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全球变暖教案小学

合集下载

从全球变暖教案

从全球变暖教案

课题从全球变暖谈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标的规定。

②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刻度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3)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教学难点:
理解摄氏温度中的分度方法----“等分法”,以及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
教学关键:
通过教学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构建自主性学习的生命课堂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自主探究、启发提问、讨论交流等为主
教学教具:
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温度计,铁架台,体温计,多媒体设备等。

板书设计:
2012年10月。

全球气候变暖教案及反思

全球气候变暖教案及反思

人类活动与气候——全球气候变暖教学设计简案上南中学杨志荣一、教学设计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污染大气环境实例为素材,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知地—明理—析事”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水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高中地理积极教学的有效性。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教材中呈现四部分的内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以及城市热岛和雨岛。

我认为,前三者属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而城市热岛和雨岛则是城市局部的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则是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一点,加上时间关系,本学时主要讲述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教材中未涉及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其实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只是起了加剧作用。

另外,教材中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局限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其实,科学界说法多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温室气体的种类,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危害及防治措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积极参与预习和合作学习活动,勇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运用书报、网络、媒体等多种信息工具收集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探究气候变化的方法,拓展视野并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了解近代气候变化的证据,尤其是当今全球增温变暖的趋势,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和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辅以课件。

五、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1、创设“企鹅与妈妈的对话”“2013上海152天高温”情境,导入新课2、不可忽视的真相——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获奖与奥巴马3、呈现全球变暖的气温变化图4、温室气体的真凶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回答5、温室气体主要来源是?学生讨论交流6、全球变暖后果是?学生讨论交流7、你认为全球变暖还有哪些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讨论交流8、其它有关全球变暖的理论——强调全球变暖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9、全球变暖人为因素谁之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10、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11、你应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来延缓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教案

全球气候变暖教案

全球气候变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全球气候变暖教案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威胁。

3. 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听说过全球气候变暖?你对此有什么了解?2. 展示一些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3. 简要介绍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和原因,包括温室效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

4.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5. 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粮食安全、健康问题等。

实践活动:6.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7.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8. 班级讨论:就不同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更具创造性和可行性的想法。

总结与展望:9. 总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并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10.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保护环境,如减少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教学资源:- 全球气候变暖的图片、视频素材- 讨论小组的记录表格- PPT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评估方式:-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表现- 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理解和认识的书面作业教案扩展:1. 邀请专家或相关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2.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增加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

3.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撰写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报告或展示。

全球变暖环境保护教学案

全球变暖环境保护教学案

全球变暖环境保护教学案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异、极端天气事件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全球变暖现象,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4.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1.1 温室效应的定义和机制1.2 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1.3 全球变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2.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1 什么是环境保护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环境保护意识与习惯的培养3.1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3.2 环境保护习惯的养成3.3 学校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开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变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策略。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能力。

五、教学活动设计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活动1:温室效应实验活动2:影响全球变暖的人类活动调查2.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活动1:环境保护案例分析活动2:环保标志设计比赛3.环境保护意识与习惯的培养活动1:环境保护意识调查问卷活动2:环境保护习惯的养成计划制定4.实践活动活动1:学校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组织和实施六、教学评估1.开展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评估他们的环境保护能力和实践效果。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设计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设计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设计1.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首先通过“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引起学生对环境温度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温度?怎样表示温度”等问题;进一步通过“活动1”让学生亲身感受温度,并确认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通过活动2,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了解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在此基础上,介绍摄氏温标及其温度计的分度方法。

最后通过活动3,让学生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温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硬性给出,也没有停留在字面讨论上,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影响的温室效应,从关注整个人类生存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温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教学背景分析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包括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温度是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学习全章的基础。

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工具,在后面的热学实验中要经常用到,正确使用温度计既是一种基本技能,又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

3.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⑵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⑶观察温度计的构造。

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⑷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

5.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教科书通过图4-1--全球关注的"温室效应",引发学生对"环境温度"的关注,引起思考,并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温室效应"比较关注,相关的资料也比较容易收集,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以备课上交流。

全球变暖教案

全球变暖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上课大家好请坐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漫画,“地球这是怎么了?”,对,地球出汗了!为什么出汗呢?主要是因为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和热量,汽车排放大量尾气和热量。

据资料显示:92年冬,纽约出现22度高温97年夏,雅典出现持续46度高温03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35天高温由此可以看出地球大汗淋漓,是因为全球变暖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全球变暖。

板书全球变暖下面请大家先看一幅图,这是全球平均气温递变图,从1900-2000一百年间,气温是波动上升的,已上升了0.6-0.9度,并且预测未来气温仍会不断升高。

那么大家考虑一下“为什么气温会升高?”板书1、原因主要有这样两个原因:第一、自然原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地球上的气候一直是处于冷暖交替变化之中,现在的地球正是处于气温波动上升的时期。

第二、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尽管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据监测资料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

为什么二氧化碳会增多,大家想一下,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来进一步补充一下:主要是由于一是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能使气温升高。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气温升高,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干湿状况和社会经济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板书2、危害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表现在一方面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海水升温则要膨胀而导致海平面抬升。

另一方面气温升高,会造成极地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升高,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有被淹没的可能。

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马尔代夫,它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将来可能消失,现已面临举国搬迁的威胁。

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尤其是对于贫穷国家,它的危害更多。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4.1从全球变暖谈起1. 体会物体有冷、热的区别,建立温度的概念。

2. 知道摄氏温标,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和刻度方法。

3. 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重点: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

烧杯、水、自制的温度计、温度计、体温表等一、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 “温室效应”资料,播放相关的影片和录像,引发学生对“环境温度”的关注,并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出:温室效应会引起哪些后果?如何治理?进一步讨论:温度与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关系?逐步引导学生对“温 度”发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温度和温度计 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述物体温度的高低的? 从“冷、凉、温、热、烫”等描述中总结出温度的的概念。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活动1 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 (1)在课桌上放三只装有水的烧杯(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一杯温水)将手分别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中,感知水的冷热程度。

(2)现在请你先把两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两手同时插进温水中,感知温水的冷热程度。

通过这次活动你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交流。

发现: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必须使用准确的 测量仪器来测量。

3.温度计让学生将自制的温度计模型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思考:(1)液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讨论:有什么办法让液柱变化更明显一些。

联系这个自制的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列举此温度计的优点和不足, 如何把它改进为方便携带,又可读数的温度计?4.观察温度计(1)观察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

把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发给学生,结合实物投影,让学生说说出 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液体、刻度和符号。

(2)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3)掌握摄氏温标正确的读法和写法课件展示0°C、100°C 及1°C 的规定。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教案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教案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教案5 地球在“发低烧”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

2.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准备:冰水混合物,透明容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透明容器里面的冰水混合物,说明:水的温度很低,和冰的温度相近。

2.学生观察温暖的室温下透明容器里冰块的变化。

3.师:我们把这个容器看成微缩的北极。

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川正在逐渐融化,冰架在崩塌,覆盖在北冰洋上的巨大冰面在逐年缩小,就像我们眼前的冰块受热发生的变化一样。

这样下去,北极熊将怎样活下去呢?二、学习“北极熊的忧愁”1.假如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极熊,请以北极熊的口吻讲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情况下的遭遇。

2.阅读《地球“发低烧”了》。

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3.结合北极熊的遭遇和地球的现状,讨论:地球“发低烧”了,习惯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北极熊,在地球上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4.齐读《环境警报》,联系经验,谈谈感想。

三、学习“假如地球继续变暖”1.思考: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2.阅读课本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和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

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

3.分角色朗读《珠穆朗玛峰》。

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地球气候持续变暖,经过若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四、作业第2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绿化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新部编本2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新部编本2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4.1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

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计的使用。

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

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二)新课教学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1)常用单位:摄氏度(C)2)SI 单位:开尔文(K)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 273+t3、温度计教师讲述: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温度计的实物和挂图,都知道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你们知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 —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 C。

讲述:摄氏温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 —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

4.1-从地球变暖谈起

4.1-从地球变暖谈起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的几种形态,知道物态跟温度有关。

知道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

知道摄氏度的单位符号和写法、读法,以及分度方法。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话题,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出发思考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从物质三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联系进入温度的学习,建立温度的概念;通过阅读课文,认识温标的确定和温度计分度方法;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投入课堂学习,认真进行阅读、实验、讨论等活动,对实验操作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有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关注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和环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以及正确使用温度计。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是重点实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据世界环境组织报告,全球气候近20年来已经明显变暖。

按照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情况,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3.50C,到2102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比1990年上升60C。

那么地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课件演示』:(a)长期干旱,土地龟裂(b)冰山熔化,海平面上升(c)树木干枯,森林火灾二、讲解新课自学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温度?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什么?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单位是什么?4、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一)温度和温度计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活动1】: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由此说明:依靠人体的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并不准确。

因此,需要在要求较为准确的知道温度的高低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标准仪器。

1、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1)构造:玻璃泡、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刻度板(2)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2、温度计的种类:液体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活动2】:观察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符号℃是什么意思?(2)它是怎样分度的?(3)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多少?(4)分度值是多少?3、温度计的分度方法:摄氏温标(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制定的)(1)摄氏温标的规定:○1100℃:(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

全球气候变暖 教案设计

全球气候变暖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课题全球气候变暖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掌握其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三、课型新授课-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四、课时两个课时五、重难点分析1.重点:·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掌握原因类、影响类和措施类等问题的分析技巧。

2.难点·对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措施的掌握。

·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工具1.多媒体2.酒精灯3.两杯冰七、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2.问题引入法3.提问法4.实验法八、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在授课前做一个小实验,运用课前准备好的酒精灯、两杯冰,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冰雪融化现象,从而引入本课课题——全球气候变暖。

2.讲授新课师:同学们,在刚才我们所做的实验中,被酒精灯加热的那杯冰加速融化了,而未被加热的那杯冰仍安然无恙。

这是一个由于变暖而导致冰块融化的现象。

由此,同学们有联想到了和我们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点吗?生:我知道。

我联想到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两极冰川及高海拔地区的冰雪融化现象……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想必已经提前预习好功课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这节课的新内容,全球气候变暖……打开PPT……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雪融化。

而现在,我们的气候,我们的环境到底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日记。

这是一位网友在2007年写的一则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而现在我们的环境究竟怎么样了呢?大家来看看这些图片……近年来,我们的海平面不断上升,两极的冰川也在加速融化,而这一切,都源于全球的气候变暖。

那么,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是什么……(概念归纳)而是什么原因使得全球气温不断地升高呢?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乱砍伐树木等师:好。

全球变暖教学设计

全球变暖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和解读】1.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课标解读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课标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应通过图表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能从所给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既成事实。

2.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二)能力目标1. 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海平面,农业生产,水循环带来的影响及表现。

2. 收集资料并结合课本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全球变暖既成事实的理解,树立居安思危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

【教法及学法】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全球变暖相关资料,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气候变化的措施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和固碳技术)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应气候变化4、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从自身做起,成为参与延缓全球变暖的实践者。

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守卫美丽的蓝天。

激发环保意识(\全球气候在厂i不断变化之中d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的适; 应对策地质历史时期近代时期海平面上升农业生产变化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变暖的学案

全球变暖的学案

第一课时:全球变暖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识记和理解气候变暖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结合时事材料,培养和提高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知识预习】:完成课本P80-82页的预习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1.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全球变暖导致哪些影响?
第三部分:【随堂检测】
1、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2.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
3、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反映该了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 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5、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C 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 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6、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写在背面)
第五部分【评价反思】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存在哪些问题?
2、老师在讲课中还需在哪些方面改进?。

《全球变暖》教案

《全球变暖》教案

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备课人:冯向华一、词语:v. 观测表明上升融化发源从事发电生存导致预测淹没面临灭绝敲响警钟排放推向绝路减缓节约自我约束制定合作参与白费拯救n陆地摄氏度范围连锁反应冰山海平面青藏高原海拔河流亿航运物种水源联合国气候委员会北极面积总和速度厘米灾害水灾高温森林虫灾生态系统粮食饥荒生物链传染病二氧化碳趋势能源排放量税收核能adj. 暖工业化专门沿海干旱大量可再生失控adv快速仅仅直接随即毫无疑问其它:座不仅如此自身二、课文:1、世界气候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有变化的?(工业化观测表明与……比较)2、世界上哪里有冰山?请介绍一下这些地方。

全球变暖后呢?(发源融化导致随即淹没)3、全球变暖还会导致哪些自然灾害?(水灾高温干旱火灾虫灾)4、这些自然灾害对地球、生态、动植物分别有怎样的影响?(生态系统生物链物种面临灭绝)5、全球变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粮食饥荒传染病死亡推向绝路)6、这些现象之间有关系吗?(连锁反应)7、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根本问题是什么?(工业化排放失控白费)9、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拯救减缓趋势节约能源自我约束合作税收可再生)三、语言点:1.~表明,2.与~比较,~例:观测表明,与1900年比较,全球陆地、海洋的温度大约上升了0.8摄氏度。

气象科学家的观测表明什么?文章中,IPCC的报告表明什么?世界各地灾害天气增多表明什么?肯德基与麦当劳的比较结果表明什么?孔乙己的穿着表明什么?对中国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谁更郁闷?鲁迅的文章表明中医和西医哪个更科学?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性骚扰诉讼只有十余起,这个数字表明什么?3.带来(引起/ 产生)连锁反应chain reaction例:温度上升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带来了几个连锁反应。

全球气温上升人口迅速增加淡水河污染中东战争物价上涨税收下降休息不好4.事实上,~in fact例:事实上,青藏高原在亚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学语文课上谈论全球变暖,如何呈现扎实有力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上谈论全球变暖,如何呈现扎实有力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是学生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有所创新。

针对当下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平台,将全球变暖问题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了解全球变暖的现状和影响,掌握减缓全球变暖及保护环境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设计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具体如下:一、知识普及1.安排讲座,普及环保知识。

环保专家或志愿者可以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述全球变暖的现状、其影响以及如何减少污染和做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保报告和新闻,让学生们逐一进行解读,进而了解全球环保的最新状况及环保措施的实施效果。

3.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校园垃圾分类、稻草编制制作等,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动手能力。

二、文化渗透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并成为环保宣传员。

1.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2.对于与自然环境和环保主题有关的文学作品和相关名著,教师应利用文本特色、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让学生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提高环保意识。

3.如何保护环境是一道经验型的题目。

教师可以与学生研究社区、学校和城市等地的环保情况,从学生们的身边出发,将生活中的概念与环保知识联系起来。

三、实践操作1.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反复提醒学生环保的意义,更要将环保实践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可以让学生们创作环保专题报告和文艺创作作品,以此加深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3.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环保展览、参与环保保护组织等,感受环保的力量和重要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上谈论全球变暖,可以从知识普及、文化渗透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们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推动学校环保教育的持续发展。

全球变暖教案

全球变暖教案

全球变暖教案《Global warming》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3年12月18号授课地点:多媒体(4)班级:高二(27)班授课教师:黄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一些重要生词如:phenomenon, fossil fuels, quantities of...2.让学生理解文章主要信息,即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和科学家对此的不同观点。

3.通过泛读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及精读中寻找细节的能力。

4.通过最后阶段的讨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热身部分通过两幅图片导入本单元主题——全球变暖2读前指导学生通过看标题及引言预测文章大意。

3.读的过程中泛读和精读环节通过题目的设置培养阅读能力。

4.读后通过让学生讨论怎样减轻全球变暖使学生口语得到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及目前科学家对此所持态度,阅读过程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英语表述我们应该怎么做来减轻全球变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happened to the bear?(通过讨论北极熊呼救导入本单元主题——全球变暖。

2读前:Look through the title and some black lines just beneath the title to guess the main topic of the text(指导学生通过看标题预测文章大意。

)3阅读(reading)泛读(整体理解):1.Skim the title:What is the main topic?(指导学生通过看标题预测文章大意。

)2.Who wrote the article?3.What is the name of the magazine?(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通读引言找出文章的作者和出处)4.Match each part with the main idea(指导学生首先找出文章主体所包含几个段落,提示学生可分为四个部分,让学生读后思考怎样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全球变暖教案小学
教案标题:探索语文中的全球变暖问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全球变暖的概念和影响。

2. 掌握相关语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 相关语文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3. 环境保护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将全球变暖问题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学素材:全球变暖的图片、图表、视频等。

2.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全球变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全球变暖吗?
- 全球变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PPT或其他教学素材,向学生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温室效应的概念及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

- 全球变暖对气候、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Step 3:词汇学习(1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语文词汇,并提供例句和练习,例如:
- 温室气体、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

- 请学生用这些词汇造句或描述相关现象。

Step 4:阅读与讨论(15分钟)
选择一篇关于全球变暖的短文或新闻报道,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例如:
- 你对全球变暖有何看法?
-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Step 5:写作练习(15分钟)
让学生以全球变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小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例如:
-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你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提出建议。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

2.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科普知识的调研和展示。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写作作品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3. 学生对全球变暖问题的理解和观点。

备注: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案中的时间安排可以适当调整。

同时,教案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扩展或缩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