自身的认识不足等都是其产生的原因。

“啃老族”已经成为一种危害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而且以独生子女居多。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虽然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但仍然无法在经济上独立,父母的支持来维持自身的需要。

他们的出现不仅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也逐渐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啃老族”的形成原因“啃老族”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其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

(一)家庭教育的偏差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主要的环境。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父母觉得自己忙碌一生都是为了孩子,而现在孩子只有一个,父母唯恐自己不能把最好的给他(她) ,于是百般呵护、有求必应。

过分的溺爱,让孩子缺乏独立精神,养成了依附心理,而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使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自力更生、自我奋斗、家庭责任感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以致孩子的人格发育不健全。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人格和能力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愿吃苦,遭遇一点挫折就选择逃避,交际能力差等。

(二)教育体制的弊端教育最初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增进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由于各层次的教育都已经逐渐功利化,所以基础教育变成了以“求升学率”的教育、高等教育则变成了“其文凭”的教育,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获得通过。

(三)社会的因素一方面,由于“铁饭碗”的打破、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取消,使“竞争上岗、择优录取”成为了就业准则。

除了某些家里有钱、有背景、有“路子”的人可以不用考虑就业问题,绝大部分的人都必须要面对挤破头抢岗位的现实。

高校毕业生"啃老族"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啃老族"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生 活 的初 级 社 会 群 体 , 庭 是 一 个 人 和 自 家
我 国“ 啃老 ’ 体与其他国家不 同之处 。 群 1 高校毕业生“ . 啃老族 ” 的特征分析

家 庭 是 以夫 妻 子 女 为 基 本 成 员 , 同 共
11啃 老 族 ” 体 多 为 独 生 子 女 . “ 主 “ 老 族 ” 体 多 为 独 生 子 女 , 些 独 啃 主 这
业显然不利。 1 - 校 毕 业 生 追 求 梦 想 ,与 现 实 的 2高
落 差
的工作经验和社会 阅历 , 在就业市场中根
第 二 , 业 环 境 不 公平 。 一 个 平 等 的 就

就 业 环 境 是 衡 量 社 会 进 步 与 否 的 标 志 之

然 而 现 实 生 活 中 , 多人 为 因素 , 观 许 主
找 自己梦想 中的工作 , 却在现实 中屡屡碰
壁 , 种理想 与现实 中的落差 , 得部分 这 使
住 房 , 车 , 部 不 是 这 些 刚 出校 门 的 学 买 根
青年人对往后 的就业有种挫折感 , 自信心
遭 受打击 , 敢 再面对 就业 , 弃工作成 不 放
为“ 老 族 ” 啃 。
22 _家庭因素
各 种 流 行 元 素 , 有 正 确 的 目标 , 味 的 没 一
2 高 校毕 业 生 “ 老族 ’ 因 分析 . 啃 ’ 成 21 会 因 素 .社

第一, 市场供大于求 。随着大学毕业

牛人数的逐渐增多 , 社会 经济 快速 发展等
啃 对 老 策 族 研 _ ' 究 = 近 f= 随着 社 会 转 型 的 加 速 和 家 庭 几年 ,
出现 了供 大 于 求 的 现 象 , 并且 不 少 招 收 单

浅谈啃老族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浅谈啃老族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近年来,中国的“啃老族”队伍在不断壮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升级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啃老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原因,有家庭环境教育的原因,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

对这一特殊人群,应当采取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案。

一、啃老族的类型分析1.困惑迷茫型。

一些人不了解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根本不喜欢做什么,不能对职业定位。

怀疑工作意义,或者对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考虑过多。

想要劳动的意识不高。

2.丧失自信型。

对于一些啃老族,主观上没有工作的愿望,而且在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下,采取了逃避的方式,完全依赖父母,特别是对一些家境并不宽裕的大学生,出现这种“啃老”的现象大多是这个原因。

3.追求梦想型。

这种情况的“啃老族”不应该称为真正的“啃老族”。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易定红教授指出的那样,是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高,而市场提供的职位有限,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易教授认为大学生啃老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动机引起的,因为个人能力与职位之间的匹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出现大学毕业生“摩擦性”失业现象,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啃老族”的出现。

4.自闭型。

有些啃老族作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

从小与社会接触太少,长大后又固步自封,不愿敞开心扉。

不会与人相处,害怕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

通过逃避社会,达到心灵上的宁静。

二、啃老族产生的原因1.家庭内部的原因。

对于中国的大部分父母来说,一般认为自己辛苦一辈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活得比别人要强,所以一切都为了孩子,而子女从小耳濡目染,慢慢地也形成这样的印象,即父母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而自己根本用不着去努力。

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

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

社工给啃老族的建议

社工给啃老族的建议

社工给啃老族的建议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啃老族是指那些靠依赖子女生活的中老年人群体。

他们通常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对子女产生了过度依赖,并且缺乏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社工的角度出发,给啃老族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摆脱过度依赖并获得更好的生活。

2. 了解自己啃老族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意识到过度依赖是不可持续的。

他们应该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依赖子女的原因,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为之努力。

3. 建立社交圈子啃老族往往过于依赖子女,忽视了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建立广泛而有意义的社交圈子对于个人成长和满足感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加入兴趣小组、志愿者工作等方式来扩大社交圈子。

4. 学习新技能啃老族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兴趣班、培训课程或者报读大学开设的公开课。

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还可以为将来创造更多的机会。

5. 寻找经济来源啃老族应该积极寻找经济来源,减轻对子女的依赖。

可以考虑开设小型商店、从事兼职工作或者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供咨询服务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收入,还可以保持社交联系和自我价值感。

6. 健康管理啃老族需要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

定期体检、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也要学会接受疾病和衰老带来的变化,并寻求专业医疗和心理支持。

7. 寻求专业帮助啃老族在摆脱过度依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时候可以寻求社工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咨询、指导和支持,帮助啃老族建立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啃老族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要学会感恩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9. 子女教育啃老族也应该从子女教育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

子女啃老的解决办法

子女啃老的解决办法

子女啃老的解决办法
针对子女啃老,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从源头上杜绝子女啃老,尽早帮助他树立只有自己动手才会丰衣足食的观念和方法。

一、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及时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职业生涯并为这个生涯目标付出真正的行动,然后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进行实习。

二、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家长应当在家庭教育中始终给子女们和自己灌输“年轻一代不能指望父母养活”的理念,让年轻人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尽快走出及时行乐的“游戏时空”
三、培养社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啃老问题,高校要从教育理念上树立培养社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实际动手能力强或有一门]传]技术的毕业生。

四、社会的帮助,减少啃老族
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和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加强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出台优惠政策予以年轻人的创业进行扶持、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

给啃老族的建议

给啃老族的建议

给啃老族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啃老族现象越来越普遍。

啃老族是指长期依赖父母供养的成年人群体,他们对于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弱,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给啃老族的一些建议:1. 提高自我意识:啃老族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要明白,父母供养子女是一种亲情,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2. 建立独立意识:啃老族应该建立自己的独立意识,不再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

可以通过找工作、创业等方式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减轻父母的负担。

3. 学习理财技巧:啃老族应该学会理财,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不浪费父母的钱财。

可以通过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提高财务状况,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4. 增强职业技能:啃老族应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对父母的经济依赖。

5. 建立独立的社交圈子:啃老族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通过结交新朋友,拓宽人脉,寻找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减少对父母的经济和精神依赖。

6. 学会独立生活:啃老族应该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包括独立做饭、打理家务等。

通过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减轻父母的负担。

7.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啃老族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不要将父母供养视为一种权利,而是要明白自己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8. 寻求心理辅导:啃老族可能存在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可以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

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自己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摆脱啃老族的困境。

9.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啃老族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不要总是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

10.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啃老族应该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增强自己的体质,减少对父母的医疗支出。

啃老族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状况。

对啃老族的建议

对啃老族的建议

对啃老族的建议对于啃老族,也就是依赖父母长期供养而不自立的人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自立能力的培养:啃老族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能力,通过学习、工作或创业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从而能够自己独立生活和养活自己。

2. 深入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啃老族应该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有动力去为之努力,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

3. 接受挑战和困难:啃老族应该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不再逃避或依赖他人。

通过面对困难,不断克服,才能够成长和进步。

4. 建立财务独立:啃老族应该开始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建立自己的财务独立能力。

通过储蓄、投资和理财等方式,逐渐减少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形成自己的经济基础。

5. 增加社交圈子:啃老族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通过结识不同背景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6. 建立独立的生活规划:啃老族应该制定自己的独立生活规划,包括工作、居住、生活等方面。

有了明确的规划,才能够有目标地行动,实现自己的自立。

7. 学会理性消费:啃老族应该学会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奢侈品或过度消费,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8.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啃老族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仅听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

9. 寻求职业指导:啃老族可以寻求专业的职业指导和咨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10. 培养自律和坚持的品质:啃老族应该培养自律和坚持的品质,不仅仅是在工作和学习上,还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长久的进步和成就。

对于啃老族来说,关键是要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通过培养自己的能力,建立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生活规划,才能够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实现个人的自立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啃老族的对策探究
啃老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缓解甚至消除这样一不良的现象,就必须了解清楚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因素,抓住重点,整体统筹,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

3.1 改变家庭教育中不合理的观念与不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动实施教育的一方,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方法。

从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上来看,父母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理念。

正确看待子女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关系,重视发掘子女的特长及爱好,明白在提高子女基本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其健康人格、良好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改变对子女的教育方法。

要想让子女独立,父母先要学会独立,不要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角色,适当的向子女“示弱”,促使子女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父母要狠下心对子女强行“啃老”的行为坚决说“不”,敦促他们自食其力。

3.2 加强学校的育人功能
学校可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上尽可能的向社会实践接近,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对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多方面的兴趣,尽量做到在不压抑学生正向个性发展的情况下教授学生各学科的文化知识。

学校应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自己解决难题,学会调整自身不良的心态;组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对毕业生还可开设更为细致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能对社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做好就业的各种心理准备。

3.3 社会和政府给予青年更多的关怀与宽容
解决就业问题,才是解决“啃老”现象的根本。

社会和政府应设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同时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啃老族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就业;针对家庭问题,政府也要正确指导家长如何鼓励啃老族重新走向社会;多利用媒体向社会大众宣传、引导,让啃老族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主动的去改变现状。

其次,政府应当尽可能对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对雇佣大学毕业生的单位予以补助,鼓励大学生合理创业。

再次,规范企业用人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保障毕业生的合法劳动力及其价值,保护其合法的权益不受侵害,使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3.4 个人自身的努力
发奋进取是解决“啃老”问题的动力,青年人应当客观的审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校期间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可以尽早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如根据自己的专长和专业锁定几个职业,主动收集这些职业的发展事态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已离开学校的青年人,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和政府主办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面,定期进行知识“充电”,使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面对失业问题是,要及时调整心态,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地再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