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

合集下载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我国城市居民中,上班占30%,上学约占10%左右,回家约 占50%左右。
由上班、上学引起的出行又称为通勤出行或生存出行。
P1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2、人均出行次数: 出行次数的定义有以下几点: (1〕凡是从甲地到乙地,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即为一 次出行,A、完成一次有目的的活动,B、利用有路名的街 道或公路,C、步行单程时间在5分钟以上,或交通工具单 程在400米以上。 (2〕凡是以步行〔自行车〕方式出行,以购物为目的的连 续出行,以其出发点为始点,最远到达地点为终点,计为 P一19 次出行。
P2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P29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5、出行距离 C、与出行方式有关 a、步行范围:居民出门到某一地点,如果步行或乘车所花的时
间相等,则在这段时间内所到达的距离范围,称为步行范围 。 b、对于不同的交通方式,出行时耗的构成不同 对于步行出行,T步=出行距离/步行速度 对于自行车等个体出行 其时耗为T自=出行距离/自行车速度+t存取。 P对30 于公交出行,其时耗为T交=t步1+ t候+ t车内+ t步2。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p421城市人口规模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第二节居民出行特征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logo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目的: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它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同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OD调查:就是出行的起终点调查,目的是为了得到现状出行生产形态、交通设备资料、土地使用动态及影响社会、经济等各项的因素。

零一分配法基本假设:两个交通区之间有两条及以上的道路相连时,选择一条距离最短、出行时间最短的路,把全部交通量分配这条路上,其余道路均不成大交通量。

分配步骤:1找出各交通区形心到其他交通区形心之间的最短路径树。

2把交通量分配到道路网的最短路径上。

3叠加各路径上的交通量,划出道路网上的交通量分配图。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2城市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3交通规划方案设计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文字说明城市道路网与城市用地布局发生的关系:一定成市布局会产生一定的交通分布,一定交通分布要有一定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相匹配。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与形态是城市的布局形态相协调配合的。

城市道路形态规划的步骤:1确定道路网结构及交通组织方案2选定道路标准横断面3道路中心线坐标定位:尽量减少对永久性建筑物的拆迁,选定交叉口和主要转点,弯道半径,计算控制点坐标4选定交叉口形式及转角半径,分隔导向岛尺寸,曲线等5确定控制点高程及坡度等道路竖向要素6其他辅助设施:停车场、站、带等城市交通规划原则:1适应并促进城市及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2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并留有余地3与成熟其他客运方式相协调4与城市道路系统相协调5运行快捷、使用方便、高校、节能、经济城市道路设计内容一般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和路面设计四个部分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一定的通行断面,成为净空。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城市交通安全是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本文将从道路设计、交通管理和交通宣传三个方面,探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实施。

一、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首要环节。

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先,必须根据城市的交通流量和日常的交通需求,科学规划道路的宽度和数量。

其次,在道路设计中要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设置合适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此外,交叉口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可以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合理的道路设计。

二、交通管理除了道路设计外,交通管理也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警示设施等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交通违法成本,增加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减少交通违法的发生。

此外,还应加强交通巡逻和交通指挥,及时疏导交通,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和安全。

三、交通宣传交通宣传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交通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文明交通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宣传上,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呼吁市民文明出行,遵守交通法规。

此外,还可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宣传展览等,引起市民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是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设计、有效的交通管理和广泛深入的交通宣传,可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 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 一 2、 居住、交通、工作、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四大生命线:能源、交通、给水、电信 4、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 精细的体系,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其中的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 一就是城市交通。 5、所以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七、城市交通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1)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2)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
的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C. 客运港位于货运港的上风方向
D. 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 及后方集疏
4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
规范--------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 为5-6 km/km2。
建议-----6-8 km/km2。
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 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பைடு நூலகம்
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
2)自行车道宽度:1.0米/条

城市道路与交通_城市道路网规划解读

城市道路与交通_城市道路网规划解读
道路类型 设计车速(km/小时) 交叉口间距(米) 城市快速路 ≥80 1500~2500 城市主干路 40~60 700~1200 城市次干路 40 350~500 支路 ≤30 150~250
4.2 道路网密度
城市道路网密度δ路为城市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城 市道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城市道路的长度,街坊内部道路通常不列入
2.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设计

针对现状存在的交通问题,考虑城市发展和用地的调整, 从骨架和功能的角度提出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
3.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包括车辆、交通量增长的预测,交通的产生、分布和道路 上交通量的分配预测以及根据交通量对道路面积和密度的 预测
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根据土地使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方案修改道路系统初步规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使建筑取得良好的朝向;有利于通风;过境道路和货运道路应避 免直穿生活区;充分考虑历史、地方特色和自然条件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规划程序为: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1)城市用地现状和地形图:包括城市市域或区域范围 和中心城区范围两种图,比例分别为1:25000(或1: 50000)、1:10000(或1:5000),一般还有1:1000

道路红线宽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 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 分。 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时,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位置、道路与两侧
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等,考虑街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

城市规划原理4.1——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规划原理4.1——城市道路与交通
二板三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
3)三板四带式 三板四带式即利用2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
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此种形式在宽 街道上应用较多,是现代城市较常用的道路绿化形式。其优点是组织交通 方便、安全;环境保护效果好,街道形象整齐美观;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 动车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在非机动车较多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断面形 式比较理想。缺点是用地面积较大。
多种交通时代: >50-70km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基本特征
1、城市交通分类
从空间分布、运输方式、组织形式、输送对象等方面。
大运量 地铁、城市地铁
公共交通 中运量 新交通系统、轻轨、公汽
客运交通
小运量 出租车
个人交通
私汽、自行车、步行
货运交通
2、现代交通特征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三板四带式道路绿地断面图
4)四板五带式 四板五带式即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使各种车辆均形成上
下行、互不干扰。这种形式多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城市中比较完整 的道路绿化形式。优点是保证了交通安全和行车速度,绿化效果显著, 景观性极强,生态效果明显。缺点是用地面积大,经济性差。有时可采 用栏杆代替中间分车绿带以节约用地。
为了疏散闹市区和车流量大的街道,或者为了适应市区外围地 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修建交通组织绕行干道,对减轻旧有道路 的交通负担,改善城市道路系统很有成效;
封闭一些出口或者限制转向。
上海西藏中路与北京东路交叉口交通组织示意图
3、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路幅宽度 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 道路宽度含义
头),要避免与站前广场干扰,可将地铁引入站下。 客运站如何体现城市面貌 与周围城市公共建筑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建筑群体。 与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结合,结合客运站布置。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三章一、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桥面车道数1.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2.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3.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影响、大气和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地质水文影响、交通事故4.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使用功能不同,传统上一般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在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2、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车或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70结合图)1、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在进入市区。

2、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

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

3、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4、在大规模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与城市中心区外围。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道交通,兼做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干道。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布置,应遵循“近城不进城。

进城不扰民”的布置原则。

具体分为(71图):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

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分布,用联络线接入城市,如困死,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

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填空题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讣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2、交通岛有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和安全岛四种形式。

3、简单平面交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变左转为右。

(不确定)4、交左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合流冲突点次之, 分流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憑。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义口冲突点有垃个。

6、车头间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两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隔。

7、为保证十字交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稍微抬高一些, 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锯齿形°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匝道经行的路段、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虽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一般需设丄条右转车道,丄条绕行车道和」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时,可设丄_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T=Rtang|、外距弧长 2 一Rd、半径R=Tcot | -E=R1 sec180 12 丿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LI的是满足视线视距的要求: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U的是缓和汽车的颠簸和震动和满足视距的要求。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横向力系数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0.1-0.16,17、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路面山面层、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构成。

18、交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位于凸地顶部交叉口、位于凹地顶部的交叉口、位于倾斜的分水线(山脊线)的交义口、位于山谷线上交义口、位于斜坡上交叉口、位于鞍部的交义口六种基本形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公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厂矿道路:主要供给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林区道路:建在林区主要供给各种林业运输的通行道路.乡村道路: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公路分为干线和支线,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叫干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叫支线公路.城市公路分4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纵断面设计原则:1.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迅速,一般要求路线转转少,纵坡平缓,在纵坡转转处尽可能用较大半径的竖曲线衔接2.相交道路街坊广场以及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3.在保证路基稳定,工程经济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以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量4.应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上雨水的排除5.在城市滨河地区,往往要求滨河道路起防洪堤作用,因此路面设计应该高于洪水水位6.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利条件7.综合纵断面设计曲线,妥善分析确定各竖向控制点的设计标高.纵断面设计步骤:1.勘测道路中心线的地面线2.确定道路纵断面的设计线3.绘制纵断面图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用偶尔.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不宜超过4条一条非机动车道宽度至少4.5M,通常1条自行车道有两辆车时2.5M,三辆车时3.5M以此类推.人行道的布置:1.人行道需要与行车道有明显的区别,以利各行其道2.人行道的布置与道路等级,行人与沿街建筑有联系关系3.城市道路横断面宽度受地形影响,在地物限制时可在两侧做不等宽的人行道或者仅设单边城市道路定线意义:道路定线对于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要解决道路本身的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道路与周围环境,城市建设现状的配合以及道路景观等问题.——定线原则:1.因地制宜定路线位置2.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3.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城市道路设施和小品:除了必须的交通设施外,还应具备满足行人安全卫生方便观赏休闲的各类设施和小品等。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人行横道
严畅管通街工程
注意行人 人行
竹树下路口
北 环路
双沟环岛 东
区路 竹园小



赤西路口


村 路 市中医院

环 路



青阳镇政府

青 陈路
东环湖中环岛 往陈埭

水路学路口



青华小区路(2) 市政府
小 区




(1)
往磁灶 吊杠头环岛
干 轩内路 路
市委
帝豪酒店 路



市委党校

牌街
大剧院
1、方格网式
2、环形放射状 3、 自由式 4、 混合式
(二)城市道路衔接原则
1、低速让高速 2、次要让主要 3、生活性让交通性 4、适当分离
(三)旧城道路系统改善 1、要结合城市用地布局考虑
①对原有道路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 ②利用平行街道组织单向行车 ③开辟环形干道、绕行干道 ④封闭次要交叉口
运输方式: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管道运输
运输对象: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2、现代交通发展的特征
交通工具、内外交通、 立体交通、综合交 通…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影响城市的用地布置 如工业用地、仓库、居地用地
2、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如铁路走向、港口选址等。
3、影响城市的景观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使其“各从其类、各行其道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

为了有效管理和规划城市的交通与道路系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国家层面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方面的职责、战略以及实施情况。

一、职责和使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是国家对城市交通和道路规划进行统一管理的主管部门。

其使命在于促进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交通环境,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

二、战略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推动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的战略制定和实施。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以下战略规划措施:1. 交通规划与网络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的覆盖率和连通性,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公共交通发展:鼓励和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减少城市居民使用私人汽车的依赖。

3. 环保与可持续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绿色化发展,采用清洁能源和新技术,减少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

4. 综合交通规划:综合考虑城市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综合交通规划,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

三、实施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实施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方面积极推动了一系列措施和项目。

1.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各地开展城市道路、桥梁、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2. 公共交通发展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经费和技术支持,鼓励各地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扩大公交线路覆盖范围,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3. 技术创新与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推动新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4. 城市交通管理与监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制定和执行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监测和监管,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私家车、机动车更是大量激增。

因而,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就无疑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但是,基于现下大部分城市的基础道路交通设施,不少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都明显存在交通拥堵的现实问题。

因此,为了实效解决这一城市发展问题,本文就从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的现状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的实际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布局;规划设计引言: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不断涌入,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已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并且,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不仅与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

因此,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不仅可以强调城市的风格和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整体质量。

一、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的现状与问题城市的现有道路交通布局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功能与建筑分布的基础因素。

毕竟在一般情况下设计城市布局中的居民区、广场以及各类建筑,首要考量的就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但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时,都并没有按照城市的相关建筑设计进行对应交通设施建设,具备一定的随意性。

并且,一些相关单位考量到建设成本问题、建设时间问题等,弱化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整体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难以达到有关规范,无法发挥其实际的功能。

(一)对道路布局与规划缺乏长远建设理念细观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关部门在进行细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布局设计不难发现,一部分相关单位总是出现仅仅能做到解决现有问题,而不能长远的思考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设计。

例如:在目前的大多数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少城市实施的道路交通规划时,往往是根据现今车辆中的最大荷载作为路面布局设计的主要标准,而未能考量到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的车辆的不断增多,城市道路的实际载荷必然不满足于整体载荷的现实问题,而导致城市道路过早损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1讲-概论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1讲-概论
精选课件
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与表现 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化,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 平已接近90%,瑞典为83%,美国为74%,丹麦为67%,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期,2005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1.8%,百万以上人口城市达到49个 。
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表现:交通事故、能量消耗、环保 问题、土地消耗、城市美学、城市建筑物的破坏。
城市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 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精选课件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
1 、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包括城市综 合交通规划”。
2 、交通规划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交通规划本身是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城 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会反作用于城市规划,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城 市 交 通
城市内部交通
对外货运交通 对外客运交通 市内客运交通
市内货运交通
精选课件
步行交通
自行车 常规公交 小汽车 出租车 轨道交通 专业货运交通 单位货运交通 出租货运交通
交通系统
区域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
精选课件
国家 省域 经济区 市域 ……
市区 组团 片区 ……
公路运输系统
铁路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
精选课件
实际情况 当城市规模不大,人口不多时,可以通过扩大城市规模, 修建新的道路,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因为道路空间总是有限的, 单纯依靠提高交通供给是无法满足交通需求的。 城市交通始终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用地发展保持着 互动关系,城市交通的发展必须与城市发展的相协调。
精选课件
主要教学参考书

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要点

城市交通与道路规划要点

第一章总论1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

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

从运输性质,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分为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两大类型。

从交通的位置上,城市综合交通又可分为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又可以按交通性质和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2 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关注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和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位置。

3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4 城市景观可以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城市面貌的视觉感知分为三种,都同道路密切相关,(1)宏观景观,(2)中观景观,(3)微观景观。

5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一种集中式封闭的城市布局方式,城市往往围绕政权中心(宫城、衙署)布置,城墙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障碍,城乡界限分明,因而城市道路也呈集中式的布置,通达性不够,城乡道路基本以城门为分界点和连接点。

6 我们从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认识到: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对城市布局的不同要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形态;不同的城市布局又会产生不同的交通形态,,交通形态的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7 交通分流有三种基本形态:(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出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包括在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上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以把中远距离的快速交通同短距离的常速交通分离出来。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和步行专用路。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得《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得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交通是⼈类进⾏⽣产、⽣活的重要的需求之⼀,凡是有⼈的活动就离不开交通。

交通更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

交通对城市拓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快速、便捷、舒适、⾼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提⾼⼴⼤市民⽣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标。

因此学习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专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了五周的课程学习,我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有了许多体会与了解,⽐较系统地掌握了各个章节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了交通规划的定义、过程以及发展史。

交通就是“⼈与物的运输与流通”,他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式,从⼴义来说,信息的传递也可归⼊交通的范畴。

现代城市交通是⼀个组织庞⼤、复杂、严密⽽⼜精细的体系。

就其运输⽅式来说,有道路、铁路、⽔路、航空、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等;就其空间分布来说,有城市对外的实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就其运⾏组织形式来说,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就其运输对象来说,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城市道路是随着城市形成⽽形成的。

社会⽣产⼒的发展推进着⼈类物质⽂明,道路交通也是遵循着这条规律逐渐形成和发展期。

据《周礼》记载,“匠⼈营国,⽅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舍,⾯朝后市,市朝⼀夫。

”说明了当时城市道路⽹的规划布局状况,可见周朝的道路规划已经是相当发达,更不提早在上古时代我国道路的发展便已经开始。

在奴⾪社会时期,世界各地区在交通⽅⾯亦有发展。

在印度河下游发掘的公元前三千多年的谟亨约·达罗城,城市接近长⽅形,有排列整齐的街道,主要道路呈南北向布置,顺着主导风向,宽度约10m,东西由此要接到连接,在⼗字路⼝,拐⾓等成圆形,以便于车辆⾏驶。

⽽回归到当今,我从《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学习时所记录的笔记中还可以了解到如下知识点:道路在道路交通⽹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线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 绪论1500km 、②道路<200km 或不限、③航空、④水路、⑤管道 2100-200公里短途运输,经济可靠) ②普及面广、适应性强 ③速度快、造价低 ④运量大3②形成国土结构 ③公共空间 ④防灾 ⑤繁荣经济 4②城市道路 ③厂矿道路 ④林区道路 ⑤乡村道路 5干线公路(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①国家干线公路 ②省干线公路 ③县公路 ④乡公路支线公路(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 6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汽车专用道路,其他为一般公路。

7①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②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③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其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④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8①城市道路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②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近远期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

③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④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良好的街道景观。

⑤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第一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行人在自由活动圈(直径1.22~1.34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也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m 2。

行人在舒适活动圈(直径1.07~1.22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行人在限制活动圈(直径0.92~1.07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 行人在非接触区(直径0.6~0.92米)内,行人活动已受相互制约,但跨步尚不接触; 行人在接触区(直径0.48~0.6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一般选取1.4~3.7m 2/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2.5m 。

②普通汽车 ③铰接车可作为停车场库、回车场地和公交车终点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1.93M 宽0.6M 高2.25M ) ②三轮车 ③板车 ④兽力车 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1.2倍的车身长度。

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较少采用)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①路边停车带——通常采用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不专设通道,在交通量较大的城市次要路旁设时,可考虑设置分隔岛和通道。

②路外停车场(库)——包括道路用地以外设置的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停车库又包括地下或多层构筑物的坡道式和提升式停车场。

20~30平方米②普通汽车:40~50平方米③大型车:60~70平方米①各种汽车——4.5M②无轨电车——5.0M ③有轨电车——5.5M ④自行车和行人——2.5M ⑤其他非机动车——3.5M0.8~1.0m2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占80%~90%,自行车停车场占10%~20%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1.2—1.4平方米65千克/人计算。

②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

③车身④电气设备:滚动阻力P f: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所产生的阻力、空气阻力P w:汽车在行驶中迎风面空气受阻所引起的阻力。

坡度阻力P i:汽车爬坡时作用于汽车上的阻力。

惯性阻力P j :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变速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里和惯性力矩。

P t+=P f+ P w+ P i+P j其中: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为正,坡度阻力上坡为正,下坡为负,惯性阻力加速为正,减速为负。

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等于汽车的行驶阻力。

②P t≤ zΦΦ与路面粗糙程度、轮胎花纹和轮胎气压、车速、荷载有关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附着力):①汽车最大爬坡度:满载时Ⅰ档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

②最高车速: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①通过性:汽车在各种道路、无路地带的行驶能力。

②制动性:汽车强行停车和降低车速的能力。

③行驶稳定性:遵循驾驶员指定方向的能力。

④行驶平顺性:汽车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免受冲击和震动的能力。

2.5%大于2.5%,限制坡长,自行车——坡度3.5%,坡长150m坡度3%,坡长200m坡度2.5%,坡长300m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借助交通信号:交叉不借助交通信号:合流——两条分离的车道交通合并为一条车道分流——一条车道交通流分成两个分离车道上的交通流交织——行驶方向相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沿着相当长的路段,通过驾驶改换车道使交通流彼此穿插对方路径进行的交叉运行: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

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

③密度(K):指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道路面积上分布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cu/h,veh/d表示。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时段内实际遇过的车辆数。

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基本通行能力——指道路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均处于理想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某一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也称理论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指一已知道路的一组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某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设计通行能力——指一设计中的道路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均处于理想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Q=K·VQ——单位时间内单位人行道宽度内通过的行人数量(人/min/m)V——每分钟步行距离(m/min)K——单位面积行人数量(人/min)行人最大流量在很小范围内下降,即在人流密度达1.3~2.2人/m2时流量最大,或行人占用空间在0.46~0.8m2/人时的流量可达最大。

3.车辆交通流特征3.1车流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

交通量观测所得结果是混合交量。

①当量交通量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即当量交通量(pcu).②我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亦以小客车为标准换算车辆;三、四级公路以普通汽车为标准观测期间内统计所得车辆的总合/观测期间内的总天数单位:pcu/d按月按周观测统计得到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或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合/全年总天数单位:pcu/d小时交通量——一小时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取一年的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即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对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观测到的交通量换算为1小时的车辆数称为当量小时流率,或简称流率。

流率=n分钟内观测到的车辆数*60/n(pcu/h) n——观测时间,一般取5min或15min3.2行车速度(用作道路交通管理和规划设计时参考用)(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性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到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

)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

3.3车流密度pcu/km K=N/L(pcu/km)K:车流密度。

N:单车道路段内的车辆数。

L:路段长度道路上的车头间隔夜反映车流密度。

车头间隔——车头间距、车头时距平均车头间距:观测路段上所有车辆的车头间距平均值。

与密度的关系:平均车头时距:观测路段上所有车辆的车头时距平均值。

与交通量的关系:hs=V/3.6ht 3.4车流辆、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之间的关系 Q=K·V Q ——平均流量(pcu/h )V ——平均车速(km/h )K ——平均车流密度(pcu/km )3.5公交车辆运行 行驶速度V 行运送速度V 送(通常约占车辆在全线行驶和停靠时间总和的25%~30%,这段时间不仅影响运送速度,还影响停靠站和线路的通行能力,缩短这段时间对乘客、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乘客有很大意义)运营速度V 营第三章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平面线型。

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曲线分为曲线半径为常数的圆曲线和曲率半径为变数的缓和曲线2.平曲线规划设计 2.1圆曲线横向力系数μ,即表示汽车单位重量所受到的横向力。

它可以表示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的稳定程度,μ值越大,表示横向愈不稳定,汽车就可能产生侧向滑移。

(是判定道路设计转弯半径是否符合要求的基本条件)μ=V 2/127R±i R ——平曲线半径 i ——路拱坡度保证汽车不产生侧移的必要条件:μ≤φ0 φ0——横向摩阻系数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R=V 2(μ±i ) i ——弯道外侧—,弯道内侧+: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

)擦力。

公路一般μ采用0.35,城市道路一般μ采用0.067设置最大超高。

城市道路在郊区的超高横坡度可采用2%~6%,μ取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