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1-17课知识点-修订版(含答案)
1-22课知识点-修订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4、对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4同、4异)(1)同:都处于新石器时代;都开始了农业种植和走向定居生活;都学会了建造房屋;都使用陶器。
(2)异: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时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黑陶、半坡原始居民使用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北方(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原始居民是南方(长江流域)的代表。
第3课1、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2、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
4、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5、列举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精华)
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精华)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通过表格,归纳出元谋人、北京人、山洞顶人的基本信息。
距今年代生活地点使用工具和火的情况元谋人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北京人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洞穴掌握了打制技术,主要使用石器和木棒山顶洞人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运用表格对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明白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
工具制造技术火的使用社会形态体貌特征北京人打制使用天然火原始群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磨光和钻孔会人工取火氏族和现代人没太大区别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6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创始人春秋晚期《论语》①“仁”②爱人;③“为政以德”①广收门徒;②创办私学;③因材施教;④谦虚好学;⑤温故知新孟子代表人物战国时期/①反对一切战争;②“仁政”治国;③反过捕,按令伐道家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 《道德经》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②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庄子代表人物战国时期/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创始人战国时期/①主张“兼爱”,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②主张“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韩非代表人物战国末期/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 孙武兵家鼻祖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措 施影 响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成语故事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17课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的笔记,包括了重要知识点和关键内容。
第17课:秦始皇统一六国重点知识梳理1. 秦始皇的统治政策•创立皇帝制度: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统一文字:推行“小篆”,方便政令统一和文书传递。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全国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驰道和长城:修建全国的交通网络,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修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等措施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加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的统治政策强化了皇帝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秦始皇的暴政与秦朝的灭亡•焚书坑儒:强制推行儒家思想,焚烧非儒家学派的书籍,坑杀儒生。
•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修建长城、宫殿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人民负担。
•秦始皇的暴政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陈胜、吴广起义等反抗运动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4. 历史意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始皇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历史进程的基础。
难点解析1. 如何理解秦始皇的统治政策及其影响?•秦始皇的统治政策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事件。
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历史进程的基础。
但同时,秦始皇的暴政也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历史进程的基础。
但同时,他的暴政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历史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
因此,评价秦始皇需要全面考虑其贡献和过失。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名为《骆驼祥子》的小说。
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伙子祥子的励志故事,他艰苦卓绝,奋斗不止,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追求。
这篇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本文将就这一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篇小说。
一、小说的基本概念及写作手法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它通常描写人类生活中的故事和情感,通过深刻的思想内涵来表现社会的情况和人性的本质。
小说的写作手法非常多样化,如写景,描写人物,铺陈思路等。
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鲁迅采用了许多手法,如巧妙的比喻,对比和反衬等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这些手法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力和文学价值。
二、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祥子是一位来自普通家庭的年轻人。
在小说中,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是一个勤奋,诚实,有爱心的年轻人,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挫折和苦难,但是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坚持不懈,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三、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小说《骆驼祥子》的主题是奋斗,是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小说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理性看待生活,着眼未来,坚持奋斗,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小说还表现出了对封建家庭的批判和对农民及小商人的同情,呼吁社会注重劳动者的权益,推动社会发展。
四、小说的文学价值作为一篇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小说,《骆驼祥子》写实严谨,形象生动,语言简练。
它不仅成功地表现出了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和悲惨遭遇,而且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注。
在文学上,《骆驼祥子》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
总之,在读完《骆驼祥子》这篇小说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奋斗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社会底层人物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发展。
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17课《猫》的笔记:
《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文章脉络梳理:
- 第一只猫: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 第二只猫:舅舅家抱来的,浑身黄色,更有趣,更活泼。
- 第三只猫:张妈在门口捡来的,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后来病死。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境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揭示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导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导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导学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电子课本+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七年级电子课本知识点归纳1.给加点的字注音污秽(huì)红绫(líng)怂恿(sǒng'yǒng)怅然(chàng)蜷伏(quán'fú)悲楚(chǔ)惩戒(jiè)妄下断语(wàng)2.解释下列词语①污涩:污:肮脏,涩:本义不光滑污涩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②怂恿:从旁劝说鼓动③蜷伏:弯曲身体卧着④悲楚:悲哀痛苦⑤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⑥恍惚:不清楚、不分明“恍惚”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⑦甜腻:形容情意厚,形容过分亲热的神情或语调,形容香气浓郁⑧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净。
⑨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⑩秩序井然:,做事有序,不杂乱。
井然,有条理的样子3.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1)文学常识:郑振铎,(1898.12.19-1958.10.17),生于浙江温州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猫》,《我们是少年》。
(2)中心归纳:通过对三次养猫过程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敢于自责的感情。
因误伤并不通人性的猫后那样严厉的自责,则反映他是一个善良、正义。
严于自省、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4、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答:有六个情节: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跌宕曲折,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5、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痛苦的心情。
七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是初中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们探索知识的开始。
本文将总结每课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知识。
第一课:初探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本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定义、特征、变化过程和分类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化学反应中产物和反应物等基本概念。
第二课:纯净的水——用分离技术分离混合物本课主要讲解了分离混合物的几种方法,包括过滤、沉淀、蒸发等,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各种状态及其变化及相关的分离方法。
第三课:将身体内的环境维持在一定范围本课主要介绍了人体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等。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第四课:了解元素周期表本课主要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特点、规律以及元素的分类和命名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如何根据元素的名称及符号查找相应元素。
第五课:电学常识——了解电的本质本课主要介绍了电的概念、电荷、电流、电势差等内容,让学生掌握电学常识和相关基本概念。
学生还需要学习电路图的绘制和读法等技能。
第六课:火种不容忽视——认识火的危险性本课主要讲解了火的危险性及其防范措施。
学生需要了解火灾的成因、火灾现场应急处理和疏散等方面的知识,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材。
第七课:理解声音本课主要介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发音和听力保护,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声学实验。
第八课:了解绿色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本课主要介绍了绿色植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学会绿色植物的观察和种植方法,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第九课:探究周围环境本课主要介绍了环境的概念、组成和分类等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学会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十课:组成灵活多样的物质本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式、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等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学习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读法等基础知识,掌握各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七年级上册全册重点知识问答背诵清单(人教部编版)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1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做笔记)答:(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必背)答:(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体现在:(以下熟读)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興)答:⑴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⑵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理想中的“我”4、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熟读)答:⑴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⑵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5、理想中的“我”是怎样的?(熟读)答: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第2框少年有梦1、什么是梦想?(做笔记)答: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青少年应怎样树立梦想(2、3两点)?(必背)答:(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连。
七年级历史上17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17课知识点作为初中历史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七年级历史是学生入门级别的历史课程。
这门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有关中国历史的框架。
以下是这门课的17个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中国历史。
1. 中国历史基本路径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会学习中国历史的基本路径。
这包括战国,秦朝,汉朝,三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民国和新中国。
这些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古代朝代这一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朝代,包括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
3.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学生将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4. 中华文化的传统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包括音乐,绘画和诗歌等艺术形式。
5.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这一课程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
6. 中国古代社会这一课程阐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宗教,家庭和婚姻等重要主题。
7.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会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力。
8. 中国古代的地理和气候这一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地理和气候。
9.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生会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和变化。
10. 中国的历史名人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会学习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孔子,李白和曹操等。
11. 中西交流这一课程介绍了中西交流的历史和文化交流。
12. 中国的文化遗产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会学习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故宫和武术等。
13. 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健康这一课程解释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变化。
14. 中国的宗教学生会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体系,包括佛教,道教和儒教。
15. 中国的风俗和节日这一课程介绍了中国的风俗和节日,包括春节和中秋节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每一课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每一课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语文内容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修辞等多个方面,每一课的知识点也千差万别。
下面将每一课的重点知识点列出,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课《诗歌的韵律之美》1. 什么是诗歌?2.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
3.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诗歌朗诵的技巧。
第二课《我骄傲,我快乐》1. 熟练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
2. 《我骄傲,我快乐》中的表达方式。
3. 掌握口语语言中的调子和语气。
第三课《老舍笔下的北京》1. 学习老舍的文化背景与生平。
2. 初步认识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与习俗。
3. 了解《四世同堂》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四课《我的好朋友》1. 如何写好一篇描写性文章?2. 描述人物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3. 如何用自己的心情贯穿全文?第五课《描写动物》1. 学习具体的描写注意点,如形态、行为等。
2.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动物。
3. 能写出描写动物的好文章。
第六课《古人的智慧》1. 熟悉寓言与寓言故事的形式和特点。
2. 学会欣赏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3. 应用寓言故事中的理念去认识生活。
第七课《纪念钱钟书先生》1. 认识钱钟书先生的生平和影响。
2. 阅读《围城》等钱钟书的著作。
3. 分析作家所表现的思考和价值观。
第八课《阅读的乐趣》1. 对阅读的态度与乐趣。
2. 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解读文字。
3. 阅读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第九课《爱与责任》1.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线。
2. 探究《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3. 分析人物之间的责任关系。
第十课《对话》1. 如何写好一篇对话?2. 如何把对话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3. 如何使对话具有刻画人物特点的作用?第十一课《传统文化》1. 学习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原因。
2. 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某个节日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3.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十二课《志愿者活动》1. 认识志愿者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2. 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原则与服务方式。
七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是初中学习的开端,本文将从各科目的具体知识点出发,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语文语文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
七年级的语文课大部分围绕对课文的理解与学习展开。
课程包括但不限于:1. 课文的阅读与解释: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包括三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读懂文学作品,理解其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学习一些常见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 语文知识的扩充:对于仁爱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等教材,学生需要对上述书籍进行认真的阅读,并应学习其中所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等。
数学数学是一种基础科学,同时也是一种实用的学科。
七年级上册包括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项:1. 数和式:运用数字加以组合,形成各种有规则的关系,是数学的基本内容。
比如整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2. 代数式的认识与运用: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代数式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有效地简化计算过程,并且还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3.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带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
在学习中,通过一些应用题目的训练,可以更好地掌握并熟练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物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力的基础科学。
在七年级上册,学生主要掌握以下知识:1. 物理世界的简单量度:通过量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时空量和物质量,并应学会如何绘制各种物理量的单位。
2. 物体的运动:物体在直线上平稳匀速运动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要求学生对此有初步的了解。
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振动,可产生声音。
学生应学会如何分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英语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是现代社会交流的必备工具,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学习英语来扩大自己的国际视野。
七年级上册英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和语调: 练习英语拼音及单词的读音,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6.盲目从众的危害
①.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 己稳定的兴趣爱好;
②.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的个 性发展, ③有的还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7.怎样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①.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独立思 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
②.还要学会拒绝,对于干扰我们学习、影响我 们正常生活的不健康的东西,我们要果断的说 “不”。
4、青少年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
①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 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 易遭受不法侵害。
②侵害பைடு நூலகம்少年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现象 时有发生。
③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 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还需 要青少年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 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非 诉 讼途径加以解决,它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 手段。
③当通过非诉讼以及其他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 者认 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我们就要勇敢 的到 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这
第五课:看社会 辩是非
是非善恶
1、真善美的积极作用。 2、假恶丑的危害 3、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对自己行为负责
1、行为与结果的关系? 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行为与结果的关系?
1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2 不同行为有不同的结果
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 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 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课《春》朱自清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
象声词:飞机~~响。
蜜蜂~~地飞。
朗润(lǎngrùn):1明亮润泽.2爽朗温和酝酿(yùn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卖弄(mài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喉咙(hóulóng):泛指喉腔。
应和(yìng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嘹亮(liáoliàng):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烘托(hōng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2陪衬,使明显突出静默(jìngmò):1人不说话,不出声音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风筝(fēngzhēng):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抖擞(dǒu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zhuàng):健康强壮.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
~嵌。
~边。
单单(dān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luò):1.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依托;靠头;指靠.慈善(císhàn):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fū):肌肉皮肤.秀气(xiù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chǎng):宽阔;宽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上册是语文学习的起点,学生将从这里开始建立起对汉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了解每课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掌握了每个课程的重点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整个学科的体系和内涵。
下面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第一课《小学》本课围绕小学生活展开,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人称代词的使用;2. 动词的时态;3. 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4. 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5. 听取别人意见的表达方式;6. 认识自己的情感表达。
第二课《母亲》本课主要介绍了母亲这一伟大的形象,学生可以从中掌握以下知识点:1. 描写一个人的形象与性格;2. 情感表达的包容和感恩;3. 初掌握拟人手法;4. 精选散文的特色阅读方法;5. 经典篇章的解读方式和思考方法。
第三课《一封家书》本课围绕一封家书展开,主要内容如下:1. 教会学生如何书写家书;2. 介绍家书的种类和写作方式;3. 说明家书的情感表达和交流意义;4. 小试家书的表达方法;5. 解读经典家书的方法。
第四课《名画欣赏》本课通过欣赏名画,帮助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一些基础知识:1. 学会如何欣赏画面;2. 教会学生如何解读绘画;3. 解释画家所表现的意向和气氛;4. 学会如何发现画面中的细节。
第五课《绿》本课主要内容如下:1. 学会写人物形象;2. 学习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通过现实题材体现生命价值;4. 应用舞台语言的表达方式;5. 具备“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观念。
第六课《欢乐中国》本课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内容如下:1. 写景描写的表现技巧;2. 介绍汉字和诗歌的魅力;3. 解释太极文化的哲学内涵;4. 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与影响。
第七课《天山梦》本课通过地域文化描写天山山川以及维吾尔族文化,内容如下:1.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歌手法;2. 文化多样性的介绍;3. 介绍唐诗赏析的方法;4. 了解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5. 学会欣赏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
七年级上册每课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每课复习要点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1.说说进入中学后,我们有哪些新的发现和体验?答:认识了新的同学和老师;中学生活比小学生活更有趣,更丰富;中学课程多了,内容难了;作业多了;用于学习的时间更多了,休息和玩的时间相对减少了。
2.进入初中这个新天地,对同学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
这个“新起点”主要指的是自身成长中的新起点。
3.我们踏入一个新的集体,将认识更多的新同学,这要求我们要珍视新友谊。
4.和新同学相处我们应该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5.进入初中,我们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或孤独,这是正常的,我们如何快速摆脱不适与孤独?答:(1)积极适应新环境、新的学习特点。
(2)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快速消除陌生感。
(3)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体会中学生活的丰富多彩(4)以开放的心态与同学交流,建立真挚的友谊。
6.来到新的学校,坐在新的教室,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你的感受有哪些?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答:紧张、激动、兴奋、好奇等;我打算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生活和心学习。
第二框创建新集体1.如何创建一个新集体(如何创建一个优秀的集体)?(1)首先要制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前进的动力。
没有共同的期望,个想个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我们班级有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进的不懈动力。
(2)其次每个人要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这是建立良好集体的保障。
班级的魅力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班级中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才能走出美妙的音符。
(3)最后每个人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只有团结协作,我们才能走出美妙的音乐章。
2.请你为班级设计一个班训。
答:略(要求自己写)3.对班级的事务漠不关心,不愿参与说明什么?答:说明缺乏集体荣誉感、团结感,缺乏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的精神。
4.一个优秀的集体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作用?答:(1)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的开拓进取。
七年级上册1到6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1到6课知识点
一、第一课:你我知道的生活用水
1. 生活用水的定义和来源
2. 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和变化规律
3. 生活用水的节约措施和意义
二、第二课:水的数量和质量
1. 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水的质量与分类
3. 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三、第三课:积水和排水
1. 积水的形成和危害
2. 排水的分类和方法
3. 建设排水设施,减少积水和排水问题
四、第四课:气压和风
1. 气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风的形成与分类
3. 风的危害和利用
五、第五课:热量和温度
1. 热量的定义和计量方法
2. 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和应用
六、第六课:传热和节能
1. 传热的形式和方式
2. 节能的概念和方法
3. 节能的重要性和实践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1到6课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与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知识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
第2课: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
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4、对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4同、4异)(1)同:都处于新石器时代;都开始了农业种植和走向定居生活;都学会了建造房屋;都使用陶器。
(2)异: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时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黑陶、半坡原始居民使用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北方(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原始居民是南方(长江流域)的代表。
第3课1、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2、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原始社会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
4、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5、列举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第二单元知识点第4课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在他死后,则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部落的首领汤,领兵打败了桀,建立了商朝,建都亳。
后来,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史称商朝为殷朝。
3、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了商纣王,建立西周。
4、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5、夏、商、周的更替6、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其内容是(见课本24页)周天子把土地和……随从周天子作战。
7、问答:a.分封的诸侯对周王有什么义务?(1)服从周天子的命令,(2)向周天子交纳贡品,(3)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b.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8、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第5课1、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青铜器中比较精美的是_四羊方尊__。
2、我国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_”文化。
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第6课1、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的战国时期。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为管仲相,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并在葵丘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楚庄王。
5、由晋分裂成韩、、赵、、魏,加上原有的齐、楚、燕、秦,并称为战国七雄。
6、问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1)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富庶(2)管仲改革,富国强兵;(3)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7、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不少于5各)一鸣惊人、一箭之仇、老马识途、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等。
第7课1、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变为私田出租,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3、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4、都江堰的作用?防洪灌溉。
5、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6、问答:a、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b、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作用?见课本39页,三点。
第8课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其意义是对研究上传历史有重要价值;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于今天的汉子又渊源关系,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铭文,也叫金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成就4、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选自《_离骚_》?该诗句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第9课问答:孔子作为教育家,有哪些贡献?(9)开办私学,广收门徒;(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4)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0课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首次采用皇帝称号,史称秦始皇。
同时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货币。
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4、列举: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问答:1、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1)统一成为大势所趋;(2)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秦统一天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11课1、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具体表现为(1)繁重的徭役(2)繁重的赋税(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2、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率领农民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_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战中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12课1、西汉初年,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这表明当时经济萧条。
面对这种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包括: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
2、问答:汉武帝为了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了那些措施?产生了什么结果?(1)政治上:允许诸王讲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势力(主父偃的建议);(2)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举办太学。
(4)军事上:反击匈奴(5)外交上:张骞通西域结果: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3课1、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
2、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也很高。
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4、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
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第14课1、匈奴民族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秦汉之际,其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又派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
在漠北大败匈奴,使其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这就是历史上称颂的昭君出塞。
这件事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5课1.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曾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3.西汉时期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丝绸之路。
它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西亚、直至欧洲。
4、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1)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3)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5、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起了积极作用。
第16课1、早在西汉早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把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2、东汉时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3、东汉科学家张衡创制检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4、东汉时期,有医圣之称的医学家是张仲景,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5、华佗研制成了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药史上的创举;编的体操叫做“五禽戏”。
第17课1、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东汉时,明帝派人去天竺取经。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
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它形成于东汉时期,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尊老子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
3、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
4、秦汉时期,我国雕刻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举世闻名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5、总结秦汉时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