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区流行歌曲研究群体问题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超

大陆地区流行歌曲研究群体问题解析

内容提要: 21世纪以来,

我国流行歌曲发展速度惊人,但与实践相比,其理论研究却滞后㊁脱节㊂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大陆流行歌曲的研究群体 学术圈 和 娱乐圈 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流行音乐研究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㊂

关键词: 学术圈 娱乐圈 流行歌曲 流行音乐文化

收稿日期:2014-02-26 中图分类号:J 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30(2014)01-0056-06

作者简介:王超(1978-),女,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讲师(天津,300171)

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行歌曲的整体发展速度惊人,尤其随着 选秀 节目的火爆,

草根明星 的崛起,流行音乐已经全民化,而且热度持续升高㊂与流行音乐的实践相比,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严重滞后㊂譬如,在客观上,目前我国流行音乐演唱理论研

究的整体学术环境亟待建设,史料的完整性㊁系统性,外文文献的翻译数量与水平等,都是制约学术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主观上,大部分从事流行音乐专业或行业的人,将艺术实践作为重点,理论研究队伍的充实㊁平衡,以及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动机等,仍有待进一步建设㊂笔者认为,造成理论 滞后 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 人 ㊂当前,我国流行歌曲的研究群体主要由 学术圈 和 娱乐圈 组成,而正是这所谓的 圈 ,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局限了 圈 中人的思维和眼光,隔断了彼此的交流,影响了流行歌曲研究的水平与成果㊂因此,本文以 圈 为介,试分析当代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研究群体,发现问题,并对最终解决问题提出建议㊂

学术圈 主要由各艺术院校中的专业教

师组成,而且他们常常身兼数职,在文化艺术部门或其它艺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均受过专业㊁系统㊁严格的音乐教育,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受益于院校对教师的理论要求,依托国家㊁省(部)㊁学院等各级科研㊁教改项目,他们普遍具备较高的科研与理论水平㊂但也正因如此,其学术活动㊁研究课题多围绕教学开展,对于流行音乐市场的体制㊁环境㊁运作模式等不甚熟悉,而且一些 学术圈 中人,由于受到传统文化观念与学术定位的影响,对

娱乐圈 的种种现象与个例采取回避㊁忽略的态度㊂譬如,近年以个性唱腔和百变形象引起全球华人广泛关注的吴莫愁等一批新晋歌手,是 娱乐圈 争相报道的焦点,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但在 学术圈 的环境中,却未对这些仍未毕业就已成名的学生乃至学生所引发的某种现象,而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㊂

娱乐圈 主要由音乐创作人㊁制作人㊁歌手㊁乐手㊁DJ ,以及传统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记者㊁自由撰稿人㊁乐评人所组成㊂与 学术圈

相比,首先, 娱乐圈 包含的角色更多样㊁更复杂,对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人付诸于笔端,有人 舌耕不怠 ㊂如在‘我是歌

6

5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手“节目中,在真人秀与现场演唱的噱头下,节目策划者还精心安排了一些资深 媒体人 来点评每位歌手的演唱,这种即时的评论也可纳入音乐学中音乐评论的范畴㊂其次, 娱乐圈 中人的专业音乐素养水平不均,一些人并未受过系统的专业音乐教育,他们更追求信息的量化与话题的时效性㊁轰动性,对于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与学术意义并不敏感㊂

在各自为 圈 的前提下,当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在于, 学术圈 中的部分人自认 血统纯正 ㊁身份高贵,对于 娱乐圈 的态度往往不够客观;而 娱乐圈 也认为 学术圈 的研究跟不上流行音乐的发展,理论无法指导实践㊂这种对自身 圈子 的主观认识,对对方 圈子 的漠视,在两个群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高墙,破坏了他们本应具备的协作精神,使得流行歌曲的研究常常似能力高却配合差的两人三足比赛,一路上兢兢业业却磕磕绊绊㊂在流行歌曲的研究课题上,两个群体也存在差异㊂

① 汪毓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㊂② 梁茂春:

‘中国当代音乐一九四九 一九八九“,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㊂③ 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

,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㊂④ 曾遂今:‘港台流行歌曲冲击后的回顾“,‘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2期;谭冰若:‘中国流行歌曲近十年发展㊁趋向“,‘上海歌声“1992年第6㊁7期;于润洋:‘对流行音乐应采取冷静的分析的态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㊂

⑤ 金兆钧:‘崔健与中国摇滚乐“,‘人民音乐“1989年第4期;‘刘欢与<北京人在纽约>“,‘人民音乐“1994年第1期㊂小李飞刀:

‘罗大佑与王洛宾“,‘音乐生活“1994年第2期;李皖:‘那英VS 王菲没风格和伪风格“,‘音乐生活“2001年第3期;王晓峰:‘罗大佑你快走开“,‘音乐生活“2001年第10期;沉默电话:‘萧亚轩<我爱我>:缺乏挑战舞曲唱片的胆量“,‘音乐生活“2012年第2期㊂

学术圈 惯于以抽离的角度来关注和选

取流行歌曲的相关课题㊂首先,由于学者的职业与研究习惯,他们更多将对流行歌曲的研究放置在音乐史学的框架中㊂而且几十年来,

学术圈 对流行歌曲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20世纪上半叶的黎锦晖身上,50㊁60年代的轻

音乐范畴里,以及80㊁90年代 改革开放 之初邓丽君㊁崔健㊁ 西北风 所引发的热烈讨论中㊂譬如,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

“中论述了黎锦晖的 时代曲 ,指出了50㊁60年代轻音乐与黄色歌曲的敏感关联,将80年代的流行歌曲在题材上作以划分;

①梁茂春在‘中国当代音乐一九四九 一九八九“一书中,专设章节概括了20世纪50㊁60年代所兴起的轻音乐,以及80年代初所到来的通俗歌

曲大潮;②居其宏在‘20世纪中国音乐“

中,深层挖掘了 黎派歌曲 的时代意义,阐述了80

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㊂③但是,除却专门为流行音乐著史的专著,流行歌曲研究,尤其是对20世纪80㊁90年代的流行歌曲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小㊂其次,除史学类著作外, 学术圈 也以论文形式来呈现流行歌曲研究成果,且常通过分析一段时期内流行音乐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总结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特点与问题,并对全局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㊂如曾遂今‘港台流行歌曲冲击后的回顾“㊁谭冰若‘中国流行歌曲近十年发展㊁趋向“㊁于润洋‘对流行音乐应采取冷静

的分析的态度“等等㊂

④但无论是史类著作还是学术论文,在20世

纪末至21世纪的流行歌曲面前, 学术圈 那支遵循历史脚步的笔还是缓缓停了下来㊂虽然学术研究还在进行,但其课题的范畴却越缩越小,通常局限在教与学的方法或经验交流上,或是借由美学和表演理论等,从形而上对现实意义已被架空的流行歌曲进行抽象的㊁纯理论化的研究㊂这也使得在进入新世纪后, 学术圈 及其研究与当下流行音乐文化的脱节越发严重㊂

与 学术圈 的抽离相比, 娱乐圈 却是不折不扣的局内人,他们不是隔岸观火的看客,而是流行音乐发展浪潮中的亲历者㊂因此, 娱乐圈 的人撰文讲究稳准狠㊁短平快,他们就事论事,不受任何学术流派和观点的局限,

不存在职称评定与发表论文的 潜规则 ,并多以时代性的个案研究为主㊂譬如,金兆钧‘崔健与中国摇滚乐“㊁‘刘欢与<北京人在纽约>“;李皖‘那英VS 王菲没风格和伪风格“㊁王晓峰

‘罗大佑你快走开“㊁沉默电话‘萧亚轩<我爱我>:缺乏挑战舞曲唱片的胆量“等等㊂

⑤而且,7

5王超:大陆地区流行歌曲研究群体问题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