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3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名师精品说课稿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3)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3)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7)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2)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18)

1.2.2 数轴说课稿(一) (22)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8)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32)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36)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42)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50)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55)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5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62)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65)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73)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79)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83)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86)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90)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92)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95)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97)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99)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02)

2.1 整式说课稿一 (102)

2.1 整式说课稿二 (106)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一 (109)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115)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17)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17)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21)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26)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31)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一 (136)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二 (138)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一 (140)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二 (144)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146)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50)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54)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164)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一) (164)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二) (168)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一) (171)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二) (177)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一) (180)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二) (182)

4.3.1 角说课稿(一) (185)

4.3.1 角说课稿(二) (190)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195)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二) (198)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 (203)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二) (209)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一) (214)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二) (217)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1.1 正数与负数(板书)。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1、说教材: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

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正、负数的概念;难点确定为负数的概念。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说目标: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4、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采用了引导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这是因为初一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回答与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5、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1)创

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那么都记作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