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双腔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合集下载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畜禽防治X472019年4月·下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丁克奇 顾文忠 张志恒 周建忠 张 浩(尼勒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尼勒克县 835700)摘 要 绵羊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中华双腔吸虫和扁体双腔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在尼勒克县时有发生,对养羊业危害严重。

关键词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防治1 病况及症状2017年3月,尼勒克县胡吉尔台乡索孜木吐村一养殖户饲养的200只哈萨克羊于3日内连续死亡5只,笔者到达畜主家后发现该养殖户所饲养的哈萨克羊正值产羔期,羊群膘情较差,羊群中有十几只羊存在下颌水肿现象,因冬春交替积雪消融,该养殖户圈舍潮湿,圈内粪层堆积较厚,还有5只羊存在食欲减退、口流白沫、磨牙发抖的症状。

可视黏膜苍白,黄疸,贫血。

病羊消瘦,被毛粗乱,肋骨突出。

2 诊断对畜主提供的2只死亡羊进行解剖,发现肝脏发黄、胆囊肿大、胆管扩张,切开胆囊,在干净的卫生纸或纱布上缓慢倒出胆汁,发现大量棕褐色柳叶状双腔吸虫,形似肝片吸虫,但小得多。

虫体寄生在绵羊的肝脏胆管、胆囊中。

虫体扁平透明,有明显的头锥和肩部。

肩部后虫体逐渐弯窄,尾端尖细,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发现的虫体形态,确诊为双腔吸虫。

3 病因分析矛形双腔吸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参加,中间宿主是陆地螺,补充宿主是蚂蚁。

成虫在肝胆管和胆囊中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成熟虫卵内已含有发育好的毛蚴。

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毛蚴破卵壳而出,经胞蚴、子胞蚴阶段后发育为尾蚴。

尾蚴离开螺体,粘附于植物叶上或其它物体上,被补充宿主吞食,在补充宿主体内发育为囊蚴。

本地哈萨克羊属于半放牧半舍饲的饲养模式,每年4至11月份在草原放牧,在放牧期间,牛羊吃草时,将含有囊蚴的蚂蚁一起吞食而感染。

幼虫沿十二指肠、胆管逆行进入肝脏发育为成虫。

该羊群在夏牧场放牧期间草原上陆地螺与蚂蚁随处可见,羊食用了被寄生虫污染的草料,夏秋季节哈萨克羊膘肥体壮,一般感染少量虫体时,症状不明显,但在冬春季即使是少量的虫体也能出现严重的症状。

山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山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山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山羊寄生虫病是山羊体内寄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寄生虫有疥螨、回肠壶吸虫和绦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给山羊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进行综合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环境卫生管理
1. 清理畜舍和运输车辆的粪便与尿液,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减少病原虫的传播途径。

2. 对饲养场和圈舍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有效的虫卵杀灭剂对环境进行喷洒,杀灭寄生虫的卵和幼虫。

二、合理饲养管理
1. 做好母羊和仔羊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山羊群体的免疫力,减少染病机会。

2. 做好集约化饲养的管理,保证山羊的饮水和饲料卫生,防止绒毛和寄生虫的传播。

3. 根据山羊的生态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养与清洁计划,减少寄生虫的繁殖。

三、化学防治
1. 针对不同的寄生虫,选择适宜的抗虫药物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2. 定期对山羊进行驱虫,特别是在养殖密度高的情况下,驱虫频次要加大,保持山羊群体的健康。

四、生物防治
1. 引进山羊群体的天敌,比如貂、松鼠等,利用它们的捕食习性,减少寄生虫的数量。

2. 使用寄生虫的天敌,比如线虫、细菌等,进行寄生虫的生物控制,减少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

综合来说,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需要结合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施策。

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山羊群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山羊的免疫力,降低寄生虫病发生的风险。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分析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分析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分析羊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然而羊常见寄生虫病却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产羔率,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对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羊的养殖健康和人类的安全健康都至关重要。

一、寄生虫病的种类和危害羊的常见寄生虫病主要包括弓形体病、肺部细粒棘球蚴病、肝吸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病会给羊的健康带来威胁,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产羔率。

由于羊经常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这些寄生虫病也会通过食用带有虫卵的羊肉传播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在羊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这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带有弓形虫囊囗的羊肉传播给人类。

肺部细粒棘球蚴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并且这种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呼吸困难和体重下降。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组织中引起的,这种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消瘦和死亡。

二、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针对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草药治疗两种。

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杀虫宁、多杀虫、氧硝柳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杀死寄生在羊体内的寄生虫,帮助羊恢复健康。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也会导致寄生虫产生抗药性,甚至残留在羊肉中对人类造成危害。

中草药治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草药有苦参、板兰根、黄精等。

这些中草药能够调理羊体内的气血,增强免疫力,从而帮助羊抵抗寄生虫的侵害。

中草药治疗不仅对羊的身体健康有益,而且不会产生化学药物残留的问题。

三、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地预防羊的寄生虫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定期驱虫:定期给羊进行驱虫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选择适当的驱虫药物,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驱虫。

2. 畜栏卫生:保持畜栏的清洁卫生是有效预防羊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畜栏,防止粪便积淤和垃圾滞留,降低寄生虫的传播风险。

羊双腔吸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双腔吸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2021.11双腔吸虫是养羊业一类常见的寄生虫病,病原主要包括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感染,其中矛形双腔吸虫的发病率约为80%。

羊双腔吸虫主要与羊舍卫生清洁不当和管理粗放有关,绵羊易感性高于山羊及其他反刍动物。

病原寄生于羊只肝脏、胆囊和胆管内,病羊贫血、消瘦容易继发其他感染。

新疆塔城草场资源丰富,当地养羊业正处于从传统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养殖户需要了解危害性较大的双腔吸虫病,才能做出正确的预防和治疗管理,进而促进塔城养羊业健康发展。

1病原特征双腔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陆地螺或陆地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

双腔吸虫成虫寄生于病羊胆囊或胆管内,产卵后随胆汁流入到肠道内,然后随粪便排至自然环境中。

第一中间宿主吞噬虫卵后可在其肝脏中发育,从子胞蚴成长为尾蚴,第二中间宿主吞噬后,从尾蚴成长为囊蚴,羊群放牧或采食时吞食如含囊蚴的蚂蚁,这些囊蚴会在病羊体内脱囊,经过80d 左右成为成虫。

2流行病学羊双腔吸虫主要发生于降水量多的季节,尤其是许多牧民饲养方式以放牧或半放牧为主,塔城盛夏季节容易在局部地区出现对流天气进而形成强降水,而我国其他区域夏季降水量多,这种气候给双腔吸虫的中间宿主(陆地螺)和补充宿主(蚂蚁)的繁殖创造了条件,促使羊双腔吸虫病的发生和区域性流行,因此羊双腔吸虫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

同时,养殖户的饲喂不当、饲养密度过大、圈舍卫生过差等均可加速羊双腔吸虫病的传播,放牧羊的膘情差,羊群整体偏瘦,尤其是外来品质羊只的易感性更高,而放牧羊的发病率高于舍饲,1岁以上羊的发病率更高。

3临床症状病羊精神不振,容易疲劳,食欲下降,被毛凌乱无光泽,容易发生局部性脱毛,病羊可视黏膜出现黄染。

放牧时往往置于群后,行动缓慢,行走时喘息声大,休息时容易呆立,喜卧。

由于双腔吸虫主要寄生于病羊肝脏和胆囊中,病羊容易继发肝源性感光过敏症,即放牧时若阳光强烈,病羊整个头部会出现肿胀,尤其是眼部和耳部。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寄生于羊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是影响我国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区羊的主要疾病之一。

该病症状不明显,但可造成明显的损失,影响畜群生产和健康,导致牲畜体重下降、疲劳无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

同时,该病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危害性,人类不小心食用了受感染的羊肉,也可能感染该疾病。

因此,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已经成为当前畜牧业中的重要问题。

一、诊断方法1. 疾病症状双腔吸虫病的发病过程潜伏期较长,一般需要3-6周才能发现明显的症状。

在初期,动物的精神状态和食欲都会下降,但不会明显的瘦弱。

晚期则会出现精神沉郁、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

而且,动物的心跳加快且心音响亮,存在发热、呼吸急促的现象。

但是,由于该病表现的症状都比较难以确定,所以对于疑似病例,需要结合其它检测和检查手段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2.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一般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如直接镜检、离心法、沉淀法等,以检测羊的粪便中是否有双腔吸虫。

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离心法,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特点。

诊断时需要取羊的粪便放入一只带有滤网的离心管中,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离心管,加入碘化钾和甘油后,离心10分钟,然后证认其中的吸虫卵。

该法可检测出病程不长的感染患者,但是对于病程长的患者,反应会较弱。

3.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目前,使用等电聚焦电泳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血清学检测中的主要方法。

该法可检测出羊体内抗原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双腔吸虫。

二、治疗方法针对双腔吸虫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和中草药疗法。

1. 化疗治疗化疗是挽救该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黄酮螺素、贪系文(Triclabendazole)等。

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和病程长短,在治疗使用药物时也会有所不同。

(1)黄酮螺素黄酮螺素是当前常用于治疗双腔吸虫病的药物。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症状 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症状 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症状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措施-养羊技术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等寄生于家畜肝脏的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

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虫体通常在宿主的胆囊和胆管内寄生。

该病通常会对反刍动物产生较大危害,特别是绵羊。

该病会导致病羊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商品率降低,感染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所以要特别加以防范!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症状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中华双腔吸虫。

虫体呈透明的扁平状,位于腹吸盘前方的体部呈头锥样,后面两侧相对较宽,如同肩样突起。

虫体长度为3./1~9.1 mm,宽度为2.6~3.1 mm。

虫体为雌性同体,在腹吸盘之后并列有两个呈不正圆的睾丸,边缘略微分叶或不整齐。

卵巢位于睾丸后面。

虫体后部被子宫充满。

虫体中部两侧分布有卵黄腺。

虫卵为暗褐色,呈椭圆形或者卵圆形,大小为(38~/15) um×(22~30》um,卵壳较厚,两侧轻度不对称。

虫卵一端存在明显的卵盖,里面含有毛蚴。

矛形双腔吸虫。

虫体呈棕红色的透明扁平状,肉眼就能够看见内部器官。

虫体呈矛状,前端尖细,后端较钝,表面光滑。

虫体长度为5~15 mm,宽度为1.5~2.5 mm。

口吸盘明显小于腹吸盘。

腹吸盘后面有两个睾丸,呈前后斜列或者并列,略微分叶或者接近圆形。

受精囊和卵巢位于睾丸的后方偏右侧,虫体中部两侧分布有小颗粒状的卵黄腺。

子宫位于虫体后部,呈曲折状,含有大量虫卵。

虫卵类似于中华双腔吸虫卵。

虫卵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能够在土壤和粪便中生存数月后依旧具有感染性。

在温度为18~20℃的干燥环境下,经过1周依旧存活。

尤其具有更强的抵抗低温的能力,如虫卵及寄生于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各期幼虫都能够安全越冬,且依旧具有感染性。

另外,虫卵也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如在50℃温度下处理24 h依旧具有活力。

2、临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机体消瘦,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容易脱落。

羊双腔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羊双腔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羊双腔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羊双腔吸虫病是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羊肝脏和胆囊内引起的以黏膜黄染、消化紊乱、水肿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

羊的感染率可高达70%~80%。

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季感染,冬、春季发病。

一、羊双腔吸虫病症状轻度感染时一般症状不明显。

严重感染时,可见可视黏膜黄染,消化紊乱,颌下水肿,下痢,逐渐消瘦,有的体温升高,最后陷于恶病质而死亡。

二、羊双腔吸虫病病变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而引起胆管炎和胆管壁增生肥厚。

主要病变为胆管出现卡他性炎症,管壁增生、肥厚,胆汁暗褐色,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和胆囊内有大量棕红色狭长虫体。

寄生数量较多时,可使肝脏发生硬变、肿大,肝表面形成瘢痕,胆管呈索状。

三、羊双腔吸虫病预防(1)定期驱虫:对同一牧地的所有家畜,每年的秋后和冬季进行定期驱虫,驱虫后将粪便集中进行堆制处理,利用发酵产热杀死虫卵。

(2)灭螺、灭蚊:因地制宜,结合改良牧地开荒种草,除去灌木丛或烧荒等措施杀灭宿主。

牧场可养鸡灭螺,人工捕捉蜗牛。

该病严重流行的牧场,可用氯化钾灭螺,每平方米用20~25克。

(3)合理放牧:感染季节,选择开阔干燥的牧场放牧,尽量避免在中间宿主多的潮湿低洼地上放牧。

四、羊双腔吸虫病治疗(1)海托林(三氯苯丙酰嗪):每公斤羊体重用40~50毫克,配成2%混悬液,一次灌服,这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

(2)丙硫咪唑:每公斤羊体重用30~40毫克,配成5%混悬液,一次灌服。

(3)吡喹酮:每公斤羊体重用50~70毫克,一次口服;油剂腹腔注射,每公斤羊体重用50毫克。

(4)六氯对甲苯:每公斤羊体重用200~300毫克,口服,连用两次。

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技术

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技术

羊双腔吸虫病的防治技术羊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反刍兽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专家解病。

⑴病原:矛形双腔吸虫:虫体扁平,透明,呈棕红色,肉眼可见到内部器官;表面光滑,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呈矛状;体长5-15毫米,宽1.5-2.5毫米。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虫卵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卵壳厚,两侧稍不对称;虫卵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卵内含毛蚴。

中华双腔吸虫:虫体扁平,透明,腹吸盘前方体部呈羊锥样,其后两侧较宽似肩样突起;体长3.5-9毫米,宽2.6-3毫米。

⑵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在我国尤以西北各省和内蒙古较为严重。

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第1、第2中间宿主蜗牛和蚂蚁可全年活动,因此,动物几乎全年都可感染,而在寒冷干燥的北方,中间宿主要冬眠,动物感染明显具有季节性,一般是夏秋季节感染,而多在冬季发病。

动物随年龄的增加,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也逐渐增加,感染的虫体数量可达数千条,甚至上万条。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仍然具有感染性。

⑶症状:病羊的症状可因感染强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轻度感染的病羊常不显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的病羊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黏膜苍白黄染,颌下水肿,腹胀,下痢,行动迟缓,渐进性消瘦,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有些病羊常继发肝源性感光过敏症,其表现多在阳光明媚的上午(10-11时)放牧时,羊耳和头面部突然发生急性肿胀(水肿),影响采食视物,全身症状恶化,常可引起死亡;不死者肿胀很难消退,往往形成大面积破溃、渗出、结痂或继发细菌等。

⑷剖检病变:胆管出现卡他性炎症变化和胆管壁肥厚;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发生硬变、肿大,肝表面形成瘢痕,胆管扩张。

⑸诊断:粪便检查时根据虫卵的形态和特征进行诊断;死后剖检时,可将肝脏撕碎,用连续洗涤法检查虫体。

专家治病。

①预防: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对粪便堆肥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

②治疗:a、海涛林按每千克体重40-50毫克,配成2%悬浮液经口灌服。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疾病,主要影响哈萨克羊。

这种疾病不仅会给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该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方法,旨在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疾病概况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又称为Sheep Schistosomiasis,是由一种名为双腔吸虫(Schistosoma spp.)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这种寄生虫寄生在哈萨克羊的胃肠道内,会导致哈萨克羊的生长受阻、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哈萨克羊的养殖和生产。

寄生虫的卵囊会通过哈萨克羊的粪便排出,感染范围扩大。

这意味着即使发病的哈萨克羊被隔离,其粪便中的卵囊仍然可能继续传播疾病。

二、诊断方法1.症状观察哈萨克羊双腔吸虫感染的疾病通常会导致哈萨克羊出现贫血、消瘦、厌食、腹泻等症状。

畜牧兽医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哈萨克羊的行为和外观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感染了双腔吸虫病。

2.粪便检测粪便检测是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哈萨克羊的粪便样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可以检测到双腔吸虫的卵囊。

这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病例。

3.血液检测血液检测可以检测哈萨克羊的贫血程度,通过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双腔吸虫病。

血液检测也有助于评估哈萨克羊的免疫状态,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治疗方法1.抗寄生虫药物目前,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是治疗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多利司磷、氧氯呋酮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清除哈萨克羊体内的双腔吸虫,从而减轻其症状,恢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2.支持疗法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还可以采取支持性疗法,包括补充营养、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

这些支持性疗法有助于加快哈萨克羊的康复,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3.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双腔吸虫病同样重要。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1. 引言1.1 疾病概述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寄生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在哈萨克羊群中。

该病在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等地区较为流行,给当地畜牧业和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羊的粪便排出的卵囊进入环境中,然后通过水源、青草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羊只,引起感染。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厌食、腹痛、腹泻等,严重感染时还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及早发现和治疗对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可以通过病史询问、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进行。

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通过粪便检测吸虫卵进行确诊。

对于有疑似症状的羊只,及时进行检测和诊断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工作需要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来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和疾病的防控,以减少疾病对羊只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1.2 流行病学特征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寄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哈萨克羊身上。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在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等地区较为常见。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动物体内的虫卵排出,经过水体污染后,人群在饮用生水或接触受污染水源时易受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农村地区、饮用生水的人群以及缺乏卫生意识的群体是该病高发的人群。

季节性因素也对该疾病的流行有一定影响,夏秋季节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了解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3 诊断方法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消瘦、皮肤瘙痒等症状。

医生可以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哈萨克羊双腔吸虫。

2.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和粪便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液中是否有寄生虫的抗体或抗原。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也称为肝吸虫病。

其病原体为双腔吸虫,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脏、胆囊和胆管等部位。

本文将介绍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1.症状慢性期病人可出现发热、乏力、消瘦、肝大、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可出现黄疸和皮肤瘙痒等表皮症状。

急性期病人病状较轻,仅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肝功能检查可显示肝功能损害,如ALT、AST等指标升高。

②影像学检查:肝胆通路造影能检测肝胆疾病的表现。

③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可通过ELISA方法诊断。

3.病原学检查①粪便检查:双腔吸虫卵、幼虫和成虫可出现在粪便中。

②胆汁检查:可从胆汁中检出单实体吸虫卵。

二、治疗目前治疗肝吸虫病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吡喹酮,另一种是贝硕明。

这两种药物主要靶向吸虫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使其无法继续对人体组织的破坏。

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必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真的患有肝吸虫病。

1.吡喹酮吡喹酮是第一代抗肝吸虫药,其作用是能破坏虫体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从而达到杀灭寄生虫的目的。

吡喹酮有很强的亲脂性,可在胆汁中累积,作用时间较长,全身毒性较小。

2.贝硕明贝硕明是第二代抗肝吸虫药,其作用是阻止肝吸虫体壁内的代谢过程,使其死亡。

贝硕明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作用,作用时间较短,不易累积在组织内,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

因此,贝硕明目前是治疗肝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某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并出现适当症状的情况下,需要动手术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后遗症,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三、预防为预防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应该进行以下措施:1.生活用水要过滤或煮沸,保证饮水清洁。

2.农村地区,家畜圈应当于夏季末秋季初每周消毒一次,养殖池塘每年应更换一遍土壤。

3.要加强家畜的养护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矛形双腔吸虫的诊断与防治

矛形双腔吸虫的诊断与防治

矛形双腔吸虫的诊断与防治作者:李爽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3期(一)发病情况2017 年11 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也门勒乡园林村收到养殖户木沙的请求出诊,到达畜主家后发现多只羊身形十分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糙乱,放牧过程中行动迟缓不愿运动,部分羊发生下痢。

检查发现,这些羊的下颌或胸下均出现足球大小的水肿,触诊有捏面团的感觉。

前期该畜主家已有5 只羊死亡。

经过与畜主的攀谈以及对实际饲养条件的观察,发现该畜主的饲养环境较差,管理水平较低,饲料以干麦草和玉米粒为主,缺乏蛋白饲料与精饲料。

圈舍的层高较高,保暖性能较差;地面粪便堆积较多,未得到及时清理。

通过对周边放养条件的了解得知,该放牧区域有一条大河穿过,该畜主一般放牧结束后,都会将羊群赶到该河边饮水。

(二)临床症状畜主提供3 只死亡病羊进行剖检,发现肝脏有明显的病变,肝脏呈白色无血色样且肿大,胆管较粗,胆囊较大。

对肝脏进行的切面检查发现,肝脏切面有明显黑点,遂让畜主取来一盆温水将肝脏、胆囊放入其中,用手术刀片及剪刀将组织绞碎,用手将绞碎的组织再捏碎,倒去清洗过组织的上清液,经过三次的反复冲洗,盆中出现大量寄生虫,经过寄生虫图谱对比得知该寄生虫为矛形双腔吸虫。

临床上该寄生虫易与肝片吸虫混淆,该虫体形比肝片吸虫小,低倍镜下观察该虫体扁平而透明,呈矛形,棕红色,大小为(6.4 ~ 8.5)mm×(1.8 ~ 2.4)mm,口吸盘位于虫体最前端,腹吸盘在虫体的前1/4 处。

2个圆形或边缘有缺刻的睾丸,前后或斜列于腹吸盘后方。

生殖孔开口于肠分叉处。

卵巢圆形,位于睾丸之后。

卵黄腺呈细小颗粒状位于中体中部两侧。

子宫弯曲,充满虫体的后半部。

(三)病例分析该羊群夏季长期在河边活动,长期饮用河水,有时甚至食用水草,遂在夏季携带了该寄生虫的幼卵,但夏季该地区畜群多为放牧,食物较为多样性,营养较为均衡,羊的膘情较好,寄生虫与宿主本身暂为一个和谐平衡的关系,但是入冬后,羊自生需要抵抗严寒从而耗费大量热量,冬季的饲料及饲养环境也远不如夏季,最终体弱的羊体内失去了和寄生虫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寄生虫成为优势,宿主死亡。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羊类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区,这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非常重要。

1. 诊断方法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包括羊只出现腹泻、消瘦、贫血以及腹部肿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通过粪便检查,观察虫卵的存在和数量。

2. 治疗方法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治疗主要是基于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三氧化二砷、喹硫平和三氯苯胺。

根据不同药物的药效,虫卵排出程度以及感染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可以有所不同。

在给羊只使用抗寄生虫药物之前,需要先确定感染的情况。

可以通过粪便检查来确定感染情况和感染程度。

然后根据药物的药效和剂量来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3. 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可以将疫苗注射到羊只体内,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污染物。

- 控制传播途径。

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疾病的羊只与健康羊只接触。

- 合理用药。

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应按照药物说明和兽医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为有效控制该病毒的传播,兽医部门和畜牧业相关部门需要共同合作,加强疫苗接种和预防计划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养殖户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结论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影响养殖业的严重疾病,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非常重要。

在诊断方面,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感染情况。

在治疗方面,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三氧化二砷、喹硫平和三氯苯胺。

在预防和控制上,需要加强免疫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和合理用药,并加强信息宣传和专业培训。

通过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羊群的感染风险,保障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哈萨克羊身上。

这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牧民和兽医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介绍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希望能够为兽医和养殖户提供一些帮助。

一、病因: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双腔吸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吸虫,其幼虫在水中生活,成虫则寄生在宿主的肠道内。

当哈萨克羊饮用了受到污染的水源,就有可能感染双腔吸虫。

而且,双腔吸虫的卵子可以在水中存活很长时间,这也增加了哈萨克羊感染该疾病的几率。

二、临床表现: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厌食、消瘦、腹泻、贫血、腹水等。

受感染的哈萨克羊会出现食欲减退,粪便稀溏,甚至出现腹水的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受感染的哈萨克羊可能会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三、诊断方法: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粪便检查和血液检查。

兽医在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哈萨克羊的临床症状来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是否有厌食、消瘦、腹泻、贫血等症状。

然后,可以通过检查哈萨克羊的粪便来寻找双腔吸虫的卵子,以确认诊断。

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检测哈萨克羊的贫血情况,从而进一步确认诊断。

四、治疗方案:目前治疗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氯硝柳胺、吡喹酮、复方硝唑呋喃啉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兽医应该根据哈萨克羊的体重和临床症状来确定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兽医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该注意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以免对哈萨克羊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除了药物治疗外,预防也是治疗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应该注意给哈萨克羊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避免给哈萨克羊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

定期给哈萨克羊进行驱虫和消毒是预防双腔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寄生于羊体内的疾病,由双腔吸虫寄生于羊的肠道引起。

该疾病在疫区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对于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
1. 临床症状:患病羊的食欲减退,消瘦,粪便稀薄,甚至出现拉稀、腹泻等症状。

2. 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患羊的大肠内容物,可发现双腔吸虫。

3. 必要时可进行病理检查,如剖检患羊的肠道组织,观察是否有双腔吸虫病变。

二、治疗
目前对于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

1.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多种,如阿维菌素、吡喹酮等,具体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可咨询兽医师。

2. 综合防治措施
(1)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保证羊的补充营养和免疫力。

(2)控制疫区扩散:加强对疫区羊的交通管制,防止疫区的羊和非疫区的羊之间的传播。

(3)定期检查和治疗:定期对羊进行检查和治疗,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羊只,减少疾病的传播。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形态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方法来进行诊断;治疗方面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方面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查和治疗,并采取疫区隔离和加强免疫力等预防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配合,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哈萨克羊双腔吸虫引起,该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胆囊和胆管中。

这种疾病对羊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羊在发病初期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毛色变差、精神萎靡、背部脊柱突显,严重时出现腹水、腹膜炎和胆囊纤维化。

在临床检查中,发现患羊在眼结膜、耳尖、犬齿、尾根等处有黄色针尖大小的瘙痒点。

在剖检时,在胆囊和胆管内可见白色囊肿,切开后可见多囊状病变,分泌有黄色脓液。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

主要包括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粪便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羊发病后的第3~4周开始进行。

二、治疗一旦确定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疗法和草药治疗两种。

1. 化学疗法化学疗法是目前治疗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最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三氧化碘、氯胺酮、氧氟沙星等。

这些药物都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可以迅速杀灭体内的寄生虫,缓解患羊的症状。

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进行使用,不要过量使用药物。

(2)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羊的体温、食欲和粪便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兽医的意见。

(3)使用药物的需要对患羊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避免再次感染。

2. 草药治疗除了化学疗法外,草药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草药包括黄连、苦参、马钱子等。

这些草药具有一定的杀虫和抗寄生虫作用,对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草药治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草药种类和用药剂量,避免草药治疗不当造成草药中毒等不良反应。

三、预防除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外,预防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同样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是对预防措施的一些建议:(1)加强羊圈和饲料的卫生管理,定期清除羊圈内的粪便、秽物等垃圾,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又称双泡吸虫病,是一种寄生于哈萨克羊体内的寄生虫疾病。

该病通过摄入受感染的饮用水、食物或带有病虫的浸泡物,进入羊体内,寄生在其胆管和胆囊中。

以下是关于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内容。

一、诊断1. 临床症状: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厌食、体重下降等,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出现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粪便检查,观察粪便样本中是否有双泡吸虫卵或幼虫。

也可以进行胆囊、胆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并抽取病虫进行鉴定。

3. 影像学检查:胆囊及胆管的超声检查和CT检查能够观察到胆管的阻塞、胆囊炎等病变,进一步帮助诊断。

二、治疗目前,治疗哈萨克羊双腔吸虫病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1. 替硝唑(Tinidazole):替硝唑是目前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其具有广谱抗原虫作用,能够杀灭寄生在胆管和胆囊中的双泡吸虫。

通常口服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治疗周期为5-7天。

2. 呋喃噻虫胺(Praziquantel):呋喃噻虫胺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它能够杀死双泡吸虫成虫和幼虫,但对卵效果较差。

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进行调整,通常口服给药2-3次,每次间隔一周。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饮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并且避免食用过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监测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症状是否改善,粪便是否清除双泡吸虫等。

3. 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扫家居,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双腔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冯秋莲
来源:《新农业》2016年第08期
双腔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羊肝脏、胆管中的矛形双腔吸虫或中华双腔吸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其中由矛形双腔吸虫所引起的感染占80%,由中华双腔吸虫所引起的感染则相对较少。

羊的肝脏内发育成熟的双腔吸虫成虫在肝胆管和胆囊中产卵,虫卵随胆汁的分泌进入肠道,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此时,虫卵内的毛蚴已发育成熟,被陆地螺吞食后,毛蚴就会破卵而出逐渐发育成胞蚴、子胞蚴,最终发育成尾蚴。

随后尾蚴离开螺体而粘附于草木叶片或其他物体上,最后被另外的中间宿主蚂蚁吞食,在蚂蚁体内发育成囊蚴。

羊在吃草时,吞食含有囊蚴的蚂蚁,就会感染。

囊蚴幼虫被羊吞食后,沿着胃肠道、胆管逆行进入羊的肝脏发育为成虫,不断重复以上循环。

轻度感染的病羊无临床症状,感染严重的呈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呈渐进性消瘦;发生溶血性贫血,可视黏膜黄染,颌下水肿,消化紊乱,拉稀、腹胀、喜卧等。

部分羊只体温升高,下颌、四肢等出现水肿,局部皮肤脱毛,出现黄色肿块,体质虚弱,最后死亡。

有的病羊继发肝源性感光过敏症,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放牧时,羊耳和头面部发生急性水肿,部分皮肤结痂、瘙痒。

剖检特征性病变的脏器主要是肝脏,发生硬化、肿大,表面形成瘢痕;色泽变淡变黄,表面粗糙,胆管显露,特别是在肝脏的边缘部更明显。

在虫体机械运动刺激和毒素作用下,胆管发生卡他性炎症和管壁增生肥厚,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和胆囊内有大量棕红色狭长虫体。

治疗可用:每公斤羊体重用40~50毫克的海托林灌服;每公斤羊体重用30~40毫克的丙硫咪唑配制成5%的悬浊液灌服;每公斤羊体重用50~70毫克的吡喹酮灌服;每公斤羊体重用50毫克油剂腹腔注射;每公斤羊体重用150~200毫克的噻苯唑口服;每公斤羊体重用200~300毫克的六氯对甲苯,连续2次灌服。

预防方法:常规驱虫一般在初冬和春季各1次,每年在放牧季节过去以后加强1次驱虫,粪便无害化处理。

放牧时选择高且干燥的草地放牧,尽量不要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

加强饮水卫生,自来水或洁净井水都可,一定要做到洁净、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