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语》十二章情景默写学案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学习引导】《<论语>十二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篇文章。

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

而这篇节选自《论语》的课文,焦点就在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言不烦,精辟隽永。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在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也要再研习中,注意把握这些经典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

【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学习重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学习过程】一、文化常识1.了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孔子轶事圣人也会犯错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

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

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

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学案一、识记文学常识:1、《论语》由编写而成,主要记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并成为“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识记重点实词1. 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吾日三省吾身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传不习乎7.三十而立8.四十不惑9.不逾矩10.温故而知新11.学而不思则罔12.思而不学则殆13.可以为师矣14.人不堪其忧15.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6.饭疏食饮水17. 曲肱而枕之18.择其善者而从之()19.子在川上曰()20.逝者如斯夫()()21.不舍昼夜()22.三军可夺帅也()23.博学而笃志()24.切问而近思()三、掌握虚词“且”的意义及用法1、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又”“与”“及”等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②不义而富且贵2、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况且”“而且”“尚且”等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且焉置土石3、副词,表示将要发生,相当于“快要”“将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四、识记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3.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六、按要求默写七、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0分)曹冲生五六岁,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所及(达到),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送来)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手下人),咸莫能出其理(办法)。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如石头等物)以载之,则较(比较)可知。

太祖悦,即施行焉。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论语十二章》复习学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学案

建业外国语中学教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序号:2《论语》十二章复习案【复习目标】1、会背诵、会默写《论语》十二章,并能够理解填空。

2、能写出重点字、词、成语的意思。

3、能够写出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的句子。

【默写填空,识记回顾】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

”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成语梳理】1、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2、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3、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

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

4、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5、疏食饮水:吃吃粗粮,喝冷水。

6、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8、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9、逝者如夫: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10、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

专题03-1 选择性必修上册情境默写专题集训解析版

专题03-1 选择性必修上册情境默写专题集训解析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情景默写专题集训(一)一、《<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5.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概括。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学习目标】1、翻译《论语》在本课选取的每一章;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3、联系与之有关的内容,拓展所学范围。

4、背诵《论语》十二章。

【重点】1、翻译《论语》十二章的每一章,并达到字字落实。

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修心养性的规范性原则;难点】1、拓展与每一章相关的内容,并挖掘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2、背诵《论语》十二章。

【课时安排】两课时(每六章为一课时)【过程】【学习方法】1、结合注释或者查找资料翻译每一章,并抓住重点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常识。

2、每一章要有延伸和拓展,不拘泥于课文选取的内容,学会融汇贯通。

第一章【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①有道:。

正:。

【翻译】【赏析】第二章【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①如礼何:【翻译】【解读】第二章【拓展】【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释】①季氏:②八佾(yì):③忍:。

【翻译】【解读】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原文】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注释】①道.【翻译】【解读】【拓展】【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注释】①里:。

②知:。

【翻译】【解读】这是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第四章【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①喻:【翻译】第五章【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

”【注释】①贤:。

齐:。

②省.。

【翻译】【解读】第六章【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注释】①文质彬彬(bīn):【翻译】【解读】【拓展】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注释】①南面:【翻译】【解读】孔子“曲线从政”第七章【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1 《论语》十二章 (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5.1 《论语》十二章 (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5.1《论语》十二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理解、整理、归纳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理解本文所讲的立身处世之道,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提升自己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

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二)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瓯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幼年丧父,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

曾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

50多岁离开鲁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68岁回到鲁国。

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十二个局部:第一局部(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抗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局部(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三局部(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班级姓名第一时【学习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习重难点】掌握《论语》和孔子有关的文学常识。

【资料准备】预习检测一、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孔子:2、《论语》:二、注音说愠省逾罔殆箪堪肱笃论三、重点词语时习:愠:信:传:立:天命:耳顺:罔:殆:逾:川:乐(之者):曲肱:于我如:焉:斯:笃:【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为学生画出重点字词。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d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e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f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g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h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i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l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堂检测一、填空《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

开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2、理解《论语》十二章的文意,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3、学习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知识链接1、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2、《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三、字词积累1、重点字词读音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罔(wǎng)殆(dài)一箪(dān)食曲肱(gōng)笃(dǔ)志2、重点字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习,温习、复习。

(2)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3)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4)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省,自我检查、反省。

(5)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7)传不习乎: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9)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10)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上天的意旨。

(11)六十而耳顺: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2)不逾矩:逾,越过。

矩,法度。

(13)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5.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语文学科导学案课前测试(限时5分钟)高分 = 目标 + 积累课堂教学(35分钟)【思考7】研读第十章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②一日:一旦③归:称赞,赞许④目:条目,细则⑤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⑥事:实践,从事,做。

《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活动二:问题探究1.孔子认为实现“仁”的关键是什么?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思考8】研读第四章活动一:解释红字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

君子喻于义:状语后置,“君子于义喻”释义: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活动二:问题探究1.孔子阐明了君子和小人怎样的义利观?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思考9】研读第六章活动一:解释红字词语并翻译句子①质:质朴、朴实②文:华美、文采③野:粗野、鄙俗④史:虚饰,浮夸⑤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翻译活动二:问题探究分析“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三、深入思考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学案答案【思考5】研读第二章活动二:问题探究1.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

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突出“仁”在礼乐中的重要性。

【思考6】研读第七章活动二:问题探究1.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学案1:第5课 《论语》十二章

学案1:第5课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分析人物对话,理解文章表达的“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以及它们的现实意义。

3.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4.把握孟子“仁政”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知识梳理一、辨识通假知.者不惑“知”同“智”,智慧。

二、一词多义1.其(1)请问其.目(代词,代指“行动”)(2)其.“恕”乎(表委婉推测语气的副词,可译为“大概”)2.而(1)敏于事而.慎于言(表并列关系,并且)(2)人而.不仁(表假设,如果)(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表顺承关系,就)(4)死而.后已(表顺承关系,才)三、词类活用1.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作动词,匡正)2.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3.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贤人)4.人而不仁,如礼.何(名词作动词,对待礼)5.人而不仁,如乐.何(名词作动词,对待乐)6.可以群.(名词作动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7.迩之事.父(名词作动词,侍奉)四、古今异义1.譬如平地..古义:填平洼地。

今义:平坦的地方。

2.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五、文言句式1.敏于事而慎于言。

(状语后置句)译文: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宾语前置句)译文: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资料链接识作者“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核心是“仁”。

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极深远的影响,孔子也位于“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列。

《论语十二章》学案+答案

《论语十二章》学案+答案

《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2、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的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编撰而成,以()体为主,记录了()的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篇,五经是指《》、《》、《》、《》、《》。

简称为:、、、、。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国人,著名的()家、()家、()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孔子与战国时期的孟子并称为“”二、字音、字形、字义:1、给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曲肱.()一箪.食()不逾.矩()好.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笃.志()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吾日.三省..吾身()()(5)为人谋.而不忠.乎()(6)与朋友交而不信.()(7)传.不习乎()(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9)三十而立.()(10)四十而不惑.()(11)不逾矩..()(12)温故.而知.新()( ) (13)可./以为..师矣()()()(14)一箪.食()(15)学而不思则罔.()(16)思而不学则殆.()(17)人不堪.其忧()(1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9)饭.疏食..饮.水.()()()()(20)曲肱.而枕之()(21)于.我如.浮云()()(22)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逝.者如斯夫..()()()(25)不舍.昼夜()(26)三军..不可夺志也()..可夺.帅()()(27)匹夫(28)博学而笃.志()(21)切.问而近思()(22)仁.在其中矣()3.通假字三、翻译下列语句:(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学案

《〈论语〉十二章》  学案

第十课《〈论语〉十二章》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说(yuè)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罔(wǎng)殆(dài)箪:(dān)曲肱(gōng)2、学生熟读课文,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论语十二章》《劝学》情景默写

《论语十二章》《劝学》情景默写

01《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情景式默写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情景式默写

高考语文总复习《论语》十二章一、情景式默写之练习篇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一个真正爱好学习的人,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还要去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里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强调作为君子,对于真理的追求应该不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善于提高自己品德修养的人,要以正面人物作引导做到取长补短,又要以反面人物为镜,不重蹈覆辙。

《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这种观点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高度概括了质朴和文采的辩证统一、合理互补关系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表达君子既要拥有华丽的文采,又要拥有朴实敦厚的品质,要做到文质兼修才能成为君子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代青年要勇担重任,志向高远,努力实现祖国复兴的远大目标。

这可用曾子的两句话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君子把“仁”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是一件重大的使命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认为贯彻“仁”的精神需要一辈子直到生命结束都不能停息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十二章中运用比喻来说明做学问、做事情仅仅差一点就成功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拥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拥有仁心的人不会忧愁,拥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论语》十二章中体现以上观点的三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论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有关论语十二章原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高中《论语》十二章情景默写学案

高中《论语》十二章情景默写学案

《论语》十二章情景默写学案一、《论语》《论语》是记载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和《》,并称“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经”)二、理解重要字词12345678910三、情境默写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

2、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3、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用“,”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该追求真理和道义。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5、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6、《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与《论语·述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的句子。

7、《论语·雍也篇》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四、《论语》名句积累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高一《论语》十二章情境默写答案三、情境默写2、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追求真理和道义。

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四章情景式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四章情景式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致知在格物
7、“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们经常引用的古语, 强调家族关系理顺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 家了才能使天下太平,此句来源于《大学之道》 中的: ,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8、古代儒家治学的终极目标是“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了众多学者的人生 信条,在《大学之道》中由浅入深地表达这个观 点的句子是: , , 。
句话和《大学之道》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5、家和万事兴,要想使家庭和睦,家庭中的长
者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大学之道》中表达
类似观点的句子是: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6、《大学之道》中的“
”告知我们获得
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规律,而“

则强调推究事物原理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比,来批评那些自我夸耀的人会距离自己的目标
越来越远的句子是:“

”。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老子》四章中用“

”作比,
来警告批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的人最终结果都不会好。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5、《老子》四章中用器皿为例来说明“有”和
“无”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
是: ,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6、《老子》四章中用车子为例来说明“有”和
“无”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
是: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7、《老子》四章中用房屋为例来说明“有”和
“无”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
是:
,,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论语》十二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一、课时:3课时二、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3.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2.难点:文言实词、虚词,课文翻译,对每章要点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1、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孔子简介(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①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②30—50岁,欲仕不能。

③50—55岁,在鲁从政。

④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⑤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3)孔子思想:①、政治思想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②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4)后世这样评价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3、《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情景默写学案
一、《论语》
《论语》是记载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和《》,并称“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经”)
二、理解重要字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情境默写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

2、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3、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用“,”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该追求真理和道义。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5、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6、《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与《论语·述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的句子。

7、《论语·雍也篇》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四、《论语》名句积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高一《论语》十二章情境默写答案
三、情境默写
2、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
追求真理和道义。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说明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坚强,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9、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作为自己的人生的使命,并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是是:
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个品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一、《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并称“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经”)
二、理解重要字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