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惠崇》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案1、知道《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一首题画诗。
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
2、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读全诗,并说出诗的大意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事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惠崇〈春江晓景〉》图、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猜诗人。
(1)谈话: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曾担任嘉佑进士等官方职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你猜出他是谁了吗?(2)根据生的回答在屏幕出示诗人的画像,并在黑板板书:(北宋)苏轼2、背古诗。
(1)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两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赠刘景文》,谁还能背一背。
(2)请个别生背。
3、小结并过渡。
(1)听着xx同学声情并茂地背诵,我不禁想起了后人对苏轼这位大诗人诗歌的高度评价。
(2)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诗,进一步品味他独特的诗风吧。
(二)、赏画,如临其境1、出示画(1)看到这么一幅画,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吗?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春2、认识画家,引出全诗(1)关于这幅画,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3)板书:惠崇。
你能响亮地叫出他的大名吗?全班读,正音。
(4)简介惠崇(5)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6)教师把诗歌补充完整,最后一句特地用红色粉笔书写。
(7)同学们,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并通过交流悟出这句是作者的想象,所以老师特地用不同颜色标出。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4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4篇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篇一《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
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由看到读再想,看画面——读古诗——想意境,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找出春天的词语来赞美春天就水到渠成了,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学习古诗,让学生在读中悟,留给学生一想象的空间,会让我们收到更多的惊喜!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篇二一、揭题导入。
读题目,了解作者并解题。
要求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学生出示资料解题: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这一,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又名苏东坡。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题的诗。
二、看图,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看图画,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2、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
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读诗歌的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
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1、先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部分学生交流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读懂的地方。
(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2、再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正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呢?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
说说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如:“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重点讲解:“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生回答: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知道春天来;知道桃花开了,春江水暖了……3、谁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
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中的第一课。
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江南的早春景色。
本课的重点是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是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本节课,师生围绕“解诗题”、“知作者”、“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展开古诗学习,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之前学习诗文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表达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然后由我带领学生学习第一句,学生运用“找景物”,“想特点”,再将景物和特点串联起来的方法试着理解故事的意思。
教会孩子们理解诗文的方法。
在想象过程中,能及时抓住学生想象中的闪光点,总结出“绘色彩”“用修辞”“借感官”“入情景”等方法。
同时,将课外古诗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通过讲述苏轼的人生经历,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的意识。
在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的环节,孩子们不敢跳出诗文,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在引导下,一些孩子敢于表达,但大部分孩子在大胆表达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
另外,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储备还有待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在课后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积累课外知识的兴趣。
在孩子们逐个表达自己想象的一两处画面后,应再请孩子完整的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使孩子对想象到的画面有一个整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第【2】篇〗《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标题性器乐曲自身的美及内在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沃曲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
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以音乐为主线,对同名诗歌、绘画、舞蹈的欣赏,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与互通,了解它们各自特的风情和共同的神韵,加深对包容于音乐中的广阔文化内涵的体验。
3.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及“换头合尾”的曲调处理变奏手法。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器乐曲“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简介《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渔舟”、“暮鼓”、“花影”等春江迷人的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全曲有十部分组成:引子与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乃归舟、尾声。
二、聆听乐曲1。
听乐曲引子请学生思考: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能听出哪些乐器在演奏?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
2。
琵琶:弹拨乐器,木制,原称“批把”,由演奏方式而得名。
公元四世纪由西域传入内地,在乐队中应用相当广泛。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
3.学生随音乐学唱全曲的主要旋律谱例:江楼钟鼓002(1)聆听感受全曲的主要旋律。
结构特点一:鱼咬尾提示学生注意前乐曲结尾的音与后句开头的音是相同的,乐句间连锁传递,环环相扣,使得旋律流畅,格调平和委婉。
自然引出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常用手法“鱼咬尾”。
“鱼咬尾”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其特点是前句旋律的尾音与后句旋律的首音形成各种形式的重叠。
(2)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唱主要旋律两遍,体会旋律的委婉平静,优美如歌。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通用8篇)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词;2、通读诗歌《惠崇春江晚景》;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好;4、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5、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1、有关春天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目,知并解题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著名文学家,又名苏东坡。
3、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题的诗。
二、生字教学蒌蒿(lóuhāo)河豚(tún)三、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读顺;2、出朗读节奏。
四、检查读诗情况,听录音后画上节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想象的)五、再自由读诗,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
2、出问题。
诗意:竹林外开着三两枝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暖和了。
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芽才冒出短短的一截,正是河豚逆江而上要来到春江的时候。
3、全体朗读诗歌4、这画上,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5、诗人,画家为什么要写、画这些景物?六、欣赏“正是河豚欲上时”1、“正是河豚欲上时”哪一个字写出河豚具有怎样的心情?生答:“欲”字写出了河豚急切的心情。
2、讲讲要上来的想到什么?知道什么?想干什么?3、这么美的诗,请问诗中哪句是想象的?4、这么美的春天在哪里?(在惠崇和尚的画里,在苏轼先生的诗里,这就是绘画与诗歌的魅力)5、放手学生自由讲诗、画画。
七、背诵诗歌八、总结苏轼先生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这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诗表明春天即将来临。
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诗词诵读《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内容这是苏轼为惠崇和尚《春江晚景》图所写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初春的景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惠、崇,蒌、蒿、豚”,了解重点字、词“竹外,鸭先知,蒌蒿,芦芽,欲、上”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苏轼,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3.能背诵古诗,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培养对古诗的学习的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事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惠崇〈春江晓景〉》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诗人。
(1)谈话: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曾担任嘉佑进士等官方职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你猜出他是谁了吗?(2)根据生的回答在屏幕出示诗人的画像,并在黑板板书:(北宋)苏轼2.背古诗。
(1)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两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赠刘景文》,谁还能背一背。
(2)请个别生背。
(二)新授第一,诵读1.大家背诵的多好啊!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看屏幕,齐读课题。
(《惠崇春江晚景》)什么意思呢(惠崇是一个和尚的名字,他画了一幅画叫《春江晚景》,让苏轼题的诗。
)2.看来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苏轼。
我们对苏轼已经不陌生了,谁找到了关于苏轼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通过看书和上网找资料来介绍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惠崇春江晚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通过对江水、鸭子、桃花、蒌蒿、芦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春天景物的意境,感悟生活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引出课题《惠崇春江晚景》,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朗读技巧。
(2)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简要描述一下诗中的画面。
(2)教师示范回答,并指导学生如何从诗中提取信息,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5.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2. 在黑板上列出诗中的生字词。
3. 根据古诗内容,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古诗,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春天景色的作文。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江水暖和了,鸭子在水中嬉戏。
岸边的桃花盛开,吸引了蜜蜂和蝴蝶。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3.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作业背诵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惠、崇,蒌、蒿、豚”,了解重点字、词“竹外,鸭先知,蒌蒿,芦芽,欲、上”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秀10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秀10篇)三年级《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听,孩子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小手拍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听《春晓》)2、听完这首儿歌,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春)3、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春天的面纱,走进春天。
(欣赏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春天吗?4、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天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板书课题)指导“惠”字书写。
5、作者是谁?(简介苏轼)6、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7、认识画家,引出全诗(1)关于这幅画,你想知道些什么?(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3)简介惠崇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二、岀读古诗,整体感知1、初读古诗,放声读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开始。
2、检测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全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
)4、读出诗的节奏感,听老师范读,画出停顿来。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七言律诗用二二三的节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5、齐读。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课件)三、品读古诗,感悟诗境1、师:知晓诗人,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前两步,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理解诗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2、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一读:读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二读:读诗文,把诗文的意思读到心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诗歌,有情地朗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培养学生结合诗歌意境,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情感,进而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多媒体的使用。
(2)以第一人称改写思妇怀远的片段“白云一片去悠悠……鱼龙潜跃水成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首诗,它是一曲思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这样一首诗,它是那壶醉人的酒,浸湿了多少断肠人的眼;有这样一首诗,穿越创世清光寥远的长河,流淌在行客孤的心田。
《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初唐的这曲千古绝唱。
二、赏析全诗:(一)、整体感受: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朗诵,以此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听读:请大家聆听此诗的朗诵,聆听时注意他朗诵的语速的缓慢急促、语调的激越平缓低沉、停顿与重音。
自读: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希望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齐读:朗读时请注意声音的缓急轻重,诗人抒发了一股怎样的情思?明确:乡愁朗读点评(略)整体概说:《春江花月夜》从春天、长江、花林、明月、夜晚五方面切入,其中以“明月”为诗情的纽带,由此引出种种意象,互相穿织在一起,吟咏诗人拂拭不去的乡愁。
(二)、分片段欣赏:A、景致:全诗融情、景、理于一体,下面请大家找出描绘月景的诗句。
明确:前八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读:(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八句诗,尽量读出诗句的意境来。
注意语速快慢、语调的轻重。
简评(略)描述: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八句诗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描绘下来。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致?展示:师生皆可。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一)《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
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
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
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每堂课只要精心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二)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
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的内容。
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能读会背会说。
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第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力争实现"三维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诗的感情与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积累,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苏轼和惠崇,了解题画诗。
2、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3、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难点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法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过程设计意图一、猜谜激趣导入:三四月的春光,无限美好。
杨柳依依,桃花朵朵,微风习习,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猜一个谜语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课程。
(出示大屏幕)猜猜他是谁?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 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创豪放派的风格,他的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变化自如,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一不达到文学和艺术的巅峰。
不仅如此,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他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
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他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他是谁?(教师介绍苏轼文学常识,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二、你言我语说诗题大屏幕展示诗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1、惠崇是谁?2、惠崇和苏轼是什么关系?三、合作探究,研读全诗1、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你能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漂亮的修饰词吗?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预设问题:蒌蒿和芦芽是什么?河豚是一种什么鱼?什么是“欲上时”?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4、教师提问:诗中出现的景物惠崇的画中都有吗?(引出难点:惠崇的画中到底有没有画河豚?)5、根据所加的修饰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主题探究,总结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春江美景,表达苏轼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第1篇】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
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的内容。
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能读会背会说。
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第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力争实现“三维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诗的感情与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积累,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学生对古诗的赏析、品读、感悟,进一步培养语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魅力四射,让师生在课堂活动中,与诗人达成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不论是古诗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才能做到教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反思【第2篇】《惠崇春江晚景》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中的第一课。
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江南的早春景色。
本课的重点是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
惠崇教学设计及反思
惠崇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以及基因突变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
2. 让学生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基因遗传图解分析遗传现象。
3.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以及基因突变的特点。
难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基因突变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遗传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思考。
2. 概念讲解:讲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类型。
3. 基因传递: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基因遗传图解分析遗传现象。
4. 基因突变: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遗传和变异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基因传递和突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概念类型基因传递基因突变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绘制一张基因遗传图解,展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2. 请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基因传递和突变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布置一些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以及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春江晚景的美景。
3、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4、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春江晚景的画面,感受其意境美。
(2)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难点(1)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生词、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江晚景的美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春天江边景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2)提问学生对春天江边景色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缘由。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理解诗歌(1)学习生字、生词①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如“惠崇”“蒌蒿”“芦芽”等。
②讲解生字、生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让学生认读、书写。
(2)逐句理解诗歌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每一句的意思。
②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三两枝”“先知”的含义。
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教案、教学设计
4.诗词积累: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五首关于春天的诗词,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并做好笔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惠崇》这首诗,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所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惠崇》的诗意、艺术特色等。
2.情感升华: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进行诗词创作和阅读。
4.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通过询问学生对春天的印象,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美好景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3.揭示课题:在学生谈论春天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出《惠崇》这首诗,让学生初步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惠崇》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寓意。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学会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去品味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学习《惠崇》,使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诗词赏析: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惠崇》的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篇1《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
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
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由看到读再想,看画面——读古诗——想意境,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找出春天的词语来赞美春天就水到渠成了,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学习古诗,让学生在读中悟,留给学生一想象的空间,会让我们收到更多的惊喜!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篇2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
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的内容。
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能读会背会说。
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力争实现“三维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诗的感情与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第1篇】讲完《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时,我有以下两点反思。
首先是正讲课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不说春江水暖鱼先知,怎么说鸭先知呢”我当时一怔,有点措手不及,不过表扬了她之后,解释道:鱼在深水中,水里的温度变化不大,鱼不太敏感,所以,还是鸭先知。
如果在表扬这位提问的同学时,也提出:对啊,同学们想想春江水暖,到底是鱼先知还是鸭先知呢,诗人苏东坡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一时一地一节课引入了广阔的生活时空及网络天地,从而实现综合性学习。
学生探索的意识与质疑精神也会倍加鼓励,且在年长日久间获得超升。
可见只有开阔视野,才会让师生都生成新的发现,生成新的行动。
其次,《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
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
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
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每堂课只要精心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第2篇】在上《惠崇春江晚景》这一首诗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不说春江水暖鱼先知?怎么说鸭先知呢?”我一怔,有点措手不及,解释道:鱼在深水中,水里的温度变化不大,鱼不太敏感,所以,还是鸭先知。
可惜,我在以自己不甚了了的知识来判断学生的问题,使课堂生成半途而废,无果而终。
如果我能在表扬这位提问的同学时,也提出:对啊,同学们想想春江水暖,到底是鱼先知还是鸭先知呢?诗人苏东坡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一时一地一节课引入了广阔的生活时空及网络天地,从而实现综合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第二句(课间出示3、4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请生介绍作者苏轼,揭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2、范读(出示课件)
3、分组读诗。
4、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出示第1、2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三两枝、鸭先知。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4)师归纳,生质疑。
(5)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教学反思: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想到每堂课只要精心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Nhomakorabea教材说明: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
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能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策略:
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
教学准备:
查阅诗人资料,搜集相关古诗;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古诗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