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家教案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优秀5篇)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数学科教案主备人:韩婷婷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数一数(第2-5页)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一数”活动,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能对周围环境中与大数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突出重点的策略:与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联系,加以比较和类推。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若干个,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大数活动: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叮叮和铛铛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看图,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
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千万”,“亿”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
小班数学教案和反思30篇
小班数学教案和反思30篇小班数学教案和反思3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第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和许多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鸭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子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1.出示一只鸭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鸭妈妈要带小鸭子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鸭妈妈,几只小鸭子?引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
2.教师带小鸭子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要去小熊的家里。
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
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
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
一个红色杯子,许多个绿色杯子…二、创设情境“小鸭子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鸭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
师:鸭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
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鸭子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
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鸭子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鸭子们,你们看。
(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
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鸭子。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鸭子,每只小鸭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课小读者与大作家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读名家的作品,不仅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2.选读一位或几位你感兴趣的作家的作品,和同学交流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不同的形式采访作家,在与名家进行思想碰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运用阅读.调查.研究的方式体会作家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创作源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名作家的作品进行品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自己的见解。
2.通过不同的形式采访作家,在与名家进行交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课前精读一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准备电子课件(课本中的朗读材料)。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最喜欢阅读哪类作品?为什么?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怎样的作品才最适合我们?……二、作家与读者:作家写作时要考虑作品的阅读对象,而读者阅读作品就是和作家对话.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阅读《岁久情愈真》,了解读者从作家那里获得了精神食粮。
三、阅读思考。
1.读《蜘蛛大婶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交流:①文章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②文章中还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3.将交流的观点填入P5的“谈一谈”中。
4.教师小结。
5.阅读作品《爱的教育》——“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四、实践探索,了解分类的好处。
1.针对课前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谈自己的读后感。
2.你认为要读懂一篇优秀的文章,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3.以语文教材为例,如果我打乱课文的排列顺序和目前的分组做比较,你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4.教师小结:将作品进行分类,更有利于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找到更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式,提升自己。
5.大屏幕显示一组同类文章,学生阅读后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五、实践活动(采访作家)。
1.你觉得采访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2.你准备在采访时提出怎样的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针对采访需要注意的问题做补充。
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全册教案4篇
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全册教案4篇数学九年级上教案篇一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学生成绩差距较大。
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
努力把今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
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
完成九年级下册的内容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五种基本函数关系式,会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思想来证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定理。
3.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4.通过关於图形和证明的教学,进一步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与空间观念。
二。
本学期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采取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2.注意教科书的系统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
3.注意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5.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三。
教学具体安排。
1.第一周。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2.第二周。
等腰梯形,中位线,反证法,以及复习题3.第三周。
数据分析与决策。
4.4周。
复习数与式5.5周。
复习方程与不等式6.6周。
复习函数7.7周。
复习图形的认识8.8周。
复习图形与变换9.9周。
复习图形与坐标10.10周。
复习概率与统计11.11周。
复习课题学习12.12周。
模拟考试与讲评13.13周。
市检14.14周。
重要知识点的再梳理15.15周。
一些常见题的训练16.16周。
做往年的中考题17.17周。
考试方法和考试心理的辅导。
新人教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10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2,4题,练习十八第2~5题。
【教学目标】1、能运用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倍的认识。
2、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乒乓球、羽毛球若干,卡片。
学具:小三角形纸片、小圆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二(1)班小朋友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请看屏幕:(实物投影仪出示例3图)教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一小组和二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教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真行!学生:……学生:第二小组植树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几倍、教师:说得真棒!谁能解答吗、学生:用14÷7=2。
教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屏幕出示:第三个小组植了多少棵树、教师:你能解答吗、请小朋友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可以借助你的学具,代替树苗。
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可能用学具来摆:先摆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为1份,摆3份来表示第三个小组植树棵树。
也可以用画竖线的方式来表示:7根、7根、7根;也可能凭借前面对“倍”的理解直接说出“第三组植树棵数是3个7棵那么多。
”教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办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理解了这幅图的意思,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向同学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学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先在一个圈里画7根竖线代表7棵树苗,再在右边一个更大的圆圈画3个7根竖线,因为3个7是21,所以第三小组植了21棵。
教师:你们小组能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真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学生2:我们小组用小棒代替树苗,第一排先摆7根,第二排摆7根、7根、7根,数一数,3个7根一共是21根。
教师:太棒了!你们小组同学很善于动手操作,值得大家学习。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版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例 2、从一个七边形的某边上一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和其余各顶点,可以 把这个七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 想一想,在画一画,如果是五边形、十二边形 呢 ,n(n?3) 边形呢 ,
例 3、从一个七边形内的某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和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 个七边形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 想一想,在画一画,如果是五边形、十二边形 呢 ,n(n?3) 边形呢 ,
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参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数学活动,体会截面和几
何体的关系,学生充分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教学难点 : 同一几何体不同角度切截所得截面的不同形状的想象与截法,从切 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 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培养说理、交流的能力 二、典例精析 1、做一做 (1) 想一想 :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想一想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 分小组 讨论。 (2) 做一做 : 拿出准备的正方体,学生分小组验证刚才的想象 (3) 注意事项与效果 : ?先商定如何切割 , ?想象切割后的几何体和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 可在草稿上描出草图,并指定专 人执笔,作好记载 . ?切开实物,进行对比 . ?通过实验回答 : 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其截面可以是三角形 , 梯形 , 四边形, 六边形,七边形吗 , 2、一个几何体被平面所截后,得到一个圆形,则原几何体可能是什么形状 , 如 果是三角形呢 , 3、探究题 : 用平面去截一个棱柱,你能得到哪几种平面图形 , 三、随堂演练 1( 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若截面形状是圆,则原几何体一定不是 ( ). A、三棱柱 B 、圆柱 C、球 D 、圆锥 2( 指出图中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是 ( )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5篇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5篇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5篇1教学目标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教学重点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教具准备投影片1张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师: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看一些例子。
(放投影片)(Ⅱ)讲授新课师: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2,3,4,5,6; ①10,8,6,4,2,…; ②生:积极思考,找上述数列共同特点。
对于数列①(1≤n≤6);(2≤n≤6)对于数列②-2n(n≥1)(n≥2)对于数列③(n≥1)(n≥2)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
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
一、定义: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空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1,-2 。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
若一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若将这n-1个等式相加,则可得:即:即:即:……由此可得:师:看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
如数列①(1≤n≤6)数列②:(n≥1)数列③:(n≥1)由上述关系还可得:即:则:=如:三、例题讲解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解:(1)由n=20,得(2)由得数列通项公式为: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完整版)数学史教案
第一讲什么是数学史一、教学目标:掌握数学史的研究对象,了解数学史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对数学史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
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融性学科。
从研究材料上说,考古资料、历史档案材料、历史上的数学原始文献、各种历史文献、民族学资料、文化史资料,以及对数学家的访问记录,等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数学原始文献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史学家的职责就是根据史料来叙述历史,求实是史学的基本准则。
不会比较就不会思考,而且所有的科学思考与调查都不可缺少比较,或者说,比较是认识的开始。
数学史的比较研究往往围绕数学成果、数学科学范式、数学发展的社会背景等三方面而展开。
数学史既属史学领域,又属数学科学领域,因此,数学史研究既要遵循史学规律,又要遵循数理科学的规律。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数理分析作为数学史研究的特殊的辅助手段,在缺乏史料或史料真伪莫辨的情况下,站在现代数学的高度,对古代数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数学原理分析,以达到正本清源、理论概括以及提出历史假说的目的。
数理分析实际上是“古”与“今”间的一种联系。
二、数学史的意义(1)数学史的科学意义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发展的历史,作为历史上的科学,既有其历史性又有其现实性。
其现实性首先表现在科学概念与方法的延续性方面,今日的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上科学传统的深化与发展,或者是对历史上科学难题的解决,因此我们无法割裂科学现实与科学史之间的联系。
(2)数学史的文化意义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
因而数学史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人类文化史,又是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许多历史学家通过数学这面镜子,了解古代其他主要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10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10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相关推荐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
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评价:你们真会观察。
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
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比赛中感知规律(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 激趣导入,感知规律: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始。
预设: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
生2:女生记得简单。
男生记得乱。
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
李永强数学获奖教案
第六章证明(一)
6.1你能肯定吗?
----保定市第十三中学李永强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①了解通过观察、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②让学生初步了解,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据的推理。
2、能力训练要求:
①通过探索,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中推理的重要性。
②初步了解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
3、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验证、归纳等过程,使学生对由这些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产生怀疑,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4、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观察、猜测,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
理解数学推理的重要性,会运用实验验证、举反例验证、推理论证等方法来验证某些问题的结论正确与否。
教具准备:
刻度尺、量角器、自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费马。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将正方体、长方体、棱锥、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并由它们的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3、经历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归纳出棱柱的特性,并能初步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简单的立体图形判别平面图形;反之,根据平面图形判别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让学生自己出示现实生活中某些商品的包装盒(课前准备工作),制作这些纸盒,我们是先根据它们表面展开后图形的形状剪裁纸张,再折叠围成,从而引入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图形(棱柱)的感受,体会棱柱的性质做一做活动一:1、如图1所示的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棱柱?请同学们以同桌的`形式动手做做看。
2、操作完后,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模型。
3、实践验证图1所示的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如图2所示的棱柱。
4、教师介绍棱柱的各部分名称。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中,经历探究平行线和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画图感知1、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摸一摸平放在桌面上的白纸,你有什么感觉?(1)学生交流汇报。
(2)像这样很平的面,我们就称它为平面。
(板书:平面)我们可以把白纸的这个面作为平面的一部分,请大家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说一说,你画的这条直线有什么特点?(3)闭上眼睛想一想:白纸所在的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直线也跟着不断延长。
张齐华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张齐华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角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
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
角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是角的初步认识,为角的进一步学习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打下基础。
*;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v知识技能:认识角,能画角。
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
v数学思考: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v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v情感态度: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理念:ü《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钟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实物图形引入,通过观察,对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ü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教法、学法教法:演示法,谈话法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程序: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角吗?我们教室周围有角吗?(课出示钟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实物图形)这些物品上有角吗?(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一)找角,指角1.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指一指哪里有角。
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教案
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教案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教案篇一:数学课从哪里开始数学课从哪里开始3月12日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在泰安举行的《中国教育梦——教育名家新课改智慧课堂暨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中名家展示了自己优秀的课堂,例如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俞正强《用字母表示数》、潘小明《确定位置》等,观摩了名家的数学课,聆听了名家对数学课的见解,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让我心有所思,身有所动。
数学课应从哪里开始呢,是问题、是应用、还是??一、数学源于开始。
华应龙在本次会议上讲了《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华老师这堂“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以9.3大阅兵为背景,围绕阅兵中看到的各种精彩瞬间从而产生思考并引发成三个有趣的故事。
破解“51”之谜、为了神圣的那一刻、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
华老师通过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阅兵中的美产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之前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有数学的地方就有美”等感知。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引导着孩子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的精神和品质。
华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刻在思考、时刻在想象,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好可怕”;应该让孩子觉得“数学真有用”、“数学挺好玩”;数学是玩具,数学并不是一次比赛,而是是和自己的想象力玩耍。
数学源于生活,以生活为探究学习的出发点,让数学课开始的自然,出发的轻松。
二、数学以问题为引领。
会议中俞正强讲了《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俞老师语言诙谐、风趣,使台上台下一直笑声不断,大家被俞老师牵着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过后除了想到“精彩”两个字,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上,俞老师仅仅用到2个纸袋子和几支笔粉,没有其他如多媒体等辅助教具,却上出了一堂别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的课。
课堂在问题中出发,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讨论。
以问题为引领让整节课在批次起伏中行走。
细细品来你会发现你会发现本节有三句非常重要的话贯穿期中。
小学数学名师教案
小学数学名师教案【篇一:全国知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全国知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2008-12-02 14:36:21)标签:分类:娟为师道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教育吴正宪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
多年来,吴正宪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取得显著效果。
她曾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课,得到专家和教师的好评。
她还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摄制教学录像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播放。
《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等单位为她联合举办过教学艺术研讨会。
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等。
李烈女,蜚声国内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她也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她还获得过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等荣誉。
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
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数学故事教案(精选)
数学故事教案(精选)第一篇:数学故事教案(精选)《数学故事》教案一、教学目的:1、使孩子们了解许多数学小知识。
2、提高孩子们对数学解题方法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如何巧妙地数三角形个数,理解乘法原理,与切蛋糕的方法,三刀如何切成4块5块6块7块。
三、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原理,完成每个步骤的方法数的乘积就是完成这件事总共可能的方法数。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由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引入这次的数学故事,问大家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欢的角色。
2、课程开始(在讲课的过程中会运用到PPT)整个故事由角色扮演进行,选择几个学生来扮演喜羊羊,灰太狼,懒羊羊,沸羊羊,旁白,美羊羊。
这个故事是讲述羊村的羊们寻找隐形药水的故事。
有一天,慢羊羊村长把小羊们召集到青青草原上,村长一脸的凝重,他要给小羊们布置一个任务!羊村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在故事中有这么几道题,第一道题数出图上三角形的个数,然后你们只要朝我箭头所指的地方,走你们所数三角形个数那样多的步数,就能发现新的线索了。
喜羊羊告诉同学们“我采用了分类的方法。
假设我把三角形中没有别的线段的三角形称为基本三角形,那么有4个,分别记作a、b、c、d。
在数由两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3个,分别是ab、bc、cd。
再数由三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2个,分别是abc、bcd。
最后数由四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只有1个。
所以三角形的个数为1+2+3+4=10个。
”通过喜羊羊的讲述大家明白了如何数三角形个数。
诀窍:如果几个三角形的顶点在一起,底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基本三角形有n个,那么总的三角形个数为1+2+3+......+n。
第二道题恭喜你们过了第一关!不过,这关的题目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找到第三条线索。
也许你们还不知道这岛上有另一条出口。
从这往东走有3条路通向第一个路口,到了第一个路口再往南走,有4条路通向第二个出口,第二个出口就是神仙岛的出口了。
应彩云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应彩云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应彩云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彩云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应彩云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
(2)萌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初步学会相关物体的重叠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活动难点:获得一些有关对应的经验。
活动准备1、前期生活经验准备:幼儿有春游、捉迷藏、乘车的生活经验。
2、教具准备:小娃娃胸饰一个(教师)。
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猴的胸饰各五个(小朋友)。
分别印有“1”、“2”、“3”、“4”、“5”数字的帽子各五顶。
分别画有“1”、“2”、“3”、“4”、“5”的点子的长椅子五把。
分别画着2根骨头、l条小鱼、3条小虫、2棵青菜、3只桃子的盘子贴绒五个。
活动过程引出活动:出游准备,戴帽子1、提示语:小娃娃要带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猴一起去春游,请你想一想,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呢?幼儿互相讨论要带什么(吃的)回忆经验,展开思路。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示语:还可以带上什么有用的东西呢?怎么戴帽子呀?引导幼儿说出戴帽子。
(一个小动物头上戴一顶帽子)感知重叠对应的关系。
点心:找食物3、提示语:小娃娃为小动物准备一个大蛋糕,但它们都不喜欢吃,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呀?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把食物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小动物的动作走到相应的食物旁边。
感知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4、提示语:小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呀?盘子里有什么呀?点数5,如“小狗喜欢吃骨头,盘子里有5根骨头。
”巩固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手口一致点数5;隐含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的两两对应。
做游戏:捉迷藏5、提示语:小动物们要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小娃娃来找他们引导幼儿躲在和自己衣服颜色一样的小房子后面。
中班数学教案30篇及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30篇及反思这是中班数学教案30篇及反思,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活动准备皮球兔子篮子雨伞等教学挂图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三、拓展延伸雨伞和数字搭配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234连线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第2篇、中班数学活动杯子教案反思设计意图:下周二我们就要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春游了,孩子们每天扳着手指计算着。
这几天,围绕着春游进行了一些谈话,做一些有关春游的准备:如春游要带什么东西?春游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面包、水果、署片、火腿肠、饮料、湿纸巾、水……王程磊说:喝饮料会越喝越干,不好,要多喝白开水,我去春游的时候要带一个旅行杯。
“旅行杯是怎么样的?”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关注到了兴趣点后,我及时作出了回应,结合后面“水真有用”这个主题,设计了本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积累和扩展感性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毕达哥拉斯(2课时)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毕达哥拉斯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b.了解数学家对世界数学界作出的杰出贡献2、过程与方法a.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b.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b.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c、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毕达哥拉斯的主要数学成就难点:毕达哥拉斯数学成就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分小组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毕达哥拉斯的生平以及他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2. 毕达哥拉斯的生平简介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古希腊数学家。
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
以后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来到巴比伦、印度和埃及,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甚至中国文明的丰富营养,大约在公元前530年又返回萨摩斯岛。
后来又迁居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通,创建了自己的学派,一边从事教育,一边从事数学研究。
泰勒斯(Thales)在哲学上有个对立面,这个人就是首先提出物质运动应该符合数学规律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60年~公元前480年)。
3. 毕达哥拉斯的主要数学成就(详见讲义)(1)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2)数论(3)整数的变化(4)几何的其他贡献4. 毕达哥拉斯的生平小传四.课后作业毕达哥拉斯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第二讲欧几里德(2课时)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欧几里德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2、过程与方法a.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b.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b.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c、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欧几里德的主要数学成就难点:欧几里德数学成就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分小组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欧几里德的生平以及他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2. 欧几里德的生平简介欧几里德(Euclid of Alexandria),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约前330~约前275)是古希腊最享有盛名的数学家。
以其所著的《几何原本》(简称《原本》)闻名于世。
3. 欧几里德的主要数学成就欧几里德是古代希腊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是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成员。
欧几里德写过一本书,书名为《几何原本》(Elements)共有13卷。
这一著作对于几何学、数学和科学的未来发展,对于西方人的整个思维方法都有极大的影响。
《几何原本》的主要对象是几何学,但它还处理了数论、无理数理论等其他课题。
欧几里德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
公理(axioms)就是确定的、不需证明的基本命题,一切定理都由此演绎而出。
在这种演绎推理中,每个证明必须以公理为前提,或者以被证明了的定理为前提。
这一方法后来成了建立任何知识体系的典范,在差不多2000年间,被奉为必须遵守的严密思维的范例。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发展的顶峰。
欧几里得将公元前7世纪以来希腊几何积累起来的丰富成果整理在严密的逻辑系统之中,使几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演绎的科学。
除了《几何原本》之外,他还有不少著作,可惜大都失传。
《已知数》是除《原本》之外惟一保存下来的他的希腊文纯粹几何著作,体例和《原本》前6卷相近,包括94个命题,指出若图形中某些元素已知,则另外一些元素也可以确定。
《图形的分割》现存拉丁文本与阿拉伯文本,论述用直线将已知图形分为相等的部分或成比例的部分。
《光学》是早期几何光学著作之一,研究透视问题,叙述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认为视觉是眼睛发出光线到达物体结果。
还有一些著作未能确定是否属于欧几里得所著,而且已经散失。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收录了23个定义,5个公理,5个公设,并以此推导出48个命题(第一卷)。
4. 欧几里德的生平小传四.课后作业欧几里德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第三讲阿基米德(2课时)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阿基米德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2、过程与方法a.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b.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b.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c、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阿基米德的主要数学成就难点:阿基米德数学成就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分小组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阿基米德的生平以及他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2. 阿基米德的生平简介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3. 阿基米德的主要数学成就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他的著作集中探讨了求积问题,主要是曲边图形的面积和曲面立方体的体积,其体例深受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影响,先是设立若干定义和假设,再依次证明,作为数学家,他写出了《论球和圆柱》、《圆的度量》、《抛物线求积》、《论螺线》、《论锥体和球体》、《沙的计算》等数学著作。
作为力学家,他着有《论图形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原理》等力学著作。
他正确地得出了球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抛物线所围成的面积和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著名的还是求阿基米德螺线(ρ=α×θ)所围面积的求法,这种螺线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阿基米德还是微积分的奠基人。
他在计算球体、圆柱体和更复杂的立体的体积时,运用逐步近似而求极限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微积分计算的基础。
4. 阿基米德的生平小传5. 阿基米德的几个小故事四.课后作业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第四讲笛卡尔(2课时)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笛卡尔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b.了解数学家对世界数学界作出的杰出贡献2、过程与方法a.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b.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b.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c、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笛卡尔的主要数学成就难点:笛卡尔数学成就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分小组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笛卡尔的生平以及他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2. 笛卡尔的生平简介勒奈·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 Rationalism)哲学。
3. 笛卡尔的主要数学成就笛卡儿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
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文艺复兴使欧洲学者继承了古希腊的几何学,也接受了东方传入的代数学。
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数学方法描述运动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
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与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去“寻求另外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
在《几何学》卷一中,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点的距离,用坐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
他进而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表明了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归结成为代数形式,而且可以通过代数变换来实现发现几何性质,证明几何性质。
笛卡儿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提出了几何问题的统一作图法。
为此,他引入了单位线段,以及线段的加、减、乘、除、开方等概念,从而把线段与数量联系起来,通过线段之间的关系,“找出两种方式表达同一个量,这将构成一个方程”,然后根据方程的解所表示的线段间的关系作图。
在卷二中,笛卡儿用这种新方法解决帕普斯问题时,在平面上以一条直线为基线,为它规定一个起点,又选定与之相交的另一条直线,它们分别相当于x轴、原点、y轴,构成一个斜坐标系。
那么该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x,y)惟一地确定。
帕普斯问题就化成了一个含两个未知数的二次不定方程。
笛卡儿指出,方程的次数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次数将曲线分类。
《几何学》一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
此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在卷三中,笛卡儿指出,方程可能有和它的次数一样多的根,还提出了著名的笛卡儿符号法则:方程正根的最多个数等于其系数变号的次数;其负根的最多个数(他称为假根)等于符号不变的次数。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创造的符号系统,用a,b,c,…表示已知量,用x,y,z,…表示未知量。
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
笛卡儿的这一天才创见,更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
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
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
”4. 笛卡尔的生平小传四.课后作业笛卡尔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第五讲高斯(2课时)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高斯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b.了解数学家对世界数学界作出的杰出贡献2、过程与方法a.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b.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b.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c、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高斯的主要数学成就难点:高斯数学成就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分小组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高斯的生平以及他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2. 高斯的生平简介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