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生物继续发展,尤其是陆生植物大量出现, 生物继续发展,尤其是陆生植物大量出现,光 合作用广泛而持续进行, 合作用广泛而持续进行,氧气不断从二氧化碳中分 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逐 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多, 渐稀释,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距今30 30亿年前约为现代 渐稀释,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距今30亿年前约为现代 游离氧水平的0.1% 20亿年前增加到1%,10亿年前 0.1%, 亿年前增加到1% 游离氧水平的0.1%,20亿年前增加到1%,10亿年前 增加到10% 此后, 10%, 增加到10%,此后,大气中的游离氧又经过多次变 也在增加。 动;同时大气中的氮 也在增加。 二氧化碳大气演化成为现代大气, 二氧化碳大气演化成为现代大气,大气臭氧层 现代大气 也出现。 也出现。 总之,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 总之,大气圈的发展沿着这样一种方向:原始 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现代大气。
第八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
1 整体性规律 2 时间演化规律 3 空间分异规律 4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应用
“地理环境”: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由气、水、 地理环境” 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由气、 地理环境 地和生物界组合而成的整体,又称“地球表层”。 地和生物界组合而成的整体,又称“地球表层” 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加以命名,如气候环境、 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加以命名,如气候环境、水环 地貌环境或生态环境等; 境、地貌环境或生态环境等;区域地理环境可以 再在上述的基础上冠以地理名称或冠以地名, 再在上述的基础上冠以地理名称或冠以地名,也 就成了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类型, 就成了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类型,如青藏高原 地理环境) 塔里木沙漠(环境) 黄土高原( (地理环境),塔里木沙漠(环境),黄土高原(地 理环境)等等。 理环境)等等。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2)气候旋回 气候的变迁
6亿多年来,地球气候史是以温 暖时期和寒冷时期交替演变为其基 本特点的。另外,还有干-湿变化
纪内旋回������ 超世纪旋回������ 冰期一间冰期旋回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1h8 y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1h5 y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1)地质旋回 岩层的沉积层序非常鲜明
地反映了地质旋回的节律性
例如:地层剖面由老渐新
反复出现: 砾岩 - 砂岩 –页岩 - 石灰岩 反映:从海退到海侵或从 地壳上升到下降的旋回节律。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1h6 y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4 y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2)地貌的发展
戴维斯(Davis)地貌侵蚀循环理论:
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3)风化壳的发育及土壤的形成
波雷诺夫(Полынов)的风化发育阶段: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富钙阶段→富硅铝阶段→富铝铁阶段
退,河流变浅,湖泊水位下降。 竺可桢,中国5000气候变迁,有400年,
800年和1200年,1700年的周期。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地质旋回节律延续时间很长 例如:
加里东时期:延续2亿年,前半期地壳 沉降占优势,后半期地壳上升占优势, 随着沉降发生海侵或褶皱运动。
海西时期:延续时间稍短,为125百 万年,前半期也以沉降占优势,后半期 以上升占优势。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1h7 y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二节
(1)每一要素都作为 整体 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例如,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是其最突出的环境特征;海南岛是典型的热 带季风气候, 湿热 是其环境的突出特点。 其整体
性表现如下表:
(3)图甲和图乙分别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特点?
互动·探究区
第二节
答案
(2)C
(1)A—②
B—③
C—①
D—⑤
E—④
(3)图甲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的演化过程。图乙表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 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化学过程 的性质与强度。 ②间接影响: 气候通过影响 岩石风化过程 、 外力地貌形
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 成和发育。
4.生物与土壤
互动·探究区
5.地形与土壤
第二节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互动·探究区
答案
第二节
(1)整体
(2)成土母质的粒度影响土壤质地,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气候直接影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 度,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 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必修1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性复习学案
必修1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性复习学案第1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复习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要素组成。
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探究】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生命出现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__________演化过程。
(2)生命出现后,__________进化即__________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因素的最显著特点: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__________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__________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变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复习目标】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自主探究】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整体性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__________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__________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_________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__________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指岩石经过__________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__________。
(2)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和植物矿物养(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__________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热点探究】2023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自然地理演变过程
2019年7题
气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山东卷
2013年1~2题
2013年3~4题
2013年5题
2013年26题(1)(2)题
2013年33题
2013年34题
水循环主要环节、地表径流特征的变化
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如2021全国高考真题珊瑚礁的形成过程;2021湖北高考真题考查天气系统形成过程;2021福建高考真题,考查三角洲演变过程;预测2023年高考仍然以新情景为载体考查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并分析某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考情统计
类型
年份、题号
考查内容
全国卷
2019年Ⅰ卷9~11 题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37 题
2019年Ⅱ卷9~11题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棕榈化石,叶柄非常长,接近70厘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这么高的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
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说明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是()A.下降运动B.上升运动C.向低纬运动D.东西方向运动2.由棕榈化石发现可推知古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这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铁矿主要形成于①代B.蕨类在②代开始大量出现C.③代末期形成联合古陆D.④代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4.与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无关的是()A.气候变暖B.藻类繁盛C.氧气充足D.陆地扩张5.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6.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B.在古生代晚期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产C.地质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分别是新生代和中生代D.在新生代形成了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高大山系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下题。
7.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A.①B.②C.③D.④8.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的演化过程是()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9.在该地某地层中发现了由大量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最可能是()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读“联合古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结构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亚马逊雨林的季节性时间结构变化
雨季与旱季交替
亚马逊雨林地区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交替现象,导致植被生长、 枯萎和再生的周期性变化。
动物迁徙
为了适应雨季和旱季的变化,许多动物在雨季繁殖并在旱季迁徙 到其他地区。
水文循环
雨季时,大量降水补充河流和地下水,而在旱季,水文循环减缓, 河流流量减少。
表现
包括生物种群数量波动、土壤水分动态、植被 生长周期等。
影响
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长期时间结构
定义
长期时间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 的演变和变化。
表现
包括地貌形态变化、气候带移动、生物物种进化等。
影响
影响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地球系统 的整体演化。
瞬时时间结构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时间结构 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如土地利用变 化、城市化进程、资源开采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 洪水等也会对自然地理系统的 时间结构造成影响。
生物活动
生物活动如植被生长、动物迁 徙等也会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时
间结构产生影响。
时间结构变化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稳定性
04
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结构 分类
季节性时间结构
定义
01
季节性时间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而呈现
出的规律性变化。
表现
02
包括生物活动节律、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
影响
03
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年度时间结构
定义
年度时间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在一年中随时 间推移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时期
全部灭绝
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 古生代末期
老的两栖类
中生代末期
恐龙
部分灭绝 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21
知识导学
素养导学
@《创新设计》
素养应用 例2:(综合思维) 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整个中生代都是恐龙的时 代,它们是不可一世的霸主。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恐龙 统统灭绝了,无一幸存,这实在是个谜。中生代恐龙为什么会 灭绝呢?请你猜想一下可能的原因。 提示 对恐龙灭绝的解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①气候环境变化使恐 龙灭绝,②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③恐龙蛋壳变厚使恐龙灭绝。
14
知识导学
素养导学
@《创新设计》
2.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 加以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13
知识导学
素养导学
素养凝练 1.地层层序法确定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
@《创新设计》
地层层序法就是根据地层下老上新的规律来确定其相对新老关系的基本方法。沉积 岩形成后,如未经剧烈的变动,则下面的岩层较老,而上面的岩层较新,即有下老 上新的规律。如上图, A、B、C、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12
知识导学
素养导学
@《创新设计》
[探究] 为什么地点3缺失B层,有哪几种可能? 提示 当B层形成以后,地点3由于地壳运动而被抬升,地层B遭受风力强烈侵蚀, 组成地层B的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地层B形成后,地点3曾经成为河流,流水将组成 地层B的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以后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层B 形成后,气温下降,地点3被冰川覆盖,地层B被冰川侵蚀和搬运,气温回升后继续沉 积形成地层C;地点3地处海滨,地层B被波浪侵蚀和搬运而缺失。
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三章-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共89页)
【探索应用】 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加固训练】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
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300 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 复的植被。据此完成下列1~3题。
1.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的月份是 ( )
A.6月
B.7月
C.8月
D.10月
2. 与 其 他 时 间 相 比 较 , 该 区 域 7 月 、 8 月 表 层 土 壤 含 水 量 较 低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 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 盖度随着水土流失持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 河流挟带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给黄河下游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使黄河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2)此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提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4选D,5选D。第4题,其原产地接近沙漠,D处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 大,适合该植物生长。其他选项中没有大面积沙漠分布。第5题,该植物喜高温 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其原产地接近沙漠,花土中掺入沙粒、长时间 阳光下暴晒、花土干裂才浇水都不会影响;不耐寒,室内温度比较低,可能导致 植株慢慢枯萎。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2105104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专业:地理科学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总学分:2.5学分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
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节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标准解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
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
因为,,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
第二,生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素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协调发展的思想。
教学方法二、知识结构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 到了元古代,有机体开始参与沉积岩的形成过 程。 (细菌和藻类等有机体 )
❖ 总之,组成岩石圈的岩石,随着自然地理环境 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由原来火成岩占优势的单 调圈层逐渐演化成具有种类繁多的岩石组成的 圈层。尤其是沉积岩层的出现更标志着岩石圈 发展的高级阶段,因为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各圈 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具有方向性。
(1)地球的发展和它的起源有 直接关系3-1
❖ 大多数人相信地球是由固体的冷物质积 聚而成的。
❖ 在积聚过程中,由于放射性元素的蜕变 放热,以及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不断使 地球增温。地球热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就 可以使地球内部的物质由刚性改变为可 塑性,从而为重力分异创造了有利条件。
(1)地球的发展和它的起源有直 接关系3-2
时间的推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到了距 今19—10亿年前,它在大气组成中取得优势地位, 从而使原始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大气。
3.现代大气2-1
❖ 由于生物继续发展,尤其是陆生植物大量出现,光 合作用广泛而持续进行,氧气不断从二氧化碳中分 解出来,使得大气中的氧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逐 渐稀释,有人推测,大气中的游离氧在距今30亿年 前约为现代游离氧水平的0.1%,20亿年前增加到 1%,10亿年前增加到10%,此后,大气中的游离 氧又经过多次变动,然后达到现代的水平。大气中 氧含量的增加导致了一个对生物进化极有意义的事 件,那就是大气臭氧层的出现。
三、水圈发展的方向性3-1
❖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以结晶水 的形式贮存于地球内部。后来地内温度逐渐升高, 结晶水转化为水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方式 逸出地表。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是地球上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自然地理环境经历了各种变化和演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气候、植被和水文等特征。
这些演化过程的基本特点包括长期性、缓慢性、不均衡性和不可逆性。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长期性。
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涉及数十亿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地球地理环境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演变和变迁。
长期性意味着演化过程是持续不断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明显的变化。
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植被演替都是需要数百万甚至数亿年的长期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还包括缓慢性。
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变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变化并不会迅速地显现出来,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作用才能够达到显著的变化。
山脉的抬升、河流的冲刷、岩石的风化等地质过程都是缓慢而稳定的演化过程。
另外,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还表现为不均衡性。
地球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演化速度和方向都是不均衡的,这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气候和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
热带地区的植被生长旺盛,气候湿润,而极地地区则气候寒冷,植被匮乏,两者之间的自然演化方向和速度都存在巨大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还具有不可逆性。
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化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的变化很难逆转回原来的状态。
一旦森林被砍伐,就很难恢复到原始的状态,水库的蓄水会导致原始的河流生态系统永久改变等。
总结回顾来看,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包括长期性、缓慢性、不均衡性和不可逆性。
地球自然环境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形成了多样化的地貌、气候、植被和水文等特征。
在探讨这些特点的过程中,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这是一个宏大而且令人惊叹的过程。
通过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珍惜和保护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
希望人类能够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中图版(新教材)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第三节地球的演化过程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观察化石标本,推测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2.结合地球的演化历史,从大尺度区域科学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变迁。
【区域认知】3.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说明地球与生命的演化过程。
【综合思维】4.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1.地球历史:自形成到现在,大约经历了46亿年。
2.陆地形成:陨石撞击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
地幔表层冷却形成原始地壳。
3.原始大气圈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原始的大气圈。
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
4.原始海洋形成:云层凝结致雨,地表温度降低,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形成原始海洋。
知识清单二地质年代表1.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2.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3.地层单位: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
4.地质时代单位: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
一般越向下形成时间越早5.地质年代表: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
知识清单三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1)海陆变迁: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
(2)矿产:地质历史上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3)生命演化:早期没有生命现象;后期出现原始的生命,主要为原始细菌和蓝绿藻类。
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1)海陆变迁:末期已形成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2)矿产: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矿。
(3)生命演化:藻类日益繁盛,释放氧气。
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1)海陆变迁: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
北方形成劳亚古陆,南方形成冈瓦纳古陆。
(2)生命演化①早古生代:海洋中慢慢出现较高级的动物,如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
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КомплекснаяФизическаяГеография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提纲:一、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二、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五、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基本特点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 从低级向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不断发展变化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1. 岩石圈发展的方向性(1)地壳的演化? 地槽区(活动区)? 地台区(相对稳定区)? 地洼区(新的活动区)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地貌的发展戴维斯(Davis)地貌侵蚀循环理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3)风化壳的发育及土壤的形成波雷诺夫(Полынов)的风化发育阶段: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富钙阶段→富硅铝阶段→富铝铁阶段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 大气圈发展的方向性? 原始大气:H2O、CO、CO2、N2、NH3和CH4 ? CO2大气:O2 、CO2逐渐增多? 现代大气:N2、O2大气3. 水圈发展的方向性? 水圈中水体总量逐渐增大? 海水性质由酸性到弱碱性变化? 海水含盐浓度逐渐增大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1)生命起源无机物→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从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生物进化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植物演化: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动物演化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人类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提纲:一、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二、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五、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基本特点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节律性(节奏性、韵律性,rhythm,ритм):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 周期性节律旋回性节律阶段性节律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1. 周期性节律? 昼夜节律? 月节律? 季节节律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 旋回性节律地理现象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长度不定,或者是按不等的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现象。
?? 地质旋回?? 气候旋回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1)地质旋回岩层的沉积层序非常鲜明地反映了地质旋回的节律性例如:地层剖面由老渐新反复出现:砾岩 - 砂岩–页岩 - 石灰岩反映:从海退到海侵或从地壳上升到下降的旋回节律。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地质旋回节律延续时间很长例如:加里东时期:延续2亿年,前半期地壳沉降占优势,后半期地壳上升占优势,随着沉降发生海侵或褶皱运动。
海西时期:延续时间稍短,为125百万年,前半期也以沉降占优势,后半期以上升占优势。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气候旋回气候的变迁6亿多年来,地球气候史是以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交替演变为其基本特点的。
另外,还有干-湿变化纪内旋回??超世纪旋回??冰期一间冰期旋回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世纪内旋回波动周期较短,在几年至几十年范围内。
常见周期:22-23及35年竺可桢:中国温度的升降有50-100年周期。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王绍武:中国20世纪气候趋势:降水:干→湿 10年周期气温:暖→冷 20年周期气温∩降水:暖干-冷湿-冷干-暖湿-暖干 40年周期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超世纪旋回周期长短超过100年以上如:周期1800-1900年的超世纪气候旋回。
分两个阶段:寒湿气候阶段,300-500年,期间冰川扩展,河流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干热气候阶段,1000年以上,期间冰川后退,河流变浅,湖泊水位下降。
竺可桢,中国5000气候变迁,有400年,800年和1200年,1700年的周期。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冰期-间冰期旋回波动周期在1万年以上,甚至超过100万年的气候旋回,第四纪初期极地和温带的冰川作用很普遍。
第四纪——冰川作用由一系列冰期和间冰期组成。
冰期:气候寒冷,冰川覆盖面积扩大间冰期:气候温暖,冰川覆盖面积缩小阿尔卑斯——四次冰期:固茨、明德、里斯、雨木三次间冰期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3. 阶段性节律生物类群在周期性或旋回性变化的背景上,以一定阶段为周期表现出的突变性的重复。
(1)生物生长节律罗辑斯蒂曲线(S曲线)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生物进化节律阶段性的突变和跃升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提纲:一、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二、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五、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基本特点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稳定性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条件发生变动,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并不会变动过大,或变动后经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使其逐渐恢复原态的性质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1.正反馈和负反馈如A事物增加,B事物也随之增加,正因果关系若A事物增加,B事物随之减少,负因果关系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1)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如果回返信息使系统输入或过程原因在原来变化方向上得到放大,进一步偏离初始状态,称为正反馈。
当反馈环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反馈环中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加强这种变化趋势,使其脱离初始状态。
自我增强的作用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如果回返信息使系统输入或过程原因在原来变化的方向上得到抑制或缩小,趋向回到初始状态,称为负反馈。
当反馈环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反馈环中各要素的连锁反应,减弱了这种变动,使变化趋于稳定。
自我调节作用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正反馈是使偏差增强负反馈则使偏差抵消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2. 正、负反馈的关系? 正反馈的自我增强作用和负反馈的自我调节作用,系统必然是在变动与稳定、增长与衰减间的变化之中。
? 负反馈的自我调节作用强于正反馈环的自我增强作时,系统趋于稳定。
? 正反馈的自我增强作用超过负反馈环的自我调节作用时,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脱离初始状态。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级的自然单元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向前演化的。
? 稳定只是代表整个演化过程的一个阶段。
整个地球表层是不断向前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可逆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在某阶段是稳定的,但自然历史的长河又是发展的。
? 负反馈的自我调节作用不会引起自然环境演化的终止,负反馈环的自我调节作用在演化过程中,虽然是起“保守”作用,但它的作用有一定限度,当某些变动超过“阈值”时,自我调节便会失去作用,系统会偏离初始状态。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提纲:一、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二、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五、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基本特点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大约在46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开始分化出原始地球,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
??原始地球形成,有利于吸引和积聚太阳星云物质,使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增加温度。
??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比重大的亲铁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比重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