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4)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4)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3)1.(2019·海南省)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A.徐光宪B.侯德榜C.张青莲D.屠呦呦2.(2019·北京市)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 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3.(2019·北京市)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 D.小苏打一NaHCO34.(2019·北京市)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

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

补全实验方案序号目的步骤A 探究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B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C 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8gKCl;③加入___________(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D 配制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5.A.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稀盐酸和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C.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D.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6.(2019·北京市)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

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明”字位置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Zn+2HCl=ZnCl2+H2↑8.(2019·兰州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B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9.(2019·桂林市)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2019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必刷题考点2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析版)

2019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必刷题考点2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9•普陀区一模)CO 还原CuO 的反应中,CO 体现出的性质是()A.可燃性B.毒性C.还原性D.不溶于水【解析】A、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没有体现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没有体现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还原CuO的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没有体现不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2.(2019•长宁区一模)有关CO、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答案】A。

3.(2018秋•潮南区月考)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解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答案】C。

4.(2019•普陀区一模)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两处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相同的B.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通入CO 反应C.丁处酒精灯在通入CO 前应先点燃,防止CO 污染D.乙处固体几乎全变红后,继续通入CO 只是为了防止倒吸【答案】C。

5.(2018秋•秦皇岛期末)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比较错误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物理性质:CO2可以溶于水、CO难溶于水C.化学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用途: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解析】A、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来制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气体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选项正确。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真题汇总-实验操作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真题汇总-实验操作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真题汇总-实验操作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D.检查密性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 .读出液体体积B .稀释浓硫酸C .点燃酒精灯D .检查装置气密性【解答】解:A 、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 错误;B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B 错误;C 、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故C 错误;D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手掌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 正确。

故选:D 。

4. 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 )A B CD将蒸发皿直接加热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将混合液倒入过滤器过滤 A .A B .B C .C D .D【解答】解:A 、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 、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分析PPT课件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分析PPT课件
第24页/共115页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㈥ 非金属氧化物 + 碱=盐 + 水
反应条件:碱溶于水 练习: ⑴ CO2+NaOH─
⑵ CO2 + Ca(OH)2─ ⑶ SO2 + KOH─ ⑷ SO3 + Ba(OH)2─ ⑸ CO2 + Cu(OH)2 ─
第25页/共115页
正确答案:
⑴ CO2 + 2NaOH=Na2CO3 + H2O ⑵ CO2 + Ca(OH)2=CaCO3 + H2O ⑶ SO2 +2 KOH=K2SO3 + H2O ⑷ SO3 + Ba(OH)2=BaSO4 + H2O ⑸ CO2 + Cu(OH)2─××××
第28页/共115页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㈧ 金属 + 盐=新金属 + 新盐
反应条件:⑴盐溶于水, ⑵金属比盐中的金属活泼
练习:⑴ Al + CuSO4─ ⑵ Zn + Hg(NO3)2─ ⑶ Cu + AgNO3─ ⑷ Ag + Hg(NO3)2─ ⑸ Mg + AgCl─第29页/共源自15页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㈢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反应条件: 反应物中酸为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盐溶于水(碳酸盐除外)
。 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出现
练习:⑴ CaCO3 + HCl ─ ⑵ Ba(NO3)2 + H2SO4─ ⑶ AgCl + HNO3─ ⑷ NaCl +HNO3─
第19页/共115页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 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 似的性质。

2019年中考化学知识点之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2019年中考化学知识点之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2019年中考化学知识点之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定义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化学性质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2+H2O== H2CO3SO2+H2O== H2SO3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 +H2O== 2NaOHK2O +H2O== 2KOHBaO +H2O== Ba(OH)2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 2FeCl3+3H2O。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笔记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 2AlAl23+ 3H2↑6HCl + 2Al2AlCl3+ 3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M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3CuSO4Al23+ 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 2AgNO3Cu2+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019(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突破溶解度之高频疑点(含解析)

2019(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突破溶解度之高频疑点(含解析)

学习资料专题突破溶解度之高频疑点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 判断依据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溶解,一般来说,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同种溶质,若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 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此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特殊情况下:(此法适用用Ca(OH)2固体和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注意:(1)无论哪种情况,NaCl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般不能通过升降温度来改变。

(2)通常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溶解现象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3)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必须的联系。

饱和溶液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

只有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才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4)彼此互溶的两种物质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和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酒精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二、固体溶解度1.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 四要素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这句话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表示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的氯化钠;(2)表示20℃时,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能得到136g氯化钠饱和溶液;(3)表示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质)∶m(剂)∶m(液)=36∶100∶136。

三、气体溶解度1. 概念: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例如,氮气在0℃、101kPa时的溶解度为0.024,表示在0℃、101kPa时1体积水中最多只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2019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笔记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 2AlAl23+ 3H2↑6HCl + 2Al2AlCl3+ 3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M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3CuSO4Al23+ 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 2AgNO3Cu2+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019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2019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2019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一、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1.氢氧化钠的吸水潮解现象属于物理变化,而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才是化学变化。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

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常见陷阱】①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溶液质量会减小。

注意: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溶液质量增加。

②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

注意:常温下NaOH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使瓶口与瓶塞黏合在一起。

二、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分析】我们只要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就能知道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

但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白色固体且都易溶于水,一般不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鉴别。

【方法】1.加酸,如稀盐酸现象: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2.加碱,如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Ca(OH)2+ Na2CO3=CaCO3↓+2NaOH;Ba(OH)2+ Na2CO3=BaCO3↓+2NaOH。

3.加盐,如CaCl2或Ca(NO3)2溶液、BaCl2或Ba(NO3)2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CO3+ CaCl2 =CaCO3↓+2NaCl或N a2CO3+ Ca(NO3)2 =CaCO3↓+2NaNO3;Na2CO3+ BaCl2 =BaCO3↓+2NaCl或Na2CO3+ Ba(NO3)2 =BaCO3↓+2NaNO3。

【常见陷阱】①直接加入无色酚酞,观察到无色酚酞变红,就说氢氧化钠变质。

注意: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②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就说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注意: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少量的稀盐酸可能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所以看不到气泡。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要题加练1 化学用语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要题加练1 化学用语

要题加练1 化学用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化学用语主要包括三类:一、表示原子或离子的符号或图示,如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二、表示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式子,如化学式、化合价等;三、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一、元素符号1.意义(以H为例)(1)宏观:______________。

(2)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①前20号元素氢 ______ 氦 ________ 锂 ________铍 ________ 硼 ______ 碳 ______氮 ______ 氧 ______ 氟 ______氖 ________ 钠 ________ 镁 ________铝 ________ 硅 ________ 磷 ______硫 ______ 氯 ________ 氩 ________钾 ______ 钙 ________②补充8种元素锰 ________ 铜 ________ 铁 ________锌 ________ 银 ________ 钡 ________汞 ________ 金 ________①当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时,元素符号宏观意义除表示一种元素,还可表示这种物质,如Fe宏观意义为:a.表示铁元素;b.表示铁这种物质。

②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无宏观意义。

二、离子符号1.表示方法:通常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用R n+,R n-表示;当n=1时,可省略不写。

2.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3.写出下列常见离子或原子团的离子符号。

氢离子 ________ 钾离子 ________钠离子 __________ 银离子 __________钙离子 ____________ 钡离子 ____________镁离子 ____________ 铜离子 ____________铁离子 ____________ 亚铁离子 ____________铝离子 ____________ 氯离子 __________铵根离子 ____________ 氢氧根离子 __________硝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 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_碳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_ 磷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高锰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_三、粒子结构示意图1.粒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2.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与离子的判断依据:核内质子数是否等于核外电子数。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_专题三_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四节_金属和金属材料_同步练习(有答案)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_专题三_身边的化学物质_第四节_金属和金属材料_同步练习(有答案)

2019年春初三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第四节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上电流过大时,使其中的金属线(或片)产生高温而熔断,以保护电路免于受到伤害.所以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外,还一定要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硬度C.较低的熔点D.较高的熔点2. 年月,美国“深度撞击”飞行器成功炮轰坦普尔号彗星,其撞击器采用的是一种含铍(一种金属)的铜合金.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也是“金属材料”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D.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3. 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体为钢结构,钢属于()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4.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C.银的导电性能好,常用来做导线D.铂金光泽好,耐磨,易加工,常用来做金饰品5. 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对铝控制使用的是()①制电线②制餐饮具③制银色漆的原料④包装糖果和小食品⑤制铝合金门窗⑥用铝合金制高压锅⑦用铝合金制造飞机⑧制装饮料的易拉罐.A.只有②B.②④C.②④⑥⑧D.全部控制6. 电路中的导线多数是用铜制做的,这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中的()A.导热性B.导电性C.有金属光泽D.熔点较高7.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B.单质:金刚石、氦气、水银C.氧化物:水、氧化铁、氧气D.混合物:空气、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8. 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在下列场合使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①制电缆②制易拉罐③制铝锭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及小苏打做食物的膨化剂⑧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⑨制防锈漆⑩制桌椅.A.①②④⑤⑧⑩B.②④⑤⑥⑦⑧C.②⑤⑥⑦⑧⑩D.③④⑤⑥⑦⑧⑨9.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完整版2019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图表图象题专题复习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2019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图表图象题专题复习练习含答案

图表图象题专题复习练习 2019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 )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1.糖水牙膏肥皂水番茄汁10pH479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肥皂水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32 18 反应前质量/g 1 21226/g反应后质量)2X(未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MnO2KCl+3O↑,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和MnO固体混合3.已知:2KClO=====2△2233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的质量2C.固体中MnO 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24.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以下物质,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 )的是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NaOH5.向部分变质的( )系的是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向6( )正确的25℃降温AA升温加入加入A加入→⑤―→③――→―→――→①――②――④9g至50℃37.2g4.2g至60℃水100g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 203040506037.2 /g41.4 45.8 50.4 55.2溶解度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7. 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催化剂,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D.8.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39.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轴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x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专题一、实验验证方案一学生1:由于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我设计的方案是:将CO2与NaOH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HCl,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CO2也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同样含有CO32-,你怎么知道到底是Na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还是H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怎么消除H2CO3的影响?学生1:先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分解,再滴加HCl。

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进行实验,方案一获得成功。

老师:实验证明,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位同学的设计获得了成功,但为了更加严谨,应将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的确产生了二氧化碳。

学生1: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钙溶液产生沉淀,也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了。

老师:对,一是我们可以证明反应物消失二是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学生2:由于NaOH是碱性的,生成的是盐,应该是中性的,我设计的方案是在NaOH中滴几滴酚酞,这时酚酞显红色,再通入CO2,如果CO2能与NaOH反应,酚酞会褪色。

学生3:我认为不行,因为Na2CO3显碱性,同样会使酚酞显红色。

老师演示方案二,酚酞没有褪色,方案失败。

老师:虽然这位同学的设计没有获得成功,但他考虑到了用指示剂,这也是思考的一个途径,的确有一些反应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如:酸碱的中和反应。

方案三学生4:CO2与NaOH的反应,是气体被吸收进溶液的反应,气体减少了,会使气压减小,因此我设计的方案是:在集气瓶中收集满CO2,迅速地倒入NaOH,用一个带有U型管的橡皮塞塞紧,如果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老师:这位同学的物理学得很好,他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变化入手,注意到反应引起气压的变化,将化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想法很好,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实验是最好的证明。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专题八_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净化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专题八_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净化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专题八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净化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2分,)1.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2.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少量水蒸气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入()A.浓硫酸B.石灰石C.浓盐酸D.氢氧化钠固体3. 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固体烧碱干燥的是()A. B. C. D.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下列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②把导管的一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③用手掌紧贴试管外壁,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④把手移开,观察导管里水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⑤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③⑤④5. 下列关于气体的收集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为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用排水法可以直接收集到的氢气夹杂有水蒸气C.因为常温时有毒气体密度和空气接近且易和反应生成,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因为常温时有毒且密度和空气接近,所以不适合用排空气法收集6. 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其中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7. 实验室制取某气体,在确定实验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反应物的状态B.反应条件C.该气体的用途D.该气体的物理性质8. 要除去中含有少量、(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通过浓的洗气瓶;②通过盛溶液的洗气瓶;③通过盛有灼热的试管.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9. 要使中所含少量、和等杂质完全除去,可能用到以下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盛有的加热管、③通过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上除杂操作中,最好的顺序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④D.④②③10. 实验室收集氧气若采用的是排水法,但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的氧气,应除去水蒸气,实验室中要除去水蒸气,应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A.食盐水B.水C.浓硫酸D.浓盐酸11.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分,)12.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做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13. 下列制取气体的设计中,可行的是()A.浓硫酸与铁反应制取氢气B.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加热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加热双氧水或向双氧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制取氧气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分,)14. 将,,,和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灼热铁丝、灼热氧化铜、浓硫酸最后剩下的气体是________.15.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上,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氨气能跟氧气起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在常温下氨气还能跟酸,氯化钙和硫酸铜起反应,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制取氨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回答:(1)实验室制取氨气(不包括收集)可选用制取________或或的装置.(2)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用________作干燥剂.(3)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6. 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________.(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②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试说明理由.________.17. 、条件下,有、、、和组成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分别放有足量粉、粉和粉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哪种顺序排列,试分析尾气成分,并计算其体积.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18.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___;(2)若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则从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或“”)端管口通入.(3)对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4)请你结合上述连接后的装置图,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对猜想二生成的气体进行验证,并把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19. 实验室中进行实验需要制取少量的乙炔气体,小婷同学对制取乙炔的方法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小婷同学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信息:①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轻,微溶于水,易燃烧.②天然气在电炉中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高温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乙炔:(1)实验室应选择制取乙炔气体的反应是________(填“”或“”),选择该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2)实验室给出了下列几种仪器那么制取和收集乙炔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在实验室中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制取和收集该气体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3)画出制取和收集该气体的装置图.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专题八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净化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2分)1.【答案】B【解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019中考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

2019中考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

2019中考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初中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 )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特点当我们计算一个水分子质量是多少时,就会发现计算起来极不方便。

若是计算其它更复杂的分子质量时那就更麻烦了。

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

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但单位不同。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规定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碳原子有好几种,其中有一种碳原子它的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加起来是12,所以把它称为碳-12。

当然还有其它如碳-14等,它含有8个中子和6个质子加起为14。

国际上之所以要选用碳-12而不用碳-14是因为当选用碳-12原子作标准时,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接近整数,便于记忆与使用)。

那每一份的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1/12×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1.667e???kg。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1.993e???)/12=1.667e???千克。

然后再把其它某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数相比后所得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数值就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求法为:(2.657e???)/(1.667e???)=16(约),即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我们在计算时就采用16。

这样就要简便得多。

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计算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基本单位是1。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C-12)的质量的1/12(约1.667e???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021年整理)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2021年整理)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的全部内容。

共18页此页为1页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颜色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颜色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 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
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 黄绿色气体:氯气
19.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绝大部分气体。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溶质和溶剂的判断_0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溶质和溶剂的判断_0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③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
④不知道量的多少时可以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
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①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共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编辑推荐: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之化学常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中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1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单位为“1”,省略原子原子核外电中子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阳离阴离原得失失得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3-(磷酸根)、Cl-(氯离4子)、HCO 3-(碳酸氢根)、HSO 4-(硫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 H 2PO 4-(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Mg 2+(镁离子)、Al 3+(铝离子)、Zn 2+(锌离子)、Fe 2+(亚铁离子)、Fe 3+(铁离子)、Cu 2+(铜离子)、Ag +(银离子)、Ba 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 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物质;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气的化学式为O 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F 2(氟气)、Cl 2直接由原子构(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 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2)PH 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物质的结构: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金属活动性由强物质化合物 存在状 表示 单质 元素元宏观 相对质量—相对相对质量—相对 微 观核外电子 表示元素质子中子 化学由原子构结 表示分 原单金属单非金属稀有氧化混离带电的原子 表示离子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CAB abc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 .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13、14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固(+固)][固+液]简易装置[固+液]排水法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升高(或降低)温度 加入溶剂、降低(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饱和溶元素符号:原子 :分子:离子如:5CO 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如:4Mg 2+只表示4个镁离子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元素 单质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MnO2)[固(+固)]或[固+液]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HO+CO↑P图2-17(如P. 图6-10 P. 图6-10 MnO2注意事项(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题技巧和说明: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 2、CuO 、Fe 3O 4、C 、FeS (硫化亚铁)蓝色:CuSO 4•5H 2O 、Cu(OH)2、CuCO 3、含Cu 2+ 溶液、液态固态O 2(淡蓝色)红色:Cu (亮红色)、Fe 2O 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 )、含Fe 3+ 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 4•7H 2O 、含Fe 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无色气体:N 2、CO 2、CO 、O 2、H 2、CH 4 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 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SO 2有臭鸡蛋气味:H 2S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 4、AgCl (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2NaOH == Na2CO3+ H2O(H2CO3+ 2NaOH == Na2CO3+2H2O)SO2+ 2KOH == K2SO3+ H2O H2SO3+ 2KOH == K2SO3+ 2H2OSO3 + 2NaOH == Na2SO4+ H2O H2SO4+ 2NaOH == Na2SO4+2H2O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 + H20 == H2CO3SO2+ H2O == H2SO3,SO3+ H2O == H2SO4N25+ H2O == 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2HCl == CuCl2+ 2H2O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2HCl == CaCl2+ 2H2O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BaO + H2O == Ba(OH)2CaO + H2O == Ca(OH)2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 == MgO + H2O Cu(OH)2== CuO + H2O2Fe(OH)3 == Fe2O3+ 3H2O 2Al(OH)3== Al2O3+ 3H2O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