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究动向——第10届国际信息融合会议快报
新闻稿(中文)PR2021510GBO3
新闻稿(中文)PR2021510GBO3联合国报告称,阻止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要求提出新的设想2010年5月10日,加拿大蒙特利尔。
如不迅速采取根本与创新性行动,保护并可持续地利用地球的多种生命,支持全球经济、生命与生计的自然系统就有可能很快退化与崩溃。
这是在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生物多样性持续不断地丧失关于人类福祉所产生影响所作最新重大评估后,得出的一项要紧结论。
《展望》将为世界各国领导人与国家元首在9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特别高级别会议上的讨论提供重要的投入。
《展望》的结论关于实际各国政府在10月名古屋生物多样性问题首脑会议上的谈判也将是极其重要。
《展望》告诫称,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大量丧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种情况的结果是,随着几种“临界点”逐步逼近,人类社会很多极为重要的服务剧减,生态系统进入交替的不毛状况,因而变得难以或者根本无法复原。
第三版《展望》分析的可能的临界点有:•由于气候变化、毁林与火灾的相互作用,亚马逊森林大范围枯死,带来全球气候、区域降雨与大范围物种灭绝的后果。
•氮积聚造成淡水湖泊与其他内陆水体生态系统转变为富营养化或者藻类占主导的状态,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与休闲设施的丧失。
•由于海洋酸化、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珊瑚白化、过度捕捞与营养污染的综合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变得非常脆弱;威胁直接依靠珊瑚礁资源维生的几亿人的生计。
但《展望》认为,假如采取有效与协调的行动减少给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多重压力,就能够避免这种结果。
比如,需要紧急采取行动减少陆地上的污染与破坏性捕捞办法,这种捕捞办法让珊瑚礁变得更加脆弱,使之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与海洋酸化的影响。
该文件指出,若要避免生物多样性丧失与气候变化的最严重影响,政策制定者务必给予两者同等的重视,并通过密切协作解决这对相互关联的挑战。
养护生物多样性与它所支持的生态系统,能帮助将更多的碳储藏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进一步积聚;假如通过减轻其他的压力让生态系统有更大的抵抗力,人们就能更好地习惯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
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
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目录一、摘要 (2)二、内容概括 (2)三、双模通信终端技术原理 (3)1. 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 (5)2.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概念 (6)四、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 (7)1. 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 (9)2. 低轨卫星互联网的优势与挑战 (10)五、双模通信终端技术 (11)1.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原理 (12)2.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分类 (14)六、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设计 (15)1. 硬件设计 (16)a. 天线设计 (17)b. 信号处理模块 (18)c. 电源管理模块 (20)2. 软件设计 (21)a. 系统软件 (21)b. 应用软件 (23)c. 数据传输协议 (24)七、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实现 (26)1. 系统硬件选型与集成 (27)2. 系统软件开发与调试 (28)3. 系统测试与验证 (28)八、结论与展望 (30)1.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30)2.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32)一、摘要本文档重点探讨了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低轨卫星互联网以其高速度、广覆盖、低延迟的特点在现代通信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模通信终端技术作为实现陆基与卫星网络无缝连接的关键,整合地面通信网络与传统卫星通信网络的优势,显著提高了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的概念、设计原理、技术难点以及实现方式,同时探讨了其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偏远地区通信、应急通信以及全球互联网连接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内容概括本文档主要围绕“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双模通信终端技术”涵盖了该技术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前景。
在背景方面,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的需求持续提升。
第20届国际信息融合大会
专 题 分 会:申请 人须经 会议 网站 提 交专题 申请 , 并填 写相 应 的承诺 文件 . 专 题讨 论提 案 的截 止 日 是2 0 1 7 年2 月1 日, 专题分会论文投稿截止 日为2 0 1 7 年3 月l 目. 专题 讲座 : 大会 的第一天用于相应的专题 讲座, 将 由国际知名学者主 讲. 讲座提案和主讲人简介应在
第2 0 届国际信息融合 大会将于2 0 1 7 年7 月1 0 — 1 3 日在 中国西安温德姆 酒店举 行. 国际信 息融合大会 是 信息融合领域最高水平 的学术交流论坛. 自1 9 9 8 年 首届 国际信 息融合 大会 以来, 本届会议是 首次在 中国
举办、 也是第2 次在非北约 国家举办. 届时将邀请 国际著名专家就信 息融合的最新进展 、 关键 技术和 未来 发展趋势作大会报告. 会议将汇集来 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学者和从业人员, 报告 最新 的科 学和 技术 进展. 西安是古代 中国最具代表性 的城市, 有长达3 1 0 0 多年历史; 自公元前 l l 世纪 以来, 在l 1 0 0 多年 的历史 长河 中, 它是l 3 朝古都, 其 中包 括周 、 秦、 汉、 隋、 唐等最 重要 的朝 代. 西安是 连接东 西方 的丝 绸之路 的
2 0 周年 纪 念活 动 : 本届 会议将组 织特别论 坛 以庆祝 国际信 息融合大会 召开2 0 周年. 候选主题 包括: 融合会议和 国际信 息融合 学会 的早期历史, 融合研 究的重大成就和面临 的主要挑战, 融合技术 中具有代 表性 的成功应用和未来 发展趋势.
论文 投稿 : 论文作者将通过会议 网站提供的投稿系统提交 电子版 论文. 在会议 网站上有相 应的文件 模板和 投稿说 明. 论文投稿2 0 1 7 年3 月1 日截止, 论文不 少于6 页且 不超过 1 0 页, 超 过8 页的部分 需要 额外 付 费. 所有的稿件在提交前, 必须 已经得 到相关主管部 门或基金机构的批准, 同意公开 发表 . 所有论文 需 用英文撰写, 接受 的论文将收录在会 议论文集 中, 同时会被E I 和I E E E X p l o r e 数据库 收录和检索.
Nemko新闻简报
2020年CB 方案统计数据据IECEE 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共颁发124130份CB 方案的CB 测试证书(CBTC),再创历史新高,总数同比增长约10%。
增长的主要类别是信息技术和视听类设备,以及电池和测试测量类产品。
相反,灯具,家电,医疗,零部件,EMC 类的CB 在2020年却有所下降。
如上图显示了过去25年里每年发布的CB 测试证书数量。
增长趋势令人影响深刻。
CB 方案目前有54个成员国,共有90个国家认证机构和556个测试实验室,Nemko 集团在不同国家有19个CB 测试实验室。
作为主要的CB 发证机构之一,Nemko 在2020年共签发了7616份CB 证书。
在所有NCB 机构中,Nemko 签发的:(1)视听设备类和EMC 的CB 数量排名第一;(2)家电类CB 数量排名第二;(3)办公设备及测试测量类设备CB 排名第四。
在各国NCB 认可的CB 证书数量方面,Nemko 签发的CB 被认可的数量更处于领先地位。
2020年,共有3332份多国认证证书在基于Nemko CB 证书和测试报告的基础上签发的。
这个数字约占全球总量的10%。
这些数据证明了Nemko 在全球市场准入方面的持续成功。
更多信息可在IECEE 网站(https:///certifica tion/certificates/statistics/?utm_campaign=unspecified&utm_content=unspecified&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ap-sis-anp-3)获得。
如您有疑问,也可联系我们:info.***********。
东欧地区环保法规现况欧亚海关联盟能效法规推迟执行欧亚经济联盟关于"能耗设备能效要求"的技术法规EAEU TR 048/2019原定2021年9月1日实施,现当局已决定延期至少一年。
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圆满落幕
传统 农业 、实 现产业升级 和推动 农业现代化 的重要手段 , 目前 已经成 为 农村经济增长 的重要支柱。全市各级农机部 门要充分发挥农机系统优势 , 注重部 门配合 ,力争 1 2年 将该市农业发展 改革引领核心 区内的全部 目 — 光温室装备 自动卷帘机 ,逐步扩延到辐射区 ,切 实把 这件好事办好。
业 参 展 ,展 示 项 目 2 0 余 个 。 社 会 各 界 对 博 览 会 表 现 出 极 大 兴 趣 , 博 览 3
息量 大 ,专业 性强 ,专家们 的精彩演讲 和真知 灼见对深入推 进信息技术 的应用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 张玉香强调 ,在 深入贯彻落 实党 的十七届五 中全会 ,规划 “ 十二五 ” 的关键 时期 ,举办 本届博 览会具有十 分重要 的现 实意义和 战略意义。对
程现场 会在 内黄县顺 利召开。市 政府办 公室调研 员杨旺学 、内黄县政协 范 区的示 范带动和辐 射作用 ,增 强责任感和 使命感 ,全面推 进设施农业
副 主 席 王 改 法 ,市 农 机 局 局 长 张 竹 民 、调 研 员 冯 学 森 ,副 调 研 员郝 辉 林 , 机械化发展 。 市 政 府 办 公 室 调 研 员 杨 旺 学 在 讲 话 中 强 调 :设 施 农业 工 程 作 为 改造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的 重 要 时 期 举 办 的 , 是 适 应 信 息 化 与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相 融 合
系列成 果的参观 、交流和学 习 ,不仅看 到 了我 国农业 正从传统 意义上
的精耕细作 向精准 化和智能化 的现代农 业演进 ,还看 到了信息化 与现代 农业发展 的突 出成果 和信息化 与现代农业 发展的未 来,增 添 了大 力推 进 农业 农村信息 化的信 心和决 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耍
索贝2010新媒体峰会隆重召开
之路 的机遇与挑战 , 望中国广播 电视 事业 的全新 未来 。 展 索贝中国事业 本部 本部长 余军作 了题 为“ 网融合政 策下 三 的 电视 台新业 务 ” 的演讲 , 背景 介 绍到 广 电与 电信 的竞 争解 从
2 1年 8 2 00 月 2日, 由国家广 电总局 、 中央人 民广播 电台、 中 央 电视 台等业 内专 家评 审组所评 选 出的 BR V 0 9产品 、 IT 2 0 技术
及应 用项 目奖 颁 奖 典 礼 在 北 京 国 际 饭 店 紫 金 大 厅 隆 重 举 行 。 新
经过 深度研 发 以及 不断改 进和完 善 , 新奥特 公司 自主研 发 的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 N S V 八通 道视 频播出服务器 已经达到 了 演 播 室 4 道 收 录 、 道 播 出 、 出控 制 等 功 能 的 需 求 。 作 为 通 8通 播 广播级 的视频服务器 , V N S支持 多通道采集收录模式及受控播 出
台长 、 陈海 宇副 台长 、 郎劲松 副 台长 以及大洋 公司 刘冰 隐副 总
裁、 公司 系统网络部 王杰 中总经理等 领导和项 目组成 员共 同出 席 了启动仪式。
此次启用 的全新播 出系统 由大洋 公司和贵 州 电视 台共 同设 计 实施完 成 , 目前 , 内 的 8个 频 道 已 经 全 部 切 割 到 新 系 统 播 台
析 , 论 及 了索 贝作 为 广 电用 户 的三 网 融合 业 务 伙 伴 , 并 如何 实 现 携 手 共 赢 的融 合 业 务 。 在 三 网 融 合 时 代 广 电 与 电信 的 博 弈 中 , 电视 台 要 想 从 长 远
北电、微软加速推进统一通信合力缔造全新业务增长机会
降低效率或影响客户服务体验。 3 ( 业务流程通常包含人 ) 为延误, 而伴随它们的是严重的时间和成本问题 。 )即 ( 4 使这 些 解决 方 案能 够 提 供可 提高 企业 竞 争力 的丰 富的 通
信 功 能 , 业仍 然 需要 降低 总体 拥 有成 本 【 企 TC0 。 是 )正 由于 这 四大 隐 忧 , 业 才要 求 对通 信 解决 方 案 的定 义 和 企 提供 方 式进 行重 大变 革 。 北 电和 微软 实 现统 一 通信 的 共 同愿景 超 越 了传统 的 统一 通 信概 念 。 它是 在 一 个完 全 基于 软 件的 基 础架 构 上 实现 的 , 基 础 架 构 与 数 据 中心 集 成 , 该 从而 提 高 了经 济 性和 可管 理 性 。 通 过 内置 于底 层 I 网络 的应 用感 知 智 它 P
中运 营 商 的统 一 讲
() 1 北电和微软正通过联合品牌和营销、 联合渠道 和客户互动. 研发合作和优势产品定位将双方长期的合
作 关 系提 升 至 一 个 新 的 . 界 独 一 无 二的 高 度 。 基 于 业 它
语音邮件. 即时消启 ) 等 变得越来越复杂。2尽管拥有低 ()
互联 , 过北 电 的统 一 通信 平台 , 通 人们 可 以通 过手 机 、 个 人 电脑 . 固定 电话 等 任 何 设备 间 实 现随 时 随 地 的 自由沟
通。
双方对于即将实现的统一通信的共同愿景。 () 2 北电和微软致力于利用现有的北电和微软融
合 解 决方 案 , 供一 条 通向 创新 的 高 级统 一 通信 功 能 的 提 演 进 路径 。 将 通 过紧 密集 成 现有 产 品和 最 新 产品 来 实 这 现 , 将 利用 微软 的 统一 通信 解 决方 案 SW id ws 作 并 D no 操 系统 以及 北 电 的 电话 和网 络 能 力 , 简化 将 企 业 级 电话 系 统 集 成 到一 个 统一 通 信 解决 方 案 的 复杂 性 , 分 用 固 充 0 定 无线 融台 解 决方 案 提 升移 动性 。
TC10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选举各工作组组长
的2 9名代 表 出席了本 次会议 ,会议 由组 长陆冰松 主持 。 组长首先就 2 0 年所完成 的相关工作 向与会代表对进行 09 了简要总 结 ,并对 2 1 0 工作重 点进行 了布置 。 0年 会议经充分讨论 ,通过 了 “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
要求 第3 部分 传输线路”行标草 案征 求意见稿。这是该组在 相继完成铁塔 、杆路 和基础设 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后的又一 个标准项 目。同时会议 经讨论 。通过了 “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
研究院马奎、中兴 通讯 股份 有限公司胡捷和大唐 电信科技产
业 集 团 王 骏 超 分 别 当选 为应 用 工 作 组 ( WG2) 长 和 副 组 长 , 组
中国电信 集团公司诸瑾文 、南京 邮电大学刘南 杰、华为技术 有限公 司甄斌 、中兴通讯股份 有限公司杨光和大唐 电信科技 产业 集团徐 晖分 别当选 为网络工作组 ( WG3) 的组长和 副组
21 0 0年 4 1日 ~2日,电信基础设施共 建共 享特设任 月
务 组 ( T 在 昆明召开 了第 3次会议 。共有来 自 1 家单位 S 4) 5
在全会上 由总体 工作组的组长 、工业 和信 息化部电信研 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续合元 和应 用工作组的组长 、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的刘越博士分 别做 了题 为 “ 泛在网
闰圈 _ I li J
“ 下一代 网络 中 I 移 动性安全 》 修订 ) 四项 行标草案送审 P ( 等
稿; 讨论通过 了 “ 0 M/GH d 2 0 数字蜂 窝移动 通信 8 0 2 zc ma 0 0 网业务开通管理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 接 口数据模型 ” 行标 草案 征求意见稿 ;通过 “ D GS T / M双模无线接入网路测 ( T) D 和 呼叫质量 测试 ( CQT) 记录技术要 求》行标立项 建议及 “ 业 务订 购管理接 口规范演进” i A 、“ WL N网管资源模型 ” 基站 、“ 和基站控 制器 的节能监 控和管理 ”研究课题立项建议 。
重邮科技处对于论文期刊级别的认定文件
部
6
法学
7
政治学
中国法学 中外法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法学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
究所
— 59 —
序号 学科名称
8
社会学
9
民族学
10
教育学
11
心理学
12
语言学
13
文学
14 外国语言文学
29 INFORMS (管理科学与运筹学国际会议)
30 ICI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统国际会议) IEEE/SMC(IEEE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系统工程
31 国际会议)
32 IFORS(运筹学世界大会)
33 AOM(Academy of Management,美国管理学会国际会议) 34 AAA(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美国会计年会)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全文
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
并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告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地址:莫干山路 100 号耀江国际大厦 A 座 12 楼,邮政编码:311005],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本规范主编单位: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本规范共分 10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牵引及降压变 电所;5 刚性架空接触网;6 柔性架空接触网;7 接触轨;8 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9 可视 化接地系统;10 电力监控与电能质量管理系统。
本规范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条文的解释,由杭州市建设工程质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system engineer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DB33/T ××/××××-201×
主编单位: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宏瑜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德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瓯立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纳琦绿能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鸿旭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罗邦建设有限公司 丽水市金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丽水市鼎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瓯业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丽水市汇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浙江屹立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华歌建设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史文杰 周静增 肖国军 雷 鸣 蔡佳旻 周 军 施云琼 王祥涛 于镇川 郭润桥 唐兆军 孙海东 王海涛 左传文 郭 忠 叶波涛 徐 俊 吴赟胤 王存建 王 波 朱智文 赵加建 范 卿 韩明学 陈俊卿 周洪波 何贵龙 黄美香 潘国平 蒋 真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石西全 赵宇宏 戴新国 游劲秋 张 燕 袁 林 刘 伟 洪秀敏
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李庆祥摘㊀要:BIM技术是结合了计算机仿真㊁虚拟现实㊁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一门技术ꎬ它的产生与运用可以较好的解决建设项目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断层问题ꎮ运用BIM技术可以完成建筑施工一体化作业ꎬ让建筑项目各专业协同施工ꎬ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ꎮ文章旨在分析BIM技术在建筑中的发展㊁运用ꎬ对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究ꎮ关键词:BIM技术ꎻ建筑工程ꎻ应用ꎻ发展一㊁BIM技术概况BIM技术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ꎬ意为建筑信息模型ꎬ其涵盖了建筑工程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所有的建筑组件数量㊁性质㊁空间理念㊁地理信息及几何学等内容信息ꎮBIM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设计中一种新的方法和思维ꎬ通过发挥数字信息化的作用ꎬ实现建筑物信息与建筑业操作流程的有机统一ꎮBIM模型与传统二维建筑效果图纸不同ꎬ其通过矢量技术将建筑物进行多角度㊁立体化的展现ꎬ这种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和形象ꎮ建筑项目的参建人员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ꎬ对项目的各项指标和参数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ꎬ以达成统一的建设目标ꎬ便于不同专业㊁不同工种之间的协作ꎮBIM技术具有三个特点:首先ꎬ可视化ꎮ传统施工图纸ꎬ各个构件信息通过线条绘制在图纸上ꎬ真正的构造形式需要建筑人员与施工人员自行想象ꎬBIM技术的可视化ꎬ将以往的线条式构件ꎬ在工作人员面前形成一种清晰直观的立体实物图ꎻ其次ꎬ可优化ꎮ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㊁施工与运营ꎬ属于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ꎬBIM技术在建筑模型中的应用ꎬ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下ꎬ为调整各项信息提供便利ꎬ促进建筑项目的不断优化ꎻ最后ꎬ模拟性ꎮBIM技术通过对一些特殊条件和事物的模拟ꎬ例如:节能㊁紧急疏散㊁日照㊁热能传导等模拟ꎬ促使施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ꎮ二㊁BIM研究应用现状基于完整的BIM模型可描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所有数据和信息ꎬ参建方可随时利用㊁更新和完善BIM模型信息ꎬ从而提高工程管理及决策水平ꎮ考虑到BIM技术涉及广泛ꎬ现有的建筑信息管理方法难以形成完整的BIM模型ꎬ国内外从BIM的政策㊁理论㊁方法及平台㊁工具等各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ꎮ从国际发展来看ꎬ美国的BIM研究与应用走在世界前列ꎮGSA美国总务署曾推出了全国3D-4D-BIM计划ꎬ鼓励所有GSA的项目采用该技术ꎻUSACE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也曾发布为期15年的BIM发展路线规划ꎮ英国内阁办公室2011年5月发布 政府建设战略 ꎬ多个试点项目运用BIM技术ꎮBCA在2011年对新加坡BIM发展路线进行总体规划ꎬ提出推动新加坡建筑业在2015年前广泛使用BIM技术ꎮ从国内发展来看ꎬ诸多国家科技基金项目对BIM的理论㊁工具和标准进行研究ꎮ其中ꎬ张建平等研究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BIM建模技术和体系结构ꎬ开发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数据集成平台ꎮ李云贵对国内外BIM标准和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ꎮ王广斌等通过对发达国家BIM和BIM政策应用现状的调查ꎬ分析了我国BIM的发展趋势ꎮ指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ꎬ充分发挥政府作用ꎬ制订适合我国产业特点的BIM技术战略政策ꎮ我国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加快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ꎬ至今多部BIM标准已经纳入国家工程标准制订计划ꎮ2015年ꎬ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充分肯定了BIM应用的重要意义ꎬ强调了BIM在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㊁勘察㊁设计㊁施工㊁运维)的应用ꎬ并从企业和项目两方面制订了五年的应用目标ꎬ提出可量化要求:截至2020年末ꎬ建筑行业甲级勘察㊁设计单位以及特级㊁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ꎮ三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一)在建筑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建筑项目工程的每一个参与方在规划过程中作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分析ꎮ此外ꎬ它也可以为建筑项目在施工技术㊁经济效益方面的工作作出可行性分析与可靠性分析ꎬ以确保论证的正确性ꎮ在前期的规划中ꎬ业主需要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建设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ꎬ同时ꎬ还要规划建筑项目的功能㊁质量等要求ꎮ整个过程信息量大㊁工作复杂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㊁精力与物力ꎮ然而ꎬ运用BIM技术可以为业主供应一个概要模型ꎬ在保证建筑项目工程可靠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优化整个施工ꎬ达到降本增效㊁确保施工质量的目的ꎮ(二)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1.BIM技术的可视化设计BIM技术让设计师可以拥有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ꎬ经过三维建模可以展示出建筑物实体面貌ꎬ所见即为所得ꎮ更关键的是ꎬ通过工具的提高ꎬ使设计师可以运用三维的思维模式来完成项目设计ꎬ同时也让业主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建筑知识就可看到自己最终的产品ꎮ我们在施工中遇到图纸中普遍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专业之间相互出现碰撞与冲突ꎬ像管道和受力构件出现碰撞ꎬ建筑设备和构造之间出现冲突ꎬ或者每一个专业设施之间也可能出现交叉ꎮ上述情况若在设计审核中没有发现ꎬ无法避免要发生设计变更来对施工实施返工ꎬ施工成本额外增加ꎬ同时会关系到施工工期的延长ꎮ2.虚拟施工ꎬ优化设计BIM技术对建设工程也能使用虚拟施工ꎬ经过虚拟施工发现设计中可施工性不强或不可行等问题ꎬ运用BIM检验平台能方便的发现上述问题并反馈给设计人员ꎬ设计人员会及时做出分析设计问题并迅速地解决问题ꎮBIM技术的设计检验在设计之初就开始ꎬ是一个 设计 检测 设计 的循环过程ꎬ直到解决全部的设计问题ꎮ设计错误与问题从根本上消除ꎬ就会大大降低在施工阶段由于设计问题的返工成本ꎮ(三)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正是因为BIM模型将反映完整的工程设计状况ꎬ所以BIM模型中构件模型能够和施工现场中的真实构件一一对应ꎮ我们能够通过BIM模型发现工程在施工现场中出现的错㊁漏㊁碰㊁缺的设计失误ꎬ然后通过调整设计方案ꎬ提升设计质量ꎬ使施工现场的变更减少ꎬ最后使工期缩短㊁工程成本相较预期目标降低ꎮ对于陈旧CAD时代存在于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2D图纸具有可施工性低㊁无法保证施工质量㊁拖延工期进度㊁工作效率低等缺点ꎬBIM技术的出现针对这些缺陷展现出了极大的价值优势ꎻ设计错误和漏洞可在施工前改正ꎻ4D施工模拟㊁优化施工方案ꎻ让精益化施工成为可能ꎮ在工程的施工阶段ꎬ施工单位通过对BIM建模与进度计划的数据集成ꎬ完成了BIM在时间维度基础上的4D运用展示ꎮ正由于BIM技术在4D运用的实施ꎬ施工企业既可以依照天㊁周㊁月看到工程的施工进度ꎬ又能够依据现场实时情况进行实时调整ꎬ在对不同的施工方案实施优劣比较分析后ꎬ获得最优的施工方案ꎻ同时也能够对工程的重难点位置依据时㊁分ꎬ甚至精确到秒ꎬ实施可建性模拟ꎬ比如对土建项目的施工程序㊁运输材料的堆放安排㊁建筑机械的行进路线与操作空间㊁设备管线的安装流程等施工安装方案的优化ꎮ四㊁结束语BIM技术是对建筑行业具有极大优势的一项技术ꎬ但限于我国目前的多种因素ꎬ它还是处在一个小范围之内的应用ꎮ我国政府应加快对这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ꎬ为国内构建一个完善的BIM技术应用的大环境ꎮ参考文献:[1]郑利红.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ꎬ2017(15).[2]周文波ꎬ蒋剑ꎬ熊成.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ꎬ2012ꎬ41(22):72-74.[3]蔡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ꎬ2014ꎬ17(5):1-4.作者简介:李庆祥ꎬ男ꎬ山东省寿光市ꎬ研究方向:建筑工程ꎮ66。
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加速物联网成果落地
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加速物联网成果落地文 / 本刊记者 郭艳联的数字经济市场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互联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
物联网支撑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百年未有大变局之新的驱动器。
万物互联构成的数字经济是全球巨大的商机,尤其在物联网基础建设、系统平台开发、产业应用、生态体系市场构建领域的商机有巨大潜力。
巴基斯坦联邦信息技术和电信部部长赛义德·哈克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物联网正在迅速地改变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农业产业、智慧城市、物流、制作、工程、医疗等,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可能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智慧、城市更高效、治理更有效、企业更有效益。
”据介绍,巴基斯坦政府一直支持物联网的普及,并采取多项举措来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如2022年发布物联网服务指导框架物联网、国家网络安全政策以及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等。
产业预测显示,物联网市场到2030年有望超过3万亿美元。
物联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如安全、隐私、成本和能耗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在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物联网让人们有能力去迎接和拥抱数字经济,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搭建的互联包容的社会。
他表示:“物联网是强大的科技,带领我们进入一个非常先进的社会。
要注意让这样的科技向善,让它有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要注意它的使用方式,让每个人都公平地享受到它带来的机遇。
”世界物联网大会共同主办方外交理事会全球主席安德里亚斯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当前,AI 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领或改变着数字经济,将来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AI,让它应用在更好的方面,让AI 能够1+1大于2。
全球数字科技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伊朗、印度等国加快物联网领域建设,变革性的高科技层出不穷,为全球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市场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新燃气安全监管综合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资料
燃气安全监管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目录1. 建设背景 (4)2. 建设目的 (5)3. 建设内容 (7)4. 建设原则 (9)5. 技术路线 (11)5.1.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 (11)5.2. 数据仓库技术 (15)5.3. 分布式数据存储及挖掘技术 (24)5.4. 空间数据引擎技术 (26)5.5. 海量图库管理技术 (27)5.6. WebService技术 (28)5.7. 动态高效的网络GIS技术 (29)5.8. 灵活的搭建式开发技术 (31)6. 总体思路 (32)7. 平台架构 (34)8. 平台功能 (35)8.1.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36)8.2.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41)8.2.1. 工作内容 (41)8.2.2. 系统组成 (41)8.2.3. 监视点配置 (41)8.2.4. 系统功能 (42)8.3. 燃气管网管理系统 (44)8.3.1. 地图操作 (44)8.3.2. 管网入库 (50)8.3.3. 数据更新 (50)8.3.5. 离线编辑 (52)8.3.6. 系统管理 (54)8.3.7. 数据同步 (54)8.3.8. 燃气管网信息发布 (54)8.3.9. 标准服务接口 (55)8.3.10. 服务数据调用 (55)8.4. GIS综合管理系统 (55)8.4.1. 地图浏览 (56)8.4.2. 管网查询 (58)8.4.3. 管网统计 (62)8.4.4. 设备维护 (65)8.4.5. 设备展示 (66)8.4.6. 管网分析 (68)8.4.7. 管网事件 (73)8.4.8. 日志管理 (76)8.4.9. 权限管理 (77)8.4.10. 二三维一体化 (77)8.5. GPS定位管理系统 (78)8.5.1. 实时定位 (78)8.5.2. 历史轨迹 (79)8.5.3. 越界记录 (79)8.5.4. 车辆管理 (80)8.5.5. 车辆档案 (81)8.5.6. 加油管理 (81)8.5.7. 油耗统计 (81)8.5.8. 定期保养 (81)8.6. 外勤管理系统 (82)8.6.1. 事件总览 (82)8.6.2. 巡检监控 (83)8.6.3. 事件分布 (84)8.6.4. 巡检计划 (85)8.6.5. 隐患管理 (89)8.6.6. 设备管理 (93)8.6.7. 管网维护 (95)8.7. 钢瓶标识码管理系统 (97)8.7.1. 条码系统业务操作流程 (99)8.7.2. 钢瓶的档案管理 (100)8.7.3. 钢瓶的充装信息管理 (101)8.7.4. 销售信息管理 (101)8.7.5. 收发凭证的打印 (101)8.8. 事故应急指挥平台 (101)8.8.1. 应急资源管理 (102)8.8.2. 应急流程管理 (102)8.8.3. 事故确认和业务分派 (103)8.8.4. 智能导航 (104)8.8.5. 事故模拟 (104)8.8.6. 现场动态 (105)8.8.7. 舆情管理 (105)8.8.8. 事件管理 (105)8.8.9. 统计报表 (106)结语 (107)近年来,燃气业务飞速发展,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已形成先进、完善、系统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并不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成为稳定、安全、专业的区域性燃气经营企业,致力于倡导绿色环保、推广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品位,营造美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信息融合国际研究动向——第10届国际信息融合会议快报
盾的, 从而不能实现全局优化 。 现有 的各种高层次融合工具 ,
如 推理 理论 、 专家系统方法 、 黑板模 型等 , 虽然各有其价值 , 但不足之处也是 明显 的, 以满足未来需要 。因此需要引入 难 新 的工具 ,比如模糊集理论 和博弈论 等。学者 们还认 为,既
展做 了深入 浅出的介绍 ,具体 见表 l 。
S ba s u r aDa。发 言人有美 国布法罗大学 的 Jme l a 、卡 t a sLi s n 内基梅 隆 大学 的 K t yaa ai S cr 、诺 斯 罗普 一 a 格鲁 曼公 司 的 D n l S ye 、独立顾 问 A a tibr 、荷兰阿姆 斯特丹 o a ndr d lnSe eg n 大学的 Grg r a l 。主题 是基于智能体 ( gn ) eo vi P n ae t 的信息融
信 息 融 合 国 际 研 究 动 向
一 一
第 1 0届 国 际 信 息 融 合 会 议 快 报
罗志 勇 ,何 佳 洲
( 中国船舶重工集 团公 司江苏 自动化研究 所 ,江苏 连云港
220 ) 2 06
1 f s n2 0 u i 0 7概 述 o
由国际信 息 融合 协会 ( SF,Itrai a S ce f II ne t n l oit o n o y
会议第 l 天举行 的是 1 0个讲座 ,由国际信息融合界 的
一
们就 J L模型 中第Z. D / 三层次融合 的发展 现状 、面临挑战 以
及 未来 前景展开了讨论 。学者们认为 ,层次一/ 三 的优化 二/ 对象和 日的是不一样 的 , 独立 的各层 次的优化 往往是相互矛
些著名学者就信息融合 的一些基础理论 、 新兴领域和新进
某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S3A3G3)
报告编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目录
[2013 版]
信息系统等级测评基本信息表.................................................................................................................................... 1
2.3.1 业务应用软件 ........................................................................................................................................... 14 2.3.2 关键数据类别 ........................................................................................................................................... 15 2.3.3 主机/存储设备 ......................................................................................................................................... 15 2.3.4 网络互联设备 ........................................................................................................................................... 15 2.3.5 安全设备 ................................................................................................................................................... 15 2.3.6 安全相关人员 ........................................................................................................................................... 15 2.3.7 安全管理文档 ........................................................................................................................................... 16 2.4 安全环境............................................................................................................................................................ 17 2.5 前次测评情况.................................................................................................................................................... 18
夯实云网融合,迈向算网一体
2020 年 4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首次对新基建的具体含义进行了 阐述,在信息基础设施部分,提出构 建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 的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各行业的“联 接 + 计算”能力,引领重大科技创新、 重塑产业升级模式,为社会发展注入 更 强 动 力。 随 着 5G、 移 动 边 缘 计 算 (MEC) 和 人 工 智 能(AI) 的 发 展, 算力和智能将无处不在,网络需要为 云、边、端算力的高效协同提供更加 智能的服务,计算与网络将深度融合。 为满足现场级业务的计算需求,计算 能力进一步下沉,出现了以移动设备 和物联网(IoT)设备为主的端侧计算。 在未来计算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 虽然“网络化”的计算有效补充了单 设备无法满足的大部分算力需求,但 是仍然有部分计算任务受到网络带宽 及时延限制,因此未来形成云、边、 端多级计算协同部署是必然趋势,即 云侧负责大体量复杂的计算、边缘侧 负责简单的计算和执行、终端侧负责 感知交互的泛在计算模式 [2]。新基建 政策给以算力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转 算 - 存主体分离、联合服务的新商业 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边缘计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云和 网的相互独立性,使计算进入网络内 部。边缘计算的效率、可信度与网络 的带宽、时延、安全性、隔离度等都 将发生深度耦合,算网一体才能实现 高效服务。
从云网融合到算网一体,网络的 作用和价值将发生变化。对于云网融 合,网络是以云为中心的。从云的视 角看,一云多网对网络的主要需求是 连通性、开放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 是尽力而为,网络起到支撑作用。对 于算网一体,网络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从用户的视角看,一网多云需要网络 支持低时延、安全可信通信,对服务
IFS系统介绍
IFS 应用系统介绍................................................................................................................................................9
ifs系统介绍ifs系统win8系统功能介绍微信广告系统介绍系统介绍ppt系统介绍系统介绍ppt模板图书管理系统介绍linux系统介绍小米v6系统介绍
IFS 应用系统
功能方案
广州万迅电脑软件有限公司
广州万迅电脑软件有限公司 Tel:020-83283115 Fax:020-83283054
IFS 应用系统功能概要......................................................................................................................................10 IFS 应用系统 ......................................................................................................................................................10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数字平台国际传播与“三重突围”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数字平台国际传播与“三重突围”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3)2. 数字平台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3)3. “三重突围”的提出与意义 (4)二、数字平台国际传播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 (6)1. 世界互联网发展历程回顾 (7)2. 数字平台国际传播的发展阶段 (8)3. 当前数字平台国际传播的现状与挑战 (10)三、文明交流互鉴在数字平台国际传播中的体现 (11)1. 不同文明的数字化呈现 (12)2. 跨文化交流的实现方式 (13)3. 文明互鉴的传播效果评估 (14)四、“三重突围”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15)1. 技术创新 (17)2. 内容为王 (18)3. 品牌塑造 (19)五、案例分析 (20)1. 国际知名数字平台案例分析 (22)2. 成功实践的共同特点与经验总结 (23)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25)六、结论与展望 (25)1.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数字平台国际传播的重要价值 (27)2. “三重突围”策略在推动数字平台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27)3.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29)一、内容简述本文将探讨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下,数字平台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平台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分析数字平台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优势与挑战,以及其如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融。
文章将聚焦数字平台国际传播面临的“三重突围”问题。
第一重突围是跨越文化鸿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第二重突围是应对传播中的噪音和虚假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第三重突围是提升数字平台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本文将分析这些“三重突围”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其对数字平台国际传播的影响,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通过改进数字平台的传播策略、加强信息监管、提升平台服务质量等方式,来提升数字平台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实现有效、真实、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10”闭幕宽带和教育信息化成为焦点
[ 6 ] 荣秋生 , 颜君 彪 , 郭 国强. 基于 D B S C A N聚类算 法 的研究 与实 现[ J ] . 计算机应用 , 2 0 0 4 , 2 4 ( 4 ) : 4 6 — 6 1 . [ 7 ]刘建哗 , 李芳. 一种基 于密度的高性 能增量聚类算 法 [ J ] . 计算
联网域名注册机构还共同发布了(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国际域名发 展全球报告》 , 回顾 2 0 0 9年顶级域名开放以来国际
域名注 册批准 情况 , 并 强 调互 联 网本地 语 言 使用 发
展缓慢 所带来 的挑 战 。
题, 如网络多语种发展 、 通信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信 息和通信技术在学校 中的作用等。
e nd i ± i f P’ i s n o t me mb e r o f a n y c l u s t e r
参 考 文 献:
[ 1 ]杨风召. 高维数 据挖掘技 术研究 [ M] . 南京 : 东南 大学 出版 社,
2 0 0 7: 7 4—9 6 .
据悉 , 此次 会议 成 果将 被 纳入 联 合 国对 千 年发 展 目标 所 取 得 进 展 的 回顾 报 告 中 , 并 有 可 能 成 为 2 0 1 5年后 可持 续发展 框架 的 内容之 一 。
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 织教 育 助 理 总干 事 唐虔 说 , 近
一
1 71 —
展 。欧洲互 联 网域 名 注册机构互 联 网法 律和治 理顾
问艾 米丽 ・ 泰勒认 为 , 通 过一 系 列 的政 策 调整 和各 地 区的积极 配合 , 中 国 的 国际化 域 名推 广工 作 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场大会报告的报告人是美国 布法罗大学的 J a 眼5 i s l a 题为“ Ln 。主 定义信息融合需求的 新挑战” a Ln 。J 咖s is a
认为 : 当前 , 信息融合在理论和应用 上的广泛变化将会 对融
合系 结构设计和 统的 算法设计产生深远的 影响, 未来的融合 系 统需要有更好的 稳健性和可扩展 其处理将不仪局限于 性,
第 2卷 第5 9 期 2 7 1 0 年 0月 文章编 号:17一8920)502一2 6331( 70一110 0
擂挥拉制 与仿 其
Co l ln Co t l Si ua in n la d l nm & m lt o
从」 9 1 2
No 5
0C 2 0 t 0 7
信息 融合 国际研 究动 向
2 会议 情况 会议第 1 举行的是 1 个月 天 0 1座,由国 际信息融合界的
一些著名学者就信息融合 的一些基 础理论 、 新兴领域和新进 展做 了深人浅 出的介绍 。具体 见表 1 。 表 1 1so2 0 uin0 7的讲座
讲 座题 目 讲座人
对象和目的 是不一样的, 独立的各层次的优化往往是相互矛
I} 一4来自安 全和保 密1 l } 一 2 2
l
} 一 } 1 } { } 一 } } 一
2 4 8 7
4 4
首 信息融合中的一些典型问题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先,
比如跟踪 、 非线性估计 和滤 波等等。 这些 问题虽然 已经有很 长的研究历史 , 也获得 了很 多研 究成果 , 但远未得 到完整 的
M政 2 a M K k 州w 0盯
新的 工具, 模糊集理论和 比如 博弈论等。 学者们还认为, 既 然高层次的 融合十分类似于人的逻辑推理, 那么, 高层次的 融合就应该尽可能的 模拟大脑的思考过程
第 二 场 论坛 的主 持人 是 美 国 查 尔斯 河 解 析 公 司 的 S raD 。发言人有美国布法罗大学 的 J e li s bt s ua a m a sL n 、卡 a
会 议论坛在每天 的最后 2 个小时进行 。 首场论坛 的主持
流与 探讨的 机会。本次 会议亦不例外, 共有2 多 家的 0 个国 30 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不少学者都是信息融合 其中 界的大师, 比如 Ya vBr ho X Rn iJ e a o k asam、 o gL、 a s - l m
4
证据理论中的证据
组合
系 设 统计
证 据理论 和模糊集 最伪 北
C4S 1R
8 4 1 一 2 1
2
} 3 , } 4 一 ’ } 一 8 } 一 3
7
总 计
4 总结
}
0 8 2 8
对 几 o27 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 0 会 i s 0 n 看出当 前国
际信息融合研 究的一些特点和新动向。
监 和势 析 测态分
航迹 融合
} 4 一 1 } 6 一
粒子 波 滤
分 布式 系统 探 测与 定位
解决。 还有许多方面 需要深人 研究, 如多传感器多目 比 标跟 踪、机动目 标跟踪、混合系统滤波等等。
其 次,图像融合 的研究 热度进一步升温。图像 融合在 自 动目 标识别 、遥感 、 机器人视 觉、智能制造系统 、医学 图像
一一 第 1 届 国际信 息融 合会议快 报 0
罗志 勇,何佳 洲 ( 中国船舶 重1集团公 司江苏 自动化研 究所 ,江苏 连云港 2 06 2 )
l fs n2 0 u i 0 7概述 o
由 际信 融合 国 息 协会(s ,nr i斑S c o IF Iea n o t f I tt no i cy
性估计 与滤波 、 态势评估和图像融合等方面的相关论题。 表
粒子滤波/ 跟踪了 探 测与 定伽 图你融合
图像融合
上交 大 海通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 3 一像 合 一 } 融 佩踪 图
l
月 通学 晾交 大
江 动 研 所 苏自 化 究
东华大学
1 一踪 } 跟 } { ’ 一布系 1 式统 分 1 } 一 ’ 一感网探 ] } 器络 测 传
物 层, 将 展至 知 将 有 定 思 功 。 二 理 而 扩 认 层, 具 一 的 考 能 第
言人有美 国康涅狄格大学的Y皓。 盯s l 、H m a vB 一 o a hm ln ui ce、pt l t 卜n erWl 、宾夕法尼大学的D i a、翔 c c l e v adHl l y Mue、 ln 橡树岭国 家实验室的N la、 g o a R 乔治亚技术研究所
一 ‘二 n 物a y } :s咖 iu
FiC陀 0祀 rc 9 1
第 2 会议的正式部分开始。 3 夭, 在 天内, 总共举行了
3场大会报告 、3场论坛和 6 场分组报告 .其中 5 场为 口 1 9 头报告 ,2场为墙展。
境。 时. 同 学者们也 认识到, 虽然基于智能体的信息融合有 着许多优点, 但在真实的世界中 投人使用还面临 挑战, 许多 主要有: 智能体问的通信和信息传播、 智能体内 部高效的推
盾 的, 而不能实现全局优 化。 从 现有的各种高层次融合工具 ,
如推理理论、 专家系 统方法、 黑板模型等, 虽然各有其价值,
但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 , 难以满足未来需要 。因此需要引人
多感 多 标 踪 传器 目跟
基 于本体论 的态势评估 与高层次 融合 的 方法 与工具
} 山、 r a { a v 加 sl -o h。
多分 器 元类 传器络 测 感 网探
信 息建模 数据关联 图像融合 信息恢 复 语义学与本 体论
生物信息学巾的信息 融合
} } } } 】 ,
l
3 」
4
处理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它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 题,比 如利用图 像融合技术得到图 3 像 D信息; 智能图 象融
合;图像 融合质量评定等等。可 以预计 , 在今后相 当长 的 一 段时间内,这 工作 将依然是信息融合领域研究的重点。 再次, 高层次上 的信息融合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关注。 现
万方数据
1 2 2
罗 志勇,等 : 息融合 国际研究 动向 信
第 2卷 9
的D e lr 空军研究中心的Ek lc、 ny o s l a Ba、 i r Ba R d M s 、 i s a h e Dv Cs o、 明 wi玲、A H 、加拿大D D 的 a aan A e t n I l s I e o r Rc
no t n u n主办的第十届国际信息融合会议于20 If ao F l ) m ri s o o 7 年7 月9日 1 日 至 2 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 作为国 际信息融 合界规模最大的 学术会议, 每一次的国 际信息融合会议都为
全世界的信息 融合研究人员 和工程技术人 员提供 了广泛交
场报告的报告人是法国国家航空航天研究中心的 Aa li n P ru 内 A Po, 容是“ i 知识传播的眼光看信任函 数理论 体系的发
1
南 陆 指 学 & 电2所 京 军 挥 院中 8
海军工程大学
一 门
-
}1 一 刚七业 学 工大 } { , 一踪 } 跟 探 中 院断 坡 息 信 究 }” 一 测 定 科 &加 信 通 研 所 } 5 } 与 位
华中科技大学及法 国国家舫空欺 天 研究中心&新墨西哥大学
03 , 3
}
}论 数 文
技术发展趋势 的整体概貌 ,指 引和推 动信几 自融合发展 。
B l 耐 e y肋叱e R s I国际公司的 Eru 、s nqe肋sn i pi l、德国
F A F E 的 Jahm Bem n、加拿大 1R〕 的 Eo G N一K I o i i an c r )l C li B s、澳大利亚防卫科学 与技术 局的 Da 的 br。学者 s oe l eL et 们 就 J L模型 中第二/ D 三层次融合的发展现状 、面临挑 战以 及未来前景展开 了钊论 。学者们认 为,层次一/ 三 的优化 习
展” 。报告人 阐述 :面对 日 复杂的环境和需求 ,融合 系统 益
必须有效的 处理差异非常 异源 大的 信息。 这些异源 及其 信息 相互间的 关系在很多时候是不确定或不 精确的, 传统的 理论 无法有效应对这种情况, 因此需要将信任函 数理论引 人到信 息融合的研究中。第二场报告的报告人是东京大学的 Ma s li认。主题是‘ s h sk 叨 o t ai h a 动态信息融合系统的 结构, o ’ Ma o l k a s s s a 认为: ti i ah h w 真实世界的 信息融合本质 上是以 一种并行的 方式组织的, 因此融合系统设计的 关键就是要设 计一种能够实时地条理清晰地并行和分布 式处理的系统。
不定信 融 确性启合
信息融合系统的 评估
风险与概率 态势评估与决策的计算方 法 社会 网络分 析
}。 pd 一 。o H 。
E 州k 舫c BI h G en肋 a l翻 介r S ba召 U rl 0韶 P nU S no o 1s 叱 s n
内 基梅隆大学的 K as a 、诺斯罗普一 i t c a y a r 格鲁曼公司的
io a 忱阮v 、 xnr 0a 讨论的题 目是 分布式传感 Ncl L inAead Ju . s l e n
研究机构
表3 f o o7 u n i sZ 大陆学 表论文统计 者发 论 数一 在 组 文 } 分 所
9
西安交通大学
器网络, 涉及到目 标检测、 航迹关联和航迹融合、 网络动态 资源分配、自 标捕获与识别等方面的内容。 动目 会议 的分组报告在 5 , 个 会场同时举行, 容基本上斑盖 内 了信息融合理论和应用的所有领域, 尤其是目 标跟踪、 非线
理 法、 统的 合 等 为 K ay a 出了 个 算 系 整 等 。 此, a s 盯 提 一 i 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