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吴仁宝”的时代财富不可复制
关于吴仁宝
“中国最伟大的农民”吴仁宝与世 长辞, 使亿万人们感到哀痛。他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 帜和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 榜样,他为华西人留下了巨大的 物质财富,更为我们留下了丰厚 的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 吴仁宝是这样说:“我要始终做到 ‘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 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 子”、“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 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 暗的不拿”、“只要心脏不停,就要 脚步不停、脑子不停、事业不停、为 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停”
他老人家:
感悟: • 无疑,吴仁宝的“箴言”就是一面鲜活 的镜子,照出了某些人的“小”来。 • 有哲人说过,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 活。吴仁宝为华西人的幸福梦想“生命 不息,工作不止”,他用自己的心血、 责任和情怀,镌刻了一座永不磨灭的 历史丰碑。
吴仁宝的“箴言”是面鲜活 的镜子
2013年03月19日13:5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事件:
3月18日下午6时58分都沉浸在眼泪和哭声里。从担 任华西村书记以来,吴仁宝操心 得最多的就是华西的村民、华西 的发展。一直到生命最后的弥留 之际,这位老书记最牵挂的还是 他的华西、他的村民。
吴仁宝学习心得--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为官标尺
吴仁宝学习心得:"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是为官标尺一生为民、鞠躬尽瘁,江苏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吴仁宝,为老书记的“赤子心”深深震撼。
(10月3日《人民日报》)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吴仁宝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把服务群众、致富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毕生的追求,他的“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为民情怀,最让人动容,这是一个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人生精髓所在。
“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反映了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准则,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具体标志,理当成为党员干部为官的一个标尺。
履行“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责任担当。
“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
”正是基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吴仁宝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坚定目标,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最终让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贫穷村”,变成了天下闻名的“第一村”,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奇迹。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党员干部要像吴仁宝一样,为官一任,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富裕度和幸福指数,尽心尽力为群众谋利益。
崇尚“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实干精神。
“只要心脏不停,就要脚步不停、脑子不停、事业不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停。
”吴仁宝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实干誓言,带领干部群众开工厂、建市场、兴三产、办实业,持之以恒,实干巧干,使全体村民都过上家家住别墅、家家有存款、家家有小汽车的富足殷实好日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党员干部要像吴仁宝一样,崇尚实干、勇于创新,不观望、不折腾,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要求、无愧于人民愿望的崭新业绩。
坚守“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淡泊情怀。
“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这是吴仁宝坚守一生的诺言。
吴仁宝掌管华西几十亿家底,却公私分明,廉洁自律,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
在他眼里,个人的功名利禄轻于浮云,人民的幸福重于泰山。
多元创新 和谐共赢——吴仁宝与华西村的成功之道
多元创新和谐共赢——吴仁宝与华西村的成功之道“他焕发了光热,活出了光彩,让华西村民富了。
”“华西村的成功是集体经济的胜利!”盖棺定论之言,早在华西村前书记吴仁宝去世时,便被大众媒体所给定。
于前者,毋庸置疑,而之于后者,确令人难以认同。
吴仁宝与华西村的成功非传统集体经济,其成功因素多元,且个案难以复制。
纵观华西村的发展历史,其成功之道可归纳为“多元创新,和谐共赢”。
(一)多元创新:吴仁宝与华西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在发展中有着独具特色的多元创新。
首先创新“一村两制”的股份制新集体经济制度,华西村坚持集体经营,但有别于传统。
其引入股份制,人人参股,集体、私营协调发展,既将蛋糕越做越大,又确保员工积极性,共富但不均富。
其次创新“多要素化”的特色分配制度与经济制度相对应,以效益优先实现分配公平的同时,保证合作股份制的良性运行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再次创新“一分五统”的政治制度,加强了党的领导,合理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且带动了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
(二)和谐共赢吴仁宝与华西村的成功亦是和谐共赢的典型。
吴仁宝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历经“文革”而不倒。
和谐之一“顺天时”,审时度势改革开放,领先形势,在别人还不知道怎么搞企业之时,先行一步利用集体财产,兴办企业,赚到了第一桶金。
和谐之二“应地利”,合理运用地理优势,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周边贫困村庄,做多做大了华西村。
和谐之三“通人和”,于上丰厚的政治资源令他在土地、融资等方面畅行无阻;于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威权形象使得吴仁宝得到了华西村民的拥护。
順天时、应地利、通人和,政治嗅觉之敏锐、运作能力之高绝,政通人和而集体与个人共赢;中心村与周边村共赢;老华西与新华西共赢......(三)总结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集体化实现资源共享、要素化提高分配效率;领先形势顺天时、整合资源应地利、民主威权通人和,“多元创新,和谐共赢”可谓是一条独具吴仁宝与华西村特色的成功之道。
吴仁宝:传奇谢幕——老书记的幸福感
素材前沿\人物博览68初中版吴仁宝:传奇谢幕——老书记的幸福感“中国最有名的农民”走了。
3月18日18时58分,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去世,享年85岁。
从1961年吴仁宝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03年卸任,在半个世纪时间里,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新中国农民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他有一句名言:“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痛,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
无论何时,我都坚信一点:共产党是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
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在吴仁宝治下,华西村走上“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今,这个江南小村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上缴利税8亿多元。
“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创造了50多项全国第一。
2011年华西迎来建村50周年,展现给世人的,是十几座缩小版的世界名胜建筑,是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一吨重金牛、列中国第8位的超豪华新农村大楼。
村民的富裕生活,已成为吴仁宝领导下的华西村模式最好的注解。
然而,作为中国首富之村的“当家人”,吴仁宝给自己立了一条“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
近几年,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可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
他常说,“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在华西村的村口,竖有一面巨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吴仁宝的两句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就这样,当华西村农民已住进第六代别墅,吴仁宝依然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简陋老房里,睡了几十年的木板床没有换过。
2012年10月,记录吴仁宝和华西村故事的影片《吴仁宝》在全国公映,吴仁宝客串演出,这段影像也成为他生命最后的记录。
影片突出表现了吴仁宝的幸福感。
导演表示,该灵感来自他在华西村的见闻,“老书记每天早上传奇人物人物博览\素材前沿69初中版都要在村里溜达一圈,看着老百姓日子过得好,那就是他的荣耀,他的幸福感。
姚树洁:为啥吴仁宝和华西村奇迹很难复制
姚树洁:为啥吴仁宝和华西村奇迹很难复制华西村奇迹的创始人吴仁宝刚刚过世,享年85岁。
他1957年当上华西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48年。
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小乡村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也就是现在的大华西村,总人口达35,000人,去年人均纯收入8.8万人民币,是全国农村人均收入的11倍,全国城镇人均收入的3.5倍。
原来的老华西村面积0.96平方公里,现在的大华西村是在老华西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涵盖了周围其它15个自然村,同时被编排为华西1村,2村。
到华西13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
华西村三年前用20亿人民币建一栋高328米的摩天大楼,与当时北京的第一高楼保持同样的高度。
在华西村,家家已经住上了别墅,人人开起了汽车,而且每个家庭的存款都超过100万元。
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华西村被国人称为天下第一村。
那么,既然在江苏的江阴市可以出现‘天下第一村’,为什么其它地方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村庄了呢?是因为华西村不可以复制吗?而不可以复制的原因在哪?回答这些问题,对当下研究中国农村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如何缩小城乡差别,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了解华西村能否复制,就必须知道华西村的成功条件和走过的路程。
今天,我看到人民大学郑凤田教授博文《吴仁宝是怎样缔造天下第一村的?》,深受启发。
他不仅讲到吴仁宝如何实现‘三连跳’,把一个只有不到2千元资产的穷村落,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524亿元的现代化村镇。
他的这篇博文,我可以总结如下。
首先,吴仁宝是一位有思想,有亲和力,有超强的创造能力的农民领袖。
他1928年出生,1957年当上华西村的支部书记。
那时的华西,农业生产力相当落后,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农民长期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
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自己也经历过那时农村的落后,不仅是生产力落后,而且,生产方式,和领导的意识也非常落后,肚子吃不饱,是天天感受到的事情。
我高中毕业才15岁,回乡当了生产队的记工员,每天痛苦的劳作,最多得0.6个公分,在好的年份,每个公分3毛钱,在灾害严重的年份,公分值是负数。
1978年前靠地下工厂秘密致富
1978年前靠地下工厂秘密致富--专访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专访对象:吴仁宝,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8年,带领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现为华西党村企总办主任。
吴协恩,吴仁宝四子,现为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
专访原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视频:专访华西村“带头人”、老书记吴仁宝访谈实录网易财经:您能不能帮我们回忆一下,1978年前后,华西村是什么样子的?那时您是怎么知道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吴仁宝:在这方面,我们华西有特色。
原来我们在60年代的时候讲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我们抓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嘴上要喊,具体不要去做。
发展当时讲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是抓全面发展。
比如说,以粮为纲,搞粮食被认为是革命的,搞其它是不革命的。
怎么办?我们实际上60年代就办了工厂,上面不准办,会认为这是资本主义。
因为搞农业、搞粮食是社会主义,搞工厂是资本主义。
那我们怎么办?实践下来,单靠农业富不起来的,要富起来,我们农民,特别是我们人多地少的地方更要搞其它行业。
那么上面不准搞怎么办?我们办了个小五金厂,保密对外不讲。
领导来检查怎么办?领导来我们有数的。
因为上面的领导也不统一的,有的领导说要搞经济,有的领导说要抓阶级斗争。
上面要抓阶级斗争的领导来了,我就不给他看小五金厂了。
给他看什么?把职工带到外面去,铲草皮、积河泥,搞得轰轰烈烈的。
上面的领导一看非常高兴。
他走了之后,我们把工人再叫回来,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要加班加点。
我们就是这样搞的。
过去我们工作一天要15个小时,现在来说8小时,还有双休日,不同的。
为什么?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还要搞?我们考虑老百姓不富不行。
为什么?因为上面我们要老百姓富。
但是老百姓富的时候,他们又怕老百姓富。
那我们怎么办?所以只能够搞一点形式主义,暗里对付。
形式主义有一个好处,形式主义可以对付官僚主义。
所以我们现在做官的当中有少数同志有些官僚主义,特别是60年代的时候。
和现在来比,当然过去多,现在是少一点了。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为什么那么有钱华西村为什么有钱华西村为什么很有钱华西村为什么都有钱华西村为什么会有钱华西村人为什么有钱华西村有钱华西村为什么有钱啊华西村为什么这有钱庆祝华西村建村50周年,华西村第一高楼、华西村金牛、华西村买直升机吴仁宝在华西村村口华西村山寨版天安门城楼吴仁宝,男,汉族,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
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
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党委、村委、企业集团总办公室主任。
个人履历吴仁宝男,汉族。
1928年11月生,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人。
吴仁宝1954年2月参加工作。
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农民教育家。
中共党员,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
35 年来,吴仁宝竖持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使华西村成为全国首富村。
1996年,华西村工业经济总量超20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2.2亿元.全村居民住房别墅化,30%的村民家庭拥有轿车,户户存款超过6位数。
华西村积极扶持贫困村的经济发展,确定在“九五”期间帮助周边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的8个村、8000人脱贫致富。
华西村除每年开办扶贫培训班外,还在宁夏、黑龙江投资兴建两个新华西,走出一条先富帮后进的成功实践路子。
1996年,吴仁宝荣获首届紫金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6年2月6日,获得了“无锡共产党员楷模”的荣誉称号创业经历吴仁宝老照片1957年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
1958年8月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
1961年10月15日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
反对派抖出华西村吴仁宝的坏事 老书记亲自撰文驳斥
反对派抖出华西村吴仁宝的坏事老书记亲自撰文驳斥内容简介:前一段时间华西村因其中国第一村的名誉,引起极大的关注。
近日华西村反对派抖出了华西村吴仁宝的坏事又引起热议,同时有媒体报道吴仁宝4子支配华西村9成资金,普通村民月入千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啊!11月18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在万人大会上讲话。
吴仁宝说华西村50周年村庆“胜利闭幕,邪气暴露”戴进兴习惯称本村为“朱蒋巷村”,尽管早在2002年,该村已经并入华西村,成为其周边村之一,但是他顽固地想要摆脱和华西的关系—在并村初期,和其他村民一样,他也曾憧憬着光鲜富足的华西村式的生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生活在另外一个华西村。
他首先抱怨本村的污染和肮脏,在其对“统治者”的质疑中,包括“破坏生态、破坏环境”。
对此,吴仁宝回应称,华西村的发展一直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当做底线,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华西村是“首个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认证的村”。
事实上,在记者的观察中,原本的朱蒋巷村,已被规划成了华西集团的工业园区。
这个村庄的北边和西边被华西集团的钢厂包围,这些钢厂距离附近农民的住宅,只隔着一道围墙;村庄南边是华西集团的一个煤场。
即便是白天,村里的人家也多是关门闭户,窗棂上颜色黝黑。
矛盾多由这些企业产生。
村民们称,由于不堪忍受噪音,2008年,他们前去钢厂理论,但是钢厂出动了60个厂警,冲突中三个村民受伤,导致“民愤极大”。
戴称,自己一直在外做板材生意,偶尔回村一趟,正遇上钢厂和村民相持不下之时,于是出面调停。
他读过初中,在他那个年纪,在村中已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他的两个女儿目前都在城市工作,大女儿是教师,小女儿在法院,算是体面人家,因此他在村里说话有点分量。
戴回忆,自己代表村民跟时任本村村支书刘元乾谈话,提出要求将村庄整体搬迁的方案,对方代表华西村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过,村民们消停过后,村里并未按章行事。
这次事件后不久,戴本人便被安排到华西集团工作,因为板材生意清淡,他接受了这份远在河北唐山的外放工作,年收入两万左右。
吴仁宝的成功,很难复制
口 陈 斌
江 阴华西 村前 党 支部 书记 吴仁 宝去 世 盖棺 怎么论 定 ? 有个 事 实毫无 疑 问 , 他焕 发 了光 热 , 活 出 了光 彩 , 让 华西 村 民富 了 。 不过 . 吴仁 宝 的成功 不 能归结 为传 统集 体 经济 的胜 利 。 传统
村 民 对 村 办 公 司 的 股 东 权 利 并 没 有 得 到 清 晰 界 定 .村 民 的 收 益
权 和 个 人 财产 权 以“ 积累” 的名 义 受 到 了 限制 . 村 民也 难 以根 据 公 司法 有效 制约 高 管 那么 , 吴 仁宝 究 竟成 功 在 哪里 ?从 1 9 6 1 年 以来 他一 直 是华 西 村 党 支 部 书记 、 党 委 书记 , 历经“ 文革 ” 和 各 种 政 治 运 动 而 不 倒. 充 分反 映 了他 敏锐 的政 治 嗅觉和 高超 的政 治运 作 能力 。 搞 改 革 开放 , 他能 审 时度 势 , 跟 得上 甚 至领 先 于形 势 ; 在 转轨 初 期 , 别 人还 不 知道 怎 么搞 企业 . 他 先行 一 步利 用华 西村 的集 体 财 产 . 开 办 企业 . 在 物 资 奇缺 几 乎 生 产什 么都 能 赚 时 . 挖 到 了第 一 桶 金 。
得 多 的外 来 打 工 者 只 取 得 随 行 就 市 的 工 资 收 入 .并 不 能 索 取 所
在公 司 的任何盈 利 , 这并不 符 合传 统集 体经 济 的分 配模式 。
这 种 模 式 . 只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股 份 制 公 司 。 要 是 这 算 集 体 经
济. 那苹 果 和微 软体 经 济 . 是 在 一个 封 闭 的集体 内 . 所 有 成 员 共 同 劳动 。 共 享 产
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
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忽闻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逝世的消息后,我就在想吴仁宝和他的华西村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让全国第一村继续保持它首富之地位,点燃更多的“华西村”共同富裕百姓?撇去华西村的管理模式不谈,单就吴仁宝本人而言,在如今这么一个官员腐败及国富民穷的年代,华西村能让它的村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村富民也富,就足以留给我们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一、多种经济共存,是不是应该成为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二、好好比较下现如今多少村庄带头人自个儿成爆发富(农场主),而村子里的百姓还是穷富不均,继续得为衣食住行而愁,选对人是不是远比走对路要强?三、华西村这么多年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家族式管理及合作社有没存在的必要,可不可以复制,是不是应该引起广泛而深入的大讨论?看了吴仁宝箴言,特别是他那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应该是我们每一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地方一把手廉洁自律的准则。
并由此一级带动一级,践行中央所提倡的反腐倡廉;再就是吴仁宝所说的共产党员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应该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由此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真正使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核心,人民心底里的领路人。
虽吴仁宝的有些做法受人诟病,但我还是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大方向是对的,有它可持续,保增长,引领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我们就该支持他,肯定他,帮助他取长补短,万事民为先。
反观国情民意,各级像吴仁宝这样的领导是不是少了点?政策的执行上,不动脑,动歪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背离民情、民愿、民意,损公肥私的落实是不是多了些?越来越多见诸媒体的个人主义、贪得无厌、不计后果到老子天下第一的官员腐败,更是让百姓仇官、仇富、蔓延至仇政府……而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改变社风民情,新一届政府不但要提倡反腐、自律、廉政、亲民,更要像吴仁宝那样,努力地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
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最近观看电影《吴仁宝》后,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作为一个中国新农村的基层领导的楷模、一个农村的村党委书记,位不高,权不重,可吴仁宝一样在这个岗位上对“人民公仆”这四个字作出了最好的解释。
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用他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群众开拓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化致富农人、以城镇化发展屯子、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影片中,展现的解放初期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在农田基本改造、磨坊建设等劳动生产中,吴仁宝总在冲在前面,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而在华西村经济发展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时,所有的村民都住上了现代化别墅,他坚持最后一个住新房,以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影片中,在一个经济和交通都很落后的年代,当他得知一个村民的孩子暴病,孩子的父母已经不抱希望的情况下,他坚持克服种种因难,徒步背着孩子走了一百多里,日夜兼程,将孩子送到县医院接受治疗,并挽回了孩子的生命,以他的坚持和疲惫,换取了这一家人的幸福;在中国传统的男子才是家族传承的背景下,当有一村民家男孩子出现意外,而这一村民已响应号召带头做了绝育手术,再生无望时,他忍痛割爱,将自己心爱的小儿子送给这户村民做儿子。
他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使他赢得了村民的喜爱。
这种精神正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影片中,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割资本主义尾巴阶段他坚持建小五金厂,改革开放初期提倡分田到户阶段他坚持不分地等重要历史转折点上,他在执行上级的政策时,不唯上,不教条,不随大流,而是结合华西村的实际,以谋华西的发展为大计,坚持实事求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华西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和率先发展。
鲁豫有约吴仁宝观后感
鲁豫有约吴仁宝观后感《鲁豫有约》是一档以访谈形式进行的电视节目,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访谈节目之一。
吴仁宝作为嘉宾接受了《鲁豫有约》的采访,这场访谈让人深受触动。
吴仁宝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也是中国纺织行业的领军人物。
在《鲁豫有约》中,他以开放、坦诚、谦逊的姿态出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成长经历、人生态度以及对事业的热情与执着都让人深感钦佩。
在访谈中,吴仁宝谈到了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他表示,一份伟大的事业需要不懈努力和长期的坚持,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沉下心来,努力追求,才能摆脱困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吴仁宝的成长经历也是令人敬佩的。
在谈到自己年少时从南京到上海的经历时,他透露了艰辛和挫折。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奋斗。
这次艰难的经历给了他坚定的信念,让他相信只要不放弃,成功总会到来。
此外,吴仁宝还谈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他强调了诚信、坚持和正直的重要性。
他认为,做人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有远大的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他坚信诚信和正直是最重要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信任,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吴仁宝还分享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他表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始终保持谦逊和进取的态度。
在追求事业的同时,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他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鲁豫有约》这一访谈,我们更加了解了吴仁宝这位杰出企业家的人生哲学和成功之道。
他的坚持、奉献精神和对事业的热爱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
不论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他的经历和思考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吴仁宝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而是需要用努力和智慧去追求和争取的。
他的言行和人生态度都彰显出一个真正成功人士的风范。
经过这场访谈,我们不禁对吴仁宝这位企业家产生了极大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学习华西村吴仁宝书记心得,观《吴仁宝》有感
学习华西村吴仁宝书记心得,观《吴仁宝》有感学习华西村吴仁宝书记心得,观《吴仁宝》有感华西村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走出了农村产业化、城镇工业化道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共同富裕的道路,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村”。
通过学习吴仁宝书记事迹材料以及华西村的发展史,让我了解到了一个基层干部带领群众的一部艰苦创业史。
学习华西村那种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锐气。
多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表现出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胆识。
依靠创新,华西积极发展合资、合作、股份和私营经济,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依靠创新,华西率先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合作,创造了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的发展奇迹;依靠创新,华西积极推行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依靠创新,华西把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实事求是开辟道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
始终树立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
自强不息、勇攀新高,是一种志向,是一股锐气,更是一种奋勇争先、敢于超越的境界。
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江南小村,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富裕村、幸福村,靠的就是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
面对“十五”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荣誉,华西人没有陶醉,没有停步,而是自我加压,负重奋进。
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有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志向,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与勇的争、跟快的赛。
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建设科更是承担了全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等艰巨的工作任务。
我们要以华西村为榜样,以吴仁宝为楷模。
增强服务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为基础,加强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
《学习吴仁宝心得体会》
《学习吴仁宝心得体会》:xx年4月28日上午,新塘村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先进事迹学习交流会。
会议由新塘村党总支书记吴晓林主持,镇督导组组长潘书生,新塘村“两委”干部及在村全部党员参加。
交流会一开始,大家共同观看了影片《吴仁宝》,这部电影像磁铁一样,激起了每位观影党员内心强烈的共鸣。
大家纷纷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与体悟。
最后,村党总支书记吴晓林做了总结发言。
他指出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实事求是,吃苦耐劳”,这句话当如警示名言一样,时刻鞭策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向吴仁宝学习。
首先要学习他时刻为群众着想,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克己奉公的精神。
一切发展创造都和群众密不可分。
要团结群众,首先必须要为群众着想。
在华西村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的反对的声音,正是因为吴仁宝克己奉公,才使得群众最终消除了顾虑。
对照自身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也要发挥这样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多为大局着想、为群众着想、为他人着想,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二要学习他夯实能力,敢于担当的精神。
在华西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几次吴仁宝是和群众的想法背道而驰的,但是他超人的决断力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给了华西村民很大的信心,使华西村抓住了每一次的发展机会,也使他自身的威信不断增强。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夯实自身的业务能力,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以此作为创新的支撑,让实力成为自身威信的最好注解。
三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打好群众基础的精神。
吴仁宝也曾遭遇群众的误解,但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老书记吴仁宝和群众真正成为了一家人,打好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而群众基础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华西村创造的物质财富让我们惊叹,但更宝贵的是这部电影传达出的华西精神,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发挥党员先进性,团结群众既要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目标,也要成为衡量今后工作的标准。
通过学习交流,在场的每一个人充分认识到了保持党员先进性,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作用。
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锻炼,为群众谋福祉,为新塘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群众路线永葆为民本色,观《吴仁宝》有感
坚持群众路线永葆为民本色,观《吴仁宝》有感坚持群众路线永葆为民本色,观《吴仁宝》有感十八大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群众路线工作的最新要求,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全省上下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深入学习华西经验,充分发挥华西村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日,我有幸听读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报告,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提到华西,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对大名鼎鼎的“老书记”吴仁宝。
正是在其带领下,华西村由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今日年产值超500亿元的天下第一富裕村,别墅成群,轿车统配,家庭最低储蓄超百万。
走进华西,一个个地标映入眼帘:328米高的龙希大酒店,一座座塔楼和钟亭,各式仿古今中外的建筑和雕塑……华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部丰富的奋斗史书,更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神话。
纵观华西的发展可知,多种因素促成了她的成功:如地域特殊性,地处苏南,经济基础好,人多地少,劳动力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积累了发展的第一桶金,六十年代末,为了致富,建立了小五金厂并在夹缝中生存壮大;实事求是,不跟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发展乡镇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一路腾飞;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和团结协调、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等。
华西村的发展经验中,我认为最珍贵、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精神和心怀造福于民的责任意识,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思路,既紧跟中央精神,又牢牢把握村情;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不懈追求的理想抱负。
农民要富裕,单靠农业发展是不行的,华西在那个年代开了苏南发展工业的风气之先。
从最初的不满足于种地到不满足于只搞小五金,到不满足于只是搞一般的生产。
这是一个村集体的发展壮大之路,更像是一个企业的转型蜕变之路。
厚积方能薄发。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时,他们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并大胆开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的科学体制和灵活机制作保障,做到“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既紧跟中央政策,又不脱离村情,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没有吴仁宝 华西还会好”——记者专访激流勇退的“天下第一村”老当家吴仁宝
“没有吴仁宝华西还会好”——记者专访激流勇退的“天下
第一村”老当家吴仁宝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天地》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正> 对话背景 2003年7月5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了40多年家的老书记吴仁宝不再当家,在76岁时选择激流勇退,他39岁的四儿子吴协恩在党代会上以全票当选新的村党委书记。
从“一把手”位置上退下来后,吴仁宝在华西集团公司中担任副董事长、副经理和总办主任。
父亲卸任,儿子继任,吴仁宝的做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记者日前亲赴华西村,与吴仁宝有了一番长谈。
【总页数】2页(P28-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吴仁宝的"天下第一村"传奇 [J], 王红茹
2.华西村老当家:没有吴仁宝,华西还会好 [J], 姜英爽
3.天下第一村两代领路人--记"中国首富村"华西村两代领军人物吴仁宝、吴协恩[J], 毛加喜
4.“天下第一村”当家人新旧交接——吴仁宝急流勇退吴协恩任重道远 [J], 陈菁
5.专访吴仁宝:解读"天下第一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网评:“吴仁宝”的时代财富不可复制
李妍
2013年03月21日
“中国最有名的农民”吴仁宝离世。
2013年3月18日,原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家中去世,终年85岁。
这几日,吴仁宝和华西村的故事,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
吴仁宝和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成为“全国典型”,他治下的华西村创造了令人炫目的财富历史,但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他只念过几年私塾,却掌管华西村四五十年,把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变成“天下第一村”。
伴随吴仁宝驾鹤西去,被打上深刻“吴氏”烙印的华西村模式,是将跟随个体逝去而落幕,还是紧随时代变革去律动?或许诚如吴仁宝自己生前坦诚的那样:“当一个村庄的名字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紧密相连的时候,它所承载的,已不单纯是个体命运的沉浮,而是整个时代的生动缩影。
”
吴仁宝治下的华西村,正是这个时代发展的最佳见证人。
不过,与成千上万普通见证者不同的是,吴仁宝更是一个时代政治与经济脉搏的精准把握者。
他像一个技艺高明的厨师,能够将两种资源最大程度地优化配置与糅合,做出财富的饕餮盛筵。
他在经济上的精明,在于抓住了华西村身处长三角的地理优势,用廉价的土地、外来人力,与制造业转移发展相结合,打造出华西财富的数桶金;在全球经济寒风萧瑟、一片肃杀之际,他又充分利用盛名之下的隐形资源,及时调转经济船头,试图在旅游经济上顺势而为。
他在政治上的敏锐,在于高高举起了“集体主义”和“政企合一”这两面大旗。
与政策步调保持高度一致,善用农民最朴素的智慧与语言,将政策解读、转化成自用的套路,更容易获得青睐,也更容易获取土地、资金、政策等资源。
经济与政治,二者综合之下,既造就了华西财富的奇迹,也让华
西村模式成为当下时代经济的典型缩影。
一方面,华西村是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它又依靠政策荫蔽,获取优质资源。
之所以说华西村模式不可复制,其实正在于,它既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地理等众多因素结合的产物,也有标杆效应之下,各种政商隐形资源为其充分添加动能的原因。
因此,仅就经济层面而言,看待吴仁宝和华西村,不妨以“白猫黑猫”的理论评价之。
毕竟,对每个华西村民来说,“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元”,是可以切身触摸到的财富和利益。
对每个理性经济人来说,能够拥有这样的小康,已经足够。
当然,抛开经济层面不说,围绕在吴仁宝和华西村周围,还有诸多是是非非也十分值得探讨。
不过,不管是什么争议,其实最终还是落脚在华西村模式的褒贬上。
现在,随着创造华西村模式的物质、精神领袖吴仁宝离世,他的后人将怎样安排他的政治、经济乃至道德遗产?华西村模式还能不能发挥它的传奇创富能量?华西村的未来会怎样?这些疑问仍然需要时间来解答。
对于华西村,无论有人是从中看到了共同富裕的希望,还是其他的,也许,真的就像吴仁宝回应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要不然华西村也不会有今天。
”这或许才是“吴仁宝”时代不可复制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