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专业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基于双创视角的高职“双螺旋循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①本文系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十三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6-135-Y -0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聂青玉(1974—),女,硕士,副教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食品专业群带头人,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分析双创历史时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探索“双螺旋循环提升”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来源与内涵,基于“双螺旋循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提出构建这一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总结了“双螺旋循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点。
[关键词]双螺旋循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双创教育[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5-0042-02基于双创视角的高职“双螺旋循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探究①聂青玉,付勋,张艳(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40415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历史时期的又一改革举措,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
双创新形势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双创教育。
一、双创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双创教育,即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基本素质和创业型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不仅要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也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业能力。
双创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启动和推进阶段,如何将双创教育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均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都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
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不全、方式单一、师资不足等系列问题[1]。
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于浅层形式,创新创业课程只以模块呈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融入专业课程成为双创教育发展的瓶颈[2]。
这就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群,使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从基础普及、技能提升、行业体验、项目经营等不同层次深度重组,重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随着时尚产业的快速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创新探索,以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探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不断更新与行业相符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的时尚产业脱节。
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增加实践性课程,引导学生从实际项目中学习和提高设计技能。
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时尚产业的了解,增加相关的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课程,以便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快的融入工作。
在师资队伍方面,需要引入行业内资深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或特聘教授,以增强学校与时尚产业的联系。
通过与行业内设计师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创作。
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行业活动和项目,以便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学到的知识更贴近实际。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开设一些项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实际项目,锻炼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评价和选拔方面,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理论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需要改变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实际设计作品和创新成果,通过这些作品和成果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便是关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我们相信可以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在未来的时尚产业中能够更加出色地施展才华。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的要求,无法及时更新和调整。
我们亟需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本文旨在通过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探讨如何面向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优化与拓展实践与实习环节,引入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化视野,建立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优化实践与实习环节,引入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视野,建立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等措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旨在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具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服装与服饰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3 意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与时代脱节、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的问题。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以适应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
面向行业需求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可以帮助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通过对时尚产业的深入了解,找准市场热点和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行业核心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优化与拓展实践与实习环节,引入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视野,建立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视野,使其在国际化的时尚产业中脱颖而出。
通过创新探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还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服装设计领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策略
服装设计领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策略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尚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特别是在中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时尚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远不够。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策略的角度,探讨如何推动服装设计领域的创新创业。
我们要明确教育培训在服装设计领域的重要性,教育培训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尚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
教育培训还可以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具备在不同领域进行跨界合作的能力。
我们要关注人才培养策略的创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我们需要探索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
通过这些模式,我们可以将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我们还要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设计师。
要想在服装设计领域实现创新创业,我们必须重视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和人才培养策略,我们可以为时尚产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服装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在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市场敏感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了服装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行业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体。
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紧跟行业的发展,通过创新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很多学校仅着重于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
然而,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
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中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人才。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知名的时尚品牌,并邀请一些业内专家到学校开展实践课程。
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模式革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多元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二、开设跨学科课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跨越纯艺术、设计和商业等不同领域,因此,开设跨学科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
同时,跨学科课程的开设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学校需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把握行业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同时,学校要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创新,不断完善课程的归纳和更新,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培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随着全球化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在课程设计中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中,可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意设计比赛、创业计划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随着时尚产业的迅速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传统的服装设计专业注重学生的美术基础和手工技能培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只是满足基本的功能性要求,更多的是要求服装能够反映出时尚、个性、文化、甚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时尚创意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方向之一。
一、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过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直被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所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注重美术基础和手工技能的培养,而对于时尚潮流、市场变化、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
如果一个服装设计师只会画图纸,没有了解市场趋势,不了解穿着者的实际需求,那么他所设计出来的服装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当前的时尚教育中,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了创新探索的首要目标。
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和手工技能,更要求他们具备市场洞察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材料科学知识、人体工程学知识等。
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践教学和行业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注重实践教学和行业合作成为了当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另一个创新探索方向。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可以与设计公司、服装品牌、时尚杂志等行业机构合作,在校外进行实习、设计项目等活动。
通过与行业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熟悉行业运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工作坊等实践指导活动,让学生们与真正的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时尚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时尚行业的不断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不断探索和应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前景。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将实践课程纳入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亲身参与设计、制作和展示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缺乏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培养。
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和应用实践,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实习和项目合作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和参与实际项目的合作,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实习和项目合作也可以加强学生与行业的联系,提升他们对时尚行业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只有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教师和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通过紧密合作,将企业需求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培养环境和机会。
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研究
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对接是当前服装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往往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深入研究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对于提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和培训机构,但由于行业变化较快,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可能已经滞后于市场需求。
需要针对当前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背景的梳理,能够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为提升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内容结束】【字数:210】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情况,明确研究在当前背景下的目的和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当前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寻找提升培养质量和效果的措施;2. 分析市场对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为人才培养提供市场导向;3. 确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策略,为培养机构和企业提供指导和参考;4. 探讨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改进;5. 探讨建立行业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和价值,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1.3 研究意义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是当前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当前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可以促进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通过深入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趋势,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岗位需求,有利于培养更适应市场的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多层次培养服装设计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多层次培养服装设计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日益下滑,并随着疫情的到来,地区经济更是出现负增长,各行各业的就业压力上升。
这样的环境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想成为新时代的能工巧匠,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技能。
紧靠课堂的实操训练难以完成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全真的实践教学难以开展,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
企业很难找到入职即可上手的员工,都需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的老员工虽然技能强,但是培训能力弱,并且由于培训期间工资低,容易使员工流失。
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和高校新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行业高端企业合作,校企共建,双元育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专业与岗位无缝对接,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一、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
(二)不能将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岗位训练,未达到“双元”育人的效果。
(三)教师没有更好地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解决方法:将校企资源、线上线下资源相融合。
依托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开发课程任务,利用智慧教室、教学实训教室等场所进行一线教学,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无缝对接;结合国家规划教材、微课视频等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使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
教学策略:对接职业标准,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采用BOPPPS的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通过深化“三教改革”,促进学生“三阶成长”,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学导式教学法。
即自学:完成课前导学任务;解疑:教师解答知识疑点;演练:通过实操练习吸收理解;深化:完成课后促学内容,拓展延伸。
通过分层布置任务、实践操作等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允许程度各异的学生选择相应的资源和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劳动精神。
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研究
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研究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服装市场的不断扩大,服装表演专业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在演艺行业和时尚广告行业中,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表演技巧和时尚眼光,更需要理解时尚产业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
因此,服装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对接显得非常重要。
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界、行业界和社会各界合力。
在教育界,学校需要配备优秀的教师团队,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
教师需要具备行业背景和领先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接触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在行业界,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培养和招聘具备时尚表演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实习、招聘、职业指导等多种方式来参与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展企业内部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员工的综合能力。
在社会各界,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为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提高人才吸引和留住力。
社会组织可以依托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人才提供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和交流机会,促进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
总之,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需要教育界、行业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协作。
只有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时尚产业和市场。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Impart Knowledge and Educate People 教书育人south wind 南风 97[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1 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分析服装服饰类相关行业,目前对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开办工作室教学与服装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适应了当前服装教育发展的潮流。
1.1 国内服装专业工作室的设置情况分析传统服装专业大类,在设定专业方向的时候主要包括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两个方向,前者以艺术设计为主,后者以工艺和技术的支持研究为主。
后来,有出现了服装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等方向。
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形象设计、服装陈列、服饰设计等方向。
由此看来,以后还会出现其他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显然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所以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在本专业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局部课程的调整和分化是最好的办法。
学生在学习完毕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在高年级,转入以工作室为依托的专业小方向的学习。
这个小方向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深入学习,如工业制版设计、形象设计、品牌设计、专卖店、服装销售、服装企业管理等等。
1.2 威海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室教学模式建设威海职业学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2007-2009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并进行简单的专业小方向的设置。
工作室的设置是以教师为主,工作室的选择进入是以学生为主,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指导得心应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达到了课程工作室设置目的。
目前服装专业有16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4人,各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方向大多不尽相同。
这些都为开办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学工作室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目前各个准工作室大都运行良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比如姜华美老师指导的“服装版型”工作室,近两年就有学生获得国家级服装设计大赛的“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5个的好成绩,这是近些年来他们工作室积累的结果。
服装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服装 专 业创新 型人 才的构成 要 素与支
撑 体 系
近年 来 , 新 型人 才 培养 成 为 我 国高 等教 创
育 重 要 的关 注 点 , 也取 得 了较 为 丰 富 的理论 成
基 金 项 目 :浙 江 省 高 等 教 育 学会 研 究 项 目 ( 高教 学 会 [0 0 7号 :2 1 1 ) 浙 2 1] Y 0 0 7 作 者 简 介 :魏 静(96 )女 , 15 一 , 吉林 长 春 人 , 授 , 究 方 向 为服 装 结 构 设 计 。E-alw in@ W U eu c 教 研 m i:e ig Z.d . n j
型、 守成 型教 学 模 式转 变 为 开 拓 型 、 展 型 、 发 创
人 才 培养 的新 要求 与 服 装 专业 的特 点 , 要 培 需
养 “ 师型 ” 师 , 仅 要 有 过 硬 的专 业 知 识 , 双 教 不
造 型 教学 模 式 ; 学 内容 与 课程 设 置 上要 坚 持 教
供“ 原动 力”
一
识结 构 。( ) 2 能力 结 构 : 具备 服 装造 型 设计 、 服
装结 构设计 、 服装 工艺 设计 的审美 能力 、 创新 能 力 与实践 能力 。 ( ) 新 素 质 : 有 创 新 意识 、 3创 具
创新 思维 与创造 能力 ; 具有 追求科 学 、 追求真 理 的激情 ; 有 关 注现 实 、 注前 沿 的学 术 品格 ; 具 关
具 有对传 统见解 的突破 , 已有 知识 的超越 , 对 对
既 定 成果 的反思 以及开 放 的心态 、 团结 协作 的
精神。
2 服 装专 业创新 型人 才培 养方案设 计 . 创 新型人 才 的基 础 是 人 的全 面 发 展 , 新 创 型人 才 培养 在 传授 广博 知 识 的 同时 , 要 注重 更 发展 学 生个 性 , 重视 培 养 学生 求 实探 索 的科 学 精 神 和批判 精神 。服装 专业创 新型人 才培 养 目
服装专业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服装专业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服装行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越
来越大。
因此,如何培养和实践服装专业的创意人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培养创意思维创意思维是创意人才的核心素质,也是创新的源泉。
在服装专业的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从
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开设创意思维课程、组织创意比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二、注重实践能力创意
人才的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要。
在服装专业的教育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实践课程、
实习、参加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服
装专业的教育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
习和实践。
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展览、与企业合作等方式来拓展
学生的视野和经验。
四、注重团队合作服装行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行业,
因此在培养创意人才时,应该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组织团
队项目、合作比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培养和实践
服装专业的创意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创意人才,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服装工艺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服装工艺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服装行业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
创新能力成为了服装行业发展的关键,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则是服装工艺教育的重要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服装工艺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一、服装工艺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当前,部分服装工艺教育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操作环节相对薄弱。
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服装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
然而,一些服装工艺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无法及时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
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所需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和适应。
(三)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不足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部分服装工艺教育的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方面有所欠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与需求(一)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
(二)实践能力创新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能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产品。
(三)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没有一项创新成果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
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共同实现创新目标。
(四)持续学习与适应能力服装行业变化迅速,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摘要】技工学校在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方面面临一些挑战,本文从当前技工学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企业合作与实习环节、实践课程设置优化、导师制度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项目推进与拓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分析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探索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向。
建议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实习环节,优化实践课程设置,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推进校企合作项目。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入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通过社会对技工学校服装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为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校、企业合作、专业人才培养、实习、实践课程、导师制度、校企合作、建议、发展方向、社会需求、模式探索。
1. 引言1.1 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技工学校一直是培养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培养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在服装专业领域,技工学校的培养模式更是受到各方瞩目。
如何通过与企业合作,优化实践课程设置,建立导师制度,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成为技工学校不可回避的课题。
2. 正文2.1 当前技工学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而服装专业是一个融合了设计、制作和销售等多方面技能的学科。
在当前的技工学校中,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技工学校对服装专业的关注度不高。
由于服装专业并非传统的技术技能类专业,学校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上往往不够重视。
这导致了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水平。
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滞后。
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技工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应该与时俱进。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不够密切。
服装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直接影响着其职业发展。
服装工艺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服装工艺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尚行业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服装工艺人才至关重要。
服装工艺教育不仅要传授传统的技术和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着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和个性化的追求日益提高,服装行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创新型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新颖的制作工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他们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将科技、文化、艺术等元素融入服装制作中,创造出更具市场价值的作品。
此外,创新型人才还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及时捕捉时尚潮流的变化,调整设计和生产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于整个服装行业来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服装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当前服装工艺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陈旧当前的服装工艺教育中,部分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艺和技术上,对于新兴的材料、工艺和设计理念涉及较少。
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缺乏创新的基础和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上,许多学校仍然以理论讲授和示范操作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和制作中。
3、实践环节不足服装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往往不足。
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难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无法真正掌握服装工艺的精髓。
4、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创新思路。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1、优化教学内容(1)及时更新教材选用能够反映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随着服装与服饰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这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和实施培养计划,通过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要求。
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可以开展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开展企业实习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工作流程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能够建立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机会。
可以进行毕业设计与企业合作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更贴合实际需求,提高作品的专业水准和市场竞争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和技术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实际、更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与此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和项目合作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面临一些挑战。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安排,以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学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既有挑战又有机遇的领域。
关于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专业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论文
关于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专业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论文关于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专业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论文温州大学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所具有本科展示陈列专业的学校。
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暴满的情况下,展示陈列作为最畅销的专业,其使命是把教育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具有市场潜力的展示造型与陈列设计专业人才。
对展示陈列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同于传统的服装设计类学生,其接触社会后,更多需要的是与人接触、沟通,以及对企业导购人员的培训。
如今,我国的企业已开始越来越重视员工演讲能力的培养,就服装企业而言,造型师、陈列师以及销售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讲演能力,甚至是英语表达能力。
为达成这一目标,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演讲能力已成为服装展示陈列方向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即核心创业能力,这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14 年人才培养方案里,已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沟通交流基本技巧与能力、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有效表达自己思想与意愿能力的人才。
故基于“ 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双向提升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将成为本专业的探究重点。
1 “ 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服装展示人才培养特点Boyles 在研究中提出,21 世纪的创业教育,需致使学生得到知识( Knowledge)、技巧( Skills)、能力( Abilities)三方面的完备与提升,简称21stCentury KSAs,从而判断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具体内容如图 1 所示。
本文所探究的基于“ 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陈列人才培养途径,完全符合 21 世纪 KSAs 的培养方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任务驱动性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强调学习活动与任务问题相结合,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法。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当代,服装在社会时尚界发挥重要地位,在各个院校中也开展了服装设计专业,保证能为现代发展提供先进人才促进该领域的积极发展。
因此,在文章中,针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几点有效意见,以供参考。
标签:服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服装和服装设计都具备一定艺术性,在对服装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工作的一体化。
因此,在对该领域的人才进行培养期间,要构建完善的执行方案,保证能扩展自身思维,促进人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服装与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现代社会积极发展下,时尚得到普遍重视。
在服装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要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总体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服装和服装设计专业特色认识,还需要提高该方面的能力,保证在设计工作中,能对现代文化充分融人,以实现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
将服装设计专业作为时尚发展的主要部分,在设计期间,引入先进色彩,保证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同时,还需要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评估,促进规划工作的完成。
但是,该工作的执行,还需要符合我国服装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需求。
第二,在服装设计领域,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发展。
当对服装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根据严格要求,将理论作为要点,保证渗透到实践工作中实现融合。
第三,加大力度对服装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为了确保培养工作的合理实施和积极发展,需要针对其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结合教学计划,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为工作整体提供便利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学生还需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当学习服装和服装设计知识的时候,学生要充分掌握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方案以及一定技巧等,并对该领域做出详细分析和理解,保证学生在整体上掌握具体流程,从而设计出符合市场发展的服装产品。
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概述技工学校在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教育培养模式。
本文将探讨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为技工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企业需求分析企业服装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技工学校在设立企业服装专业时,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动态。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了解关键技能和职业要求,从而为学生培养提供指导。
模拟实践环节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服装专业人才,技工学校应该建立模拟实践环节。
这可以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来实现。
实训基地应该模拟真实的企业服装生产环境,提供各种先进的设备和工具,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
实训基地可以与企业合作,将真实的生产项目引入实训环节,让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实施。
实践项目的设计技工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设计和开展一系列实践项目。
这些项目应该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技工学校企业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要求来确定。
核心课程应该涵盖从基础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全方位培养。
例如,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质量控制等课程可以作为核心课程。
选修课程除了核心课程,技工学校还应该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
选修课程可以包括面料选购与评价、服装营销策略、时尚趋势研究等内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专业素养。
实习实训机会与企业合作技工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与企业合作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可以学习到更多实际技能,并且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实习评价与指导技工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与指导机制。
这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专业创业人才培
养途径探索
温州大学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所具有本科展示陈列专业的学校。
在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暴满的情况下,展示陈列作为最畅销的专业,其使命是把教育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具有市场潜力的展示造型与陈列设计专业人才。
对展示陈列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同于传统的服装设计类学生,其接触社会后,更多需要的是与人接触、沟通,以及对企业导购人员的培训。
如今,我国的企业已开始越来越重视员工演讲能力的培养,就服装企业而言,造型师、陈列师以及销售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讲演能力,甚至是英语表达能力。
为达成这一目标,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演讲能力已成为服装展示陈列方向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即核心创业能力,这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方案里,已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沟通交流基本技巧与能力、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有效表达自己思想与意愿能力的人才。
故基于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双向提升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将成为本专业的探究重点。
1 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服装展示人才培养特点
Boyles 在研究中提出,21 世纪的创业教育,需致使学生得到知识( Knowledge)、技巧( Skills)、能力( Abilities)三方面的完备与提升,简称 21stCentury KSAs,从而判断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创
业能力(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具体内容如图 1 所示。
本文所探究的基于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陈列人才培养途径,完全符合 21 世纪 KSAs 的培养方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1) 任务驱动性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强调学习活动与任务问题相结合,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法。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逐步掌握相关知识技巧和信息技术,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创新性思维。
此时,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且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可充实和丰富学生自身演讲方面的知识、能力。
( 2) 阶段性演讲演练西班牙奥威尔多大学( University of Oviedo),针对部分工程类大四学生进行一学年的三阶段演讲演练培训计划。
这一计划,从 2009 年起开始,至今已连续实施四年,结果发现,每年参与培训的所有学生在毕业答辩时,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且全部拿到 A+,其中 82%的学生甚至取得A+中的突出表现荣誉。
而这一批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无一不成为个人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甚至顺利创业。
本培养途径借鉴阶段性培养的方式,以阶段性任务为导向,阶段性成效为评判标准,从而取得演讲能力的阶段性提高。
此外,高阶段学生对低阶段学生的学习进程负有责任,体现在经验交流与借鉴上。
( 3) 系统性成效评估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为参考,针对其优缺点设计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成效评估系统。
首先,针对学生对于演讲体验和技巧的掌握进行评估;其次,针对四个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评价体系中所涉及到的考核内容进行评估。
依据以上三方面特点,可见本培养途径围绕21 世纪 KSAs 培养主旨,以提高其认知能力,着力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社交能力;重视学生各阶段培养成效,以提高其行为导向能力。
而认知、社交、行为导向三方面创业能力的提高,标志着演讲能力的全面提高,而创业自我效能感也在阶段性过程中得以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双向提升的良性循环。
2 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服装展示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基于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双向提升的服装展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沟通和培训能力的展示造型与陈列设计专业人才,大幅度提升其创业优势。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模式分为四个阶段,针对大二至大四三个年级的学生,实践这一培养途径。
阶段性任务与成效如表 1 所示同时采取录像录制的方法给学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个人日后的回顾,并作为可供下一届学生参考的资料。
3 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服装展示人才培养评估方法
本培养途径将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 Kirkpatrick Model) 为参考,根据其优缺点,针对本培养途径所涉及的演讲体验和技巧、四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四个阶段需要提高的能力,以及柯式四级
评价体系中所涉及到的考核内容,即反应评估( Reaction)、学习评估( Learning)、行为评估( Behavior)和成果评估( Result),进行评估系统的再设计,旨在评测演讲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服装展示人才培养途径取得的效益,以及为日后改进、完善该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第一级反应评估在于评估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满意程度,以对师风的评价和对个人提升的帮助量评估为主,内容包括教师的课程设置、创新性、主动性和工作情绪及学生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的提升程度。
第二级学习评估则是为了测定学生的学习获得程度与技能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艺术、音量控制、高质量的 PPT 制作和虚拟店销售额的提升程度。
而第三级行为评估,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程度以及能力提高程度,内容包括学生经验值的提高、沟通能力的提高、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到了第四级成果评估阶段,则主要是对培养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对学生参加大赛、就业、演讲比赛、创业轮岗等情况进行评估。
4 结语
作为新兴专业,服装展示设计因其专业特色,响应全球教育界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正着力为服装行业培养一批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语言表达、讲演授课能力的创业型展示陈列人才。
本培养途径以国际教育趋势为起点,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以服装行业需求为导向,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创业人才培养为终点,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