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_武春友
“双因素”理论在顾客满意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苏胜 强 (99一) 1管理 。
参 考 文献 :
年创立了 “ 双因素 ”理论 ,其要点是 把激励与工 作 满足联系起 来 , 出影 响工 作 满足 与不 满足 两类 因 提
理现代化[ . 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0 . 25 0 [ ] 王雨 生. 国传统 产 业改造提 升之 路 [ . 4 中 M] 北 京: 中国宇航 出版社 , 0 .2 2 41. 0 [ ] 佟光霁, 5 尚杰. 业知识化—— 新时期中国林 业 林 的发展道路[ ] 林业科学,04 ( ) J. 20 ,4 .
( 包括潜在的需求 )作为企业开发产品的源头 ,最大 限度地使顾客感到满意。
一
、
顾 客 满意 与 营销
( 一)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 ( ut e Stf tn C s m r as co ,简 称 c ) 指 o ia i S
顾客通过对一个产 品的可感知 绩效 与他 的预期绩 效 比较后所形成 的感觉状 态。顾 客 的可见绩效指 购买 和使用产 品以后可 以得 到 的好 处 ,实现 的利益 ,获 得 的享受 ,被提高 的个 人生 活价 值。顾客 的预期绩 效指在购买产品之前 ,对于产品具有 的可能给 自己带 来 的好处、利益 ,提 高其 的 生活 质 量方 面 的期 望。 显然 ,顾 客满 意 是 可见 绩 效 与预 期 绩 效 的差 异 函 数 。如果可见绩效低于 预期绩效 时 ,顾客就会 不满 意 如果可 见绩效 与 预期绩 效相 配 ,顾 客就 满 意。 如果可见绩效超过预期绩效 ,顾客就 会高度满 意或
随着顾客满意战略的确立 ,顾客满意营销也随之 而盛行起来。许许多多的顾客满意营销理念逐渐被企 业与顾客所接受 。较 为流行 的理念有以下几点 : 1 .顾客至上 企业要把顾客放在经营管理体系中的第一 位 ,站 在顾客立场上 研究 、开 发产 品 ,预 先把 顾客 的 “ 不 满意”从设计 、制造 和供应 过程 中去 除 ,使消 费者 在心理上对企业产生认 同感 和归属感 ,进而产生顾客 满意的群体网络效应。 2 .顾客永远是对 的 这是顾客满意营销战略的重要表现 ,其中包括三 层意思 :第一 ,顾客是商品的购买者 ,不是麻烦制造 者 ;第二 ,顾客最了解 自己的需求 、爱好 ,这恰恰是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与政策
(2)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三种结果:
矿竭城衰
在资源开发衰减的同时,城市经济步入 萧条状态,如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油田。 矿止城退 在资源开采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后,城市 经济同时陷入停滞,如前苏联的巴库。 矿竭城荣 在资源开采衰退甚至完全枯竭后,城市 仍保持继续繁荣,如美国的休斯顿、洛杉叽。
资源型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由于资源产业与资 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 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世界 上所有国家的资源型城市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或即 将经历转型。工业化最先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 开始,资源型城市首先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也最先 开始转型。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都是资源型城市 集中的地区,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转型,采 取了政府主导、高投入的转型模式,至今进行了30 多年尚未完成,效果也不很理想,仍然没有恢复转型 前在国家的相应地位,且部分城市的失业率仍然很高。 其他大多数城市或地区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型城 市还处于艰难的转型之中。所以,资源型城市的产业 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3) 历史原因
在当时的计划体制下,矿业城市的功能就是为 国家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国家在短期内 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矿产地, 其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矿产 资源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矿业城市从一 开始就存在功能单一、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 设不足的问题。而矿业城市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 忽视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至于抑制了资源的综 合利用和资源转换效率的提高。从而使矿业城市主 导产业单一,城市的竞争力不足。
(3) 生态破坏加剧,环境污染严重
矿业城市环境欠帐严重,土地复垦率仅12%, 不及发达国家的1/4,废石、废水、废气给环境造 成严重污染,一些城市因采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危及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每开采万吨原煤将 塌陷土地3亩,塌陷区面积约为开采面积的1.2%, 最大下沉值为煤层采出厚度的70-80%,我国采 煤沉陷区的面积将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我国 煤矸石历年的堆存量达34亿吨,占地5000多公顷, 并以1.5-2.0亿吨/年的速度增加。 开矿导致的水资源破坏问题也很严重。山西孝 义市因采煤导致11.4万人饮水困难。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研究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许多城市都成为了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城市。
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城市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背景和特点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往往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天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为主要经济支柱,即所谓的“先有资源后有市场”。
这种发展方式虽然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单一等。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挑战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单一,依赖性过强。
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容易受制于外部环境的波动,一旦资源价格下跌,市场需求不足,整个城市的经济就会陷入困境。
因此,资源型城市需要转型升级,加强多元化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实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涉及到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的一些路径和实践经验。
政策导向:政策支持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转型升级的支持,通过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及转型研究综述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及转型研究综述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资源型城市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这类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壮大,也因资源的减少和枯竭而停滞甚至衰落。
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产业接续、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就业保持、环境保护等问题无论哪个国家在转变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及转型研究至关重要。
一、资源型城市研究我国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始于建国之后,但实际有成效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早期关于资源型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工业布局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研究。
随着宏观经济进程和城市发展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一些学者从工业基地选址与布局的角度,探索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以及未来发展的问题。
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地区资源条件的评价、基于资源条件的工业布局、地域综合体组织等几个方面(李文彦,1986)。
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研究的重点也转向了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的视角扩大,从区域或地区转向城市和城市群,由单纯关注工业布局转向关注发展差异。
根据认识的先后顺序可以将这一时期的研究过程再细分为两个阶段,即80年代注重工业布局和发展的研究,90年代重点着眼于多元化产业的统筹兼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早在1978年,李文彦指出我国煤炭产业存在四个显著的问题,(1)工业增长速度快,但综合化程度不高,对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低,(2)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尤其是女劳动力,(3)不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棚户区居住环境条件极差,(4)不注重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煤矿占地多,侵占农田,与农业生产形成矛盾。
作者提出了工业综合发展的方向,并且具体总结了当时煤炭城市综合发展的三种类型,分别为多门类重工业基地、以煤电化为中心的工矿基地和煤炭地方工业结合的工矿中心。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近年来,城市产业转型成为了全球各城市发展的热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中国,各地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规制和资源禀赋都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产业转型中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定义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其实很容易区分。
简单来说,资源型城市是以特定的资源为基础进行生产与都市化的城市。
资源可以是任何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资源。
以中国为例,煤炭生产的临汾、山西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则与之相对。
这类城市不是以特定的资源为基础进行发展,而是以其他的产业,例如服务业、制造业等为主导的城市。
例如中国的广州、上海就是非资源型城市。
二、环境规制与城市产业转型环境规制一直被视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环境保护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
尤其是在中国,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水土流失现象屡屡发生,有损社会发展。
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环境保护放在了首位,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治理。
这对城市产业转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各种能源及原材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过去,这些城市的政府往往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治理,使得调整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困难。
但是今年以来,由中央政府推出的空气治理、水治理、土治理等政策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压力,固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严格实施在这些城市也被越来越认真地落实。
这些环保措施实际上也在推动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
事实上,正是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课件
另一方面,即便是资源和市场均不出现大问题,由于资源开发提供的初级产 品附加值低,后续经济发展缺乏雄厚的资金积累,经济发展很难登上新台阶。 同时,与资源采掘相关的产业链在城市资源趋于枯竭或遭遇较大市场风波时, 产业链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将同步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区位优势不明显 的矿业城市来说,更是如此。
7.社会矛盾复杂
由于许多大型资源型产业都属于国有,很多都是中直或省直,造成了地 方与中央的矛盾;许多资源型产业对员工的伤害极大,这也造成了企业 与员工的矛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等等
资源型城市问题根源性分析
• 首先,矿产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可耗竭性本身决定了矿山开发
二、资源型城市的历史贡献及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历史贡献
1.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及原材料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铁矿石58亿吨、 木材20亿立方米,矿业城市是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的主体。
2.资源型城市作为资源产业的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 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采掘业占二次产业的比重超过 20%,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 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生命周期视角下资源性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比较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比较分析作者:刘丽梅指导老师:刘超摘要:资源型城镇转型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对资源型城镇发展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用生命周期去探讨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把资源型城镇的一般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源发现,资源发掘,城镇兴起”;第二阶段“资源开发,城镇发展”;第三阶段“资源衰退,城镇繁荣”;第四阶段“资源枯竭,城镇没落”。
通过对比国内外资源型城镇发展道路,把资源转型城镇的发展模式分为:强生型,重生型和新生型。
并以铜川为例,通过生命周期的探讨,找出资源转型城镇的出路,改变“矿兴则城兴,矿竭则城衰”的窘况。
关键词:资源型城镇;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Abstract: Resources-based town transformation is great concerned over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In resource-based towns in the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is, probe in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with the life cycle of resources . The division of the town life cycle, the first stage "resource discovery, resources, explore town rise", the second stage "resource development, urban development". The third stage "resource recession, town prosperity", the fourth stage "resource exhaustion, town declin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every town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evaluation of resources c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se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towns transformation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or:strong-lived type, Rebirth type, new type rebirth. And with 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out of town resources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ing the situation of "mine is the city with the city, ore dried declines"Keywords: resource-based towns;life cycle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绪论1.1选题背景世界上万物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坟墓是万物的必经之路,资源也不例外。
漳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与对策
这4 个子 指标。 ②城 乡人 口融合度 。反 映城乡经济 、政 治、文化生活 的 基础情 况,主要包括人 口城市化率 、非农就业人 口占就业总 人 口的比重和城 乡人 口 自然增长率3 个子指标 。
③城乡社会 融合度 。反 映城 乡居 民社会保 障、医疗 、教
乡 居 民 人 均 道 路 面 积 、城 乡 居 民文 化 娱 乐 消 费 支 出 占总 支 出
中城 市年 均增长 2 . % 1 8 ,农村 年均增 长 1 . % 5 3 ;漳 州 市全 市 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2 0 年为 16 3 人, ̄ 2 0 年 为1 9 3 05 456 i0 9 r J 3 75 人 ,年均 负增长 为一 . % 0 1 ,其 中城市年均 增长 了4 9 ,而农 .% 村年均 负增长为~ . % 2 6 ;全市 教育支 出 占财政 收入 的比重从 2 0 年的2 . % 05 7 9 下降为 1 . % 9 1 ,其 中城市为 1 . % 6 6 ,而农 村为 l.% 9 4 ;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 由2 0 年 的4 . 6 05 O 4 件上升 N2 o o8
漳 州 加 快 推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路 径 与 对 策
■ 文/ 李经 帮 蔡 森成 王荣 斌
漳州 “ 十一五”期 间城 乡一体 化发展状况分析
1漳 州市城 乡一体化状 况 .
( )漳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 指标 体系 。 1 城 乡 一体 化 是一个 复杂 的复 合 系统 ,本 文 从经 济融 合 度 、人 口融合 度、社会 融合度 、生 活融合度 、生态环境融合 度 和政 治融合度 6 个方 面共2 个 单项考 核指标 来全 面评价 漳 6
R v e , 9 7( 1 . e i w 1 6 6 )
新质生产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新质生产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资源型城市在过去以资源产出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情况下,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单一等问题,亟需通过引入新质生产力来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
现状分析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市场过度依赖行业发展而产生波动。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二是传统产业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技术水平等方面较为滞后,难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
存在问题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二是生产方式滞后,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
三是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
四是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
五是管理体制不适应转型发展需要。
面对这些问题,传统资源型城市亟需引入新质生产力,改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以下是一些建议:1. 多元化发展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应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多元化发展,不再过度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
2. 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资源型城市应该加大对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3. 推动绿色发展。
资源型城市要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4. 改革管理体制。
资源型城市的管理体制应该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效率。
5. 培育新质人才。
资源型城市应该加大对新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城市发展的智力支撑。
总结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中的关键性因素。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综述
上 很多依赖资源 而建立 的城 市正在 市如何 布局和 选址 、建设规模 、建 的 ( ( 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较 走 向衰退 ,为 了寻求新 的经济增长 设 时序 等问题展开 ,但理论研 究只 点进而带动经济 可持 续发展 ,各国
)
产业
1 j}
、l 0 d r( r
四
依托 关系两个维度对我 国资源型城 要表现 :原 有机器设备 的闲置和再 基本特 征、面临的 问题 以及如何进
市进行特征分类 ,基 于S O W T分析 利用 问题 ;原有劳动者 的再 就业 问
行产业 结构调 整与优化等方 面进行 了分析和研究 。
环经济、创新问题和 “ 资源诅咒”研究等 ,这 些内容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未来有关研究要将定性和定量研 究、个案和共性研究、宏观和微观研 究、理论和 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综述
中图分 类号 :F 0 .; 2 . 4 7 1F14 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952 1)9 02 - 4 6 2 69 ( 1 - 08 0 0 0
1研究 阶段划分
源型城 市生命 周期以及产业结构转 资源型城市转型学 。姜舂海和于立
我 国学者对 资源型 城市经济转 型 的基 本规律 ,认为煤 矿城市单一
(0 7 2 0 )将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式划
小转型”和 “ 大转型” ,将 型与发展 的研究 ,是伴 随着宏 观经 的产业结 构是造成经济效益差的主 分为 “
▲ 作者 简介 :赵 西三 (9 6 ) , 男,河 南省 郸城县 人 ,河 南社 会科 学 院工业 经 济研 究所助 理研 究 员,经 济 学学 士 ,研 究方 向 :产 17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资源开发成本的增加,资源型城市面临诸多转型难题。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这类城市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过于依赖某种资源产业,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支撑产业。
2. 就业压力突出:资源的逐渐枯竭使得从事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面临岗位减少或企业停产的困境。
虽然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产生了新的岗位,但吸收速度相对滞后,给就业带来了压力。
3. 环境治理挑战:长时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且一旦环境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治理难度和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4.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
但部分资源型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限制,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5. 人才流失与短缺: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难度较大。
同时,随着老旧产业的衰退,大量的人才被挤出市场,新的产业体系又无法快速吸收这些人才。
三、对策研究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 促进就业与培训: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与指导服务。
同时,鼓励创业创新,为新兴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3. 加强环境治理: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推进环境修复工程。
鼓励采用环保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增加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引入、企业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好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扶持政策。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文章在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之上,从产业增长潜力水平、产业关联度水平、产业经济效益水平、产业比较优势水平、产业科技进步水平、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和产业社会效益水平七个方面构建了三层包含17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决策指导。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一、引言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其特定的资源禀赋和我国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地区特定地理区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根源于其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
资源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对其他产业起引导、带动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以资源型产业为龙头的“直线链条”式的产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和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由于受自然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自然资源开采过程的影响,资源型产业随着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呈现周期性发展的特性,在资源型产业的带动下也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这种新陈代谢显得格外明显,旧的主导产业被新的主导产业所取代,因此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很有必要。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
从产业结构来说,资源型产业是城市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固有的特殊性,使得城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的层次普遍较低,只是由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发展而来,其他像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在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其产业一般仅为采掘业,随着矿山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和资源生产能力的提高,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成熟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
贾庆 卜 正学 ( 林 工大 桂 理 学
摘要 : 资源型城市要摆脱 困境 , 转变发展模式 , 关键在于实现产业结构 的 企业在退出时沉淀成 本十分巨大。 由于沉淀成本存在, 构成 了资源型 优化升级。为此 , 本文分析了我 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 问题进 企 业 退 出的 基 本 障碍 , 只 有 补 偿 了 资 源 型企 业 的沉 淀 成 本 , 能使 也 才 行深入探讨 , 指出制约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 化的因素 ; 并提 出产业结构 其 顺 利 退 出 。 优化的对策建议。 23 资 本缺 乏。 根据 哈 罗德 一多 马模 型 , . 一个 地 区 要 实行 工 业 化 关 键 词 : 源 型 城 市 优 化 产 业结 构 产 业 措 施 资
和 结 构 调 整 , 必须 要 保 证 一 定 的经 济 增 长 率 , 在 资 本一 产 出 系 数 就 而 不 变的前提下 , 要实现这种 既定 的生产率 , 就要有一定 的资本形成规 长期 以来 , 国资 源 型城 市 产业 结 构 失衡 , 我 产业 结 构 单 一 , 续替 模 。我 国 资 源型 城 市 自我积 累资 金 能 力 不 足 , 接 自我 发 展 的财 力十 分 有 代产业发展乏力 ,经济发展方式没 有根本性转变。2 0 0 7年 1 1 限。缺 乏资金是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 2月 8 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出, 《 指 资源 24 产 业 组 织 结 构 单一 , 有 制 比 重 过 大 。 国 大 多数 资 源 型 城 . 公 我 型 城 市要 建 立健 全 制定 资 源开 发 补偿 机 制 和 衰 退产 业 援 助 机 制 , 快 市 以国有经济 占主导垄断地位 , 加 富有活力的集体经济所 占比重较 小,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 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来摆脱对资源的过 而 相 应 的其 它经 济 类 型 十 分 薄 弱 。 由于 国有 企 业 产 权 关 系模 糊 造成 分依赖 , 依靠科技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政 府 部 门集 资产 所 有 权 、 政 管 理 权 和 宏 观 调控 权 于 一身 。 这 种 “ 行 三 1 我 国 资 源型 城 市 产 业 结 构 的 基本 现 状 权 合 一 ” 政 府职 能使 得 政 府 的经 济 目标 、 治 目标 和 社 会 目标 时 常 的 政 11产业结构单一 , 资源依赖性强。我 国资源型城 市主要依赖 发 生 冲 突 。 国有 企 业 不 能 运用 市场 化 的企 业 重 组 机 制 改 进 资 源 配 置 资源开采 , 而对 非资源产业 的发展 不重视 , 导致主导产业单 一, 次 和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 三 产 业 结构 比例 失调 。 ( 表 1 ) 该 表 中可 以看 出 , 分 地 级 以 上典 见 —1 从 部 3 产 业 结构 优 化 的对 策 建 议 型 的 资 源 型城 市 的 三 次 产业 结构 表 现 为“ 两头 小 中 间大 ”即 第 一 、 , 三 31 实 施产 业 多 元化 发 展 , 伸 资 源产 业 链 条 。 源 型 城 市 要 实 . 延 资 产 业 发展 落后 , 与 资 源关 联 性 最 大 的第 二产 业 比重 大 。 中 比较 典 行 “ 源 产 业 与 非资 源 产 业 并 举 ” 多 元 发 展 战 略 , 资 源 导 向 型 发 而 其 资 的 使 型 的 大 庆 市 , 二 产业 占 GDP的 比重 高达 8 % 。 第 51 展 模 式 向市 场 导 向型 模 式 转 变 ;由 单一 主导 型结 构 向多 元 主 导 型 结 表 1 1 :0 6年 部 分 资 源 型 城 市 三 次 产 业 占 GDP比 重 ( ) — 2 0 % 构 转 变。 资源 产 业 内部 结 构 调 整 的核 心是 延 伸 产 业 链 条 , 化 其 产 业 强 关联 作 用 。 资 源 开 采 和 原材 料 初级 加 工 的上 游 产 品 出 发 , 而 发 展 从 进 其 下游产 品,同时向相关产业延伸 ,提 高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技术水 平, 同时又提高 了产品附加价值 , 使资源优势 转化 为竞争优势。例如 石 油 城 可 以大 力 发 展 石 油 化 工 及 石 化产 品 的深 N T 业 ,煤 城 可 以实 行 以煤 发 电 、 电炼 铝 、 电铝 一 条 龙 等 。 以 煤 32发展新兴主导产业 , 强接续 替代 产业的培育 , . 加 推动资源型 城 市产 业可持续发展。根据赫希曼的“ 产业关联基准” ,选择在产业 链 中 发 展 对 其 前 向和 后 向产 业 的 发 展 有 较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的产 业 , 将 这 个 产 业作 为 主 导产 业 有 利 于 带 动 其 他 产 业 的 同 时发 展 。 资 源 型 城 市 应着力发展低能耗、 污染 、 联度高 的主导产业 ; 少 关 发展 接 续 替 代 数据来源 :0 8年 各城市公布的 2 0 20 0 8年统计 年鉴 产 业 ,大 力 发 展 生态 经 济 产 业 。生 态 经 济 产 业 是指 发展 一 些经 济 发 1 第二、 _ 2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第 二产业 内 达、 生态高效的产业 ,使物质能源和 资源开发得到多级利用 。【】 3通 部以资源性产业占主导地位 , 产业链条短 ,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多数资 过 生 态 经 济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产 业 化 应 用 , 成 生 态 农业 、 态 工 业 、 形 生 生 源型 城 市 资源 开 采 及其 加 工 业 占工业 总产值 的 比重 在 5 % 以上 。 例 O 态第三产业体系。从 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如 20 0 8年 马鞍 山钢 铁 行 业产 值 占工业 总产值 的 5 % ;大 庆 市 2 0 6 08 33 深 化产 权 制 度 改 革 。 源 型 城 市 是 国 有 大企 业 的聚 集 地 , . 资 因 年 石油 和 天然 气开 采 业 占工 业 总产 值 比重高 达 7 .%。 87 一旦 资 源趋 于 此, 在产业结构优化 中必须深化产权 制度 改革 , 除单一国有经 济模 破 枯竭或遭遇市场波动 , 城市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冲击。 其次 , 第三产业 式, 建立适应产业结构优化 的新体制。首先 ,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 结构 内部 以传 统服 务 业 为主 , 层 次 的新 兴服 务 业 比 重低 。 高 产权 关系, 积极应用参 股、 资、 合 上市等 形式改变 国有企业 的股 权结 1 主 导 产业 经 济 效 益 低 下 , 业 间关 联 度 低 。 国 资 源 型城 市 . 3 产 我 构, 实现公有制形 式多样化。其次 , 采取 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鼓励 和吸 的主导产业一般集中在资源采选 、 冶炼及原材料 的初级加工上 , 以原 引各 种 经 济 成 分 进 入 。 再 次 是 要加 强政 府 机 构 改 革 , 实现 政 企 分 开 。 材料输出为主。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 占绝对优势 , 产品附加值 低。由 政府要从微观领域退 出来 , 政府职能转 向为企业提供服务 、 城市基础 于 过 去 我 国 资源 型 城 市 仅作 为单 一 的能 源 基 地 来 建 设 ,没 有 形成 以 建 设 和 管 理 , 正 成 为 “ 务 型 政 府 ” 真 服 。 资源开采 为龙头 , 向下游产业和产品开发延伸 的产业链。 产业 关联度 34 加 大 资 金 筹 措 力度 , 泛 吸 收 资 金 。 金 是 资 源 型城 市 转 型 . 广 资 低 , 以发 挥 经 济 乘 数效 应 。 难 的物质 条件 , 也是资源型城 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 要想摆脱 目 2 制 约 资 源 型城 市产 业 结 构 优 化 的 因 素 前 资 源 型城 市 普 遍 存 在 的资 金 短 缺 问 题 , ~ , 极 争取 国 家 各项 资 第 积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 矛盾 ,笔者认为主要有 金扶持 , 给予资源型城市相应 的税 收政策优 惠, 形成政策洼地效 应。 以下几个方面制约其产业结构优化。 利用财政资金积极推动 资源 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基础设 施对 21 “ . 比较 优 势 陷 阱 ” 约产 业 结 构优 化 。 资 源 型城 市 比较 优 势 地区经济发展 的制 约 ; 二 , 制 第 利用 现代市场融资制度 , 促成企业 设备 陷 阱是 指 , 资 源型 城 市 现 有 的 产 业 结 构格 局 成 为经 济 发 展 中 的 比 较 革新和技术改造, 增强企业 自我积累能力。 第三 ,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 优势并且被固化 ,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处于 不利地位并有可能在未来 通 过 政 策 引 导 ,吸 引 民 间资 本 和 国外 资 金 向重 点 领域 、重 点 项 目流 发展中陷入危机。… 我国资源型城市 以 自然 资源优势参与市场分工 , 动 , 渠道 筹 集 资 金 , 现投 资主 体 多 元 化 。 多 实 以初级产品来确定其在市场分工中的位置 ,只 能获得相对较低的 附 参考文献 : 加值。 市场 机 制 会 强 化 这 种 分 工形 式 , 资 源 型城 市 长 期 陷入 市 场 分 使 … 张米尔 , 武春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 与对策研 究【1 J. 经济理论 与 工 中的 低 附 加值 环 节 。 外 , 另 资源 型 城 市 以 资 源 型产 业 为主 导 的产 业 经 济 管 理 .0 12 2 0 ()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在国际国内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
二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
三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张以诚认为,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
质的方面看该城市所执行的职能,即矿业经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所占的地位;量的方面看矿业产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但由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又不得不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其不合理,同时引发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严重地困扰着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三危现象”在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曾经出现,在国外资源型城市基地改造的成功范例中,比较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型”范例、美国匹兹堡“复兴型”范例和法国洛林地区的“告别型”范例。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从危机中成功转型的案例,意在为国内困难重重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1“转型型”经济转型德国的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它位于德国西北部,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的工业基地。
鲁尔区煤田面积为6200km2,煤炭地质储量达652亿t,煤层厚、开采条件好、煤的品种多。
20世纪50~60年代,这一地区扮演着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高速增长的“发电机”角色,其钢铁产量占全国70%,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内生产总值的1/3。
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受到严重挑战,过度开采造成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孝义一.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四.孝义的成功转型㈠.孝义城市简介①.“孝义”名字的来历: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A.土地资源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
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
实有耕地面积3.3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
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新产业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新产业发展资源型城市是指经济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城市,这类城市往往以采矿、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要产业。
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产业转型和新产业发展的挑战。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人才质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产业转型的过程一般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一、资源结构调整。
资源型城市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的变化优化产业结构。
例如,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某城市可以将目光转向其他资源开发,例如氢能源、太阳能等,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
二、技术水平升级。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创新,并逐步摆脱传统的“靠山吃山”模式,打造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三、文化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资源型城市在推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将矿山文化、石油文化等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新产业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要依赖于城市科技水平、交通设施、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而这些因素也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
一、发展可持续产业。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可持续产业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点之一。
这些产业通常涉及到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再生资源等领域,可以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速产业转型进程。
三、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
创新型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新产业的重要力量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助资金、人才支持、政策扶持等方式,来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总之,资源型城市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和新产业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摘要:资源型城市要摆脱困境,转变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制约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措施0 引言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单一,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
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建立健全制定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来摆脱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依靠科技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1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现状⒈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
我国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资源开采,而对非资源产业的发展不重视,导致主导产业单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
(见表1-1)从该表中可以看出,部分地级以上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即第一、三产业发展落后,而与资源关联性最大的第二产业比重大。
其中比较典型的大庆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85.1%。
1.2 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内部以资源性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链条短,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
例如2008年马鞍山钢铁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6%;大庆市2008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8.7%。
一旦资源趋于枯竭或遭遇市场波动,城市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冲击。
其次,第三产业结构内部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高层次的新兴服务业比重低。
1.3 主导产业经济效益低下,产业间关联度低。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一般集中在资源采选、冶炼及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上,以原材料输出为主。
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产品附加值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3期2000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Vol .21,No .3Sept .2000 收稿日期:2000-07-15 作者简介:武春友(194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武春友, 叶 瑛(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 要: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着眼于四个转变: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转变;所有制结构转变;区域经济社会管理系统转变。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的扶持、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替代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 29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7X (2000)03-0006-04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变动最深刻,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转折时期。
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区域性结构的矛盾日益明显。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城市群体——资源型城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如石油、煤炭、钢铁)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约有200多个,在整个城市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一厂一市的苏联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般是先有企业再有城市,比如大庆油田(大庆)、胜利油田(东营)、辽河油田(盘锦)、鞍钢(鞍山)、马钢(马鞍山)等等。
企业控制城市,企业的繁荣即城市的繁荣,企业的衰败也是城市的衰败,这也形成了资源型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最显著特征。
此外,资源型城市的形成还与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赶超型的增长目标、国外封锁和战争压力以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等因素紧密相关。
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征体现为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密切相关,与该城市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与该城市资源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
尽管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都曾经经历历史的辉煌,但是随着资源枯竭、冗员增多、成本激增、效益滑坡,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新能源、新材料的强劲冲击,长期以来坚持“资源立市”传统 模式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每况愈下,社会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思路1.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都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问题。
例如大庆这样高度依赖石油开采的城市,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停留在石油的开采和初级加工阶段,形成了与下游产品生产领域几乎完全割裂的自我封闭体系,限制了企业合理的投资和经营结构的拓展空间。
同时,由于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期和资源递减、成本递增的后期开采阶段,企业和城市难以通过向相关产业领域的转移来补偿损失,规避风险。
在向外地输出资源和初级产品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往往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大量价值和利润被其他城市的企业以深加工或提供相关服务等形式获取。
而且,由于加工能力薄弱,需要从外地大量采购高价制成品,再一次将创造的利润流失到外地。
这种双重的利润外流,使得资源型城市陷于“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境地。
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必须抓好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
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过程实质上是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或高附加值产业演变的过程。
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在阶梯性地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发挥整个产 业群体集约化生产的效应,并通过增强产业自身的竞争力来摆脱对本地资源的单纯依赖,从而提高这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弹性。
比如石化城市,应该在调整我国石油石化产品的成本结构以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成本水平的同时,提高高档柴油、90#以上无铅汽油、精细化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煤炭城市则可以利用煤系共伴生矿石资源,以煤系高岭土增白、超细、改性为突破口,带动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膨润土、硅藻土等综合利用和深加工项目。
总之,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让资源由单一优势、单项效益变为多种优势、多项效益,使资源优势由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是我国诸多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途径2.主导产业的多元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往往被单纯地看成资源产品生产基地,从而导致这类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围绕资源展开,重工业比重普遍较大,而且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和最终产品比重小。
一方面,利润微薄,外流严重;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单一化的产业结构造成城市对资源的极大依赖,致使与资源相关的国际国内市场的风吹草动往往会带给这些城市致命的打击。
而且,由于资源型城市单纯强调提高生产功能,强调以资源为中心和重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没有合理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布局,产业间互补互利、分散风险的组合效应就不可能存在,城市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稳固的基础。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是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基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例如法国南锡地区产业转型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新兴产业:汽车、电子和塑料加工。
转型过程中,这三个行业就业人员的比例由5%上升到20%。
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未导致传统工业的消失。
相反,由于持续现代化努力,多种经营为过去的支柱产业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使得过去的支柱产业显示了勃勃的生机,从而使南锡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基础更加坚实。
许多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显示,充分利用资源产业所创造的有利条件,着手发展新兴的工业主导产业,以替代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原有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途径。
按照这一思路,资源型城市能够逐步建立起多元的工业主导产业群,形成资源产业和不依赖资源的工业产业并列的新的产业比例关系,再过渡到不依赖于资源的工业产业占优势的格局,从而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由简单化、低级化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变。
3.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一般国有经济比重高。
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阻碍了存量要素顺畅地流动,导致增量要素的配置呈现刚性,难以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
要打破这种要素配置的刚性,必须促使中小企业建立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法、德等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证明,推动中小型企业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广泛调动各种显现的和潜在的生产要素,促进生产要素增量和存量在市场价格信号及对未来利益预期引导下自动组合,实现优化配置。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对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中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等多种方式,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以加大非国有经济的比重。
同时,对相当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企业在产权约束和利益约束的基础上,自觉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区域经济社会事业一体化长久以来,资源型城市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现象尤为明显。
许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管理系统与社会管理和生活管理系统在布局上形成壁垒分明的两块,不仅不能相互支持,反而导致重复建设、产业趋同、恶性竞争等情况屡见不鲜。
大的搞“大而全”,小的搞“小而全”,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造成相互争抢资源,争抢市场,导致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可见,这样的经济管理体制不仅直接制约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配置,加剧了政企不分和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城市经济的社会化水平,阻碍着城市功能的完善,不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按照发展市场经济和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要求,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良好契机,以资本为纽带,合理配置资源,建立起企业自主、条块一体、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新机制。
尽快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封锁、壁垒分明的格局,增强资源型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解决的问题1.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帮助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从国际上看,资源型城市从其建立、发育、成长直・7・ 第3期武春友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至衰退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周期。
这种规律和周期不仅取决于该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资源可开采储量的稳定性,而且取决于国家对城市与企业在宏观指导政策上的支持和把握。
资源是有限的,城市却需要继续发展。
如何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之后仍然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维持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调控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发达国家在处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上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日本曾经用了10年左右时间成功地将著名的煤矿基地——九州地区转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决定放弃对煤炭产业代价高昂的保护政策,开始关闭九州地区的大片矿井。
为解决该地区数十万工人和家庭因矿井关闭而面临生存问题,日本政府针对该地区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为居民提供足够生存空间的援助政策。
其中主要措施是在该地区兴办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凭借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区域外企业迁入九州开发区,并按照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一批新的企业。
其做法类似我国的高新技术园区,所不同的是其政策能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劳动力就业等问题相配套,比如对开发区内安置煤炭工人及其子女就业的企业给予补助,并视用人比例的高低给予优惠差别政策,对失业煤炭工人承担培训费用,并帮助介绍再就业等。
由于措施合理得力,实施有效,九州地区成功地由传统的煤炭产区转变成为日本新的重要高技术产业区。
美国的休斯顿是由结构单一的石油城转换为科技型综合性大城市的典型。
20世纪60年代后期,虽然石油开采业整体下滑,但休斯顿却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交通运输等多种行业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将国家宇航中心布点在休斯顿,带动了该地区为宇航业服务的1300多家高技术企业,门类涉及电子、仪表、精密机械等行业,与此同时,教育、科研、金融等第三产业和现代农牧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城市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来说,经营资源型产业的国有大型企业的振兴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这些国有大型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当地的主导企业和经济主体,而这些企业又有着中央、部属、地方之分,在管理体制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复杂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