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阅读素材:他用40年讲述一个中国故事

合集下载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7篇】黄旭华,也曾无数次遥望着故乡泪湿青衫,同时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如此浓烈,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如此执著,对人生价值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把对故士的思念,化作报效祖国的动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2)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母亲!—题记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

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

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

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

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故事

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故事

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故事前言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

这些名人有的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有卓越成就,有的在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幸福生活。

一、名人故事一:范仲深范仲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明朝时期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范仲深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诗作《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至今仍广为流传。

他的诗作以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为主题,反映了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百折不挠的品格。

范仲深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祖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我国人,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二、名人故事二: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他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是我国核武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

钱学森在航天事业上的杰出贡献,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钱学森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祖国,坚持不懈,就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他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求。

结语:回顾这些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的故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当与责任,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爱国、报国的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应该以范仲深、钱学森为榜样,发扬他们的爱国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名人的故事,努力奋斗,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个人观点: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论我们的职业和地位如何,只要我们心怀国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就能展现出我国人民的伟大风采。

家国情怀名人小故事简短

家国情怀名人小故事简短

家国情怀名人小故事简短
家国情怀是一种高尚的情感,许多名人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以下是一些简短的名人小故事:
1. 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毅然决定回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和侮辱,深感愤怒,决定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以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3. 邓稼先: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毅然决定回国,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名人的家国情怀故事,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和昌盛而努力奋斗。

爱国名人故事(通用31篇)

爱国名人故事(通用31篇)

爱国名人故事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

古往今来的爱国人士无不在用他们的作为宣誓着爱国情怀。

中国名人关于爱国小故事有哪些?为了能唤起大家那些的记忆。

下面是小编特意收集的爱国名人故事,快来看看吧!爱国名人故事篇11895年,吉鸿昌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18岁他便报名参军。

在行伍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恪守军规,勇敢善战,以致有"吉大胆"之称。

9.18 事变发生后,他"发指眦裂",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坚决要求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为实现抗日救国的誓愿,吉鸿昌变卖家资,购置武器,联合了爱国军人冯玉祥等,在张家口组织起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发表"外抗暴力,内除国贼"的声明,并一度收复了张家口以北的大片土地,把日伪军队赶出了察哈尔省。

"爱国名人故事篇2杨靖宇(1905—1940),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在抚顺又两次入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的活动。

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

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

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 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名人经典爱国故事大全精选五篇

名人经典爱国故事大全精选五篇

名人经典爱国故事大全精选五篇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爱国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经典爱国故事1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店铺生。

他们都是些少年。

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

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

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

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经典爱国故事2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

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和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

当时,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和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

杨儒坚决不同意,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

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

你不签字,就不必谈判了。

俄中两国也就无“友好”可谈了。

杨儒不怕对方的威胁,回答说:“我宁愿与你们决裂,宁愿被我国政府治罪,也决不签字!我不能出卖祖国的权益。

白岩松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白岩松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白岩松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白岩松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播音员主持”奖,并于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篇白岩松的精彩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岩松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过去的20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

但是,今天到了耶鲁大学我才知道,其实它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

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是很平均。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如果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

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了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

我要讲五个年份,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

那一年我出生了。

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巨大的街头的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了(他的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遇刺)。

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哄堂大笑)。

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

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了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

但是,当时很遗憾,不仅仅是我,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

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梦想,甚至是领袖的一个梦想。

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但是我并不关心这一切,我只关心我是否可以吃饱。

很显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时候,不仅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对于世界来说,似乎都有些问题(众笑)。

1978年,10年之后,我10岁了。

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地方,那个只有20万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

关于爱国人物的故事(精选16篇)

关于爱国人物的故事(精选16篇)

爱国人物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爱国人物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爱国人物的故事篇1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爱国人物的故事篇2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

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

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就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

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的是难能可贵!爱国人物的故事篇3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爱国人物的故事篇4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7篇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7篇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7篇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篇1】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

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

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

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

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

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

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

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

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

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

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

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

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

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篇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热情倍增。

振兴中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

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进喜本来是玉门石油矿普通工人,可他一心为国分忧。

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

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

没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

2013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3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纵死终令汗竹香2.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决定带着母亲上班。

他用一根藏青色的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然后每天骑着电动车。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孝更绝伦足可矜3.何玥:捐献肝肾女孩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9月初,病情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

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处春江无月明4.高秉涵:台湾老兵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

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

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

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悲莫悲兮生别离5.高淑珍:爱心小院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

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

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

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11篇)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11篇)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11篇)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精选11篇)《感动中国》所呈现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道德血脉、精神价值的历史传承,也是对世界、对未来响亮而自豪的宣告,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希望大家喜欢!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摘抄篇1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

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

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顾诵芬先后担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他牵头论证并提交了《关于把发展大型飞机列为国家标志性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议》。

他基于对军用、民用航空技术相通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军民统筹、大客大运并举”的大飞机发展思路,并得到采纳。

2007年,国家批准设立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

2016年,运20列装部队。

2017年,C919成功首飞。

顾诵芬在航空事业耕耘70载,由于国防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直至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顾诵芬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带领的团队走出了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

他主持编纂了70余部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主编的《现代武器装备知识丛书——空军武器装备卷》《大飞机出版工程》等多个系列、数十种航空专著与图书也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爱国人物故事40字以内

爱国人物故事40字以内

爱国人物故事40字以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爱国人物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英勇奋斗,他们的故
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其中,最令人敬仰的莫过于岳飞了。

岳飞,字鹏举,号云阳,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是南宋抗金名将。

他少年时
就酷爱读书,深受北宋名将岳彦博的影响,立志报国。

岳飞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曾在战场上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因而被封为武功将军。

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岳飞奉命抵御敌军。

他率领部队多次取得大捷,给金军
以沉重打击。

岳飞在战场上严格要求自己和部下,他常常亲自指挥作战,身先士卒,激励士兵勇敢作战,不畏牺牲。

他的军队因此备受敌军畏惧,被誉为“岳家军”。

然而,由于岳飞的威望日益显赫,引起了当时的权臣秦桧的嫉妒。

秦桧诬陷岳
飞谋反,导致岳飞被逼害致死。

岳飞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更加深厚,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朽的英雄。

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分年龄,不分地域,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就能
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他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学习岳飞的爱国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
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每个人都热爱祖国,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岳飞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爱国人物,传承他
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于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事例

关于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事例

关于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事例1. 钱学森呐,那可是心怀家国的超级榜样!当初他在美国,享受着那么好的条件,可一听到新中国需要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回来。

这不就像是一只远飞的大雁,一听到家乡的召唤就立刻展翅归来嘛!他为了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家国情怀真让人敬佩!2. 焦裕禄啊,他一心扑在兰考那片土地上,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简直是拼了命啊!他就像那棵扎根在沙漠中的胡杨,顽强地守护着那片土地和人民。

他的精神不正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吗?3. 袁隆平爷爷,那可是用一颗稻种改变了世界!他一生都在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努力,哪怕年事已高也不停歇。

这不就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农夫,一心只想让土地丰收嘛!他的家国情怀是那么深沉。

4. 黄继光,在战场上那是何等的英勇啊!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

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胜利的道路,这种为了家国不顾一切的精神能不让人感动吗?5. 邓亚萍,在赛场上她为国家赢得了无数荣誉。

她就像一只勇猛的狮子,在竞技场上拼搏。

她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不正是她家国情怀的体现吗?6. 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时候,他那坚定的身影给了我们多大的信心啊!他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

他不顾危险冲在前面,这种家国情怀真的太伟大了!7. 屠呦呦啊,为了研制青蒿素,那是历经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不正像一位默默耕耘的科学家,只为了给家国带来希望吗?8. 雷锋,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就是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吗?我觉得家国情怀就是这些伟大人物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出来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家国情怀素材人物事迹

家国情怀素材人物事迹

家国情怀素材人物事迹以下是 8 条家国情怀素材人物事迹:1. 钱学森,哇塞,他那可是一心归国的典范啊!在美国有着优渥的条件,但他一心想着祖国啊!就好比一只大雁,不论飞得多远,心里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巢。

他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你说牛不牛?2. 黄继光,在战场上那简直是无畏的勇士啊!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他就像一头勇猛的狮子,毫不退缩呀!为了国家和人民,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这种精神怎能不让人敬佩?这不是英雄是什么?3. 袁隆平,那可是我们的“米神”啊!一辈子都在为了让大家吃饱饭而努力,多执着啊!如同一位勤劳的农夫,默默耕耘着那片希望的田野。

他的杂交水稻让无数人不再挨饿,给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得造福多少人啊!难道不值得尊重吗?4. 焦裕禄,在兰考的土地上,他就像一棵扎根的大树,一心只为了当地百姓。

和群众紧密相连,努力改变着兰考的面貌。

他的奉献精神不就像那燃烧的蜡烛,照亮别人而耗尽自己?这就是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啊!你能不感动吗?5. 钟南山,疫情来临时,他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80 多岁了呀,还奔赴抗疫一线,多了不起!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带领大家抗击疫情。

他的担当和专业精神,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这不是大家的守护者吗?难道不伟大吗?6. 邓世昌,在海战中那真是英勇无比!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不畏惧,就如同展翅的雄鹰。

指挥着战舰奋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他的爱国精神不就像那熊熊燃烧的烈火,让人热血沸腾?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啊!7. 屠呦呦,为了研制青蒿素,她简直像一个不休不止的探索者!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这不就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健康吗?最终成功攻克难题,挽救了无数生命,她的坚持和智慧不就像那闪烁的星辰,照亮了医学的道路?这不是令人赞叹不已吗?8. 雷锋,那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啊!他做的好事数都数不过来,总是乐于助人。

好像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

名人爱国的故事(精选17篇)

名人爱国的故事(精选17篇)

名人爱国的故事(精选17篇)名人爱国的故事篇1周恩来照镜自勉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关于爱国的故事。

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

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

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

为人清室。

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

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

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

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

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

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于谦一身清白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诗明志,激励自己。

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

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

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故事大全《关于爱国的故事》。

"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屈原爱国故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

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事例

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事例

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事例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价值观,代表着人们对家庭、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责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

在这里,我想重点介绍几位代表性的素材人物,他们是:文天祥、岳飞、冯唐、郭沫若、毛泽东。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一个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人物。

他在治理南宋的政治形势中,对做好宋朝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充满了热情。

同时,他在一生中也始终保持忠诚于民族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家国情怀的代表人物。

岳飞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爱国将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有为民族而战的汉族心志,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团结、振兴而不断努力。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金英雄”,他带领宋军成功抵御了金兵的侵略,成为了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人物。

冯唐是中国现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极具家国情怀,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一种精神追求。

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随时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变化,并以自己的文学作品呈现。

同时,他的作品也将深情的家国情怀表达得十分深刻,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新时代文化典型人物”。

郭沫若是一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政治家和民主斗士。

他刚毅果敢,充满了深情的爱国精神,其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作品,都表现出对中国的怀石和国家的忧虑。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领袖和伟大的思想家。

他主持建立了新中国,为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人物,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充满了深情的关怀和努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在中国文化史的漫长历程中,有无数具有家国情怀的素材人物,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努力奋斗。

以上介绍的五位人物,虽然不一定都同系统地表达了家国情怀,但是他们的思想、言行和文学作品中,都表达出了对家和国的关爱感情和责任,是中国文化史上家国情怀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中年不断奋斗报效国家的事例

中年不断奋斗报效国家的事例

中年不断奋斗报效国家的事例
一、爱国的华罗庚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

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二、钱学森回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家国情怀的名人事例300

家国情怀的名人事例300

家国情怀的名⼈事例3001、近代科学先驱、著名⼯程师詹天佑,⾯对中国⽆资⾦、⽆技术、⽆⼈才的困境,以爱国热情奉命修筑京张江铁路。

他带着⽆私和勤奋的精神,⾛遍了北京和张家⼝之间的⼭脉,⽤了4年时间,只⽤了500万元,完成了外国⼈计划的900万元,7年时间完成的北京-张家⼝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科博⼠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毅然回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烽⽕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诺⼤学聘为终⾝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台湾,实⾏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25000多⼈,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命,1940初,他被⽇军围困,⾝负重伤,啃不动树⽪,只能将棉⾐⾥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密林中,⽀撑着杨靖宇与敌⼈战⽃的⼒量是对祖国的⼀腔热爱之情。

5、华罗庚回国: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教授职务,奔向祖国。

归途中,他写了⼀封致留美学⽣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出路,也应当早⽇回去,建⽴我们⼯作的基础,为我们伟⼤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热爱祖国的小故事(精选15篇),欢迎参考~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篇1《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

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

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

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篇2《刘胡兰》——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

家国情怀人物事迹

家国情怀人物事迹

家国情怀人物事迹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关怀和牺牲精神。

家国情怀的人物事迹如下: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和革命家,他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民族痛苦的关注而为人称道。

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通过揭露社会现实,激发了人们对家国的关怀和爱国热情。

他忠于事实,勇于批评,用笔墨为中国的民族复兴呐喊。

2.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革命家,他对中国的家国情怀表现在他为推翻清朝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不懈努力中。

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和起义行动,体现了他对中国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坚定信念。

3. 丰子恺:丰子恺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画家和漫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关怀。

他通过绘画和文字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以及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承。

他的作品以幽默、犀利的笔触展现了对家国的深情厚意。

4.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家国的情怀表现在他对中国农民和工人阶级的连续关怀和对国家建设的执着追求上。

毛泽东倡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他对中国家国建设的深厚情感中。

5. 郭沫若: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和学者,他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为人称道。

郭沫若的诗作和文学研究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推崇。

他的作品以独到的视角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为推广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了力量。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表现出深深的家国情怀。

无论是在艺术创作、革命实践还是社会建设中,他们都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奉献,为家乡和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激发了无数人们对家国的关怀和爱国热情。

家国情怀不仅是个人的价值观,更是社会共同意识的体现,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家国情怀的名人事例

关于家国情怀的名人事例

关于家国情怀的名人事例1. “我一定要回到祖国!”钱学森爷爷坚定地说。

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讲起钱学森爷爷的故事,他在美国学习工作时,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国。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受到重重阻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也要像钱爷爷一样,心怀祖国呀!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我想起妈妈给我讲过周总理小时候的故事,当他看到国家贫弱,百姓受苦,就立下了这样伟大的志向。

在学校里,他勤奋学习,和同学们热烈讨论如何让国家强大起来。

周总理真的太了不起了,我们也要努力读书,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啊!3.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将军的这句话多豪迈啊!我仿佛看到在战场上,他骑着骏马,奋勇杀敌的样子。

就像我们运动会时,大家为了班级的荣誉拼命奔跑,努力拼搏。

霍去病将军为了国家的安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这句话让我好佩服呀!我想象着他站在城楼上,看着百姓的生活,满心忧虑。

就像我们的班长,总是先考虑班级的事情,为大家服务。

范仲淹一心为了天下人,这种高尚的情怀真的好伟大!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真让人赞叹!记得有一次参观博物馆,看到关于他的介绍,他面对外国列强的压迫,毫不畏惧。

就好像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能退缩,要勇敢向前。

林则徐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切,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勇气呀!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这句诗太震撼了!我仿佛看到他在狱中,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

就像我们在考试中遇到难题,也不能轻易放弃。

文天祥为了国家宁愿牺牲自己,他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我记得有次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扫校园卫生,大家都很认真,因为我们知道这也是为学校做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阅读素材:他用40年讲述一个中国故事他用40年讲述一个中国故事沈楠2016年11月18日上午,天色阴沉,凯文·高斯帕在八宝山送别了一位多年好友,匆匆赶往首都机场T3航站楼。

作为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他见证了这个航站楼从无到有,也曾经无数次从这里进出中国的心脏。

但是他可能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趟旅程。

高斯帕83岁了,2015年从国际奥委会退休,回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郊外的小镇,规定自己一年出国不超过六次。

然而,虽万里迢迢,他也要来与高殿民做最后的告别。

高斯帕管高殿民叫高,这是他们1996年在洛桑第一次见面时定下的称呼。

那时,高斯帕是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作为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的高殿民是这个机构的新成员。

此后的20年间,高成为他最信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高比高斯帕年轻21岁,2016年2月刚刚从新华社退休。

高斯帕记得他看上去康健硬朗,宽厚的脸庞上毫无枯槁的痕迹。

高的离世,就像他骤停的心脏一样,毫无征兆,未及告别便斩断了他与这个时空的勾连。

高斯帕带来了他写的悼念信:我欣赏他的人格力量,他的低调而自信,他的真诚,尤其是他温暖的笑容。

对高斯帕来说,封存高的笑容,也像是给他们亲身参与其中的一个时代打上封印。

1977年,田径运动员出身的高斯帕进入国际奥委会,高殿民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的国家通讯社。

他们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因缘际会走上同一条轨道,经历了中国借助体育和奥运登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

首席记者许海峰59岁了。

距离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那被载入史册的一枪已经过去32年。

近些年,作为主管现代五项的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来告别高殿民,他毫不意外地被记者抓住,镜头里他的脸愈发宽了,眼袋深重。

记忆回到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

许海峰在那里射落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而高殿民第一个用文字向祖国、向世界宣告了这个消息。

中国人夺下首金的消息由中国媒体率先发布,现在看来似乎天经地义、不足为表,但在当时难度和意义并不亚于许海峰夺金。

1979年11月,结束十年动荡、重新面向世界的新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舞台。

面对中国体育即将铺开的新章节,新华社在1983年筹划设立体育新闻编辑部。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高殿民,作为当时对外部的英文记者走上了新的轨道。

1984年元旦,新华社体育部成立。

那年夏天,以体育部为班底,新华社派出30人的报道团奔赴洛杉矶。

他们知道,中国人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历史性一刻就在眼前了。

然而,中国脱离奥林匹克大家庭长达25年,谁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赛事,加上远离祖国、技术落后,报道奥运会和整个国家正在经历的改革开放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高殿民和摄影记者官天一赶到距离市中心140公里的普拉多射击场。

当时的射击比赛使用纸靶,打完之后要收齐靶纸验靶,确定一些压着环线的弹着点算做几环。

但当许海峰扣出最后一发时,现场已经躁动起来。

中国射击队领队张福告诉高殿民,不用等验靶,冠军拿定了。

中国队和华人们开始欢庆。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第一金,也是洛杉矶奥运会首金,那是全世界通讯社的必争之地。

高殿民没有时间咀嚼自己的感受,他必须尽快把这则新闻发布出去。

新华社知名体育记者杨明曾这样解释通讯社抢发快讯的重要性:我们发一个消息,如果比美联社快一秒,全世界的媒体就会用我们的消息,如果晚了一秒,人家就用美联社消息;或者是冠军,或者是最后一名,这事只能争第一。

高殿民冲到射击场的新闻中心,抓起打通了市内主新闻中心的编辑部。

很快,新华社用英文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条中国赢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消息——China won the firstOlympic gold medal。

和许海峰的金牌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一样,在当时的情境下,完成奥运首金、中国首金的世界首发,不仅是新华社的成就,更是国家荣耀——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她说这个民族不再孱弱。

相隔半个地球的祖国也收到了年轻记者高殿民用中文记录的历史场景,与传唱大街小巷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汇聚成喷涌的民族情怀。

他饱含泪水趴在别人背上奋笔而就《零的突破》,这篇特写入选小学课本,被中国少年代代传诵。

7月29日中午12时26分,雄浑豪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次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昂扬高奏。

在这庄严激越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挂在中国体育健儿胸前的金牌,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多少中国人奔走相告,互道喜讯;多少华侨热泪盈眶,豪情畅涌。

许海峰的枪声不但为新中国夺得了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也向世界宣告奥林匹克的舞台上,从此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育大国!这段文字定格的不仅是中国体育乃至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重大时刻,更是一个历经百年磨难的民族站在复兴起点、准备重返世界舞台的姿态。

自那时开始,高殿民的职业生涯,甚至是生命,便以4年为刻度延伸。

从洛杉矶到伦敦,八届夏季奥运会,他的角色从记者到领衔者,再到指挥者,从未缺席;退休之后,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委员,又以观察者的视角亲历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

中国走向世界体育大国的历程全部在他的记忆和记录里,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中国奥运首席记者的名号。

从雅典到里约,四次获邀传递奥运火炬,固然是一种荣耀,但对高殿民来说,更意味着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的使命。

在北京奥运会前的数年时间里,无论哪家媒体、哪个单位、哪所学校请他去讲解奥林匹克运动,他无一例外欣然前往。

高斯帕称他为一个虔诚的奥林匹克人,为此惺惺相惜。

中西桥梁2016年11月11日,安东尼·埃德加在韩国平昌的医院送走了高殿民。

几天之后,他又临时改了行程,赶来北京参加他的告别仪式。

算上在新闻委员会会议上的追思会,他已经三送好友了。

安东尼澳大利亚,担任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部总监已经10余年。

他和高殿民结识于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有20多年的交情。

高是他亲密的哥们儿,也是敬重的同行。

在一封诗意的悼念信里,他回忆起一件往事——那是2006年的春天,我和高在故宫里散步,我们闲聊了很多话题。

当时美国在小布什政府的领导下深陷伊拉克战争。

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媒体和政客在公开批评中国以及中国的一些政策。

我问高对此有何看法。

他若有所思地走了几步,然后平静地回答道:等到美国拥有4000年历史和12亿人口的时候,我们再来听听他们说什么吧。

一个东方大国的快速崛起,必然伴随西方世界的警惕与偏见。

从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舞台开始,中西方之间的摩擦便和交流如影随形,其中自有语言文化的差异,更有世界观、意识形态的鸿沟。

北京两次申办奥运,西方政界和媒体不厌其烦地翻炒一些敏感话题。

高斯帕对这种自以为是的傲慢和政治绑架嗤之以鼻,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更是一针见血:他们就是不想让中国通过奥运会飞速发展。

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对此感触极深。

这位申奥功勋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谈话:在总体对我们不利的舆论环境下,尽可能争取创造某种有利于我们申办的体育舆论。

要达此目的,必须在对外宣传范围内,大力做好有影响的体育媒体、有影响的体育记者的工作,也就是说,外宣工作中也有外联工作。

这便是高殿民的使命。

从1992年进入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开始,他就不再仅仅是一名中国记者。

在国际排联、国际乒联、国际田联、国际奥委会、国际体育记者协会,他与许多国际主流体育媒体人成为挚友。

他手下的兵,但凡遇到国际奥委会官员或各国资深体育记者,只要提到高,对方往往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讲起与高殿民的友谊。

国际奥委会媒体专家理查德对高的外交才华赞叹不已。

他一面是管道,西方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很多人都是通过他了解中国的体育和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另一面是海绵,他向外界展示了一张具有世界通行力的中国面孔——身材魁梧,笑容满面,睿智幽默,常常在笑谈间消弭分歧。

媒体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凭借多年积累的资历、声望、人脉,高殿民常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和他的部下们一样,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管高殿民叫高sir——没有人叫他高主任。

温文对这位老大哥有太多的感谢,她称他为救火队员。

早些年的奥运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证件不能通行媒体区域,如果要开新闻发布会或者接受各种访谈,需要提前24小时办证件,但往往比赛结束就已经过了时限。

但是,他们有高sir。

第二天,我们快到的时候,他都会在门口接我们,总能把我们顺利领进去。

这是其一。

其二,高殿民就像中国代表团不在编的新闻官,常常帮忙圆场。

用他独特的话语方式,用西方媒体能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方式,表达我们的主张,澄清外国媒体的误解。

安东尼喜欢和高斯帕一道,经常拿那个标志性的掩嘴动作来嘲笑这位中国哥们儿。

但在告别的那天他认真地说,高是一个非凡的人。

他帮助世界媒体了解中国,帮助中国媒体了解世界,是促进中西方体育媒体交流和理解的一座桥梁。

中国立场年近七十的理查德这次去韩国平昌有一项特别的任务——为老朋友高殿民致颁奖辞。

高将在2016年年底结束他在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的任职,这次新闻委员会会议特别邀请他前来,准备表彰他长达20年的服务。

他们准备好了金质奥运五环纪念雕塑,基座上写着:高殿民,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出色服务20年。

理查德也写好了四页纸的讲稿,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差,没能念给高听。

荣休会变成了追思会,理查德一字不改宣读了原文,就像风趣的‘高’还坐在我的对面。

颁奖辞回顾了高殿民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的工作,生动幽默的文字却使他几度哽咽。

理查德说,高在国际体育媒体圈获得那么多的友谊和尊重,不仅在于他与生俱来的交往能力和对奥林匹克的虔诚,更在于他对国家利益的忠诚。

如果不是温文的讲述,很多高殿民身边的人至今都不知道在外联之余,他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了怎样直接却又默默无闻的工作。

2013年接受北体大教师薛文婷采访时,高殿民曾提到2001年北京接待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考察,自己作为媒体运行第二陈述人的事,寥寥几句,轻描淡写。

作为亲历者,温文在他身后讲起来龙去脉,几乎落泪。

当时奥申委考虑到高sir较高的国际声誉、出众的英语水平和对体育报道透彻的了解,想邀请他作为媒体运行的陈述人。

对他来说,这是新闻工作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但是他颇具洞察力地指出,国际奥委会很大的一部分收入电视播,所以举办国家电视播机构的态度和实力很关键,他因此力荐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人马国力作为陈述人,认为这样更能有效打消委员们的疑虑,更有利于申办成功。

我们把高殿民的建议汇报给奥申委,当时包括何振梁在内的专家都认为他的考虑是周全和有道理的。

温文说,高殿民就这样放弃了当第一陈述人的机会,甘愿当候补陈述人。

他一直参加相关文件的起草,提出很多有见地的意见,还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准备候补陈述人的汇报材料。

他还不断鼓励我说,‘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不要着急,我给你当备选!’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梦圆,天安门广场彻夜未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