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学科

合集下载

吉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 收稿日期] 01 0 — 9 21 ~ 6 2 、
[ 基金项目]吉林省体育局重点科研项 目 ( D2。 1 1) 0 [ 作者简介]肖尔盾 (93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17 一) 博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l0 ・ l
件容易的事 ,甚至可能还会由此产生抵触情绪。另外 ,从性别 比率来看 ,当前吉林省高中体育教师男女比例
1 1 研 究对 象 .
本文以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为选样标准,按 1l : 的比例,分别在长春市、吉林市两地 ,分层抽取 8 所高 中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 究方 法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 、问卷调查 、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2 普通 高 中体 育 与健康 课 程实施现 状 2 1 师 资现 状 .
第 3 卷第 5 0 期
、o .O N . ,13 o 5
长春 师范 学院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Ju a o hneu om l n e i { a rl c ne or l f aghnN r a U i rt N t a Si c) n C v sy u e
21 年 l 01 O月
与其它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 ,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一方面,高中生处于生 理 、心理 日趋成熟的阶段 ,其世界观 、价值观和个人意识的形成 ,以及 因身体发育的不 同步,都会使个体呈 现较大的差异性 ,给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带来一定 的困难。另一方面 ,受高考利益的驱动 ,高中生的课业负担
标 志某 一 教师 队伍 群体 素质 的状 况 。在 所 调 查样 本学 校 中 ,取得 中级 以上 任 职 资 格 的教 师 占 7 % ,其 中有 l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一、课程性质与定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它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基本理念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受益。

3. 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和终身锻炼意识。

三、课程目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提高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2. 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道德水平,发扬体育精神。

5.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了解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实践三个部分。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 体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为后续的体育锻炼和实践打下基础。

2. 运动技能学习:主要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练习方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一) 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 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的生活方式。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健康教育学为基础,同时还涉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和体育史学等学科知识。

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4.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5.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6.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7.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两个部分。

8.必修必学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共同要求,课程内容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

9.必修选学是满足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

10.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平行关系,一类是递进关系。

11.高中学生在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需上满216课时,修完12个模块,获得12个学分。

12.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1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5级。

14.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与学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

15.教师应根据本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追求,有效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

16.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所达到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活动,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高中阶段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和规定。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锻炼、体育理论知识、健康教育等内容。

体育锻炼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如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等;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规则、技术、战术等知识;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饮食健康、安全健康等内容。

再次,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程要求主要包括学生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学生要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术要领;学生要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最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定期考核和综合评价。

定期考核主要是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如体育项目的成绩考核和理论知识的笔试考核;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状况的评价,如体质测评和健康问卷调查等。

总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素质。

学校和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

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

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体育与健康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近期,我参与了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培训,深感收获颇丰,现就本次培训进行如下总结。

一、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与针对性本次培训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深入的剖析。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方向,掌握了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培训还针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重点讲解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全面性,而且针对性强,为我们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培训方式的多样性与互动性本次培训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这种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仅使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专题讲座中,我们听取了多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他们对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深入解读,使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学习了其他学校体育教学的成功案例,了解了他们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中,我们与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分享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三、培训效果的实效性与持久性本次培训注重实效性和持久性,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培训结束后,我们不仅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版 解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版 解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一、内容结构变化:类别2003(实验)版课标的内容结构2017版课标的内容结构2017版课标总体变化变化关键词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二、具体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一)学科核心素养(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变化一:新版课程目标发生改变,将2003(实验)版课标四个部分细化为六个版块变化二:新增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变化三:课程总目标发生改变,增加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变化四:将2003(实验)版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整合,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社会适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能健康教育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教学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附录一、名词解释(二)结构(三)学分与选课四、课程内容(一)必修必学内容(二)必修选学内容五、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二)学业质量水平(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与学习评价建议应五个方面变更为新版课标分目标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课程分目标变化五:取消2003(实验)版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变更为必修必学内容(体能、健康教育)和必修选学内容(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变化六:新增学业质量模块的内容,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变化七:更新实施建议部分的内容,新增学习评价建议内容、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设计建议变化八:变更教材编写部分的具体内容,新增地方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学习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评价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建议二、附表(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设计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附录附录1:健康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和学校实施本课程建议。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试行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试行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应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在普通高中 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以下具体培养目标: (一)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 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三)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 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 判断和处理信息,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试行)
课程方案
内容摘要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我们借鉴了各实验省的宝贵经验,结合本省 实际情况,拟定了一份试行方案。这个方案不仅是各地、各学校进行课程管理的最低要求,也是 课程安排的基本参照依据。 为了让各地、各学校更好地进行课程规划、设计和安排,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抓紧时间进行研究论 证,并在统筹安排好高一年级课程及相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规划、设计、安排本地、 本学校的课程计划,并对省试行方案提出修订的意见与建议。 请将大家的落实情况及有关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到省课改办,以便我们及时调整、修订课程方 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智慧!
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实施建议
(一)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全面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统筹做好学分分配和课程安排。本方案中的课 程安排指导表(见附表2、附表3、附表4)是我省各普通高中进行课程安排和学分管理的基本依 据。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学校课程表》并认真组织实施。 高三年级下学期除了安排各科目选修模块和学校自主开设选修模块外,仍应安排体育与健康、艺 术(音乐、美术)等活动时间。 各地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科目必修模块的安排顺序进行调整。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课程。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涵盖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次,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状况,合理安排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和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再次,课程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兴趣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课程评价要科学客观,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考核。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全面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总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高度重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关于吉林将延期举行下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关于吉林将延期举行下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关于吉林将延期举行2022年下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吉林将延期举行2022年下半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2年12月2日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延期原定于12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2022年下半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考试后续工作安排确定后,将提前向社会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

因延期考试给考生带来的不便,敬请理解与支持。

2022年下半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时间安排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一)合格性考试1.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及组织管理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4门学科,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包括实验操作考查。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

考试范围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修内容为准,考试以《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中规定的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和赋分办法等具体内容为准。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查,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修内容和《吉林省普通高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纲要》相关要求,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实施,省教育考试院将对各地考试组织情况进行专项督导、随机抽查,建立动态的社会监督体系和考试评价机制。

2.考试实施报考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学生在校期间每个科目至多报考两次。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可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参加等级性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不参加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

秋季入学新生执行此方案。

报名方式:实行网上报名,考生的报考信息,高中和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由学籍所在学校负责审核,考生现场确认;社会人员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现场确认。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必修、选修的具体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容。

2.系统性原则。

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构建相互衔接、层次递进、具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均衡性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页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办学特色。

4.实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域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培养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应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以下具体培养目标: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页脚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吉林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吉林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附件2
吉林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时间
科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段
1
学段
2
学段
3
学段
4
学段
1
学段
2
学段
3
学段
4
学段
1
学段
2
学段
3
学段
4
语文
必修
上册
必修
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
选修:自主开设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6个学习任务群
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选修:自主开设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3个模块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选修:选用、改编或新编《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2个模块
选修: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发展意愿,自主选择开设美术史论基础、速写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创作与设计基础模块
体育与健康
必修全一册含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平均每学年修习4个模块:
必修必学:体能和健康教育(建议体能模块在高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健康教育模块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开设)
必修选学(运动技能系列):自主开设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新兴体育类6个系列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05.23•【字号】吉教基二〔2018〕18号•【施行日期】2018.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教基二〔2018〕18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局,吉林省教育学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2018】1 号)要求,做好我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培训工作,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情况,省教育厅制定了《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5月23日附件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为全面落实教育部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确保全省高中教师准确理解新方案、新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2018]1号)要求,省教育厅决定部署开展全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培训任务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人和普通高中各学科教研员、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和各学科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1.通识培训:主要包括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思路和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情况;区域与学校层面的实施策略;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和实践策略。

高一音体美 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教案

高一音体美 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教案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学科模块教学指导意见的说明1、编写意图通过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对实验省的考察,我们认为编写《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于顺利开展新课程实验,达到新课程实验的目标,确保“平稳"过渡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我们认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要求的,也符合世界科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对未来合格公民的要求,从课程实验实施可行性的角度,我们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了特别灵活的处理:彻底放弃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而只是规定了学习内容选取的原则和范围,而且这个范围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

具体学习内容的确定,则要由各地、各校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这就使各地学校在实施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灵活性.为满足学生选项学习的需要,《课程标准》在水平五和水平六的运动技能中各设立六个系列。

每个系列包含若于模块,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如篮球、有氧操、短距离跑、中长跑、太极拳、轮滑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

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

基于以上理念,具体教学的模块内容是由学校根据场地器材、教师和学生情况组合的,这对总量很大、基础不同的学校和教师群体来说,模块内容定位和认识上的差异会很大,大部分教师会保持已经习惯了的项目内容、难度要求,要破除“定势”必须借助《指导意见》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模块组合、教学要求.(2)课程理念在课程实施上的表述是“注重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_3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_3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单选题(共35题,共35分)1.在一项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为主题的体育教学实验中,“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的爱好”这一变量在本实验中可能是()。

A.干扰变量B.调节变量C.因变量D.自变量2.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因肌肉泵的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回流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引起哪种休克( )。

A.低血糖休克B.创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重力性休克3.排球正面双手传球技术教学的重点技术环节是( )。

A.准备姿势、移动和击球点B.手型、迎球动作和用力顺序C.准备姿势、手型和迎球动作D.手型、击球点和用力顺序4.背向滑步推铅球以右手为例,最后用力是从左脚落地开始至铅球出手结束。

髋轴与肩轴之间在最后用力前的位置关系是( )。

A.髋轴在前,肩轴在后B.髋轴在后,肩轴在前C.髋轴与肩轴平行D.髋轴与肩轴无位置关系5.《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属于( )。

A.学时体育教学计划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C.学段体育教学计划D.超学段体育教学计划6.运动时骨骼肌血流量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变化情况是( )A.不确定B.不变C.增加D.减少7.持哑铃做屈肘关节练习时,主要发展哪块肌肉( )A.背阔肌B.胸大肌C.三角肌D.肱二头肌8.游泳时若水温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并产生疼痛,其痛觉可沿哪根神经上传( )A.骨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闭孔神经9.在完成体操吊环f‘字支撑动作时,三角肌属于( )A.原动肌B.对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10.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通过的薄膜层是( )A.气血屏障B.上皮基膜C.血管内皮基膜D.肺泡上皮11.持杠铃双臂弯举后慢慢放下,肱肌所做的工作是( )A.克制工作B.加固工作C.支持工作D.退让工作12.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心动徐缓有力B.安静时心输出明显增加C.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出现节省化现象D.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13.马拉松跑的后期,人体运用能源物质的情况是( )A.糖类利用低于脂肪B.糖类利用低于蛋白质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D.蛋白质利用多于脂肪14.人体运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A.局部体液调节B.全身体液调节C.等长自身调节D.异长自身调节15.人体运动时需氧量与摄氧量之间的差值称为( )A.氧耗B.氧亏C.运动后过氧消耗D.氧债16.在人体日常生活之余,自身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称( )B.体适能C.柔韧适能D.有氧适能17.下列哪种损伤属于挫伤( )A.脱位B.皮下软组织损伤C.内脏破裂D.骨折18.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的经常要调整膳食结构,其合理的方式是( )A.低糖高脂B.低糖低脂C.高糖高脂D.高糖低脂19.武术散打比赛中,某运动员被对方击中膝关节外侧,使膝关节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其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A.半月板B.胫侧副韧带C.腓侧副韧带D.髌骨20.前臂出血时,为了止血可指压的血管是( )A.锁骨下动脉C.尺动脉D.桡动脉21.肩关节前脱位的典型体征是( )A.明显压缩B.“方肩”畸形C.受拉实验阳性D.关节功能障碍22.大运动量训练时,可进行预防性补铁,应采用的剂量是( )A.微剂量B.小剂量C.中剂量D.大剂量23.哪位著名的教育学家首先提出体育、德育、智育,并把体育放在三育之首( )A.雅克·卢梭B.约翰·洛克C.赫伯特‘斯宾塞D.古茨姆斯24.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规划步骤,从而完成学习目标的模式属于( )A.探究式学习B.发现式学习C.自主式学习D.领会式学习25.在足球比赛中,当防守队员注意到进攻方有一名队员突然往禁区插入时,该队员会以紧贴跟随的方式加强进攻,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外部注意B.内部注意C.消极注意D.无意注意26.体育赛场上攻击行为时有发生,根据运动员发生攻击时是否有愤怒的表现,可分为( )A.敌意性攻击和特质性攻击B.工具性攻击和状态性攻击C.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D.特质性攻击和状态性攻击27.传统教学论对体育教学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现代教学论更主张和强调( ]A.以课堂为中心B.以教师为中心C.以学生为中心D.以教材为中心28.下列哪些教学方法属于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A.动作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演示法B.发现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成功教学法C.分解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完整练习法D.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境教学法29.在足球比赛中,进行有效防守必须遵守哪些战术原则( )A.延缓、平衡、收缩、控制B.纵深、延缓、平衡、渗透C.收缩、应变、渗透、控制D.纵深、宽度、渗透、应变30.篮球比赛中有7支球队参加单循环比赛,比赛场次共有多少场( )A.15场B.18场C.21场D.24场31.体操教学中完成肩肘倒立技术动作的关键是( )A.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B.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C.依次倒肩、举腿、翻臀D.后倒肩的同时举腿翻臀32.武术长拳演练中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合”,其中“外三合”指的是( )A.手与眼合、身与步合、气与力合B.手与眼合、身与脚合、膝与胯合C.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D.手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33.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依据是( )A.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B.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C.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D.教学顺序与教学节奏34.体育教学中,遇到学习难度不高或“会”与“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的教材内容时,采用( )A.递进练习法B.完整练习法C.连进练习法D.领会练习法35.体育教学过程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完整练习法B.领会教学法C.循环练习法D.运动游戏练习法问答题(共8题,共8分)36.简述影响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因素。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五足球模块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五足球模块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五足球模块教学计划设计方案一、设计思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高中学生运动爱好和特长的形成、内容的可选择性以及模块式的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注重强调了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高中学生在水平五阶段学习的运动项目是可以选择的。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稳定,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更有一定的倾向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从而减少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内容,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要弄懂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本模块教学计划的制定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体育选项与模块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努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目的。

同时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课程标准》对于目标体系的表述采用了课程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这样一个递进的层次关系,明确学习目标是一个完整而又具有紧密相关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目标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教学中很好的把握。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目标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024年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

2024年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

2024年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总结2024年,在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培训中,我参与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同时,培训中还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其次,培训中重点讲授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工作。

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任务驱动学习法。

根据任务的不同,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培训中还提到了合作学习法和问题导向学习法等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除了教学方法,培训还介绍了一些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实践活动,例如模拟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学科教学的难点和挑战。

以模拟课堂教学为例,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我发现需要兼顾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身体锻炼,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小组讨论中,我能够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推广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

例如,某学校开展了多样化的体育比赛和健康活动,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另外,某学校还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场景模拟不同的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这些案例和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借鉴这些做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

综上所述,2024年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这门学科的机会。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

普通⾼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普通⾼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概貌⼆、⾼中课程内容结构图体育与健康课是国家⾼中课程改⾰⽅案规定的全体⾼中学⽣的必修课程。

《课标》规定:“为了满⾜学⽣在体育与健康⽅⾯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课标》在⽔平五和⽔平六的运动技能中各设⽴六个系列(⽥径类项⽬、体操类项⽬、球类项⽬、⽔上或冰雪类项⽬、民族民间体育类项⽬、新兴运动类项⽬)。

每个系列包含若⼲模块,⼀个模块由某⼀运动项⽬(如,⾜球、排球、短距离跑、中长跑、武术中的太极拳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内容组成,⼀般为18学时,以便学⽣对所选模块进⾏较系统的学习。

学⽣每完成⼀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学分。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径类项⽬在促进学⽣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学⽣在⽥径类项⽬系统中⾄少必修1学分。

⽔平五是每个⾼中学⽣通过⾃⼰的努⼒应该达到的学习⽬标,⽔平六是为学有余⼒的学⽣设置的发展性学习⽬标。

”“为满⾜学⽣选项学习的需要”,“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选择运动项⽬进⾏学习,可安排学⽣每⼀个学期或每学年选择⼀次。

”⾼中三年中,学⽣修满11学分(含⽥径类项⽬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必修1学分)⽅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通常按每周2学时安排,⾼三年级第⼆学期学校仍应保证学⽣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

三、初中与⾼中《课标》的对⽐分析四、如何理解课程性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门以⾝体练习为主要⼿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学⽣健康为主要⽬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性质主要有以下⼏⽅⾯的特征:1.⾝体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段2.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3.增进学⽣的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标4.⾼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反映了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继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1~6年级)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体育爱好等方面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又于2003年4月重新制订和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与之相配套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各自编写完成,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审查通过,即将出版发行(本文撰于2004年4月)。

新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现就个人学习的理解谈几点认识。

一、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性质定位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教育担负着提高和加深学生的知识技能,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的重任。

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性质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一般课程相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区分:第一,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身体练习”即是以“动作”或“动作的重复”从事各种运动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

而一般文化课是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手段,从事各种书本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的区别。

第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具有体育文化知识传承的任务,应该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3.19•【字号】•【施行日期】2021.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长白山管委会教育科技局、梅河口市教育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部分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份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29号),明确了有关省份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与高考命题衔接等方面的工作。

现将教育部有关精神传达给你们,并明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工作安排,请遵照执行。

一、适用范围全省普通高中2020级起的相关年级。

二、教育部精神我省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但尚未进入高考综合改革。

从2020级起,相关年级各学科教学及高考命题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

三、工作要求各地教育局要将有关精神传达至每所普通高中学校,指导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吉教办〔2020〕146号)要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考试有效衔接。

附件:吉林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吉林省教育厅2021年3月19日附件吉林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一、适用对象全省普通高中2020级起的学生。

二、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门学科,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学学科包括实验操作。

三、考试管理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信息技术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报告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根据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的特征1.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

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与掌握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的体育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关注学生在身体练习中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

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课程的实施应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在学生选项学习中,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在内容上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又注重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要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要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把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课程实施中,从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更新,都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育学习能力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设计思路和学习内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在确定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该内容标准就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课程学习内容则由教师选择、设计。

这是新课程的重大转变,是《课程标准》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的本质差异。

为此,体育教师要依据水平学习目标,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审视、改造、选择、设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和相关知识,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体育活动。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在《课程标准》的目标层次中,总目标明确清晰地提出了高中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学习态度等方面应实现的变化或体验;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化,具体指明学生在五个方面各自应发生的变化,水平目标是具体指明高中学生在五个方面发生变化的程度;内容标准是在水平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学生在行为、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具体变化。

(二)内容标准与学习内容的关系课程标准为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指明了方向,真正实现从指导体育教师教教材转向引导体育教师用教材教的转变。

同时又给体育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体育教师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能够结合具体的学校、学生的实际,创造性选编具体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采用的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的总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且又影响着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实现,身体练习(体育运动)的功能具有多指向性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充分发挥多方面功能,实现其多元目标。

内容标准一方面明确指出知识点,运动技能所包含、反映、支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指明学生通过学习能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做到什么,为选择与设计学习内容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它只列举为了达到目标可供选择的内容,因此,为选择与设计学习内容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

体育教师应在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水平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内容标准,结合学校、学生、场地器材情况来选择与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必修与选修内容及其要求。

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设置水平五和水平六两级学习水平。

共有七个系列(包括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田径类项目、水上或冰雪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六个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

2.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共同要求,水平五是每个同学都应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学习目标,两个必修系列内容是田径类项目和健康教育专题,各一个学分。

3.选修内容为六个技能系列,(可以是水平五中各系列的其他模块或水平六的内容)。

水平六是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发展学习目标。

为了满足学生选项学习的需要,可在水平五与水平六各设立的运动技能系列中包含若干模块,一个模块为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多个学习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

4.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学校应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得更多学分;建议有志于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再选择5个学分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框架结构说明:图中虚线箭头指健康教育专题系列要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3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实线箭头指6个运动技能系列要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三、认真做好新课程实施工作(一)课程设置及安排(二)切实做好选项教学选项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高层次的体育专业和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和修养的要求,同时,学生能否有效地选择学习内容,学校指导和体育教师具体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要具体做好以下几点:1、起始阶段引领学生学习理解选项学习的意义,认识自己的身体、心理状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提供的课程选项信息项目、时间、教练姓名、该项人数及该项要求等,确定所选项目。

2、学习过程中或一个学习阶段后,教师及时了解研究学生学习状况及需求,加强对学习模块的指导,还可以就再次选项的时间及内容给予指导,使学生不断提高体育学习能力与水平。

(三)指导高中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1.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体育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体育认知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其特点是独立性、计划性和个体差异性。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要之处在于自主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其中计划性又是自主性锻炼的保证,而落实计划比制定计划要难,因此,要倡导学生有计划的参与体育实践,在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感悟体育精神。

2.加强对学生合作性学习的能力指导与培养。

从体育学习的形成来看,合作是体育学习最本质的方法之一。

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仅仅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常规的学习方式及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观点,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方式的多种功能性。

3.加强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与机械训练的弊病而提出的。

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着重让学生在体育参与中通过探究,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要注重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并使问题情境适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四)改革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新课程观和教学观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处理好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与培养体育学习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高中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学习理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过程特征的同时,还应思考与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健康第一思想”与运动技能教学。

高中阶段的教学,应以有利学生健康为原则,可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避免单纯用竞技化、成人化的内容,努力使竞技运动技能教学变得学生化、趣味化。

2.选择设计教学内容。

符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原教材有关内容可以继承沿用,有的可以改造加工再使用;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与开发校内外、民族、民间体育与新兴运动类项目资源;可以根据体育与健康资源的功能特点,从生活实践中开发创造新的运动项目。

3.探究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设计的策略思想,应以学生学习目标为核心,以学生学习策略为基础,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调控,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整体。

4.在交往互动教学活动中建立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体育与健康教学为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空间。

教师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点,转向“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使教师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思维共振。

从整体上思考与设计教学活动,优化目标,精选内容,组织学生在有效、有趣的学习方式中练习体验,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共同体验创新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

为此,应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注重学生自主性。

学生要有较充分的自主学练时间,内容的选择和教法的更新均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二是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情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与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协作配合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