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精思(节选)教案设计(二)
《熟读精思》教案
《熟读精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及介绍“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
2. 第二课时:学习《熟读精思》第一课《论语》选段。
3. 第三课时:学习《熟读精思》第二课《孟子》选段。
4. 第四课时:学习《熟读精思》第三课《庄子》选段。
5. 第五课时:学习《熟读精思》第四课《荀子》选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理解并鉴赏文言文。
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掌握“熟读精思”的方法。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导入:讲解“熟读精思”的含义和重要性。
(2)介绍《熟读精思》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内容。
(3)讲解学习方法:如何进行熟读和精思。
2. 第二课时:(1)讲解《论语》选段,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2)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
(3)让学生进行熟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3. 第三课时:(1)讲解《孟子》选段,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2)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
(3)让学生进行熟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4. 第四课时:(1)讲解《庄子》选段,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2)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
(3)让学生进行熟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5. 第五课时:(1)讲解《荀子》选段,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2)分析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现象。
(3)让学生进行熟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熟读精思。
3.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对某个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熟读精思教学设计
《熟读精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课作为预备年级的文言课文,有一定难度。
同时作为"读书有味"单元重点篇目,其学习过程对学生终身发展,形成良好的诵读阅读思考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从学习较易掌握的诵读习惯入手,调动声音、行为等因素,活跃课堂气氛,体验感知熟读的趣味。
然后在文言词句方面的答疑后,充分发动学生围绕"熟读精思""不求甚解"两种表面看似矛盾的该书法,通过自己阅读体会,感受熟读与精思的关系。
最后顺势点拨引用与疏理层次的作用。
整个教学贯穿熟读精思读书法的精髓,不求面面俱到,激发学生主动感知中体悟。
《熟读精思(节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2.能根据课后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
教师: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推荐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名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探究共学1.出示第一自然段,师引导学习,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由课文题目引入熟读、精思两个词语。
(2)指名读课文,评价,指导学生学习本段的读书方法。
a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b 引导学生按熟读的要求诵读本句。
c好处:“久远不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待解说,自晓其义”。
(3)读了作者的读书方法,你明白了什么呢?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介绍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出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熟读与精思有什么关系?(1)引导学生诵读课后第四题。
(2)你们搜集的有关于治学的名言吗?谁来说一说。
5.了解“朱子读书六法”。
语文教案:熟读精思
语文教案:熟读精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熟读课文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熟读精思的学习习惯;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教材《熟读精思》第一单元;2.学生课本、教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熟读精思的思考。
-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熟读精思”这个词呢? - 学生:有。
- 老师:那么你们觉得,“熟读精思”是什么意思呢? - 学生:我觉得“熟读精思”就是把课文读熟悉了,然后再去思考里面的意思。
2. 讲解(15分钟)引导学生对“熟读精思”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后,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
熟读精思确实就是要把一个课文读熟悉,并且思考其中的意义。
熟读,就是要把课文反复阅读,掌握其中的内容和结构。
精思,就是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其中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3. 实践操作(30分钟)在学生对“熟读精思”的基本理解后,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操作。
- 老师:同学们,请打开教材第一单元的课文《小草》,我们一起来进行熟读和精思的实践操作。
- 学生:好的。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分段进行熟读,并在每一段之后进行思考。
-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将课文分为若干个段落,每读完一个段落后,思考一下这个段落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层次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理解。
- 学生:好的。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导,将课文进行熟读和精思。
4. 分享交流(15分钟)学生们完成熟读和精思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们互相倾听和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熟读和精思了吗?每个人都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吧。
学生们依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5. 小结(5分钟)在分享交流结束后,老师进行小结。
- 老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熟读精思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精思,我们才能够深入思考其中的深层次内容。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1 熟读精思(节选)》教案_19
《熟读精思》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治学名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精思”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回忆《观书有感》引入《熟读精思》。
1、导入:“半母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写自己读书获得新知的畅快。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关于读书的。
大家边看老师写题目边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
板书:熟读精思(节选)2、解题:师:题目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语,谁来谈谈你的理解?(指几名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3、出示学习目标:师:今天,这里的“熟读精思”不仅有这些意还是著名哲学家朱熹总结出来的一种读书方法,请看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A:熟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B: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积累治学名句。
二、读通课文,合作交流,理解课文的意思。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认真练习朗读,读通课文。
(5分钟后比谁读得最流畅)1、学生自由练习读通课文。
2、分组、分段反馈读书情况,其他学生订正错误。
3、指一名优等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根据听到的读音和停顿做出标记。
4、学生根据标记再次练习朗读。
5、再次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二)出示自学指导二:结合注释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
比谁理解得最准确。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哪组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选代表汇报第一段理解结果,其他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理解方法。
3、总结并板书:养成习惯。
4、按照本段提倡的读书方法再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学以致用,读得真精神,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按照上面的方法分组指名理解第二段、第三段。
6、总结并板书:多诵遍数深入思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熟读精思》是一篇介绍古人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文言文,它与现代文不同,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准确诵读全文,理解“熟读精思”的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文章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精思”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测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语。
教师借助《劝学》引入并归纳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这些时教师平时观察及调查所得),然后过渡到今天的学习目标(幻灯片提示)。
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题目。
1:要求学生在阅读提示里找对文章题目的解释。
(要求学生用笔画出来)。
2:介绍作者(看幻灯片)。
三: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问题设置:文中熟读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要求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包括句读及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情况)。
2: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并思考问题)。
1) :引导学生明确熟读的具体要求(幻灯片归纳明确)。
2) :考察本段的部分实词虚词意思(口头测试,,幻灯片明确)。
四:带着问题精读第二段(难点突破)。
问题设置:1:本段最后一句话“此观书之法”如何翻译?(即“精思”的方法)。
2:“此”指代哪些内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问题2(幻灯片明确归纳)。
4: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字句(幻灯片揭示)。
五:归纳“熟读精思”的方法(幻灯片明确)。
六:教师配乐诵读全文,师生共同感受文章的美。
七:学生背诵竞赛。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翻译第一段。
小学六年级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调动多种诵读手段,感受熟读的趣味,建立良好的朗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体会精思与熟读的紧密关系。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熟读精思节选西师大版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5.拓展延伸,提高素养:结合文本内容,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6.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b.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引导他们关注文本的深层含义,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c.对于优秀生,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独特见解,发挥榜样作用。
3.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适时反馈,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挖掘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任务,引导他们逐步提升思考和分析能力。
4.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熟读精思(节选)》教学设计
03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重要知识点提炼
01
02
03
文本解读与赏析
通过对《熟读精思(节选) 》的深入解读,学生应掌 握文本的主题思想、情感 表达及艺术手法。
文学常识与背景
了解作者朱熹的生平事迹 、代表作品及时代背景等 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 理解文本内涵。
经典语句与段落
掌握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段 落,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节选内容
本次课程节选自《熟读精思》中 的部分章节,主要探讨如何通过 熟读和精思来提高阅读效果和理 解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思 考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文本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
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 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和思 考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习的能力。
情感。
理解深度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 者的观点,对文章中的重点语 句和段落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
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文 章进行概括和阐述,表达清晰 、有条理。
创新思维
学生在讨论环节能够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思考,展现出一定的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加强背景介绍
在引入环节可以加强对文章背景和作 者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
句子理解与表达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长句、难句,学会抓住句 子主干和关键信息,提高句子理解能力。
篇章结构与逻辑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篇章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
分析评价能力提升
文本内容分析
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把 握文本的内涵和外延。
西师大版《熟读精思》教案
西师大版《熟读精思》教案一、教材概述《熟读精思》是针对小学生编写的阅读教材,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
该教材坚持“熟读、精思、笃行”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和表达的发展规律,通过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全套教材共分为6册,每册包括课文、课文讲解、练习等部分,其中课文讲解中包括了背景知识、词语注释、情感教育等内容,练习包含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题型。
该教材既适合课堂教学,也适合课后阅读和自主阅读。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案设计针对《熟读精思》中第一册的《学雷锋好榜样》课文展开。
该课文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介绍他的事迹和精神,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培养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扬雷锋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以图片展示雷锋同志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雷锋精神的含义。
•第二步:学生朗诵《学雷锋好榜样》,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导读:介绍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
•第四步: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雷锋精神对自己的影响,并在组内分享。
•第五步: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雷锋精神的启示,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体悟。
•第六步:课堂展示,选取个别学生的作文进行分享,加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 教学重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体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雷锋精神;•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阅读理解测试: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口语表达、思维活跃程度、互动情况等进行评价。
西师大版《熟读精思》第二课时三疑三探教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熟读”与“精思”的关系,希望同学们熟读书更要多思考、善思考,都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让书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2、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5
展示
5
7
6
8
9
评价
1
3
2
10
4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围绕题目,三个段落分别侧重讲了什么?(习惯,熟读,精思)
(二)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代表评价本节课化批注
板
书
设
计
读书前的准备整顿几案,正身体,仔细读之。
21熟读精思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节选)精思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总第课时
留山中心小学20XX年春期六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第周
科目
语文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课题
21、熟读精思
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
学
习
目
标
1、深入研读,联系实际,领悟内涵,从中受到启发。
【西师大版】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21.《熟读精思(节选)》 教案
21.熟读精思(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朱熹的音像资料、挂图等;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求,推荐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中 华传统文化名著名篇。
学生: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参考 一、回忆《观书有感》 ,引入《熟读精思》 1.回忆引入:从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引入,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引导学生感悟到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写自己读 书获得新知的畅快,让我们领悟到:只有多读一点好书,才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 情操高雅!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关于读书的,大家齐读题目——《熟读 精思》 。
2.初解题目:题目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学生可谈谈自己的初步理解。
(如:要反复读 课文,把课文读熟练,同时要精心思考课文的意思。
)同时理解到“熟”即熟练, “精”即精心, 细致。
二、初读课文,提出困难 1.提出困难:那么朱熹是怎样具体谈论“熟读精思”的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 后,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普遍困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不容易读通顺,二是理解意思有难 度。
) 2.共商办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想想怎样来解决这些困难? (比如: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读好停顿;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难词难 句;和同学展开讨论等等……) 三、合作交流,解决困难 1 自学克难:学生根据如上办法,小组合作,理解难词难句,试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尤 其注意读好停顿。
2 练习朗读:以多种形式的朗读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方法如: (1)抽生展示读:检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真实的朗读状况,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和评 价。
21.熟读精思(节选)+++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1.熟读精思(节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朱熹的音像资料、挂图等;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求,推荐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名篇。
学生: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参考一、回忆《观书有感》,引入《熟读精思》1.回忆引入:从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引入,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引导学生感悟到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写自己读书获得新知的畅快,让我们领悟到:只有多读一点好书,才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关于读书的,大家齐读题目——《熟读精思》。
2.初解题目:题目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学生可谈谈自己的初步理解。
(如:要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同时要精心思考课文的意思。
)同时理解到“熟”即熟练,“精”即精心,细致。
二、初读课文,提出困难1.提出困难:那么朱熹是怎样具体谈论“熟读精思”的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普遍困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不容易读通顺,二是理解意思有难度。
)2.共商办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想想怎样来解决这些困难?(比如: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读好停顿;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难词难句;和同学展开讨论等等……)三、合作交流,解决困难1自学克难:学生根据如上办法,小组合作,理解难词难句,试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尤其注意读好停顿。
2练习朗读:以多种形式的朗读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精选5篇)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精选5篇)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熟读精思》范文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准确诵读全文,理解“熟读精思”的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文章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精思”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测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语。
教师借助《劝学》引入并归纳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这些时教师平时观察及调查所得),然后过渡到今天的学习目标(幻灯片提示)。
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题目。
1:要求学生在阅读提示里找对文章题目的解释。
(要求学生用笔画出来)。
2:介绍作者(看幻灯片)。
三: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问题设置:文中熟读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要求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包括句读及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情况)。
2: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并思考问题)。
1) :引导学生明确熟读的具体要求(幻灯片归纳明确)。
2) :考察本段的部分实词虚词意思(口头测试,,幻灯片明确)。
四:带着问题精读第二段(难点突破)。
问题设置:1:本段最后一句话“此观书之法”如何翻译?(即“精思”的方法)。
2:“此”指代哪些内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问题2(幻灯片明确归纳)。
4: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字句(幻灯片揭示)。
五:归纳“熟读精思”的方法(幻灯片明确)。
六:教师配乐诵读全文,师生共同感受文章的美。
七:学生背诵竞赛。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翻译第一段。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熟读精思》教案范文篇2【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处理停顿,搞清楚句意,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通假字:子、见,掌握一批文言实词。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文提示】1.本文分别选自《朱子大全》和《童蒙须知》。
2.作者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读精思(节选)教案设计(二)
导读: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因为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是唯一的慰藉,并可以此引发无限的遐思。
2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3继续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看世界的情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是茅盾,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等长篇小说。
他写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很有名。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天窗》。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1天窗的来历;2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讲读第一段
1自读课文1--3节,完成填空。
为了所以人们要装天窗。
天窗就是
2交流
3齐读
过渡:大人们在屋面开了天窗,在木板窗关上时,是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唯一的一点亮光。
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们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书:慰藉)
1默读4----7节,思考: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示刚才的两个问题) 2交流:
(一)11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第四节)
2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
读一读
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
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交流: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
示:透过小小的玻璃。
闪电一瞥。
小结: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板:雨脚跳雷电闪) 小小的天窗给作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想象到什么呢?女生读。
(板:风雨雷电显威力)
(录音:雷雨)这是雷雨时的现场录音,你听了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想像发言)
3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极有限,孩子们怎样从这里得到乐趣呢?(板:想象)
4引读4、5节
5通过想象,孩子们从“无”中看到了“有”,从“虚”中看到了“实”。
(二)夜晚,孩子们被逼着睡觉的时候,天窗怎样给他们带来情趣的?请四人小组学习第七节
示
学习提示:
1读一读第七节,感受文中所描描绘的情景。
2想一想,通过天窗,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如果是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象到什么呢?
交流。
板书:一小片天空辽阔奇幻的夜空
4朗读7节。
小结:从天窗中的一颗星,一朵云、一个黑影、,小孩子可以想到山、马、巨人、鸟。
(板:奇幻辽阔的天空)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会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正如文中的这句话所说。
读最后两节,思考: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板书设计:
16天窗慰藉
雨脚跳、雷电闪风雨雷电显威力
想象
一小片天空辽阔奇幻的夜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