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模型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至破坏、更改和泄露”。
信息安全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靠性,可控性,真实性。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是通过维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来管理和保护信息资产的一项体制,是对信息安全保障进行指导、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信息安全管理的引入:管理追求效率效益。
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组成的完整的过程。
管理强调结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的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的方法和手段所构成的体系。
包括安全风险管理,应急响应与备份恢复管理,运行与操作安全管理,系统开发安全管理,环境与实体安全管理,组织与人员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层次以及对应的技术:基础支撑技术:密码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理论、PKI系统被动防御技术:IDS、密罐、数据备份与恢复、扫描、信息安全审计主动防御技术:防火墙、VPN、计算机病毒查杀、SSL、AAA面向管理的技术:安全网管系统、网络监控、资产管理、威胁管理建立ISMS的步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安全区域:物理安全边界是指在信息系统的实体和环境这一层次上建立某种屏障。
安全区域的要求:物理安全界限,物理进入控制,保护办公室、房间和设施,在安全区域工作,隔离的送货和装载区域。
信息安全事件:是由单个的或一系列的有害或意外信息安全事态组成,它们具有损害业务运作和威胁信息安全的极大的可能性。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就是通过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和弱点、建立安全事故职责和程序、收集证据、总结信息安全事故以便从安全事故中学习经验等对信息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对信息系统弱点进行纠正和改进。
ISO27001标准详解
3 术语和定义(续)
信息安全事故
信息安全事故是指一个或系列非期望的或非预期的信息安
全事件,这些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或威 胁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基于业务风险方法,旨在建立、
实施、运行、监控、评审、维持和改进信息安全
适用性声明
4.2.2 实施和运行 ISMS
阐明风险处理计划,它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见第5章)指出了 适当的管理措施、职责和优先级; 实施风险处理计划以达到确定的控制目标,应考虑资金需求以 及角色和职责分配; 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方法以满足控制目标. 确定如何测量所选择的一个/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规定这些 测量措施如何用于评估控制的有效性以得出可比较的、可重复 的结果 实施培训和教育 运作管理 资源管理 实施过程和其它控制以便能对安全事故及时检查并做出反应
准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与典型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ISO/IEC27001是由英国 标准BS7799转换而成的。 BS7799标准于1993年由英国贸易工业部立项,于1995年英国首次出版BS 7799-1:1995《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它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由信息安全最佳 惯例组成的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工商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所需控制范
4.2.1 建立和管理 ISMS
确定ISMS范围(划分业务或重要资产均可) 确定信息安全方针 定义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识别并评价风险处理,并对其处理进行选择 选择风险处理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 编制适用性声明 获得剩余风险的管理认可,并授权实施和运行ISMS
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也是一个重
信息安全安全模型
就是防护(P )。防护是预先阻止攻击 可以发生的条件,让攻击者无法顺利地 入侵。 防护可以减少大多数的入侵事件。
26
检测
PDRR模型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检测(D)。上面
提到防护系统除掉入侵事件发生的条件,可以 阻止大多数的入侵事件的发生,但是它不能阻 止所有的入侵。特别是那些利用新的系统缺陷
、新的攻击手段的入侵。因此安全策略的第二
38
防毒软件
防毒软件是人们最熟悉的安全工具,可
以检测、清除各种文件型病毒、宏病毒 和邮件病毒等。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 它可以查杀特洛依木马和蠕虫等病毒, 但对于网络攻击行为(如扫描、针对漏 洞的攻击)却无能为力。
39
安全审计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通过独立的、对网络行为和主
机操作提供全面与忠实的记录,方便用户分 析与审计事故原因,很像飞机上的黑匣子。 由于数据量和分析量比较大,目前市场上比 较成熟的产品: 主动式审计(IDS部署) 被动式审计(日志监控)
安全=风险分析+执行策略+系统实施+漏洞检测+实时响应
20
Policy(安全策略)
由于安全策略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所以
要想实施动态网络安全循环过程,必须 首先制定安全策略,所有的防护、检测 、响应都是依据安全策略实施的,安全 策略为安全管理提供管理方向和支持手 段。 对于一个策略体系的建立包括:安全策 略的制订、安全策略的评估、安全策略 的执行等。
第二部分 安全模型
信息系统的安全目标是控制和管理主体 (Subjects,包括用户和进程)对客体 (Objects, 包括数据和程序)的访问。
安全模型:
准确地描述安全的重要方面及 其与系统行为的关系。提高对成功 实现安全需求的理解层次。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模型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模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信息安全认识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概念已经从最初的信息本身保密,发展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对象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信息安全属性也扩展到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个方面,进而又形成信息安全保障,尤其是息系统基础设施的信息保障。
信息安全保障将安全属性扩大到了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五个方面,保障对象明确为信息、信息系统。
保障能力明确来源于技术、管理和人员三个方面。
信息安全保障中,安全目标不仅是信息或者系统某一时刻的防护水平,而是系统与拥有系统的组织在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具有的持续保护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适当的技术防护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更需要在系统工程的理论指导下,合理规划、设计、实施、维护这些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状态的保持与持续改进。
为此,我们提出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指通过对技术、管理、工程等手段的合理运用和防护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的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机制。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是对技术、管理和安全工程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内容间的关系进行的抽象描述。
见下图:图五,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SPMTE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信息安全总方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信息安全工程模型。
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包含的详细内容见图六:图六,SPMTE模型的内容1.信息安全方针信息安全总方针,是信息安全保障的最高纲领和指导原则,包括:组织的信息安全目标、组织的信息安全理念、组织所采用的信息安全模型和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运作的核心驱动力,包括: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
●安全制度(子策略)是由最高方针统率的一系列文件,结合有效的发布和执行、定期的回顾机制保证其对信息安全的管理指导和支持作用。
●安全组织明确安全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以保证在组织内部开展和控制信息安全的实施。
信息安全深入分析比较八个信息安全模型
深入分析比较八个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都不尽相同,对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侧重也有所差别。
早期人们对信息安全体系的关注焦点,即以防护技术为主的静态的信息安全体系。
随着人们对信息安全认识的深入,其动态性和过程性的发展要求愈显重要。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9年对OSI开放系统互联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OSI 安全体系结构:ISO 7498-2:1989,该标准被我国等同采用,即《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二部分:安全体系结构GB/T 9387.2-1995》。
ISO 7498-2安全体系结构由5类安全服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抗抵赖性)及用来支持安全服务的8 种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认证交换、业务流填充、路由控制和公证)构成。
ISO 7498-2 安全体系结构针对的是基于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通信系统,它所定义的安全服务也只是解决网络通信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其他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包括系统安全、物理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都没有涉及。
此外,ISO 7498-2 体系关注的是静态的防护技术,它并没有考虑到信息安全动态性和生命周期性的发展特点,缺乏检测、响应和恢复这些重要的环节,因而无法满足更复杂更全面的信息保障的要求。
P2DR模型源自美国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ISS)提出的自适应网络安全模型ANSM(Adaptive NetworkSe cur ity Mode l)。
P2DR 代表的分别是Polic y (策略)、Protection (防护)、Detection (检测)和Response(响应)的首字母。
按照P2DR 的观点,一个良好的完整的动态安全体系,不仅需要恰当的防护(比如操作系统访问控制、防火墙、加密等),而且需要动态的检测机制(比如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在发现问题时还需要及时做出响应,这样的一个体系需要在统一的安全策略指导下进行实施,由此形成一个完备的、闭环的动态自适应安全体系。
第八章信息安全管理
8.1 组织基础架构
信息安全中的分级保护问题 信息系统保护的目标
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目标与所属组织的安全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具体体现为对信息的保护和对系统的保护。信息保护是使所属 组织有直接使用价值(用于交换服务或共享目的)的信息和系 统运行中有关(用于系统管理和运行控制目的)的信息的机密 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不会受到非授权的访问、修改和 破坏。系统保护则是使所属组织用于维持运行和履行职能的信 息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不受到非授权的修改和 破坏。系统保护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为信息保护提供支持,二 是对信息技术系统自身进行保护。
信息系统分级保护
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分级保护是体现统筹规划、积极防范、 重点突出的信息安全保护原则的重大措施。最有效和科学的方 法是在维护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运行环境的同时,以分级 分类的方式确保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既符合政策规范,又满足 实际需求。
8.1 组织基础架构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一个组织的安全策略只要由该组织的安全规划和指令组成。这些安全 策略必须反映更广泛的组织策略,包括每个人的权利、合法的要求以 及各种技术标准。
一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必须使包含在组织的安全策略之中的安全规 划和适用于该组织信息系统安全的指令相一致。
8.2 管理要素与管理模型
与安全管理相关的要素
与安全管理相关的主要要素包括:资产、脆弱性、威胁、 影响、风险、残留风险、安全措施以及约束。
信息系统管理的安全包括信息系统所有管理服 务协议的安全,以及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的通信 安全,它们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类安全管理将借助对信息系统安全服务与 机制做适当的选取,以确保信息系统管理协议 与信息获得足够的保护。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 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运行、监控、审查、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O 27001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明确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 管理职责:明确组织内的信息安全职责和分工 •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应对信息安全风险 • 控制措施:实施和维护一系列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 • 监控与审计: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监控和审计,确保其有效性 •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和审计结果,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06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人员培训与意识 提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的需求 分析
• 在进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之前,需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包 括:
• 识别培训对象:确定需要接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的员工和 管理人员
• 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对象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需求 和不足
• 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课程
•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认证包括: • 选择认证机构:选择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 提交申请:向认证机构提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 实施现场审核:接受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包括文件审查、现 场检查和询问等 • 获得证书:通过认证机构审核后,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 持续改进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原因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
• 保护组织的信息资产: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篡改或丢失 • 遵守法律法规:满足国内外的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要求 • 提高业务连续性: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确保业务正常运行 • 增强客户信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提高客户信任度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原因包括: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概述
应用系统安全 安全目标
安全机制
图 安全体系结构层次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物理环境安全体系 计算机系统平台安全体系 网络通信平台安全体系 应用平台安全体系
技术体系结构概述
物理环境安全体系
物理安全,是通过机械强度标准的控制,使信息系统所在的建筑物、 机房条件及硬件设备条件满足信息系统的机械防护安全;通过采用电磁屏 蔽机房、光通信接入或相关电磁干扰措施降低或消除信息系统硬件组件的 电磁发射造成的信息泄露;提高信息系统组件的接收灵敏度和滤波能力, 使信息系统组件具有抗击外界电磁辐射或噪声干扰能力而保持正常运行。
些安全机制有明确的定义和易判定的外延,与别的模块有明显的区别。
例如: 1. 加密模块 2. 访问控制模块
它们的定义是明确的,外延是易判定的,从而是妥善定义的机制。妥善定 义的信息安全机制通常简称为安全机制。
不同的应用环境对安全的需求是有差异的。给定的一类应用对安全的需求 可以归结为一些基本要素,称为安全目标(也称为安全服务)。这些安全 目标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安全机制来实现。具体的应用安全性则是通过调用 这些安全服务完成。
物理安全除了包括机械防护、电磁防护安全机制外,还包括限制非法 接入,抗摧毁,报警,恢复,应急响应等多种安全机制。
计算机系统平台安全体系
硬件上主要通过下述机制,提供一个可信的硬件环境,实现其安全目标。 1. 存储器安全机制 2. 运行安全机制 3. I/O安全机制
操作系统上主要通过综合使用下述机制,为用户提供可信的软件计算环境。 1. 身份识别 2. 访问控制 3. 完整性控制与检查 4. 病毒防护 5. 安全审计
保证
保证(assurance),也称为可信功能度,提供对于某个特定的安全机制的有 效性证明。保证使人们相信实施安全机制的模块能达到相应的目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MS实施过程
LOGO
❖风险值计算公式
风险值=资产重要性×威胁综合可能性×综合脆弱性/安 全措施有效性
❖风险等级划分
等级 标识 风险值范围 5 很高 64.1~125
4 高 27.1~64 3 中 8.1~27 2 低 1.1~8 1 很低 0.2~1
描述
一旦发生将产生非常严重的经济或社会影响,如组织信 誉严重破坏、严重影响组织的正常经营,经济损失重大、 社会影响恶劣。
信息安全管理
第三章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LOGO
本讲内容
LOGO
1 ISMS实施方法与模型 2 ISMS实施过程 3 ISMS、等级保护、风险评估三者的关系 4 国外ISMS实践 55 总结
ISMS实施方法与模型
LOGO
❖(PCDA)模型
在ISMS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规划(Plan)-实 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可简称为P阶段 、D阶段、C阶段、A阶段。
❖实施风险评估
实施风险评估是ISMS建立阶段的一个必须活动,其 结果将直接影响到ISMS运行的结果。
ISMS实施过程
LOGO
❖ 风险评估模型
ISMS实施过程
LOGO
❖风险评估方法
▪ 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对风险范围进行评估、对 信息进行初步收集,并制定详尽风险评估方案。
▪ 识别阶段:主要识别以下4个对象,并形成各自的 结果列表。
ISMS实施过程
LOGO
▪ 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是风险评估的主要阶段,其主要包括以下5 个方面的分析: ① 资产影响分析:资产量化的过程,跟据资产遭受破 坏时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对其进行赋值量化。 ② 威胁分析:确定威胁的权值(1~55),威胁的等级越高 威胁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③ 脆弱性分析:依据脆弱性被利用的难易程度和被成 功利用后所产生的影响 来对脆弱性进行赋值量化。 ④ 安全措施有效性分析:判断安全措施对防范威胁、 降低脆弱性的有效性。 ⑤ 综合风险分析:对风险量化,获得风险级别(5 级),等级越高风险越高。
安全工程之信息安全模型
安全⼯程之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模型1.信息安全模型,具体特点:1)是精确的,⽆歧义的2)简单的,抽象的,易于理解的3)涉及安全性质,不过分限制系统的功能与实现2.访问控制模型分类1)⾃主访问控制模型(DAC)linux下对于⽂件、⽂件夹的rwx权限控制,windows下的⽂件、⽂件夹的权限控制均属于⾃主访问控制。
特点是权限是由主体来控制。
(1)在windows的权限控制右击⽂件、⽂件夹选择[属性]功能,进⼊[属性]界⾯选择[安全]功能(2)linux 的权限在bash下执⾏ ls -l查看⽂件的所属者、所属组、其他组的权限-rw-rw-rw- 1 root root 0 Sep 22 13:14 access2)强制访问控制模型(MAC)主体、客体都会有标签,根据标签的关系确定访问控制,⼀般由客体控制。
BLP和Biba模型都属于强制访问控制(MAC)模型。
其中,BLP⽤于保护数据机密性,⽽Biba则针对完整性。
随之⽽后的是Clark-Wilson模型。
3)基于⾓⾊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基于⾓⾊的访问控制。
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量的专家学者和专门研究单位对RBAC的概念进⾏了深⼊研究,先后提出了许多类型的RBAC模型,其中以美国George Mason⼤学信息安全技术实验室(LIST)提出的RBAC96模型最具有系统性,得到普遍的公认。
RBAC认为权限的过程可以抽象概括为:判断【Who是否可以对What进⾏How的访问操作(Operator)】这个逻辑表达式的值是否为True的求解过程。
即将权限问题转换为Who、What、How的问题。
who、what、how构成了访问权限三元组。
RBAC⽀持公认的安全原则:最⼩特权原则、责任分离原则和数据抽象原则。
最⼩特权原则得到⽀持,是因为在RBAC模型中可以通过限制分配给⾓⾊权限的多少和⼤⼩来实现,分配给与某⽤户对应的⾓⾊的权限只要不超过该⽤户完成其任务的需要就可以了。
简述信息安全pdr模型
简述信息安全pdr模型
PDR模型(Plan-Do-Review Model)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论,主要用于帮助组织进行信息安全管理。
PDR模型由三个阶段
组成:计划(Plan)、执行(Do)和评审(Review)。
在计划阶段,组织确定信息安全目标和策略,制定安全政策和相关控制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威胁分析。
该阶段的目标是制定出适合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计划。
在执行阶段,组织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这包括实施安全控制和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体系运营。
在评审阶段,组织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和回顾。
该阶段主要通过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安全演练等手段,检查和检测安全控制和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
PDR模型强调了信息安全管理的连续性和循环性,通过不断
地计划、执行和评审,组织可以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并保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该模型适用于各种组织,无论大小或行业,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完整word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ISO20000)所需条件和资料
ISO27001产品概述;ISO/IEC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是信息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
最初源于英国标准BS7799,经过十年的不断改版,最终再2005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转化为正式的国际标准,目前国际采用进一步更新的ISO/IEC27001:2013作为企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的最新要求。
该标准可用于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建设和实施,通过管理体系保障组织全方面的信息安全,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评估的风险管理理念,全面系统地持续改进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
Plan规划:信息安全现状调研与诊断、定义ISMS的范围和方针、定义风险评估的系统性方针、资产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评价风险处置的方法、明确控制目标并采取控制措施、输出合理的适用性声明(SOA);DO:实施控制的管理程序、实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管理运行、资源提供、人员意识和能力培训;Check:执行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实施检查措施并定期评价其有效性、评估残余风险和可接受风险的等级、ISMS内部审核、ISMS管理评审、记录并报告所有活动和事态事件;Act:测量ISMS业绩、收集相关的改进建议并处置、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保持并改进ISMS确保持续运行。
条件:1) 企业需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有效资质文件;2) 申请方应按照国际有效标准(ISO/IEC27001:2013)的要求在组织内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运行至少3个月以上;3) 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评审;4) 提供企业业务相关的必备资质:如系统集成资质、安防资质等,并且保证资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材料1) 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代码证书、社团法人登记证等),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模型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模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模型是指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等过程中,为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考虑的安全措施和策略。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模型包括物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三个方面。
一、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所需的物理设施和硬件设备不受侵害,确保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 机房安全控制机房是信息系统的核心资产,为了保证机房的安全,需要建立机房入口的门禁系统、摄像头等安全措施,并确保只有经过审批的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2. 周边环境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周边环境也需要保证安全,例如,防火、防潮、防雷等措施都需要考虑到,以确保信息系统所在的环境不会对信息系统造成损害。
3. 数据存储安全控制数据存储安全控制是指数据的存储设备需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确保设备不受盗窃或损坏,同时需要建立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
二、技术安全技术安全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保护信息系统的网络、软硬件等方面的安全。
技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网络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建立防火墙、杀毒软件、网络扫描等手段,保护网络的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
2. 软件安全软件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程序不受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侵害,需要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确保信息系统中的软件不被攻击者利用。
硬件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不受损坏、盗窃等威胁,需要建立硬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规范,严格控制硬件设备的使用和借出。
1. 管理制度建立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以及信息系统的保密等级,制定安全管理计划,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2.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需要进行人员背景审查,确保职员的信誉度和素质,同时建立访问控制策略,控制系统用户的权限和行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使用的模型原理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使用的模型原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使用的模型原理,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保护我们的信息不被坏人侵犯的一个好办法。
想象一下,咱们都在用手机、电脑,像是有一扇窗户,随时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这扇窗户要是没关好,岂不是让小偷有机可乘?所以,咱们得用一些模型来给这些窗户加个锁。
哎,信息安全这块儿,真的是个大工程,涉及到的东西多得是。
咱们聊聊最基础的东西,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三个小兄弟就像是咱们的信息安全三件套。
机密性嘛,就是你的信息得让合适的人看,不然就像把家里的密码写在门口,谁都能进来。
完整性呢,就是信息不能被篡改,想想,如果你朋友圈的照片被人动了手脚,那可就有意思了。
可用性就是,想用的时候就能用,不然就像去商店买东西,结果发现关门了,那多气人啊!咱们再来看看模型的构建,这可得花点心思。
通常会用一些框架,比如ISO 27001,这可是行业里的大牌子。
你看,它就像是一本说明书,告诉你怎么把这些安全措施做好。
就像做菜,得有个菜谱,才能保证每次都能做出好吃的。
这框架可不是空穴来风,里面的每一步都有讲究,真是经过了无数个夜晚的琢磨。
没有一个完美的模型,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毕竟每家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
在信息安全管理中,还有风险评估这一步,这就像是你去海边游泳之前得先看看水温和海浪。
风险评估就是找到可能存在的威胁,评估它们对公司的影响。
听上去挺严肃的,但其实就像你打麻将前得先看清楚牌型一样,得抓住关键。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咱们的安全措施真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在那儿空谈。
再说说实施过程,哎,这个环节可是热闹非凡。
想象一下,你们单位里一群人开会,大家各抒己见,各种方案层出不穷。
这个过程就像组团打怪,大家得团结一致,才能把那些隐患打得稀巴烂。
每个人都得明确自己的职责,谁负责什么都得说清楚。
这样一来,信息安全就变得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责任,谁也不能掉链子。
当然了,信息安全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持续监测和评估。
isosae2143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osae2143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面临日益复杂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各行各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IS O/SA E2143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国际标准,为组织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框架,帮助其有效应对各类信息安全风险。
二、I S O/S A E21434背景I S O/SA E21434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 O)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 AE)共同制定的一项关于汽车信息安全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汽车信息安全管理的指南和要求,旨在确保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高度智能化汽车系统的信息安全。
三、I S O/S A E21434体系结构I S O/SA E2143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于风险管理理念,采用PD C A(Pl an-D o-Ch ec k-A ct)循环模型,全面贯彻信息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3.1管理体系的要素领导力与承诺-:组织应建立信息安全的领导层承诺和责任制度,明确高层管理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政策与策略-:制定信息安全政策与策略,明确组织的信息安全目标和原则;组织、策划与资源-:明确信息安全的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并配置相应的资源;实施与运行-: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执行信息安全措施;性能评估与改进-:监控和评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性能,及时进行改进。
3.2P D C A循环模型P l a n(计划)1.:制定信息安全方案,明确组织的信息安全目标、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D o(实施)2.:执行信息安全措施,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技术控制和信息安全事件应对等;C h e c k(检查)3.: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手段,检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A c t(改进)4.: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提高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性能。
四、I S O/S A E21434实施步骤4.1明确需求和目标组织应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和目标,包括法律法规遵守、数据保护、安全培训等方面。
ISMS【信息安全系列培训】【03】【体系框架】
3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参考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任何修改)适用于本标准。 ISO/IEC 17799: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4
3 术语和定义 (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监视和 评审ISMS
受控的 信息安全
检查Check
2
1 范围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例如,商业企业、政府机构、非赢利组织)。本标准从组织的整体业务风险的角度,为建立、实施、运行、 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文件化的ISMS规定了要求。它规定了为适应不同组织或其部门的需要而定制的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要求。 ISMS的设计应确保选择适当和相宜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充分保护信息资产并给予相关方信心。 注1:本标准中的“业务”一词应广义的解释为关系一个组织生存的核心活动。 注2:ISO/IEC 17799提供了设计控制措施时可使用的实施指南。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规模和特性的组织。组织声称符合本标准时,对于4、5、6、7和8章的要求不能删减。 为了满足风险接受准则所必须进行的任何控制措施的删减,必须证明是合理的,且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相关风险已被负责人员接受。除非删 减不影响组织满足由风险评估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所确定的安全要求的能力和/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注:如果一个组织已经有一个运转着的业务过程管理体系(例如,与ISO 9001或者ISO 14001相关的),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取 的是在这个现有的管理体系内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8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模型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模型是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框架,旨在确保组织管理其信息资产的安全。
ISMS模型是指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标准,以协助组织实施、监督、维护和改进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其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下面是常用的ISMS模型:
1. ISO 27001: 这是全球范围内最常使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其基于风险管理方法构建,旨在确保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 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的这个框架是用来帮助组织实现其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
3. CIS Controls: 由CIS(Center of Internet Security)制定的一套基于实践的安全控制,以协助组织防范最常见的攻击。
4. COBIT:这是一个由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及其附属机构颁布的框架,旨在帮助组织管理其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
5. HIPAA:这是美国卫生保健行业需要遵守的一组安全标准,以确保个人健康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些ISMS模型都可以用作一个操作性的标准,帮助组织实现其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