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左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道德物化”是指把抽象的道德理念通过恰当的技术设计,使之在人工物的结构和功能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传统的道德教化途径是从人的角度着手,使道德规范内化于人心;而“道德物化”则是从外在环境着手,把道德规范外化到人工物的构造之中。

其实,“道德物化”思想的萌芽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并且在后来以不同的形态在一些学者的思想中不断出现,比如中国古代的“藏礼于器”思想和后现代思想家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中都包含有“道德物化”的成分,只不过尚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化的表述,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于“物化”一词本身,也需要做一点讨论。

提到“物化”,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想到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从而直觉地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被外物所奴役,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

这种“物化”是需要被克服和超越的。

但是,道德的“物化”强调将抽象的道德理念在具体的人工物构造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此处的“物化”具有正面的意义。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文含解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文含解析

广东省2024届高三级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3题。

(9分)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2024年3月惠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3月惠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3月惠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联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0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拓展并聚焦现实题材、发力主题创作以及书写“中国式童年”,是新时代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特点。

作家们敏锐地寻找到孩子精神成长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点,把过去很少涉猎的题材大范围地进行文学转化,蓄积了更多滋养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

这些题材从时代楷模、革命历史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

它们把深情的目光特别地投向那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

新中国成立以来闪亮的先锋人物(“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抗日战争中普通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史雷《将军胡同》)、青藏高原风雪弥漫中的边防战士(曾有情《金珠玛米小扎西》)、大兴安岭深处鄂温克族农民的驯鹿营地(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驯鹿六季》)、海南岛热带雨林里人与动物的传奇(邓西《秘境回声》)……这些生动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

儿童文学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小儿科”转向时代的重大题材和厚重主题,这种转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

从儿童文学自身的成长轨迹来看,21世纪之初,题材主要集中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尚不足以涵盖不同地域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经验,难以满足和支撑起千千万万小读者多元的阅读期待。

从所处的时代方位来看,新时代赋予儿童文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理想信念上,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上,都需要从丰厚、生动、鲜活的题材中激发文学的感召力,使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功能。

从国际参照系来看,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已经达至被世界读者看到并认可的水准,儿童文学进一步“走出去”,实现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也急需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风范的童年好故事。

另外,正因为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更容易写出好作品,新时代儿童文学出版更注重写作者的“亲历性”。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第I卷和第Ⅱ卷均属于必考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教育永恒的支柱肖川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

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象征性的解答,因此而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文学还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文学之于读者,是精神得以寄托于憩息的殿堂;读者之于文学,应该是走进这殿堂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

有作家说,小说是什么?小说是碰触人类伤口之后流出来的血。

好的小说是过渡读者精神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桥梁,我们可以抵达广阔的精神彼岸,奔向崭新的精神天地。

好的作家,会让不同的人在自己修筑的殿堂里找到恰当的座位,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走进去流连忘返。

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可以构筑这华美殿堂的超凡圣手。

手捧他们的作品,读着读着,我们久已忘却的梦想和沉沦的激情也渐渐升起来了。

想起安徒生,想起美人鱼,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了爱与美,那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它们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使我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非凡的亮丽。

然而,我们有一种很令人沮丧的阅读习惯:人们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文学作品富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或者其他什么意义。

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由来已久,文学的艺术价值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学沦落为宣传的工具。

由于这种比较浅薄和恶劣的阅读习惯,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的、模式化的流程。

在文学经典那里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骸,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把可以拾得起的记忆……莱昂内尔·特里林说:“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惟一武器。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东南”与“西北”是古代中国频繁对举的两个方位概念。

司马迁说:“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这句话凝聚了古人丰富的地理经验。

很多历史文献也描述中国的地理大势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不惟地形,“东南”与“西北”在经济、文化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地理差异。

西晋张华《博物志》记:“东南之人,食水之产;西北之人,食六畜产。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云:“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

”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重心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在南宋即已形成。

到了明代,郭之奇已使用“东南人满,西北土满”来形容这样的人口分布格局变化。

至清康熙时,移民殖边以均人口的思想也被人提出来,朱奇龄明确主张“以东南有余之民,任西北有余之地”。

进入近代,西北移民殖边之论成为潮流,“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一语,为近代中国社会各界人士耳熟能详。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也早已是知识界表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口头禅。

胡焕庸将半壁区划法具体落实在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之中,创制出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一条可以标识中国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分界线——“胡焕庸线”(以下简称“胡线”),即“瑷珲—腾冲线”,因地名变迁也被称为“黑河—腾冲线”。

“胡线”是依靠较高精度的人口数据,运用分界线思维和标准化手段,在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化约和展现“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传统认识的产物。

可以说,学理上的“胡线”提出不足百年,但事实上的“胡线”已存在了千余年。

不能忽视的另外一个事实是,“胡线”是建立在一个“整体的中国领土空间”基础上画出的人口地理分界。

近代中国的领土空间是随着清代疆域观念变化和国际条约体系的介入,以清代疆域为主体逐步确立下来的。

广东省2024届高三春季高考模拟卷(1)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24届高三春季高考模拟卷(1)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冲刺卷(一)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一、本大题11小题,共36分。

(1-10题每题3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谋划人才事业布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实现中国梦“关键一程”上,人才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中华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躅 B.嘱 C.属 D.瞩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C.。

,D.。

、3.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shān zhǎngB.zhān chēngC.shān chēngD.zhānzhǎng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这篇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_______展开叙述。

②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_______波浪的飞沫。

③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_______了。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着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或为军队戍边;或为躲避战乱..初以平民为主;后有文人贵族..而历史上的客家人因各种原因;又从岭南地区继续外迁..当今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所以;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多方面中;都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其精神的核心又在于团结和奋进..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着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地区的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 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着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着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 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摘自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家精神就是团结奋进;它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B.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例如耕读文化和儒家文化..C.客家人包括入迁的中原汉人、本地的土着居民;还有迁入客家居地的其他民系..D.客家人不仅信仰妈祖;还信仰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第一段采用了假设的论证手法;论述了客家群体与客家精神之间的关系..B.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概括评述了客家人的迁徙史;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 C.文章第五段引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句口号;旨在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着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朴素愿望..D.文章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系统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家群体是客家文化存在的前提条件;而长期稳定发展的客家文化又是客家群体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保证..B.当今的客家人分布很广..在国内;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交界处;国外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C.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建筑;使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得以存续..D.客家民系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与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相关..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编制本规划..——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材料二:世界四大湾区2018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材料三:——摘自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来源:中国网 2018-07-03材料四: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长期存在“龙头之争”..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要素顺畅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摘自大湾区2035年目标来了;经济观察报;2019年2月18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B.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C.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D.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将进一步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融合;并且将给香港澳门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B.世界四大湾区均有各自的经济重点;其中;电子互联网产业成为四大湾区的核心竞争产业..粤港澳大湾区要想赶超其他三大湾区;不能不发展电子互联网产业..C.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D.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如果能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那么就可以使粤港澳资源配置更优化;形成有机整体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 6.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哪些发展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中3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多彩端午苗理洁如果要用色彩去界定惠州端午节的话;我认定它是多彩的..蝉鸣荔熟时;迎来端午节..于是;市场上飘荡着一缕缕果香和青草的气息..一筐筐火红的荔枝中;又可见一抹抹青葱的绿色映入眼帘;那是农家大娘和小妹担子上一捆捆的粽子叶;还有一扎扎的桃枝、艾叶与菖蒲..“这些叶子也能卖钱么”一个操着外省口音的大妈好奇地问..“过五月节惠州人管端午节为五月节;这些叶子都能卖钱”小妹子爽爽地答道..是的;走过两千多年岁月的端午节;从古老的农耕历史深处传承至今;已深深扎根民间..人们期盼这个传统的节日;用各自虔诚的心装扮;包括大娘翻山越岭采来粽子叶、艾叶;小妹攀着梯子采摘桃树枝;当然也包括那些买菜的阿姨大嫂们开心买着带回家..这个源于纪念屈原的节日;如今已被纷纭的色彩所衬托..衬托得喜庆鲜亮;像个待嫁的新娘;给了人们不少遐想的余地和欢喜的空间..龙舟竞渡;惠州人称之“扒龙船”..扒龙船;民间比较广泛的说法是源于渔夫们在江上来回寻找屈原的真身演变而来..惠州府志记载;惠州是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开始才有扒龙船..数百年过去;惠州人一直视扒龙船为端午节重头戏..先不说藏在水下的龙船每年出水时的神秘;也不说参与这项活动的人抬着金猪等祭品祭拜的庄严;单说龙船赛;就展现十分明丽的色彩..前年端午时节;我在惠东的赤岸村;就观看了一场海上扒龙船..赤;红也..这个红色海岸的村庄生长着上百棵古老的荔枝树;成熟荔枝如小小红灯笼悬满枝头;成为村庄最美的景致;也标志着扒龙船的日子到了..那日的龙船;船头披上大红花球;助威的大鼓是红色的;运动员的衣裤也是红色的;海岸旁;海风吹拂一排排鲜艳的红旗;哗啦啦作响..十里八乡来看扒龙船的人挤满了岸边;吉庆的色彩激动着所有人的心..当龙船箭一般冲出蓝色的海面;紧接着锣鼓震天;呐喊声声;海湾沸腾起来了..这红色的海湾深深镌刻在我脑海;成为端午美好的记忆..代代相传;谁人不晓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来历又有哪家主妇端午时节不寻粽而去呢我依旧来到老街;看见卖粽子的店铺里;台面上的粽子已经卖完;店主一家正忙忙碌碌赶着包裹下一批粽子..端午未到;这家老店生意已火起来..据民意调查;这是惠州城最好吃的五家粽子铺之一..只见一个大木盆里;堆放着洁白的糯米、红色的豆;黄里转红的咸蛋黄和切成手指长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店主麻利调好料;几个巧手女子裹上绿色的粽子叶;用水草扎成一个个长方形、三角形还有四方形..店家说放入大锅里蒸上个把小时即可出锅..买粽人都是老街坊;有的就这么聊着笑着等着;等老店飘出浓郁的粽香..暮色将老街与排队买粽人的队伍衬托得温婉动人..这是传统节日对人们无声的召唤;祥和的心绪;平安的场面令人心生温情;充满诗意..民间传说五月是恶月;是毒月;也许源于屈原五月初五投江;爱戴他的百姓们痛恨这个日子罢;故而有了端午须除恶驱邪之说..从我记事起;就知惠州城有端午节挂菖蒲、艾叶和桃枝的习俗..我自然不能免俗呀;在市场仔细挑选一扎水灵翠绿的菖蒲、艾叶和桃枝带回家;随即挂在了房门..原不知那春天里娇媚无比的桃树在民间传说中具有驱鬼的神力;难怪有人在屋子一角悬挂一把桃木剑求安定..艾草与桃枝;是这样“共同联手”;在端午时节“守住”百姓的家门..艾晒干还可以制成条;就待端午之日用以点燃熏房..其实;艾草早已被医学证明有温筋活络、祛湿驱邪的作用;民间喻之仙草;许多百姓家中有备待用..那是古人积累下来的经验:端午时节;暑湿最盛;容易滋生疫症影响人体健康..古时医学不发达;艾这时节就派上用场;或吃或洗又或熏..如果说;端午燃艾为生活保健的明智之举;而端午挂菖蒲;就是人们精神上的“防疫”之需..中国传统文化中;菖蒲象征为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因形状如剑;又称水剑..民间喻其为端午期间镇宅的祥物;把它看作正义的化身..也有人插在花瓶驻厅堂中;寓意“剑”可驱邪除魅..也许;天赐菖蒲扎根多水的惠州;令乡野的溪边到处可见它亭亭玉立、飘逸俊秀的身影..元代贯云石有着名蒲剑诗云:“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恶;销尽锋棱恨转多..”百姓心目中侠士般的菖蒲;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惠州人端午节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根植民间土壤的惠州端午节;传承不变缅怀屈原的精神;在时代大踏步地前进中多彩地穿越;穿越..异彩纷呈的民间习俗;次第呈现人们心灵的风光;令整个端午节亮堂了;亮出一番秀色;亮出一番天地;亮到人们的心坎里……苗理洁:惠州本土女作家;广东省作协会员;政协惠州市文史研究员..着有散文集水城故事水运鹅城等..散文作品多描写惠州风情与市井生态..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三段中;“像个待嫁的新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惠州端午节与众不同的喜庆鲜亮;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文章第四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东赤岸村“扒龙船”的热闹场面;是为了渲染惠州端午节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表明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内涵随时代进步而改变的感慨..C.文章第五段中;傍晚时分;惠州老街坊们在老店排队买粽子时有说有笑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出了惠州端午节温馨的一面..D.文章第六、七、八三段不仅详细介绍了惠州城端午节挂菖蒲、艾叶和桃枝的民间习俗;还从科学角度解释了端午用艾的合理性..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结尾划线处“人们心灵的风光”的含意..6分9.作者为什么说惠州的端午是多彩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邓承修;字铁香;广东归善人..举咸丰十一年乡试;入赀为郎;分刑部..转御史;遭忧归..光绪初;服阕;起故官..与张佩纶等主持清议;多弹击;号曰“铁汉”..先后疏论闱姓赌捐大乖政体关税侵蚀婴害库帑以考场积弊陈七事纠正之以吏治积弊陈八事肃澄之..久之;迁给事中..光绪十年夏;法人愿媾和;承修联合台谏上书;极言和议难恃..旋与司业潘衍桐密上间敌五策;并劾李鸿章定和之疏..亡何;法果败盟;侵台湾鸡笼;枢臣议和战未决..于是承修再陈三策..自此;陈说兵事;章凡十三上;多见采纳..明年;赴天津佐鸿章与法使巴特纳商和约;定新约十款..还;乞归省..未出都;命赴广西与法使会勘中、越分界;至则单骑出关会法使浦理燮..浦理燮欲先勘原界;承修据约欲先改正界限;不相下;乃阳以文渊、保乐、海宁归我;而阴电其驻京使臣;诋承修违约争执;谓非先勘原界;势将罢议..朝廷不获已;许之..承修遂有三难二害之电奏;疏入;不省..光绪十二年;法人别遣狄隆·狄塞尔来会..适法官达鲁倪思海为越人击杀;狄使惧;又耻而讳其事;坚请按图画界;朝旨报可..于是首议江平、黄竹、白龙尾各地割隶越..承修指图籍抗争;狄使不能屈;欲分白龙尾半之左归我而右归越..承修以其地为钦海外户;法得之则内逼防城;外断东兴、思勒;是无钦、廉也..议久之;暂与定约三条;犹未决;而狄使竟以兵力驱江平、黄竹居民内徙..朝廷虑启边衅;命先勘钦西至桂省全界;承修遂与订定清约;语详邦交志..十四年;谢病归;主讲丰湖书院;读书养母..十七年;卒于惠州..节选清史稿·邓承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后疏论闱姓赌捐/大乖政体关税/侵蚀婴害/库帑以考场积弊/陈七事纠正之/以吏治积弊/陈八事肃澄之B.先后疏论闱姓赌捐/大乖政体/关税侵蚀/婴害库帑/以考场积弊/陈七事纠正之/以吏治积弊/陈八事肃澄之C.先后疏论/闱姓赌捐/大乖政体关税/侵蚀婴害/库帑以考场积弊/陈七事纠正之/以吏治积弊/陈八事肃澄之D.先后疏论/闱姓赌捐/大乖政体/关税侵蚀/婴害库帑/以考场积弊陈七事/纠正之/以吏治积弊陈八事/肃澄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科举考试在明朝时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B.遭忧;也称“丁忧”或“丁艰”..封建时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若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三年一般为二十七个月..C.枢臣;“枢”是指门上的转轴;引申为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枢臣即指宰辅重臣..D.图籍;也称“图簿”;即地图和户口册;代指疆土和人口..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谷之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承修敢于直谏;痛陈时弊..和张佩纶等人主持清议;他经常弹劾揭发有罪的官员;被人称为“铁汉”..他先后上书“陈七事”“陈八事”;直指当时社会弊端..B.邓承修目光长远;足智多谋..法国人想与大清缔结和约;他认为法国人的和约不可靠;上书竭力规劝皇上..随即和司业潘衍桐秘密上奏离间敌人的五个策略..没过多久;法国人果然破坏了盟约;入侵台湾鸡笼州..C.邓承修不卑不亢;不畏强权..与法国缔结和约讨论中越边界问题时;法国使者想先按原来界限划分;他却据理力争;法国使者不能使他屈服..D.邓承修尽忠职守;深受重用..在朝廷为官期间;他兢兢业业;为国为民;针对时政;屡次上书朝廷;都得到了朝廷的重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于是承修再陈三策;自此;陈说兵事;章凡十三上;多见采纳..5分2适法官达鲁倪思海为越人击杀;狄使惧;又耻而讳其事;坚请按图画界;朝旨报可..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临江仙·惠州改前韵宋·苏轼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注释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15.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 ”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 ; ”3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闻名遐迩沧海桑田秀色可餐息息相关B.如雷贯耳沧海桑田秀色可餐休戚相关C.闻名遐迩岁月变迁色味俱佳息息相关D.如雷贯耳岁月变迁色味俱佳休戚相关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C.然而;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D.然而;中原地区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茶味纯;香气浓..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延年益寿之功效..B.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健脾养胃;延年益寿;而且还有生津止渴;清凉解暑之功效..C.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健脾养胃;延年益寿;而且还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

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

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文现象。

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

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汉代有一种星图叫“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

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认识。

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

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

他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这种宇宙论虽然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启发人们认识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

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

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二气,两者旋转摩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

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在外周转不停。

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

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

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调研考试卷2023.11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任何有意味的现代都不可能离开传统凭空而生,传统是现代无法挣脱的基因。

正如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经典之作《尤利西斯》采取了与古希腊史诗《奧德赛》情节相平行的结构那样,京派小说家也是借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向着现代性屈而求伸地开展“对话”。

他们的现代意识之所以独特,正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活。

京派小说家的现代意识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上,这与他们的家学渊源和身世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们在审美上更契合传统文化中的“情志合一”的观念。

京派小说中的许多段落,总让人联想起我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颇能使人体味出幽邃清远的境界以及作家的蕴藉风流。

如废名《桃园》中的这段描写:城垛子,直排,立刻可以伸起来,故意缩着那么矮,而又使劲的白,是衙门的墙;簇簇的瓦,成了乌云,黑不了青天。

这简直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联结手法,又是一幅淡抹的水墨画。

京派小说家对宗族社会下的田园生活进行追怀,虽然离开了时代汹涌澎湃的主潮,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诗风相衔接,体现了一种不同于宏大叙事的诗意风格。

与“五四”先贤不同,京派小说家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有着清醒的估计。

在追求自由、感悟生命与直视焦虑上,他们进行了长足的探讨与试验,力图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从而在新的维度和向度上再现自己的现代意识。

从古至今,人们对自由的呼唤从未停止过。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表现出对爱情自由的追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到了现代,京派小说家依然用这些自然意象承载他们对个体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萧乾的篱下、矮檐,芦焚的废园、荒村,李健吾的山村、陷阱,林徽因的市井、胡同……这些富有东方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意象,经过京派小说家的创新与改造,与小说的主题更加和谐,具备了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征,寄予了他们独特的现代意识感知。

广东省惠州市语文高考2024年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

广东省惠州市语文高考2024年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语文高考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题目:《时间的重量》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最公平的存在。

它不会因为你是谁而改变自己的步伐。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等待中,时间显得如此漫长;而在欢聚时,它却匆匆流逝。

时间本身没有重量,但当我们赋予它意义时,它便有了分量。

时间的重量,在于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分每一秒。

有人把时间比作沙漏,每一粒沙子都是不可逆的瞬间。

对于那些珍惜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就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懂得投资于有意义的事情上。

而对于那些挥霍光阴的人而言,时间则像是一场无尽的狂欢,直到最后一刻才意识到它的宝贵。

时间的重量同样反映在历史的长河里。

历史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会被记录下来,成为后人学习的对象。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时间的合理利用。

伟大的发明和成就,往往源于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综上所述,时间虽然无形无质,但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希望。

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让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意义。

问题:1.文章开头提到时间的特点是什么?A. 公平性B. 可逆性C. 持久性D. 不可预知性2.根据文章,珍惜时间的人会把时间比作什么?A. 沙漏B. 狂欢C. 负担D. 梦想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 种树的最佳时机已错过B. 过去比现在更重要C. 抓住当下开始行动D. 时间可以倒流4.下列哪一项不是文章中提到的时间的重量所体现的地方?A. 如何度过每一天B. 对未来的规划C. 历史的重要性D. 自然界的规律5.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A. 时间是不可逆的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C. 时间可以被储存D. 历史影响未来参考答案:1.A2.A3.C4.D5.B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墨中的山河①在中国绘画中,水墨画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者风度,中外一理。

不过以我们的学校制度以及设备环境而论,我们要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似乎甚有困难。

以文字训练来说,现代文古文外国文都极重要,缺一不可,这只是工具的训练,并不是学问本身,而我们的一般青年学子中能有几人粗备语言文字的根底?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之可言,上课钟点奇多,而每课都是稀松。

到外国去留学的学生,一开学便叫苦连天,都说功课分量重,一星期上三门课便忙不过来。

以此例彼,便可知我们的教育积弊之所在。

我们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努力自修成功的,很少是学校机构培养出来的。

这不是办法。

国家不能等待着学者们自生自灭。

国家需要有计划地培植青年学者,大量的生产,使之新陈代谢,日益精进。

这不是一纸命令的事,也不是添设机构即可奏效,最要紧的莫过于稳定的生活与充足的设备。

讲到学者的养成,所有的学术教育机构皆有责任。

有人讥笑我们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大半自承学术气氛不足。

须知现代的学者和从前不同,从前的人可以焚膏继晷皓首穷经,那时候的学术领域比较狭窄,现代的人作学问不能抱残守缺,需要图书馆实验室的良好设备来作辅助。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达尔文主义(或称现代综合进化论)是现代进化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实际上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与新达尔文主义遗传理论和群体遗传学的有机结合。

孟德尔颗粒遗传理论的问世,是对融合遗传假说的根本否定,为自然选择的原料——变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这原本应该顺理成章地导致学界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认同和进一步支持,然而结果竟然阴差阳错,偏偏造成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的背离,甚至使许多人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孟德尔遗传学的诞生,便宣告了达尔文学说的死刑。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或误导,是学科分离造成的恶果。

的确,历史常喜欢给人们开玩笑,甚至恶作剧:本该进到这个房间的,却鬼使神差似地被送进另一个房间去了。

那就是人们常说的20世纪早期出现的达尔文主义的“日蚀”年代。

1936—1947年间产生的现代综合进化论,与其说是产生于新的知识和新的发现,还不如说产生于新的概念和学术观点。

由于进化是涉及生物的全方位协同变化的过程,其中有地理的,也有历史的;有表现型的,更有基因型的;有个体现象,更有群体的综合机理。

因而进化论研究应尽量避免学科间的分离和对立,力求各学科的有机统一和内在融合。

由于物种演化是种内的群体行为,而同一物种基因库内基因的自由交流告诉我们,必须以群体为单位来研究物种的演化。

过去无论是拉马克学说、达尔文学说,还是新达尔文主义,都是从个体变异入手探讨物种演化,那实际上很难准确揭示出变异的真实过程及其进化效应。

因而,现代综合论使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和古生物学携手联合,贡献出了一种“现代达尔文主义”,它使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与遗传学的事实协调一致起来。

对这个当代进化论,主流学派做出的重要贡献有: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首次分别证明的“哈迪-温伯格定理”,从而创立了群体遗传学理论,后来又经英国学者费希尔、霍尔丹和美国学者赖特充分发展。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张泽文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将连接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因为这条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货物便是丝绸。

然而,从汉代开始开通的丝绸之路,并不仅仅在中西方的国家间运送丝绸,而是从各方面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成为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文化的主要动脉。

古中国诸多技术在当时均居世界前列,物产的丰富,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丝绸,中西贸易交流之路以“丝绸”命名足以显其重要性。

中国丝织品西传自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后来成为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商品——甚至丝绸之路最初重要作用就是运输中国的丝绸。

在西方诸国,中国丝绸与瓷器一起成为东方强盛文明的代名词,风靡各地。

甚至各国元首和贵族将拥有中国丝绸和瓷器视为荣耀的象征。

在距离遥远的西方,人们最初正是通过昂贵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来构建中国或者说整个东方的美好形象。

这种美好也支撑着他们积极与东方交流贸易。

丝绸贸易如此兴盛,但蚕桑丝织技术却在千年后才开始传入西方诸国。

汉代时,蚕桑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于阗国,此后西域的丝织业逐渐发展,出现西域“胡锦”。

后来蚕桑技术又从西域传入拜占庭和波斯,本土的丝织业出现并发展。

各地产出的花样各异的胡锦也作为贸易物品四处流传,也刺激中国生产样式类似“胡锦”的丝织品销往西方。

总而言之,中国的丝绸文化随着丝绸贸易在沿线各国开花结果。

与丝绸并称的瓷器也对世界各地影响极大,中国的瓷器制作法沿丝绸之路传入各国,也形成了世界性的瓷器文化,甚至遥远的北非都受其影响。

2024届高三广东一模语文题(含答案)

2024届高三广东一模语文题(含答案)

【迟钝与利索】
迟钝与利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态度。

如果一个人是迟钝的,那么他的生活会相对缓慢而苍白;如果一个人是利索的,那么他的生活会充满活力和色彩。

什么是迟钝?我们通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思考和行动的速度慢。

如果一个人总是思考很长时间才做出决定,或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事情,那么他就被认为是一个迟钝的人。

这样的人经常感到自己的生活很无趣,因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真正的热情与动力。

他们的生活像一条懒懒散散的河流,时刻流淌着却不留下什么名堂。

相反,利索的人则尤为活跃。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为了让自己保持高效率,他们经常设定一些小目标并尽力完成。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创意,让人们对他们产生无限的钦佩和敬佩。

那么,如何让自己从迟钝转变为利索呢?我们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

我们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只有以事实为依据,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才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此外,我们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念。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随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信心。

迟钝与利索,是生活态度上的两种不同选择。

选择利索,将是一个人开心自在、自信美好的人生;选择迟钝,则会陷入消极无力和浑浊虚浪的生活中。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向着更积极阳光的方向前进,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东南”与“西北”是古代中国频繁对举的两个方位概念。

司马迁说:“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这句话凝聚了古人丰富的地理经验。

很多历史文献也描述中国的地理大势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不惟地形,“东南”与“西北”在经济、文化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地理差异。

西晋张华《博物志》记:“东南之人,食水之产;西北之人,食六畜产。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云:“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

”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重心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在南宋即已形成。

到了明代,郭之奇已使用“东南人满,西北土满”来形容这样的人口分布格局变化。

至清康熙时,移民殖边以均人口的思想也被人提出来,朱奇龄明确主张“以东南有余之民,任西北有余之地”。

进入近代,西北移民殖边之论成为潮流,“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一语,为近代中国社会各界人士耳熟能详。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也早已是知识界表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口头禅。

胡焕庸将半壁区划法具体落实在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之中,创制出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了一条可以标识中国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分界线——“胡焕庸线”(以下简称“胡线”),即“瑷珲—腾冲线”,因地名变迁也被称为“黑河—腾冲线”。

“胡线”是依靠较高精度的人口数据,运用分界线思维和标准化手段,在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化约和展现“东南人满,西北土满”传统认识的产物。

可以说,学理上的“胡线”提出不足百年,但事实上的“胡线”已存在了千余年。

不能忽视的另外一个事实是,“胡线”是建立在一个“整体的中国领土空间”基础上画出的人口地理分界。

近代中国的领土空间是随着清代疆域观念变化和国际条约体系的介入,以清代疆域为主体逐步确立下来的。

然而,身处其中的相当一部分知识精英尚未建立起现代中国疆域的意识,或者执拗于传统天下观主导下的华夷秩序,或者不自觉地受日本舆论话语影响,接受了中国“本部—边疆”截然二分的对立论,个别人甚而因西方殖民话语的刺激,沾沾自喜地将中国“本部”之外的边疆之域也视为中国的“殖民地”。

正是囿于这样的思想局限,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人口问题大讨论中,多数知识精英坚持以“本部”和“边疆”截然分为二区的惯性思维和刻板逻辑。

胡焕庸从“整体的中国领土空间”这样一个地理实体中陈述地理问题,立足于这个地理实体内部的自然区域进行科学分析,这种通过强化“地理中国”意识的科学建构,可谓润物细无声,增强了蒙、新、藏、青等边疆之域的领土属性,成功消解了中国疆域描述中“本部—边疆”二元论的负面影响。

“胡线”作为近代地理科学的一种知识构建产物,它通过破除旧有的“本部”论,重新提炼出一种解释中国领土空间及其内部区域分异的学术话语,清晰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可视化的中国疆域轮廓,借此完成了现代中国疆域观念和国家认同的一次重塑。

(摘编自张轲风《历史情境中的“胡焕庸线”》)材料二:1935年,胡焕庸首倡揭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该线以东地区用占全国约36%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96%的人口,该线以西地区用占全国约64% 的国土面积仅承载了约4% 的人口。

长久以来,“胡焕庸线”两侧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差异巨大,被称为我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分界线。

“胡焕庸线”的稳定存在是我国大尺度国土空间上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进入新时期,学术界对如何破解“胡焕庸线”作了许多尝试性的探讨,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一是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视角,主张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契机,通过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人口城镇化,使城市群成为破解“胡焕庸线”的重点地区;二是从产业集聚的视角,根据“胡焕庸线”以西广大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普遍匮乏的现实,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城市布局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构建耗能密集—节水型高技术产业;三是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倡导“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向西开放,使西部沿边地区从过去对外开放的末端变成前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激活西部地区的资源、区位红利,吸引人口、资本等要素不断进入;四是从技术进步的视角,证明信息技术可以推动贸易发展、知识溢出,节水节能、新能源开发、智慧绿色生产等技术进步能有效弱化环境约束,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突破“胡焕庸线”提供可能。

(摘编自黄成、杜宇、吴传清《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胡焕庸线”破解》)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体现“东南”与“西北”在地形上的差异,也决定两者在经济、文化上呈现较大地理差异。

B.胡焕庸运用分界线思维和标准化手段,将半壁区划法具体落实在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中,从学理上展现了“东南人满,西北土满”的传统认识。

C.自古以来,由于“胡焕庸线”东西两侧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的巨大差异,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状况十分突出。

D.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构建耗能密集—节水型高技术产业,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大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普遍匮乏的现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基于“东南人满,西北土满”的人口分布格局,从清朝康熙直至近代,移民殖边以均人口的思想逐渐被人接纳。

B.受西方殖民话语中的“本部—边疆”截然二分对立论的影响,近代一些知识精英坚持以“本部”和“边疆”的思维逻辑看待中国领土空间。

C.作为近代地理科学的知识构建产物,“胡焕庸线”破除旧有的“本部”论,成功消解了中国疆域描述中“本部—边疆”二元论的负面影响。

D.通过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人口城镇化,顺应自然条件建设一部分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是破解“胡焕庸线”的方式之一。

3.下列有关突破“胡焕庸线”的尝试,不符合材料二中技术进步的研究视角的一项是(3分)A.在西北地区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发展光伏与风力发电新能源。

B.加大兰州—白银科技创新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力度。

C.根据河西走廊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加大种质资源研发力度。

D.采用“据点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优先将兰州—西宁地区建成特大城市。

4.结合材料内容,请给“胡焕庸线”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5.2022年2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是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把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

请结合材料,分析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意义。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铜墙铁壁(节选)柳青“飞机!”吴忠猛叫了一声。

霎时间,人们全不嚷了。

仔细一听,耳边确实有一种嗡嗡的声音。

原来当老葛和民工们拉谈的时候,吴忠只注意着防空。

老葛看见前后沟的人不安地仰起头,用手遮住日光朝天望;只是天空给几面的山头隔住,除非到头顶上空,人是不容易看见飞机的。

嗡嗡的声音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带着威胁的劲气。

民工的队伍里呈现出不稳,前前后后挑担的和赶驴的都停下来了。

吴忠紧紧地扽住骡子的笼头,一眼盯着路旁一个山水冲成的狭窄沟渠,低声告诉老葛,紧急时往那里钻。

可是老葛却像没听见,他神色不动,镇静地叫民工们不要慌乱,一边察看附近有没有适合大家隐蔽的地场。

他们这时正走在一道石砭上,上头是山崖,下边是石岩,光秃秃的没一点遮拦。

再走几十步,下一节坡,就是宽敞平坦的河滩。

河滩上有树,河坪地里还有庄稼。

地畔上站一个背枪的民兵,正在给停在河滩里的民工讲话:“只要戴伪装,飞机过来千万不要动。

人一乱跑开就坏了,正好成了扫射的目标。

”老葛问他身边的民工:“那民兵是跟你们一块上前线的吗?”“不是哇,”好几个人眼看天空,心不在焉地说,“好像不多时才过去的一个走路的……”老葛一听说是走路的,就非常赏识那民兵,他对众人说:“你们看,他一定有经验,人多了更不能乱!……”众人噫噫啊啊承认着,却无心听老葛的话,只管歪起头看飞机朝哪个方向过。

突然间,有人嚷开了:“小飞机!小飞机!”三架美国造飞机在西面的山头上空,由南向北箭一般穿过去了。

老葛估计敌机大约又是在无定河川的公路上袭扰,这里不过是飞机绕圈飞行经过的地区。

民工们见飞机过去了,都松了口气。

后边的“担担手”开始整理扁担绳子,预备重新挑起走。

前头赶驴的也喊着河滩里停的民工:“走哇!还等甚么哩?”“等一等再走啊!”那民兵热心地在地畔上吼叫道,“老乡们听我说啊……”只见那民兵又像在群众大会上演说一般,扯着嗓子给大家讲解:飞机撂弹也好,扫射也好,都要先旋一个圈圈。

头一回过去,总是没事。

你以为他们走了,不当心,万一回过来,就来不及防了。

“就算咱们这块没露了目标,谁晓得咱们前头的人怎着哩?飞机端端从他们头顶上过的呀!咱们还是防着点好啊!”那民兵说着就伸出一只胳膊,命令老葛,“那个穿灰制服的同志,你指拨石砭上的老乡都下河滩里来吧!这里有树好隐身!快动静啊,不要卖呆了!”“好好好!”老葛痛快地服从着,就执行起那民兵的“命令”,叫所有在石砭上的民工,包括他的通信员和牲口,统统赶紧下河滩里去隐蔽。

吴忠早已显出鄙弃那民兵的“自高自大”:呼!竟然“命令”起他的首长。

他简直忍耐不住那股神气,走着还用白眼珠子瞟着那民兵,嘀咕说:“不看看是谁,只管自己当司令!”“不可啰嗦!”老葛服从命令,说,“老乡们,听民兵的指挥,走紧点啊!”不一阵,石砭上的人都到河滩里的树荫底下了。

没出了那民兵的预料,三架小飞机转回来了。

现在正盘旋着圈子。

猛然间,好像塌崖一般,传来一阵轰隆隆扫射的响声。

众人都往树底下挤。

“担担手”撇下扁担,抢着往地畔上吊的南瓜丛里钻。

有人还把南瓜蔓拉来披在自己身上。

而那民兵却早跳下了地畔,用枪托帮民工们赶驴。

紧张!满沟隐蔽的人静悄悄的,几乎可以听见心嘣嘣跳。

盘旋了一个圈子以后,那三架飞机分散开,十字交叉飞:这一架过去,那一架过来,又一架绕弯时正从这里隐蔽的人们头顶上过。

它们几乎在西边同一地点的上空——这里所有愤恨的眼睛都透过庄稼和树枝盯着它们——斜起膀子,屁股上冒出黑烟来,轰隆隆地扫射!隐蔽的民工开始出现了不稳。

恐怕那架掠过头顶的飞机朝这里扫射起来,有人想换个地势。

吴忠死劲扽着骡子的笼头,紧张地朝他的首长招手,指着他身后的一个小山坑,要求首长挪一挪地点。

老葛不听他,只一眼盯着那民兵,欣赏他在另一边呐喊:“拿稳!不准乱跑!老乡们沉住点气,过一阵就没事了。

”想换地势的人给他喝住了。

说话中,另一架飞机穿梭般飞了过来,人们又缩着脖子不动了。

过了一阵,三架小飞机扫射罢都朝北飞去了。

可是人们还不动,全望着那民兵,等待他的吩咐。

那民兵停了很一阵,才宣布现在可以走了。

人们从隐身处出来,拍打着身上的土,互相庆幸地看看,都说这回沾了这个民兵的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