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教案湘教版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精品课件(湘教版)
二、地形 说出ABC代表的地形区,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B
A
地形特征:
C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
三、河流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内流河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降水分布图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四、植被 想一想甲、乙、丙三地的天然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
巩固训练
B 1.关于西北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B.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荒漠到荒漠草原到草原
C.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带呈带状或点状
D.河流稀少,绝大部分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C 2.下面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描述中,按照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加地形阻挡,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A.气候
B.科技
C.经济
D.地形
8.兰新线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西北地区通过该线路出口的货物中,不应该
D 大量出现的是(
)
A.长绒棉、甜菜、小麦
B.红枣、枸杞
C.乳、肉制品
D.柑橘、橡胶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旱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读图思考 为什么西北地区会如此干旱呢?读图解释。 原因:地处内陆+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一、位置 找出西北地区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
大 兴 安 岭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大兴安岭以西。
D.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其特殊的生态保护意义。
3.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
4.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2.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3.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4.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二、学习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20分钟)1.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并解释其独特之处。
2.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青藏地区的地貌特点,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三、学习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30分钟)1.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并进行解释。
2.进行气象知识小测,检查学生对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30分钟)1.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包括地貌、植被、水域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高原的生态保护问题。
2.通过展示青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让学生了解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并鼓励学生关注保护高原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五、学习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30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青藏地区的传统文化、建筑风格等,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
2.以小组形式进行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了解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六、总结与拓展(20分钟)1.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青藏地区的知识:查找相关书籍、网站,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表达能力。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湘教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湘教版第一章: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和范围1.2 气候特点1.3 地形地貌1.4 植被和动物资源第二章:西北地区的人文环境2.1 民族与文化2.2 人口和城市分布2.3 农业和牧业2.4 资源开发与保护第三章: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3.1 地理位置和范围3.2 高原气候3.3 地形地貌特征3.4 植被和动物资源第四章:青藏地区的人文环境4.1 民族与文化4.2 人口和城市分布4.3 农业和牧业4.4 资源开发与保护第五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合作与发展5.1 区域合作现状5.2 合作领域与成果5.3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4 对策和建议第六章:西北地区的特色产业6.1 农业特色产业:如新疆的棉花、甘肃的苹果等6.2 牧业特色产业:如内蒙古的草原畜牧业、新疆的细毛羊等6.3 工业特色产业:如陕西的能源工业、甘肃的稀土工业等6.4 旅游特色产业:如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地貌等第七章:青藏地区的特色产业7.1 农业特色产业:如青海的青稞、西藏的牦牛等7.2 牧业特色产业:如青海的草原畜牧业、西藏的高原畜牧业等7.3 工业特色产业:如西藏的矿产资源开发、青海的盐湖资源开发等7.4 旅游特色产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第八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8.1 荒漠化问题: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8.2 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如高原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保护等8.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如塔里木河、黄河流域的治理等8.4 可持续发展策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第九章:国家政策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9.1 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背景、主要内容、成效与问题9.2 青藏高原特殊政策:如生态环境保护、藏族文化保护等9.3 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项目等9.4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究10.1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实际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10.2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10.3 总结与反思: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合作与发展等进行全面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解析:地形地貌是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风光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知识点:分别讲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提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地区发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
2.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3. 请学生思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的掌握程度。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设计(湘教版)
无 为 北 部 的 准噶 尔盆 地 和 南部 的 塔 里 木 盆 地 。 多媒 体 请 学 生介 绍 西北 地 区昼 夜 温差 大 的原 因。 分析 在 内陆地 地 理 知 识 来 源 于 生 活 . 并 所 限 区 本 区 的 气 温 变化 好 投 影 显 示 西 北地 区从 东到 西 自然 景 观 的 变 化 以 生活 中的 一 些 现 象 也 能
藏 地 区的 大 江 大 河— — 长 江 、 河 、 沧 江 。 示三 本 区雪 山 冰 川 众 多的 原 因 是什 么 ? ( 黄 澜 显 海拔 高 ) 中 .让 学 生体 会 到 大 自然
江源 自然 保 护 区的 范 围
学 生 自发 呼 吁 , 护 好 青 藏 高 原 的 自然环 境 已刻 不 容 缓 保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动
四 、 学媒 体 教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 、 学方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情境教学法 、 读图法 、 比较法 、 讨论法。
六 、 学过 程 ▲ 教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第 一 课 时
教 师提 前 穿好 租借 来 的 一 套 藏 族 服 装 , 多媒 体 播 让 学生在优 美的音 乐声 中感 受悠扬的 旋律和 美妙 的 画面, 使其 音 乐 、 饰 、 言 共 同 导 服 语
教 例 选 曼
冒 ‘ ‘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 教学设计‘ 教
●董永盛 / 重庆市第 二外 国语 学校 ( 0 0 5 4 06 )
教材 分析 本节 教 材 包 括青 藏 地 区和 西 北 地 区两 大 地 理 分 区。对青藏地 区的介 绍 , 主要 由两部分 组成 : 一 部分 第 侧重分 析青藏 高原高寒 的 自然环 境特征 及其对 农牧 业 生产 发展 的影 响 ,第二部 分主要讲 述青 藏地 区交通 运 输 的变化 对工农业 生产发 展的影 响 。对 西北地 区的介 绍也是 由两部分 组成 :第 一部分侧 重分 析西北 地 区干 旱 的 自然环境 特征 , 二部分介绍这种环境特征下的农 第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3(2)青藏地区
气候高寒,气温垂直差异明显。光照强,日温差 大,年温差较小。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 南向西北递减。
“高”的影响: 1.气候
气温低;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降水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 降水空间分布: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拉萨“日光城”)
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青藏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
青藏地区拥有藏羚羊、雪豹、 野驴等珍稀动物。
青藏地区生态保护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目前,草场 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
保护本区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 具有重要意义。
三、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1.主要气候类型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
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
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
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
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
小结: 植被稀少,以草原和荒漠广布
冰川广布
地势高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高寒气候 热量缺乏
光照充足 太阳能资源丰富
三、河谷农业和高寒 牧区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高寒牧区
高原之舟 —— 牦牛
青藏高原上的牲畜需 毛厚且长才能够御寒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湘教版PPT课件
青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 了加强,如公路、铁路、通讯等, 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青藏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 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 破坏。
另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的发展不 平衡,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仍 然较为突出。
此外,民族团结和宗教问题也 是青藏地区面临的挑战之一,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 努力来解决。
0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比较
自然环境的异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相同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两者都位于中国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气候干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两者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西北地区的煤炭、石油和青 藏地区的水能、太阳能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不同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温差大。而青藏地区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气温低, 昼夜温差大。
历史文化和经济概况
历史文化
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 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如丝绸之路。
经济概况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有一定发展,同 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 气等。
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环境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开发, 西北地区面临严重的荒漠 化、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 缺问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而青藏地区则主要是 高原。
历史文化的异同
01
相同点
02
03
04
两者都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遗迹,如西北地区的 丝绸之路和青藏地区的 唐蕃古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初二下册地理教案
(湘教版)初二下册地理教案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要求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本节使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实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使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所以,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个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协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能够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有条件的学校能够播放录像资料。
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能够分为两类。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地图,让学生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2.西北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等,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分布情况。
3.青藏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高原气候、寒冷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4.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1)人口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如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等。
(2)城市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城市特点,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3)农业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如农业类型、种植结构等。
(4)工业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工业特点,如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等。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绘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图。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教学中,预习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温习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高中学生的情绪高涨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下列是带来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科弓果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林蝠的界定教案1《西北地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令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右侧位置,主要就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华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使得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阐释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感性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非常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师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定力和信心。
教学重点大自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加工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内陆地区景观图。
(展示课件)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我区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华中地区。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学生课下搜集的丰硕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主要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欧美国家北部和西北紧邻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八年级地理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上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这一课,我感到收获颇丰。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特点。
4. 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特点。
2. 各个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难点:
1.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标准的理解与应用。
2. 各个地理区域之间联系与差异的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
1.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特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
(1)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2)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以森林为主,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4)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特点。在实践活动环节,我组织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在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某些地理概念理解不深,难以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并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我国东部地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学生接触较少,对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两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及其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于展示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准备地图,方便学生观察两地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差异。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5篇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5篇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 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4.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配以歌曲《大漠戈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的风光,扩大自己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教师讲授:通过景观的播放,我们可以简单看到西北地区的各种风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感觉到西北的广袤、大片的沙漠、还有哈密瓜和葡萄……(各抒己见)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教师提问:确实西北地区这里有辽阔的草原,还有雄浑的大漠,那么这个区域到底在哪里呢?请大家对照《中国地形图》,结合已有知识,描画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下发图片页面。
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结合图描画并分析回答。
说明西北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提问:从我们截取的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看,认识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并结合图示来分析本区地形的分布。
1、西北地区的地形学生:结合图示的分析,在图上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并自主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分布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附注释:我迷路了,哪位同学带我回家?)由这
导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
(学生)这头动物是牦牛,我知道它的老家在青藏高原,我把它带回去。
(教师)好的,它就交给你了,下课以后你把它带回去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欣赏《青藏高原》图片,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那么哪位同学先来谈谈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教师)说的很棒。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在中国的位置。(一)位置和范围1、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课件展示)高寒气候(简要讲解)
(四)高原农牧业
(承转)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学生讨论)(简要总结)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
(出示中国区域示意图)从图上我们能看出本区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吗?
(学生)西南部。
(教师)很好。我们重点来看看本区被哪些高山所环抱,以及本区所包含的省区?(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图和问题)
(二)世界屋脊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提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简要讲解)本地区境内有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三)高寒气侯
(承转)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学生计算并回答)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不放弃,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
作业布置
必做
地理填充图
选做
板书设计
青藏地区
(一)、地理位置
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二)世界屋脊(三)高寒气侯(四)高原农牧业
课后小记
(课件展示)高原种植业(播放视频资料)(简要讲解)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农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
(承转)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课件展示)高寒牧区(播放视频资料)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青藏地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审批人
审批意见
课题
第二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
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方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