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防训练伤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为保障广大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各类体育训练机构、运动队及个人。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训练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宣传教育组:负责宣传防训练伤知识,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防范意识。
(2)医疗救护组:负责对训练伤进行初步处理和救治。
(3)心理疏导组:负责对受伤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恢复。
(4)调查评估组:负责对训练伤事故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三、预防措施1. 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
2. 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避免过度训练。
3. 做好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4. 加强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训练要求。
5. 做好运动员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不适。
6. 定期组织防训练伤知识培训,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防范意识。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初步判断(1)教练员和运动员应熟悉训练伤的常见症状,一旦发现运动员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初步判断是否为训练伤。
(2)如初步判断为训练伤,应立即通知医疗救护组。
2. 初步处理(1)医疗救护组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对受伤运动员进行初步处理。
(2)初步处理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3. 送达医院(1)根据受伤情况,将运动员迅速送达医院进行治疗。
(2)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4. 心理疏导(1)心理疏导组在运动员送达医院后,及时对受伤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
(2)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尽快恢复。
5. 调查评估(1)调查评估组对训练伤事故进行调查评估,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应急保障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2. 建立应急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近期的训练伤防治情况进行汇报。
近期我们部队在训练中,加强了对训练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情况如下:一、预防措施:1、加强体能训练: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使官兵的肌肉、骨骼等身体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强了身体的抗伤能力。
2、加强训练技术指导: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官兵训练技术的指导和纠正,确保训练动作正确规范,减少因错误动作造成的伤害风险。
3、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根据官兵的身体状况和训练需求,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引发训练伤。
4、加强休息和恢复:在训练中,注重官兵的休息和恢复,使身体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持续的训练造成的身体疲劳导致的伤害。
二、防治措施:1、及时发现和诊断:加强训练中的伤情监测和诊断工作,对官兵出现的疼痛、不适等症状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确保训练伤得到及时治疗。
2、合理治疗: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休息等手段,使伤情恢复得到快速和有效的治疗。
3、康复护理:对治疗后的官兵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营养补充、康复训练等,帮助伤员恢复身体功能,尽快回到正常训练状态。
4、加强研究和交流: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队的研究和交流,学习先进的训练伤防治方法和经验,完善我部队的防治工作。
三、成效分析:近期的训练伤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能明显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率。
在已出现的训练伤病例中,通过及时发现和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伤员迅速康复,尽快回到训练中。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包括对训练伤预防的重视不够、对伤员康复护理工作的不够细致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训练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对官兵的训练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效果。
加强与其他部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我部队训练伤防治的水平和能力。
试析基层部队训练伤的科学防治办法
试析基层部队训练伤的科学防治办法基层部队训练伤是指在基层部队进行训练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和心理受伤,这种伤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士兵的身心健康和训练效果,甚至会对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基层部队训练伤,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制定相应的科学防护措施。
本文将针对基层部队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和科学防治办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基层部队训练伤的发生原因1.训练强度过大基层部队在进行军事训练时,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适应性,训练强度常常会设置过大,或者采用过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这会容易导致士兵出现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引发训练伤。
2.训练环境恶劣基层部队通常在野外或特殊环境中进行训练,这些环境可能存在恶劣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增加士兵受伤的风险,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容易导致身体受伤。
3.训练安全管理不当基层部队训练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例如装备不合格、训练场地不合理、训练器材不到位等,这些会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4.身体素质不强一些士兵由于自身素质较弱,比如体质差、生理功能不健全等,这些因素也容易导致在军事训练中受伤。
5.心理压力过大在基层部队进行军事训练时,士兵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如战斗压力、领导压力、同袍压力等,这些心理压力会影响士兵的心理健康,导致训练伤。
1.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基层部队应根据部队实际情况和士兵身体素质,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合理调配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严格把关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2.改善训练环境条件针对基层部队训练场地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比如优化训练场地、改善设施条件、加强环境保障等,以提高士兵训练的环境适应性,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3.加强训练师资力量建设基层部队需要加强训练师的专业化培训和实战经验,提高训练指导水平,合理指导士兵进行军事训练,避免过于激烈的训练方式,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训练伤防范措施
训练伤防范措施1. 目的训练伤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损伤,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能力。
为了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训练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训练伤防范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训练伤的发生概率,并在发生训练伤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
2. 实施步骤步骤一:建立健全的训练计划制定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是预防训练伤的基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安排负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负荷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2.分配适当恢复时间:合理安排每天、每周和每月的训练时间表,确保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身体和心理恢复。
3.阶段性训练:将训练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增加负荷和强度,避免突然增加负荷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4.引入交叉训练: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运动和训练方式,减少对特定肌肉群的过度使用,降低损伤风险。
步骤二:加强运动员体能素质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可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增加核心力量: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躯干稳定性和身体平衡能力,减少关节和肌肉损伤。
2.加强柔韧性训练:进行适当的拉伸、瑜伽和其他柔韧性训练,提高关节灵活性,减少扭伤和拉伤的风险。
3.改善技术动作:通过技术指导和纠正,改善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减少不正确动作带来的损伤。
4.增加耐力训练: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训练,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减少疲劳引起的训练伤。
步骤三:加强训练监控和管理及时监控和管理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骨密度、关节功能等方面,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2.记录训练日志: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要记录详细的训练日志,包括负荷、感觉和身体状况等方面,以便分析和调整训练计划。
3.运动生物力学分析: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技术,对运动员的运动姿势、力量输出等进行评估,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纠正。
防训练伤问题个人安全预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安全意识,训练伤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训练效果,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1. 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2. 规范训练流程,确保训练安全。
3. 建立健全训练伤的预防和处理机制,降低训练伤对运动员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1)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
(2)教练员在训练前应向运动员讲解训练注意事项,确保运动员充分了解训练过程中的风险。
2.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1)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体质、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
3. 严格训练纪律(1)运动员应遵守训练纪律,按时参加训练。
(2)教练员应严格监督运动员的训练过程,确保训练质量。
4. 加强场地、器材管理(1)定期检查训练场地、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其符合训练要求。
(2)对损坏的场地、器材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重视热身、拉伸(1)运动员在训练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适应性。
(2)训练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6. 加强营养、休息(1)运动员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训练伤处理1. 发现训练伤时,立即停止训练,避免加重伤情。
2. 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冰敷、按摩、理疗等。
3. 如伤情严重,应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4. 恢复期间,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训练计划,避免再次受伤。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各相关人员应认真执行本预案,确保训练安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体育锻炼中的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
体育锻炼中的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育锻炼中的伤害预防和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情况。
一、伤害预防措施1.热身准备在进行任何体育活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热身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增加身体的温度,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热身动作可以包括慢跑、拉伸、旋转等。
2.正确的装备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也是预防伤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的体育项目需要不同种类的装备,例如弹性好的运动鞋、护膝、护具等。
正确使用装备可以减轻对身体的冲击,降低受伤的风险。
3.循序渐进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给身体充分适应的时间。
过度疲劳是引发运动伤害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要合理安排锻炼计划。
4.技术要领学习正确的体育运动技术也是预防伤害的重要手段。
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合理运用力量,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如果参加新的运动项目,建议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
二、常见伤害及处理方法1.肌肉拉伤在体育锻炼中,肌肉拉伤是最常见的伤害之一。
拉伤会导致肌肉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当出现肌肉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并给予受伤部位冷敷。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帮助恢复。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按摩和伸展,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2.扭伤和脱臼扭伤和脱臼是在进行激烈运动时常见的伤害。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脱臼的关节应尽快复位,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对于扭伤,可以进行冷敷、提高患处、使用弹力带进行固定等处理方法。
3.骨折和骨裂骨折和骨裂是比较严重的运动伤害,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在发现骨折或骨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避免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害。
用固定物件固定受伤部位,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并及时就医。
4.头部损伤头部损伤是某些高风险体育项目中常见的伤害。
训练伤的预防安全预案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军事、消防、公安等领域的训练强度不断加大,训练伤已成为影响人员健康和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确保人员身体健康和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预防训练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导和监督预防训练伤工作。
2. 设立预防训练伤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协调和监督各项预防措施。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预防训练伤知识讲座,提高全体人员对训练伤的认识。
(2)通过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普及预防训练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科学组训(1)根据人员体质、训练项目和任务要求,合理安排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强度适宜。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高训练难度,避免过度训练。
(3)针对不同训练项目,制定相应的技术动作规范,提高训练质量。
3. 强化安全意识(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2)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安全防护,为训练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设施。
4. 热身与放松(1)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2)训练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
(3)根据训练内容,选择合适的热身和放松方法,如拉伸、按摩、泡沫轴等。
5. 加强营养保障(1)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身体素质。
(2)训练期间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中暑和脱水。
(3)根据训练强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营养补给方案。
6. 定期体检与康复(1)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2)对训练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康复进程。
(3)加强康复训练指导,提高康复效果。
四、应急预案1. 发生训练伤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训练,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处理。
(2)联系医疗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训练伤防治手册
训练伤防治手册
训练伤是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由于过度使用某个部位或练习不当导致的损伤。
为了预防和治疗训练伤,运动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1. 适度控制训练强度和量:过度训练是导致训练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运动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控制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 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通过定期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韧带的稳定性和弹性,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3.正确使用运动器材和装备:使用合适的运动器材和装备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尤其对于一些高风险运动,如滑雪、攀岩等,使用专业的装备非常重要。
4.合理休息和恢复:适度的休息和恢复是预防训练伤的关键。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身体能够充分恢复。
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按摩、热敷等方式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放松。
5.及时处理和治疗小的不适:如果出现一些小的不适,如肌肉酸痛、拉伤等,应该及时处理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可以采取冷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6.专业指导和监督: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应该得到专业
的指导和监督。
专业的教练和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提供恰当的训练建议和防护措施,减少训练伤发生的风险。
总之,预防和治疗训练伤需要综合考虑训练计划、身体状况和专业指导等因素。
运动员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训练过程,时刻关注身体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训练伤防治手册
训练伤防治手册
摘要:
1.训练伤防治手册的概述
2.训练伤的种类和原因
3.如何预防训练伤
4.训练伤的治疗方法
5.总结
正文:
训练伤防治手册的概述:
训练伤防治手册是一本针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指南。
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还可能对其身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训练伤是非常重要的。
训练伤的种类和原因:
训练伤主要包括肌肉拉伤、扭伤、骨折、关节损伤等。
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训练强度过大、训练方式不当、身体状况不佳、热身不足等。
如何预防训练伤:
预防训练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2.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和方式;
3.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的抗损伤能力;
4.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避免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训练;
5.注意运动器材的选择和使用,确保运动器材的安全。
训练伤的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了训练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立即进行冰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2.休息,让受损部位得到充分的恢复;
3.适当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缓解疼痛和消炎;
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5.在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严重的损伤。
总结:
训练伤防治手册为运动员提供了预防和治疗训练伤的指导,对于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训练伤防治内容
训练伤防治内容一、总则1.1训练伤是指由于过度训练、错误姿势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运动损伤。
为了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训练效果,制定本训练伤防治内容。
1.2本内容适用于各类运动项目的训练,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和学生运动员。
1.3所有运动员、教练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内容,并对训练伤防治负责。
二、运动前准备2.1运动员在进行任何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包括有氧运动、拉伸和关节活动等,以减少肌肉和韧带的受伤风险。
2.2运动员应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设备,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
2.3运动员应穿着适合的运动装备,包括鞋子、服装和护具等,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三、训练计划和强度控制3.1训练计划应合理安排,包括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
3.2训练强度和量应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年龄和训练经验进行个性化调整,避免超负荷训练。
3.3避免连续进行相同部位的训练,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
四、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术4.1运动员必须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术,避免因错误的动作而导致损伤。
4.2运动员应在专业教练或指导下学习和练习运动技术,及时纠正不良姿势和动作。
4.3在进行高风险运动项目时,如跳跃、滑雪等,必须佩戴相应的护具,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五、营养补充和饮水5.1运动员应根据训练强度和时间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5.2运动员应定期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脱水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5.3避免过度依赖补充剂和药物,应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必要的营养。
六、伤病预防与康复6.1运动员应注意身体的信号和反应,如疼痛、不适等,及时休息和求助医生。
6.2在训练中出现轻微伤病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6.3对于严重的训练伤,如骨折、扭伤等,应立即停止训练,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6.4康复期间,运动员应按照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和伤病恢复,避免过早复原引起二次伤害。
防训练伤个人安全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体育训练活动日益增多,训练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运动员对训练伤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 建立健全训练伤预防机制,降低训练伤发生率;3. 优化训练环境,提高训练设施的安全性;4. 加强医务保障,提高运动员康复效果。
三、预案内容1. 组织领导成立防训练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本预案的落实。
2.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训练伤知识,提高运动员安全意识。
(2)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负荷。
(3)加强场地设施管理:定期检查训练场地和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4)强化医务保障:配备专业医务人员,对运动员进行定期体检,关注运动员健康状况。
3. 预防训练伤的具体措施(1)热身运动: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肌肉拉伤。
(2)技术动作规范:教练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指导运动员,避免因技术动作不当导致的训练伤。
(3)合理调整训练强度: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负荷。
(4)合理休息与恢复:保证运动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恢复措施,预防训练伤。
4. 应急处理(1)一旦发生训练伤,立即停止训练,进行初步处理。
(2)通知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3)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
(4)对训练伤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训练伤工作,认真落实本预案。
2. 定期开展防训练伤知识培训,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安全意识。
3. 加强对训练场地、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
4. 对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五、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法规变化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
训练伤个人安全预案及措施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体育训练活动日益增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训练伤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2. 降低训练伤事故的发生率。
3. 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 提高教练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运动员安全教育,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3)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和疲劳。
(4)定期对训练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5)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
2. 事故报告与处理(1)事故报告发生训练伤事故后,教练员、运动员和医务人员应立即向训练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填写《训练伤事故报告表》。
(2)事故处理①轻度训练伤:由教练员、医务人员对运动员进行现场救治,并根据情况安排休息和恢复训练。
②中度训练伤:由教练员、医务人员对运动员进行现场救治,并通知家长和单位负责人,同时安排运动员休息和恢复训练。
③重度训练伤:由教练员、医务人员对运动员进行现场救治,并立即送医院救治,同时通知家长和单位负责人。
3. 应急处置(1)发生训练伤事故时,教练员、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保持冷静,迅速评估伤情。
②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③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二次伤害。
(2)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教练员、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伤员病情,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级训练单位应将本预案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2. 各级训练单位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预防和处理训练伤事故。
3.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预案由训练单位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预案及措施,旨在保障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降低训练伤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训练伤防治手册
训练伤防治手册
训练伤防治手册是一本涵盖预防和处理运动训练过程中常见伤害的指南。
这种手册通常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运动科学家和教练员编写,旨在提供建议和指导,以减少运动训练中的受伤风险,并给予合适的处理和康复建议。
训练伤防治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预防:提供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指导,强调正确姿势和运动技术,以减少伤害风险。
还可能包括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的指导,以维持身体健康和防止过度训练。
2. 识别和评估:介绍常见的运动训练伤害和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断方法,以帮助早期识别并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
3. 处理和康复:提供适当的急救和急性伤害处理指导,如冷敷、止痛药和休息。
此外,还提供康复训练计划、物理治疗方法和预防复发的建议。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构建和应对运动训练中受伤的
心理压力的指导。
这包括处理焦虑和失落感、保持积极心态、以及合理的目标设定和适应期望。
需要注意的是,手册的内容可能因运动类型、受伤类型、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特定运动项目和个人需求,寻找已经经过权威认证或专业组织推荐的训练伤防治手册,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指导。
此外,对于严重的受伤情况,应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建议。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健身训练的行列。
然而,随之而来的训练伤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健身爱好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训练伤的问题,以下是对训练伤防治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训练伤的概念。
训练伤是指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过度训练、不正确的训练方法或局部疲劳等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训练伤的发生会给健身者带来身体不适、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针对训练伤的防治,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
首先是合理的训练计划制定。
健身者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和不当的训练方法。
其次是正确的训练姿势和技巧。
在进行健身训练时,正确的姿势和技巧能够有效地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休息和恢复也是防治训练伤的关键。
健身者需要给予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避免长时间的连续训练造成的损伤。
除了以上的防治措施,我们还需要重视训练伤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一旦出现训练伤的症状,健身者应该及时停止训练,给予受伤部位适当的护理和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的理疗师和医生的帮助至关重要,他们能够为受伤者提供科学的康复方案和治疗建议。
此外,健身者们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盲目追求训练效果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
在训练过程中,健身者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总的来说,训练伤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健身者、教练员和医疗人员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对训练伤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及时识别和处理训练伤,才能更好地保障健身者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健身爱好者远离训练伤的困扰,享受健康快乐的运动生活。
训练伤的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引言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础,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官兵难免会出现各种训练伤,严重影响了官兵的健康和部队的训练效果。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训练伤,提高部队战斗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组织官兵学习训练伤预防知识,提高官兵对训练伤的认识。
(2)开展训练伤预防讲座,使官兵了解常见训练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方法。
2. 体质检查与评估(1)对新入伍官兵进行全面的体质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对有训练伤风险的人员进行重点关注。
(2)定期对官兵进行体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3. 科学安排训练(1)根据官兵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高训练强度。
(3)合理安排训练课目,避免单一重复训练。
4. 增强身体素质(1)加强官兵的体能训练,提高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
(2)开展多样化训练,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
5. 重视心理素质培养(1)加强官兵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官兵缓解心理压力。
6. 完善设施设备(1)确保训练场地、器材符合安全标准。
(2)定期检查维护设施设备,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训练伤。
三、训练伤处置预案1. 早期处理(1)发现训练伤后,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训练,避免加重损伤。
(2)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加压包扎,减轻肿胀。
(3)适当休息,避免受伤部位过度活动。
2. 中期治疗(1)根据医生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加强康复训练,促进损伤部位恢复。
3. 后期康复(1)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
(2)定期复查,确保损伤部位完全恢复。
4. 案例分析(1)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针对类似案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总结预防训练伤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体质检查、科学安排训练、增强身体素质、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完善设施设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训练伤预防(共5篇)
训练伤预防(共5篇)第一篇:训练伤预防训练伤预防部队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训练,而训练就不可避免会产生训练伤。
从解剖学的角度,人体结构存在某些弱点:如腰部负担重,保护相对少,肌肉的活动复杂。
踝关节,外踝长、内踝短,外踝的韧带较薄弱,内翻肌群的力量较外翻肌群的力量大。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弱点关不表现出来,但这些弱点与动作结合时,就会成为损伤的因素,就很容易使战士在运动中受伤。
而且小伤小病往往不会引起重视,带伤坚持锻炼,而导致损伤发生,不易恢复,不易治疗。
一、训练伤的分类1、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2、按损伤的缓急分:可区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都是一次性外伤所致。
慢性损伤的产生,一是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为慢性,二是由于局部训练过度逐渐发生,如骨膜炎、腰肌劳损,膑骨劳损等,慢性损伤在运动中较为常见。
3、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二、几种常见训练伤及处理1、肌肉酸痛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使肌肉耗氧量增加.糖无氧代谢增加.肌肉内酸性代谢产物积累,肌细胞肿胀,导致肌肉内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产生肌肉酸痛。
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训练、执勤.甚至发生肌肉损伤。
紧急处理:训练后可洗热水浴,按摩肌肉丰富处。
可用热毛巾热敷。
擦些松节油,都可起到缓解和预防肌肉酸痛的目的。
2、抽筋抽筋,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而不能主动放松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现象。
紧急处理:一旦出现“抽筋”,不宜立即牵引或按摩,应平卧或坐于舒适位臵,缓慢牵引痉挛肌肉或做伸展运动,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轻缓牵引。
3、训练性晕厥训练性晕厥是指在军事训练中,由于大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它极易造成参训者外伤,也是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伤害防护策略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伤害防护策略伤害是高校体育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策略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校体育训练伤害防护策略。
1. 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在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前,必须进行足够的热身活动以提高体温和肌肉弹性。
这可以减少肌肉拉伤、关节脱位等伤害风险。
2. 建立科学的训练计划: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并确保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这样有助于防止过度训练和损伤。
3. 提供足够的运动器材:确保运动器材的安全和质量。
运动员使用损坏或不合适的器材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更换器材。
4. 强化技术指导: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确保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不正确的运动技巧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因此运动员在练习期间应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5. 加强体能训练:开展全面的体能训练,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平衡训练。
充分的体能水平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和抗受伤能力。
6. 注意运动员的体征和感受:运动教练和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运动员的体征和感受,及时发现潜在的伤害风险。
如果运动员出现异常的疼痛、不适或疲劳症状,应及时停止训练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7. 加强教育宣传:要定期进行伤害防护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伤害防护的认识和意识。
鼓励学生遵循运动员的行为规范,遵循比赛或训练规则,以减少伤害风险。
8. 配备合适的急救设备:在训练场和比赛场地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包括急救箱、AED等。
及时的急救能够减少伤害的严重程度。
9. 建立完善的伤害记录和报告系统:建立健全的伤害记录和报告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伤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10. 加强职业体育医务人员的培养:高校应加强对职业体育医务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样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援助和康复服务。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伤害防护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训练计划的制定、运动器材的安全、技术指导的提供、体能训练的实施等。
训练受伤安全预案及措施
一、预案背景随着各类体育训练活动的普及,运动损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确保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安全,降低受伤风险,特制定本安全预案及措施。
二、预案目标1. 提高运动员安全意识,增强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
2. 建立健全运动损伤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运动员在受伤后得到及时救治。
3. 提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预防措施1. 加强运动员安全教育(1)在训练前,教练员应向运动员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
(2)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密切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调整训练强度。
2.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1)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
(2)训练过程中,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使运动员的身体逐渐适应。
3. 重视热身和拉伸(1)训练前,运动员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损伤。
(2)训练后,进行适当的拉伸,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肌肉损伤。
4. 加强器材检查与维护(1)定期检查训练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2)发现器材损坏,及时更换或维修。
5. 做好场地安全保障(1)确保训练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2)对训练场地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四、应急处理措施1. 运动员受伤后的初步处理(1)立即停止训练,避免加重伤情。
(2)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3)必要时,用绷带固定受伤部位。
2. 及时报告与救治(1)教练员发现运动员受伤后,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
(2)将受伤运动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对受伤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训练活动的安全性。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教练员、工作人员和运动员共同遵守。
2.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有效性。
3. 加强对预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本预案旨在为运动员提供安全、健康的训练环境,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5篇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5篇第一篇:军事训练伤病防治第四讲军事训练伤病防治一、军事训练伤病简介(一)军事训练伤的概念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称为军事训练伤。
(二)军事训练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
(2)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三)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1)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
由于新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2)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
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
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
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
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
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
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3)训练科目的影响: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
防训练伤问题安全预案
一、背景随着体育训练活动的普及和深入,训练伤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运动员健康和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确保运动员在安全的环境中锻炼,特制定本安全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 优化训练环境,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率。
3. 建立健全的训练伤预防和处理机制。
4. 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安全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设立训练伤预防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3. 设立医疗保健小组,负责运动员的伤病预防和治疗。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 通过案例分析、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安全意识。
2. 完善训练设施:- 确保训练场地、器材符合安全标准。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训练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 严格控制训练强度和运动量,避免过度训练。
4. 强化技术指导:- 教练员应具备专业的训练技能和伤病预防知识。
- 加强对运动员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动作规范。
5. 重视体能训练:- 注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 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及时发现和纠正体能不足。
6. 合理调配休息:- 保障运动员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训练。
- 适时安排休息日,让运动员充分恢复。
五、应急处理1. 伤病报告:- 发现运动员受伤时,立即报告医疗保健小组。
- 详细记录受伤情况,包括受伤时间、部位、原因等。
2. 现场急救:- 对受伤运动员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如止血、固定等。
- 确保受伤运动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转诊治疗:- 对于严重伤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 保持与医院的沟通,确保伤员的医疗救治。
4. 后续跟踪:- 定期跟踪受伤运动员的康复情况。
- 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军队的训练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官兵们缺乏防护意识,对训练伤的认识不够,防护措施没有得到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训练伤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训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终身残疾。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训练伤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根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WSB38-2001),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
训练伤包括五大类: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器官损伤、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和其他损伤。
其中,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挫伤、撕裂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腱炎和腱鞘炎、肌纤维组织炎、滑囊炎、创伤性滑膜炎等。
骨与关节损伤包括急性骨折、应力性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
器官损伤包括颅脑、耳鼻喉、眼部、口腔、胸部器官、腹部器官、泌尿生殖器官等;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包括中暑、冻伤、急性高原病、爆震性耳聋等;其他损伤包括化
学中毒、烧烫伤、咬螫伤等。
训练伤按照伤势分类有轻伤、中等伤和重伤。
二、常见的训练伤症状
轻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轻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无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轻伤的例子包括局部皮肤与软组织挫伤、撕裂伤,失血量小于20%的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肌腱和韧带撕裂伤,单纯肋骨骨折,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内脏器官轻度损伤等。
轻伤可以进行常规处理。
中等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较大损害或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
中等伤的例子包括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挫裂伤,失血量20%~40%的关节或软骨广泛损伤,多根肋骨骨折伴随血气胸,四肢骨折不伴主要血管损伤或严重组织缺损,肢体挤压伤,内脏器官中度损伤等。
中等伤需要优先进行处理。
重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遭受严重损害,致肢体残废、丧失听觉、丧失视觉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有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
重伤的例子包括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毁损伤,失血量大于40%的脊柱不稳定性
骨折伴随不全性或完全性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严重复合伤,内脏器官严重撕裂伤等。
重伤需要紧急处理。
以上就是训练伤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以及常见的训练伤症状。
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防护意识,认真落实防护措施,科学组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一)在训练中,特别是队列或体能训练中,新入伍的战士如果基本要领掌握不熟练,动作不协调,加之对训练场地的适应性差,长时间进行单一动作重复训练,就容易导致过劳损伤,造成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面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负重较大且容易损伤的关节,关节囊内面衬以滑膜组织,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具有保护关节面、增强关节活动度的作用。
创伤性滑膜炎表现为滑膜组织水肿、渗出液增多以及大量黏液素产生对神经末梢的刺激等,会引起关节疼痛,使之活动受限。
轻者仅为训练后关节轻微肿胀、酸痛不适,多数经过休息可不治自愈或缓解,重者关节肿胀明显,关节内积液,严重者穿刺抽出液可呈血性。
二)练拉梯或挂钩梯时,如果不讲究科学的操作方法,盲目追求速度,使腰部受力大而频繁,就容易导致下腰部损伤,包括急性腰损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间盘脱出症等。
这些损伤会使腰部肌肉和肌腱撕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
反复的操练,使得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
下腰部损伤的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
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
三)小腿内侧痛的主要原因是胫骨髓腔内压增高,其发生率占骨与关节损伤的20%左右,多发生在进行5公里越野长跑等体能训练之后。
胫骨内压增高症多数只需对症处理,初步处理方案是减轻疼痛、抬高患肢、减少活动等,防止进一步损伤。
轻者调整训练科目,重者停训休息。
四)下肢应力骨折,即疲劳骨折,是部队常见而严重的训练伤之一,多因长时间进行单一动作的反复训练或超负荷超强度的训练。
该类训练伤发生隐匿,没有明显的暴力外伤史,即使感觉到受伤了,往往认为是一般性损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而致畸致残。
提高身体素质是预防训练损伤的关键。
身体素质好的人不仅表现出色,而且不容易受伤。
因此,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至关重要,包括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等方面。
特别要注意跨关节小肌群和韧带的训练,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受伤。
此外,意志品质的磨炼也很重要。
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也是预防运动创伤的重要手段。
在准备活动中,除了全身性动力练外,还应使用静力性牵伸练。
在牵拉时,要缓慢逐步到位,特别是对跨关节小肌群、韧带和曾经受过伤的肌肉韧带要特别注意。
同时,要注意先小肌群后大肌群的顺序,对围绕容易受伤的关节周围的小肌群、韧带也要重视。
跨关节牵拉的顺序应是:腕、肘、肩、踝、膝、髋。
在整理活动中,要使疲劳、僵硬的肌肉充分放松,内脏系统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以促进人体疲劳的恢复,防止肌肉因僵硬而失去良好的本体感受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性损伤。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保护与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也是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措施。
自我保护意识包括对场地器材不符合要求所包含的危险性的估计,以及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完成动作本身能的伤害件动作的预见。
要始终保持安全意识,但也不要因怕受伤而不敢拼搏和大胆完成技术动作。
自我保护动作包括完成技术动作后紧接着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因前冲力太大落地后的前滚翻,以及意外滑倒后的低头、屈肘团身、肩背着地顺势侧滚翻,切忌直臂后撑地。
保护和协助是器械性训练中必不可少的。
这有助于增强练者的信心,并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单人保护者应该站在器械便于发力帮助的一侧,而双人保护者应该分别站在器械的两侧(例如单杠的保护)。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量是避免训练伤病的发生的重要措施。
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应该贯彻到体能训练中。
训练负荷强度不能过分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系统。
例如,在体能训练中,跑步和跳跃类的训练内容不能过分集中。
这样会导致下肢负荷过重,从而引发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隐性应力性骨折。
因
此,制订和实施体能训练计划时,必须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科学搭配练工程和部位,避免训练伤病的发生。
加强医务监督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训练顺利进行的医学保障。
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首先,督促和检查参训者的自我监测,使他们养成自测晨脉、书写训练日记的良好惯,使自我医务监督惯化和制度化。
其次,机能诊断是监控运动负荷的科学依据。
在士兵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成功地运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及先进的技术对士兵进行生理、心理指标测试,以探索体能训练中这些指标变化的规律,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士兵和骨干,为确保体能训练的正常进行,杜绝病理现象的发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开训前,应对官兵进行一次常规医学检查,对参训者的整体身体机能状况进行评价。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