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地震危害

合集下载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对于受灾地区的人们来说是灾难,而对于全球地震是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的有效而唯一的途径.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风给内陆地区带来难得一遇的水汽对于缓解干旱,净化空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地震的危害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

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除此之外,地震还会带来次生灾害,主要有:1.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

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

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简述地震的危害和救助

简述地震的危害和救助

简述地震的危害和救助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的特点。

震灾严重,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四,地震灾害的损失触目惊心。

那地震都会出现那些灾害呢?一般分为原生灾害(直接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原生灾害外,还会带来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

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等。

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火灾:地震火灾多是因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

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火势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往往酿成大灾。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滑坡。

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引起水库、江湖决堤,或是由于山体崩塌堵塞河道造成水体溢出等,都可能造成地震水灾。

而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人的心理创伤等社会性灾害称为诱发灾害。

对此,我们理应时刻保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当面临地震灾害时,我们才能准确应对。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能惊慌。

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备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乱。

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

底层建筑可以尽快有序撤离至开阔场地,并抱头下蹲。

高层建筑应尽快缩小目标并使身体保持在结实的屏障之下,以免被击中。

比如此刻正在教室内,那么我们应该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头部躲进课桌下,绝不要乱跑。

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在操场或室外或者已跑到室外,可迅速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地震的危害PPT课件

地震的危害PPT课件

.
7
• 51、1997年5月10日,伊朗东部靠近阿富汗边境地区发生里氏7.1级
地震,共1560人死亡。
52、1998年2月4日,阿富汗塔哈尔省发生里氏6.1级地震,至少
4500人死亡。
53、1998年5月30日,阿富汗北部塔哈尔省再次发生里氏6.9级地
震,4000多人死亡。
54、1998年7月17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的里氏7.1级海底地震
地震的危害
地震
.
1
关注地震
.
2
20世纪以来全球地震事件
• 1、1905年4月4日,印度、克什米尔边境发生8.0级地震,死亡 1.88万人。 2、1906年1月31日,厄瓜多尔大地震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 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 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3、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损失5亿美元。 4、1906年8月17日,智利帕尔瓦莱索发生8.4级地震,死亡2人, 损失2.56亿美元。 5、1907年10月21日,原苏联杜尚别发生8.0级地震,死亡1.2万人。 6、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西西里岛默西拿发生7.5级地震,死 亡12.3万人。 7、1915年1月13日,意大利罗马以东阿韦扎诺发生7.0级地震,死 亡2.99万人。 8、1920年12月16日,中国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死亡20万人。 9、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10、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横滨发生8.2级地震,死亡9.9万人, 损失28亿美元。. Nhomakorabea5
• 31、1970年5月31日,秘鲁发生7.7级地震,死亡6.68万人,损失5.07 亿美元。 32、1971年2月9日,美国洛杉矶发生6.5级地震,损失约10亿美元。 33、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发生6.2级地震,死亡1.2万人, 损失10亿美元。 34、1976年2月4日,危地马拉发生7.9级地震,死亡2.28万人,损 失10亿美元。 35、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7.8级地震,死亡24万人,损 失150亿元人民币。 36、1977年3月4日,罗马尼亚弗朗恰发生7.2级地震,损失20亿美 元。 37、1978年9月16日,伊朗东部发生7.7级地震,死亡约2.5万人。 38、1980年10月10日,阿尔及利亚阿斯南发生7.7级地震,死亡约 2万人,损失60亿美元。 39、1983年5月26日,日本秋田发生7.7级地震,损失65.6亿美元。 40、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海发生8.2级地震,造成墨西哥城0.5 万人死亡,损失70-80亿美元。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危害包括:
建筑物和设施损坏: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公共设施、道路、桥梁等建筑物和设施严重损坏,甚至倒塌。

生命损失: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地面开裂等,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环境污染:地震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社会经济影响:地震可能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受到破坏,交通、通信中断等。

心理和精神影响:地震可能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创伤,需要心理治疗和支持。

因此,地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地震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地震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地震的危害具体有哪些(一)什么叫地震灾害1、地震灾害。

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振动,直接和间接地对社会及自然造成破坏。

直接破坏如:由于地面强烈震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冒水、喷沙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

这种由地震引起的破坏,统称为地震灾害。

2、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的地震使山体崩塌,造成滑坡和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造成瘟疫流行;引燃易燃易爆物造成火灾、爆炸;由于破坏管道造成毒气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对人畜生命造成威胁等等。

城市是个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造成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如1975年2月4日我国海域发生的7.3级地震,造成鞍钢因此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造成营口水电设施被破坏,全市停水停电,使城市瘫痪。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使开滦矿供电中断,用水猛增,矿井被淹;使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导致30多人丧生;使化工厂阀门被破坏并溢氯毒死5人。

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宿7.5级地震,使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被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导致火炉翻到一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因而化为灰烬。

地震引起人体的损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建筑物的坍塌、煤气泄漏、触电、溺水和火灾。

其中最多的致伤致死原因是建筑物坍塌。

此外,地震的震动和恐怖心理,会使原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的人病情加重、复发或猝死。

3、地震是引起火灾的原因。

强烈地震发生后,随着房屋的倒塌,电网被拉断,煤气、油库、石油及天然气挂鲜活易燃易爆危险品被破坏并遭遇明火而引起火灾。

据历史资料记载,火灾是地震时最常见的一种次生灾害。

4、地震时要注意水患。

地震如果发生在沿海,能激起巨大的海浪,造成海啸。

发生在水库附近时,则易造成坝堤震裂,出现意外的险情。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有哪些(一)什么叫地震灾害1、地震灾害。

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振动,直接和间接地对社会及自然造成破坏。

直接破坏如:由于地面强烈震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冒水、喷沙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

这种由地震引起的破坏,统称为地震灾害。

2、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的地震使山体崩塌,造成滑坡和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造成瘟疫流行;引燃易燃易爆物造成火灾、爆炸;由于破坏管道造成毒气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对人畜生命造成威胁等等。

城市是个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造成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如1975年2月4日我国海域发生的7.3级地震,造成鞍钢因此停电停水而冻结,高炉停产;造成营口水电设施被破坏,全市停水停电,使城市瘫痪。

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使开滦矿供电中断,用水猛增,矿井被淹;使天津碱厂白灰埝滑坡导致30多人丧生;使化工厂阀门被破坏并溢氯毒死5人。

1964年6月19日,日本新宿7.5级地震,使油库受震起火,大火烧了360小时,直至原油被烧尽,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

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导致火炉翻到一起大火,供水系统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10平方公里市区因而化为灰烬。

4、地震时要注意水患。

地震如果发生在沿海,能激起巨大的海浪,造成海啸。

发生在水库附近时,则易造成坝堤震裂,出现意外的险情。

尤其是水库,如果决口,必将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比如,1786年6月1日我国四川省康定南发生7.5级地震,大渡河沿岸山崩引起河流堵塞,断流10日后河道溃决,高数十丈的洪水汹涌而下,淹没民众十万余人。

所以,平时要做好抗震加固等预防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二)地震是怎样破坏房屋的。

地震时房屋的破坏,是由于地震波在短时间内强烈冲击的结果。

地震波的冲击使房间产生复杂的震动,当超出房屋的抗震能力时,房屋便会被破坏。

地震会造成什么危害

地震会造成什么危害

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193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却烧毁了70万幢。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等级表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地震震级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危害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
地 震 导 致 的 次 生 灾 害
人类历史上的大地震
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 震级(里氏):7.5 / 死亡人数:25926 / 财产损失:1.16亿美元
地震灾害是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威 胁最大的自然灾 害,号称群灾之 首。平时我们都 略微了解到地震 的一些危害,但危 害具体有哪些呢? 哪位小朋友愿意 来说一说?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 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 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 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 疫等次生灾害.此外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 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 苦和人们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 直接损失更大的伤害!
主要危害分类:
①造成很多人死亡、受伤。
地 震 中 受人死亡、受伤。 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 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 震 导 致 的 建 筑 物 倒 塌
主要危害分类:
①造成很多人死亡、受伤。 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 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③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2008年:中国四川省汶川/ 震级(里氏):8.0 / 死 亡人数:68,000 / 财产损失:200亿美元
2011年:日本(本州.宫城)大地震/ 震级(里 氏):9.0 /死亡人数:不详/ 财产损失:不详
地震的危害是巨大的 那些在地震中 失去生命的人是不幸的 孩子们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还活着 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也应该向死去的叔叔阿姨们 那些和我们一样大的小伙伴们 送去默默的祝福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地震的好处对于受灾地区的人们来说是灾难,而对于全球地震是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的有效而唯一的途径.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风给内陆地区带来难得一遇的水汽对于缓解干旱,净化空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地震的危害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

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

除此之外,地震还会带来,主要有:1.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

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

地震ppt课件免费

地震ppt课件免费
叫方法等。
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自救技能
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躲避、保护自己,以 及被困时如何保持生存。
互救技能
了解在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互救、救援,包括正 确使用救援工具、救援注意事项等。
心理调适
提供地震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受灾者缓 解心理压力、重建可能发生的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
01
02
03
地震监测网络
利用大量地震监测仪器, 实时监测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中心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 处理,分析出地震发生的 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
预警发布系统
将分析结果通过广播、电 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 传递给公众,以便及时采 取避震措施。
地震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
塌陷地震
总结词
由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矿井开 采或地下工程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人工地震
总结词
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炸、大规模爆 炸等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 炸、大规模爆炸等引起的地下震动。 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人类活动较为密 集的地区,如城市、工业区等。
地震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地震的基本知识 • 地震的形成原因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的危害与影响 • 地震的救援与重建 • 地震的安全教育
01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
地震
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 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集聚的能
量,形成地面的震动和变形。
地震波
地震发生时,会以震源为中心向四 周传播的弹性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两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 为在地表传播的波。

地震带来的危害

地震带来的危害

优选文档地震常常造成严峻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倒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庞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峻破坏所引起。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别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庞大损失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肯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缺乏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庞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操纵,吼叫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

地震带来的危害以及地震小知识

地震带来的危害以及地震小知识

地震带来的危害以及地震小知识地震引发的一系列危害火灾:这是首屈一指的地震次生灾害。

烈火不仅烧毁住宅和各种建筑物,还会烧死烧伤人。

在强烈地震时,尤其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地区的地震,其火灾往往比地震本身还可怕。

海啸:海啸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是海震的主要次生灾害。

但在我国大陆沿海,一般不会发生这种灾害。

瘟疫:1556年华县地震时,瘟疫或流行性疾病曾夺去数以10万计未被地震压塌而死的灾民的性命,可见瘟疫这种次生灾害也是极为可怕的。

瘟疫的产生完全是由地震压塌的人、畜、禽的尸体腐烂、细菌蔓延引起的。

一场强烈地震后,要赶快清除和深埋人畜家禽的尸体,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防止瘟疫的滋生和蔓延。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原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原坡发生崩塌或滑坡。

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如使水库的坝体开裂倒毁或使大河的堤坝决裂,都会造成水灾。

此外,地裂、泥石流、喷砂冒水、地面塌陷、有毒液体和气体的外溢泄漏、地面变形等等也都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它们都可能致人死伤、破坏建筑物、破坏交通运输,毁坏耕地农田等。

因此,我们对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不可等闲视之,而应积极地防御。

地震小知识1.什么是震级?什么是烈度?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地震大小的量度。

目前记録到的最大震级是8.9级。

一次地震只能有一个震级。

震级相差1级,能量约差30倍。

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烈度分为Ⅻ度。

一般来说,震中区烈度最高,破坏最大;距震中区越远,烈度越低,破坏程度也越小。

例如1975年7月28日唐山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而在北京的破坏程度只有Ⅴ度。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却是随距离震中的远近而不同,有时还会存在数个烈度异常区。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而且还跟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特征等有关。

一般而言,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较小,但震中区破坏程度较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较大,而震中区烈度则较轻。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

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致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

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

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火灾:地震火灾多是因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

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火势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往往酿成大灾。

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瘟疫: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水源、供水系统等遭到破坏或受到污染,灾区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故极易造成疫病流行。

社会条件的优劣与灾后疫病是否流行,关系极为密切。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滑坡。

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引起水库、江湖决堤,或是由于山体崩塌堵塞河道造成水体溢出等,都可能造成地震水灾。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

虽然如此,从古至今,地震一直追逐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并频频疯狂地破坏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在地球上就要经受地球的“抖动”。

地震被称作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是因为地震带来的灾害太多了也很严重的影响力人们的生活。

一:震后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1.地震发生后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

地震发生后直接造成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河流改道、地表变形,以及喷沙、冒水、大树倾倒等危害。

如果地震发生在海边或海底,还会形成海啸。

1960年5月22日智利8.9级特大地震引发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啸,不仅智利海岸遭到袭击,十几米高的巨浪还以640千米的时速横扫太平洋,22小时之后在日本沿岸登陆,造成灾害。

2004年12月26日一场大地震引发印度洋海啸、导致大约23万人死亡或失踪以来,造成的灾害之大,令人震惊。

此外,在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2.间接灾害即(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层面的,例如: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二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与坏处

地震的好处对于受灾地区的人们来说是灾难,而对于全球地震是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的有效而唯一的途径.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而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风给内陆地区带来难得一遇的水汽对于缓解干旱,净化空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地震的危害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

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除此之外,地震还会带来次生灾害,主要有:1.火灾:由房屋倒塌、煤气泄漏和明火引起;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 波及P波。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

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

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地震各个等级造成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地震各个等级造成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 确地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设置疏散通道:在社区内设置明确的疏散通道,确保居民在地震发生时 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建筑物。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 确地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预防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精度和时效性。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施工监管,提 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加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教育,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3-4.5级地震虽然可能造成一定危害,但通过加强灾情收集和评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以及加强预 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危害:造成建筑物破坏,人员 伤亡
• * 提醒老人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避难措施。 • * 指导老人如何在家中、社区等场所进行应急避难,如寻找坚固物体躲避等。 • * 加强老人对地震应急知识的了解,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 针对儿童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 通过卡通、动画等形式向儿童普及地震基本知识, 提高其认知度。 * 教育儿童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应对,如保持冷静、就地避难等。 * 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防震减灾的习惯,如不在高处放置易落物品等。
加强防灾减灾教育:通过各种渠 道向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 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地震 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地震发生 时能够迅速响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地震 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 息,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和机会
具。
开展针对残疾 人的防灾减灾 培训和演练, 提高他们的应 急逃生能力和 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

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

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

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

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

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

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1震级预测:由于地震是震源体应力应变积累的结果,地震震级越大,应力应变的强度就越大,积累的时间往往越长,震源区的体积也就越大。

这些特点反映在地震前兆上,则表现为震级大时,地震前兆异常主要指趋势异常的持续时间长,前兆异常的空间展布范围亦大。

国内外地震专家将其归纳为两个预测公式,即M=A+BlgT和M=C+DlgR。

前者是震级M与异常持续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后者是震级与异常分布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

刚才感觉地震了一下

刚才感觉地震了一下

刚才感觉地震了一下
1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瞬间带来巨大的危害。

地震可造成极端气象变化,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大面积海啸、强烈狂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使得目标区域受到严重破坏。

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地表受到破坏而产生碎石、岩石等悬空物及岩浆,使得人们出现财物损失和生命危险。

2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发生后,如何做出适当的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导,以便尽早获得到救援。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性质,制定一个有效的地震应急预案,以备地震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应在居住、就学、工作场所等备有防御地震。

紧急情况下,将地面凹凸不平处作为避雷金属,安装地震仪进行监测,减少地震危害。

3预防地震:
防御地震一般要从预防地震源头入手。

因此,应积极发挥地质勘查、隐患排查、污染治理等作用,改善潜在的地震灾害环境。

同时应加强台风等天气灾害的防御工作,以降低台风带来的海啸、洪水等地震灾害。

在建筑和大型设施中,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以减少地震对这些建筑和设施所造成的伤害。

4减轻地震危害:
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地震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要按照当地情况,制定一定的预警机制和计划,及时有效地应对地震灾害,有效减少地震的危害。

例如,根据经验,在台风灾害期间应采取对机场、港口、道路、电力系统等实施迅速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5结论: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大的威胁之一,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防御措施,包括预防地震源头、准备地震应急预案,以及在发生地震后有效地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

只有综合考虑上述措施,才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以来的两次巨大自然灾害的叠加,客观上促使投资需求的增加,通胀压力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最急迫的是增加供给,要适当限制能源、粮食、钢材、建筑材料等经济基础性重要产品的出口,积极开拓进口渠道。

在大灾面前,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市场价格,企业也要讲政治,降低利润追求,通过增加产量和销售规模吸收相应要素成本。

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市场建设,尤其是股票市场的稳定。

⊙陈学军
继南方雪灾之后,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又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

截至5月21日12时,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计失踪32666人。

自然灾害在夺去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同时,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破碎也造成了受灾地区人民难以抹去的心灵创痛。

目前,冷静、客观地分析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至关
重要。

一般来讲,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后果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损失、人道灾难和生态破坏。

其中,经济损失又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及对宏观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影响。

自然灾害直接损失的评估本身并不是经济学家所要研究的内容,这些工作主要依赖于建筑、工程、结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家完成。

自然灾害直接损失主要包括建筑物、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的存量部分的损害,以及废墟清理、紧急救助服务成本等。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与就业相关的收入损失和间接损失。

间接损失界定虽然在理论界没有形成共识,一般包括因灾害遭到破坏的企业,其生产或经营活动被迫终止所造成的损失、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收入损失以及商业活动停止造成的损失。

灾害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次生影响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指标——GDP、消费,受灾害影响的通货膨胀、以及政府救助资源的再分配
和恢复重建的效果。

自然灾害经济学家认为,从对已经发生的人类所遭受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分析表明,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

一般自然灾害在短期内有影响作用,很难构成对整个国家巨大的资本市场根本性的扰动。

即使是在1918年——1919年世界范围内暴发的流感也没能够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比如,1995年9月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虽然对路易斯安娜和密西西比两个州的经济造成相当大程度的损害,但是这些州总的GDP也不及美国当年GDP的2%。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估计,尽管灾难直接导致了受灾地区失去23万个就业岗位,但是从灾难发生当月的全国就业数据来看,只有3.5万人失业。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自然灾害对经济活动影响作用是与经济潜能相反的。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力资本是经济资源的主导因素,地震灾区数十万人的伤亡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人道灾难,但对于绝大多数幸存者来讲,他们是灾后重建任务巨大的资本存量和经济潜能。

2008年发生在我国四川的汶川“5·12”特大地震灾难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对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场可怕的梦魇,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人道灾难。

所以说,“5·12”特大地震灾难造成的后果主要是人道灾难。

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对灾难事件的及时响应,并举全国之力最大程度地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充分彰显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更加团结的中国人民共同抗击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秩序安定。

作为最为重要的一面,社会稳定是灾后重建、取得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

另外,中国政府在整个救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闻开放程度,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因此,中国政府在灾后重建方面与国际社会合作将会非常顺利。

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数据目前正在评估中。

受灾地区主要是四川省绵阳地区。

风险评估公司AIRWorldwide表示,中国四川省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00亿元左右,将其作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参考数据。

通常,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都是由政府财政全部负担,2007年我国全年财政收入高达5.13万亿元,其中四川省财政收入为1384.7亿元。

同时,2007年我国财政超收收入为7239亿元。

所以,中国政府有雄厚财政收入的基础,作为不到整个财政收入3%的灾害直接损失并不会撼动中国经济。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并不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绵阳作为受灾严重地区的最大工业城市,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9户,2007年共完成工业产值537.5亿元。

所以,地震灾害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虽然四川天然气的储量占到全国的40%,产量占到22%,但是,地震并没有对天然气产地四川东部造成大的影响。

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主要是有色金属行业。

锌矿、铅矿和铝矿及其冶炼厂受到了直接影响。

2007年,四川省铅精矿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0.01%;锌精矿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至10%。

电解铝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9%。

短期内会影响到全国的金属材料价格,但是,地震本质上本没有造成自然资源的损失,只是对企业厂房、电力及交通基础
设施破坏。

地震灾害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不可忽视。

2007年四川的GDP为10505亿元,占全国GDP的4.2%。

其中,旅游总收入为1217.3亿元,约占比重为11.6%。

地震灾害对四川第三产业支柱旅游业的冲击是最大的,地震灾区几乎覆盖了四川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因此将使全国GDP减少约0.48个百分点。

虽然自然灾害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言往往都是局部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显著影响绝大多数是短期表现,但是有些短期内的影响会导致产生长期性影响。

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来说,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政府往往要提前做财政预算,遇到大灾难的时候还要追加预算,遇到毁灭性灾难的时候,还会有国际借贷,这会对整个政府的支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意味着会有更多政府公债即将发行。

正如人们所预期的,2008年5月16日,财政部发行2008年第七期记账式国债271.5亿元。

为满足灾区重建资金需求,2008年5月15日,人民银行决定,对受灾严重的成都、绵阳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追加救灾支农再贷款限额15亿元和再贴现限额10亿元。

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大特点。

次生经济影响主要表现是因灾害产生的通货膨胀。

一般来讲,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可能有两种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第一,由于灾后恢复建设的债务负担累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

灾后重建是向社会施加的一种成本,政府必须对此进行巨额的财政支出。

因为灾难的深度影响,政府可能负担不起额外的债务累积。

政府可能通过中央银行发行更多货币来缓解财政危机,印制过多货币的结果就是加大通胀压力。

所以,在应对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问题上,中央银行要保持政策的独立性。

第二,受灾地区经济基础遭受损害,因市场紊乱造成通货膨胀,食品、建筑材料、能源价格高企。

严重灾害可能会造成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尤其是对基础消费品和粮食价格。

政府在短期内要在受灾地区
进行适当价格控制。

总的来讲,2008年以来的两次巨大自然灾害的叠加,客观上促使投资需求的增加,通胀压力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最急迫的是增加供给。

因为自然灾害会使经历灾难的人们心理上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他们的生产能力;自然灾害必定减少GDP存量;自然灾害必定减少存货。

因此,要适当限制能源、粮食、钢材、建筑材料等经济基础性重要产品的出口,积极开拓进口渠道。

鉴于目前我国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驾驭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是对全社会的考验。

在大灾面前,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市场价格,否则,企业提高生产力冲动受到制约,供给增加将不得实现。

企业也要讲政治,降低利润追求,通过增加产量和销售规模吸收相应要素成本。

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市场建设,尤其是股票市场的
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